职校德育教育探讨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飞速地发展和提高,而今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这也使我国的居民生活发生着巨大改变。现阶段,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内也开始逐渐应用这一技术,并且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在中职校园内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校德育教育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校德育教育探讨论文 篇1:

新形势下职校生的思想变化及其德育教育

【摘要】处于新形势与之社会变革相交叉的重要历史时期,职校生备受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在享受互联网信息科技等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也面临着诸多潜在危险。对其展开全面且深入的德育教育,必须用过硬的政治理论充实其头脑,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借助“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先进指导,积极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建构优良的育人体制,在多样性思想活动中切实增强职校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学校 德育教育 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思想至关重要,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基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下,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性活动,在积极、主动与创造性的体验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提高自控能力,夯实核心价值观,学会灵活利用好现有条件,防患于未然,进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于日后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

一、新形势下职校学生思想的新变化

职校学生由于个人及家庭,甚至学校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在道德品质方面表现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呈现出集体意识淡薄、个人利己主义情结严重;片面追求价值多元化,误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禁区等缺陷,这不仅是其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阻力因素,更是当代教育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精神风貌建设的“绊脚石”。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世界政治环境的复杂化,职校生德育教育工作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变化。

具体地说,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当代职校生多为家中独子独女,多数人的成长环境较为优越,未有经历过挫折、打击,也由此导致他们内心承受能力较弱,怯于人际交往,亦不善于分享。此外,当国内与世界有了更广泛、更深入地联系时,也让各种各样的思想价值观念相互缠绕交织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思想之中和行为之中。职校生作为社会人中的重要群体,同样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第二,对自我个性的追求更强烈。职校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时期,追求新鲜刺激,冲动且叛逆,有着自己的思维和信仰,喜欢时尚自由,追求快乐无约束,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同时,立足新的信息时代下,其学习渠道亦已得到纵深化的拓展,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方法、形式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对理想、对自我的追求表现的更为强烈。

二、新形势下职校德育教育的新趋势

因为职校生在新形势下思想发生了新的改变,职校德育教育手段与形式也由此发生了变化,职校应结合实际学情与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与时俱进,相互适应。具体地说,其主要趋势如下:第一,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大量知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大大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使职校生的德育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新形势下德育教育既要包括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宏观知识内容,还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诚信等与自身修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使之教育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蕴含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促使学生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第二,教育手段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德育教育比较呆板,一般都是教师“说教式”的灌输观点,教师“苦口婆心”讲得枯燥,学生听得“心不在焉”,教育实效相当堪忧。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枯燥的文字拥有优美的动态画面,文字与声音的相结合,直观生动地呈现出德育宣导内容;而“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也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德育教育。

三、改善职校德育教育实效的具体措施

(一)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深化德育教育内涵。中华文明不仅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且是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虽然几度遭遇外来侵略,但仍然经久不衰。而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曲折而残酷的进程中得以传承,与其另一个特征“创新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言论,同样适用于文化发展范畴,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凭借其在传承的过程中的不断变化、不断改革,来适应不同阶段的时代要求,通过自身的“优胜劣汰”,完成了自我保存与更新,因此在教育领域、文化建设的道路中,更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重在批判与继承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创新,并以此来作为培养当代职校生道德素质的基石,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利用信息互联网技术优势,拓展德育教育范围。互联网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上给职校生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事实也已经证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因此,德育教育应对互联网和计算机采取一种欢迎的态度,并做到取其长处,为我所用,充分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的特点建立多种德育教育平台,比如,建立德育教育专题网站,优化模块设置,创新内容布局,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融合为一体,吸引更多的学生;建立更多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的渠道,比如校园“BBS”等,鼓励学生勇敢发声,借此收集学生的言论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拓展与学生交流的渠道。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在为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的各种便利性的同时,也在提醒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将自身工作范围扩大,以便于将更多的学生纳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

(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实践德育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公益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意识,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行为。积极组织职校生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既可以让他们通过各种事件本身去全面地认识社会,也可以激活自己服务社会 、创造个体价值的激情。例如,维持交通秩序、清除小广告、到敬老院服务,以及到社区或公园开展体育项目或技能教学指导活动等。让职校生在不同的社会体验中,完成自己的社会化与各种模拟性教育,从而在自己的感悟、总结与教训中完善与提升自己。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职校德育教育还需要渗透到每个学科领域,这些蕴藏在各学科中的思想内容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其次,要以课外活动为补充,提高德育教育效果,课外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系统;最后,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使理论知识进一步内化,渠道开阔学生视野,磨练且意志,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钱海成.德育教育融入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2011(10)

[2]申姚.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新探索[J].成功(教育),2011(16)

[3]谭红.探索中职德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分级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

[4]靳艳玲.简论中职生德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J].广西教育,2009(27)

[5]高燕.中职学校科学德育方法实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6]夏文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针对性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黄婷婷

职校德育教育探讨论文 篇2:

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飞速地发展和提高,而今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这也使我国的居民生活发生着巨大改变。现阶段,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内也开始逐渐应用这一技术,并且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在中职校园内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些巨大改变下,中职德育工作有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还需要看准时机、抓住机遇,才能保证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为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作贡献。

[关 键 词] 网络环境;中职德育;创新

一、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校园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学生思想品质提升的根本保证,所以这一项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网络环境复杂,各种网络资源泛滥,对正在处于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黄金时期的中学生来说影响很大,中职院校现在也需要关注这个现象。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不止限商界,也应用于各行各业。所以中职院校也要抓住这一机会,调整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以此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根本上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无法保证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中信息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学生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平台的时候,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始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拒绝接受老师在课堂上枯燥乏味的讲课,影响了中职院校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成果。

(二)丧失理念传输主导地位

在当今互联网大爆发时代,学生不仅仅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甚至在其他方面也可利用網络平台搜索相关资源。所以目前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觉得课后可以在网络上找得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后又禁不起网络平台的其他诱惑,导致学业下降。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老师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会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中职德育工作开展的滞后性

由于现阶段的种种原因,中职院校内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完善,学校也并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把重点都放在学生的职业技术培训上,所以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并没有得到完善。同时老师也比较缺乏教育经验,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在德育教育的学习积极性上不高,甚至很多学生对此出现厌学心理,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三、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方式

(一)关注学生需求,改革教学模式

德育教育的工作对象为学生,所以德育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在日常的工作中去了解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制订课程,避免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自发地进行学习,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被调动起来,德育工作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合理使用网络工作,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下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同时学生也能有效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二)加强校风建设,创新德育课堂

目前,中职院校的教育偏重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社会对中职学校有一定的误解。所以学校有责任在中职德育教育方面下工夫,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当督促老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手段帮助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实践,这样学生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德育思想。

(三)开展校园论坛,心理和德育结合

中学时期是学生树立三观的黄金时期,这也是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所以学校针对德育的教育还可以在校园内部开设网络论坛,老师针对学生在论坛上发布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排除,以此把握学生的心理和德育工作的结合,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论坛上发放关于德育教育的案例,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洗礼,以此保证学生更加顺利地学习德育知识的内容。

四、结语

从以上讨论和分析结果能够看出,中职院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是比较突出的,加上目前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学生面对网络诱惑的抵制力较差,导致网络德育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希望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合理利用网络“利剑”披荆斩棘,带领学生利用好网站平台提升自己,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隋晓燕.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探讨[J].中外交流,2017(31).

[2]梁敏香,宋文红.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探讨[J].教育,2016(10).

作者:桑仕寅

职校德育教育探讨论文 篇3:

中职校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思考

家校合作教育,是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上保持一致,遵循教育规律,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合作,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职校生源质量差,给家校合作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与要求,值得深入思考、研究与探讨。

一、中职校家校合作教育提出的背景

1.中职校生源质量差。

众所周知,我国绝大多数职校生源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不是这些职校学生的学习智商差,而是由于他们在以前的学习生涯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所致,甚至有个别学生在品德与行为习惯上也存在严重问题。所以,中职校和家长必须认识到教育这些学生的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中职生差的表现:

(1)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我们在500名学生中做了关于“我的理想”问卷调查,发现近60%的中职生的理想就是要“将来有个自己的家”。

(2)道德无知,法制观念淡薄,行动盲目。在做学生工作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高二年级有一学生破坏了其他班级学生的劳动成果,不但不听劝说罢手,还大打出手。在处理这起事件中我们发现这个学生就自己的行为所引发的恶性结果及造成的恶劣影响不但没有悔改之意,反到认为是别人多管闲事。

(3)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职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明确的是非观念。遇到问题时不是以是非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哥们”、“姐们”义气来评价是非。

(4)缺乏自制力,不受纪律约束,行为习惯不好。表现为:不能静心坐下来、上课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行为我行我素、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或对集体所产生的影响……

(5)既自尊又自卑。已经接受了中考“磨难”之后的中职生,大部分心理十分脆弱。来到一个新环境中他们也想重新开始,就怕别人揭短或说他们不行。这种心理一方面反映出中职生自尊心强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反映他们的自卑心态。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中职生在遇到触及他们自尊的问题时才表现出不可遏制的情感暴发。

2.中职生差的原因分析。

(1)社会的不良影响。

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金钱作用的神奇化催生着人们对金钱和权利的向往。当代中职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变化中长大成人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的受到了污染。

媒体、网络及文化市场上流行的不健康的视频、报刊与书籍也不同程度地污染了他们的心灵。

(2)家庭不良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

每当寒暑假或节假日休息开学后,无意中听到学生间议论的最热闹的话题之一便是“打麻将”。这反映了家庭环境给中职生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部分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一味的娇宠、放纵,个别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亏受气,便认真地教育孩子怎样才能不受气不吃亏,无意中助长了孩子跋扈刻薄自私性格的形成。这就为孩子后天接受学校教育造成一定障碍。

其一,单亲家庭。

中职生中单亲家庭比例相对大一些。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个性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心理自闭,严重者表现出仇视社会和父母的心态。甚至把父母和老师同学正常的关爱理解为虚情假意。

其二,家长推卸对子女的教育责任。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现代家长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忙于工作和应酬,部分家长无意识地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和教育义务,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殊不知孩子很多行为品格都是在家庭习惯的熏陶中就已经养成了。

(3)学校教育的偏差。

其一,学生的评价标准。表现为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常常以“一好”代“三好”。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二,单一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教育评估的单一化。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缺乏科学性,甚至发生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和评价。

其三,单一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短期性行为的发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教育的功利性特征明显,责任心不强。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

其一,职校学生中的许多家长并没有把职校当成培养孩子成人成才的摇篮,而是把职校当成了“大幼儿园”,只期待学校替他们把孩子看住不要出事,至于孩子在学校有什么表现、有什么进步则从不过问,孩子上了三年学,有的家长甚至还不知道孩子的班主任姓甚名谁。

其二,当代中职校学生家长中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失去对孩子的教育信心,表现出极不负责的态度:不但不愿与老师主动沟通,甚至有的家长在老师找上门的时候还有意识地回避。

其三,还有个别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表现为:孩子严重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后,不但不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反而指责学校教育得不好。

由此可见,无论从社会、家庭、学校哪个角度看,教育都要保持相对一致性,才可能取得期望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成的共识更有利于对中职生进行教育。

二、中职校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内容

1.中职校必须与家长在教育理念(思想)上达成共识。

教育,只有在共同的教育理念(思想)支配下才能形成共同的教育宗旨和共同的培养目标,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因此,中职校首先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家长明白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宗旨、培养目标及学校的规章制度,以求得家长的配合。

(1)中职校必须在自身树立科学人才观的基础上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教育家孔子说过:教育要因材施教。面对中职生的具体情况,中职校必须要让家长明白,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不适应他们的孩子,上大学不是培养人才的唯一出路。中职校所要帮助家长树立的科学人才观正是建立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基础之上的。

中职校要通过家长学校让中职生和他们的家长共同见识我们中职校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请这些优秀毕业生向学生和家长汇报他们当初在中职校学习成长的经历以及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情况。帮助在校中职生和家长们树立成才的信心和信念。

(2)中职校必须在尽力克服学校教育偏差的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提高对中职生情感投入的认识,尽量减少家庭教育中的负面影响。

(3)中职校必须在自身形成明确的教育宗旨的基础上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明确学校的教育宗旨。

(4)中职校必须在自身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制定这些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消除家长由于不了解学校规章制度而产生的对立情绪。

2.中职校必须在德育教育方面与家长取得共识:成人中成才。

由于生源质量差,中职校教育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重新塑人的问题。

中职校的生源来源几乎都是初中学业较差的学生,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挥和评估下,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几乎丧失殆尽。面对这样一群学生,中职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面临的是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和自尊,找回自我。

(1)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品质训练,促使中职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品质去迎接挑战。

(2)在全社会正在大步走向法治社会的今天,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让中职生知法懂法守法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是非常重要的。

(3)积极发现中职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抓住转变时机,培养中职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4)利用德育课教学,提高中职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消除他们由于是非不明而形成的江湖义气。

3.中职校必须在自身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家长学校主动与家长取得一致。

实践证明:许多中学生走向家长和学校教育的另一极端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家庭或学校教育方式不当造成。

(1)中职校必须将科学的教育主导思想深入全体教师的心灵,以此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中职校之所以要把科学的教育主导思想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围,主要是为了改变教师多年形成的“以分数”论英雄的思维习惯,在教师中逐渐建立“行行有英雄”、“人人能成才”的思想方法。

(2)中职校必须确立适合中职生的教育培养目标,并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

所谓科学的教育方式,即不以学生一时成败“论英雄”,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的优势、善于挖掘学生未来发展的趋势来评价学生 。

中职校与中职生的家长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给中职生以信心,让中职生感觉到“我能行”,“我有机会成才”。

(3)中职校必须为中职生确立适中的奋斗目标,并将这个奋斗目标通过家长转化为中职生自己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人一生中不断努力奋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奋斗目标,就如同大海航行中的船只失去了方向一般。中职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这个奋斗目标靠中职生自己定位显然是有困难的。因此,中职校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确立人生追求。

三、中职校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途径

中职校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保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协调一致,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家长座谈会。

利用家长座谈会,中职校不仅要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还要向家长们传递学校教育的诸多事情。

2.家访。

中职校要教育老师们充分利用好家访这种形式,把家访的内容变成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变成老师和家长共同沟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最有效的捷径。

3.家长学校(家校座谈)。

中职校开展家长学校,要让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所收获,取得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步调一致。

4.家长联谊会。

中职校要定期组织家长联谊会。通过家长联谊会及其联谊活动的开展,为家长们提供教育孩子互相交流的机会。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职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家校合作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作为一个中职校的普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有了家长的支持,中职生的教育工作不再那么艰难,中职生成人成才也不再那么遥远。

作者:马亚萍

上一篇:我国大学教师师德论文下一篇:我国职业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