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发展的茶文化论文

2022-04-16

摘要基于森林旅游蓬勃发展的大背景,阐述在林场发展生态茶园的优势和必要性。利用苍梧县森林资源和六堡茶品牌优势,在林场建设新型生态茶园,促进当地茶产业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于景观发展的茶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景观发展的茶文化论文 篇1: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凸显出其应用价值,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既可以促进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经济价值,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旅游开发;文旅融合;甘肃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遗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适度地开发利用可以使人們了解非遗自带的文化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从而实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又能促进区域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提升开发层次,从而形成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基于此,将非遗与旅游业不断融合发展,可以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一、甘肃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一)政府主导,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各级政府充分发挥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二者融合发展。2019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布了《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随后组织全省各市州积极开展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积极实施中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截至2020年,已举办各类研培班20期,受训学员达900余人。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参与了甘肃特色的临夏砖雕、甘南唐卡、甘肃洮砚的人才培训[1]。2020年初,中央财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投入1 506万元,省级财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投入1 300万元,这为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2020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腾讯云合作开始建设非遗大数据平台[2]。同时,相关旅游景区与非遗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以非遗文化为基础的表演性活动,以此增加非遗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宣传力度持续加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宣传,普及非遗保护方法,增强公众依法依规保护非遗的责任意识。以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及“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大型活动为载体,全面展示甘肃非遗的独特魅力。甘肃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对非遗喜爱的种子。同时,利用“陇上非遗”微信公众号、甘肃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文化甘肃网、甘肃文化产业网等网络资源,讲好甘肃非遗故事,显著提升优秀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非遗旅游产业初成体系

甘肃各地州市政府部门积极挖掘本地非遗文化,推动非遗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对非遗进行整体开发,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敦煌文化产业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平凉中华崆峒养生地等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形成了集旅游体验、宣传展示、运营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平台。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夏河拉卜楞香浪节、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等将传统表演类、民俗信仰类的非遗开发成旅游节庆等产品,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促进了非遗旅游与地区经济发展。要大力开展非遗进景区工作,通过非遗项目和现有景区的合理整合,配合推出多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尤其与甘肃省经典旅游线路契合,赋予景区、景点以更丰厚的文化历史内涵,使之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卖点和新亮点。
二、甘肃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1.注重游客的旅游诉求

要提高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度,又不能降低旅游质量,一个路径就是注重并满足游客喜欢体验的旅游诉求。例如,在吃的方面:岷县点心、静宁烧鸡、陇西腊肉等传统吃食手工技艺,如能让游客自己动手体验制作的一个环节或整个过程,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陇东窑洞民居文化可和当前颇受游客欢迎的民宿融合;香包绣制、剪纸、木版窗花年画、民间手工麦秆编结等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可打造文创精品;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引入旅游活动中,创新慢旅行的方式,提升旅游质量。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于把非遗转化为旅游资源,技术手段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是在保持非遗真实性或原生态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意和包装,让游客能感受和触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如旅游演艺、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都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

3.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必须走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道路。例如,可以将康养旅游产业与非遗中的传统医药相融合;体育旅游产业和非遗的民间杂技与竞技相融合;旅游演艺产业与非遗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相融合;研学旅行与非遗的传统技艺相融合;动漫、影视旅游产业与非遗民间文学相融合等。

(二)积极创新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1.开发型融合发展模式

开发型融合发展模式主要通过资源融合的方式,开发非遗公园、博物馆、民俗村以及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展示场所,供游客参观。开发型融合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遗主题公园模式

非遗主题公园模式主要用于开发民俗旅游,一般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同时具有观光、娱乐、休闲和度假等功能,开发形成的是综合性旅游景区[3]。非遗主题公园模式有利于人们更多地认识和了解非遗知识,能够使非遗得到广泛的宣传。

(2)博物馆模式

博物馆模式主要通过搜集、整合、陈列一些与非遗项目有关的文化、历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标本或者文物,向游客展示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民族的文明,对人们进行非遗的科普宣传和艺术熏陶。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那些即将或已经濒临消亡,或者是难以继续自身传承的,但尚有生存希望的非遗进行开发。

(3)民俗旅游村模式

民俗旅游村模式主要对那些仍保存完好,有传统文化特色以及独特文化研究价值的村落进行开发。例如,榆中青城古镇就是一个民俗旅游村。这种非遗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主要是以当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和村落的自然状态为主要内容进行旅游开发。

(4)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

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主要对非遗保存比较完整的区域进行一系列的整体性、原生态的保护。如即将建设的临夏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庆阳陇东南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区、张掖肃南的裕固族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但可以给非遗建立一个有效的保护屏障,同时能够比较真实地、完整地展示当地民俗文化遗产的风貌,促使旅游者有一种必须去亲眼观看、亲身体验一下原生态的文化遗产的冲动。

2.體验型融合发展模式

体验型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利用市场运作,开发非遗项目中诸如民族节庆、现场演艺、民俗体验类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从而体验感知非遗。体验型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节庆活动模式

甘肃也有很多少数民族节日是非遗项目,如舟曲县曲告纳乡天干村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煨桑祭祀,感谢神灵,祈祝吉祥,盼来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天干吉祥节。另外,一些地方婚嫁祭祀很有特色,此类活动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如天水太昊伏羲祭典、平凉西王母祭典、庆阳周祖祭典、天祝土族婚俗和华锐藏族婚俗,等等。

(2)旅游现场演艺模式

旅游现场演艺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依托旅游景区景点,通过一种富有地域特色、表现地域文化、具有鲜明个性、注重体验性的演艺形式,解读非遗文化价值、吸引游客的主题商业表演活动。甘肃推出的《又见敦煌》《丝路花雨》《敦煌盛典》实景演出效果空前,甘肃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围绕著名景区景点再着力打造旅游实景演出新亮点,努力提升游客观演体验。

(3)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模式

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模式主要对一些具有明显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街区结合历史文化、民俗工艺、休闲娱乐、周边景观等优势资源进行提升改造和综合开发。例如,目前正在推进的“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项目建设。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模式还应当整合文化节、艺术节及一些文化竞赛作为载体举行文旅活动,进一步活化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等。让游客在旅游中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以及感悟非遗文化内涵。

(4)工业生态园模式

传统手工技艺的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适宜采用工业生态园模式。这种模式以原有工厂车间或者现有工业园为载体进行观光或实践,如黄酒制作、铜铸技艺、陶瓷制作等,游客到现场参观厂房、制作流程,达到通过对非遗的观光游览,最终形成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游客通过观光不但可以学习很多相关知识,企业因产品得到推销自身也受益,同时实现了对非遗的保护,达到多赢的局面。

3.创新型融合发展模式

创新型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将非遗的文化元素通过技术融入特色旅游商品、特色餐饮、民族服饰、民族旅游景区(点)中。创新型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旅游商品开发模式

结合非遗对商品进行开发要在尊重非遗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开发出的商品不仅要表现出旅游景区明显的特色,而且让游客通过旅游商品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当然更加深层次的开发要注重品牌的创建,使商品不但具有非遗的地域特色,而且要表现非遗的文化内涵、非遗的灵魂。

(2)民族服饰开发模式

甘肃非遗项目中有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藏族服饰、阿克塞哈萨克族刺绣、裕固族刺绣等,对于民族服饰的开发要表现出民族服饰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实用性等特点。民族服饰开发可以通过展示、制作体验、购买得以实现[4]。民族服饰开发需要注意的是古朴的棉、麻布料,精美的手工刺绣、挑花一定把好质量关。

(3)饮食非遗餐饮开发模式

对于饮食类非遗的旅游开发,一是建设饮食类博物馆(展览馆),以静态展示、专题展演、情景体验方式呈现陇原大地饮食中蕴含的思想、习俗、礼仪、技艺等。二是创办特色鲜明的饮食节庆活动,如甘南州举办的香巴拉美食文化节[5]。当前,甘肃还可以在面食、食品工艺、茶文化、糕点等方面尝试举办文化节庆活动。三是打造美食文化特色小镇。抓住乡村振兴中特色小镇建设机遇,打造美食风情小镇、饮食文化街区,体现甘肃地域厚重的饮食文化底蕴。四是活态开发饮食类旅游商品。这主要开发一些饮食老字号店铺融入旅游之中,利用现场制作的方式,完整展示饮食类非遗技艺,让旅游者了解甘肃饮食文化的非凡。

4.功能型融合发展模式

功能型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将非遗的某些功能通过功能融合手段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诸如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保健、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研学等旅游项目,让游客获得某些功能性的体验和收获。

(1)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保健功能开发模式

传统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要实现宝贵财富的“增值”,结合旅游开发其保健功能是一条很好的路径,如食疗、按摩等养生保健方法,发挥好维护健康之效。

(2)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研学开发模式

非遗主题研学的旅行,也在非遗与青少年群体之间架设了一座亲密接触的桥梁。在非遗主题研学旅行中将教育与娱乐、文化与旅游、观光与体验、认知与创造融于一体,全方面调动青少年的感官和心智,引导青少年走进非遗学习环境中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学习、体验感受非遗文化,通过研学旅行达到对地方文化认同的养成和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互鉴。

以上四种类型的融合发展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可以推进非遗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但在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融合发展模式,而是将上述开发模式整合运用,采取综合型的开发模式,这样既可以宣传和传承本区域的非遗,又能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 潇湘晨报.文旅部来甘调研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情况[EB/OL].(2021-05-18)[2021-05-21].https://baijiahao. baidu.com/s id=1700059881727521389&wfr=spider&fo r=pc.

[2] 中国新闻网.甘肃省与腾讯云战略合作 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EB/OL].(2020-05-07)[2021-05-2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66016071480784265& wfr=spider&for=pc.

[3] 王敬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的相关开发[J].旅游经济,2013(2):110-111

[4] 何素珩.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初探[J].商业文化,2008(9):190-191.

[5] 彭银萍.甘肃民族特色旅游餐饮开发对策[J].区域治理,2019(40):176-178.

作者:魏学宏

基于景观发展的茶文化论文 篇2:

苍梧县国有天洪岭林场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探讨

摘   要   基于森林旅游蓬勃发展的大背景,阐述在林场发展生态茶园的优势和必要性。利用苍梧县森林资源和六堡茶品牌优势,在林场建设新型生态茶园,促进当地茶产业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以在苍梧县国有天洪岭林场建设六堡茶生态茶园为例,分析其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森林旅游发展,走可持续道路;借鉴其他地区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项目管理”等生态茶园建设建议。

关键词   生态茶园;森林旅游;六堡茶;苍梧县国有天洪岭林场

森林旅游业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之一,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森林旅游具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仅可满足人们追求生态自然的旅游需求,是对森林资源的一种合理利用方式,更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苍梧县是名茶六堡茶的原产地,有“中国名茶之乡”的称号,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发展茶产业不仅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还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制约茶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更是影响中国茶叶进出口的主要原因[1]。面对传统农业的农药残留问题,发展生态茶园、生产有机茶叶是解决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2]。苍梧县森林资源丰富,六堡茶品牌优势强,可将森林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结合发展,在林场建设新型生态茶园,促进当地茶产业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1 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概况

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位于广西苍梧县北部的天洪岭林场境内,地处东经111°11′39″~111°17′41″,北纬23°41′35″~23°46′38″,林场东西宽10 km,南北长9.5 km。东部与六堡镇的大宁、梧桐村相邻,南部与夏郢镇的大朗、民智、思委、北胜村接壤,西部与长发镇的双头、富宁村相连,北部与狮寨镇的安乐村毗邻[3]。林场场部设于小镜,距梧州市41 km。

2 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的优势

2.1 农业发展大势所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叶市场的需求量远大于供应量,茶叶价格上涨,刺激着茶农茶商为了经济利益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易造成茶叶农药残留高,影响茶叶品质,最终导致六堡茶品牌口碑下降,影响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生态茶园、发展有机茶,是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天洪岭林场属南岭山系萌诸岭的支脉,大桂山的余脉。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主要山脉由北向南伸延,场内最高海拔在北部土贡林站的天洪顶,为975.5 m;最低海拔在南部高田林站河沟边,为136 m;大部分地区海拔400~800 m。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一般坡度在35°以上。天洪岭林场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条件优越,雨量充沛[4]。土壤是由寒武系的砂岩类砂页岩、粉砂质页岩、变质岩等发育而成的地带性红壤、黄壤,呈微酸性,表土层厚度、土层厚度均以中上为主,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生态环境优越,适宜茶树种植。

2.3 森林资源丰富

天洪岭林场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发展森林旅游,还可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按《中国植被》的分区,天洪岭林场属于西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天然次生阔叶林多限于地形陡峭地段及沟谷两侧,呈狭长块分布,面积不大[4]。天然次生乔木树种主要有荷木(Schima spp)、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白锥(Castanopsis fabri)、白花木(Styrax tonkinensis)、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檫木(Sassafras tzumu)、酸枣(Ziziphus jujuba)、鸭脚木(Alstonia scholaris)、泡桐(Paulownia fortunei)等。灌木主要有三杈苦(Evodia lepta)、盐肤木(Rhus hinensis)、野漆(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大沙叶(Pavetta arenosa)、水锦树(Wendlandia uvariifolia)、岗松(Baeckea frutescens)、山乌桕(Sapium discolor)、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柃木(Eurya japonica)等。草本植物主要有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酸藤子(Embelia laeta)等。人工植被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油茶(Camellia oleifera)、八角(Illicium verum)、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占优势。

2.4 茶树品种丰富多样

蒼梧县茶产业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引种,茶树品种丰富多样。目前用于加工六堡茶的原料来源于多个茶树品种,如苍梧县的六堡群体种、广西本地的桂青种、龙脊种,以及引进的云南大叶种等[5]。

2.5 六堡茶品牌影响力突出

六堡茶因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是享誉国内外的历史名茶。据史料《桐君录》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六堡茶产制,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历史进程中,六堡茶文化也在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诗、茶书、茶画、茶具、茶饮、茶俗等[6]。

六堡茶产业是苍梧县农业生产中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也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六堡茶产业对于推动苍梧县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7]。

2.6 政府政策支持

近年来,梧州市把六堡茶列为全市十大农业优势产业来扶持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的“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梧州市副市长荣志晓表示,梧州市以苍梧县荣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为契机,统筹推进六堡茶和旅游两大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促茶、茶旅共赢”的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实现茶文化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倍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天洪岭林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实施金山银山工程的意见》,利用与六堡茶发源地六堡镇毗邻的林地,建立了66.67 hm2标准有机示范茶园,通过茶园景观营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六堡茶景观,将六堡茶文化与林场森林旅游相融合,促进“美丽苍梧”“秀美天洪”的建设,推动广西地域特色茶、森林旅游等产业综合发展。目前,“广西苍梧县天洪岭林场休闲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项目以促进茶业效益最大化和林场增收为前提,以示范引领生态有机六堡茶发展为方向,培育生态六堡茶为目标,坚持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最终推动地域特色茶与森林旅游产业综合发展。

3 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可借鉴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

苍梧县茶产业历史悠久,但大部分茶园建设沿袭了老旧的发展模式,缺乏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缺乏可借鉴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扶持与资金支持,加大了六堡茶生态茶园的建设难度。

3.2 缺乏便利的交通条件

天洪岭林场距离梧州市区、苍梧新县城较远,进入林场的道路等级较低,路窄、弯多,无城镇公共交通,游客进出不便。而且,從林场场部到茶园的道路基础设施落后,部分道路没有硬化,雨天泥泞不堪。

3.3 茶园景观缺乏特色

六堡茶园地形坡度较大,局部地势较陡,沟谷较多,平缓地段少,茶园本身景观效果单一,人文内涵少,没有亮点,茶园周边其他林地林相单一,缺乏季相变化。

4 生态茶园建设要点

生态茶园的建设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管理科学化、生产机械化[8]。

4.1 茶园基地要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生态茶园的建设选址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考虑大气、土壤、水源等因素,要选择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地方,有利于茶树生长。促进生态茶园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为生产安全、健康的绿色无公害茶叶提供基础条件。

4.2 改进施肥技术,使用无公害肥料

生态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严格控制无机肥的使用,避免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影响茶树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同时,鼓励使用生物活性肥,例如养殖蚯蚓来增肥,改善土壤结构等。生态茶园除草应禁止使用各种化学除草剂。

4.3 生物防治措施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物制剂等来控制茶树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保持生态平衡[9]。

4.4 建立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茶园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在垂直结构上可以采用“乔+灌”“乔+灌+草”等形式,上层乔木适度遮荫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使光能得到充分利用,土壤也能在不同层次上被利用,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注意不要过度遮荫,以免光照不足造成茶树减产,降低效益。

5 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建议

基于森林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洪岭林场六堡茶生态茶园的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 结合森林旅游发展,走可持续道路

在森林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推进六堡茶和森林旅游两大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促茶、茶旅共赢”的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当地资源环境,走一条效益好、污染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10]。

5.2 借鉴其他地区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

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基础好,但缺少当地可借鉴经验,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生态茶园先进经验,少走弯路、岔路,提高生态茶园的建设效率,弥补苍梧县生态茶园建设空白。

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依托天洪岭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以采用“茶-林”“茶-果”“茶-药”等生态建设模式。“茶-林”模式主要种植茶树+彩叶植物,茶园中可种植红枫(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黄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红叶石楠(Photinia × fraseri Dress)、桃花(pruns persica)、金花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i)等本土植物,不仅符合生态建设发展的要求,还能丰富茶园的景观效果。天洪岭林场生态环境优越,适宜种植杨梅(Myrica rubra)、柚子(Citrus maxim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柠檬(Citrus limon)等水果,因此,六堡茶生态茶园可以采用“茶树+果树”的发展模式,在茶园内沿步道种植果树,游赏与采摘结合,不仅丰富游客的活动形式,还产生了茶果双收的经济效益。天洪岭林场经济林下植被主要以药用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横经席(calophyllum membranaceum)、板蓝根(Wrightia laevis)为主,因此,在建设生态茶园时,也可以选择采用“茶树+药用植物”的发展模式,采用此种模式易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5.3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项目管理

生态茶园的建设需要科学规划与精心养护管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支撑,以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古丈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2] 李进发.安溪县生态茶园规划建设与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3] 张治军.广西造林再造林固碳成本效益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

[4] 叶锦培,严理,陈梅,等.桂东南地区速生、高抗、高脂土贡松营养元素分配规律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3):364-368.

[5] 周伟勤,农艳芳,苏淑梅,等.论六堡茶品质与六堡群体种茶树的关系[J].中外食品工业(下半月),2013(6):34-35.

[6] 舒梅,陈旺丽.弘扬普洱茶艺文化[J].普洱学院学报, 2014(1):79-82.

[7] 麦艳.论浅谈苍梧县六堡茶产业的发展与对策[J].新农村(黑龙江),2011(14):39-40,86.

[8] 林丽,胡晓燕.生态茶园建设与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综述[J].农业灾害研究,2017(3):56-58.

[9] 徐华,吕新华.谈生态茶园的构建及栽培管理技术[J].科学与财富, 2017(32):200.

[10] 李佳新.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7(13):145-146.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丁志祥)

作者:韩婷婷 唐世斌 聂永雄 聂海泉 徐阳丽 黄译霄 王玉笋

基于景观发展的茶文化论文 篇3: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摘要】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一直是云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模式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旅游小镇建设对于云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旅游小镇建设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实现节能减排,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旅游小镇 循环经济 云南

一、前言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满足以往那种单一、短暂式的观光旅游模式,而是青睐于能够将文化体验、健康美食、亲近自然等融为一体的旅游产品,这就对旅游业提出了压力和挑战。旅游市场要针对现代人的旅游需求,不断的推陈出新,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吸引大量的游客。近年来,云南省致力于旅游业产业转型,提出了创新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2004年,云南省提出发展旅游小镇的初步构想,2005年云南省出台了关于旅游小镇建设的完整指导意见,开始在全省进行旅游小镇建设试点,分为“民族文化建设型、历史遗存保护型、生态环境营造型、特色经济培育型、复合型”5种模式,希望通过旅游小镇项目建设来实现云南旅游产业的“二次创业”,旅游小镇建成成为云南旅游发展的重头戏。

二、旅游小镇建设对云南经济发展重要性

首先,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建设丰富了云南旅游产品。目前,旅游小镇已经成为云南旅游的特色,云南具有旅游资源的乡镇都不同程度的搞起了乡村旅游项目,产生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不同的小镇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风光,是当地人文、民族、建筑等资源的充分体现,例如有的旅游小镇以茶文化为主要特色,有的旅游小镇以会议旅游为营销卖点,有的是休闲度假旅游的那个,极大的丰富了云南旅游产品,形成新的增长点。例如云南和顺地区历史悠久,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处,不同的文化交融孕育了这个极边古镇,小镇拥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在十大魅力名镇评选中成功当选,让这个滇南小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其次,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建设推动了云南城镇化进程。云南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30%左右。距离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的35%的目标还有不少的差距。云南通过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建设,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来投资,促进了云南小城镇的建设。

第三,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建设提高了云南旅游业的收入。建设旅游小镇,是云南经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顶新的探索。从实践效果来看,一些旅游小镇知名度大增,游客大量增加,旅游收入十分可观。例如丽江束河古镇原本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边陲小镇,经过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宣传后,已经跃身一变成为全国4A级风景区,被誉为全国最适合人居的小镇,每天慕名而来旅游的游客达到5000多人,年旅游收入超过2500万。

三、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的发展

云南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十分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肯定。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旅游小镇建设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一些旅游小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部分小镇垃圾到处可见,卫生问题令人堪忧。部分小镇大量拆除旧建筑,重建旅游景观,造成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被破坏,新建的景区由于缺乏文化底蕴,与当地的文化格格不入,最终也会丧失竞争力。可见在旅游小镇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环保,走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道路。

(一)构建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云南旅游小镇在文化、地貌、气候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多共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云南旅游小镇划分自然风光模式和人文特色模式,分别进行管理,实现小镇经济的循环发展。自然风光模式要求自然环境优美、空气质量高、环境自净能力强,所以小镇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使用节能环保技术,避免污染物的排放。例如云南滇西地区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在旅游小镇建设中可以大量天然气进行小镇供暖等。滇西地区日照时间长,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小镇建设中可以使用太阳能技术来提供能量,不仅节能环保,也降低了开发成本。在人文特色模式中,人文是小镇吸引游客的主要元素,文化型小镇建设中要注意新建景观、建筑材料、建筑形式等与整个环境和旅游小镇文化氛围协调,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尽量保留原有人文景观的原貌,防止破坏。

(二)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旅游小镇环境

农业生产环境是旅游小镇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小镇发展中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等的使用量,保持和提高土壤生产力,清除农村型旅游小镇面临的脏、乱、差的环境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旅游小镇内部龙头企业的力量,在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产品等方面实现农户+企业式的生产加工模式,按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链条关系,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内部消耗,发展旅游小镇生态农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小镇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农产品的销售,加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在旅游小镇的全面开展,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发展,推进旅游小镇的循环经济建设。

(三)发展旅游地产,建设旅游小镇生态住宅

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小镇的发展对当地旅游地产的开发和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为了尽量保护旅游小镇的自然生态,避免地产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小镇旅游地产的开发要走绿色发展的模式,建设小镇生态住宅,不仅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可以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增强游客的住宿体验,增加旅游小镇的吸引力。在绿色地产开发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区位好、交通便利、商业价值大的小镇进行试点,以生态住宅建设为重点,注重使用环保型材料,运用循环生产技术,开发适合当地特点的旅游房产,小镇条件不同、发展模式也有所差异,在旅游地产中要合理确定休闲地产和商业地产的比重。如享誉中外的“天下第一汤”——安宁温泉镇,依靠其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已有十多年,如今温泉镇又依托温泉度假区,吸引地产商投资建设房地产项目,开发了“温泉心景”这样的小户型休闲公寓,销售情况很好。这样的房地产项目,针对的客户群体范围很广,容易被接受。像这样依托古镇旅游开发的各类休闲的房地产项目,在大理和丽江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总之,云南旅游小镇大多处于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利,开发成本高。因此,在旅游小镇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节约建设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保证旅游小镇的顺利建设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天滋.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5,255(2).

[2]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伟,黄远水.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

[4]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38(5).

作者简介:廖红梅(1987-),女,藏族,云南迪庆香格里拉人,任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迪庆州分行康巴分理处,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学。

作者:廖红梅

上一篇:社会保障经济审计思考论文下一篇:企业财务资金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