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实现寿保双赢论文

2022-04-25

由政府主导的新医改若要进一步在利益“深水区”取得突破,政府需依靠市场,而非行政命令,做出理性的选择。新医改启动近三年,由政府为主提供的优质公共医疗服务,依然问题重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优质服务实现寿保双赢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优质服务实现寿保双赢论文 篇1:

地方之声

孟州市“文化富农”造福计生家庭

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河南省孟州市依托婚育文明与小康同行活动主题,不断深化“文化富农”行动,在全市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计生家庭,不断提升计生家庭发展生产能力。在行动中,孟州市充分依托全市200多个村级人口学校和新家庭文化屋,实施“科普知识”培训工程,定期邀请有关农技专家到基层,开办以养猪、养鸡、大棚蔬菜种植等农村实用养殖、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化指导。同时,不断丰富种植、养殖生产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婴幼儿教育等农村家庭实用书籍,引导广大育龄群众学文化、学经济、学科技,拓宽眼界,开阔视野。先后组织开展了乐在农家、书香家庭等读书读报活动,举办养殖、种殖、法律等培训班500余期。

针对部分计生家庭致富有愿望,资金没来源的情况,孟州市在全市实施“联手帮扶”工程,以西部陵区“绿色林果基地”、东部平原“绿色种植基地”、南部滩区“畜牧养殖基地”三大致富创业基地为载体,乡乡成立小康工程示范基地,村村成立了计生联保贷款协会,建立了“拉手”小组,懂技术的帮助新手户,有能力的与没有资金的结成联贷小组,一帮一,一带一,为计生家庭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系列服务,先后为4300余户计生家庭提供贷款830万元,帮助300余户计生家庭开辟了养鹅、种植、蔬菜大棚等140个家庭致富项目。在村计生协会的帮助下,孟州市东田丈村独生子女户范春荣从2009年开始投资大棚菜,刚开始时,不懂技术,又没有资金。计生协迅速解决了资金、场地和技术的难题。如今,已拥了两座蔬菜大棚,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在孟州市像范春荣这样的计生家庭有400余户,他们在计生部门的帮助下,迅速的走上了致富道路。

为了进一步倡导文化富民体制,孟州定期在全市开展致富标兵、致富能手评选活动,对其中典型人物进行表彰,并将其优秀事迹编排成一个个生动的文艺节目,通过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进行广泛传播,不断扩大影响,提升计生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创业意识,今年以来,全市共表彰致富能手30余人。(李丽)

梁村镇:开展“三进农家”活动

肃宁县梁村镇今年以来开展了以计生法律法规教育、计生利导措施、演出计生文艺节目,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内容的法律、政策、文化“三进农家”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宫树桐 陈春华)

架起“连心桥” 温暖“百姓心”

确山县人口计生委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理念,积极理清工作思路,大胆创新工作方法,从加强人口计生宣传力度着手,以电视为载体宣传计生法规政策。(高运洪 霍纯玉 )

丰县大沙河镇加强村级信息化建设

大沙河镇针对人口计生统计信息化建设向村级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村级专干的电脑操作能力培训,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为信息化向村级普及提供了智力支持。(黄永 张兴超)

梁村镇:远程教育和计生“联姻”

梁村镇计生协将远程教育网和计生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农民上远程网查信息、学技术,对计生户进行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实现了互利双赢。(宫树桐 陈春华)

河北乡:人口文化大院受欢迎

肃宁县河北乡大力发展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并以此为平台,传播科技知识,提供致富信息,帮助群众致富,倡导新型生育文化。(宫树桐 解宏图)

梁村镇:多措并举关爱流动人口

梁村镇近日开展了为流动人口送政策送知识、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和避孕节育服务、对流动人口特殊困难家庭走访慰问等宣传服务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宫树桐 陈春华)

尚村镇:开展计生宣传活动

尚村镇近日开展以“政策宣传到村,科技培训到户,送温暖到人”为主要内容的计生宣传活动,会同农技、卫生部门人员进村入户,现场办公,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宫树桐 孙光远)

梁村镇:关爱特困计生家庭活动

肃宁县梁村镇妇联、计生协牵头在镇村干部、共产党员、团员及社会热心人士中发起爱心捐助活动,共捐款3.2万元为特困计生户查病治病、修整房屋和发展生产。(宫树桐 陈春华)

邵庄乡: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邵庄乡在推进关爱女孩行动中,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相结合,与婚育新风进万家相结合,与利益导向机制相结合,有利地推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向纵深发展。(宫树桐 于东来)

付佐乡 :大力倡导婚育新风

肃宁县付佐乡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关爱女孩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宫树桐 王胜)

梁村镇:开展“三进”计生优质服务

梁村镇近日开展了健康查体进农村、优生知识进课堂、全程服务进家庭“三进”活动,为广大育龄群众进行免费生殖健康服务、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服务及全方位和多层次随访服务。(宫树桐 陈春华)

官厅村:推进计生村民自治

肃宁县万里镇万里官厅村不断修改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在建立档案的基础上,上门与群众签订诚信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宫树桐 齐艳鹏)

梁村镇:为新婚家庭送服务

梁村镇开展了上门为新婚家庭送计生政策法规、计生惠民、生育关怀等政策,讲解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出生缺陷预防等知识,免费发放叶酸和避孕药具等(宫树桐 陈春华)

瓦岗镇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确山县瓦岗镇计生协积极组织计生协会志愿者,对镇敬老院居住的空巢老人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用热情的服务让老年朋友们感受到了关心和关爱。(康红阳 高运洪)

梁村镇:强化服务阵地建设

梁村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工作理念,通过改善服务环境、强化服务阵地建设、深化宣传教育,使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得以全面提升。(宫树桐 陈春华)

河北乡:技能培训助群众致富

肃宁县河北乡计生协近日协调农业、科技部门开展新农村新家庭实用技能培训,聘请专家举办技术讲座,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宫树桐 解宏图)

确山县 “五进农家”把计生国策传遍“千家万户”

确山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协积极开展“五进农家”活动,弘扬男女平等促进独生子女全面健康发展。(霍纯玉 高运洪)

河北乡:“男到女家”成时尚

河北乡在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积极探索适合本乡实际的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鼓励男到女家落户,弘扬我们婚育新风,使“男到女家”形成新时尚。(宫树桐 朱宝华)

息县“计生书屋”惠农家

为了帮助广大育龄群众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生殖健康及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河南省息县人口计生部门在全县344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一个“计生书屋”,存放有种植、养殖科技书籍、关爱女孩、婚育新风光盘光碟等资料,每天早、晚及双休日,“计生书屋”都对群众开放。(甄伟 甄霞)

常德市鼎城区着力打造信息共享平台

鼎城区组建了由65家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妊娠分娩实时通报系统,由9个相关单位参与的人口计生综治信息实时通报系统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综合治理效能。(曾文杰)

确山县“四强化一监督”全力打造“阳光计生行动”

确山县人口计生委为增加人口计生工作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采取“四强化一监督”措施,倾力打造“阳光计生行动”。(高运洪 贺文涛)

常德市鼎城区加强计划生育财政投入

鼎城区财政多年来对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倾斜,优先保障,2011年除计生事业费按要求足额预算到位外,另投入资金668万元解决计生工作问题, 全年总投入达到了1478万元。(曾文杰)

“五心”活动搭起“关爱桥”

确山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协在开展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年活动中,通过“爱心桥、温心卡、舒心桥、暖心卡、贴心桥”的“五心”活动,搭起了惠民“关爱桥”的服务平台。(高运洪 李松)

确山县“五优工程”受好评

确山县着力实施了以“优秀、优美、优质、优先、优惠”为主要内容的“五优工程”,切实让广大育龄群众享受到更加满意的优质服务,受到广大育龄群众的好评。(高运洪 贺文涛 )

沛县大屯镇计协扶持计生户发家致富

大屯镇计生协会,在扶持计生户发家致富实践中,培育了木匞村、编织村。安庄村的簸箕、簸篮、箢子等柳编,远销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年利润10万元。为编织户发家致富。(朱迅翎)

鼎城区实现“四个转变”,注重宣传实效性

鼎城区实现四转变即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由重人口国情宣传向重优质服务转变、由大规模集中宣传向以家庭为重点的婚育新风进村入户转变、由独唱型向全社会合奏型转变。(曾文杰)

确山县"六随访"活动受青睐

确山县人口计生委近日开展了“新婚夫妇随访;孕前孕期夫妇随访;产后母婴随访;节育术后人员随访;药具夫妇随访;特殊人群随访”的“六随访”优质服务活动。(霍纯玉 李松)

丰县首羡镇注重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

首羡镇积极鼓励计生服务站人员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制定了相关文件,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后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提高了计生人员的文化水平(黄永 孙厚松)

鼎城区强化措施推进宣传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鼎城区委、区政府组建6个工作小组赴各乡镇(场),开展为期3个月的人口计生信息清理核查、社会抚养费征收、“三查一治”和“四大手术”的落实,推进了宣传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曾文杰)

沛县龙固镇百米文化长廊

龙固镇为了进一步加强法制、计生、文化建设,建成百米文化长廊,集法制、计生于一体,采取文图、漫画、小品等多种形式,成了该村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朱迅翎)

鼎城区切实做好“两扶”人员的审批工作

鼎城区各级计生部门在“两扶”目标人群资格的确认过程中,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即实行应急管理机制、实行调查质量责任制、统一政策口径、按程序办事、坚持政策,严肃纪律。(曾文杰)

确山县搭建“四个平台”着力打造“阳光计生”

确山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为了进一步提高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服务平台、关爱平台、监督平台”,着力打造“阳光计生”。(高运洪李松)

常德市鼎城区创新计生工作机制

鼎城区计生局在宣传教育上搞突破、在优质服务上做深化、在管理水平上进一步提升、加强综合治理,有效凝聚工作效力、工作重心下移,务求落实村民自治。(曾文杰)

沛县龙固镇组织了流动人口服务队街头服务

3月14日,龙固镇组织的流动人口自愿者服务队,走向街头服务。对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入册,发宣传资料3800多份,义务为流动人口检查各类疾病。(朱迅翎 王克民)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信息共享成效好

鼎城区各计生综治单位提供共享信息402条,其中发现未建档23人;医疗机构提供共享信息7226条,发现违法怀孕44人,“两非”线索37条,该区计生部门及时进行了处置。(曾文杰)

付佐乡:强化新家庭文化书屋建设

付佐乡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家庭文化书屋建设,已在18个村建起了高标准文化书屋,配齐了电视及各类计生科普书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宫树桐 阎亚辉)

万里镇:帮返乡计生户就业

肃宁县万里镇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针对返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愿望,开展送技术、送资金、送岗位、送法规等活动,帮助返乡计生户就业、创业。(宫树桐 刘建飞)

确山县“六大课堂”力促计生家庭“奔富路”

确山县计生协在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中开辟了“空中课堂;农家课堂;田间课堂;固定课堂;典型课堂;流动课堂”的“六大课堂”,促进计生家庭奔富路。(高运洪 霍纯玉)

沛县龙固镇大力发展蔬菜大棚

龙固镇投资100万元,大力发展蔬菜大棚、瓜果大棚、花卉棚等工程。为返乡育龄妇女拓宽就业机会。育龄妇女在外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发挥,每人每月能领到2000多元。(朱迅翎)

尚村镇:加强计生服务阵地建设

尚村镇近年来先后投资56万元购买先进医疗设备,加强计生服务站建设,并通过优化服务环境、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等,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宫树桐 付剑)

你来“健康检查” 我发“计生礼品”

确山县三里河乡召开全乡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加温会议,把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活动再次推向高潮。为育龄妇女发放计生宣传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高运洪 王献刚)

鼎城区与时俱进推动党校人口理论教学发展

一是端正认识;二是突出重点,使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三是灵活多样,使教学方式引人入胜。四是双管齐下,充实人口教师队伍。五是协调配合,建立人口理论教育的综合运作机制。(曾文杰)

付佐乡:举办“人口计生杯”篮球比赛

近日,付佐乡计生协以传播婚育新风尚为主题举办了 “人口计生杯”篮球比赛,现场设立计生服务咨询台,发放计生宣传资料和纪念品,使计划生育国策更加深入人心。(宫树桐 阎亚辉)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评先评优重计生

鼎城区委在评选“十佳领导干部”、“十佳党委”、“百强支部”及科乡级领导班子调整中,坚持由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审查和工作评价,让人口计生工作成为了评先评优的关键一票。(曾文杰)

付佐乡:关爱计生留守妇女

“三八”妇女节期间,肃宁县付佐乡组织计生、妇联等人员,深入农户家中,为60多名计生留守妇女送去了大米、油等生活用品和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的小册子。(宫树桐 王胜)

沛县龙固镇扶植育龄妇女发家致富

日前,龙固镇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民间传统手艺。育龄妇女常铃,2000年开始漏细粉,在该镇计生协会10万元小额代款的支持下,已发展成粉丝大户,年利润10万元。(朱迅翎 赵居岭)

常德市鼎城区对计生工作人员厚爱一筹

鼎城区为区、乡、村三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额外落实了每人每年3000元的绩效工资,先后对多名成绩突出的计生干部进行提拔或重用,让人口计生工作者既有责任,更有奔头。(曾文杰)

邵庄乡:宣传免费孕前优生检查

肃宁县邵庄乡通过举办知识讲座,面对面宣传、发放小册子等形式多渠道向群众宣传,增强育龄夫妇优生健康检查的意识,推进了孕前优生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宫树桐 于东来)

孟州市实施“五家”工程 打造“五福临门”品牌

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孟州市人口计生委坚持以民本为理念,民生为导向,民需为定位,围绕群众需求,在“家”字上做文章,围绕 “婚育新风与家庭幸福同行”活动主题,通过“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家庭主导,社会共建”的运行模式,全力实施“五家”工程,打造了“五福临门”的婚育新风品牌。

一、实施“家乐”工程,为计生家庭谋“快乐之福”

一是开展“人口文化乐苑”创建活动。二是继续推广计生家庭俱乐部。三是开展“社区婚育文化行”活动。

二、实施“家康”工程,为计生家庭谋“康宁之福”

一是开展优生促进活动。二是实施“蓓蕾早期教育”活动。三是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

三、实施“家富”工程,为计生家庭谋“富足之福”

一是开展惠民政策进农户。二是提高计生家庭致富能力。三是深化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

四、实施“家馨”工程,为计生家庭谋“全寿之福”

进一步延伸“银色服务”链条,在坚持做好参加“新农保”计划生育家庭补贴和独生子女父母退休给予一次性奖励政策兑现的基础上,推进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的居家养老模式,并积极与民政部门、社会养老机构联系,实施“联合办院”,在全社会形成“政策扶老、居家养老、社会尊老”的良好氛围。

五、实施“家亲”工程,为计生家庭谋“和谐之福”

一是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创建一批以“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为主的幸福家庭,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是实施“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在广大流动人群中开展我是“新市民”、“乐在新家乡”等婚育新风主题宣传活动,让流动人口在“一家亲”的氛围中享受到平等化的宣传和服务,促进新进婚育观念的传播。

三是深入开展均等化服务。实施流动人口“五同五免”均等化服务,提升流动人口的幸福指数和归属感,通过实施“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使流动人口在孟州感受到创业温暖,较好地融入到孟州经济建设之中。(李丽 海军)

付佐乡 :协会会员得实惠

肃宁县付佐乡计生协2009年组织协会会员成立益源蔬菜种植合作社以来,为60多名生活有困难的计生家庭的社员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退休后可领取养老金等。(宫树桐 王胜)

付佐乡:开展关爱女性健康服务活动

肃宁县付佐乡开展了以“关爱女性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宣传咨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进村入户服务等方式为妇女提供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宫树桐 阎亚辉)

丰县首羡镇“阳光计生”在行动

首羡镇大力实行“阳光管理、服务、维权”计生行动。开展请农民兄弟评计生 、流动人口评计生、下评上、计生行风监督活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黄永 孙厚松)

尚村镇:生育关怀惠民众

尚村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注重关怀贫困独生子女家庭学生、贫困计生家庭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为育龄群众送去贴心服务。(宫树桐 付剑)

邵庄乡:结对帮扶计生贫困户

邵庄乡计生协组织计生志愿者与计生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进行项目帮扶和就业帮扶,在选择项目、提供技术、扶持资金、介绍就业等方面提供帮助。(宫树桐 周磊)

尚村镇:扎实开展阳光计生行动

肃宁县尚村镇立足实际扎实开展阳光计生行动,镇政府建立便民服务大厅和开通12356计生热线电话,保证群众对计划生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宫树桐 孙光远)

河北乡:弘扬新型生育文化

河北乡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思路,搭建计生宣教平台,以“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五好家庭”为载体,大力弘扬新型生育文化,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宫树桐 朱宝华)

新安店镇“三访”服务活动受称赞

确山县新安店镇开展了“走访新婚夫妇;走访育龄妇女特别是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走访计生贫困家庭”的“三访”服务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称赞。(高运洪)

丰县首羡镇为计生干部算清廉政“七笔账”

首羡镇召开镇、村计生干部廉政教育报告会,邀请县纪委同志以案说法,从“政治、经济、名誉、家庭、亲情、自由、健康”七个方面,算清廉政教育“七笔帐”,增强廉洁自律的“免疫力”。(黄永 孙厚松)

(编辑 张静)

优质服务实现寿保双赢论文 篇2:

医改,还要改什么

由政府主导的新医改若要进一步在利益“深水区”取得突破,政府需依靠市场,而非行政命令,做出理性的选择。

新医改启动近三年,由政府为主提供的优质公共医疗服务,依然问题重重。

在中国的大城市,部分科室医院挂号似乎已经变得容易,但就诊费用依然高昂;以药养医的“重患”也不见康复的迹象;而在农村,乡村卫生所不但缺乏设备,也缺乏优秀的医疗人才。

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近期深化医改会议上的多次讲话被《求是》杂志刊发。他的讲话剖析了新医改三年来遇到的“以药养医”、基本药物制度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等关键问题,并指出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所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

下一步改革怎么走,新医改可谓重担在身:能否实现医疗服务的资源分配,缓解医患矛盾,将医疗服务作为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给纳税人。而作为实现这一切的前提,现有的官办医疗体系能否适应医改的需求,医改过程中市场竞争的作用又如何定位,也成为难解之困。

医改改不了“看病贵”

新医改的指导思想在于“政府主导”、“公益主体”和“覆盖城乡”。其中,针对卫生服务公益性的思路,是借助政府的行政手段,来限制和取消医院和医生的收入目标。但由于政府和垄断医疗卫生行业的公办医院,实为“管办同体”,新医改并未真正限制和取消医生的收入目标。

2011年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报道称,一瓶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成本价0.6元,在医院的售出价却达到12元,为出厂价的2000%。这一事件,发生在尚未出台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北京市。

几乎与此同时,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价值20亿元的生产销售治疗肿瘤病的假药巨案。案件源于浙江警方在一辆出租车上查获的回收药盒,警方跨省调查从而揭开了一个上至假药商,下至医院员工的制销链条。

尽管作为新医改的重要一部分,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已从2010年11月开始实施,但是全程监控的统一采购机制,却并未撼动原有的“以药养医”的顽固架构,“看病贵”仍然顽固。

在国务院发布《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一年之后,还有包括北京在内的九个省区市,未严格按照新机制采购或未出台文件。

在如今药品生产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药价仍然被回扣抬高,除了国内医疗行业固有的信息不透明外,更与公立医院、尤其是高等级医院的垄断地位有直接关联。以省级直辖市政府为执行单位的基本药物采购制度,被指由卫生机构官员、医院院长、卫生专家组成的利益链条所把持,居问牟利,导致患者医药费的高昂。

据央视披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销售公司负责人称,每支注射液是以4元的价格卖给医药代表的,后者则以中标价11元卖给医院。这居间的7元中的九成,都作为医院和医生的回扣,而开药医生的回扣所占的比例最高,占了四成。

“医改的核心还是要解决激励相容的问题,使医生的目标和居民健康的目标相一致,不能依靠取消医生的收入这一办法。”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王震研究员表示。

这种医生与患者之间新的“契约”关系建立的前提,就是引入良性的市场机制。这样一来,医患关系才有可能从“患者的病患越大,医生越受益”向“病人越健康,住院次数越少,医生的收益越多”的双赢局面转变。

“这也让医生的本性回归。”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任秘书长顾媛告诉记者。

2011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全科医生”这一理念将首次在国内出现,并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的一体化服务,被视为其辖区内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然而据有关人士透露,关于“全科医生”这一指导意见一经出台,就已经被某些部门行政机构视为“颠覆性”文件。在北京,医疗机构为了防止“家庭医生”外流,鼓励其留在基层医疗机构,曾将调整待遇的报告提给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但两个部门均反对提议。

此外,《指导意见》文件还试验性地提出了职业医生的从医注册自由。根据该意见,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不仅可以在一个地点注册,也可以根据需要多点注册。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任秘书长顾媛认为,这将解放职业医师,医师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身选择,在任何地方自行开诊所,或与别人合伙开诊所。

“中国医生的自由可能要从全科医生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并获得公共的认可,变成一个真正的职业。这样一种职业应该是让医学界能够回归医生的本性,放开手脚,释放能量。那时,我们的医疗改革就有可能实现。”她说。“姓公姓私”的争议

从新医改启动前征求意见稿出台开始,医疗服务该由政府和公办医院为主导,还是充分引入优质的社会资源形成市场竞争,就是一个争议性的命题。

一位北京居民申女士表示,由于体质薄弱,她时常去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做检查。她最不理解的是,每次医师都必须让她先做数百元的B超检查,并且再开上数百元的消炎药。

“医生会问我有没有医疗保险,我老实地说有,于是她就开了好几行字的中西药,一算有六百多元。”申女士说。

此外,官办医院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垄断地位,还造成了人们获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困难。在集中了最多医疗资源的国家和省市大型医院,问诊的患者仍然踏破了门槛。

“看病难”,也和药价虚高等问题一起,共同弱化了三年新医改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医疗服务的种种弊端,仍然集中在实现“公益主体”的公办医院里。而由于准入的门槛过高,不乏竞争实力强的民营医疗机构,业务基本集中在体检、计生疾病等“边缘”领域。而在政府主导的综合性门诊方面,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公立医院。在部分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周围,甚至存在官办医院周边不允许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的地方性规定。

“这说明医改行政部门相信,行政控制是进行医改最好的方式。如果再上升到理论,就是政府认为市场解决不了医疗改革问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王震研究员说。

但一些地方的实践却表明,市场竞争可能会比政府提供更优化的方案。

在2000年开启的江苏宿迁医改试点,原有的县级医疗机构全部民营化,被称为“卖光”。全地区500万居民都到民营医院就医,医院虽然也依靠药品利润维持运转,但这笔利润对外公开,而不流入医生的钱袋。

2009年,陕西神木县的医改又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取得突破,实现了管办分开,政府从民营医疗机构购买服务,实现了42万居民的免费医疗。

宿迁和神木的医改案例似乎证明着一点,即允许民营充分进入医疗体

系之后,合乎市场规律的医疗服务竞争,即便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中国社会,也会形成气候。政府对医疗资源进行优胜劣汰,居民对医院进行自由选择,这是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新医改过程中,各级政府理想的角色正应该像神木县政府一样,做监管和补漏的事,做社会资源做不到的医疗服务,而不是利用优质资源造成垄断。

李克强副总理在《求是》文章中也强调,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要求,消除政策障碍,实行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多元办医的同等待遇。

不过,在医疗卫生资源统一由政府主导的同时,又要求政府自上而下对自身进行改革,难度可想而知。

共同探索医改药方

实际上,自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出台后,全民医保实现基本全覆盖的成就,和基层医疗机构制度的弊端几乎相互抵消,从而加重了今天医改的困境。

从2009年新医改启动至今,在基本医保、基层医疗服务和医疗卫生机制建设三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新增投入11342亿元,较2009年刚启动时测算的8500亿元大幅提升。其中,更是有超过2000亿元被用于补贴覆盖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人群,才实现了全民医保覆盖率达到95%。

但这种效用却被看病贵和看病难的痼疾抵消了。更大的困难是,根据卫生部的统计,中国国民的慢性疾病整体发病率,已由2003年的千分之一百五十一,上升至如今的千分之二百以上。其中,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发病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此外,中国快速的老龄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剧医疗服务体系的负担。

如果国民的慢性病、高龄病不能通过日常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加以缓解和预防,今后要治疗这些重大病症所花费的社会成本,将远远超过目前的保健花费。届时,仍然指望政府主导的公立医疗体系将不堪重负。

2011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了一场题为《英国的全科医生制度与中国的改革》的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不约而同地指出,只有在坚持医疗服务公益性的前提下,放开社会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才能破除现实中的改革瓶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表示,中国的新医改之路,应该是在全民医保的前提下,结合市场化优质服务的一种良性公共服务资源。

事实上,即便是福利体系更为完善的发达国家,也考虑如何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不是行政控制,实现其国内的医疗体制的可持续发展。英国就是一个例子。

与会的英国公共利益医疗中心高级研究员菲利普·斯蒂文斯表示,尽管英国拥有全世界最昂贵的医疗体系之一,但面临当今的慢性病和高龄病等问题时,英国政府主导式的医疗体系,如今几乎无计可施。

当下的英国全民医疗服务体系更接近于中国建国初期的合作医疗。在英国,除了一些类似视力、牙护等特殊项目之外,居民的医疗服务全部免费,而政府体制之外的私营医疗服务比率不足2%。但是,这一基于居民纳税和政府拨款支撑的医疗制度,如今面临着开销的无底洞。一个现象是,由于居民对免费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张,如今无论享受任何公共的医疗服务,英国国民都必须要在长长的等候名单上排到自己就诊的日子。

“英国的医疗体系积重难返,而中国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问题可能更加突出,中国的中央政府需要真正了解每个地区和省份居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菲利普·斯蒂文斯告诉记者。

“现在各国都在解决医改的问题,但都没做成一件事,就是让医改变成医患自己的事情。”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毛寿龙说。

作者:崔晓火

优质服务实现寿保双赢论文 篇3:

发展老龄产业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加强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江苏老龄产业,既能切实保障广大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又能有效释放消费需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将对推动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一、加快发展江苏老龄产业任务十分紧迫

老龄产业也称为“银色产业”,它不仅是人口老龄化催生的新兴产业,也是老龄社会条件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江苏而言,加快发展老龄产业具有格外重大的意义。

加快发展老龄产业是积极应对江苏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江苏于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3年。人口老龄化呈现了出现早、基数大、增速快、空巢多、寿龄高和需求较广等特点。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579.23万,占人口总数的20.57%,超过全国5个百分点,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人口已达241.89万。2021年~2030年为重度阶段,年均递增58.6万人。预计2030年,江苏老年人口总数超过2200万人,老龄化水平达30%。2031年~2040年为持续重度阶段,届时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2500万,并在较长时期内稳定在35%的高平台上。江苏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伴随,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相重叠,与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型相交织,给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了新的难度。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提高全社会养老供给和服务水平,成为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必然选择。

加快发展老龄产业是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江苏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未来半个世纪,江苏老年人口总量以及老年人口可支配财富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必将对人口年龄结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研究显示,我国老年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11年是5.55%,2020年将达到14.64%,2050年将达到28.97%。如果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3:1的比例配备,未来10年,仅此一项,江苏就能增加就业人口200多万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调结构促转型、促进居民就业的重要力量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老龄产业涉及全体公民老年期生活生命质量,关系所有人晚年生命尊严,更关乎全社会代际和谐文明发展。“十三五”时期,江苏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突出、空巢化加剧、需求多样化等特征,必将加大社会保障压力,加重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新一代老年人,文化程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消费观念较新,对高品质养老生活有更多期待。因此,必须在提供老年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运动健身、教育培训、休闲旅游、保健养生、精神慰藉等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二、江苏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突出

当前,江苏老龄产业有效市场需求不足,产业仍处于萌芽期与成长期之间的过渡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理念不够清晰。首先,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概念混淆。目前,江苏省内仍有部分地区尚未厘清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两者之间的关系,仍以发展事业的思路开展老龄产业工作,对社会力量在产业中生根发芽造成一定制约。其次,对老龄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或部门只关注基本保障,有的只关注中高端市场,尚未认识到产业体系搭建对发展老龄产业的重要作用。最后,忽视有效市场需求与产业供给之间的衔接。部分地区尚未清醒地认识到“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老龄化严峻形势,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的观念意识尚未形成,有效养老市场需求还没有形成。在产业推进过程中,没有结合有效需求研究养老服务的产业供给,导致产业发展供需失衡,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如老龄房地产业多聚焦于中高端市场,实际需求与有消费能力的群体之间存在错位。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在管理体制方面,由于老龄产业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行业顶层设计难度较大。虽然江苏省委、省政府做了统筹规划,但在具体任务推进过程中,多部门依然难以形成合力。由于省级层面多部门协同推进产业的体制尚未形成,地方在具体任务推进过程中“多龙治水”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市场机制方面,虽然中央对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导向已明确,但各项市场化政策落地生根尚待时日。以老龄服务业为例,长期以来,养老医疗等服务主要由公办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社会力量十分薄弱,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形成。

政策体系不够健全。因老龄产业是新兴产业,现阶段国家尚未出台行业分类、统计办法,无法实现高效的行业统筹管理。目前,江苏只是在养老服务业相关政策中,原则性地提出要发展老年产品用品、老年体育健身、老年金融服务等相关产业,尚未制定省级层面的老龄产业中长期规划,不利于产业全面发展。此外,养老服务业相关政策规定中倡导性条款较多,缺乏配套措施、实施细则及量化规定,导致地方政府在具体落实时缺乏具体的可操作办法。如《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以及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土地进行保障”,但缺少具体操作办法,各地有关职能部门对于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无从下手,政策无法“真正落地”。现有扶持政策“重硬轻软”现象依然存在,扶持方向多偏重于养老服务设施、机构建设运营,对于服务管理人员的奖励扶持力度不够,忽视了如何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及行业归属感。

三、加快江苏老龄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要求,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通过体制创新、制度规范和政策完善,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老龄产业发展道路,更好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更好保障老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推进江苏老龄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把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作为发展老龄产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分析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努力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的生存生活需要。

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主要从规划指导、政策扶持、政府采购等方面为老龄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突出重点。根据老年人的普遍性需求,区分轻重缓急,兼顾当前与长远,突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同时,根据消费需求多样性、差异性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不同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

开放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多层次合作,激发社会活力,形成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老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3.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建立健全省和地方性老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指导意见、引导基金,大力发展一、二、三产涉老产业,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到2020年,老龄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15%。

“十四五”时期,形成资源配置合理的老龄产业体系,建成一批成熟规范的老龄食药种植加工基地、老龄用品市场和老龄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和知名品牌。到2025年,老龄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上升至15%~20%,老龄产业成为江苏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4.重点领域

老龄产业所涉及的行业分布广,产品系列多。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江苏老龄产业应重点发展以下四个领域:

老龄服务业。主要包含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医疗、护理、康复、日间照料等服务项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旅游、运动健身、保健养生等产品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老龄金融业。主要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储蓄、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护理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信托、养老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老龄地产业。主要包括针对不同老龄人群需求,发展综合型养老社区、旅游度假型养老公寓及“候鸟式”老龄房地产等项目。

老龄用品业。主要涉及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康复护理保健器具、特殊助行器械、无障碍设施系列、特殊寝室用品、特殊卫浴用品、保健器材、日常护理类用品、老年服饰、老年化妆品、老年通信工具等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四、加快江苏老龄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动老龄产业快速发展,需要我们认清老龄产业与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老龄产业的结合点,找准老龄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优化老龄产业结构。通过形成“一个意见”(老龄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一个规划”(“十三五”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一个基金”(老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打造“一批品牌”,把老龄产业打造成江苏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新优势。

科学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江苏老龄产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共同凝聚老龄产业发展的合力。首先,全面调查老龄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重点调查全省老龄产业市场状况、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项目种类、市场供应能力,详细了解养老行业的投资主体和盈利模式,以及老龄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根据老龄人口的性别、年龄、地域、职业、收入、文化教育等要素,调查不同群体老龄人口对老龄产业的需求状况,关注老龄人口的现实需求和特色需求。其次,抓紧制定《江苏省“十三五”老龄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全省老龄产业的统计调查,盘清老龄产业家底,科学预测老龄产业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江苏老龄产业“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老龄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定位、项目布局和关键举措,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最后,加强与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配合。积极争取把老龄产业纳入省和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规划相协调,与新兴产业、服务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规划,以及民政、医疗卫生、旅游、体育、文化、交通等专项发展规划相衔接,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

抓紧出台《江苏省加快发展老龄产业的指导意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关键在于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和江苏省对于老龄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散见于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等政策文件中,既不成体系,相互衔接配套也不够。针对江苏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建议专门研究制定江苏老龄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加大老龄产业市场化改革力度。厘清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边界,明确老龄产业发展责任部门,加快推进老龄产业市场化改革,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老龄产业,培养老龄产业经营主体,优化老龄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形成老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和产业带。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在老龄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老龄产业组织培育力度,推进老龄产业走规范化、社会化发展之路。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控作用,建立老龄产业财政分级补贴制度,对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在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方面对老龄产业给予优惠。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建立省“老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和老龄金融专业机构开展金融业务,扶持老龄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引导公益基金向老龄产业拓展。三是加大政府购买老龄服务力度。把政府购买老龄服务纳入政府预算,抓紧制定江苏《老龄用品政府购买目录》和《老龄服务政府购买目录》,完善程序规定,健全相关制度,形成高效合理的老龄产业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推进老龄产业发展水平和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加大政府购买老龄服务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着力打造老龄用品业新优势。大力提升江苏老龄用品业供给能力和科技含量,满足老龄人口有效刚需,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服务链和资金链的融合,推动经济调结构、稳增长、增后劲。首先,加强老龄用品研发与制造。加大老龄用品业的分类研究,注重协同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推动老龄用品向科技化、便捷化、舒适化方向发展,破解老龄用品业需求大、投入多、效益低的局限性。优化老龄用品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老龄用品相关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准入和产品认证制度,注重老龄用品的产权和品牌保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老龄用品业,推动老龄用品业体制创新和长效发展。其次,推动形成老龄用品产业集群。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引导汇集多方力量,积极搭建集产学研、供销用于一体的老龄用品业集成平台。培育规范老龄用品行业市场,将老龄用品业规划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品牌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老龄用品产业集群,推动老龄用品产业快速发展。整合老龄用品业发展需求,发掘产业行业发展潜力,形成生产商、供应商、增值服务商、物流商和消费者等元素之间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生态系统。最后,打造老龄用品品牌和龙头企业。发挥江苏制造业大省优势,着力打造老龄用品业龙头企业,强化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销售推广,增强老龄用品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掘老龄用品产业的品牌效应,积极倡导老龄用品企业树立诚信形象,深度发掘老龄用品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公益属性,实现满足老龄人口需求与支持民族品牌企业发展的双赢。

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业。老龄服务业是老龄产业发展最早、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行业,优先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业不仅满足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切实推进专业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等方面的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既具有机构养老的专业化服务优势,又照顾到靠近老人所熟悉的社区,让老人能感受到家庭和邻里温情,特别适合我国国情,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必须花大力加以推进,不断丰富服务产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快推进医养护合一的养老服务。探索建立集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医疗服务机构,解决久病、失能老人的就医养老难题。同时,创新老龄服务业发展模式,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加强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及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医养护综合服务水平。三是大力推进老年休闲养生服务。休闲养生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注重发挥休闲养生活动在精神调剂、情操陶冶、工作延伸和潜能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培养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理念,大力倡导积极养老、健康养老。加强老年休闲养生项目和产品研发,大力发展老年人养生保健、度假旅游、运动休闲、文化娱乐等新型业态,提高服务供应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加大服务项目的针对性和安全性,提升老龄人口生活品质。

积极发展老龄金融保险业。江苏是金融大省,金融保险产业发展迅速,加快推进涉老金融保险业改革,不断创新老龄金融保险理念,构建符合老龄化经济体要求的金融保险体系,对主动适应老龄化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推进老龄金融业发展。积极引导老年人培养金融养老的理念,普及老龄金融意识,增进老年人对老龄金融知识的了解,鼓励养老金准备年轻化,减少公民对养老金融业的风险抵触情绪,强化老龄金融业的公民认可程度,营造健康的老龄金融环境。针对老龄人口经济实力、生活需求和家庭状况等综合因素,创新更多符合老年人特质的金融业务,提供个性化的养老信托、以房养老等新型金融产品,强化保值率和安全性,吸引老龄人口积极参与金融活动。加大老龄金融业监管力度,强化政府监督的主体责任,规范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督机制,突出市场监管和行业监督力度,切实提高养老金融业的安全系数和保值率。另一方面,推进老龄保险业发展。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杜绝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池出现空账、隐形债等问题,强化养老保险金理财收益,最大限度实现基本养老金的保值升值。积极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培养保险意识,发掘养老保险的市场潜力,提供符合养老需求的保险产品,引导公民自愿投保商业养老保险。鼓励发展企业年金为代表的补充性养老保险,逐步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强化补充性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的互补性,发挥企业年金的分配功能、激励功能和保障功能,提高职工退休生活水平。探索建立强制性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精心设计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推广实施方案,注重长期护理商业保险配套,推动家庭护理向公共护理模式转变,彻底解决老龄人口长期护理问题。

创新发展老龄地产业。老龄地产业刚需大、增长快,应立足老龄社会需求,创新老龄地产发展理念,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手抓,打造健康宜居老龄地产经济新业态,对满足老龄人口多层次、多元化居住需求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树立科学的老龄地产发展理念。明确老龄地产业的特质,突出老龄地产服务为本的根本属性,将养老养生的生活方式融入房地产的规划、开发、运营和服务整个流程。理清老龄地产业复合属性,推进老龄地产业在地产、金融、保险、医疗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多角度全产业链发展。强化基本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将老龄地产业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畴,杜绝布局无序、选址随意,注重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套,引导地产建设与服务供应、长期盈利与定期回报、医养结合与专业服务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推进老龄地产业多元化发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发展综合型养老社区、业务转型类养老公寓、主体养老社区、旅游度假型养老公寓及“候鸟式”老龄房地产项目。着力培育产业链条,注重产品研发、规划设计、人才培养、资本运作、建设管理、市场培训和服务供应,推进老龄地产业上、中、下游的有效衔接,打造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的老龄宜居地产项目。当前,中小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压力较大,可以对部分房产属性、经营方式等做出适当调整,既能有效消化库存,又能更好满足居民的养老需求。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研究室研究员)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金世斌

上一篇: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分析论文下一篇:设计课程教学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