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见解引导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童话是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人的特性,并借其有趣的情节与爱憎分明的情感倾向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文学体裁。作为一种儿童文学,童话在学生想象力、理解力、情感态度的培养方面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阅读见解引导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见解引导管理论文 篇1:

让书籍成为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摘要】  读书是帮助学生吸纳新式教学知识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在高中阶段,要提升学生的全面阅读水平,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益,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案,结合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与教育要求开展阅读活动。对于已经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班级读书会是帮助其接触阅读、开展阅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高中阅读现状出发,论述如何有效开展班级读书会。

【关键词】  高中 班级读书会 实践

班级读书会是引导学生集体参与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意识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在高中教学环节,开展班级读书会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集体阅读、共同交流、形成感悟的阅读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阅读意识与阅读素养,使学生从文字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结合实际教学环境,培养阅读意识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参与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及时引入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为丰富的知识积累。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具体认知,认为“阅读应该为教育让路”,忽略了课外阅读本身具有的教育意义,阻断了阅读与教育之间的桥梁。在过分灌输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学生的实际学习更为苍白。由于得不到足够的理论来验证当前的知识结论,学生终会成为只知积累、不能创新的学习机器。

要保障高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面发展,就要结合当前教育环境为学生创造可互动、可交往的开放性阅读环境。在满足学生阅读欲望的同时,以课外阅读材料带动学生综合发展,实现课余调剂与知识补充的双重教育目的。在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早期,由于部分学生阅读意识不够突出,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来选择阅读材料,实现教学拓展。在此期间,教师尽量不要布置学生书写阅读笔记、读后感等具体的阅读任务。阅读任务的下发会消磨学生刚刚产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将阅读视为负担。教师可选择与教材内容接轨的阅读材料,以粤教版语文中《荷塘月色》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学生会产生对文字美、自然美的追求,教师可选定课外阅读材料实现教学拓展,材料的内容可以是《朱自清作品集》,也可以是关于风景人文的其他文章,帮助学生形成教育深化,丰富其知识积累。阅读是实现教学拓展的过程,是发掘学生个人潜能的过程。在开展班级读书会早期,教师应为学生创建阅读环境,引发其阅读欲望,使班级内形成热爱阅读、群体阅读的良好风气,为班级读书会的全面落实打下环境基础。

二、重视学生发展需求,创造阅读环境

在高中阶段开展班级读书会,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益的。一方面,学生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寻找阅读材料,将自己从“学习的奴隶”转化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升个人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在逐渐积累阅读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观念与学习模式得到提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已掌握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探索,以课外积累辅佐当前课程内容,实现教育的全面化、具体化。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特点做出阅读调整,帮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作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教师应关注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与艺术需求,仔细甄别阅读材料,以人文意识、艺术感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高中教学。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在开展班级读书会的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灯塔作用,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在开展班级读书会之前,教师应完成外部阅读与内部要求之间的调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掌握其阅读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置办阅读材料。在开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设定不同的阅读周期,保障学生在完全吃透书本内容的同时逐步推进阅读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设置专属于自身的阅读计划,满足个人的阅读需求;也可对学生集中进行阅读管理,创设“一本书”教学,鼓励学生阅读知识性强、可塑性强的书籍,以某一本书为阅读材料,在班级内实行推广阅读。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意识。教师应为阅读材料注入更多的人文意识、知识框架,满足学生表现出的求知欲。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知识的清泉能够洗濯灵魂的尘土,让学生重新生出慧眼,找到生活与艺术中的美,并以此作为发展养料不断成长。但在开展班级读书会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处理好读书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认为读书会就是多读书,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识与个人认知差异,导致学生只会“多读书、死读书”,阅读发展与实际要求相去甚远。

要实现班级读书会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教师就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使其真正与作者、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提升阅读兴趣,主动参与到班级读书会当中。此时,教师应避免采取“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错誤教学方式,而应从阅读的益处出发,对学生进行阅读讲解,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一些阅读意识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利用电影、音频等形式作为班级读书会的先行军,以电视剧《福贵》为例,观看了福贵落魄悲哀的一生之后,学生会产生“福贵已经丧父、丧母、丧子、丧女,他可以说是所有不幸的集合体,编导为什么还说福贵‘活着’?”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余华的小说《活着》,从字里行间寻找福贵的一生,在理解了“活着在于承受”这一主题之后,学生的领悟能力大大提升,在阅读中受益,其阅读兴趣也会相应增长。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传统一目十行的阅读模式,抓住作者的情感、人物的经历开展阅读,使阅读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班级读书会是一个帮助学生逐步完成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案。在开展阅读活动的早期,以趣味性、知识性材料为阅读主体,提升学生的阅读意识;在学生能够深入到阅读环境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推荐具有人文意识、社会意识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四、营造阅读交流氛围,实现阅读深化

学生的阅读意识直接受到教师阅读教学手段的影响,在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班级读书会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环境做出教学改革,为学生创造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作为学生的直接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读了“百遍”,更要关注学生是否从阅读材料中获得了对应的教学知识,确保班级读书会能够反哺当下的高中教育。在传统高中读书会环节,大部分教师都能将阅读任务、阅读规章等阅读要求落实到阅读环节,但由于忽略了学生的表达意识,往往不重视为学生创建表达环境、營造交流氛围。作为学生阅读的监督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可交流、可互动的阅读条件,确保学生能够表达自身思想,发散智慧火花。

班级读书会应与阅读交流会搭配进行。在开展班级读书会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阅读交流的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阅读周期、阅读文本推出合适的交流政策。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同的学生具有独立自由的意识,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按照阅读小组进行交流互动;也可设定固定的读书交流周期,将班级内学生视为统一整体,在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为学生创造积极开放的阅读交流环境。阅读交流会的表达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口头表达,教师可要求学生做出多元化的交流改革,提升交流活力。如当大部分学生都在阅读某一文本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本书举行读书演讲,分享从书中获得的经验与见解;如果学生的阅读类别较为复杂,教师可对学生的阅读交流进行灵活处理,将学生分成不同的交流小组,要求学生对不同的阅读文本进行阅读交流,并在交流之后做出读书报告。在开展班级读书会的过程中,教师应保持活跃且敏感的引导思维,将阅读交流会从日常教学环节引申到日常生活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书写不同类型的读书感言、读后感悟,挑选优秀文章进行黑板报展示或网络空间日志分享,在表达自我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也可要求学生将班级作为展示自我的舞台,将同学作为参观表演的观众,举行读书演讲。阅读是一个开化智慧的过程,当不同的思想彼此交流碰撞时,学生将获得新的灵感。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后,应为学生创造表达环境,使流入的知识化为养料,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助力。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及时甄别阅读材料,从阅读环境和教学要求两方面入手,为学生制定适合当下、提升未来的阅读制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阅读反馈、交流的机会,使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文字,在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同时展现智慧光芒,改变学生“读死书”的阅读僵局,真正实现“书中自有黄金屋”。

[ 参  考  文  献 ]

[1]伍荣荣.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9(26):131.

[2]常梅.高中“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2019(04):55-56.

[3]陈礼.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与积累学习探究[J].才智,2019(03):61.

作者:蔡佳乐

阅读见解引导管理论文 篇2:

与家长一起带学生走进童话世界

摘 要:童话是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人的特性,并借其有趣的情节与爱憎分明的情感倾向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文学体裁。作为一种儿童文学,童话在学生想象力、理解力、情感态度的培养方面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资源并不十分便捷的农村,学校与家长更要联合起来,给予学生进行童话阅读的条件与引导,让学生借童话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促进身心共同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童话阅读;家校合作;想象;表达

虽然教育领域的进步日新月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大城市,农村的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学习确实有所欠缺,这不仅是因为农村缺少丰富的知识资源,还在于一些家长只知将孩子交给学校,让他们在学校及教师监督下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当与家长共同合作,让童话成为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第一步。

一、想象之翼——有书可读

倘若我们将童话阅读看作是放飞学生想象力、发散学生思维的一双翅膀,那让学生有书可读就是为学生插上这双翅膀的第一步。

(一)重视童话阅读

对小学低段的语文学习而言,童话故事本身对学生来说不算太过陌生,因为《动物王国开大会》《小马过河》《小猴子下山》这些学生需要学习的课文很受他们喜欢,但是,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当这些童话故事以课文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影响之下,大半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阅读这篇课文需要学习的字词以及得出类似于“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想得到答案需要亲自实践”这样的结论之上,而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分辨善恶这些特性反而无法体现。

所以,我们不仅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更需要重视童话作品本身,让学生不再带着“学生字”“懂道理”的压力而以完全放松的心态去阅读童话。这种重视与教师、家长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中习惯了对学生学习的重视并不相同,它不需要刻意去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也不需要一遍一遍地在学生耳边强调阅读有多重要,只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好沟通,希望家长也能对学生单纯的童话阅读给予重视,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了解童话并为学生讲故事。这样,学生的课上课下就都有机会以玩乐的态度了解奇幻的童话世界,久而久之,不需要给予学生什么压力,童话中所传达出的一些精神也会在无形中被他们所吸收。

(二)资源综合利用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笔者自然也接触过不同个性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但在童话阅读这一点上,大多数学生与家长都有相似的心理。不管是乖巧还是调皮的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为人父母的家长也大多是在心理上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但却因为工作的忙碌与觉得自身并不懂学习等,很少主动去陪学生做什么或者为他们提供切实需要的学习资源。

家长对学生童话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局限在课本内容中。也许有的家长会在学校的推荐下为孩子提供《安徒生童话》这样的课外读物,但只有口头上的推荐不能保证每一位家长都会愿意抽出时间陪着学生去选书籍以及阅读。因此,学生需要进行童话阅读的资源,但这个资源的整合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合作来完成。在阅读内容的挑选上,教师会更专业,而在学生个性与阅读的习惯上,也许家长了解会更透彻,这样一来,双方多加沟通,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从各种童话著作中为他们挑选合适的作品,甚至可以涉及动画影视、语音听故事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以确保学生获得更丰富恰当的阅读资源。

二、凭借之风——多元呈现

雄鹰展翅,需御风翱翔,作为学生成长引导者的教师与家长只为学生提供可供阅读的童话作品是不够的,还需要采用多元形式给予学生爱上童话、理解童话的契机。

(一)利用影视资源

在上一个部分笔者就已经提到了影视资源正是学生了解童话故事中的一种方式,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学生来说,画面呈现的故事比文字或者语音呈现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当然,这种吸引力也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只记得娱乐而忘记了其他,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剥夺”学生看电视上网的权利,而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借助影视资源更为直观生动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通过提问、谈话甚至“引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愿意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内容。

这样的引导方式其实是同样适用于教室与家庭两种环境的,但处理方式却有所不同。就拿笔者曾在课堂中播放过的《白雪公主》片段为例,在课堂中,留给动画播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并不适用于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但可以用简短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去阅读,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借并不完整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则可以在时间宽松的条件下让学生观看完整的童话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样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态度上的引导,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分角色表演

学生不但可以是童话故事读者、听众或者观众,还可以在表演欲与模仿欲的驱使下成为童话的呈现者。

以学生极为熟悉与喜欢的《白雪公主》为例,如果这个故事用文字或者语音的形式传递给学生,那通过意识思维的转化,学生接收到信息则会幻化为他们脑海中的“小人”在为他们表演,这种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场景会在无形中调动他们的表演欲。这个时候倘若再借助《白雪公主》的动画片来使得学生脑海中的“白雪公主”“皇后”等“小人”形象更为具体,在激发学生表演欲的基础上,还会激发学生的模仿力,两相结合,学生对分角色表演的活动必会充满兴趣,也会为了去做好表演这件事而对“白雪公主”“小矮人”“皇后”的形象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同学生的表演呈现也是有差别的,因为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无意识下对自身的想象力、理解力與表现力的综合运用,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给予学生表演的引导与机会,那学生也必然会回馈给我们成长的惊喜。

三、振翅飞翔——表达训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言:“教是为了不教。”也正如所有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学以致用”一样,引导学生阅读童话不过是为了在合适的年龄段给予他们恰当的读物,最终都希望学生可以借此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语言的运用与表达。

(一)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可以说是人与人交流最为依赖的一种方式,也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对年龄偏小的学生而言,童话就是促使他们进行口语表达十分恰当的一种“工具”,在前文中笔者也从不同方面谈到了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疑问、见解还有切身表演这些内容,这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口语表达的部分,但却未重点强调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与童话学习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口语表达也未必需要刻意去训练,但却需要在之前所提及的教学内容中对涉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部分多加留意,并进行合理规划。如教材中一篇童话《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师在学生分角色朗读与分角色表演时,需要重视学生的发音、语气等“台词表现”,要鼓励学生主动谈自己对“狗熊”办事不周全的看法,说出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而当学生回到家中,童话故事所具备的逻辑简单、善恶分明、情节有趣等特性就可以作为学生向自己的家人转述这个故事的前提。在对故事進行转述这一环节,一开始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同时让家长配合监督。习惯的养成虽然不简单但却也不是多困难,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学生与家长同时习惯讲故事与听故事的模式。这样一来,之后即使不用作业强制或者在转述童话之外这一项“任务”,学生也能跟家长交流,这对他们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书面呈现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他们现在就能通过阅读一篇童话故事写出一篇感想来,是不切实际的。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但在不合适的年龄不要求学生去写作,却不代表不能引导他们去学习写作。童话对低年龄段学生的影响力与重要性几乎所有教师都心知肚明,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与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对童话的阅读与理解的一系列措施也正是希望在合适的时期给予学生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的教育真正连为一个整体,从阅读与理解到肢体表演与语言表达,口语表达之外的书面呈现也一样重要,比如绘画,再比如造句。要知道童话世界是简单的,也正是这种简单能将其幻化为学生脑海中极有特色的典型形象,比如带着红帽子的“小红帽”,比如一身黑长得凶神恶煞的“巫婆”,比如能变成青蛙的“王子”,再比如小巧可爱的“拇指姑娘”。这些具有典型特点的形象有助于学生拿起画笔去展现自己心中的童话形象,同样也能让他们学习连词造句时写出“……就像巫婆一样可怕”这样的句子,并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为他们将来的绘画、写作能力提升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虽然童话故事本身就对小学生充满着吸引力,但也需要引导者来给予学生接触童话、爱上童话的契机。在学生学会自觉去吸收外界的信息获得成长之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是极有必要的,就像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曾说过的那样“童话虽然不真,可是含义却深”。“不真”与“含义深”的童话是低年龄段学生的绝佳读物,我们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以及空间,他们也必然会还我们更活泼、更开心的笑颜。

参考文献:

[1]杨天正.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J].中华少年,2017(30):300-301.

[2]杨丽琼.小学班本童话课程的开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1-3.

[3]卢俊勇,陶 青.农村学校中的家校合作:本质、意义与策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验与学校经验的统一[J].现代教育管理,2018(6):12-16.

作者:冯利青

阅读见解引导管理论文 篇3:

农村初中名著阅读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初中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以及认知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特有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语文课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名著文化内涵深刻,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发展很有帮助。但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初中生的名著阅读能力是个问题,本文以探究如何能够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名著阅读能力为目的而展开。

关键词:农村;初中;名著阅读能力;培养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39

初中语文课堂是其他课堂的基础,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过关,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并大展拳脚。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其理解能力有直接关系,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初中课本的知识并不复杂,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但除了课本中的文章,新时期对于学生又有新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1]。一方面,名著是前人的智慧,里面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及前人的人生经验,学生可以从中学到看待世界的方式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特定事件上能够跳脱固有的思维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名著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文学及生活的统一,文学作品从生活中来,最终还要回到生活中去,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更好的感悟。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可以放眼于未来,而不是目光狭小,坐井观天[2-3]。初中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保证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提升学生阅读名著能力的意义

农村初中学生接触世界的方式很少,大多被局限于学校,只能通过学校了解相关知识。名著是经典文学作品,蕴含了人类一切美好的愿望及追求,名著的情感非常丰富,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幻想,同时名著来源于生活,學生在阅读名著时能够了解生活,可以接触生活中产生的美好精神,对学生的认知有一定帮助。名著中的艺术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对其形象的解析,可以了解写作的基础手法及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当阅读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促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4]。由此可见,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这对学生来讲有重大意义。

(一)升华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名著其实是作者自身生活及思想的展现,通过文本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名著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文学作品,有利于人们思想的升华。学生通过阅读世界各个地区的名著,可以了解各个地区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站在文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各个地区的作者具有不同的思想,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通常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由于作者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看待的角度会有所不同,由此学生可以吸收不同的思想,尝试多角度看待问题。名著中还有一些是关于作者自身经历的内容,学生可以以此来激励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在阅读名著时,学生会将自己代入其中,真切感受和思考书中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自我的提高。

(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作者精心构思而来,而不是作者信手拈来的。作者在写作之前会反复确认作品的主题,找出大部分与此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反复对此主题进行推敲。确定主题之后,作者需要构建自己的写作框架,在写作的过程中,对字句的安排非常精心刻意。学生在阅读此类作品时,思维会跟着作品向前,此时,学生可以对作品的人物形象等进行分析,探讨作者使用的手法,将自己的知识与文章内容相结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连接名著,进行自我写作的升华,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增强,创新能力也能够被激发。

(三)帮助学生认识世界

农村大多地理位置偏远并且封闭,发展较为缓慢。在农村,大部分学生无法接触到前沿的思想,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比较狭隘,无法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思想,学生可以学到其他伟人的思想,这些思想往往富有重要的哲理及作者独特的见解,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名著而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学到与人相处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修养。

二、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现状分析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语文教学任务中最重要的要求,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尽管实现了要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要求,却过于片面,忽视了名著阅读带给学生的意义。第一,现在农村地区很多语文教师对于名著阅读并不重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较为缺乏,一个语文教师通常要管理几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不能全面推进名著阅读,只有将名著阅读放在课外,学生课外进行阅读时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有些名著的知识及哲理较为通俗易懂,但是有的却晦涩难懂,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还不能直接对其内涵进行分析,教师因为时间不足,不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导致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障碍,逐渐失去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常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文化的作用,名著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第二,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无法适应新的要求。有的农村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相对较弱,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不能将文章表达的意思完整传达给学生,不能引导学生正常思考。同时一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注重创新,只注重形式,导致学生失去对名著的兴趣,思维得不到延伸。

三、提升学生名著阅读能力的策略

要增强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名著感兴趣,使学生自己对名著进行挖掘,但是仅仅只靠学生是不够的,教师必须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进行读前引导,这样学生才能更容易了解名著表达的思想。同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后,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将学生放在首位,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安排较为自由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名著中的哲理,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此推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学校应该定期整理内部的名著,将所有名著分类存放,以便学生能够尽快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还要定期购买学生所需读物。农村初中阶段的学生,书籍资源较为匮乏,只能依靠学校提供的书籍进行阅读,所以学校要保证书籍的供应。教师要注重阅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名著的喜爱,激发他们对名著的热情。

(二)结合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大多数学生主要依靠课堂内的教学进行名著阅读,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仅仅靠课堂内是不够的,必须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事半功倍,提升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课堂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前整理出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处理,促进学生的深入了解。学生在阅读完一段或一节之后,教师能够对其阅读的收获进行点评,及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课堂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名著阅读,并给学生提供阅读目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弱,对事物不能透彻理解,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必须将相关的知识加以注释,并且开展相关的读前指导,这样才能为学生确定和建立正确的阅读引导方向。

(三)科学的阅读方式

农村地区的学生具有特殊性,心理特点及个性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殊性,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适合农村地区学生的阅读方式,而不是一味照搬其他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教师应该选取合适的阅读书目,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调整,尽量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有趣,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生阅读完成后,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以加深学生对书籍的感悟。教师可以组建兴趣小组,在阅读后,学生可以相互探讨对主题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写作任务,使学生表达自己对所看文章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师积极创新阅读名著的方式

对于初中生而言,大部分名著较为枯燥,并且学生不能深入了解部分深层次的知识内涵,就容易厭烦,不易对其产生真实的兴趣,如果强制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不良的效果。教师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创新阅读方式,可以使用多媒体联合名著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农村地区教学设施的逐渐完善,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相关的视频及音频,结合书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缓解学生阅读时的疲劳感。

四、结语

总之,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是语文的核心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具有必要性。在阅读中,名著阅读尤为重要,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初中教师在提升学生名著阅读能力时,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初中阅读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莹琳.名著与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20(3):125.

[2]白建麟.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外交流,2019(43):160.

[3]尹少英.论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J].语文课内外,2019(19):206.

[4]王晓芳.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36):68.

[责任编辑 吕 媛]

作者:马海珺

上一篇:忧患意识教育探讨论文下一篇:信息哲学名称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