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良好的品德习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离不开生活的基础,所以,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是培养学生品德的关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论文 篇1:

回归生活与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新改革为教育改革谱写了新的篇章,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罗杰斯曾说:“如果我们真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的人,我们就必须让他们直面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容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探索、实践、体验、感悟,从而生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真正获得教益;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那么,如何把品德与社会课与回归生活紧密联系呢?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教师采取“告知”的方式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忽视学生自己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应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方向,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1.课前开展实践活动,充实课堂教学

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课前大量的准备必不可少。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课前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可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材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容易地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如教学“家乡的故事——(家乡变化可真大)”一课时,课前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搜集以下材料: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大变化以及建设成就等事例,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十年前济南的资料及图片,和十年后的资料图片进行对比;二是比较自己的家庭及左邻右舍的家用电器拥有量与十年前的不同;三是以调查表的形式比较爸爸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别。如果在这几方面有照片的对比,学生的体验会更真实。让学生带着调查来的真实材料,在课堂上汇报,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感受中领悟、体会家乡的变化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实践活动的开展可谓恰到好处。

2.课堂上避虚求实,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程和教材回归生活也就是要回归真实。把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给儿童,即我们的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烦恼;有美好也有丑恶;有成功也有挫折。例如在讲授“垃圾从哪里来”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拍到的一些乱丢垃圾的情景:校园门口垃圾遍地、公园变成垃圾山、街道污水横流、垃圾不放入垃圾箱……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让学生对乱丢垃圾这一不道德行为产生厌恶及痛恨,使学生在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课后开展实践活动,深化课堂教学

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螺旋上升的过程,单靠某一课的教学就想达到目的是不切实际的。课内留存大量实践空白,让学生课后操作延伸,巩固深化教学内容。如“画画家庭树”中的“小调查”,调查一下家庭成员的简况,绘一幅画;教学“我是家中小成员”,让学生用巧手把自己的家打扮得更漂亮;“画画我的家”留了整页空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实践。这些实践活动,由于受时间或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是完不成的,必须放到课后去操作实践。这样,通过课后实践活动,巩固深化所学内容,促进优良行为、优良习惯的养成,使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效果明显。

二、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实践并感悟

1.重视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如何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是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越是处在真实的情境中,越是能够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而我们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实际调查、访问、体验、研究活动中得以实现。如在“大家都是好朋友——(同学之间)”主题中,针对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或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设计“寻找同伴的优点”活动,让学生说说同伴有哪些优点,学生在寻找优点的过程中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道德体验是在实际活动中形成的,是自身的真实感受,不是生硬的灌输和说教;是内化为生命精神的素质,不是外在的要求。

2.从实践活动中体验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大有学问,人格只有在活动中、情境中才能培育。我们的教学必须倡导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例如,在讲授“一次卖报的体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调查、访问一下卖报人,了解怎样才能卖得更快的一些技巧等等,学生交流调查访问的结果,全体学生总结经验,最后组织学生去卖报,让学生把自己调查到的卖报经验付诸生活实践。

3.从生活中感悟

要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会,亲身感悟,所学的品德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深化。

例如,讲授“环境好,我快乐”一课,教师先以三幅反映环境问题的图片为范例,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引导学生讨论:除了这些污染,还有哪些环境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把分组调查到的资料展示出来,使学生亲身感受家乡污染的现状,教师再配以语言描述,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悟“环境糟,我烦恼;环境好,我快乐!”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使学生的教育教学更贴近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愉快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如,我校有一位女生被车撞倒受伤严重,住院需大量医疗费,而她的家庭生活很困难,难以短时间内凑足费用。我就抓住这一事件,结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爱心地生活”的教学内容,开展全校性实践活动——“心系同学”捐款活动。学生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为这位学生的家长解决了一部分困难。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结合生活实际,及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就能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在现实生活实际中得到升华。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是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自我检验、自我创造,塑造人格。

编辑 王梦玉

作者:谷亚玲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论文 篇2:

理解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要义

【摘要】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良好的品德习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离不开生活的基础,所以,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是培养学生品德的关键。

【关键词】品德教学 问题反思 以人为本 关注生活

一、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表现出的几个问题

经过多年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很多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师资力量的提高往往落后于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水平通常对教育本身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况且教师个人经历及成长环境不同,就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差距。比如说,我们有些思想品德老师通常表现的像一位家长在发布命令,明确指导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种一言堂似的教学方式使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失去生命力,大大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拓展空间。第二,现有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空泛,政治化的意味很浓,教材内容枯燥,远离生活实际也导致了教师教学中不能回归生活实际。品德教学不能与生活相结合,一味地对学生灌输大道理,既不能说服学生,也不能让学生理解,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小学思想教育过程中的空洞化、口号化很生硬,应该及时改正。第三,评估体系表面化,使实际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不能以简单的教学计划或目标实现。目前的评估体系必须要适应学生日趋复杂的思想变化。

二、教师要通过提升自我实现言传身教的熏陶作用

教师的短板问题如何补足,是我们亟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适应现代思想品德课发展的要求,就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技能和思想境界。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真正有效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教师在工作中、生活中,课堂内外要做到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自己更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摒弃的行为,自己也应当坚决抵制。小学生处在人生的启蒙成长阶段,头脑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还处在懵懂阶段,对美丑善恶缺乏起码的判断能力,因此,需要我们教师的及时引导。作为启蒙者的教师,一言一行都要充分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所以,作为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在生活中的人生态度和思想观念都应起到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会思想教育的实质,提高自身思想境界,以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去教化学生,并发挥一定教学技巧,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三、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课堂教材内容枯燥,远离生活是限制了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发展的障碍。我们说教材只是一种思想道德理论的概括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辅,以贴近生活为主实施教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意味的,很容易吸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应仅限制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教师要将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能达到这门课程本来要求的目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关注生活主题,把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深体会,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道德情感,出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多年的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下面两种方法值得大家借鉴:

1.教学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

当今社会,媒体的流传面相当广泛,我们随时会接触新闻报道中的各类事件,这随时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并引发他们的思考。另外,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对某些事情的判断与分析往往影响着学生世界观的形成,社会生活的实事动态通常能够给学生更加深刻的氛围感染和思想体会。那么我们教师要通过选取生活事例,让学生们启动思维,用眼看,用心灵感触。比如“奥运”、“感动中国人物”、“神九飞天”等等热点题材都可以拿出来供学生学习。一个成功的实事教育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指导作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将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重现生动教学、深刻学习的目标,就要研究创新教学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们,给他们童年该有的快乐生活和价值观形成方式。教师不能一贯站在自己的角度俯视孩子,通过换位思考,以少年儿童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和要求,尊重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童话世界,那么教学才会更精彩。

四、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要以塑造学生人格为主要目的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思想道德课程的评价体系,在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改变传统的目标型教学评价方式,转变教学评价标准,建立起学生与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很重要,因为一个孩子的思想行为和表现不只是局限在校园内、课堂上。学生在社会中始终保持动态,我们的评价体系就要打破僵化,灵活机动。教师与家长协调沟通,不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还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的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但要注重课堂评价,还要重视学生间的评价,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帮助,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切实让生活成为最具教育意义的大课堂。

作者:高海燕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论文 篇3:

简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因素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质成型的关键时期,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成了帮助学生培养全面素质的最重要的课程。所以,当前的思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逐渐摆脱枯燥无味的灌输式课堂,向开放式、互动式的生活教育靠拢。笔者从思品课程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思品课堂生活式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思想品德 开放式 生活教育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课本内容枯燥乏味,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了摆在初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当前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方向,即“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因此,当前的思品教师要把思品课程改革作为自己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使思品课程教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成为生活的提炼和精华,营造出充满和谐、生活气息的课程。

一、初中思品教育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分析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思品教育必须回归生活,这不仅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国家在经过科学分析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无论课本内容如何变化,它始终是社会经验的一种总结,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最终是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所以,在当前的思品教育中,教师必须贯彻这一要求,把握自己的课堂改革方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打下基础。

2.思品课程本身的要求。经历了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当前的思品课本虽然已经慢慢地走出了纯粹的说故事的方式,但是仍然保留着很大的痕迹,这是素质教育开展的最大障碍。思品教育本来就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方式,而思品教育不能通过一堂课来完成,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几个故事就可以的。它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教师的教学应该是通过故事联系生活,或者通过生活联系故事,让学生在这种思考的气氛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初中思品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因素探析

既然初中思品教育回归生活是当前思品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创设一种既具有生活气氛,又不影响教学的思品课堂就成为了关键。笔者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1.创设一种快乐的课程气氛。思品课堂要努力摆脱枯燥无味的局面,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快乐。因此,当前的思品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要鼓励学生扬个性之长;要宽容学生的过失,给学生转变的机会;要让学生自由表现和发展。简单的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观点,即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要鼓励学生说出来,然后再予以指正,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融入思想的创新,让他们在创新中体验思品的魅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探索社会,接触社会。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要多和社会相联系,要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教师可以通过报纸、新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关注、了解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如一些教育时事话题等,并利用这些热点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子,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就锻炼了学生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道德、品德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2.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思品这门课程,就应该创新课堂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寻觅真知的乐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活动,如设计一个拾金不昧的场景,一个学生扮演失主,一个学生扮演拾到钱的人,通过对话体会两个人之间的思维,并配上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都深入其境,体会拾金不昧的精神。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另外,参加社会活动不仅可以联系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计划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其它的有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大奖赛;篮球赛、小品表演等。形式不限,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就可以。由此,让思品课堂变成学生生活经验交流、生活经验积累,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试验地。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讨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首先就要明白教学目的。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思想品德和社会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思品课程设计上要注意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的依赖性还很强,尤其在生活方面,如洗衣服、打扫房间、做饭等,几乎不会。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在生活能力上的弱点,加大对这些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示范,让学生学会叠衣服、打扫房间、做基本的饭菜,等等,既让学生体验了做父母的辛苦,从而努力学习,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理能力,使之具备生活的基本技能,为将来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总之,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要紧跟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加大生活教学的力度,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许师阳.思品课中的快乐教学[J].师道—教研,2009,(8-9):175.

作者:薛 枫

上一篇:德育功能中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校外教育与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