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 篇1:

探析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无价值感、虚荣心和功利心较强、追求个性,责任感较低等方面;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出我国艺术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并进一步揭示了目前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本研究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大学时代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功的必备条件。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成长、成才和就业等诸多压力影响着他们,使得他们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在提升这些能力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达不到理想状态,进而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相应得到发展。曾被摒弃的艺术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中,艺术教育受到社会重视,我国的艺术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艺术学院大学生呈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也像他们所具有的专业优势一样,使得他们成为当代大学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此外,艺术专业学生在高校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国家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普通文化课程的要求较低,而艺术专业学生也普遍轻视这类课程的学习,结果造成艺术专业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这群特殊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其特殊性。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

近几十年有学者开始关注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1]-[4],例如有研究指出艺术专业的教学较多地强调技能训练、心灵感悟和形象思维,使他们对逻辑和理性精神的训练培养不够;有学者认为艺术强调独特性和创新性,所以艺术院校学生更喜欢追求特立独行,强烈的个性意识很容易形成学生的“我行我素”而于社会、学校、班集体及他人发生冲突和碰撞。从相关研究和笔者多年从事艺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主要表现在:

(一)无价值感。相关研究指出艺术院校大学存在较强的无价值感和抑郁忧虑情绪[5]。艺术专业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在较为严格的考试评价过程中,他们更多的获得负性评价,这就使他们很少有机会在学业上获得成就感;而且艺术专业的学生中,有部分迫于文化课成绩较差为了读大学而选择艺术专业,从而导致这部分艺术专业学生较低的价值感。另外,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得问题日益突出,艺术专业学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社会对于艺术方面的職业需求减少,高校的扩张造成了毕业生增多,而艺术类大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使得他们很难在强大就业竞争中胜出,自我效能感低。

(二)功利心和虚荣心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的大学生生活的环境更加浮躁、物质和功利。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对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专业课程投入较多的热情,对文化课程没有热情,逃课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现象。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带来快餐式文化和生活方式。铺天盖地的各种真人秀节目、选秀成名、微商赚钱等社会现象涌入青少年的视野,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出现偏差。认为事业成功或赚钱是有捷径,使得他们在工作学习中把精力投入到寻求经济收益,物质享受,而不是踏实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扩充精神领域。

(三)追求个性,缺乏责任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团队和集体意识,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的渗透,个人主义影响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标榜个性成为了他们的宣言。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受到专业方面影响,让他们有更多自我的想法和追求,但这些所谓的个性都建立在不成熟的心理基础上。特别是当下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他们更多的考虑自己的立场,关注自己的需求,缺乏道德约束,团队意识薄弱,对社会缺乏同情心。

(四)心理问题。相关学者的研究指出,艺术类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人际冲突较多、目标缺失等[6]。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以成人中心的、他律型的教育模式。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模式与艺术活动对个性的塑造和张扬又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认为针对艺术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适应这个群体的心理特点,按照其心理发展趋势和容易呈现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我们根据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提出教育教学原则。

(一)时效性。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文化冲击重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一层不变的沿用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例如在婚恋观,每个年代的观念不同,以前的青年不会因为买房、买车、子女读什么学校而困扰,他们更传统保守,更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离婚率也不高。当下的青年追寻解放个性、自由、独立、对物质生活更加看重,家庭观念淡漠,性开放导致性疾病传播速度增加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当代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状况,基于目前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他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二)实践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理论教学,知识教授。在课程设置中,配合心理健康课的理论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完善有这重要的作用。

(三)针对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的来说是针对大学生常见的有待改善的心理问题,但同时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千差万别的特殊心理和特殊个性。例如艺术类大学生,艺术设计专业与舞蹈专业的学生在人格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性,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等因素出现的问题,都要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参考国外高校为大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的课程不仅涉及道德判断、性心理与教育、心理卫生、饮食与心理,而且还包括危机事件的应激策略方面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面对社会生活[7]。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时代性

近些年来,高校都表现的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艺术院校在心理较健康教育硬件配备、学术交流、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增强了投入力度。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仍然以团体教育、个体咨询、课程教育、校园活动等实体空间层面为主,呈现出专题化、条块化、课堂化的特点,难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覆盖、进一步渗透。社会文化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习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实体空间,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导致多元文化铺天盖地的冲击着主流文化,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的青少年,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陈旧,理念存在偏差

2011年5月,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大部分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目前,不少公修课的教材内容偏重知识性陈述,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心理疾病的成因、表现,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和现实生活方式,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不相符,以致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动机。当前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还处于传统的黑板与PPT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使得他们参与性降低。同时,受大众化的观念影响,学校管理层和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即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有些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设置知识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学校在心理教育课程教职人员的安排上十分敷衍,经常安排一些没有心理辅导相关资质的人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由于这些老师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无法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有限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同虚设。

四、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改革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网络化模式。网络数字媒体的高速发展,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模式,同时也为教育方式提供了更多可利用资源。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该学科基本理论和操作规律为基础,结合网络的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它使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得到扩展;教育场景虚拟化,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安全感;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网页,扩充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率;当下人们沟通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通过EMAIL、微博、微信等方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更快捷的联系,网络教学模式也随之迎合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方式的需求。除此之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经济成本不高,但带来的社会效益巨大,因此网络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强有力的补充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但该模式的建立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硬件建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软件建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符合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念需要去问题化和去疾病化,其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其潜能,提升他们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内容详实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不仅介绍心理健康的常识,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困惑,能分析、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还包括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人格教育、恋爱与性心理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最后,在教学方法上,理论结合实际教学,增加教学实践活动。如把团队心理活动、心理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小班教学,让班级成员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通过相互分享其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使每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成长。增加心理咨询案例教学,咨询案例是大学生同龄人发生的真实事件,通过对案例的引入,让学生讨论积极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问题解决能力。

(三)调整学校管理机构,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管理。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应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高校应该健全校、院、学生班级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相关机构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组织协调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学院应安排专兼职教师负责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组织学生班委会、党团支部协助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心理咨询机构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相关教育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考核和奖惩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队伍。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特别是直接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教师,应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师资。重视对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例如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适时安排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接受专业督导,并支持教师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除专兼职教师之外,学校其他教职员工都应肩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投入到大学或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施加平.师范学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3):86-88

[2]毛媚.音乐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干预研究.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11):1-12

[3]李晓.师专艺术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03):32-34

[4]郑慧.艺术类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测查和分析[J].高教论坛,2005(01):141-144

[5]延凤宇,王玮等.河北省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34-40

[6]李雪静.艺术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5):10-14

[7]陈家麟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7

作者:喻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 篇2: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模式探讨

[摘           要]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育心与育德有机结合的模式分别为“结合自我认知方面内容的教学进行育德教育”“结合自我与环境关系方面内容的教学进行育德教育”以及“结合挫折承受力方面内容的教学进行育德教育”。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育心;育德

“课程思政”一词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它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具体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基于上海的经验,我们可以把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理解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教育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面向高职院校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并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德功能,将育心与育德有机结合,是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育心与育德的内在契合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各成体系又密不可分。两者在理论基础、目标、内容、方法、原则等方面有所不同,不可互相替代。但从育人的角度而言,两者又紧密联系,存在天然的内在契合。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内容上有诸多方面的交叉性和互补性,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属于德育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健康的心理是道德发展的前提,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又具有促进作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互作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一定的心理活动为前提,心理健康教育可为德育提供支持,同时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最后,两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都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育德与育心的内在契合性,决定了两者在实践中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育德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课程,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育智方面,主要是普及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学体系;二是育心方面,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的教学,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三是育德方面,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在育德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的剧烈变化,理智与情感的激烈对撞,极易产生焦虑、迷茫、困惑等心理问题,也极易发生思想认识与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给予学生正向的引导,可使道德教育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个体积极、主动内化的结果,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协调统一,而不是强制的无奈之举。心理健康课育德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挖掘学生内在的优秀品质,让学生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和成熟的需求,这使德育更具实效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育心与育德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很多方面渗透融合了育德内容,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在本门课中如何将育心与育德进行结合。

(一)结合自我认知方面内容的教学进行育德教育

本文所指的“自我认知”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大学生人格、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侧重于大学生对自我的觉察、认识、评价与管理,它通过社会交往获得。自我认知的目的其实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修身”,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修养自身的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人认为“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儒家倡导“仁、义、礼、信”旨在修德;《孟子·离娄下》:“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就是自我认知教育。通过不断地自我发现,使学生更加清晰、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明晰自身的个性特质、优势及劣势,并能积极地接纳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以及如何调节、管理自我,修身养性。自我认识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探索并修正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格系统的重要内容。《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将自己塑造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自己。

(二)结合自我与环境关系方面内容的教学进行育德教育

本文中的“自我与环境”包括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同学、与舍友、与老师、与异性朋友)、自我与环境的关系(自我与社会、职业、家族、国家)。自我与环境关系内容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这一内容上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及人际人往中的心理效应,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在能力目标上,以正确的交往观为指导,做出正确的人际交往行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养成真诚待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并最终达到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具备爱国主义情怀。

显然,这些目标不只是心理健康(育心),还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育德),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育心与育德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三)结合挫折承受力方面内容的教学进行育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增强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挫折承受力、压力管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三部分内容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教学内容在介绍基本概念、理论解释、原因分析以及应对方法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与压力的心态以及战胜困难的百折不挠、持久耐挫折的顽强意志品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正视挫折与压力,同时采取积极的策略将挫败感、压力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挫折心理的教学研究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与社会环境,并在越发激烈的竞争中培养挫折的耐受力、应对压力的策略,从而树立良好的心态,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蕴含着丰富的育德内容,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心理健康教师应积极寻找心理健康课中育心与育德融合点,实现育心与育德的有机结合,这既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育人”的本质要求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參考文献:

[1]张宏彬.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9-04-16.

[2]彭春妹.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

[4]吴佳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学生人际交往品德的培养探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5]潘莉.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促进和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10(2).

[6]张宝君.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编辑 郑晓燕

作者:李慧静 巴文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 篇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积极心理学作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最为重要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而且还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本文主要针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探究,希望能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大高校一定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采用积极的心理学教育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弥补以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出现的不足,提升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下面就对各大高校采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详细阐述。

一、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

要想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必须要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将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贯穿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使得积极心理学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但要在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必须要调动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情绪,这样才可以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当中有助于大学生体会到一定的幸福感,让他们以一个良好的、冷静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所以各大高校一定要认识到大学生积极情绪建立的意义。如果一个学生在对待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保持一个积极的情绪,那他们在生活当中会显得更加阳光、更加乐观。并且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上也会表现出积极的一面[1]。例如,一个大学生在考试之前遇到了一些糟心的事情,这个学生在平时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欠缺一定的积极情绪,那这些糟心的事情就会导致这位学生出现很多的负面情绪,这也有可能会影响他在考试当中的正常发挥。但是对那些平时阳光、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学生来说,他们会以积极的情绪去看待这些事情,反而会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对他们的考试起不到任何的负面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情绪对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采用积极的心理学理念对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变,从而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定的时效性。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除了采用心理干预的教育模式。之外而且还可以构建自助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引导大学生采用不同的手段以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自我训练,从而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教育模式[2]。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完全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的模式,老师只是对他们采用的方法和形式进行正确的引导。锻炼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性来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而且还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一些积极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所以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成立自助式的心理社团,并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和实践活动以及校园广播和报刊来向学生传播丰富的心理健康信息,对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从而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对其以后的发展和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的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因为健全的人格都是在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下塑造出来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如果他们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健全的人格,那么他们就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他们拥有消极的情绪,缺乏健全的人格,那他们就有可能做出一些阻碍社会发展的行为,这对于社会未来更好的进行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影响[3]。所以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积极的心理学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在以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四、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审核评估体系

要想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有效进行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审核评估体系,这样才能发挥出积极心理学的最大价值。所以高校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完善的政策制度,并且根据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利用多样化的奖励措施来激励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工作热情,当然对于在心理辅导过程当中出现重大纰漏的老师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样才能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实质性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的重要责任,所以高校一定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积极的心理学教育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塑造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促进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让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大学生以后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风,2019(29):248.

[2]陈国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智库时代,2018(48):121-122.

[3]湯静,汤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微探[J].蚌埠学院学报,2016,5(03):145-148.

文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杨静

作者:杨静

上一篇:教师观念文化个性化教学论文下一篇:学籍管理下成人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