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前焦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这时间内,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选择共66例用于此次的研究,并采用数字分配法为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均有33例的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以常规化护理为主,而另一组为观察,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展开分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论文 篇1: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产科病人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产科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产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疼痛感轻微,评分差值2%±62%;焦虑程度降低,评分差值为8%-49%,与对照组比较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患者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其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產科;人性化护理;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产科护理服务水平高低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产科患者的身体状态与心理状态进行同步护理,是生物-社会医学-心理模式的完整体现。在产科施行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产科患者的身心状态,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产过程中的痛苦,有助于消除患者紧张与焦虑的负面情绪,提升产科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所研究的200例产科患者是医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19-36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一组有10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背景、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其内容包括:一是术前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手术开始之前,利用自身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经验与护理知识向患者与患者家属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与预防措施以及手术的流程、手术的内容、手术的时间,手术全程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开通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静脉注射药物,一条用于静脉推注血液;二是术中护理,即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让患者采取仰卧体位或者侧卧体位,并向患者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的案例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并积极配合手术操作医生的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脉搏、血压等临床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变化需要及时地通知手术操作医生,以便及时地采取抢救措施;三是术后护理,即在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变化,定期定时给患者进行体温、血尿常规的检测,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需要通知主治医生,同时当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疼痛难忍时,护理人员遵医嘱及时给予止痛药或者指导使用镇痛泵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

针对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则是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其内容包括:一是护理人员要树立以患者为本的理念,在护理工作中以患者的真实需求为核心,逐步改变传统的以任务为核心的护理观念与模式,努力为产科患者创造良好的病区人文环境;二是护理人员要运用自身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与足够的耐心倾听产科患者内心的痛苦与对疾病的紧张与恐惧,满足患者精神上与物质上的需求,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病理特征与手术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措施,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提升他们的护理水平;三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遵守患者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人格,严密观察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等三个阶段的心理状况,就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手术,面对疾病;四是病区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患者的环境与饮食护理工作,即护理人员要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病区内空气的清新,定期消毒并更换床上用品与患者的衣物,以减少病菌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患者清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程度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性分析。

1.3疗效标准本组研究的疗效标准:运用HAMA焦虑量表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小于7分代表没有焦虑,7-14分代表可能存在焦虑,大于14分代表焦虑。运用疼痛评分量表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I级代表有疼痛感可以忍受,II级代表疼痛明显,不能忍受,III级代表疼痛剧烈,不能忍受。

1.4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进行检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对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产科患者的影响进行系统性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从上表1中可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值与焦虑评分差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3探讨

在医疗机构的妇产科中对产科患者实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工作中树立以产科患者为核心的护理理念,采取措施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与优化护理流程,有助于充分满足产科患者的真实需求,减轻患者对手术治疗所具有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抚慰,有助于提升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配合度与满意度。另外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强化对产科患者病情的护理与观察,及时给予患者以药物护理与心理护理等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在临床过程中的身心疼痛感,提升患者对医疗机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从而推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纪云.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27):5820-5823.

[2]张梅,王丽华.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07):1389-1391.

[3]陆霞.护患沟通及服务程序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04):35-38.

[4]尹笑珍.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践与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2):2387-2389.

[5]刘国英.产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2(15):350-351.

[6]侯金花,邓娟红.人性化护理对人工流产术式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3):25-27.

作者:余路碧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论文 篇2: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胃癌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探讨

【摘 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前焦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这时间内,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选择共66例用于此次的研究,并采用数字分配法为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均有33例的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以常规化护理为主,而另一组为观察,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前焦虑状态,利于提升患者手术及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胃癌;术前焦虑

胃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与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且近几年发病率逐年的上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方式治疗,但是很多患者缺乏对疾病及治疗的了解,而容易出现术前的焦虑、紧张等状态,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预后。因此,在患者的治疗期间,需要给予其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去缓解、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1]。基于此,本文随机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这时间内,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选择共66例用于此次的研究,展开以下的临床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这时间内,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选择共66例用于此次的研究,并采用数字分配法为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均有33例的患者。对照组以常规化护理为主,男17例,女16例,年龄59岁~86岁,平均年龄(73.48±0.79)岁;观察组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男18例,女15例,年龄60岁~85岁,平均年龄(75.96±0.5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同意签署治疗同意书,已经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手术禁忌症等患者。由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病例资料,无显著的差异,可以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化护理为主,准备好手术器械,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完成术中操作。

1.2.2 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人员要细致的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并主动与患者沟通,根据其心理情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成功案例等,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②术前1h,护理人员要调节好手术室内的温度,最宜为23-25℃,以及湿度保持在55%~60%,当患者进入手术室,热情的接待,并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注意力,消除患者对陌生手术室环境的焦虑感。③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陪伴,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在输液前进行加温的处理,同时充分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减少不必要的肢体裸露及保暖,并在关节、腰部等部位放置保护垫,半小时检查一次受压部位。④术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清洁好身体,将其衣服穿戴整齐,当患者清醒后观察无异常情况可送至病房,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2]。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分值为5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越焦虑。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优(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始终都是医院工作量较大、重要的科室,且多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由于胃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通常在确诊后已为中晚期,需要手術治疗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但是患者缺乏对疾病、手术治疗的了解,往往在术前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而影响整个手术过程,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对患者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达到舒适的状态,来消除患者的焦虑感,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与成功。基于此,为了进一步证明其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改善的效果,本文随机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这时间内,将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选择共66例用于此次的研究,并采用数字分配法为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均有33例的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以常规化护理为主,而另一组为观察,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展开调查。由研究数据表明: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优(P<0.05)。由此可见,对于胃癌手术患者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的改善其术前焦虑情绪,稳定好患者应激反应,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晓莉,赵英玲,炎炎,等.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中手术患者的情绪和生理应激指标的影响价值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1):113-114.

[2] 宗丽丽,岳建华.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6):138.

作者:卢亚莉 龚学娟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论文 篇3: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人性化护理

老年下肢骨折是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骨折情况,可以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应当关注临床护理的配合,优质的手术室护理能够帮助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更加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并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就是一种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护理方式,为了详细了解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本文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31±2.59)岁;对照组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45±2.8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干预,根据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要求做好对应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等工作,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选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内容如下:①术前。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帮助老年患者了解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减少患者的焦虑。手术前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身体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心理辅导、饮食健康指导、原发病对症护理以及身体指标调整等干预,给予患者手术前人性化护理,让患者在手术前感受到更加优质的照料[2]。②术中。配合麻醉医师为患者进行麻醉体位的调整,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舒适度,注意做好患者隐私部位保护,充分尊重患者隐私。手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完成骨折复位和固定治疗,注意术中监护患者输液的安全性,避免针头脱落等异常情况。配合医生完成包扎时,注意检查手术器械有无遗漏,留意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给予患者认真负责的护理服务[3]。③术后。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在患者清醒后向其通知手术顺利完成的消息,同时注意询问患者术后的感受,针对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宣教,让患者在术后保持良好的恢复状态。护理人员在手术完成后需要定期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经常询问了解患者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营养状况等,并对患者术后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术后根据患者恢复状况,帮助患者尽早开展术后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循序渐进恢复,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4]。

1.3 观察指标 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護理满意度越高。应用焦虑评定量表(SAS)与抑郁评定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6.37±3.59)分,患者SAS评分(32.05±3.41)分,SDS评分(30.62±3.57)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3.42±5.66)分,患者SAS评分(38.39±4.62)分,SDS评分(37.16±5.23)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帮助更好改善患者病情。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需要考虑诸多要素,一方面老年患者年龄渐长,身体机能下降,需要客观分析患者的手术耐受情况,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发疾病或者异常体征,手术治疗中需要考虑患者并发症情况。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一方面给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针对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让患者用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另一方面人性化护理也关注到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术后康复的重要性,给予老年患者关切的慰问、尊重和鼓励,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协助患者更加科学的完成术后康复活动,保证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本文比较了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可知,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丽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3):192-195.

[2]刘艳青.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8(05):119.

[3]于春香.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5(03):164-165.

[4]赵悦.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314-315.

刘婉虹 1990年1月,女 汉族,学历本科 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相关内容

作者:刘婉虹

上一篇:纺织机械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角色扮演儿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