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学生成人教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产教融合契合了新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结构转变升级的迫切需要,同时也给新工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与要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思政课学生成人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政课学生成人教育论文 篇1: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 在阐明CIPP评价模式基本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将该评价模式引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主体、评价手段、评价目标等作为评价体系构建切入点,准确把握CIPP评价模式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在适切性,探索建立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及关键观测点,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CIPP; 高职院校; 思政课实践教学; 评价体系; 指标权重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政课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问题梳理与对策研究、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开发、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历程阐述及经验启示等层面,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则相对滞后,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更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通过“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来构建“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1]。这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实来看,通过构建行之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既可及时调整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也可以推进高职院校准确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供给合理度、实践教学资源的预期吻合度及实践教学效果的学生满意度,并可针对上述内容进行有效诊断改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基于此,文章结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际,引入CIPP评价模式,在论证CIPP评价模式有效契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探究CIPP评价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助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二、CIPP评价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一)CIPP评价模式的基本内容

CIPP评价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者斯塔弗尔比姆在批判泰勒目标达成教育评价模式的基础上,于1966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提出的一种改进导向型评价模式,“也称为决策导向型或改良导向型评价模式”[2]。它由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种评价的首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在斯塔弗尔比姆看来,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教育评价模式过于侧重证实课程教学实施的结果是否达成目标,是一种以目标导向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对课程教学过程缺乏必要关注,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CIPP评价模式的根本要义在于“基于诊断的改进”而非“基于事实结果的证明”,其内涵在于凸显过程评价的价值,力求在不同领域的实践教学类型、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投入等条件下,通过动态化评价方式对评价内容进行整体性衡量。

由此推之,CIPP评价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指与构成CIPP评价模式的四种评价方式相匹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素。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应是立足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目标,以增强大学生政治素养与实践能力为价值归宿,通过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与分配,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教學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管理的分析、调整,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的分析、输入和反馈的动态化评价过程。它着眼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互动融合,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思想铸魂、价值引领育人目标的内涵诉求。

(二)CIPP评价模式的基本特征

1. 重在诊断改进而非目标结果。CIPP评价模式最主要特征在于“关注的重点并非被评对象的结果”[3]。是通过引入这一评价模式找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通过专业化、客观化、综合性的诊断改进方式,为教育教学部门和管理决策部门评价各类教学课程提供最优方案,并通过最优方案实施,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脉络,促进决策和管理顺畅向前推进与落实。

2. 重在多元融通而非单一评价。在CIPP评价模式的四种评价方式中,背景评价属于描述和比较性评价类型,输入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类型,过程性评价属于生成性评价类型,结果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类型。该评价模式是在深刻剖析泰勒目标导向性评价模式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更加全面综合的评价模式,传统评价体系着重强调的结论评价模式只是CIPP评价体系当中的一个环节,多种评价方式的融通运用才是其价值和优势所在。

(三)CIPP评价模式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契合表征

CIPP评价模式从终极目标看,“旨在为决策提供依据”[4]。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思想动态、身心特征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应深刻把握这一变化,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在此背景下,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也就成了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的重要突破。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离不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而全面、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因而,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根本价值就在于,检视现有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找出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事项,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评价依据。CIPP评价模式较好地契合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在诉求,尤其是CIPP评价模式中相对独立的过程评价模型的综合运用,更能体现这一诉求。评价主体通过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计划与效果实施情况的持续跟踪和过程评价,如通过客观记录数据、及时录入数据、动态追踪数据等方式,将有价值的信息准确抓取后及时分析、梳理,形成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及时反馈到决策层和管理执行层,通过自下而上的反馈和自上而下的引领,不断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和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同时CIPP评价模式有效契合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内涵是指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在指导教师指引下,以思政课教学内容为基石,通过阅读经典著作、社会实践调查、志愿服务活动、专题研讨调查等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来,以达到学习新知、拓展思维、提升素质、强化能力的教育目标,并将这些目标量化指标后反馈给指导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就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时,尤其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评价时往往缺乏有效、全面、客观、量化的评价标准,如果仅仅依据泰勒目标评价体系,以目标达成作为衡量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很难全面反映指导教师的施教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CIPP评价模式则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它不再以实践教学最终的实施成效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将评价活动有机融通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期、中期与后期的每一环节,侧重于过程导向而非目标导向,侧重于多种评价类型融合贯通而非仅仅局限于既定目标是否达成,最大限度地全面掌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施教背景、施教过程、施教效果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三、CIPP评价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成要素包括: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背景评价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背景;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输入评价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评价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成果评价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成果。这四个层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素内容,并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等指标进行有机融合,确立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关键观测点,详见表1。

(一)基于背景评价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背景评价指标构建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背景评价侧重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理念、特征、目标等要素进行评价,其价值在于检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与制定思政课后续实践教学方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背景评价需要解决好如下问题:一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理念是否符合当前国家和政府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精神;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充分考量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及这一群体的新特征。

基于此,笔者选取“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调整”“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设置与调整”两个方面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背景评价的分指标。其中,“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调整”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外部背景的重要表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设置与调整”指标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部背景的集中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调整”指标通过“学校人才需求”“培养定位”“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观测点来集中体现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旨在评价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环境与育人氛围;“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设置与调整”指标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调研报告”“学生實践教学需求报告”“国家与地方有关思政课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等观测点来描述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托的需求导向、学科基础、政策支持,重点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国家政策与社会资源进行诊断改进。

(二)基于输入评价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输入评价指标构建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输入评价是指针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所需要的保障条件和投入资源的评价,其价值在于对投入要素与保障条件的可操作性与效能进行评价,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选择最优化方案与实效性策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输入评价需要解决好如下问题: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设计是否规范合理;二是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输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充裕”。[6]

基于此,笔者选取“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思政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等三个分指标用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投入的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指标通过“师资队伍结构”“主讲教师情况”“教学名师”及各级别的“教学团队”“信息化大赛”“微课比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技能型兼职教师项目”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投入程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标通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模拟设备先进性和管理建设情况)”“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质量、运行情况)”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硬件条件的投入程度。“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指标通过“实践教学经费到账情况(校内外实践教学拨款到账情况)”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资金款项的投入程度。就现实情况来看,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瓶颈,将“实践教学经费到账情况(校内外实践教学拨款到账情况)”作为观测点是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理想选择,对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三)基于过程评价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评价指标构建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评价是指通过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情况阐述,建立及时诊断与改进教学过程的评价反馈机制,促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持续完善,行动力持续提升,其本质上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所作的一种形成性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过程评价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状况如何;二是师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体验感受如何;三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还存在哪些急需改进的方法与内容。

基于此,笔者选取“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指标、“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指标、“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调整”指标、“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指标等四个分指标,用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以体现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改进与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的有机统一,全面客观地反映思政课实践教学全过程。“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是指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分配、体系建构。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符合知识论的运行规律,能够反映本学科的主要知识,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环节的集中体现,该指标通过“课程体系”“思政课与专业课学时对比”“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分配”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规划的合理程度。“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指思政课实践教学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能更好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该指标通过“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网络教学环境资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规划教材或精品教材”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程度。“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调整”指标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从知识学习向实践操作有效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增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能力的重要步骤。该指标通过“实践教学大纲设计”“实践教学计划设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实践授课学生满意度”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程度。“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指标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信息反馈与监督管控的重要手段,该指标通过“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档案”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的外部保障程度。

(四)基于成果评价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评价指标构建

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成果评价,是通过收集、阐释、评价实践教学体系方案的各项指标数据信息,用于验证、测量实践教学方案的成效及评价者的预期成果,其“实质是一种终结性评价”[7]。高職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过程评价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的状况和效果如何;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后的推广意义如何。

基于此,笔者选取“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考核与激励”“思政课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考核激励”“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或创新成果”等三个分指标,用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考核与激励”指标是用来评价思政课老师自觉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成效及表现,其评价指标具有多样性特点,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照片”“视频及录音资料”“实践教学环节作业检查”“考核结果和奖项纳入评定职称和绩效工资”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指导老师的融入程度与作用发挥。“思政课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考核与激励”指标是用来评价思政课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情况及表现,其评价指标具有全覆盖的特性,可通过“实践活动作品”“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实践活动各环节表现”“考核结果和奖项纳入发展党员、奖学金评定”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与交流表达能力。“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或创新成果”指标是用来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及思政课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可通过“设立教师实践教学创新成果奖”“打造学生实践学术能力平台”“对优秀实践成果科研立项、印刷出版”“激励学生认真完成实践教学活动”等观测点,来评价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或创新成果的显示度和完成度。
参考文献:

[1] 中国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8-01-10].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 罗美玲. 基于CIPP的高职院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43-47.

[3] 赵洪梅. CIPP模式下的高校课程评估[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4):28-31.

[4] 金亚飞. 基于CIPP模型的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研究——以广东省研究型大学为例[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7.

[5] 顾海良. 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体现的理论品格和思想方法[N]. 北京日报,2017-09-28.[EB/OL]http://orig.cssn.cn/dzyx/dzyx_llsj/201709/t20170928_3655762_2.shtml.

[6] 侯建军.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高职课程评价机制建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92-96.

[7] 张殿尉,刘佳杰. 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6(9):110-113.

作者:胡华

思政课学生成人教育论文 篇2:

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院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产教融合契合了新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结构转变升级的迫切需要,同时也给新工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与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传统知识传授向更高层次价值信仰转化的重要环节,通过创设对话情景,加强交流互动,开展课内实践;探寻理论契合,通联知识壁垒,开展校内实践;利用信息技术,引导主体参与,开展网络实践;对接产教融合,搭建校外平台,开展校外实践,以此打破新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隔阂与错位,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产教融合;新工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始终是新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在技术、实践、创新等方面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95号)提出“要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1]。在此背景下,许多工科院校在不断探索创新“新工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增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产教融合为新工科“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提供的新契机

产教融合是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新工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现已经成为新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为适应新工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新形势,更好发挥“思政课”教学实践育人这一重要功能,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成为当务之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教融合为新工科“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事实上,产教融合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两者本身不但不矛盾,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相通性。

(一)理念的契合性

产教融合的提出是对新工科院校办学理念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纵观近年来我国高校坚持以校企合作与校地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产教融合实践与探索,可以发现,通过推进产教融合许多新工科院校逐渐提升了辦学活力,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能力,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线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也实现了新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改善。在此背景下,积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也就具有了基础性的参与条件和人文环境,“思政课”实践教学本身就是实现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更高层次的价值信仰转化的重要环节,就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而言,产教融合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致的。客观地说,笔者通过查询知网后发现,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鲜有关注到深化产教融合进程中新工科院校“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如何联动“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以发挥“思政课”的协同效应作用,更鲜有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新工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实践的互补性

新工科院校要找准自身定位,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了解国情、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社会进步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人才,需要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这也是新时代新工科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毫无疑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新工科院校推进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新工科院校优质发展的一条关键路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尤其需要进一步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彻底改变工科院校“重理论知识灌输、轻职业技能培训”的传统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培养机制,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对此,新工科院校应综合分析产教融合的发展战略环境以及产教融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影响、需求与趋势。

二、新工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

理念与目标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2]。该要求为当前推进新工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基本方向,也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建设推进新工科院校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一)整合各类平台资源,切实落实实践学分

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影响,部分新工科院校一度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过分偏重专业技术类知识教育教学、忽视人文社科类知识及学科建设发展,甚至存在压缩“思政课”教学课时、减少甚至取消“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的现象。当前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新工科院校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明晰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同时为适应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新要求,对“思政课”教学进行合理科学的课程组织规划,借助产教融合新机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规划,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等网络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等实体平台将“思政课”教学由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

(二)整合“思政课”教师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团队

产教融合强调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拥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类技术人才,为有效联动产与教的融合、校与企的合作,新工科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进一步整合教学师资资源,产教融合为新工科院校发展需要构建学科基础平台和实践能力训练平台课程,同时会聘请校外导师合作参与指导毕业论文,邀请校外导师开设专题讲座、共同编写教材甚至开发有关课程等等,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学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和教师共同承担的规划课程,与企业导师合作共同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内涵建设项目同步推进,与校内“思政课”教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打造一支理论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

(三)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为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符合新工科院校的基本定位、专业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要

求,尤其是产教融合所强调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分析研究、专业实践与团队协作应用沟通、人文素养与职业规范、终身学习与创新创业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须从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首先要从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实践教学的感染力、强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做有益的尝试,其次要从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队伍建设、确保联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提升“思政课”教学理论层次和实践教学水平,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课程建设即“三位一体”进行有机融合,打造新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新平台、新体系、新机制的新“三位一体”。

(四)融入实践教学的目标导向,反向驱动理论教学

推动新工科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高校、政府、企业多元协同创新发展,让大学生站在一定高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这就是产教融合的目标导向,概括起来即经济社会发展导向、职业规划导向和现实问题导向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产教融合的理念已经将新工科院校从原来的单一人才培养这一狭窄目标提升到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一更高目标要求上,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并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础,更真切地感受社会变化,了解基本国情,逐渐培养学生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学生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改进理论教学方法,从整体上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三、推进新工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

主要路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产教融合着力提升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隔阂,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综合分析产教融合的發展战略环境以及产教融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影响、需求与趋势,科学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主客体关系,在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以此增加“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实指向。

(一)创设对话情景,加强交流互动,开展课内实践

为适应产教融合的发展需要,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衔接与融合,注重知识的学用结合,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采集产教融合中主要存在问题,比如克服“参与主体价值取向的差异”“从思想、精神层面确立参与合作,厘清利益关联等问题”将其与“思政课”教学的问题链相对接[4],不断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逻辑体系,能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常见的教与学“两张皮”问题,科学有效运用“思政课”来解决此类问题,在课内与学生问答与对话,摈弃教与学的脱节,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分析问题、分享知识,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探寻理论契合,通联知识壁垒,开展校内实践

当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高校“仅仅依靠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远远不够,价值引领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发挥各个学科优势,彰显各门课程的特色,实现全体教师、全课程、全课堂、全方位育人”[5]。产教融合中新工科专业课程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政课”实践教学则是以改造大学生主观世界、优化其主体素质为终极目的,两者本质上并不矛盾,是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构筑“思政课”与产教融合的互动机制、关联机制与协调机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学科通用能力,开发校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资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文化,建立互动的知识传播方式,增加“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校园各类活动

如校园学生党建、团日、社团活动等结合起来,有机植入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协作精神、集体观念,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行业对应岗位技能有效融合。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主体参与,开展网络实践

随着世界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新工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克服人才培养机制僵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习实训资源匮乏,互联网同样也是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充分利用“思政课”内容的渗透性与新媒体的时效性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借助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既能节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也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创新师生沟通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主观能动性融入学习中。以产教融合为契机,建设“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示范课,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青年大学生,提升其内在修养。

(四)对接产教融合,搭建校外平台,开展校外实践

为适应产教融合要求,不少新工科院校大力构建实践能力训练平台课程,推动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加强专业课程的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提升专业课的实践比重,并且“将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生产车间相互对接,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基地”[6]。通过依托高校与企业双方的优势资源,建立校外实践训练中心以完成专业实训,“思政课”实践教学则通过无缝对接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大大拓展了“思政课”教学空间,顺势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构筑起“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共同体,让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行动起来置身于现实社会生活中,接触真实的企业与岗位,通过听、看、做直接地感受真实的工作流程,促进“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四、结论

产教融合已成为新工科院校实现转型升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产教融合的理念与实践开

创了新时代新工科院校建设的新局面,契合了新工科

院校人才培养结构转变升级的迫切需要,但同时也给

这类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既是深化新工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提高新工科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95 号)[EB/OL].http://www.gov.cn/    xinwen/2017-12/19/content_5248592.htm,2017-12-1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http://    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2019-8-14.

[3]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    tent_5374831.htm,2019-3-18.

[4]賀书霞.产教融合与多元参与:职教共同体融合关系构建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8).

[5]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   江苏高教,2018,(12).

[6]王秋玉.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7,(37).

作者:朱卫卿

思政课学生成人教育论文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价值及相关问题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既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性和地区性文化特色,又能丰富思政课教学的教学内容,促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二者的结合,对思政课的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均有裨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政课 教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呈现了中华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非遗”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哲学观、政治观和文化观等观念,这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非遗”保护与思政课教学模式都要求较高的学生参与度,在关于“非遗”的互动讨论与实际项目操作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的“非遗”项目需要多样化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与之相配合,从而促进思政课教学的多维度发展。因此,“非遗”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探索符合思政课教学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非遗”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教育价值

“非遗”与思政课教学的结合是“双赢”格局,既能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又能促进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革新与发展。“非遗”是人类的历史文化瑰宝。201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部和中宣部启动了一个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把每年9月定为“传承月”,在青少年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工作。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下,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城镇化进程,“非遗”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因此,“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是对“非遗”进行可持续保护的重要举措。

高校思政课为大学公共课,课程内容多、跨度大、理论性强,课程容纳的学生多,从这个角度说,“非遗”与思政课教学结合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非遗”的多元性、民族性能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和现实感。随着对“非遗”认识的深入,“非遗”的教育功能在不断凸显,尤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其精神内涵,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非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历史观、哲学观、道德观等思想观念,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从教育层面寻求“非遗”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融合点有助于“非遗”形成规范、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思政课教学体系、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革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思政课中蕴含“非遗”能打破以往“非遗”教育中明显的专业门槛和专业分类,借助思政公共课,在通识角度上培养更多知“非遗”、爱“非遗”、捧“非遗”的青年群体,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非遗”应用于思政课研讨式教学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细化、深化和丰富化,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从思政课教学素材来说,理论性较强,相对枯燥,与现在“90后”的大学生之间多有历史的隔阂感,吸引力不足。“非遗”则包含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性,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在思政课中开展以“非遗”为平台的研讨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或集体学习、讨论、研究“非遗”而受到非物质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体会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化学生对中国化文化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非遗”在思政课研讨式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多维教学模型建设,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非遗”融入思政课研讨式教学需要采用因“遗”而异的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根据“非遗”项目的不同类别和属性对思政课研讨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甄选和优化组合,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更好地体现“非遗”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要将“非遗”文化内核更好地体现在思政课中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双主体”作用。研讨式教學法恰能较好地体现互动教学的优势。研讨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题,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研讨小组或班集体为单位,围绕研讨主题和研讨提纲,通过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发言交流、提问互动、教师评点等形式,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此法优点在于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它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更好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交流。

地区性“非遗”融入思政课研讨式教学能赋予思政课研讨式教学个性化和地域化文化特色。“非遗”项目带有典型的地方文化色彩,是地方特色性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思政课研讨式教学中融入“非遗”内涵就将思政课教学与地方文化紧密联系,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学与中国化文化结合的优势,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课程内容的现实感。

二、“非遗”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可行路径

探索“非遗”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非遗”知识体系与思政课的传统理论体系不同,直接参与是“非遗”文化沿袭的重要方式。不同属性的知识体系决定了两者在融合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内在规律和特点,寻找可能的融合点。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将“非遗”纳入系统化思政课研讨式教学体系。以黄山颇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为例,按照教学的不同特点可以大致归为三大类:知识类、技艺类和鉴赏类。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需要根据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甄选,探索各类“非遗”项目在思政课研讨式教学中的应用规律和特点。知识类的“非遗”可以借助课堂教学方式、“非遗”传承人访谈或“非遗”讲座等方式展开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技艺类的“非遗”课程可以通过课内外的演示课程,或者让学生进行模仿、实验或研讨;鉴赏类的“非遗”课程可以通过学生在参观博物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实体展示和解说员讲解中把握其内核和精神实质。在三类不同“非遗”课程与思政课融合的过程中,重点在于体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分类设计研讨式教学步骤,构建具有“非遗”特色的系统化思政课教学体系,更好地体现本土化、民族化、时代化的思政课教学要求,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对“非遗”在思政课研讨式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创新。根据不同类别的“非遗”特点和思政课教学目标,探索新的研讨式教学方法,如“非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的专题讲座研讨法、“非遗”演变与发展的哲学分析研讨法、“非遗”的历史演绎研讨法等。方法的应用和创新可以在“非遗”的教学课程实践中逐步完成。运用新的研讨式教学方法重点在于体现“非遗”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历史观、政治观等思想观念,将中国优秀的文明成果在思政课的课堂上,在学生们的学习和研讨中逐步生动化、形象化,将思政课静态的理论传授与动态的“非遗”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既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世纪、新生代的学生中的进一步发展。

构建“非遗”为平台的思政课多维研讨式教学模型。在“非遗”和思政课的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对于建立具体的教学模型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之中。按照“非遗”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尝试就某一具体“非遗”项目进行以下思政课教学工作:设定思政课教学目标和研讨提纲——根据预设目标进行“非遗”项目甄选和材料准备(或联系“非遗”实践基地等)——“非遗”技艺展示(或“非遗”知识演绎、“非遗”曲目演出、“非遗”项目调研等形式)——就“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背景、思想政治文化内核等问题思考并展开研讨等相关教学互动(小组或全班范围)——教师讲解——学生总结等。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类似教学尝试建构适合多元“非遗”项目的思政课教学模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非遗”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和方法。

建设“非遗”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反馈平台。教学通过反馈平台对研讨式教学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教学效果实施的不同,甄选出最优方案,并通过学生实践检验和反馈进行目标性调整,不断优化思政课研讨式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反馈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式平台完成,现实中更网络式反饋平台更有利于教师与“90后”新生代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更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和可控性。

三、“非遗”与思政课教学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者的结合将为高校利用地域性文化资源建立特色性思政课教学模式提供经验。“非遗”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性文化的资源优势丰富思政课教学,同时,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高校借助各个地方的“非遗”资源可以推动各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并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继承和弘扬中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应用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促进思政课教学成果的推广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者的结合能培养学生的地域归属感及民族文化自豪感等。在西方文化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新生代学生对网络文化、西方文化和观念接触较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渠道比较少,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和接纳都存在不足。通过“非遗”在思政课平台的教学与推广,能培养一批了解、喜爱“非遗”文化的青年人,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地区的文化特色,增强地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由衷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也符合习总书记强调的“知行合一”的要求。“知行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实践的精神实质,又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的专家座谈会上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青年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非遗”融入思政课教学将对青年人的思想教育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观点,结合当代青年人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些对于培养当代青年人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J].北京:学习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9.

参考文献:

[1]李蓉.在思政课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2]吉尔印象.璀璨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档案[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5.

[3]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4]陆冠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时代教育,2012(23).

[5]计卫舸.“非遗”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利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6]刘颖颖.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1.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靖桥,盖海红,王靖敏.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课程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9]金文斌.非物质文化资源引入“纲要”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8(1).

[11]孙燕.区域性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12]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科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 2012B454)、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0889)和安徽省教育厅教研一般项目(2017Jyxm045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陈玲

上一篇:当代农民画民间艺术论文下一篇:网站开发与网页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