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社会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當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归属感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稳定发展。从国内外对归属感的研究入手,分析了国内目前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意义,讨论了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状况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测量工具,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犯罪社会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犯罪社会学论文 篇1:

社会控制理论对我国犯罪学的启示

摘 要:在解释犯罪原因的理论中,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基于人性本恶的立场,从社会学的角度着力研究人为什么不去犯罪的原因,他将控制人们不去犯罪的力量分为四要素,本文通过分析该理论的优缺点,探讨其对我国犯罪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控制;赫希;社会联系

犯罪学起源并发达于欧洲国家,从发展阶段上看,大概可以划分成19世纪末的实证犯罪学研究和当代犯罪学研究两大类。目前西方犯罪学理论中犯罪社会学的学习理论、紧张理论、控制理论最为著名。中国虽然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关于犯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还远未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框架。因此,西方理论构成了我国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本文主要就西方社会控制理论做一些阐释,并借助该理论探寻中国本土化的路径。

一、社会控制理论

(一)赫希社会控制理论的概述

所谓社会控制理论“是指用社会控制的强弱来解释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一组理论”。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是以实际调查为基础并借鉴以往的犯罪理论而提出的。他把视角放在了“大多数人为什么不犯罪”的问题的研究当中,主张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个人与传统社会之间的联系,可以约束个人不去犯罪,当这種社会联系逐渐弱化,个人就会不受管束的随意进行犯罪。

(二)社会联系的四要素

赫希解释人之所以不犯罪,是因为个人和社会建立联系→出于对破坏联系的恐惧→不去犯罪。如果缺乏了这种联系,犯罪行为就缺乏了恐惧心理的抑制,对别人利益的敏感性就会降低,而随意发生了。

其中,有四个因素可以来解释少年犯罪的原因:1、依恋。即个人对他人意见的敏感性。如果个人在进行犯罪行为时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就说明其产生了依恋情感,对他人或群体的依恋越强,其犯罪的可能性就越低。2、奉献。也就是犯罪所得利益与为犯罪所付出代价的权衡,行为人考虑到其为犯罪行为付出的代价和风险如果大于目前所得或者将来可能得到的利益的丧失,就会避免实施犯罪。3、参与。赫希指出,越是对传统活动深入参与的人,越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抵抗力要强。个人一旦参与到活动中去,会与犯罪行为的潜在诱惑相隔离,使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犯罪。4、信念。信念是对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赞同、承认和相信,是社会经过长期的探索发展而形成的,在同一群体中,如果个人缺失或削弱了这种信念,很容易淡出该群体,从而违背大家所共同遵守的规则。

二、简要评价

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是 20 世纪后半期产生重要影响的犯罪学理论之一,同时也是接受实证检验最多的理论。该理论在犯罪学上的贡献有以下几点:

1、理论研究具有实证性

赫希社会控制理论的提出以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为基础,辅之以大量的数据资料。赫希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复杂的统计方法,分析技术客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一些理论缺乏实证基础的不足。

2、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以往一些理论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有限,而赫希的理论摆脱了这种缺陷,不仅适用于少年犯罪,同时也适用于成年人犯罪。并且他的理论可以广泛解释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类型的人的犯罪,可以作为犯罪预防计划的基础。

3、用语通俗,研究具有综合性

赫希在其理论的构思中所采用的用语避免了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简洁、明确,容易理解。对于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多种理论或研究成果,他进行了选择性的筛选,综合运用了各种学科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理论。

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该理论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

1、前提存在合理性的质疑

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之上,认为每个人都有犯罪的倾向和动机,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不需要解释,而应该对人们为什么不犯罪进行探讨,得出不犯罪是社会加以控制的结果。但是实际中只有少部分的人才会实施犯罪,大多数人都是遵守传统社会规范的。如何解释这些少数人犯罪,就使赫希的理论前提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

2、对四要素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因素考虑欠缺

赫希对前文所述的四要素的研究,未以美国具体的社会环境为依据,尤其是信念要素,像美国这样的多价值体系国家,一种价值体系中不被认可的行为在另一种价值体系中可能得到宽恕,这就使得这一控制因素的作用受到质疑。赫希也没有考虑到这些要素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的变化,比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不一样。

3、对于犯罪的预测以及解释的范围受限

根据赫希的观点,犯罪高发的情况应该是出现在下层阶级的成员之中,他们的社会联系薄弱甚至没有,更容易造成犯罪,但这种预测却不能很好的解释上层阶级的犯罪情况,如白领犯罪和公司犯罪。另外赫希的理论在实证研究上主要限于那些较轻微的犯罪和越轨行为,但是对于其他严重犯罪来说,社会控制理论的适用就有待考证。

三、对我国犯罪研究的启示

犯罪学归根到底要解决的问题是预防和控制犯罪。尽管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尚不完美,但其对我国预防和控制犯罪仍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赫希主张任何社会的连接力量不够,即社会控制弱化,是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那么我们可以从加强社会联系方面结合我国实际去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问题。

(一)加强家庭防控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对于早期的未成年人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要提高家长的素质,父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质量。二是改进家庭教育观念,增强育人能力,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一门艺术,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三是优化家庭结构。作为父母应该努力提高婚姻质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环境。

(二)加强学校防控

学校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社会机构。要加强未成年人与学校的社会联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社会化。使未成年人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提高自我控制程度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学校要在发展教育上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不仅是知识传授。二是教育人性化。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格外重要,师生之间的人性接触和良性互动有助于加强未成年人与学校的社会联系,从而限制其犯罪。

(三)加强社会防控

未成年人时刻与社会接触,最终也要融入社会,加强社会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的社会保障体制,确保每位成员都有一个合理的基本生活水平。二是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弱,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国家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社会政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是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让社会成员有事可做,并积极投入其中,不让游手好闲成为滋生罪恶的温床,使其摆脱犯罪行为的潜在诱惑。

四、结语

赫希社会控制理论在犯罪学中的影响甚大,他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不去犯罪的原因,从原因入手,便可相应的采取措施防控犯罪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犯罪学的控制责任在于国家不同,赫希把控制责任转移到了社会层面,使社会成员成为了抑制犯罪的主要力量。因此,拿来借鉴参考对我国犯罪学的发展及犯罪防控有一定启发意义。我们要正确客观的看待西方社会控制理论,切实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社会具体环境进行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杜.赫希社会控制理论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3.

[2][美]特拉维斯·赫希.少年犯罪原因探讨[M].吴宗宪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10.

[3]吴宗宪.赫希社会控制理论述评[J].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6).

[4]刘晓善.越轨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5]白玉林.社会控制弱化与未成年人犯罪——以赫希社会控制理论为参照[D].上海:复旦大学.2010.

[6]于阳,郝晓敏.西方犯罪控制理论与我国古代犯罪预防思想的比较——兼论西方犯罪学本土化的路径分析[C].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

[7]毕晓宇,袁泓.赫希社会控制理论对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启示[J].法制在线.2010(17).

作者:吕梦斐

大学生犯罪社会学论文 篇2:

国内外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综述

摘 要: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當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归属感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稳定发展。从国内外对归属感的研究入手,分析了国内目前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意义,讨论了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状况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测量工具,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辅导员;归属感;测量工具

一、引言

“归属”一词最早是在心理学领域产生的,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指出人类有归属与爱的需要,而这一需要是其他高级需要出现的前提。在此后,归属感引起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各类的相关研究,而关于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甚少。

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对于辅导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都具有很深的影响。辅导员如果可以感受到学校的支持,满意自己的住所和待遇等,那么辅导员对抗挫折的勇气和力量也会增强,反过来也会增强辅导员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有研究表明,辅导员的归属感与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辅导员归属感较低的学校,可能会导致辅导员孤独感和流动性大等。因此,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应引起学者的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就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可借鉴的思路。

二、国内外归属感的研究

(一)国内学校归属感研究

归属感是员工所处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与某一特定组织的目标与价值观认同,有把实现和捍卫组织的利益与目标置于本人或所在小群体直接利益之上行事的意愿,并希望能维持其成员身份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较强的归属感可以促进个体对集体的力量,并且有利于个体自我的实现。

高校是作为一个社区、集体而存在的,它所激发的辅导员归属感不仅仅是对教师归属于这个社区的认识,还应该包括群体里的其他人特别是同伴关系的感知。国内学者杜好强认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属学校一员身份的认同及对自身与学校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知觉。陈红也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对学校的认同和投入,具体包括学校环境、教师支持、同学支持、班级氛围四个维度。

国内学者包克冰、徐琴美也认为学校归属感应该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刘徐坤英把学校归属感定义为学生把自己归入所就读的学校,以及由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集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学校成员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学校的认同、投入、喜爱和依恋等,对自己能够成为学校的一员而感到高兴,认同学校的教学及其各种发展目标,愿意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来促进其发展。

(二)国外归属感研究

归属感亦称隶属感、隶属。归属感的探讨,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提出。他在其社会控制理论中认为,社会纽带可分为四种:依附、承诺、参与及信念,而依恋是对集体的认知以及个体关心集体的程度,包括归属感、自豪感、安全和舒适感。在赫希看来,归属感既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个体对集体的依赖,正是因为这种依赖,才会减少社会犯罪的发生。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对人的归属感较强,中年时期对事业和家庭的归属感较强,老年时期对自然的归属感较强,而高校辅导员基本都处于中年时期,所以对事业的归属感较强。

麦克米伦和查韦斯在社群意识中提出,会员关系、影响力、整合与满足需求、分享情感是社群意识的四个方面,其中会员关系由五个子构面组成,其中之一便是归属感与认同感,即成员感觉自己属于社群,并且接受社群的价值与象征。这一定义除了说明成员对于社群的归属关系的认可,更是涵盖了情感还有行为动机,已经超过了赫希对归属感的认识。

到了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伊-F·鲍迈斯特提出了归属感的定义:“归属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驱动力,它驱使人们去构建并维持最低限度持久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满足种驱动力涉及两个标准:第一,存在着和其他人进行频繁、积极满意互动的需要;第二,互动发生的前提,必须是互动当时与对方具有稳定和持久的情感上的相互关心。”鲍迈斯特又进一步将归属感定义为一种“驱动力”,对人们的情感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归属感不仅仅是个体归属于集体的情感认可,而且会因此而产生行为动机,驱动着人们积极主动地建构稳定和持久的人际关系以及团队关系。

三、高校辅导员归属感

(一)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的意义

1.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自己对身份的认同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的存在已经有六十几年了,但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研究尚缺乏,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目前高校里面有的学生甚至是领导对辅导员工作不认可,这会打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辅导员工作本来就是琐碎的工作,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所以很有必要进行研究,辅导员归属感高,那么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将会有更大的提升。事实上,高校辅导员归属感越高,则说明社会对辅导员身份的认同高。

2.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自己对情感的体验

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最基层、最直接的实施者。他们伴随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广,也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教育者之一。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与学生打交道,一旦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辅导员的归属感会大大增强,因为那是辅导员自己在工作中对自己情感的体验。

(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定义

辅导员职业归属感是指辅导员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陆佳宁定义辅导员职业归属感定义: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辅导员职业产生了认同感、价值感、使命感和成就感。陆佳宁主要是从思想、心理、感情上对辅导员归属感进行的定义,缺少从环境方面的分析。

归属感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唐东燕认为教师归属感是指教师在同一所学校长期互动交往过程中,而产生的乐于将个人生命融入组织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与情感。归属感是教师长期的、全面的、自觉主动的工作积极性的积淀、凝聚与升华,是教师对学校发展整体的深层反映,更是教师前进的动力。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归属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在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满足后主导人们生活的优势需要。这种需要若不得到满足,将“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遭受抛弃、遭受拒绝,经受举目无亲、浪迹人间的痛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指认为自己是学校的重要份子,认同喜爱自己的工作,得到家人和学校的支持,体现自己对他人的价值,并且在学校环境中受其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在这个环境中能身心愉悦,最终得到自我发展。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的测量工具

不同的研究者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概念界定不同,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也不尽相同。国外较为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古德诺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该问卷包含18个题项,采用五点等级评定法,主要是由教师自我评价,以此来测量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归属感。后来,哈格堡对PSSM进行了修订,形成包含11道题的学校归属感量表(新量表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因子,归属、拒绝和接受)。

2006年内地学者包克冰和徐琴美对PSSM量表进行了修订,得出最后的试测版本包括11个题项,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后来潘发达等又对PSSM量表进行了翻译,并测量了1006名大学生,得到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的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包含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学校依恋三个维度。除此之外,国内研究者也根据各自的定义和理论编制了相应的问卷。

五、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总结

首先,概念界定多樣。基于已有的研究发现,学术界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尽管学者们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正在不断扩大、深化,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定义。概念界定的多样化为结论的相互比较带来了困难,也给研究的规范化、系统化与整合化造成障碍。

其次,研究对象较单一。已有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以高校年轻教师居多,而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较少,而且更多的是集中在对中小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最后,本土化研究较缺乏。一方面,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研究者较为广泛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的中文版,虽然量表的信效度都达到统计标准,但是它毕竟是基于西方的特点和环境制定的,对本土情况的适用程度可能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已经有部分学者基于本土情况自编了调查问卷,但多是小范围进行,尚未开展大规模的调查,难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结论。

(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展望

开展本土化研究。根据本土文化,编制适用于本土情况的调查问卷,形成具有普适性的测量工具和结论,深入了解我国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状况和特点。这也有助于提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高校辅导员干预方案,促进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0.

[2]李海峰,邸俊燕.归属感: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继续教育研究,2012(2).

[3]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4).

[4]McMillan,DavidW.Chafs,DavidM..Senseofcommunity:Adefinitionandtheory.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1986,14(1):6-23.

[5]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6]陆佳宁.高校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现状调查研究.科教文汇,2012(13):9.

[7]唐东燕.独立学院专职教师的归属感研究.管理学家,2013(19):46.

[8]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SKSZ52。

作者简介:徐俊生(1988—),男,中共党员,广东揭阳人,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辅导员,管理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管理学院学生第三支部书记。

?誗编辑 温雪莲

作者:徐俊生

大学生犯罪社会学论文 篇3:

大学生激情犯罪原因初探

[摘 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发生在其中的激情犯罪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激情犯罪案件近年来不断发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研究和探讨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形成原因,有利于得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预防、减少大学生激情犯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激情;激情犯罪;现状;原因

一、大学生激情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大学生犯罪近年来不断发生,已成为社会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现象,其中,激情犯罪在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中表现得较突出,是大学生犯罪特殊且常见的一种情绪型犯罪。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犯罪心理学副教授杨持光说:“激情犯罪即情绪型犯罪,在成人犯罪中,激情犯罪约占30%,而在青少年犯罪中,激情犯罪约占70%。”大学生所涉及的犯罪中,人身伤害犯罪是仅次于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而激情犯罪又在这类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某省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受理的198起大学生犯罪的案件中,属于突发性激情犯罪的79起,占该省大学生犯罪总数的39.9%。可见,在我国,激情犯罪在大学生犯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外,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近30%的学生情绪、情感强烈又不稳定,很容易激动。例如:2008年5月9日,武汉某高校一名男生因为同宿舍同学将自己的一双臭袜子扔掉,便怒不可遏,拿水果刀将同学刺死在宿舍中。①因为一时气盛而葬送了同学的生命和自己十几年的青春,不得不令人反思。

大学生激情犯罪共同特征如下:

(一)起因简单

按照犯罪学的一般规律来讲,行为人在作案前多数有一定的目的,有较为复杂的背景和原因。但是激情犯罪却与此不同,激情犯罪的行为人虽有一定的思想,但是犯案的起因简单、动机单纯。往往一句不顺耳的话、不顺心的小事、一宗单纯的欲望就可能成为激情犯罪的诱因,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二)具有突发、无预谋性

“激情”是一种爆发迅速、情绪强烈、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常与外界恶性刺激有关,具有鲜明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一般是当场激起,短兵相接,瞬间完成,令人猝不及防。多数因为被害人的语言、行为不当所引起的。如:2006年4月,周某在某餐厅其弟婚礼上接待客人时。发现一男子与双方父母和其弟均不认识。一问才知系混吃婚席者,周与之厮打起来,并将其左颈部划伤,对方因失血过多死亡。②

(三)情绪性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很大一部分激情犯罪是因愤怒的情绪所致。激情是一种心理因素,对人有着强大的支配性和动力性,在一定的情况下不仅影响着犯罪人员潜在的意识、内心意志,同时不断激发犯罪动机,使行为主体摒弃理智的要求而遵循情绪的支配,与之同时还会引起犯罪主体明显的外部生理变化,如血糖增高、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肾上腺分泌加剧等等,与之相比,预谋犯罪一般是不受外界情境变化影响的。激情犯罪的主体受到外界出乎意料的挫折或打击,心理无法承受,出现情绪过度变化、高度亢奋。有时是由于听到一句不堪入耳的脏话、遇到一件不顺心的小事,有的是因为一个看不惯的动作,或争一时一事的面子而导致激情犯罪。在行为者看来,实施报复行为是出于“正当防卫”的需要。

(四)暴力性

激情是人们情绪达到巅峰或极限时所表现出的一种难以自控的状态。因而激情犯罪的行为人不太顾及后果,大多表现为以暴力手段来发泄犯罪人心中的激情。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暴力犯罪在大学生激情犯罪中的案件最多,也最为严重,主要体现为抢劫、强奸、毁物、爆炸、故意伤害和杀人等犯罪行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涉及激情杀人、伤害案例。

(五)后果严重性

大学生激情犯罪虽然大都无预谋且时间短,在突发的冲突与对抗面前,情感、情绪的产生和逆转较快。但在激情爆发的瞬间,由于处于自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估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的状态中,因此往往表现得既凶狠又疯狂,尤其是在嫉妒、报复、怨恨等情绪状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手段更是残忍。所以,大学生激情犯罪多为恶性犯罪,犯罪的后果严重,对社会的危害也大。他不仅严重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断送自己的前程甚至生命,给本人以及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与灾难。

二、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原因梳理

在前期课题组进行的“大学生情绪状态及影响因素调查”中,我们找出了影响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因素,也是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因素:自制力差,情绪控制能力低,心理调节机制不健全

从大学生激情犯罪的案例来看,大学生激情犯罪问题突出表现在心理素质方面,而且也集中表现在情感、行为、情绪与意志力等心理因素上。在“与他人争执时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否有攻击他人的冲动”的调查中,选择有“经常有”的有13人,占总数的13.27%,这与大学生激情犯罪的比例是极为相似的,这类学生思想比较偏激,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冲动的特点。此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调节机制不健全,在“排解心理压力、烦躁情绪的方式”一项中,选择“自己承担,让时间消磨一切”的有27人,占总数的27.55%,自我解压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如果在自我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加上情绪控制能力低,一旦遇到某种突发事件刺激,其消极情绪达到极点后,会有异乎寻常的、愤怒的、强烈的攻击性,从而产生激情犯罪。

(二)情感因素:缺乏处理情感纠葛、危机的经验,易冲动行事

大学生是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过程才进入大学的,很多同学在升学阶段由于巨大的升学压力而暂时压抑了丰富的青春期情感,而大学的环境给了他们相互倾诉感情的机会。以某高校刑法班为例,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五分之二左右,高年级的学生则已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由于心理发育相对滞后,许多学生在还没有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和未来职业取向的情况下涉足了爱情这一复杂的感情领域,由于缺乏经验,无法处理好复杂的情感纠葛与学业、友谊、人生的关系,一旦失恋就会陷入感情危机,当他们中的一些人遭遇到拒绝或者被对方背叛时,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往往会做出过激的行动,这样由于感情纠葛而发生的大学生激情伤害、杀人事件屡见不鲜。

(三)学业、就业因素:学业压力大,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大了学生压力

在“学习压力”的一项中,选择“很大”的有32人,占总人数的32.65%;“一般”的有42人,占42.86%。尽管大学课程相比较高中而言少了很多,然而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学习仍然感到很大的压力,譬如,专业课、各类资格考试、考研及争取奖学金等,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些同学缺乏自学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在强手如林、日趋激烈的大学学习竞争中,常常产生严重的危机感与精神压力,如果超出自己能力承受的限度,无法释怀,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就容易走向极端。此外,高年级的同学普遍表现出很大的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烦躁情绪的来源”一项调查中,选择“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有66人,占67.34%,远远超过其他选项,可见当今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就业压力之大,“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加上高校扩招,就业市场中出现的“关系网”、“潜规则”等等,无疑更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由于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不少大学生会出现自暴自弃、心灰意冷、敌视社会的态度,这些情绪若不能通过正常途径排解,一旦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就容易出现激情犯罪。

(四)家庭因素: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足,家庭环境较差,家庭教育缺失

在前期进行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够与父母正常沟通,沟通内容不全面,沟通方式不恰当,这是值得警惕的。家庭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最重要的社会控制角色是各种犯罪社会学派的共识,因而家庭环境是否良好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调查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破裂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犯罪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美国犯罪学家格卢克夫妇对500名少年犯罪人的研究表明,有302人即60.4%经历过家庭破裂。③而在我国违法犯罪人中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曾对八省市监狱、劳教所、少管所的2000多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违法犯罪青少年中,父母离异、分居、再婚、丧偶的合计占24.1%。④家庭结构缺陷受害最深的是孩子,它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创伤。这种家庭的孩子由于无人管教,缺少父爱、母爱,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关怀,从而对家庭失去信任。比如自由放任型家庭,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形成扭曲的心态,性格内向。家庭教育不良,主要是部分家长的指导思想不正确和教育素质较差。大量调查结果表明,生长于溺爱型、打骂型、放任型等问题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⑤另外,父母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传给子女。这种从小所形成的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的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

(五)学校因素:法制教育仍然不尽到位,导致学生法制观念较薄弱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但是法律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学校有没有组织深入的法制教育”一项中,选择 “从来没有过的”有21人,占21.43%;在“同学们的法制观念、防范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如何”一项中选择“很强”的有12人,占12.24%,“较强”的有39人,占39.80%,“较低”的有47人,占47.96%。虽然大学里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有的高校还别具特色的开设了《法学通论》一课程,但经过调查并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很多学生学习这些课程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应付考试,没有从思想上、感情上去体会法律的精神,也没有形成较强的法制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在所调查的6所院校中,虽然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心理咨询的功能并没有有效发挥。在“心理咨询中心对缓解心理压力及情绪的作用”一项中,选择“很大”的有13人,占13.27%;“一般”的有54人,占55.10%;“不起作用,很少有人去”的有31人,占31.63%。经过实际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心理咨询室“就诊率”低的情况,很多同学有各种各样的顾虑,不愿去咨询,封闭自己,不良情绪越积越深,以致失控。此外,各年级或者班级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心理辅导的角色,然而,经过实际调查,真正找辅导员心理辅导的寥寥无几,很多大学生到了毕业也没见过辅导员几次面,这种现象非常堪忧。

(六)社会原因:不良文化冲击,法律制度缺失

1.不良文化的冲击

文化作为精神性社会存在,从深层次决定着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给人们奋发上进的动力。而低级、庸俗、腐朽的文化则会腐蚀人们的灵魂,阻碍人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处在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作用更为明显。目前,我国对不良文化的治理还缺乏长效机制,依然采用所谓的专项整治行动,狂风暴雨的打击之后,没过多久,一切照旧。这使得一些包含着有关破坏、暴力、淫秽等不良文化的非法书刊、音像制品依旧在社会上传播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国外许多国家都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如德国的《少年法庭法》等。我国虽然先后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没有被纳入其中,大学生犯罪管理防控方面相关的主要立法只散见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些部门规章中。而我国校园安全立法也较为缺乏,与美国等国家不同,我国至今没有颁布《校园安全法》。1988年,公安部、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立公安派出所实施办法的通知》,于是我国众多高校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公安机构,对打击刑事犯罪、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结语

通过前期的调研与后期分析、梳理,笔者大致了解了当今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并初步分析了大学生激情犯罪中“激情”的来源及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原因,为以后具体分析原因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注释]

①吕锐,朱熙勇:一双臭袜子引发一起血案——大一男生被室友刺中身亡,楚天都市报,2008(5)。

②于久珠:激情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硕士论文。

③叶松庆: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青少年研究,2001(1)。

④潘宇: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1(11)。

⑤崔长珍: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重点,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参考文献]

[1]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储槐植.美国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三).

[3]邹兵.论激情犯罪的刑事责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五).

[4]王亚妮,周丽.情绪性犯罪的分析与思考[M].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五).

[5]叶松庆.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M].青少年研究,2001,(一).

[6]潘宇.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及对策研究[M].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1,(11).

[7]崔长珍.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重点[M].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六).

[作者简介]向甜(1987—),女,湖北天门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11级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大学生激情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S18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向甜

上一篇:保险集团金融控股论文下一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