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20

〔摘要〕当今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贫困毕业生在竞争中更处于弱势地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帮扶对策初探

摘 要: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就业市场渐趋饱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对策

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事关贫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笔者通过对山东省某高校的部分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期望值偏高,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面对将来的就业形势,91.52%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甚至非常困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1)贫困生就业取向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47.66%的贫困生认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会成为他们就业的第一选择,这也是家庭对学生的期望;二是面对就业竞争压力,41.25%的学生选择继续升本或考研深造,以期在毕业后找到薪酬更高、发展空间更大的工作。(2)选择面向基层回农村就业的比例低,只占2.13%。68%的学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工作。(3)61.85%的贫困生对月薪期望值较高。对于刚刚就业的贫困生来说,一开始就想要就获得高薪酬的思想容易造成他们工作心态的不稳定,心理落差大,从而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和信心。(4)贫困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只有1.21%的困难生选择自主创业。究其原因,一是缺少创业启动资金;二是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及行业人士指导,担心一旦创业失败,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存在创业恐惧心理,因此选择自主创业的贫困生比例不高。总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导致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相对被动,就业困难程度增高。

2.家庭经济困难,就业成本偏高,个人素质较低

调查发现,64.57%的贫困生会将大学期间通过参加校外兼职或勤工助学的收入作为生活费,而学费主要依靠助学贷款或亲朋借款。相对于贫困生而言,一是面对日趋增高的赴外地求职差旅费、参加面试的着装费、简历制作打印费、电话信息费等不能自足,减少了面试机会;二是没有充足的经济保障来参加各种培训班,获取行业执业资格,失去了一些就業机会;三是有42.64%的学生表示,因需要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打工或勤工助学,而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人际交往及协调能力培养方面不够,导致贫困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提高,影响了就业成功率。

3.帮扶效果不明显,经费支持有待增加,政策落实存在差距

政府、高校和社会为帮扶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行的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解决了部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因地域差距明显,贫困生绝对人数增多等原因,对于贫困生就业方面帮助效果不明显。高校对贫困生贫困程度掌握不全面,评困机制不健全,很多资助工作不到位。经调查,88.51%的贫困生认为政府有必要建立贫困生精准就业扶持机制。

二、解决贫困生就业难的帮扶对策

1.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

(1)引导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鼓励贫困生从基层做起,从小岗位做起,从小企业做起。逐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规划,从实际出发走出自己的职业道路。(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敬业、吃苦、协作和创新精神,掌握就业主动权。(3)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发挥自己的才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创新创业,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2.高校要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针对贫困生的就业帮扶措施

(1)高校要应对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2)设立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机构,健全评困机制,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加大推荐力度,增加创业培训与创新意识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技能;积极开展对贫困生的心理咨询、网络咨询,使大学生以正确的心态积极就业。(3)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达到入学即就业的效果。

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施行更多的就业扶持政策

(1)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完善就业市场法规体系,逐步把贫困生就业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制定针对贫困生就业倾斜政策,减轻贫困生群体的就业负担。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赵建新.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对策[J].农业考古,2007(6):255-257.

作者:孙翠翠 刘轶 昝瑛瑛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社会支持视阈下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的探究

〔摘 要〕 当今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贫困毕业生在竞争中更处于弱势地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政府、高校、家庭、社会、企业、社区、自身等主体在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不同的支持实效,需要从经济支持、发展支持、情感支持、制度支持等四个维度来强化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支持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 社会支持;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

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的。社会支持的主体包括国家、社会、企业、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同事和社区等。社会支持的客体包括所有需要提供支持的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内容包含情感支持、服务与经济支持、陪伴支持和信息支持等支持。[2]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双向选择就业的变化,高校贫困生群体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支持现状

(一)就业环境严峻,贫困生就业支持平台有待进一步拓展

政府是贫困毕业生就业政策和环境的重要支持主体。近年来,政府通过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整合全国就业资源,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和大量就业岗位。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世界整体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能利用的就业支持平台更加有限,能获取的就业机会越加困难,就业前景就更加令人担忧。

(二)就业机会处于弱势,贫困生就业支持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贫困生在校期间分散了一定的时间和经济压力用于参加各种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但对就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相对有限,获取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源等资源受限,就业竞争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在家庭成员的期待下,贫困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在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过多考虑职业的稳定性、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从而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求职成本的增加也加大了就业的难度,超出了贫困生的承受能力,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一些不合理条件阻碍高校贫困生公平参加就业竞争,就业过程中的人情化等现象经常出现,规范各方主体招聘和用人行为的就业机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发挥其监督制约保障作用。

(三) 就业需求结合不紧,就业素养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高校是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孵化基地。高校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但一些高校的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更多是从学校自身的师资条件、学科专业等方面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度和结合度不够强,容易导致“人才过剩”和“供不应求”的突出矛盾。同时,尽管在社会各方主体支持下,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提升,但贫困生自身就业素养仍然不足,就业创业意识缺乏,职业规划目标不清,就业技能培训不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勇气和自信,不能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和水平,就业素养的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路径选择:社会支持视阈下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的路径

(一)优化就业资助方式,强化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支持

经济支持是实现贫困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各支持主体要不断完善就业资助方式,增强资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高校要加强贫困生物质资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减、补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强化组织技能培训补贴、创业扶持、求职补贴等措施,帮助贫困毕业生群体尽快实现就业。二是政府继续完善贫困毕业生优惠奖励政策,制定支持高校贫困生向基层就业的经济激励措施,为贫困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企业创新就业资助方式,通过定向资助贫困生加大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力度,实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储备方面实现双赢。

(二)加强职业导航,强化高校贫困生的发展支持

加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素养和就业潜力的提升,强化职业引领,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专业方向设置,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差异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可操作能力,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強化全程职业规划与就业培训,引导贫困生进行全方位的自我探索,帮助设计大学时期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软实力。注重职业培训,帮助贫困毕业生提高职业素质与就业意识,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三是要加强就业信息支持,开拓完善校外就业市场,建立多层次的就业交流平台,及时为贫困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分析和预测就业形势,满足他们的求职需求。

(三)加强就业心理引领,强化高校贫困生的情感支持

注重精神层面的引领,为贫困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心理准备。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奉献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二是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重构,增强其自信心。“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支持性资源或支持性行为,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3]引导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用精神上的富裕来弥补物质上的匮乏。通过心理辅导,使贫困生在求職过程中正确、理智地认识自身现状,尽量减少和避免自我挫伤,激励贫困生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真才实学来获取就业机会。

(四)完善就业机制保障,强化高校贫困生的制度支持

高校贫困生就业是一项实现社会公平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各支持主体之间的联动与协作。一是政府要积极引导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支持用人单位、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与高校合作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要完善和推进贫困生参加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促进贫困生就业专项指导服务活动,促进贫困生实现就业。三是制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简化贫困生办理就业手续,通过规范就业市场,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就业环境,营造一个公平公开的毕业生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6):25-31.

[2] 余秀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1).

[3]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徐 芳

作者:周付林 彭恩胜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与职业生涯规划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高等教育的普及让更多人进入到校园进行学习、深造。但是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有所不同,一些贫困家庭大学生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管理指导。尤其是,一些贫困大学生在就业阶段的工作选择和职业规划上显得比较保守看不清自我,常以一种自卑的心态去参与职场竞争,这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本文结合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职业生涯规划,为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就业困境 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而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高校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一旦其就业出现困难将难以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非常重要,其影响着大学生的一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贫困生就业困境具体表现

1.综合素质不高。贫困学生很多来自于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其教育理念和教育质量相对落后,学生自小形成了文化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其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农村学生长大考上大学进入大城市,贫困学生逐渐发现自身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难以与其他学生相比,于是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情绪。贫困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不断参加各种兼职或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根本无暇关注校园各种文化活动。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在就业中占据着天然劣势,急需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为职业选择提供重要指导。

2.就业和择业观偏差。贫困生从小受到了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贫困学生在就业取向上同其他大学生相比,表现出两级分化严重。由于部分贫困生不能够正确对待贫寒问题,在就业取向上处于相当消极状态,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等问题。贫困生从小受到经济压力使得学生必须背负父辈和亲人的希望,很多学生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极易出现眼高手低情况,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

二.针对贫困生开展职业规划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当前大学生面临职业选择和竞争压力的时候,贫困生比较容易出现茫然和自我迷失等问题。贫困生在追求金钱和真理的同时,很多理不清其内在关系和矛盾,出现盲目追求金钱。贫困大学生入学之后,通过有针对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这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目标,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做到知识储备、能力锻炼,以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职业规划必须建立在对自身条件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经验,必须通过专业的职业评测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个性特点。贫困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必须明确自己的劣势和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三.加强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学校教育时必须要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尤其是对贫困生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要实实在在展开,不能够仅仅将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必须落实各项措施。另外在学校中对于贫困生还应加上就业指导做好教育宣传,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之中。

2.建立贫困生档案掌握贫困生基本情况。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其主要是对学生们职业技能、职业要求、人生价值以及心理状态等进行全方位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大学生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课程,必须要收集大学生有效信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确保大学生毕业之后能够顺利走向职业化道路打下基础。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团体,具有其特殊的性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非常良好的保障就业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

3.开设贫困生就业指导课程。对贫困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帮助贫困生准确定位职业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均进行了一个评估,对于其职业选择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者邀请一些企业人士开学术演讲会,让学生们从他们的讲述中学习成功的经验,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

4.开展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很多大学生缺乏职业发展定位,甚至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显得非常迷茫,对于未来干什么事情毫无计划、一片迷茫。因此学校可以提供职业规划咨询服务,让更多大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从指导教育中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帮助其更好应对职业问题。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做好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确保贫困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选择。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者:周国成

上一篇:民族文化中招贴设计论文下一篇:新农村地籍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