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理念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电子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资本与实体经营的有效融合为特色,以网上银行、移动终端等电子渠道为工具,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之间的完美衔接,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联系起来,致力于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管理业务、结算业务、融资业务等金融服务。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金融监管理念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监管理念研究论文 篇1:

浅谈我国金融监管问题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的趋势锐不可挡,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国银行业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以往的監管措施、监管力度及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很难再适应银行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尤其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更加深了各国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金融市场中普便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信用风险的直接因素,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理念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金融监管理念金融监管框架金融创新

0引言

为了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更好地发挥金融监管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树立正确的金融监管理念并有效地指导金融监管实践活动成为目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金融监管理念必须从传统的控制风险转变到隔离风险上来,建立并完善对金融机构的效益监管,创新监管的手段和方法,最后建立适应现代金融监管理念的新型金融监管。

1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情况分析

1.1行政管理色彩浓厚,监管效益和监管成本不对称一是金融监管依然存在行政性管理色彩。二是“重监管,轻效益”的观念根深蒂固,监管效益与监管成本不对称。三是“重常规性监管,轻创新监管”的思想亟待改变。目前的金融监管是一种对前期业已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和监督,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没有制定前瞻性的监管制度。存有求稳怕新的思想,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o

1.2金融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各种原因,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违章金融机构人员,还不能严格依法处理,监管工作中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金融监管的严肃性和中央银行的监管权威。

1.3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的金融法律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金融改革和发展、现代金融监管理念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是部分金融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不符,造成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不规范。二是金融法律法规不系统。各种地方性法规、各金融机构系统内制定的各种制度规定较多,庞杂而不系统,但多数又都具有法律效力,在监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对某一问题认识上的不同而产生定性上的争议。三是相对于金融业务创新的趋势,对新的金融业务的立法管理滞后,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四是目前国内各项金融法律法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还不能有效地衔接起来,在已经加入WTO的新的环境下,做好与WT0组织各国金融法律法规的衔接工作显得尤为必要。五是有效监管的基础还没有建立起来,缺乏社会联合防范机制。

2金融监管理念创新的建议与思考

2.1树立由控制风险向隔离风险转变的监管理念一是对问题机构在其破坏金融体系前实行隔离:二是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迅速、稳定地获得相关信息,确保在金融风险积累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三是即时清算,减少支付时滞带来的负面影响。注意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金融监管,允许所有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进入金融产业,按市场原则引入竞争。

2.2树立并完善对金融机构效益监管的理念新型监管理念中最关键的是,要规避金融企业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的缺陷,真正建立客观真实地反映金融企业业务经营全过程的会计核算制度,其核心则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核算指标。效益监管的核心是金融企业经营成果综合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的设立,而其中心操作环节则是对贷款损失的动态界定。

2.3树立金融监管就是金融服务的理念必须尽快树立金融监管是一种服务的新理念,并以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式实施监管。金融监管的服务性是建立在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是平等市场主体基础之上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其他参与金融市场交易的经济主体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完成不同的职责,提供不同的服务或产品。

2.4树立由“结束式”监管向超前监管转变的理念一是由合规性监管转向导向性监管。二是由直接的监督检查转向间接的考评监测。三是由单向被动式转向双向互动式监管。四是由注重事后的查处转向对金融过程的全程监管。

3加强政府对银行的外部监管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框架

3.1加强银监会对银行的监督管理目前银监会应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改进和提高监管效能需要将合规性与风险性相结合,以风险性监管为主,以合规性检查为辅,真正重视风险监管工作。二是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化的非现场监督体系,监管报表实现标准化;建立非现场监控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实行非现场监督评级,可考虑通过对银行报表的分析,进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

3.2建立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增加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我国政府应对建立先进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进行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并倡导向美国学习,在我国建立起像穆迪、标准普尔和惠普那样先进完善的外部评级机构。同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也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完善评估机构的准入机制,通过立法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管理;二是建立评估机构的行业协会,并由行业协会公布最高信用等级的评估标准,各评估公司参照执行;三是由行业协会及时公布评级机构评出的信用等级的违约率统计,对不重视评级质量的评级机构及时取消其认可资格;三是对特定借款人的各类评级结果,监管当局应该全面考虑,当评级结果不一致时,应当对最低结果给予更多的重视。

3.3强化市场约束通过信息披露以加强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市场约束,以资本充足率、监管当局的金融监管、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原则,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其财务业绩、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暴露、会计政策、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的信息。为此,监管当局应通过制定信息披露准则及指引等措施,使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具有可比性、可靠性与及时性,并对银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的有关内容向社会披露,加强社会监督。

3.4适当调整和完善金融政策法规尽快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建设。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已经有相关立法提供法律保证,但我国证券化法规的建设尚属空白。为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建议在初期首先由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规定、条例,尽快对公司类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的性质、设立条件以及证券发行资格,“真实销售”的界定及相关会计准则,以公告或登记方法通知债务人的法律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明确,条件成熟时再考虑制定相应的法规体系。

3.5加快金融市场建设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市场规模很小,而且操作不规范,不能为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创新、利用表外工具套期保值等提供充分的市场条件。为此,除了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与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外,还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货币市场。二是建立规范、发达的证券市场。通过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本市场,使我国市场主体不过分依赖于间接融资市场,达到有效稀释和分散系统性风险的作用。三是大力培育金融衍生市场。金融工程技术是未来规避利率风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金融衍生市场在我国的缺失是我国商业利率风险控制的难题之一。金融监管部门不仅要监管,还要辅导金融衍生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银行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创造外部条件。

3.6建立监管报告体系及信息披露制度。金融监管机构可以要求银行通过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建立一种监管报告体系,搜集银行头寸的信息。同时还应设定商业银行有关信息的披露规则,包括披露的时间和披露的标准,并通过法律法规来防范和处理信息披露中的欺诈行为,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全面、规范和真实。信息披露对于增强金融机构经营的透明度,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促进银行稳健经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军平

金融监管理念研究论文 篇2:

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与风险研究控制

摘 要:电子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资本与实体经营的有效融合为特色,以网上银行、移动终端等电子渠道为工具,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之间的完美衔接,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联系起来,致力于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管理业务、结算业务、融资业务等金融服务。为了合理监管电子供应链金融运行过程,预测和规避不确定风险,本论通过观察和研究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探究存在的不足与风险,提出了应对和完善对策。

关键词:电子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

近年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度升级,为帮助小微企业冲破瓶颈,商业银行合理分析小微企业特质,以电子供应链为着手点,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业务、管理业务等金融服务。这一方面恰到好处的解决了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促使小微企业还款活动、资金流动趋向于透明化,降低了融资风险。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推出的电子供应链具有双重优势,为了达到有效管理和不断巩固电子供应链运行机制的目的,务必要做好风险防范、时刻控制运行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朝科学化、稳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一、电子供应链金融概念

供应链金融主要指的是以核心企业为基础,能够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整合一体,将供应链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造了一条从供应到加工、从分销到零售的功能链条体系。而电子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与核心企业以信息交互为手段,电子供应链金融被应用于融资业务、管理业务、在线交付业务等项金融管理业务中。作为当今富有代表性的新型集成交易性产品,电子供应链金融冲破了传统电子供应链的局限性,实现了电子化与信息化。电子供应链金融信息化程度高,能够高效完成信息整合,可提升数据库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的风险性。总而言之,电子供应链金融是实现银行和企业间交流的开放的大型金融平台。

二、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及问题

1.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的潜在风险

(1)伴有法律风险。电子供应链金融作为创新型产品,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减轻了银行融资的风险,具有业务形式多样、产品跟新换代快等特点,被各企业热捧。但由于关于电子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电子供应链金融的规范程度低,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完善,没有构建成熟的法律监管体系。而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信用捆绑、资产配置等业务的风险性。由此可见,一方面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伴有法律风险,安全程度还有点加强;另一方面不规范的法律环境极有可能导致供应链核心企业爆发经营危机,这也会让商业银行损失惨重。

(2)伴有信用风险。伴随着电子供应链金融的迅猛发展,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种类不断丰富,但这也致使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具有复杂性及多样性。与此同时,电子供应链金融是小微企业实现融资的主要途径,可是相对来说,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体系不成熟、信用等级偏低等问题。而这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压力,提升了信用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信用等级偏低将成为阻碍小微企业顺利完成融资的致命因素,同时这也是限制商业银行信贷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伴有操作风险。企业提高资金流动的透明度是降低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性的有效方法。换言而之,银行若无法时刻掌握企业资金流动向,明确基本交易情况,那么必然会增加金融信贷业务的繁杂度,提升风险爆发的几率。当前的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封闭资金流、物流为手段,促使供应链业务伴有操作风险。与此同时,随着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普及率的提升,供应链业务得到了扩展,逐渐朝庞大化、复杂化方向发展,这让虚假信息的传递有了可乘之机,增加了信息查询、信息整合的难度,操作风险也因此产生。

(4)伴有市场风险。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产品跟新换代的速度极快,企业在这大环境下极有可能因预测失误、销售问题等因素经营惨淡,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这就意味着电子金融供应链伴有市场风险。

2.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的运行问题

(1)相关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环节具有不安全、不规范等问题,伴有法律风险。商业银行相关法律有待完善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完善相关法律不仅是促使商业银行金融信贷产业平稳运营的必然选择,还是维护信贷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动产担保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有关于动产担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成熟。商业银行因欠缺法律法规的支撑,在动产担保业务领域具有被动性。

(2)金融监管理念过于落后。电子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信贷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为了推进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理念必须与金融监管机构的管理理念相吻合。但是不论是在风险控制层面,还是在资产担保领域,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与商业银行理念大相径庭。这说明金融監管机构应当与时俱进,摒弃落后的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科学分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基本特征,在风险控制、资产担保、收益形式等方面做出革新,促使金融监管机构的理念与商业银行理念基本相同。这有利于金融监管理念搭建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持续发展。

(3)金融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缓慢。电子供应链金融是高效的、开放的交流、融资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子供应链金融的科学化程度。可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未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信贷业务之间的关系,这致使我国金融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滞后现象严重,只能满足企业的基本的监管要求,未能实现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同步与整合,同时也加重了电子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成本,增加了电子供应链金融的运行难度。

三、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策略

1.商业银行要深化内部改革机制

商业银行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高效管理金融业务,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关系到商业银行的运行与发展。商业银行若想规避风险,有效控制电子供应链金融就务必要深化内部改革机制,搭建高效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紧跟“三行”建设的步伐,严格要求银行人员,明令禁止越权行为,一旦出现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务必严惩不贷。与此同时,应不断扩展内部控制机制的深度与广度,促使内部控制机制体现出全面性、高效性等特征。

2.不断完善贷后风险预测体系

商业银行的金融信贷业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商业银行务必要打造和完善贷后风险预测体系,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首先,商业银行应将各个风险预警信号合理归类;此外,商业银行应当严把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各个环节,通过时刻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风险;最后,认识到供应链风险具有传染性,一旦有一个企业爆发风险,极有可能影响其他企业的经营状况,并造成商业银行的损失。由此可见,完善贷后风险预测体系是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

3.巧妙使用操作风险转移模式

我国应当认识到随着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普及率的提高,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种类呈现多元化趋势,可是这却提高了操作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我国应当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处理方法,结合国内实情,做出转变,国外金融信贷业务都是通过将操作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的方法,实现规避操作风险的目的。我国也可以利用第三方来规避操作风险,通过购买风险保险来降低风险爆发的危害。这一方面能够将操作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为商业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营造安全的运行环境;另一方面还可调动物流企业的主动性,减轻了银行金融业务管理成本。

4.构建大型信息交流平台

构建大型信息交流平台是确保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让金融信贷业务趋于规范化,还能够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化;此外,操作指导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可帮助操作人员提前预知障碍、错误、风险等,简化了商业银行人员的工作难度。

5.完善现行的资金流控制方法

合理的资金流控制方法为整个供应链的良心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规避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方式。可见完善现行的资金流控制方法是极为必要的。第一,在实现金融产品组合安排时要以产品特征为主导,以资金安排信息为参考,这是有效控制资金流的首要方法。第二,为拓展资金返还的渠道,确保资金按时回收,务必要签署合理的条款,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合法权益。第三,提升企业财务信息、资金流去向的透明度,商业银行唯有实时获取企业资金具有去向,才能够明确企业的实力及信用度,这也是防治风险爆发的必要手段。

四、结语

电子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又一次革新,电子供应链金融凭借业务多样、简单方便等优势得到了市场的热捧,而且还较好的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可是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推出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务必要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做到提前预知风险,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经营利润。

参考文献:

[1]王琪.基于决策树的供應错金融模式信用凤险评倩[J].新金融,2010(3).

[2]杨君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财政监督,2012(32).

作者:翟亚磊

金融监管理念研究论文 篇3:

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变革的四大趋势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与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一是各国货币当局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与通货膨胀的角力之后,货币稳定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得以确立,与此同时,金融危机频发又使金融不稳定代替货币不稳定成为政策部门关注的焦点。二是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金融理论相互融合不断催生金融创新与金融革命,从而引发全球金融体系结构大调整。三是牙买加体系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替代,并未有效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内生缺陷,反而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大背离的“罪魁祸首”。四是在自由主义经济的制度框架下,长期将“无为”奉为圭臬的金融监管理念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彻底打破了存在于金融创新、经济发展与金融监管三者之间的弱式均衡,全球范围内对于革新监管理念与制度的诉求引发宏观审慎监管大变革。因此,系统梳理宏观经济金融变革与金融不稳定的典型事实,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趋势Ⅰ:“金融不稳定悖论”

从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来看,货币不稳定必然导致金融不稳定,而货币稳定能够保障金融稳定代表了传统观点的一般解释。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金融不稳定悖论”——货币稳定、产出稳定并不足以保障金融稳定——与传统观点并不相符。一方面,货币政策能够保证在低失业率和不频繁的、温和的经济衰退情况下,实现低通货膨胀的目标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被有效遏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地位得以确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率在70年代末期达到其峰值之后,大都经历了大幅回落并趋于稳定的过程。特别是大多数工业国家开始保持在稳定增长且产出波动逐步趋于温和的状态。另一方面,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信贷与资产价格的“繁荣—萧条”周期效应增强,而且与此相伴随,固定资产投资同样处于大幅周期调整当中,三者“共振”显著增大了金融危机发生概率。据统计,1945年到1971年,全球仅发生38次小规模汇率危机与银行危机,而1971年至今,金融危机的次数超过150次,而且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下10次。同时,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损失不断攀升。

趋势Ⅱ:金融体系结构大调整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金融理论相互融合而催生金融创新与金融革命,从而引发全球金融体系结构大调整。一是期限错配和高杠杆特征显著。影子银行体系的爆炸式发展,加剧了金融机构期限错配与高杆杠问题。一方面,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一样,都具有借短贷长倾向,无法避免期限错配问题。影子银行体系一旦受到冲击,同样会面临流动性不足甚至挤兑风险;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的过度借贷导致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杠杆率均急剧攀升。二是金融机构运营模式转变。证券融资模式借助银行贷款证券化实现信贷扩张,使传统银行信贷关系隐含于证券化信贷关系之中,引发由零售向批发、场内向场外、“发起—持有”向“发起—分销”等转变。三是金融集中度与依存度明显提升。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复杂的金融产品拉近了国内外的产品、机构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整个金融体系依存度与集中度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金融体系依存度增加,加大了金融体系风险传染性,而市场集中度增加加剧了“大而不能倒”以及“大而不能管”等问题。

趋势Ⅲ:全球经济金融大背离

当前,以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经济金融大背离,是一国或地区资源跨越国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动态配置的客观结果,其表现是实体经济因素与货币因素相互交织的常态化经济现象,而根源却在于货币因素。也就是说,尽管与债务国增长前景、资本回报率等因素以及债权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等问题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但是,根植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才是引起全球经济金融大背离的主因。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牙买加体系(以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制为基本特征的“无体系的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实现了从实物货币向信用货币、从有锚货币向无锚货币、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革命性转变。在新体系当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中东地区的资源输出国分属于该体系的“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形成了实体资源与金融资本的“双循环”。中心国家不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和资源,而且还能享受到资本回流的好处。此外,中心国家还享受着国际协调机制不平衡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极大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并不匹配。近几年,由中心国家主导设立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以及服务贸易协定(TISA)等,以及由美国、欧洲、瑞士、英国、加拿大和日本六个中心国家达成的货币互换协议等措施,不仅无益于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与贸易体系的内生缺陷,反而继续维持并强化现行“中心国家—外围国家”的货币格局与治理框架。

趋势Ⅳ:金融监管制度大变革

长期以来,金融监管理论建立在市场不完全性的假设之上,围绕着“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争不断推进,最终构筑起相对完整的体系。例如,公共利益说、金融脆弱性理论、管制失灵说(管制供求说、管制寻租说以及管制俘获说等)、监管成本说、监管协调论、规避管制理论等等,以及其他关于金融监管有效性、金融监管体制模式等的论述。与此同时,围绕着公平还是效率主导抑或是两者结合的理念抉择,实践领域的金融监管政策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水平不同而不断进行调整。

上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面对工业国家普遍出现的滞涨现象束手无策。国家干预主义在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思想流派的挑战之下日渐式微,强调市场、主张经济自由化的思想开始回归。新古典经济学充当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设——“经济人假设”——条件下,个人的自利行为会使“看不见的手”自动实现市场均衡。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监管更多地追求效率而非安全,其目标是排除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让市场机制发挥核心作用,不监管或者少监管成为核心的政策指向。一方面,监管者坚持“市场万能论”,笃信市场纪律和规范能够有效抑制市场主体的风险过度承担,金融监管不断被放松,即使对过度的金融创新亦视若不见。另一方面,监管方向重金融机构而轻金融市场。以巴塞尔资本协议I和II构建的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主张控制个体机构的风险,而忽略了对系统性风险的控制,被认为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主因之一。

危机以来,金融创新、经济发展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弱式均衡将被彻底打破,全球范围内对于革新监管理念与制度的诉求引发了宏观审慎监管大变革。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金融稳定为目标,其工具设计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或称纵向维度),主要关注系统性风险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问题——系统性风险如何通过金融体系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正反馈机制而不断放大经济周期波动,从而导致金融危机,亦即金融体系顺周期性问题。二是跨行业维度(或称横向维度),主要考虑在特定时间点上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中的分布状况,包括金融机构持有的共同风险敞口,个体或组别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等等。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将机构个体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纳入统一的框架当中,为未来金融监管改革指明大方向。(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助理) □

作者:宋科

上一篇:国际保险市场发展论文下一篇:工艺技术机械制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