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口流向问题论文

2022-04-18

【摘要】人口是城镇化的基础资源,农业人口迁移的进程与路径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质量,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处在转型阶段,研究我国农业人口转移的现状和分析其发展趋势将会为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文章探讨了研究我国农业人口流动现状,并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人口发展趋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人口流向问题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论文 篇1:

农业人口“双栖化”问题浅析

摘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农业人口双栖化的现象。“双栖化”现象是城市吸引力和农村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双栖化”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村消费结构、提高农村消费能力等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人口老龄化等负面影响,并从整顿农村闲置土地、完善户籍制度、吸引人才回流、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人口;双栖化;影响

农业人口双栖化是一种人口迁移的过度状态,是不完全城镇化的表现,指农业人口保留期农地承包经营权,农闲时段流动到城市[1],在农村拥有宅基地,在城镇拥有租住或购买的住所。按照进城目的划分为增加收入的劳务型与受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条件所吸引而受户籍制度、生活保障等因素限制,保留农业人口的身份的非劳务型[2]。

我国的人口流动不同于西方是个体意志行为,我国农业人口流动是个体意志结合时代的背景、政策、制度以及家庭等因素,才使得双栖化逐渐成为人口转移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更是我国所特有的制度型、过渡性的迁移模式[3]。这一现象对于农村、城镇以及整个社会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笔者探寻农业人口双栖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其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就其引发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 农业人口“双栖”化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口的移动数量与速度,农业人口生存不再局限于户籍所在地,农业人口双栖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特有的现象,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城市的吸引力

1.1.1 城乡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最显著的差异现象之一,对劳务型双栖农业人口流入城市的主要吸引力。城乡人口生活消费支出比1987年为2.7∶1,2008年已发展为3.1∶1,双栖化的农业人口视城镇为谋生增收空间,但生活空间、精神寄托仍是乡村故土[4]。

1.1.2 全面的社会保障。

城市与农业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差异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而农村社会保障仍处于起步阶段,财政与社会支持不足。农业人口对于城市社会、医疗、教育等保障制度向往逐步过渡成为双栖化人口。

1.2 农村的推力

1.2.1 人地关系紧张,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稳定农业人口与土地之间的权利管理。行政辖区内的土地资源是固定的,而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人均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收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单位面积土地需要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加剧土地供过于求的矛盾趋势。推动了农业人口外出,双栖化的流动模式在保障农作同时增加农业人口收益,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流动的动因。

1.2.2 農业边际报酬递减趋势与农业资源压力加剧。

农业发展受制于自然环境,生产中存在自然与经营双重风险,农业收益普遍低于工业产业,农业收入边际报酬近年来逐渐降低,保持低速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增加成为农业人口收入增加的新动力。从农业资源角度,耕地属于非再生资源,经济发展中耕地大量占用,人口数量的增加,有限的农业资源承载的生产压力加剧,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流动。

1.3 人口彻底流动的限制因素

1.3.1 户籍制度的限制。

户籍制度是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具有中国特色的身份认证体系。划分中国公民为城市、农村居民两类,造成社会保障、福利待遇、义务教育等方面在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间的差别与歧视[2]。二元户籍制度限制农业人口融入城镇,大部分处于循环流动与城乡之间,表现季节周期、政策周期等形式的双栖化,却未能从法律上得到认可永久定居城镇中。

1.3.2 城市规模控制。

城市扩张初期,随人口增加,规模扩张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然后当人口超过城市资源承载水平的时候,城市规模扩张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支出不断追加,最终导致社会经济环境的恶化。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扩张进行适度控制,防止农业人口盲目流动,预防人口洪流对于社会经济秩序的冲击,但同时也产生了农业人口双栖化这一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

1.3.3 农村现行土地制度。

农村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极大刺激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的承包经营权增加农户对于土地的依赖性,土地承包隶属关系的束缚,农户才具季节性流动,或者兼职等方式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成为双栖人口。

2 农业人口“双栖”化的影响

2.1 农业人口“双栖”化的正面影响 正面影响包括3个方面。

2.1.1 影响农业人口消费理念。

农业人口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角色循环转换,虽然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与文化,却深刻影响了双栖农村人口的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更为接近城市人口。劳务性农业双栖人口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提升了自身与家庭的消费能力。根据已有研究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倾向于发展型、享受型,农村人口用于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支出比例增幅加快。消费的示范性,使得双栖农业人口回到乡村生活阶段带动周围人的消费,架起城乡间消费信息桥梁[1]。

2.1.2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人口双栖化是城镇化进程的体现,而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头筹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双栖化带来的人口流动满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提升农业人口的综合素质,随着带回的新观念、新经验、新思维不断蔓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第二、三产业的生长,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接纳城市文明,对其民主意识、维权意识的提升,促进村民自治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文化素质的建设。

2.1.3 开辟农村城镇化的新道路,推动小城镇发展。

农业双栖人口返乡时从城市带回资金,弥补城府对小城镇建设财政投足不足。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我国城镇化道路更为复杂漫长,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进程与模式。我国城镇化包括城市、城镇与农村集镇(非建制镇)的发展,农业人口双栖化带动人口流动逐步完成城市人口的积淀,但多数仍属于农村人口。通过创业、劳务等手段向政策扶持好的县城与集镇集聚,最终融入其中是阶段性、阶梯型实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

2.2 农业人口“双栖”化的负面影响

2.2.1 土地閑置与利用效率低下。

双栖化的农业人口,在农村拥有宅基地,甚至一户多宅,当农业人口流动到城镇,闲置大量宅基地,占而不用或占多用少成为双栖家庭的普遍现象,严重违背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

2.2.2 农村人口老龄化,缺少专业人才。

涌入城镇的农业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是农村现有的科学技术人才或具有经济意识人群。双栖化的农业人才利益中心倾向于城镇,虽然增加农村市场经济的消费量,提升消费能力,但并没能改变农村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长期留守农村人口评价年龄增大,使得农业双栖人口承担老年与少年的双重生活压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老人与少年均无法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重任,农村自身发展缺少专业人才支持。

2.2.3 加剧城镇化负担。

农业人口的双栖化现象造成城镇内部大量流动人口,为城市管理增加负担,是对于城镇的住房、交通、教育等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挑战,如春运等阶段性人口流动对于交通系统的压力,双栖人口造成城镇与乡村双向房屋低效率利用。

3 农业人口“双栖”化引发问题的解决建议

农业人口“双栖”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方案来改善相关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整顿闲置土地,改善农村居住现状

有法可依前提下,建立规范宅基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流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在土地流转中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原则,将宅基地与其地上建筑物优先转让给符合申请条件的附近村民。积极开展乡村规划,调整农村内部结构,积极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状况,改善目前居民点分散、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状。提高宅基地的使用率,避免双栖人口拥有的多处宅基地空置、限制。

3.2 完善户籍制度

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我国双栖农业人口实现彻底城镇化。尝试改变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与范围的允许农业人口融入城市,定居城市,缓解对于农业人口城镇化的严格限制。已经实行暂住制度一定程度承认了双栖农业人口在城镇的地位[3],进一步完善与改革户籍制度,拉近农业与非农户口距离,使得农村户籍与城镇户籍的人口享受同级别的社会保障。

3.3 吸引人才回流,推动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持,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以及改革开放制定的让一部分地区的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农业让步与工业,造成农业人口流向城市,农村出现人才空心化、农业产业化人才匮乏的状况。农业双栖人口流向城市在经济增收的同时提升自我,实现农业人口的技能化、职业化。在政府的引导下,以期实现人才回流,推动农村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5],发展非农产业,扶持乡镇企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3.4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

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户享有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但并不属于其私人财产[3]。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法律允许条件下自由流转,在促使土地规模集约经营的同时,让双栖化农业人口彻底割舍承包的土地,或者选择经营更多土地留在农村,彻底改变双栖化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方媛,索志林. 农民工“候鸟式”流动就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解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4):2066-2068.

[2] 刘方媛. 基于“推-拉”力理论的农民工“候鸟式”流动就业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5):284-286.

[3] 鲁锐,张玉忠. 我国应尽快解决“候鸟式”移动问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102-105.

[4] 云淑萍. 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不同路径比较[J].经济论坛,2012(11):88-91.

[5] 李秀美. 基于产业化发展的农业人才“回流”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89-95.

作者:李雪 李瑞雪 张晓玉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论文 篇2:

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人口发展趋势展望

【摘要】人口是城镇化的基础资源,农业人口迁移的进程与路径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质量,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处在转型阶段,研究我国农业人口转移的现状和分析其发展趋势将会为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文章探讨了研究我国农业人口流动现状,并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人口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镇化 人口迁移 农业现代化

我国的产业组织正在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进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与此相伴的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呈现持续快速发展趋势,1995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为29.04%,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为53.73%,上升了24.6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节奏的加速,掌控好农业人口城镇化的方向、结构、速度和质量,成为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从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发展在逐渐增速,应该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以土地等物为本、追求数量的粗放式发展思路已经与现今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合拍,新型城镇化是以质量为核心,以人的城镇化为特征的。

由增长型向发展型转变。我国前一阶段的城镇化以要素简单聚集和经济增长为主,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形成是重要原因,使得我国在城镇化初期重视城镇的生产功能,忽视了消费功能。根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建设应遵循自身发展规律,重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由增长型向发展型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将是艰巨的任务。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和深远历史意义。

农业人口城镇化才是城镇化的实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人的城镇化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不能单一理解为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不是农民工聚集化,不是商品房化,而是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根本。缺乏市民化的城镇化是不完全的城镇化,也是没有质量的城镇化。我国城镇化的根本要求为建设民主型的城镇化,必须满足城镇化的消费、生活需要。2001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征地面积的年增长率比城镇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5%,中央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概念之后,出现了较多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普遍被大家接受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涵义为:农业转移人口在职业发生转变的基础上社会身份和权力也同时向城镇户籍居民转变,获得与城镇居民一致的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全面参与城镇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实现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概而言之,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获得工作后还应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服务,以致终获得永久居住身份而成为城市市民,这才是城镇化的实质所在。

城镇化不是“商品房化”和“农民工聚集化”,满足城镇的消费、生活需要,建设民生型城镇化才是我国城镇化的根本要求。适度、健康的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之,滞后城镇化、超前城镇化等城镇化的病态状态会造成城乡差别扩大、城乡对立等经济社会问题。工业化、非农业化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初步城镇化,城镇化又促进工业化、非农化、经济向前发展,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城镇化,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公共设施、教育医疗等资源要素均衡配置,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民生型城镇化的最终形态,实现它的前提是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能差距过大,大马拉小车与小马拉大车都是动力与对象不匹配的体现。

农业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上文提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不仅仅意味着将农业户口改为城镇户口,而是包含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的基础上,户籍、政治权利、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与城镇居民一致,并在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心理归属等方面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具体来说,这个过程有很多新的特征和内涵。目前,国家层面对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概括为人的城镇化,总结为新型城镇化,其主要标志和发展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一是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身份的转变。在各类统计数字中显示的城镇常住人口中包括大量的进城转移人口,他们确实在城镇就业甚至长期居住,但其户籍并没有转移改变,仍然是农业人口,对这一群体慢慢产生了带有歧视色彩的称谓“农民工”。因此,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让进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使其获得永久居民身份。

二是农业转移人口政治权利平等。在中国,户籍是区分城乡居民政治权利的基础,由于户籍的局限,大量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尚未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与城镇原居民在政治权利上严重不平等。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必须赋予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政治参与权、被选举权、参政议政等权利。

三是公共服务全覆盖。当前,我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基本上都与户籍挂钩,是城乡分属,由此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往往不能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权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就是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权益与城镇居民一致、消除对农业转移人口在公共服务方面歧视的过程。

四是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广泛的社会认同。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综合文化素质较城镇居民偏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较少,与市民有较大差距。这种文化素质差距不仅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选择,加大收入差距,影响其城市归属感,也会使社会对农业转移人口产生偏见。为此,要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需要帮助农业转移人口提高工作技能、文化教育水平等方向的综合素质,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真正树立对城市的归属感,在心理和观念上首先实现自我认同,这样,社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心理歧视和偏见也会逐步消除,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实现,是进城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原居民融为一体的主要特点。

城镇化与农业人口迁移的作用关系

农业人口迁移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特征,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都是以农业人口迁移为基础的。科学引导人口迁移,使人口迁移与产业布局、城市规模和公共服务统筹联动,能提升城市化率与城镇品质,城镇化质量提升又明显带动自身的人口迁移效能。

城乡一体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真正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开始,到现在以推动农业的经营规模、促进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为手段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城镇化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已进入良性互动发展时期。

现代农业体系不仅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还包括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鼓励和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落户城镇,剩余的农业人口将会拥有更多的耕种面积,小规模不专业经营的小农经济也会逐步减少,慢慢发展成为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现代农产品安全所要求的标准化和全过程监控也能得以实现。

从城市中把适于农村发展的产业引向农村,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让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人口聚集推动服务业发展和设施改善,最终实现农村发展成为小城镇。而传统农业产业可以利用城镇的市场作用优势,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可以在产业的各环节中就业,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也是有效转移农业人口的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助推农业人口迁出农村。以增加粮食产量为主要目的,主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推动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大提高了农村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节约出了一大部分农业人力资源,他们成为农业人口迁出农村的推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农业剩余产品增加,而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就是减少农业人口,增加人均耕种面积,简言之,就是农民想要增收就必须有一部分人迁入城镇,到工业或第三产业部门就业。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化带来的农业人口迁入拉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首先来自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可以为城镇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第二个前提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后备大军。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的发展,工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对农业人口迁入城镇形成了拉动力。其次,工业与农业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是导致剩余农业人力资源向工业、服务业流动的原因。

农村转变形成中心镇模式。我国的城镇化方向不是简单地农业人口迁入城市,还包括大力发展农村中心镇。机械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为城镇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农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将会催生促进服务业的繁荣,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又会增加就业机会,聚集人口,促进中心镇、农业社区的形成。

我国农业人口流动现状

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民工产生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可我们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与非城市化的农村工业化战略,造成了现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态。工农业的价格剪刀差也是农民流向工业就业的重要原因。

刘传江、辜胜阻等学者认为,我国从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产量大幅上升,但人地关系愈加紧张,加上城镇的初步开放,共同簇生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产生,同时地区间发展差异又加大了农业人口的流动,甚至出现民工潮。

农民工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农民工对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是复杂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样化,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但同时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没有较明显的正面作用。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了无法估量的重大贡献,但工资收入、子女教育、市民化愿望难以实现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被城镇化—“失地农民”。土地征用是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我国城镇化粗放式推进时期,由于区域性的产业聚集和片面追求城镇化数量,农业生产生活用地被政府征收数量过大,速度过快,土地转入第二、三产业使用,被征收土地的农民一般被称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被征地的同时被给予非农业户口,得到一定的安置补偿,比如货币、就业、住房等。因生产生活观念、文化素质、心理归属等主观因素和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认同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还是个缓慢的过程。

农业户口大学生。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等学校扩招政策后,高校在校生数量迅速扩大,2013年我国高校在校生有2468.07万,这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农业户口的大学生,这部分群体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他们的就业方向也多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岗位,收入水平也较高,其中还有一小部分优秀人才可以得到当地政府和就业单位的户籍接收、住房优惠、安家补助等一系列优惠和鼓励政策,并且在后续效应来看,这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落户城市后,对其亲属及后代所产生的迁移效应是十分明显的,而农民工由于收入偏低,工作环境不稳定、劳动强度大,工作之余,还是要回到农村生活,对其亲属及后代的迁移效应是微乎其微的。由此可见接受高等教育然后留在城镇的途径显然是优于农民工和失地换户口途径的,但因对学习等能力要求较高,并不是最广途径。

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尽管受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却始终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与城市化相伴而行的是人口迁移和流动。

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速度放缓。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前一阶段的增长型阶段,正在向发展型转变。面临着城镇化新阶段下的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建设基础设施、推进户籍改革等多重任务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积极稳妥的推进农业人口城镇化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探索出一种不同于旧的人口迁移的模式,符合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模式。

一个区域的资源和环境决定着其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如果资源合理开发、良性循环会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反之,会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适度人口规模是指某一区域内的人口在其可支配的环境资源内,获得最好的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反映了该地区的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资源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规划的适度人口规模为1800万人,土地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为3333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承载5400人,北京市现在人口2114.8万人,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承载6345人。

仍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我国还处在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而言,就业、养老、住房、教育、医疗等待遇资源,还是城市要优于农村很多的,农业人口的城镇化愿望比较强烈。农业人口希望获得就业,并以此为机会获得城镇社会身份,从而能享受到城镇优越的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而不是只是变为城市常住人口。有序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这些农业转移人口的核心要求。

部分农业人口迁移的不稳定性。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农民工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动态过程,近些年农民工回流现象在很多地方比较明显,如果输出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稳定发展能为农民工提供回乡创业的机会,那么相比不能落脚扎根的城市,会有一部分农民工选择回家。有学者认为,中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主体始终处于一种回流状态,并未成为输入地稳定的居民,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欲望更强烈。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现象大量存在,这是研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必须要注意到的重要特点。

总之,我国城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农业人口转移规模大,而且市民化程度低,解决农业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交叉的系统工程,对当前农业人口转移的路径和进程进行科学评估,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选择切实可行的市民化路径的重要前提。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041226)

责编/许国荣(实习)

作者:张建省

农业人口流向问题论文 篇3:

我国农业人口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讨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转移到城市,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为此,深入总结我国当前农业人口转移的主要特点,探究农业人口转移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利用农业人口转移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我国农业人口转移;农村经济;影响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幅提升,使得很多农村劳动力迁出农村转移到城市,造成农村的劳动力显著下降。目前我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必须要重点加强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确保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目前的农业人口数量接近9亿,与农村“地少人多”局面存在显著矛盾,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迁徙到城市之中,并对农村实施经济反哺,解决“三农”问题。

一、当前我国农业人口转移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人口转移的规模

我国农村生产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大规模农业人口转移。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人口转移趋势显著增大。大量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可以有效弥补城市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正在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二)农业人口转移后的收入状况

我国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态势稳定,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后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且各个省之间的收入差异也明显缩减,从而促进了农民群众的收入增长,对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农业人口转移后的行业分布

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必然要大力发展建筑行业和制造行业,这两个行业是农业人口转移最主要的行业。在工业现代化生产的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量显著增加,提升了农业人口转移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显著增强,例如餐饮、娱乐、家政等服务行业,对劳动力需求丰富多元,使得服务行业已经逐渐成为农业人口转移的重点。

二、我国农业人口转移对农村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农业人口转移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改变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形势。受到过去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之外的产业和地区转移时,最根本的目的是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大多数的农民收入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和农业收入,尽管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最重要的组成,但随着外出打工的时间不断增长,工资性收入和所占比例也显著增加,使得农业人口的平均收入显著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农业人口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逐渐接近转移地区,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农村保险类金融服务消费所占比重不断上涨,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消极影响

随着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都以妇女、老人、儿童为主,劳动能力不足,新的科学技术也无法有效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率,还有一些地区出现了抛荒等问题,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在新时期我国正经历以工促农的时代,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显著下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村发展陷入停滞不前。

三、农业人口转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支持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创业

农村转移人口由于在经济发达区域受过一定的历练,会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和广泛的社会资源。通过大量的财富积累,农村转移人口有更多的就业、创业资源,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出台各种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其返乡创业,以推动对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农村的土地改革制度非常关键,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另一方面,土地改革是对农民利益最根本的保证,是农村人口经济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措施。

(二)对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农村转移人口有大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返乡创业后能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受到初创资金技术压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很多的乡镇企业只能够生产制造附加值比较低的初级农产品,造成很多乡镇企业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为此,乡镇企业需要积极寻求金融与技术的支持,通過联系有先进技术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乡镇企业进行产学研对接,邀请专家定期培训,促使技术水平全面提升。这些政策也能够促进乡镇企业的整体资金规模,提高乡镇企业自我创新发展能力。

(三)推动劳动力转移技术溢出

由于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在新时期技术转移的过程中,要加大对转移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转移劳动力,使其成为新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的核心力量。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促使技术溢出,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知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能够快速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保证人们视野开阔,从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农村劳动力规模化转移的背景下,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成人教育,在农村地区通过掌握先进的农村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村技术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此外,要确保农村经济实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对可支配教育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农村科技教育供需矛盾得以有效解决,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产业教育融合发展,根据当地的特色农业分析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专业化教学体系,确保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

(五)加大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

农村地区由于生产要素匮乏,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低,农业回报率比较低,无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要积极加大对农村生产要素的科学投入,保证技术人才资金合理化配置,留住知识技术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让广大高素质人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具有服务性、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在农村地区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农村的就业容量,使得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回流。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可以设置比较低的门槛,吸纳文化素质低专业能力弱的劳动力,以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于返乡创业农民,要给予恰当的资源支持,而且农村居民还可以优先发展电子商务、特色农业,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引导,使农民掌握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积极推广规范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已经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状况,为了缓解人地紧张矛盾,农村大量剩余劳动人口纷纷转移到城市。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劳动生产力水平,这些大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发生显著变化。促使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预期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由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经济收入显著高于农村地区,使得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动力不断增加。劳动力价值水平也是直接决定劳动力流向的重要因素,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限制,农村地区失业人口不断增多,导致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断提高,为农村向城市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动力支持。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过大也会提高人口流动的动力势能。人口流动能够促进区域之间沟通交流效率的显著提高,农村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可以有效减少农村人多地少的问题和矛盾,增强了劳动生产效率。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能够大幅度减少依靠农业为主要谋生手段农民的人数,减少了对土地的投入成本,也能够增强农业劳动生产水平。农村劳动力外流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地区消费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消费结构。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外出打工能够提高农户的整体收入水平,使其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外出打工可以为农民开阔眼界,也是一种对农业教育的支出与投入,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在农民外出打工期間也可以有效弥补城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建筑服务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多,农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全面升级,尤其是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消费,占总体生活消费的比重明显下降,而对于娱乐信息的消费则显著上升,这些因素都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其务工收入不仅仅是劳动工资收入,他们的思想观念也会产生全面的价值提升。另外,在城市生活中遇到许多的新事物能够使他们更自由地在城市中从事多种行业,使其收入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同时,经济收入的灵活多样,也有效推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很多农民在城市生活长时间之后,甚至完全脱离农村而融入城镇生活之中,在回乡之后,也能够将这种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其他农民,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与发展,增强农村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但同时农村人口转移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流动量不断增加,居民对土地劳动投入显著减少,造成许多农业用地荒废,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地利用率下降。农民在传统农业工作中,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远低于外出打工所获得的收入,使得农民对种地投入积极性显著降低。为了保证土地粮食的总体产量,很多留守劳动力,必然会利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来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保证农作物的生长。但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污染问题,造成农业生态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使得耕地土质恶化,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大量转移也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很多外出打工者大部分都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而家中剩余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儿童,这部分人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对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也无法掌握,缺乏足够的经济意识,导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陷入困境。在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之后也会导致农村科技缺乏创新,无法实现科技兴农战略,还有部分农户,由夫妇共同进城打工,留下小孩由老人照顾,这样就造成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使得他们的内心非常孤僻,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要积极增强科学引导,所以我国政府提出返乡创业的号召,但是返乡创业并不单纯是返乡务农,而是需要外出务工人员运用自己所获的资金技术,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也能够保证农村经济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新时期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建设,通过打造美丽乡村来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同样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减少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促进中小城镇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规模转移不断增加,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为了能够有效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要重点探究农村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策略,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优化,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文武.农业人口转移、投入要素替代与乡村产业振兴[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5).

[2]  刘燕燕.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对农村发展影响综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2).

[3]  曲芙蓉.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8).

[4]  郭远智,周扬,刘彦随.中国农村人口外流的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20,(1).

收稿日期:2021-01-06

作者简介:杨建花(1978-),女,山东东营人,统计师,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作者:杨建花

上一篇:数字信号处理器论文下一篇:室内设计装饰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