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近几年来,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全国各地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空前,并陆续投入运营,同时随着线路的不断延长,客流量的不断增多,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论文 篇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浅议

[摘要]近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施工企业的规模也日益攀升,工程项目管理已渗透到了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可以说工作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根据计划成本、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活动。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对工程项目成本实施管理,旨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能够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管理 项目成本 成本管理 建筑施工

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扩大经营规模,狠抓成本管理,才能保持稳定增加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经营管理、核算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进步,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一系列变化,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变得难以适应。建筑企业是从事建筑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经济组织,它既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又是产品的经营者。企业管理是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教育、激励等工作,它的目的是保证顺利地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目标,通过研究技术方案、技术规划和技术政策的技术实践活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工程处招投标工作

随着工程法规制度的规范和严格,有的施工企业会有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如相互压价,使建筑市场出现恶性竞争。而且现在有的企业都是“走出去”,在全国范围以及海内外的经营。这投标期间要发生多种费用,如标书制作费、差旅费、咨询费、办公费、招待费等等。这部分费用如何核算,管理制度中没有也不容易明确规定。这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因此,如何提高中标率、节约投标费用开支,已成为降低成本开支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这就要求投标人员在投标前,要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避免盲目投标。同时,对投标费用,要进行与标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规范开支范围和数额,并落实到投标责任人。为了考核投标费用开支情况,财务部门应单列科目并按费用性质进行核算,期终进行对比分析,便于为以后的管理做参考。

二、施工预算

施工企业不同于其它生产性企业,其产品为建筑产品,且随设计图纸变化而无统一标准,导致其生产的非标准化,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在存续期间都不会生产两个相同的产品,再加上建筑产品所需材料成千上万,因此制造成本(以下称成本)管理也就显得无序可循,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可靠的成本控制标准,虽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等于成本无法控制。

1.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企业应通过高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統,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创新成本管理新思,建立高效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信息的产生和使用,尤其是成本管理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是实现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信息是企业实行有效管理所需的关于成本收益的财务信息,以及关于生产率、质量和其他关键成功因素的非财务信息。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和多元化成本管理都需要成本管理信息支持,准确、全面、有效的收集、加工、使用成本管理是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保持成本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建立高效率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2.编制施工预算书

这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成本控制的依据。但目前多数施工预算仅是各种数据的汇总,只适合对项目进行宏观控制,对过程生产却起不到指导作用。因此,施工预算需要改进,分部编制的预算对成本控制才有指导意义。根据实际施工程序,按部位编制,具有很强的对比性,能够将可能发生的成本隐患,控制在最小的工作面,降低了大面失控的可能性。有了成本控制依据,即可进入下个阶段。

3.施工组织设计

依据施工预算书及施工组织计划,有效控制施工过程。这个阶段成本控制的思想是,依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各部位成本数量。施工组织主要有:封面,上面要含有编制单位、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时间。开列目录,上有页码、应细分层次,重点章节可列出三级目录,要章节层次明晰。编制依据:招标文件、建设文件、工程现场勘察和技术经济资料、类似工程的有关资料、现行规范、规程和有关的技术规定;企业标准及现有资源。工程概况:项目概况,工程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其他诸如主要设备、特殊物资供应,参加施工各单位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情况,建设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的要求;有关建设项目的决议和协议;土地片用范围和居民搬迁情况等。工程特点、重点、难点的分析:一份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制者对具体工程特殊部分的把握和在此基础上提现的解决方案,此部分应当详细。

施工部署:含确定工程开展程序,拟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编制施工准备工程计划等内容。总体施工工序流程是对工程具体情况包括工程量、工期、工程特点、环境等总体分析的基础遵循一定的原则提出的,确定施工顺序的原则有: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分期分批施工。一般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主干后支线的原则进行安排。施工程序应当与各类物资及技术条件供应之间的平衡及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相协调,促进均衡施工。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施工平面的布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按照施工不同阶段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的变动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优劣比较,一般落脚点在施工用地面积,场地利用率,场内运输情况,临时建筑面积,临时道路和各种管线长度,是否符合劳动保护、安全、防火、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规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施工的进场路线图清晰;另外。三、完善合同管理

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抓好合同管理,就是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索赔。要订好合同,第一要有相对固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并且精通经济合同法规有关知识;第二要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第三是要制定相应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工程分包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严格禁止工程转包和非法分包。使用分包队必须严格坚持“先签合同后施工”的原则,并按合同价的一定比例收取履约保证金。严格按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计价,按计价和合同分阶段拨款,严禁超计价拨款。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已进入了战略管理阶段,需要在传承传统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把管理成本制定得更科学,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手段,实现创新成本管理多元化格局,促进其主要管理职能的发展。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求得发展,在成本管理上一定要有传承和创新,通过战略成本管理来增强活动,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海龙.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 王宝善.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维管公司董事长. 河北企业.2008年11期.

作者:贾振杰

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论文 篇2: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全国各地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空前,并陆续投入运营,同时随着线路的不断延长,客流量的不断增多,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基本覆盖城市中心城区、主要繁华区及交通枢纽等关键区域,因此也给运营安全管理带来了“幅度广、难度大、问题多”等难点,所以,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始终将安全视为轨道交通运营的生命线,从企业领导到基层员工要将安全视为重点工作来抓,确保了各地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轨道交通;出行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安全运营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城市交通的发展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促进了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想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为城市生活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需要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这需要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为科学合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创造可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能力會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会给城市轨道交通带来重大的影响。如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科学合理,这样就可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反之,如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不合理,就会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困难。因此,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地发展,一定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尚缺乏完善的地铁以及轻轨管理标准。各城市在制定行车管理制度时,也只能是“头痛医头”,就事论事,满足当下的需求,体现不出管理的先进性,也影响了轨道交通运营的有效发展。

(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不统一

轨道交通近几年在我国大中型城市迅猛发展,但因每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选择的融资方式各不相同,加之国家对轨道交通的管理标准尚在陆续出台,因此在建设轨道交通过程中,各个城市所选定的系统制式、设备类型、线路敷设方式、车辆基地规模以及设计标准等不尽相同。这也导致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缺乏统一性,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标准。有时候即使是同一个城市不同线路的设备标准也存在差异,在资源的整合利用上和作业员工的配置上造成浪费。形成网络化运营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很难协调和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共享资源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每个城市自成一体的现状,造成了轨道运营管理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影响了先进管理理念的推广和引用。

(三)不同城市内部交通运行管理模式不同

我国各个地区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不同地区城市的轨道运营在融资、网络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包括内部管理系统以及模型也并未统一化,各个城市采用的都是独立的管理系统。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有些城市是将规划、融资、建设和运营实行一体化管理;但有些城市是将上述环节进行单独管理。除此之外,管理的模式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有的城市采用的是传统的政府投入资本金,债务资金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实施建设。有的城市采用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进行市场化的管理。这些差别都使得我国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水平层次不齐,间接影响了同一标准下我国的宏观调控。

三、我国新时期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模式

新时期的轨道交通工程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组织论、组织权变论的基本原理,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组建项目管理组织时,根据工程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确定工程管理模式总体思路为:工程社会化管理,发挥“外脑”作用,组织机构及人员动态调整,抓好廉政建设。

(一)新时期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新时期轨道交通管理构架在贯彻我国现行的工程监理制的基础上,进而将建设方的各种职能进行分离,即将管理职能和决策职能进行分离,这样建设方就可以将大量的专业性很强的工程计划、监督、协调以及控制等管理职能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给项目管理公司及工程监理公司来承担,只保留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的管理、资金筹措的管理、招标与合同管理、财务和税收管理等主要职能,从而实现了工程管理实体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其特点在于:

1.工程工作的效果与效率可以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建设以经济为手段,在管理的管理组织中,实行严格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基本杜绝了传统工程管理体制中的种种弊病;

2.建设方对于工程事务的管理,工作量降低了很多,而其也可以使自身的工作人员结构合理、规模适中,决策层可以集中精力管理和研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3.不仅可以充分的利用社会专业力量,而且也能很好的调动社会专业力量,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在社会上集合众多合适的专业人才。

(二)新时期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模式的要求

1.在工程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

2.为了适应我国现有的工程监理制度,在建设阶段的投资、进度、质量等控制可以交给社会监理,充分发挥社会监理独立管理作用;

3. 轨道交通工程的管理模式尽可能的达到职能化、专业化,要实现办公、物资、计划、开发、财务和设备等的分离,提高管理的效率,减轻建设方和监理的负担。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轨道交通以其安全、快捷、高效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与慕名而来的乘客。发展轨道交通是一种“战略节约”,可以说是百年大计,并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亦不同于其他公共交通系统,技术含量高、运行时间长、专业部门多、资金密集度高、系统相对封闭等特点带来了运行组织与多部门协调困难。

运营组织历经风风雨雨、不断改革,逐渐成为高效、精简的组织。展望未来,由于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因此运营组织的精细化分权将逐渐展现其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将更加高效、完备,更能适应时代发展,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四、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健康良好发展运行,所以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对各个部门的管理形成的管理系统要全方位的运作起来,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只有在协调统一,科学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模式正常运行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才能不断继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啸来,杨成连,毛敏.市郊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探讨[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3:12-15

[2] 魏然.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两种模式[J].综合运输. 2004. 10:38-40

[3] 胡晓嘉,顾保南,吴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4 :43-51

作者:刘俊 徐广平

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论文 篇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

摘要: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了建筑工程的大规模建设,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有着较长的建设周期和庞大的基础投资,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如果不能对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及预防,将有可能给承包商、业主带来严重后果。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简单的讨论,为施工项目的安全稳定进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施工 风险管理

前言

建筑工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的风险管理研究,他不仅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始终,而且许多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进度以及相关的效益都是与建筑工程的施工的风险管理研究密切相关的,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关键在于不断被更新和补充建筑工程的施工的风险管理相关措施、方法,并对一些潜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解决,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行对施工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调整才会取得更加卓著的效果。

一、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人员通过风险分析、识别、归类、评价等方式对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项目风险的对策,争取使用最低的成本消耗获得最好的建设成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项目风险发生是在一定期限内的,项目不同,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并且项目风险仅发生在项目运营的时期内,项目对应风险承担者同样在这一时期内承担风险责任。项目风险管理是不断变化的,从工程计划、开工、建设等项目内容确定之后,项目的风险管理也需要形成完整的方案,如果项目开工时间和费用消耗出现变化,则风险管理措施也需要进行调整,并需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价。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企业作为工程项目的实施者,风险来自于项目有关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整个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归为以下几种。

1、技术性风险

技术性风险主要包括设计技术的风险、施工技术的风险、生产工艺及其他风险等。具体来说是设计技术的风险包括:设计内容不全、设计缺陷、错误和遗漏,规范不恰当,未考虑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能性等。施工技术风险包括:施工工艺的落后,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当,应用新技术新方案的失败,未考虑场地情况等。

2、组织管理风险

组织风险是指由于工程项目有众多参与方,各方的目的和动机不同将导致项目合作的风险,影响项目进展和项目目标的实现。还包括项目组织内部各部门对项目的态度、行动和理解的不一致而产生的风险。

3、环境与社会风险

环境风险是由于对项目的环境生态分析深度不足,或者是环境保护措施不当,带来重大的环境影响,引发社会矛盾,从而影响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4、人员能力与素质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施工管理人员很少系统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在项目风险、合同管理、计算机应用、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认识相对较差。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当中,施工单位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不够,仅配备相关安全员,而这些安全员大多学历素质不高,仅依靠长期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为依据来判断风险,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浪潮,这种凭直觉实现管理的方式,抵抗风险的能力可想而知。

5、其他风险

对于某些项目,还要考虑其特有的风险因素。例如,对于矿山、油气开采等资源开发项目,资源风险是很重要的风险因素。

三、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1、提高管理层素质。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往往取决于高管层,其处理风险问题的态度与管理者的风险偏好有关。因此,身为企业的高管层应当有一定的见识和专业知识,以履行监控风险的责任。企业高管层应当加强风险管理理念,用科学的风险观引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常见应对风险的策略有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分担风险、接受风险等。当企业面临或发现风险时,就应当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可承担的风险应采取主动回避或风险转移降低风险的破坏力;对可以承担的风险,应积极采取措施将风险危害降到最低。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环境、风险道德标准、风险控制行为和风险管理理念等。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理念必须传递给每一个员工,从而树立起全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形成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和职业环境,员工自觉地端正工作习惯和职业态度,能够敏感的发现风险、防范风险。

2、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分散和降低风险

只有建立健全相关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从而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首先,应当加强对工程图纸的审计工作,尤其对工程图纸审核,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坚持达到设计深度,一旦发现因考虑不周或问题表达不清的情况,应立即组织相关设计人员,共同探讨,协商解决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把关,并根据本地区特点总结出在本地区施工图设计中易发、常发和危害性、影响性较大的通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审查。采用风险控制方法对项目管理是有利的,可使项目成功的几率加大。其次,风险估计可为风险管理最佳对策提供依据。风险估计是对风险估计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规模,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前者是利用估计者的知识和经验对工程风险做出主观认识,后者则是运用科学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的定量估算,两者合理结合可提高估计的准确性。

3、过程分析法对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

施工工地是风险的易发场所,所以更应当加强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人、机器设备、施工工艺、时间和速度等条件复杂多样,所以必须理顺整体次序以方便风险管理。过程分析法是将各个工种的活动时间和施工顺序都进行分析,最终辨识活动时间内的危险因素。在分析时,应当将发生过的问题及类似事件归类为危险源,充分考虑各种常规与非常规活动。对施工现场进行风险控制不是目的,是为了降低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减小或消除一旦发生危险的后果。风险控制措施原则上应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当风险无法消除时,应积极采取办法降低风险的损伤或发生概率。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当定期进行此过程的评审工作,特别在出现新工艺、新制度、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等情况以后。

结束语

总之,在施工项目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它们可能给施工项目带来时间,资源和金钱方面的潜在损失,在当前我国施工企业风险意识淡薄,风险制度滞后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施工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对施工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和分析控制,无疑对施工项目合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效益是有益的,這也有利于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丁加明,黄斐娜. 施工风险管理的探讨[J].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01(06)

[2] 黄开桓.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J]. 建设科技. 2006(10)

[3] 戴荆陵. 试论国外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J]. 山西科技. 2007(04)

[4] 韦志坚,王政春.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探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16)

作者:楼宜

上一篇:和声学教学数字化分析论文下一篇:小学阅读教学语感训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