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立面改造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29

新城镇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在适应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适之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外立面改造的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外立面改造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老有所依”

摘 要:文章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及老房子的现状为基础,通过研究总结出老屋的延承与发展的思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传统乡村中老房子延承与老房子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为老房子主动适应外部变化(新農村建设)的改造,提供参考性建议;为“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实践及乡村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老房子;延承与发展;策略

“老有所依”是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老房子的现状提出来的。本文试图从建筑学方向研究讨论,“依”字这里指的是老房子(归宿),(老房子)特指近代的传统乡村住宅。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乡村肌理结构呈现出极速演变态势,近代乡村中传统建筑中的大部分老房子也被简单的推翻重建,既不利于乡村建筑文脉的传承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一、乡村及老房子的现状

现在的农村,老房子因材料多以砖木、夯土等为主,由于年代久远导致破旧不堪且无法供人居住。有少数房子村民也会将其保留,但大多数作为柴房或空置。今天,走在乡村的街头巷尾我们发现,早年间随处可见的地方特色民居渐趋消失,乡村建设逐渐被城市的建造风气“传染”,到处是二层-四层的欧式洋楼、别墅。如今传统村落简单、快速更新,菜单式建筑类型建设此起彼伏,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风貌逐渐丧失。老屋代表了一个地方建筑文化的传承,如果老房子都不存在了,那么该地的建筑也就成了无根之源。传统村落中的建筑文脉如何延承?探讨老房子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及生发的可能性对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讨老房子的保留改造具有普遍性意义。

二、老房子延承与发展的思路

(一)历史保护不是简单的形态外表的复原保存

近年来历史保护思想发展表明:单一地针对历史遗存“复原”的局限性,复原的历史建筑和事物往往在乡村中成为孤立的碎片,无法与周边肌理发生实际的生活关系。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历史街区的社会生活总体的保护相结合,使历史遗存积极参与乡村空间肌理和邻里关系的构成,用历史建筑来控制和引导周边区域的发展,赋予其传统特征的“保护”和“再生”的双重观念正在得到广泛的认可,其价值在实际建筑活动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印证。历史保护的实质是对传统的文化根基的守护,绝不简单等同于形态外表的复原保存,这种守护的目的当然是要让传统真正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成为生活的基础性内容,而不是把历史事物划分孤立起来。

(二)坚持有机更新

“辩证做法,有机更新”概括了王澍对“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理解。村落有机更新是指在尊重现存的传统文化与民风、延续村落已形成的空间肌理和生成格局、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原则基础上,对村落这一有机整体进行循序渐进式地更新、整治与改造。“更新”包括“转型与重建”,主要针对历史文化区块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整和环境的改善,是为了适应当今新生活的需要。有机更新是一个持续行进的而非断裂的过程。“有机”意味着,村庄街巷的更新不是用一块与其场地历史毫无关系的外来肌体来简单替代旧有组织,而是基于原有村庄肌理发生机制的有机生长,是在基于历史传统、社会生活和场地条件理解的“适应原则”上的空间诠释——它既不是无根无由的空中话语,也不是对历史内容和形式的直接重复。老房子的延承与发展(保护与改造)原则应在尊重文脉和历史的基础上要依据房屋现状区别对待,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肌理与老房子的更新不易采用大拆大建的简单应对方式,应坚持有机更新的原则,传统建筑文脉的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三)乡土特色与地域性是传统乡村住宅的主旋律

无论是保护还是有机更新,最终目的是保护乡村的建筑文脉和多样性,而乡村建筑文脉和多样性主要来源于乡村的地域性特征。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往往有较高的识别性。地域性是在流变中被集体认同的事实。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化的影响下,菜单式的建筑类型、混凝土框架加面砖的建造模式在各地乡村大量兴建,但是村民在生活上并不认同这种单一的建筑模式,以主房为生活空间,周边渐进地加建辅房,从而慢慢生长,这种自发搭建的模式或者建筑的生长方式目前在乡村还是很普遍的,传统村落的“生长”状态是极其自由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老房子的延承与发展在总体思路上应突出当地的乡土特色、地域性;老房子的保护与更新应保持和发展乡村传统风貌,鼓励运用当地材料。传统乡村建筑的乡土特色和地域性是独一无二的,它显示了一座村庄在历史潮流中是如何行进的。

三、延承与发展策略

老房子的延承与发展不仅是建筑文化特征的重塑亦是寻回乡村传统和意义的过程,新农居其实是在呼唤被遗忘的乡村审美。老房子的延承与发展应该既要满足村民的现代生活方式与需求,又要保证村落的肌理,要走有机更新的道路,不宜采用大拆大建的简单方式,应在注重原有的肌理组织上实现更新,坚持和保护村庄原有肌理专有的乡土特性和多样性。

(一)保护与修缮

乡村不可否认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可以说村庄的任何部分(包括街巷)也是生命体。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是乡村生长的自然机制,村庄肌体总是处于不停地新旧更替之中,这内在的逻辑也是乡村历史现象的根本内容,历史保护同时也需要保护乡村新陈代谢的生长机制,这种保护和对历史遗存的物质保护同样重要。对于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单体(建筑与墙体)与片区即完整保存乡村传统气息的历史遗存,采用建筑修复原则:修整复原建筑主体,加固建筑结构,更换腐坏材料,还原历史原貌,修旧如旧;通过区域整合和重点设计,实现组团式恢复和保护。可以以历史保护建筑为核心,扩大保护区域,将历史保护建筑周边关联区域纳入风貌保护范围,化点为面,提高历史保护建筑的品质。随着历史的迁移和岁月的侵蚀,老房子逐渐变得苍老和衰败,加上新农村的飞速发展,这一村庄历史的标本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保护修缮,发掘资源,提升价值,传承文明。加强对建筑文化(老房子的延承与发展)的保护意识,注重的是村落原真性与传统肌理形态的延承。

(二)适应性改造

建筑物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其使用功能的改变,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适应性改造(或称改造性再利用)。适应性改造指的是改造后的建筑物不仅能适应新用途,同时其本身的特性还能保存(也就是说在维系乡村文脉的连续性的基础上革新功能,以适应时代需要)。其目的在于加长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或者说给予某一建筑物多个设计生命周期,以应对建筑承载的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需求。适应性改造的策略:功能更新。人们所说的“改造”也就是功能更新,在这里一般指老房子的再开发,使其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民宿,是文脉传承的新创造。这里选取梁家山村民宿改造为研究案例。泥墙青瓦夯土屋,依山而建的居所是梁家山村的最大特点。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村里的年轻人多数都去城里打工了,孩子们也去了城里上学,梁家山村慢慢地变成了老人们的留守地。梁家山想要通过一种新的方式让山村的现状得到改善,开始尝试通过经营民宿来让山村不再寂寞。所有的新事物对于这里都像一场改革,久居山里的村民们跃跃欲试但又不知如何改变,村里的老书记带头让出了相伴自己几十年的老房子,开始了山里的第一栋民宿改造。这栋老的三合院建筑建于七十年代。因建筑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很多问题:立面破坏,墙体开始出现裂纹;庭院单调;室内光线昏暗;屋面侵蚀;木地板破损;并且楼梯陡峭,二楼没有安全护栏、不封闭。在对这栋老房子开始进行改造之前,团队首先对整个村子的夯土房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村里建筑的单元类型——这里的建筑都是以主房为主要的生活空间,采用自发搭建的方式在主屋周边一点点地加建辅房,从而慢慢生长。这栋老房子的适应性改造沿用当地乡村的建造逻辑,采用一种生长的方式来实现建筑的更新。首先拆除西侧快要倒塌的辅房,然后增加一二层卫生间,和二层平台。主屋的东侧保存较好的厨房保留不变,面向院子部分加建两个卫生间。在建筑南侧增加阳台,延续从主体到辅房蔓延生长的建造逻辑,并置入新的使用功能;拆除墙体,屋面,对主房的屋架进行翻新;更换原来木结构中不好的梁柱,调整二楼梁高,拆掉影响空间使用的梁;窗户门洞部分加大,部分保留原有尺寸,门窗重新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相结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同时又间接促进了村民经济收入的多元化。村里的老房子原本失去了居住的功能,通过适应性改造——功能上的更新——民宿功能置入,他们重新获得了生机。民宿,使得梁家山村重新获得了生命,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陆续返乡。一路走来,有清风,有明月,还有鹊声、蝉声……细嗅,竟能闻到一丝隐约的稻花香。邂逅这里——清风居,是一种缘分。

(三)旧材新用——“寓古于新”

总体运用“以旧包新”的设计手法,一方面使传统形象维系建筑立面,就地取材或循环利用古旧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新旧建筑形式“拼贴”。这种方法称为“寓古于新”。传统老房子的适应性改造或新农居的建设不仅要结合当地条件和传统文化因素,还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当地的材料。“中国有那么深厚的文化,而现在到处在拆古老的建筑,当年古代建筑师用的那些有尊严的材料,如今像垃圾一樣被丢弃,所以我要用智慧的方式让它们复活。”2014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开始试点“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计划,并由王澍教授主持规划设计。在杭州富阳文村的新农居尝试中,王澍用灰色、黄色、白色的色调,外立面设计中使用了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剁斧石,新居旧居有机结合。对于王澍来说,新农居的实践,其实是在呼唤被遗忘的乡村审美。他回收的拆除的旧砖瓦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地面与屋顶上重新获得生命;他曾用30个被拆掉村庄里回收的40多种600多万块废砖旧瓦作了宁波博物的基础材料。王澍想告诉人们,曾经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以前的宁波是一个海港城市,有多个传统村落。而如今,几乎所有的村庄都被拆除了,这里几乎变成了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我用了我在这个地区收集的所有旧建筑材料,想建造一个有自我生命的小城市,他能重新唤醒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在建造赋予新意义的建筑时选择传统的建筑形式,其本质上也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深入理解。

王澍说:“老房子就是活着的历史,历史都没了,还有什么根基?”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房地产碰到瓶颈的情况下,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了农村,建筑师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的蜂拥而至。村庄同化的趋势正在形成,假如乡村特有的地方特色和多样性不存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将无从谈起。建筑师们要反思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建筑作品能否让村民们既住着舒服,又不失传统乡村应该有的风貌?村庄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乡村的个性显现了吗?建筑师的尝试,为这个村子带来了什么?

我们要留住建筑文化的种子,要延续建筑的文脉,要让乡村仅有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

注 释:

{1}梁家山村民宿改造图片由树林建筑工作室提供.

参考文献:

〔1〕朱霞,谢小玲.新农村建设中地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研究[J].华中建筑,2007(7):142-144.

〔2〕刘少瑜,杨峰.旧建筑适应性改造的两种策略:建筑功能更新与能耗技术[J].建筑学报,2007(6):60-65.

〔3〕张晓婧.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7(11):29-32.

〔4〕陈金金,杨茂川.“软装饰”地域性室内空间[J].艺术与设计,2011(6):62-64.

〔5〕ABBS.王澍爆改新农居——为小乡村带来“乡愁经济”[EB/OL].2016-06-17.http://www.abbs.com.cn/news/read.php?recid=35618.

〔6〕柳蓬,陈佳.王澍谈农村规划与村居设计:辩证做法 有机更新[EB/OL].2014-07-29.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4/07/29/02016846 9.shtml.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作者:董国娟 荆琦 冯艳

外立面改造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论新城镇居住空间改造及方法

新城镇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在适应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适之处。本文是在现在新农村建设当中,选取苏州某镇新农村试验点为例,针对主要调研的试验点其中的民居进行细致分析,针对苏州新农村民居住宅内部空间环境、院落为实验点进行实地调研,对苏州地区新农村住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专业知识,对试验点进行改造设计,提供一个适合苏州地区新农村居民的新的生活环境。

当代社会一个热词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中在共存人居环境的改进方面,农村的城镇化成为住房演变的一个主流方向,是农村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的意义和内容。然而农村的城镇化并不能将城镇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原封不动地直接运用于农村之上,因为农村和城市存在本质差别。具体而言,我们应在改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以及人居环境特点等综合因素,保留农村的主流风格特点。

在空间设计层面,农村住宅室内设计是以住宅建筑的发展为依托,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农村类似独立住宅的民居建筑从“低标准”发展到“高标准”水平,从几户人家公用厨卫发展到每家每户都有独立厨卫。国家住宅制度的改革、设计理念的逐渐成熟、建筑标准的提高、建筑技术的进步也都在为住宅室内设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的现金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设计方法也逐步影响了农村建设,使得在农村生活的人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这也促使了农村住宅设计的变革式发展,新农村是传统农村和现代都市的过渡性产物,应当集合了两种生活方式的优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不是对传统农村生活的否定,也并非对现代城市的完全接纳融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调研分析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新农村试点已在全国取得了初步成效,几个新农村示范点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中拟对苏州市某镇为例,研究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发展进程。调研地点概况是: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苏省于2005年开展了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全省现有约25万个自然村庄,逐步撤并为4万多个规划居住点。在此基础上,2006年开展了全省村庄建设整治工作,从规划确定保留的村庄中,选择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200个村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其中省建设厅首批负责组织了其中24个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苏州市该镇即被我们确立为调研主要地点。该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它背山面湖,东边是莫厘峰,西边是太湖,面积0.74平方公里,南宋时渐成村落。明清时名人辈出,如明正德初大学士王鏊的故里即在此村。古村内,寒谷山庄、北箭壶、观音堂等,明清高堂巨宅鳞次栉比,该村落内保存的明清古建筑有三十多幢,面积达上万平方米,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目前已完成了古村落保护规划,划定了保护控制范围。本次规划的村庄位于古村落南部,是古村落保护的搬迁安置区。规划内容包括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古村保护搬迁安置区的新村规划,以及现状村庄的旧村整治两部分。

关于其中的案例分析如下:

通过项目成员的测绘,我们基本掌握了其中一户型的基本情况,并绘制获得了本户型的一层平面图。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该户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该户居民内部整体功能未能合理分配,功能流线较为杂乱。新农村规划皆为一户一栋一院的独立式小住宅,大体均为二层楼。面积较城镇集合式住宅相比则显得面积更大,空间更加宽敞。但将毛坯房交付给居民使用时,普通人民群众则会面临功能空间划分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知识指导,室内空间以及院落的使用发生了功能的“复合使用”问题,分区有些不明确,不能达到良好的卫生舒适标准。例如一、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户院落功能流线设置应增加一些理性管理设置。厨房和餐厅设置在整个独立住宅的南面偏房内,与位于北方的主卧之间存在三到四米的距离,形成了十几平米的空间,这是为主卧的采光留下的楼间距离。但该户人家将该空间作为储物空间,在空间上方搭建了遮雨棚,阻挡了光线,同时在里面堆放了大量不常用的杂乱物品,例如坏掉的藤椅、废旧自行车、板凳、行军床、木板等等,这些都混杂地堆在一起,阻挡左右两边的窗户采光。同时该空间正对整个院落的入口,影响了整个院落的景观效果。二、在整个院落的南面,有一个较大的杂物空间,但它混杂了晾衣间、储物间和杂物间的功能:干柴应与晾衣间形成干湿分区,相互隔离;而且杂物间灰尘较多,可能不利于衣服的晾晒工作。三、该杂物间距离厨房较近,而且除去室内厨房,该户还在室外设置了灶台和洗手池,容易受到杂物间的影响,有时会影响卫生工作。四、该户在院落设计方面,对于院落功能分区与景观相互作用的关注略显不足。该户的院落景观设计较为单

一,并且与周围的杂物堆放在一起,没有很好地起到景观装饰作用。(2)内部空间较大,但未能较好利用规划,可能造成空间内部功能混合糅杂。一般而言,新农村规划的室内空间都较为宽敞,例如一般作为起居室的堂屋,是一户人家的门面,面积较大,层高较高,但我们看到,这户人家并未将空间较好利用。例如,正对房间大门的是条案和八仙桌,正上方的墙壁上挂有对联和山水画,这应是房间原本的陈设。但周围则散落着一些方凳和长条凳,靠在墙边的儿童自行车以及竹椅。靠近门口则另设有一张方桌,周围还有几把藤椅。在房间的左侧,因为天气炎热,这户人家的主人在地上铺上了凉席方便家人乘凉。我们不难看出,这间堂屋充当了起居室、餐厅、活动室以及暂时储藏的功能,而且舒适度和美观程度还应再提高。(3)内部家具陈设以及装饰方面应得到更多重视。该村作为我们的调研主要基地,代表了新旧文化融合的农村地方性建筑。里面的民居建筑有新建的也有保留修复的,里面的居住人群也基本为原始村落的主要居民。这就使室内家具陈设装饰与建筑外立面风格略显违和。例如我们调研的这户农家,从外面看上去,房屋属于翻新建筑,从建筑材料的选择、瓷砖镶嵌等方面来看都与现存的古建筑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功能需求以及家庭内部需求,家内的装饰陈设显然与建筑装饰缺少些许呼应。如门口的遮光帘,被放置在室外,在冬天及大风天气使用起来会有些不方便,而室内则没有适合安装遮光帘的位置,因此帘子被安置在室外;室内的条案和八仙桌以及后加进去的藤椅、方凳搭配起来略显单调;地面红色瓷砖同室外台阶衔接等方面,细节设计还需更多考虑。(4)在新农村改建方面,旧建筑保护同新建筑现代特点的融合方面需要深层次的发展。

该村的新农村示范点是具有典型性的示范村,它不是将所有农村住户的居住用房统一改造,而是包括古村保护搬迁安置区的新村规划,以及现状村庄的旧村整治两部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新农村整齐划一的规划式住宅,也走访了未改建的、仍保留古民居的住宅。但是我们发现,距离较近的两种住宅风格迥异,易形成视觉反差;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有翻新的住户用房,其建筑外立面与内部装饰风格设置上有些差异。

设计理念及改造原则及院落改进方案

(1)整合空间,合理利用。通过重新分配功能,将相同、相似功能的空间整合分布,对流线进行重新规划,使得流线简单明了,功能区分更加分明。

(2)完善功能,合理设计。在整体功能流线确定之后,针对细部完善功能划分,将内部空间开发出更合理的用途。

(3)尊重原设计,保留原有功能,并保证原有使用面积不减少。

在空间方面,针对储藏空间,我们将所有的储藏空间集合在一起,并分为常用于不常用两部分。这样室外的试用频率较高的物品例如自行车等等便可收纳在这个空间内,而一些不常用或分季节使用的物品例如干柴、废旧木板、藤椅等等。为不常用的储藏室设置围挡,这样保证了室外的视觉景观良好。在主卧同餐厅之间间隔的部分空间,我们建议做成一个半遮挡的公共空间,并作为茶座类的休息空间使用,同时将室外晾衣间设置在内墙附近,这样有利于主卧的采光需求,同时建议在灰空间入口处种植一些藤蔓类植物,攀爬在灰空间上空,既可遮挡休息空间的阳光,又有利于空间散热,同时不会阻挡室内采光。在厨房设计方面,我们建议将所有厨房用具都设置在室内使用,因为冬天如果仍在外面使用,天气较冷,不适宜在室外做饭使用。室内应做好通风设备,增设排风扇。这样使得烹饪就餐区域同室外的活动储存区域隔绝开,更加卫生健康。在流线方面,建议将储存空间放置在距离卧室起居室稍远的地方,该户人家仍使用木柴,因而有火灾危险,应尽量远离人居活动的主要空间,因而放置在院子的东南角。同时距离厨房较近,便于生火使用。景观设计方面,建议室外加大发挥院子的作用:种植果树或水果蔬菜,可以形成景观,形成天然的景观屏障,隐藏位于院子南部额储藏空间,夏天可以在树下背阴乘凉,秋天收获果实;在休息区的两边种植藤蔓类植物,与院落中的植物形成呼应;入口空间摆放一些盆栽植物,进入院落即看到植物,经过门口的小空间进入主要院落空间后有豁然开朗的视觉效果。内部功能空间部分,因为室内空间要保留的特点便是流动性,我们可以结合使用者的喜好、生活习惯等因素灵活运用。例如通过地坪的升高降低、通过精巧处理的吊顶或者利用隔断、植物等,这些手段都可以用于划分室内物理以及心理空间,使得空间的视觉层次更加丰富。在家居陈设方面,我们不仅应看到家居其本身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应利用它们的装饰空间功能。一组富有整体性的家居设计组合可以强化室内空间的装饰特色,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特点。当然,在改进家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保证家具的多元化和整体化,我们建议将室内多种风格家居选择一种或几种保留下来,针对保存家居风格进行其他家居的改造。例如准备采用现代中式家居风格,我们可以保留该户内的条案和八仙桌,以及墙上的对联和山水风景,同时也可以搭配现代古典的立柜和其他小配饰作为其他功能的家居。但不论怎样选择,都应保证整个设计比例协调、尺度合理、气氛融洽,从而营造出家居温馨的感觉。

了解了中国部分新农村建设规划案例我们发现,人们的住房在格局、面积和功能分配上有较多相似的地方,因而这样难免有些忽视某些住户的个人需求:有的人家人口数目较多,需要较多的室内房间;有的人家因为工作需要,需要大量的储存空间等等。因此,我们认为,民意调查在新农村建设是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走访农村当地居民,询问各家各户的住房需求。正如某些地区的灾后重建活动一样,重建活动开始前要先询问当地居民的需求和意向,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进行住宅的重建工作。同样,在中国新农村规划的时候,应该兼顾每户人家的功能需求,细致到个体各户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新农村的住宅发挥出更大的用途。同时,我们提出了各家各户改造整合的新理念,便是以“模”易样。我们将每个居民家的建筑功能分为几个部分: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餐厅、储藏空间等等。而我们就是将这些功能模块化,将模块化结构住宅同人们的需求相结合,拼接组合成人们最需要的组合方式。

这个想法来源于谷歌模块化手机Ara的设计理念。根据谷歌的介绍,Ara手机最为重要的组件是由谷歌自行设计的包括通讯模块和备用电池在内的铝制手机骨架,而包括屏幕、处理器和电池在内的零部件都将能以模块形式接入,最终组成一部完整的手机。从理论上讲,Project Ara可以让人们在未来无需再购买全新的手机,只需更换不同的零件模块即可完成硬件升级,这将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Project Ara团队之所以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模型,是为了研究各种潜在的零售体验,帮助人们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组装手机。

同样,我们也是希望在新农村规划中提出模块化建筑这一理念,以“模块”改变和替换原来的建筑外观。我们在最初设定整个建筑模块的总数量,通过各家各户的需求进行拼接,统一在同一个面积之内的庭院中。这样每户人家只是在内部功能上有不同,但从整体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整个新农村的居民建筑风格仍是统一的。但这样组合可能更适合新农村人民的需求,功能安排更加合理,从根源处获得了人民的认同,体现了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结语

新农村是对旧农村人居环境的改进和发展,而设计于其中则是起到升华和点缀的作用。真正优秀的设计要考虑人民的最根本需求,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们的居住水平。对于新农村室内及院落设计来说,并不是要讲求繁复夸张的家具,浓重的色彩和复杂的装饰,也不是讲求园林一般的院落设计,而是在普通的设计中寻求生活的便利,在新农村改造的进程中获益匪浅,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总之,室内设计是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空间设计,“优秀的居住空间设计,应该充分地捕捉生活的实况和空间应有的方法,把他们有机地集合起来。也就是说,是设计空间,更要设计生活。”

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编号:5731556713

项目名称:苏州东山镇居住环境调研及改造设计研究

项目主持人:薄润嫣

项目指导老师:张琦

作者:薄润嫣?张琦

外立面改造的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建设美丽乡村

摘 要: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如何将传统乡土景观进行提炼,将其符号化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议题。从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入手分析,详细探讨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和河南乡土景观符号,并就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进行了思考,旨在推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乡土景观理论的传承,并为探索新的乡土景观设计模式打下基础。

关键词: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构成;符号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课题名称“建设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符号研究”,编号2017-ZDJH-208]

一、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

自2013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方向后,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传统乡村聚落规划水平落后、面貌差的局面得到了极大地改观,同时一批将地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完善的典型乡村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榜,例如浙江吉安、安徽宏村等在美丽乡村规划上凸显了乡村景观与其符号的再生。但在国内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农村,其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上只求“高大全”,大量应用新式建筑材料,向着城市化规划方向靠拢,使传统乡村聚落失去了原有的风韵,使历经时光洗礼的乡土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与忽视,各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毫无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俨然是城市的微缩。

乡土景观确切来说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经过自然与劳动人民共同选择而形成的质朴的景观。乡土景观没有太多的人工雕刻,蕴含着生活性、自然性和功能性等特点。乡土景观是基于地域文化而产生的,生态系统稳定,带给人们和谐、亲和的心理感受,同时具有极强的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应用乡土景观,不仅是保证美丽乡村富有地域特点的基础,更是尊重人的情感和习惯。乡土景观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如下:

第一,是美丽乡村设计规划的源泉。美丽乡村的设计规划不可采用单一的设计元素,而形成全国、全省大统一。乡土景观是在乡村聚落自身发展的文化基础上衍生的,所以有针对性地对乡村聚落进行美丽乡村改造,其拥有的原始乡土景观是新规划的基础,也是美丽乡村特色的保证。

第二,乡土景观是当地人生活习惯和文化认知的表达,重视乡土景观的重现,是人们归属感和向心力的保证。

第三,乡土景观的应用是美丽乡村规划成功与否的保证。脱离了乡土景观和当地人认同的空间形式的规划设计是失败的,所以依托乡土景观,能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更有针对性,也使规划思路更清晰。

第四,景观的存在同时是符号的存在,景观设计师在寻找景观符号的同时也是在创作符号,乡土景观在其形式的表象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更接近参与者的内在灵魂。对于乡土景观符号的构成理解,是在创作新的城市环境下景观符号的有效指导,这是乡土景观传承的需求,也是现代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

乡土景观发源于农村,由于河南各地水文、地质、人文等大相径庭,所以笔者进行了广泛地调研走访,深入农村,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分为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聚落景观三类。这些景观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了乡土景观。

(一)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和气候水体等构成的景观,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总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特征是天然性和真实性,在河南乡土景观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地形地貌

河南省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几条山脉横贯其中。西部和北部以山地为主、中东部为平原、南部地区为丘陵地势。在多样化的地形下,河南乡村景观在省内各处的视觉表现也不同。在以山地为主的地区,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大多在坡地上,背风向阳,而较为平坦的则为耕地。在聚落发展中,高低错落的房屋形成了一道美妙的乡村景观。在南部丘陵区,建筑大多在开阔地,房前屋后的水塘、耕地与房屋又构成了合乎地形地貌的乡村景观,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地形地貌的利用,尊重自然选择和当地风水理念,是规划中的重点。依照地形规律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改造,保持乡村景观的自然性。

2.气候水体

河南地处亚热带的北部,四季分明,气候差异明显,差异性较大,所以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在乡村景观体现中也有明显差异。例如在豫西北少雨地区,乡村中取水渠、水窖常见,房屋墙壁厚,御寒性能好。而在南部降水量多,河流、水塘常见,房屋建筑显得更加精致,房屋中隔湿层是必不可少的。

3.植被与作物

乡土景观中的植被与作物是在千年历史选择中形成的,能够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生命力强、生态稳定性佳。乡土景观中植被与作物的文化性很強,不仅是乡村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更是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豫北山区,耐旱喜寒的植物更多,例如松树、柏树。而在南部地区,阔叶树木更多,喜水的竹子更多。在作物上,除了南部地区以种植茶叶和水稻为主,其他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这些作物对乡村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影响,相对应的乡村景观也不同。例如种植小麦的地区,石碾、石磨常见,但南部地区舂米的器具更常见。这些乡村景观植根于地域差异,具有很强的人文基础,所以在乡土景观规划建设中,合适的植被和作物选择是凸显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4.色彩

色彩是构成乡土景观的重要元素。乡土景观中的色彩大多是自然色彩表现,例如植被由于季节变化的色彩、房屋建造时使用的材质的原始色彩及地形地貌中体现的土地色彩等。这些色彩对乡村景观的整体基调起到了渲染作用,所以在规划乡村景观时,对色彩元素的应用不可忽视。

(二)聚落景观

聚落景观是乡村聚落形成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以房屋建筑为主的空间结构。包括了聚落形态、道路、建筑、材料等。

1.房屋建筑

河南乡土房屋建筑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各个地区的形式和结构都不同,以适应地域文化与自然条件。在房屋建筑材料上,以土、石材、砖、瓦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肌理、质地和色彩大多是保持了原始的模样。在设计手法上无定式,自由性大,受官式建筑的传统形制影响小。例如在河南济源、安阳地区以夯土、石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房屋构造简单,以坡顶为主;而豫中地区则以夯土和砖木为主,以平顶居多;南部地区以芦苇、黏土和青砖为主,双面坡顶的房屋居多。

2.庭院景观

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说过,庭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华和灵魂。庭院景观首先是功能性的保证,例如为村民提供晾晒粮食、衣物,以及养殖家禽家畜等空间,也是聚会聊天、吃饭乘凉的场所。河南庭院景观的格局一般为四合院、三合院和窑房院为主。

3.街道景观

乡土景观中的街道景观是以道路为基础而产生的景观,起到连接聚落、连通空间的作用。其景观主要包括街道路面铺设的材质,有三合土、砖、石材等区分,同时还有街道节点的附属物、建筑立面等景观要素。

4.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乡土景观的核心元素,包括了农田景观和生产工具景观。农田景观不仅具有基本的农业生产性,还具备了对自然适度改造的艺术性,体现在农田的形状、大小、空间性等。不论是山区农田高低错落的落差美,还是坡地农田依山而立的顺势美,亦或是一望无垠的稻田震撼美,都是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体现。

而生产工具景观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手工性,以锄、犁、套车架、石磨石碾等为主,在河南不同地区,其生产工具也不相同。这些生产工具乡土气息浓厚,尤其是在当下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更重。

(三)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乡村的社会性活动形成的,以文化性为主,体现了当地村民淳朴的文化认知。

1.农耕文化

河南自古以来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根基深厚,农业制度、农业耕种思想等根深蒂固,民间针对农耕的谚语不胜枚举,而农业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更是人文景观中的活化石。例如河南淮阳地区每年农历三月三的人祖庙会,参加祭伏羲祭祀活动,以祈祷来年的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仰韶文化传留下的陶瓷用品、纹饰等,也形成了农耕文化的图腾,在农民群体中有很强的认同感。

2.民俗与手工艺

民俗是乡土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包括饮食、戏曲、绘画和服饰等。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统民俗文化在河南省内的保留很多,以节气、婚丧嫁娶活动等为主。例如洛阳的水席文化、焦作的太极文化、安阳的开山文化、登封的武术文化等。手工艺是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乡土景观的组成,对乡村文化的体现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开封的汴绣、洛阳唐三彩、宫灯、豫西剪纸、朱仙镇年画、淮阳泥泥狗等。

三、河南乡土景观符号

景观设计实际上就是在处理符号。那么,在继承景观符号形式上,获得符号原本所含有的意义,而摆脱既往的符号表面形式及其之间的结构,以全新的形式和结构再诠释、发展需要传承的意义即是景观符号意义上的表达,才是传统文化在景观符号设计中表达的最高境界。同时,对于乡土景观符号设计的受体世界中或记忆里为其找到一个可类比、可联想的“原型”,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进而认知它、认同它并且欣赏它。而这种“原型”是现有场地所承载的乡土风貌,实际上就是乡土景观的符号原形,而不是割断文脉的外来景观符号。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取:

1.引借:从乡土景观原型中截取某一部件或是图案纹样重新组合,创造新秩序和新关系。2.易位:某一系统整体形象的各部件在被打散破坏后,可以根据时代的审美意识,移动、调度原有位置进行重新定位。3.重合: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原来各自独立的部件相互叠合,构成“第三形态”。4.材质:从传统乡土景观构成中抽取有代表性的片断或者元素,用现代新型材料(如不锈钢、镜面玻璃、陶瓷壁砖、霓红灯等)来建造,表现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5.减舍:让旧景观的精采片段融入新的景观中,成为新景观的一个部分,使历史得到延续,新旧景观得以相互协调。6. 虚幻:景观设计中将古典乡土装饰符号通过反射、虚化而虚拟在景观上,达到特殊的效果。

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中,乡村景观符号的提取来自传统乡土景观的构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必一刀切建设大面积统一的格局,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例如房屋建筑规划中依据地势地貌设计合理布局,在房屋建设中应用民俗符号;例如焦作温县可将太极文化中阴阳学说应用在聚落建筑设计上,也可将传统纹饰应用在外立面装饰上。在材质选择上,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但外立面的肌理、色彩可以将乡土景观中夯土、石材的特点呈现出来。在庭院设计中,保留传统四合院、三合院的格局,但又进行创新改造,使空间利用率更高。在安阳滑县某美丽乡村建设中,建筑的屋顶采用坡屋顶的结构,屋顶材料结合现代工艺技术采用当地的琉璃瓦,建筑的墙裙采用当地的石材,院落的铺装使用透水砖,用鹅卵石拼合吉祥图案,休闲广场的挡土墙以乡土田园式的石块垒砌。将传统乡土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现代材料技术结合,营造新的乡土建筑。在社区的广场和商业街设置生产工具、农具等雕塑、老物件,营造乡土意境。在公共建筑上,将祠堂、牌坊、土地庙等元素融入其中。年画、窗花等民俗符号也可移植到其他设计规划中,使乡土景观符号不再局限于专有领域,使乡村处处有景观符号的体现。

四、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

河南地理位置特殊,东西南北中各部分都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景观。例如西部与黄土高原连接,南部又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所以在乡土景观营造上即便是一省之内也不可一概而论。在河南乡土景观的营造中,要根据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的传统乡土景观因地制宜地进行营造,具有浓厚乡土景观的新农村是对当地土地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也是乡村精神的反映。在营造方式上:一方面要基于傳统乡土景观的构成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要对乡土景观符号进行创新。营造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移植式再现。移植式再现是指将传统的乡土景观直接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例如河南乡村中常见的牌坊、照壁、祠堂、土地庙等。这种移植式再现是指乡土景观的营造方式是“保护式”的,更是“原汁原味”的。据笔者的调研,河南许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有这类乡土景观的营造。不仅有生活生产方式的移植,也有宗教信仰文化的移植,保留了乡土景观的原貌,对人们有极强的亲和力;但是这类乡土景观的营造如果把握不好,不仅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反而会起到副作用,因为移植方式过于简单、提炼不足,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容易陷入传统落后的境地。对于此类营造方式,笔者持审慎的态度。

第二,再生式营造。再生式营造是指在对乡土文化、乡土景观和地域性进行综合考量后,对乡土景观符号的再应用。例如传统乡土景观中水文符号、建筑格局符号、农作物种植符号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嫁接式营造。在河南信阳地区,将茶文化、水稻文化中丘陵、茶山、稻田等符号应用在乡村建设上,使美丽乡村的整体格局更突出这些元素,同时人们的认可度和归属感更强。再生式营造讲求将传统乡土景观符号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充分发挥其内涵和内蕴的作用。又如在豫东地区,因为是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传统的取水方式是压水井和窖井,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此类落后的生活方式注定不会再现,但是压水井和窖井的符号形式可以成为乡土景观呈现在村广场的景观展示序列中。再生式营造重点是乡土景观符号的提炼和创新式应用,题材广泛,是当前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中最重要的乡土景观营造方式。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河南乡土景观的调研,认为乡土景观是建设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元素,更是保持乡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乡土景观不能单纯复制,应提取其符号,符号代表了乡土景观的文化性和功能性,使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回归初衷。在河南这样一个具有千年农耕文明的省份,乡村景观所附着的乡土特色和蕴涵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是其他文化和符号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挖掘乡土景观符号,将其更好地利用,是未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李鹏波,雷大朋,张立杰,吴军.乡土景观构成要素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07):224-227.

[2]周景崇.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D].苏州大学,2007.

[3]李树华.从乡村景观建设的城市化,走向城市景观建设的乡村化[J].现代园林,2007,(12):1-3.

[4]陈如一,张晋石,余刘姗.国际与本土艺术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范例——羅伯特·布雷·马克斯景观中的地域特性再认识[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14.

[5]邢燕,张轲.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9):225-228.

[6]黄琴诗,朱喜钢,陈楚文.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编码与派生模型研究——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6,(10):89-93.

[7]戴松青.“燕城古街”乡村景观营造——北京市雁栖镇范各庄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6,(01):28-31.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

作者:张晓珂

上一篇:中餐菜单的英译翻译研究论文下一篇:制造业服务环境效应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