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讲思政课

2024-05-19

学生讲思政课(精选6篇)

篇1:学生讲思政课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看完毕之后,大家有什感想?下面给大家分享大学生讲思政课感受最新大全.欢迎阅读!

思政课感受1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普通人虽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明确了理想,今后的岁月定将不负韶华。

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要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罩;第二要勤洗手;第三不要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免疫力。不能吃野味,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思政课感受2

当新春的大红福字还静静地张贴在千家万户的门庭之时,当礼花还爆响在夜空中之际,当美味家肴盛满餐桌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阴霾遮住了蓝天,使这个举国欢庆的传统节日蒙上了梦魇般的阴云,便注定了鼠年这个春节是不同寻常的……

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地来袭神州大地,从武汉到湖北直至波及全国,似乎都笼罩在这片阴霾之下,疫情扩散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全国上下,充满对未知的担心。这场疫情让人联想起03年的“非典”和非洲的“埃博拉”。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我看到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舍生忘死,众志成城,让人们看到了无数平凡凝结而成的伟大。告别亲人,背起行囊,奔向武汉、奔向防控冠状病毒一线。他们用微笑、用行动感动中国,用行动书写大爱人生,用行动将脚下的路踏出一道美丽的彩虹。他们就是我们敬爱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就是阴霾里的逆行者。他,她,难道他们不想在家过个团圆年吗?难道他们不怕死吗?难道他们不怕被传染吗?难道他们没有妻儿吗?想!有!但是,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救死扶伤、治病救人。面对困难,绝不退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能驱走瘟神,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近病毒,与死神共舞,与时间赛跑。看着他们匆忙的背影,看着他们穿着厚重的隔离服与死神争分夺秒,看着他们摘下口罩,脸上捂出的道道勒痕,看着他们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吃着盒饭,看着他们坐着就睡着了,看着……一幕幕、一景景,感动着天,感动着地,感动着每一个国人。为他们喝彩,为他们点赞,为他们加油。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他们是我们的自豪!

面对此次突发的疫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无疑是重大考验,又加之一年一度的春运,这对于疫情的控制难度更加是雪上加霜。疫情虽然很严峻,但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声召唤:封城,华夏儿女齐动员;一声动员: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奔赴灾区,炎黄子孙共向前;一个号召:全员春节不出门,自觉在家隔离观察;一声令下:几十台挖掘机齐上阵,数天便可建成医院,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十四亿人,众志成城,数千名医护人员争先恐后报名赶赴武汉,医务工作者逆行而上,向死而生。

阴霾中,我们成千上万的逆行者,放下小家舍自我,顾全大家施大爱,用生命为千家万户守护和平,为祖国人民保安宁,人性的光芒普照大地,博爱的力量感动寰宇,奉献的阳光温暖众生。与死神搏斗中,他们的爱点亮了希望的灯塔,为病人指明了前方的路标。忙碌又充实有意义的人生才是价值的体现,他们日夜奔忙,就像江河之水奔流不止。他们不计较得失,不在乎日夜繁忙,抗击、防控病毒的地方就是他们战场,就是他们演绎人生的舞台。汗水泪水湿透了衣裳,他们无语,再苦再累,他们无言,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战胜病魔,驱散阴霾,百姓安宁是他们唯一的心愿。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就像这句歌词说的这样,我们的白衣天使辛勤付出必将换来美好的明天。

思政课感受3

今天协同全国的大学生一起收看了疫情防控的思政大课,看完过后受益匪浅。首先,由于这场疫情国家更是重视了关于野生动物的问题,也使全国人民意识到,野生动物吃不得,它们是千万中病毒的来源。其次,我为中国在这场疫情中的大国担当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最近很多省份已经实现了病例清零,这正是说明了中国速度不容小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采取了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是病情得以迅速控制的主要原因。

聚焦党建,加强基层组织领导,以党建引领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疫情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是党的工作基础,抗击疫情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在这场阻击战中每个党组织都是一个堡垒,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飘扬。要压实压紧责任,运用各级党组织工作优势,把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层党组织要坚决站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党员干部要在党组织引领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找准站位、立足岗位,冲锋在前,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思政课感受4

提到门,大家都十分熟悉,谚语有云“关上大门朝天过”,比喻不相往来。自疫情防控开展以来,各地统筹部署、联防联控,夜以继日在基层一线排查值守工作人员,如同严阵以待的“守门员”一般,关门落闩,扎实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守护着一方老少爷们的平安,使得病毒“不得其门而入”。

可是,随着确诊人数不断增加,防控压力与日俱增,全民疫情当前,却有人因私故意隐瞒外出信息,明明宅在家里就能为国家做贡献还有人面友聚餐,更有甚者往超市物品、电梯按键上吐、抹口水,着实令人愤慨。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肆意任性?一线的医生护士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着同胞,部分人为了“一杯奶茶”“闲的发慌”“关我何事”等等荒唐理由,随意外出,不仅使自己暴露于危险之下,还可能会让防控部门多日的心血付诸东流,医生和护士需要付出更多治疗精力和感染风险,国家可能花费更高的救援资本。种种所作所为,无疑是帮助病毒“登堂入室”。

我们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人讲究传统,家的观念根深蒂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守门员”家的观念依然坚如磐石,只不过,这个“家”由小家变成了大家。为大家守住“门”,即使手冻脚冷,也挡不住严格把守的决心;即使低温寒风,也驱不走坚守的信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因为“守门员”值守的不仅仅是岗亭,更是村庄平安的大门;“守门员”身处的不仅仅是一个卡口,更是一方责任的厚土。

或许有人会说,我又不是党员干部,只是一个普通人,能干什么?为居民办理通行证的志愿者;无偿捐赠防疫物资的爱心人士;怕工作人员吃不上一口热乎饭儿提来一兜刚出锅的大蒸包的暖心大姨;用微信持续宣传、循环打电话告诫居民不串门、不聚会的社区热心群众……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也能有所为。什么叫万众一心,你我的实际行动,才是这个词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血脉传承,在这危急时刻,更需要14亿中国人用担当奉献点燃骨子里的爱国热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这疫情防范的关键时刻,作为普通民众,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关上大门朝天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我们都是“守门员”。没有一场战争是靠一个人能打赢的,责任从来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我们不能拿别人的“负重前行”,为自己的“岁月静好”买单。请记住,此刻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对战疫的最强支援。

思政课感受5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上下十四亿人感受到病毒的无情、但同时也看到了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感人场面,也看到了共产党员在面对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冲锋在前、个人在后的奉献精神。

这场战役是全民族的战役,也是对社会全方面的一个考验,而绝非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事件。从疫情发生到严重,从认识疫情到救助和隔离病人,从全国支援武汉到口罩、物价哄抬,从一方面地报喜不报忧到舆论满天飞,这次战役带给我的认识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也

认识到舆论的重要性,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规模如此庞大国家,在行政和社会治理上的诸多挑战,也没有看到最近央视带头为了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谣言过分解读,开始在多个城市试点直播、在武汉小汤山模式医院建造过程直播、让新闻和事实呈现到观众眼前、跑过谣言。当然,最近很多事件需要带给我们认识的反思,需要我们认识到我们国家的行政能力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疫情结束后深入调查、吸取教训,但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在另一方面,我看到的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史迹。一批批党员先锋队冲在了防空疫情最需要的第一线上,医疗冲锋队、基建冲锋队、党政冲锋队,这些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热泪盈眶,让我们对击败病毒、对国家的明天充满希望。天灾无情人有情,隔离并不不隔离爱,希望在全国各民族齐心协力下,早日战胜病毒,恢复美好生活。

篇2:学生讲思政课

电脑知识我最棒,灵活运用我能行,我了解电脑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构件名称和功能,清楚电脑的重要性及社会发展的意义。会用启动的基本技能和简单的操作方法。会使用一种汉字全拼输入法和进行文字、图片的简单处理。我叫邝华,来自TC电商1201班,我平时喜欢看书和上网浏览信息。我性格开朗,随和。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新华学子同台PK,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讲把自己展示给大家!

现在许多人都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评价90后的词语大多都是自私、自我、没有责任感,而作为90后的我却觉得这样的说法太过偏见了,在我们身上也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点,可是我们却也不能说这些词语都是毫无根据、凭空捏造的,就在此时我们可以仔细的看着我们自己,看看这些评价在我们身上,有没有相符合的地方,大家想想比起小时候,比起中学时代,比起几个月前刚来到这所学校时我们,如今的我们在思想上、态度上、价值观上是不是都有所改变了呢?

想想儿时的我们,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童年》这首歌,歌词有一句是这样写道:“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这首歌正是我们美好童年的表现,那时的我们会为了老师的一个表扬、一颗水果糖、一部好看的动画片而满心欢喜,也会为了结交一个朋友而付出真心,那时的我们天真无邪,生活中有的是美好。在想想读中学时的我们,中学是我们奋斗拼搏的岁月,为了中考、高考而努力拼搏,那时的我们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为的就是一个目标,当时的我们都没有放弃,用我们奋斗的毅力撑了过来,那时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很充实,那时的我们刻苦努力,生活中有的都是奋斗。在想想一年前填报高考志愿时的我们,那时的我们虽然忧伤,沮丧,也十分消极,但是我们有一颗炽热的心,一颗怀有梦想的心,一颗对大学生活充满着期待的心,那时的我们青春热情,生活中有的都是梦想。但是如今的我们呢?这些东西在我们内心还剩下多少?我们早已不会觉得生活像童年般那么美好了,早已不会用一颗真心去认识每一个 朋友,早已不会为了学习而刻苦看书到零晨,早已不会为了一件事表现出是喜欢还是厌恶,也早已忘记了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理想了,现在的我们剩下的只有一颗不满而平淡的心了,对于感情我们看的只有金钱,对于社会我们有的只有抱怨,对于生活我们也只看重自己,可是以前的我们不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现在我们的想法都改变了呢?为什么我们以前所珍惜的东西现在在我们看来都一文不值了呢?我们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现在却变成了暗淡的灰白色,我们原本热血沸腾的心,现在却冰冷封闭了,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许多人会说,那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梦寐以求的象牙塔,那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那都是因为生活太多的不公,那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机遇,那是我们将一切都看淡了,不愿再去追求,平平淡淡就好,曾经的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是现在我发现,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想法太偏激了,太消极了,主宰人生的是我们自己,而放弃人生的也是我们自己。

现在的我们正是青春年华,是应该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努力奋斗的时候,不要回首过去,为了过去的不公而后悔,也不要再超凡脱俗,怀着一颗平淡的心去生活,现在我们应该向前看,为了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去学习,也不要再虚度光阴了,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梦想与现实只有一线之差,青春与衰老也只有一步之遥,为了我们的人生不再有更多的后悔,现在就应该把握住青春。

我们应该觉醒,应该用什么来追求自己的未来呢?应该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因为我们是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所处的年代不允许我们落后,然而知识是我们向时代进军的筹码,谁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而且我们终将会战斗,都会攀援,都会步入社会,那么知识就是我们飞翔的翅膀,奋斗也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奋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奋斗上的过程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就像苏轼所说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困难总是伴随着我们。但现在我们仅仅面对的是单纯的生活、没有工作的忧愁,没有工作的烦恼,没有养家的责任、,有的或许就是学习上的苦恼,友情上的障碍,家人的不和则是苦涩的,或许这些是奋斗的历程必经的。古人不是有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吗?想象五四期间,那些青年不是带着满腔热血不顾一切的前进吗?他们顽强的抗争着,不屈的奋斗着。因而我们应该感谢奋斗的历程中的困难。是它们让我懂得什么叫生活,告诉我们生活需要拼搏。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我们是年轻的,我们适逢盛世,理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更应奋斗其时。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拿出我们尝试的勇气,拿出我们青春的热情,在毕业之时,再回首,我们没有平淡、遗憾的青春,有的只是我们努力拼搏奋斗的丰碑!

篇3:高校学生思政课逃课之对策分析

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 如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呆板, 缺乏吸引力, 学生学习态度的实用主义倾向等, 诸多因素层层叠加, 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学习风气。因此, 本文主要从此三个方面来进行反思, 提出建议, 为减少、遏制、杜绝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逃课建言。

一、从学生入手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也是逃课的主体。在一项学生问卷中有高达78%的学生认为是自己该为逃课负主要责任, 但又有63.1%的学生对逃课持赞同态度, 这两组数据的对比说明学生一方面清醒地意识到逃课有违做学生的本分, 但另一方面又难以抵受逃课的诱惑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自律性较差, 甚至认为“大学不逃课, 枉为大学生”。要改善这种状况, 还要从根源抓起, 培养学生对课程兴趣, 提高他们学习动机。

第一, 要从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从而启发学生学习得自觉性。受到社会上功利观念的影响, 甚至有些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不到深奥的专业知识, 更不能培养有助于就业、有助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 只是些枯燥的理论教学, 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他们难免对思政课缺乏热情, 能逃则逃。作为教师, 应该首先了解到学生的这种心理, 再据此因材施教。而价值观教育则是解决这种矛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首先应当使学生明白,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不是简单的政治课, 不是中学阶段政治课的简单重复或延续, 而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理想、道德和情操的课程, 课程内容也并非是一味的理论说教, 而是紧密结合实际的, 伴随大学生成长成才, 顺利走向社会的指南。

第二,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当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的动机, 从而把活动的动机来转移到学习上面来, 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天然的联系, 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入手, 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大学生生活成长中的问题来进行分析, 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意识, 培养他们的倾诉愿望和对课程的兴趣。

第三,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的时期, 往往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鼓励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激发他们的兴趣。

此外, 作为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外, 在教学理念上也应该树立

这样的观念, 教学不是优秀教师展示其娴熟的授课技巧的一种表演活动, 而是每个学生实现其正常的人生发展的一种心路历程。因此老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以情感化, 以爱争取, 多与学生交流, 多了解学生, 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授课, 可以使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每个老师, 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 这样的课程才能真正吸引学生, 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从教师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对象, 教师则是主体, 主导着一节课的成败与效果, 而大学生在思政课上逃课率高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够, 缺乏技巧。因此, 高校教师要精心设计还要组织教学, 认真探索专题性讲授和案例性教学等等教学方法, 推进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改善学生逃课现象需要任课教师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 确定授课目标,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教材也在不断日新月异, 随着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 几乎每年都有精心的修订, 大大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 也带了许多在教学目标, 教学范围和程度上的困惑。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迅速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 更新教学内容, 明确重点难点, 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

确定教学内容后, 还需要精心组织。在与学生实际接触中不难发现, 不少学生其实并不想逃课, 思想政治理论原本有一定的兴趣, 希望帮助解决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但几节课下来发现, 老师在课堂上要不讲的太深, 通篇理论灌输, 枯燥乏味;要么就讲得太浅, 通篇讲些琐碎笑话, 思路不清, 既不能解惑, 亦不能授业。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失去了兴趣, 人在心不在, 迟到早退或干脆逃课。由此看来, 提高授课水平, 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是关键。老师要在领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讲究一下授课的艺术, 要把课程尽可能讲得生动透彻、趣味盎然。现在提倡教学要互动, 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共同探讨研究, 要把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有机结合起来,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 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第二, 善用多元教学手段。

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性, 如教材略显简单, 内容大多熟悉等, 这些因素成为学生的障碍, 为了能解决这一问题, 老师就必须在教学的手段上多方些精力。如改变授课的方式, 能贴近学生的实际, 来分析社会的热点, 追寻符合教育的教学规律与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 如启发式、研究式和参与式等办法来活跃教学的气氛, 启发学生的思考, 来增强教学效果。

此外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网络资源, 提高课件质量, 如微博、微信等。这些年大多数高校在教学硬件建设上做了较大投入, 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 每个教室都实现了多媒体的配置, 为教师创造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备课和课堂阶段都要善于运用这些资源, 吸引学生兴趣, 改善教学质量。

第三, 以学生为主体, 加强教学的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部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实践也已经成为诸多高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 比如每年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 每个寒暑假的社会调查等等, 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 教学实践活动也需要常设尝新, 不断探索出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来组织学生参与, 如利用校内的, 校外的, 社会的, 企业的或者网络的资源来投入实践。还要建立和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如现在有些高校响应教育部号召, 每学期拿出两周时间来进行专门的社会实践, 确定教学目标, 规定学时, 制定大纲, 并且提供必要的经费, 来取得初步的效果。还要把实践教学和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专业课的实习等等结合起来, 从而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活, 引导大学生们走出校门, 到工农群众, 到基层中去。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 深化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的效果。

第四, 思政课教师应该强自我修养

作为教学教育活动的主体, 老师自身的素质同样是导致学生逃课的重要因素。早在几年前, 中央文件就指出:提高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水平和质量, 关键在于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活跃课堂的关键因素。因此, 教师应该努力发展自己, 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 真诚, 宽容, 负责, 幽默等优秀品质, 这是密切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 提高敬业精神, 扩展知识视野, 提升教育艺术, 如改进普通话水平, 提高音量, 整齐仪容等等等, 努力成为富有个性和人格魅力的人。用个性魅力和自身人格感染学生, 吸引学生, 有如此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三、从学校入手改善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也会成为制约到课率的不利因素, 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第一、改变教师的评价体系

每个高校都有一套教师评价体系, 这些评价体系就像是指挥棒指挥着教师的教学与科研,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服从这样的指挥棒。学校对一名好老师的评估尺度到底是以教学为主, 科研为主, 还是二者都为主, 十分重要, 它能引领教师的队伍发展目标和整体意识。如果学校用科研为主, 把科研工作量作为评价一个教师的主要原因, 那教师将会将全部的精力都投放了科研方面, 那么自然没有人想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堂教学上, 从而更谈不上来吸引学生。

同时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更是改善教学的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师讲课的好或者不好, 学生其实最有发言权, 同时学生逃课多少也是好与不好的最直接反映。其实学生的评价并不能以逃课率来衡量讲课质量, 其实大多的隐性逃课根本无法统计, 所以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面的评价体系用来评判老师的教学。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若能在评价体系中体现出对学生逃课的关注, 可能会为缓解逃课问题提供一个途径。

第二、改善考试的方法。

考试其实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必要手段,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考核学习效果的复杂性, 单纯“笔试”成绩不能全面体现学习效果, 平时表现与思想政治政治素质才是真正的衡量标准, 因此要完善和改善思政课考试的方法, 更需找到有效方式, 通过综合考核学生所学内容的实际表现和理解, 争取客观的全面地反映出大学生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办法基本上是笔试占到70%, 平时成绩占到30%的权重, 也有些学校把平时成绩的权重增加到40%, 这样更能反映学生的平时表现情况。也有些学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就做出尝试, 平时成绩中增设一个学生互评项目, 设立若干与大学生道德品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相关的选项, 由班级所有的同学进行互评与自评, 这尝试将符合思想政治的教育规律, 能综合的反映出学生平时表现, 而并非只是依靠老师的期中考试或者点名记录来给出平时成绩。

第三, 加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联系。

辅导员是校园中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群体, 最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习生活习惯。广东商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37.5%的老师和25.9%的学生认为是院系学生或者辅导员工作负责人应该为学生逃课负主要责任, 仅次于学生和任课教师。有鉴于此, 思政课教学应与学生工作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特别是加强思政课任课专职教师与辅导员的联系, 或者通过兼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 有效地衔接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实际。

总之, 从大学功能定位这方面来看, 高校应该以培养教育创造型的人才为主, 其实单一“传授知识”早就无法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了。最主要是教学方法要变原来“填鸭式”、“满堂灌”, 教学方法改为讨论式、启发式, 教师精讲少将, 让学生充分的自由的讨论,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的气氛, 鼓励教师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的方法来教学, 从而充分凋动学生得积极性。只有三管齐下, 三个方面各自检讨, 共同努力, 才能有机会提高学生的上座率和学习的效果, 使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师生传授知识, 交流感情, 寓教于乐的教育场所。

参考文献

[1]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5月.

[2]罗乐.从旷课现象探索教学改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年4月.

[3]李斌雄, 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

篇4:讲“活”思政课的学术达人

学生不爱听,老师讲得累,思政课俨然成为了高校“最难讲”的必修课。

而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最年轻”的教学团队,平均年龄不过40出头,其中还有三成是“80后”。三尺讲台上,他们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热情,讲“活”了“最没劲”的课。

陈琳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座无虚席的《概论》课

陈琳教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偌大的阶梯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鲜有学生看书做作业,更不见有人打瞌睡或是玩手机。

“电影《1942》里对特殊时期人性的展现,《星际穿越》那个为了求生而撒谎的星球探索者,以及《狼图腾》中作为‘神’的狼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性……”在《概论》课的开头,陈琳用三部电影大片举例,谈及人类内心中的“兽性”,课堂上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开始热烈地讨论。

话锋一转,陈琳说到了《概论》课的主旨:“我们这门课所关注的,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和文化的建设,让这个‘小动物’更多地展现‘文明’,而非‘兽性’;而它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大背景,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鲜活的当代中国。”

对于陈琳老师主讲的《概论》课,“有趣、紧贴实事、不墨守成规”是学生们最多的评价。

作为复旦大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钰民教授表示,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学生对这门“没劲”的课程感兴趣:“陈琳博士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以学生熟悉的电影和阅读作为切入点,摆脱了过去‘从理论到理论’的枯燥授课方式,自然受到学生的喜欢。”

“80后”学术达人

陈琳生于河南省安阳市,2002年高考进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读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复旦大学攻读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在法国巴黎一大索邦经济学院参加“中法蔡元培交流合作项目”的博士生联合培养,2012春季获得西方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开始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公正与代际流动、家庭政策和女性主义。

陈琳师从复旦经济学院前院长袁志刚教授。还在读博时,她就连续两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经济篇一等奖,据介绍,这一论坛每年面向全国征稿数十篇,能够进入终审答辩的文章不过十多篇,而能获得一等奖的仅有一篇,是唯一的最高荣誉。她的博士论文题为《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五份论文评审意见均为“A”,在答辩优秀率30%上限的规定下,她的答辩成绩超过90分。2012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她就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年,青年项目的批准数量仅占到申请数量的23.4%,而陈琳负责项目所在的管理科学部,批准率不到18%。此外,她也作为第一作者,发文于《世界经济》、《经济学家》等核心期刊。

陈琳专注于對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擅长采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她看来,《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为主线,以讲解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公共政策为内容,尝试回答“通过怎样的制度和文化建设、让当代中国社会更可爱”这一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讲好这门课程,就需要运用几乎所有社会科学和部分人文学科的知识,经济学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实证计量方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收入分配、代际流动和社会公正问题也是该课程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专业研究的讲述,一来是深入分析的必然选择,二来也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树立一种认识:公共政策的制定既要有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也离不开对社会问题、机制机理的严谨学术分析。

在复旦《概论》课的讲台上,陈琳与学生一次次分享着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思考,以自己的“心灵成长史”打破通常印象中高校思政课的死板样貌。《周易》、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杨绛的《我们仨》、葛兆光的《中国十大经典》、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琼·罗宾逊的《经济哲学》、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论》……各时代、各领域的经典作品出现在陈琳老师的一次次课堂中,她带着自己的思考娓娓道来。

在陈琳看来,“思政课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在学习、探讨中解答同学们的现实困惑”。

对话陈琳:让学术回归社会责任

《中华儿女》:您上的《概论》课能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是如何做到的?您的授课方式上有哪些创新,背后又做了哪些努力?

陈琳:我的前辈李冉老师说,《概论》是一本有关当代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我觉得这个概括特别好。同时,大学生正是这个社会中思维最为活跃的群体。我觉得这两点结合起来,就为这个课程的吸引力奠定了基础。但是确实,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同时也面临不可否认的、严峻的理论和实践挑战。我现在只是有一些尝试,远远谈不上创新,也还在努力,现在摸索的几个方向包括:

第一,在根本态度方面,秉持直面问题、坦诚交流、正面引导的态度,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第二,在问题的引入方面,从大家的小生活出发,把教材和文件中的大问题和生活中的小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大家的兴趣、明确问题的现实意义;第三,在具体内容和讲述方法方面,采用学术研究的方法、以知识为载体,并落脚于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关怀;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问,用问题串起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这里面最难的是第三点。《概论》课的“大百科全书”性质决定了对这门课的学术展开需要深厚的跨学科功底,我现在距离这一目标还差得很远。到目前为止,我和同学们感受都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我往往讲述地更为深刻和得心应手,而对于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更多其他专业问题的时侯,我更多的还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就职这四年来,在教学需要的推动之下,我不断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经典到时评,从传记到专著,这三年多读的书加起来,可能比过去求学十年间都要多。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成长,但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应该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学习过程。

nlc202309081307

《中华儿女》: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您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怎样的影响和引领?

陈琳:确实,作为直接从事思政课一线教学的高校青年教师,就职这几年来,我在面对学生、学者和社会的各种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没有办法停下来问自己:怎样才能实现这个讲台对青年学生和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我现在的初步想法是希望同学们通过在这个课堂上的学习,能够更为理智和富有建设性地看待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从而成长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也成长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伴随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同学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习安放好自己的小生活。其实,我觉得对我自己而言,这也是一个会一直都“正在进行”的过程。

《中华儿女》:在课余,学生和您的交流多吗?他们最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陈琳:学生是复旦大学最珍贵的资源,也是复旦《概论》课改革的最基本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复旦《概论》课的改革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旦的学生们思维活跃、敏锐,视野开阔、多元。基本上每周课后都有同学通过邮件、面谈等方式来讨论问题,从感情、学业、家庭等个人小生活中的琐事,到对中国、世界、乃至人类命运的关注;从对基础知识性问题的咨询,到对很多我自己尚未能从学术专业角度进行完善解答的问题的讨论。我从中受益颇丰。现在课程中还会常常穿插以往同学提供的资料。

《中华儿女》:有学者认为,多年来中国具有的只有西方的经济学,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没有结合中国实际得到发展,因而中国缺少能解释中国经验的经济学,您怎么看?您认为在当下的中国最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

陈琳:这个问题很复杂。国内目前有很多经济学领域内外的大学者对此有很深刻的讨论,比如我的导师袁志刚教授、我的同门师兄宋铮教授等等,我觉得由他们来回答这个问题肯定更为合适。当然,作为一个西方经济学专业出身的青年教师,我也无法避免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今天主要在聊《概论》这门课,我想,或许可以就从这门课所讲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这个角度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粗浅思考。

实事求是的核心是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经济学理论自然也适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如果我们考虑到所有理论其实都有一定的实践背景、考虑到生产理论的知识分子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就会发现,这里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上讲的是学术理论要落脚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共利益,我想当下中国最需要的经济学也应该与这个原则相一致。

依我浅见,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冲突、沟通和融合,既是经济学(或者也可以說是社会科学整体)理论和方法论演变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和社会剧变、转型的一部分。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们就要看到包括西经和马经在内的所有理论都有其特殊的时间和空间背景,都需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做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并不容易,因为思维本身具有很大的惯性,所以教条主义非常具有吸引力。而当理论成长为一个有重大影响力的话语体系的时侯,还会进一步受到学科偏见和现实利益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对话的缺乏,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有益讨论。从西方经济学专业走进一个有着哲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背景的学院,在和这些不同学科的前辈、同事的讨论中,我们常常感受到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不同流派之间的高墙隔离,更感受到拆解这堵高墙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想,西经与马经之间、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与哲学和人文学科之间,是否可能打破固有的成见和偏见,把讨论统一到“当代中国社会公共利益”这个大目标上来?让学术回归社会责任,而不是走向话语权争夺的权力属性。这个过程可能离不开利益和观念的重塑、调整,也就是需要求真务实、突破藩篱。

《中华儿女》:您现在每天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如何安排授课与研究的时间?

陈琳:读书时候曾经开玩笑,觉得每天挤地铁上班很辛苦,所以想找一份“在家也能上班”的工作。现在算是实现了,只不过是“在家也得上班”。记得有位前辈曾经说,工作的时间就是计量回归里面的残差——在适当的娱乐、社交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剩下的时间都用于工作。这可能也是对自己工作状态的描述吧。学期中间的时侯,备课、授课会占用大多数时间,学术研究则会占据假期的主要时间。

责任编辑 张惠清

篇5:学生讲思政课

“讲战疫故事 铸强国使命”全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时,充分肯定广大青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深情称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殷切嘱托新时代青年“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其言谆谆、其情切切。新时代的青年人用事实和行动证明,他们没有“掉链子”、不是“娇滴滴的一代”,而是堪当大任,能够与人民齐开拓、同祖国共奋进的一代。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用“理想信念”彰显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梦想,她时刻指引着我们青年一代在任何时刻都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勇于开拓,顽强拼搏。十九大号召青年以“奋斗的青春”谱人生华章,以“灵魂的归巢”追中国梦想,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决战脱贫攻坚蹄疾步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新时代的青年唯有坚定理想、坚守初心,将激情青春融入伟大时代的生动实践中,才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只有坚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理想信念,才能迎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理想境界。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用“拼搏奋斗”收获青春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任何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要变成现实,都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七十一载春华秋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接续奋斗、凯歌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这万山红遍的新时代,要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奋斗姿态,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当实干家,用奋斗把青春梦想耕种于祖国沃土,在火热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收获青春成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用“坚守奉献”诠释青春担当。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面对艰难险阻,唯有迎难而上,坚守奉献。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坚守奉献,这些曾经父母眼中的孩子,已然长大,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自己所学领域中突破创新,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90后”、甚至“00后”占整个队伍的三分之一左右,身为新一代的青年,他们在自身“努力后”“奋斗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不管前路多艰,始终坚守奉献在抗疫的最前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工作者,唯有脚踏实地,把信仰与奋斗写在前行的征途上,经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扎根基层,建功田埂,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讲战疫故事 铸强国使命”全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2

“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关怀和信任、鼓励及期待。

青春如歌,青春如火,青春如梦,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有希望,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战“疫”场上,一批批“90后”在紧跟时代中砥砺前行,在肩负责任中奋发有为,用责任和担当绘就出绚丽多姿的“青春色彩”,闪耀在战“疫”一线。

“闻令而动”的“赤子心”,闪耀纯粹之“青春底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种“兴”和“强”不是停留在书本里、课堂上、口头上,而是要诠释在行动上、体现在岗位上、抒写在危急时刻。战“疫”也是战场,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安与危、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争先恐后奔赴“战场”,成为“最美的逆行者”。据统计,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份“闻令而动”和“向险而行”的勇气,透露出“听党话”的悠悠赤子心,闪耀着“跟党走”的殷殷家国情。

“冲锋在前”的“狂狷气”,闪耀担当之“青春本色”。“90后”“00后”,曾一度被认为是“温室里成长”的一代,被称为“掌上明珠”。但没有吃过苦,并不能说明一定扛不了事。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这群在父母眼中尚未长大的“孩子”,在人们眼中尚不成熟的“待历练者”,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喊出“我年轻,我能扛”的豪言壮语。这之中,有党员、有干部、有医生、有护士、有志愿者、有学生,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青年”。他们的“战位”虽然没有“舞台”那般耀眼,“冲锋”的阵势也没有“摘金夺银”那样显赫,但他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行动证明了不是“垮掉的一代”,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于无声中闪耀出青春风采和青春智慧。

“苦中作乐”的“豁达态”,闪耀乐观之“青春原色”。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值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温和而不炽烈,总能给人希望和力量。在战“疫”场上,活泼的年轻护士在防护服上画出“猪猪侠”,淘气的举动透漏出几分乐观;“希望疫情结束,国家给我分配一个男朋友”的语录火了,青春的朝气喷薄而出;“疫情结束后我要去看中超”厚重的战袍也掩不住他们内心的向往;以及巡视病房以手机照明的“提灯女神”,为患者带去自信的“开心果”小护士……他们用光和暖,让生命重新点燃希望。这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以积极乐观为底色,绘就出五彩斑斓的“青春色彩”,他们不仅仅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更是自信中国的“最佳代言人”。

“讲战疫故事 铸强国使命”全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3

我们来认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山东医疗队的主治医生郭海鹏,他出生于医生世家,一家人五代从医,他说,用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是家训,更是责任。

正在用不太标准的武汉话跟刘爷爷交流的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郭海鹏,刘爷爷今年86岁,在外院治疗近一个月,因为病情加重被转到这里,医疗队会诊后,决定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被老人一口拒绝。

对话中,郭海鹏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经历,但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对此有了顾虑。但缺氧问题又急需解决,郭海鹏反复劝说,刘爷爷终于放宽心同意试一试。3秒钟,医护人员快速置换鼻导管和加压面罩。

尽管郭海鹏的武汉话并不标准,但他温暖的话语还是大大缓解了老人紧张的情绪,刘爷爷很快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氧饱和度也从原来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齐鲁医院两个病区,收治的是30多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年龄的94岁。每天进入病区,问诊、体检、查血气、心电图检查,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了十几年的ICU医生,他说,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已成为一种本能。

郭海鹏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就读于武汉大学,疫情发生后,郭海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医疗队。而其实他刚刚结束在美国哈佛大学三年的博士后培训,回国还不到三个月。

“讲战疫故事 铸强国使命”全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4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春节变得有些冷淡,而在我们大年三十在吃年夜饭的时候,一位位白衣天使却早早收拾好行囊,奔赴一线,夜以继日的投入战“疫”一线。

我们虽然看不到他们可爱可敬的面容,但我们却知道他们是这个春天里最美的风景,是敢于同时间跑、同病毒较量的真英雄。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简称又叫2019-ncov,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人民人心惶惶,口罩也成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年货”和前线的“战略物资”。

在这种危急关头,一些些医护人员、一批批志愿者、一位位白衣天 使和一名又一名的当红明星在第一时间积极行动。捐款、捐消毒液。、捐口罩;奔赴一线,抗击病毒;召集募捐。,挺身而出。这些都是此次疫情的奉献者。也是让我们应当敬佩的人民英雄。

对战役在一线的奉献者致敬,是全社会汇集起来的战“疫”正能量,你们在前线不计生死,救死扶伤,不负众望;我们在后方竭尽所能。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参加过非典的钟南山院士,孝垄之年。,再次“挂帅”。“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他的铮铮善言!“有一座山叫“钟南山”,也是人民对钟南山院士的致敬。”

“前方战“疫”酣,后方勿牵挂。为奉献者致敬,为守护者守护”。所凝聚起来的磅礴之力,是奋斗在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无畏冲锋的坚强后盾。因为有你们的义务反顾,才有我们的用心守护,疫情消散,春暖花开的日子不会遥远。我和你们的家人一起迎接英雄凯旋。

最后我在这里向奉献者致敬,向医护工作者致敬,等待你们的凯旋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讲战疫故事 铸强国使命”全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5

现在,一种全新的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中国肆虐,数以万计的人因感染这种疾病而住院,有的人还因此失去了生命。然而,就当人们面对病毒的冷酷无情和猖狂而放弃希望,坐以待毙时,从我们身边站起了一支铤而走险的防治“肺炎”队伍,他们不惧艰险,冲锋一线与病毒斗争,他们就是我们最崇敬的“最美逆行者”们。

难以战胜的病魔,煽动着死亡的翅膀,降临在人们身边。就在人们遭遇它的时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英雄主义的光辉,它那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它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它的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战斗力。也在骤然间迸发出来,就在这迫在眉睫的时候,您们——白衣天使挽救了一条条生命。

他们每天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精心救治着成百上千个病人。有一些女医生为了能够穿下防护服,不惜剪掉自己秀丽的长发;还有一些医护人员没有地方休息和睡觉,就席地而卧,他们心里想着:只要我休息一会儿,哪怕是一分钟,对我来说,都会好一些,都会有力气,有精神一些。有一句话让我颇受感动,每次回想起,不禁有些热泪盈眶:“哪有什么所谓的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

白衣天使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中有许多人的名字,我们无法记住,但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壮举。在这些白衣天使中,有一位英雄,他的名字,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他,就是我们敬爱无比的——钟南山院士。

钟老和病毒战斗了一生,他始终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他只是认为“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罢了。”耄耋之年的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他为了中国,付出了太多。当他说出那句“武汉是能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就连这位英雄自己,都闪烁出了那种英雄的泪花。

篇6:学生讲思政课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需要沟通的,所以才有了语言。语言是人际间交流的工具。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语言,但这些区域性的语言太狭隘了。你到国内别的地方去旅游、出差,总是需要和当地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如果你说你的方言,他说他的方言,那是不是还得请个翻译啊,多麻烦,连我们交朋友的范围都大大限制了!

正因如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的普通话才应运而生,它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说好普通话,这样才能更好和我们中国同胞沟通,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既然说了普通话,那规范字也就少不了了。你们知道规范汉字和汉字的区别是什么吗?

当然,规范汉字与汉字可不是同一个概念。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已有6000多年历史,现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并存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使用;而规范汉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规范汉字的标准是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我还知道规范字的书写要求。一是要字型规范,二则是书写要素的规范。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以及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推行规范汉字,使用规范汉字,就是要求我们在面向公众的书面语表达中不写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字和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有一句歌词说得好,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是我们每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件大事。

上一篇:从前慢优秀散文下一篇:202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