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优质护理论文

2022-05-01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共68例,分为干预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优质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优质护理论文 篇1:

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研究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1例,将基础护理应用在常规组的护理中,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常规组护理有效率(83.87%)与研究组的(100%)相比要低,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相比对照组的(80.65%)要高,P<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相比常规组的更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塞;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老年性脑梗塞是指大脑缺少血液的供氧,一段时间的缺氧、缺血导致局限性脑组织软化或坏死[1-2]。老年性脑梗塞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损伤,还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本次研究观察并探究了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1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57~80岁,平均(68.49±3.56)岁;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6:15,年龄58~81岁,平均(69.43±3.1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基础护理应用在常规组的护理中,包括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药物服用的时间与剂量。

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①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期间护理人员要维护病房内的环境,叮嘱患者家属将收到的鲜花及时进行清理。其次,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状况为患者播放一些节奏轻柔的乐曲,使患者能够快速适应病房环境,能够将身心处于放松状态。②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年龄原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且在患病后对患者的肢体活动范围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患者容易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如出现恐惧、焦虑、丧失治疗信心等。为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坚持且积极的治疗,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安慰患者,并对患者详细讲解病情进展,以及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够放宽心,以轻松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③饮食护理,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过敏原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在富含营养、蛋白质的同时,也要食用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促进提高患者的消化功能,逐步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方式和习惯。④运动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被动康复锻炼,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患者在适应运动,能够自主进行运动。同时对病情较为严重不能自主下床进行锻炼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定时按摩患者患肢,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避免产生褥疮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在护理后心率、血压等指标明显降低,心理状态明显转变较好。有效:患者护理后心率、血压等指标基本正常,心理状态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护理后心率、血压等状况没有较大的改善,心理状态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出院前进行回收。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n(%)表示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以x?检验。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以P<0.05判定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将两组数据对比,常规组的护理有效率要更低,P<0.05,详情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数据,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更高,常规组对护理满意的25例,满意度为80.65%。研究组对护理满意的30例,满意度为96.77%,两组对比x?=4.026,P<0.050。

3讨论

老年性脑梗塞伴随并发症较多,在治疗后会留有多种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并且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在不断下降,恢复能力有限[3-4],所以只是使用药物治疗的预后效果并不能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有效、优质的护理干预,才能促进提高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组护理有效率与研究组的相比要低,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的要高,P<0.05。原因分析为:①优质护理通过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期间护理人员要维护病房内的环境,给予患者一个能够安心进行休养的环境。其次,护理人员可根據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状况为患者播放一些节奏轻柔的乐曲,使患者能够快速适应病房环境,能够将身心处于放松状态。②优质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安慰患者,并对患者详细讲解病情进展,以及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够放宽心,以轻松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③优质护理通过饮食护理,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过敏原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合理的饮食计划,逐步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方式和习惯。④优质护理通过运动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被动康复锻炼,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患者适应运动,进而能够自主进行运动。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避免产生褥疮等并发症。

综上,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相比常规组的更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红霞.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9, v.43(11):141-142.

[2]丁立佼, 李文彩, 王永超. 优质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v.036(012):2493-2494.

[3]杨建科, 苗娟. 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康复期精神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心理活动及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v.49(20):166-167.

[4]周倩, 蒋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 2019, 000(012):160-161.

作者:刘潇

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优质护理论文 篇2: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共68例,分为干预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经研究得出对照组中护士满意度73.5%(25/34)、患者满意度79.4%(27/34)显著低于干预组;干预组中护理质量评分(9.8±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86.2±2.6)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大幅度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塞;应用效果

老年性脑梗塞是临床医疗中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危害极大,甚至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通过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共68例,主要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共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标准:符合《脑梗塞临床诊断标准》[1],同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决策书。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70.15±3.14)岁;干预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3.66±1.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检查,以便及时救治;②提供用药、饮食方面的帮助,不涉及心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③记录相关数据。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积极沟通,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对疾病产生的恐惧、害怕心理;②改善医院的环境,加强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效果,帮助患者接收周围的环境,以便积极配合护理及临床治疗,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③进行健康宣教,加大院内管理力度,综合治理,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保证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尽可能减少意外发生的几率。

1.3 观察指标

派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总结并填写护理质量评价表(满分10分),同时让患者家属匿名填写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并详细记录满意度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我国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周期普遍较长,同时,极易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不仅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病情加剧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在入院治疗期间,倘若该疾病未得到有效的医治,则有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及活动受到限制等,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护患危机,严重干扰患者正常治疗。

3.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情况

在临床医疗中,由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所承受的心理负担很大,住院周期长,容易导致患者易产生孤独心理,继而抵制治疗[3]。因此,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给予患者提供温馨的环境,能排解患者的孤独、忧郁的状态,继而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4]。同时,通过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告知患者有关疾病的知识,能为患者的提供了准备的空间,以便配合治疗。

3.2常规的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对比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分析2012年7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共68例的资料,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得出对照组中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依次为25例、27例;干预组中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为34例;同时对照组中护理质量评分(7.8±0.6)、住院时间(103.1±2.5)天;干预组中护理质量评分为(9.8±0.3)分、住院时间(86.2±2.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治疗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大幅度提高治愈率,挽救老年患者生命,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升了护士、患者满意度,也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阿荣,何丽蓉.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5(5):161-161

[2] 成帅.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11):480-481

[3] 汪先芹.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21(22):249-250

[4] 李雪铭.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367

作者:王维娜

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优质护理论文 篇3: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护理满意度为75.00,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病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塞;临床效果

本文对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80例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均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5.3±21.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4.3±20.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身患疾病,长期饱受疾病折磨,在治疗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心中不良情绪。同时,年龄的大的患者更易出现情绪波动,通常还伴有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便,护理人员应多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并与患者建立友好的护患,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难题。②术前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消除其心中顾忌,向其讲解接受手术治疗的好处。护理人员还要事先做术前准备,准备好术前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药品,并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做好急救准备措施。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结膜试验和过敏试验,避免手术中出现危险。③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看患者是否还有出血现象。若有出血现象应及时停止用药,并告之患者在大便时不能太用力。若患者长时期处于意识昏迷状态,这说明病情恶化,护理人员应及时告之医生。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多一些鼓励,帮助其建立战争病魔的信心,并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康复。护理后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发放100分问卷,收回100分,有效率100%。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度共分为三个等级,满意:患者病情明显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得到患者一致好评;一般: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得到大部分患者好评;不满意:病情进一步恶化,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引起患者严重不满。总有效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1]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上述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护理总满意度达到了95.00%,其中护理为满意24例,一般14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5.00%,其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护理为满意18例、一般12例、不满意10例。详细见下表1。

讨论

脑梗塞属于内科疾病,其治愈难度系数极高[2],而且病程周期比较长,复发率极高。特别是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3-4]。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个机能都在衰退,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极差,所以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临床上护理人员大部分年纪都比较小,护理经验不足,难以保证护理质量,若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差错。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一般都会行动不便,这也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也需护理人员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护理质量显得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质量不仅有利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5],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本组实验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来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护理后获得了患者好评,其中护理为满意的24例,一般14例不满意仅为2例,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了95.00%,而对照组护理满意的18例、一般12例,护理不满意的达到了10例,护理总满意度为75.00%,与观察组相比,其护理效果明显较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丽梅,吴红恩.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4,4(z2):244-244.

[2]凌玲,黄志玉,陈世利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0(11):6463-6463,6464.

[3]张贵群.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2(5):101-102.

[4]闻凌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3(21):191-191.

[5]唐甜.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45(11):179-179.

作者:成帅

上一篇: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环境问题论文下一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