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三社联动工作方案

2023-02-27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社区三社联动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社区三社联动工作方案

2021年X区社区“三社联动”工作汇报

近年来,X区在市局的关心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在全区X个城市社区开展“三社联动”,有效提升了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治理服务水平。X年X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家“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X年X月,召开了全市“三社联动”现场会;X的做法受到市委X书记和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已经成为一张在全省叫得响的名片。

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起步早,起点高。X年X月市委X书记在市“两会”X代表团讲话时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工作。之后,区委、区政府开始认真谋划,并专门明确区委副书记主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正是这种高规格的组织领导,才有了“三社联动”工作的高效率推进和高标准建设,使X区的“三社联动”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市前列。二是有创新,有特色。先后到X、X、X等地,广采他山之石,紧密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以公共服务为支撑,以“三社联动”为依托,以志愿者服务为载体的“四位一体”社区服务模式,成为X首创、X特色、X名片,民政部肯定了X的做法。三是接地气,惠民生。“三社联动”推广以来,特别是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平台的普及和下沉,切实提升的是社区服务水平,真正受益的是辖区居民群众,最终实现的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目标要求。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四抓”:

一、抓基础搞建设。

重点是搞好“三大建设”。一是城市社区服务场地标准化建设。投入X余万元,对X个城市社区共计X余平方米的服务大厅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每个社区服务大厅有一个“三社联动”服务窗口,有针对性的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二是城市社区信息化硬件配套建设。投入X万元,为所有城市社区配备了X台专用高拍仪、X台大显示屏、X台高性能电脑,进一步为社区服务的信息化打牢了硬件基础。三是三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投入X余万元,新建了X平方米的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专业型社区组织党建、孵化培育、公益创投等工作。投入X余万元,建设了一个示范型的街道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一个社区级社会组织中心,指导区域内服务项目有效对接。截至目前,区三级服务中心已有X社工、X社工等X家社会组织入驻,服务范围涵盖社工、养老、家政、教育等。

二、抓要素搭平台。

主要是搭建了“三个平台”。一是“三社联动”信息平台。投资X余万元搭建了集政务通、服务通、活动通、社区动态等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可提供信息查询、活动发布、政策告知等X大类X项服务,极大提升了政府信息集成、信息服务的水平,X年为居民与社会组织之间对接服务X余起。二是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了组织、人社、民政、卫计、残联五个部门共计X项业务,实现了“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工作模式,百姓不出社区就可以申请办理老年证、二胎证、低保等业务。X年至今平台办件量超过X万件。三是“X民政通”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了“X民政通”微信公众平台,下设“网上预约政务、特色商家服务、百姓诉求办理”三大板块,辖区群众用手机就可以办理各项业务,目前,平台上线半个月以来关注量达到X余户,进一步延伸了工作触角,拓宽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质量。

三、抓核心促党建。

探索建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三三三”工作法,即:坚持“三个同步”:党的组织和工作同步覆盖、党员和骨干人才同步培养、党建体检与工作年检同步开展;建强“三支队伍”:社工队伍、党员队伍、支援者队伍;建立“三项机制”:党建联席机制、综合保障机制、目标考评机制。“三三三”工作法实现了社会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党在社会组织中的工作覆盖。目前,X区已有各类社会组织X家,党支部X家,党员X人。中共X区社会组织委员会已经被上级党组织批复成立,第一届党员大会正在筹备中。

四、抓关键育人才。

主要是建立健全“三项机制”:一是定期培训制度。与X师范学院签订了《X市X区社会工作者培训协议》,建立了社会工作者培训基地,形成了“政府+院校”的社会工作者培训机制,实现了服务队伍培训全覆盖。X年开展集中培训X次,累计培训社工X人次。二是目标考评机制。对辖区X名社工进行目标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社工评先争优、晋级“两委”干部的重要依据,通过目标考评机制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社工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文化层次更趋优化,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目前,队伍中X岁以下占X%,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X%,拥有社工师资格达五分之一。三是社工激励机制。出台了社会师激励政策,鼓励在社区工作的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于通过考试的,经核定后每月发放一定的岗位津贴补贴。目前,全区具有社工师资格的X人,其中X年考取X人,为“三社联动”工作效果的提升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以上是我区加强“三社联动”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居民需求还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今年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终期评估为契机,以市局印发的《X市全面推进“三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为抓手,依托三个平台,协同推进“三社联动”基本要素建设,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X工作布局,作出X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三社联动”汇集社区治理正能量

作者:陈雨薇

作为苏州市中心城区,姑苏区内拥有户籍人口74.66万人、流动人口28.47万人。老年人口、外来人口、弱势群体密集的特点,给该区社会治理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这一特点,姑苏区通过构建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建设发展。

资源整合,构建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是青少年除学校之外接触最多的社会场所,如何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关系着青少年能否更好的融入家庭、融入社会。“但社区在这方面缺少具体思路,所以我们决定引入专业机构来实施服务。”金阊街道负责人说。

街道以白莲社区、彩香二村北社区、三元一村社区为试点区域,由专家学者和专业社工“策划”,将专业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入社区服务,为广大社区青少年提供体系化、专业化服务,帮助青少年走向自立、自助和自强。

1月15日,由金阊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苏州汀斯社工事务所联合打造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成长延伸线”试运行。一个活动三方联手搞,如今,这种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为骨干的“三社联动”服务机制,在姑苏区实现了推广。

“传统社区服务更多依靠社区居委会履行职能,而‘三社联动’构建了一种合作格局,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协调互补、合作共治的基本公共服务方式。”姑苏区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在“三社联动”治理模式中,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工三者互联互补互动,其中,社区提供运作平台,起到了基础作用;社会组织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激发了社区服务活力;社工提供专业化、个案化服务,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机制创新,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一只只圆柱形的不锈钢小盅里,放着由饭店大厨制作的半成品饭菜,社区盖上外罩加热四五十分钟即可食用……飘香四溢的觅渡社区老人食堂里,30多位老人排队从志愿者手中接过刚刚蒸熟的饭菜,围坐下来,边吃边聊,有说有笑。2012年11月,葑门街道在觅渡社区试点引入“骆驼担”餐饮管理公司,将老人一日三餐交给企业。2013年2月底,街道在辖区10个社区推广,先后建立起7个配餐点,并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出全国首个“就餐险”,为老人的健康加了一份保证。如今,街道每天的“骆驼担”订餐量达到200多份。

“骆驼担”助餐服务的成功实践表明,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是“三社联动”的前提。专家指出,“三社联动”重在联,关键在动。怎么联、怎么动,政府必须肩负起主导作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成为主要抓手。

为确保购买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姑苏区加快政府职能转移、购买服务步伐,由区编办牵头,根据市级相关文件精神和政府各部门职责,编制了《姑苏区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指导目录》;由区民政局牵头,编制了《姑苏区首批具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的社会组织建议名单》;由区财政局牵头,编制了《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及履约试行办法》。

政府购买服务,是否有社会组织能够承接是关键。近年来,姑苏区建立资金补助、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和公益项目推介四大扶持政策体系,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上做足文章,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最新统计显示,该区登记备案社会组织超过2796个,其中注册登记806家,备案社会组织1990个,等级社会组织近90家,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达37.4个。 服务升级,满足居民多样需求

景德公益坊内,二十多个孩子正在认真地做着作业。两三个孩子的旁边都坐着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小朋友辅导功课。这是姑苏区合众社会工作事务所开展的“心灵成长·伙伴行动”——沧浪街道外来家庭青少年综合服务项目,通过组建外来人员子女成长辅导义工服务队,对30多名有需求的外来人员子女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个性化陪伴式学业辅导活动。“通过这一项目,让外来家庭的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进一步促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庭参与社区融合。”项目负责人金笛是社工专业的大学生,从事公益工作多年,主持这样的项目已经得心应手。

在姑苏区,像金笛这样的大学生社工还有很多。与普通社区工作者相比,“金笛们”更擅长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解决问题,给需要服务的人群更全面帮助。姑苏区通过实施社工人才关怀培养“3U”计划、“群英工程”等社工培养项目,加大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目前,该区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1079人,每万人拥有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已达14.5人。

服务能力升级,不仅要靠专业人士,还需要环境优化。姑苏区在调查中发现,社区普遍存在牌子多、检查多、考评多、台账多、盖章多等“五多”现象,社区干部近三分之二的精力用于参会、迎检和做台账,哪里还有时间服务百姓?针对这一现状,姑苏区开始花大力气清理整合基层创建、挂牌、台账等事项,为社区“减负”。姑苏区相继出台“两份清单”,把社区承担的486个工作小项目减少到189个小项目,从而使社区将更多的精力解放出来,结合居民需求实际提供多样化服务。

出处:《新华日报》

第三篇:社会自主联动:“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路径

李文静,时立荣

(北京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三社联动”是社区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三社联动”社区治理在实践中形成了“社会组织委托型”“社工机构服务型”“项目指导型”“社区内部发展型”等模式。其中,项目指导型是试点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社合作培育社区治理组织框架;二是政府购买服务连接各类联动主体,形成联动服务模式;三是采取项目化的运行方式。项目指导型“三社联动”虽然取得了诸多效果,但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政府控制偏强、社会自主联动偏弱的缺陷,尤其是“民非”类社会组织与社区的直接合作有限,导致其在社区治理改革方面的成效不足。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果,应通过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促进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构建社会组织合作网络,形成社会力量间的自主联动,释放社会活力。

关键词:社区治理;自主联动;三社联动;社会工作

1 前言

基层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改革的突破口。新世纪以来,我国社区治理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社区体制改革首先开展,2008年,我国基层社区开始组建社区服务站和社会工作站,这些新组织逐渐分离了居委会的一些行政职能和专业服务职能,凸显了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在社区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快速发展。2008年,全国社会工作考试制度开始实行,社区工作者的持证比上升、专业性有所增强。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之后,我国社会组织进入了“增速发展期”[1]。社区组织体系的完善、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为我国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奠定了组织和人力基础。

为进一步化解现阶段社区治理面临的“居委会困境”及“共同体困境”[2],我国社区治理改革进入机制创新阶段。2013年,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正式提出要“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促进社区服务工作专业化”。文件颁布后,广东、重庆、浙江、吉林、上海等地纷纷开展“三社联动”机制探索[3]。

已有“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地方经验的简单总结,缺乏深入的机制探讨。——————————————————

作者简介:李文静(1988—),女,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时立荣(1963—),女,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从总结“三社联动”的具体运作机制出发,评估其在我国社区治理改革中的成效,提出完善“三社联动”机制以促进社区治理改革的对策。

2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及运行机制

“三社联动”本质上是要将社会工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的力量调动起来,转变政府主导或居委会主导的社区管理,由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将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引入社区建设的地方实践早于民政部“三社联动”概念的正式提出。上海、江苏等地较早将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的力量引入社区建设。2013年民政部正式提出“三社联动”之后,各地对“三社联动”如何开展的探索更加深入、更加广泛。

2.1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

由于我国各地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差异,根据社区、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及方式的不同,我国“三社联动”形成了如下几种实践模式①。

一是“社会组织委托型”。社会组织委托型是指政府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区服务等社区治理相关事宜直接委托给众多社会组织运行,社会组织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服务。这种模式适合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组织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建设市民中心,委托专业社工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引入多家伙伴型社会组织,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服务[4]。

二是“社工机构服务型”。“社工机构服务型”是指社区服务项目主要由社会工作机构开展,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社工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机构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强调社区居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参与。例如,上海市闸北区大宁街道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实施社会救助试点项目,构建了由街道、社区居委会成员、专业社工、志愿者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工作格局[4]。厦门市积极探索社区与专业社工机构协同合作的发展路径,由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专业社工机构依托社区开展服务[5]。

三是“项目指导型”。“项目指导型”是指以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力量为主,由专业社工提供技术指导,政府及社会提供资金,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社区服务项目。例如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成立民间社会治理研究院,社会工作者在民间社会治理研究院工作。他们指导社区居民策划、运作社区微服务项目。在这一模式中,参与社区服务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及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发挥引导作用。这种方式是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项目化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此种模式最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的力量,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北京市试点地区在社区层面成立了服务性社会工作机构,南京市鼓楼区也在发展较好的地区成立了社会工作服务站。这些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机构与街道层面的社会组织都是引导和支持社区治理项目的重要力量。

这里对各种“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模式的划分只是一种理想类型,在实际运作中,各地区有可能同时具有几种实践模式,只是侧重有所不同。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侧重内部发展型,但也有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机构的介入。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实行“项目指导型”和“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型”;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实行“社会组织委托型”,同时也会在社区内开展“项目指导型”社区治理模式。 ①[键入文字] 四是“社区内部发展型”。“社区内部发展型”是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学习专业社会工作知识,与社会组织合作,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社区服务。此种模式适用于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是社区服务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居民则是主要参与者。嘉兴市、太原市都属于此种模式。这些地区通过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进而运用专业方法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社区居民及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2.2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

虽然我国各地“三社联动”社区服务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但“项目指导型”的社区治理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实践模式。当前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项目指导型“三社联动”机制如下:

2.2.1 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合培育社区治理相关主体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的第一步是建立社区治理联动框架。“三社联动”即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动。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包括支持型社工机构和服务性社工机构)、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三社联动”中的“社会组织”既包括服务范围较为广泛的基金会、社会团体和非盈利组织(如支持型或枢纽型社会组织),也包括社区层面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三社”中的“社会工作”包含不同层次: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社区层面的服务型社会工作机构及社区里的持证社工。社会工作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没有在社区成立服务型社工机构。社区服务的开展由枢纽型社会组织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一些培训或直接由社会组织申报和执行社区服务项目。

社区治理主体框架的建立一般由基层政府部门与支持型社工组织或枢纽型社会组织②联合完成。北京市[6]由街道社区办与支持型社会工作机构成立联动办公室,确定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构建模式。宁波市[7]则由民政局与“公益服务促进中心”共同负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评选和组织工作。政府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的组织者、资金支持者、评估者及监督者。支持型或枢纽型社会组织(含社会工作机构)则发挥规划、孵化、评估、督导的功能,在社区培育成立社工服务机构和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能够凝聚社区居民,激发居民潜能、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一种新形式。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既是社区服务的受益者,也是一些社区服务的提供者。

2.2.2 政府购买服务联接社区治理主体,形成联动治理模式

当前,政府购买服务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运转的主要动力来源。政府通过购买各类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的服务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当前政府更多以项目化的方式购买各类枢纽型 该概念首次出现在2008年9月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由负责社会建设的有关部门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工作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联合性社会组织。 ②[键入文字] 社会组织、普通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以及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为这些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者提供资金支持,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政府以购买岗位的方式购买社区社会工作者者的服务。此外,各地政府也通过项目推介会等方式,促进社会资金支持社区治理服务项目的运行。

各类社会组织是协助政府实施社区治理项目、了解居民需求并提供所需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中,支持型社会组织是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社工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的枢纽,许多支持型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机构。这些组织通过培训、督导、评估等一系列手段,规范社区治理项目运作,协助整合各类资源,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建立信息平台,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等。社区层面的服务性社工机构及其他非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资源筹措者,为社区各类服务项目及自治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这些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组织及社区社工③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2.2.3 项目化的运作方式

我国许多地区通过项目化的运作形式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开展各类社区服务项目及自治项目。项目化的运作与常规性的服务相对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极端性。当前各地开展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领域涵盖了政府保障托底政策范围之外的社会救助、扶贫济困、婚姻家庭、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应急处置、群众文化等。除了社区服务项目,北京、重庆、宁波等地还将“三社联动”的方法应用到社区自治项目,针对社区存在的各类问题,充分调动社区不同治理主体的力量和资源,化解社区矛盾纠纷、改善社区环境。社区居委会群众自治组织,也是“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的协作者、支持者、保障者和推动者。居委会掌握和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支持、引导、监督社会组织开展专业服务等。

3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在提供服务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从各地实践看,“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也以社区服务为主。此外,多元参与的治理方法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环境保护及社区自治方面也有所应用。社会工作者及社会组织充分调动居民力量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在社区民主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3.1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成效 3.1.1 社区服务专业性有所提升

如何为社区弱势群体及普通居民提供福利性的、互助性的、组织化的社区服务成为当前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传统社区服务在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专业社会工 如前文所述,一些社会工作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没有在社区层面成立服务性社工机构,持有社会工作证或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工作者负责带领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开展社区治理项目。 ③[键入文字] 作服务具有优势。“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促进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社区服务的融合,提高了社区服务的专业水平。民政、人口计生、劳动就业等政府公共服务由社区居委会承担,居家养老、空巢老人精神慰藉、问题青少年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等个性化服务由服务性社工机构承担,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社区文体活动等交由社区社会组织承担。

3.1.2 促进了社工和社区力量的整合

“三社联动”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在项目中孵化服务性社工机构,再由机构项目化推进居民服务。而服务性社工机构由社区原有服务体系转化而来,天然整合了社区的社工、社会组织服务力量,再通过计划、实施、评估这一整套项目运作体系,实现了各方面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三社联动”搭建了信息沟通平台,能够把群众分散的意见、多样的诉求、不同的建议集合起来,进行科学和分析综合,形成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建议,推进科学决策,协调配置社区服务资源。

3.1.3 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社区居民不仅有服务需求,还有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的愿望,社区建设需要居民的参与。“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提升群众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居民骨干、志愿者,培育和规范化社区社会组织,搭建好居民参与的平台和渠道。遵循自愿的原则,将有相同兴趣爱好、相同精神需求、相同专业特长、相同利益需求的居民群众正式组织起来,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和治理,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了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3.1.4 促进社区发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三社联动”的特点是“全员联动”,不仅包括地区、社区两个层面的联动,还有社区内的驻区单位、居民联动,以及与社区外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联动,打造了和谐共融、共建的途径。能够将专业社会工作与传统社区服务相融合,形成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合力;调动社区内、外人员、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资源、能量,形成资源联动合力,有效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融合,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此外,社区居民自治服务项目涉及社区发展的诸多方面,例如社区环境保护、社区文化等,“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顺应社区居民心意,促进社区全面发展。

3.2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局限性 3.2.1 项目运行效果受资金影响大

虽然“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项目运行效果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性较大。“三社联动”得到了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基金会、社会组织及企业等方面提供的资金很少,一旦政府的资金缺位,社区治理项目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项目中断。

3.2.2 社区服务专业性有所欠缺

虽然北京市社区治理自采取“三社联动”模式后,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的介入已经在一定程[键入文字] 度上提高了社区服务的专业性,但这些社区服务绝大部分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来提供,专业性仍较低。Q街道与J街道的社区服务主要由经过S组织培训的社区工作者带领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S地区的社区服务主要由持证的社区工作者转化而来的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带领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组织、社区社工及社区居民的力量被充分调动,但短时间内社区居民及社区持证社工的专业性还不能与专业的社会组织相比,其提供的社区服务在专业性上仍有一定的缺陷。社区矫正服务、个案工作等专业性较高的服务应当由专业社工及社会组织来提供,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与社区的直接联系还不够充分。

3.2.3 社区自治性仍显不足

社区治理的自治性不足体现为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不足。社区治理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途径是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在“三社联动”机制中,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组成社区社会组织,以社会组织的形式组成项目小组,实施社区服务及自治项目。二是志愿服务,这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传统方式,属于个体化参与。三是社区民主建设,例如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成立社区议事会议等,但这种并非常见形式。从目前“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实施的情况来看,参与到社区治理项目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曾经的社区积极分子,其余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还没有被调动起来。

居民的参与能力和热情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在初步实施阶段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在提到居民参与时,“三社联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到:“社区许多工作不好开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居民的不配合和不热情,尤其是年轻人配合意识更不好。‘三社联动’项目实施后,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社区自治水平有所提升,但居民的主动参与仍需要很长的过程。”

4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缺陷的成因

4.1 机制原因:政府主导性强,社会间合作偏弱

“三社联动”在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与地区支持型或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合作比较密切,而社会力量间的自主性联动较弱。在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指导下,各地区孵化出了社区服务性社会工作机构及社区社会组织,经由社区各类社会组织调动居民提供社区服务并开展自治服务。非社区层面的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非”与社区的直接联系不强。社区社会组织的构成以人民团体为主,这是结构最为松散、专业性较弱的社会组织类型,这些新孵化的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及持续性尚无保障,在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容易解体。

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必须实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尤其是机构社会工作与社区力量的自主联动。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并促进基金会、企业、民众等社会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尤其是民非组织的发展。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还应为这些组织与社区的自主联动提供环境和政策支持。社区居委会要充分配合各类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者,促进居民的参与各类社区治理项目。

[键入文字] 4.2 现实原因:社会力量偏弱 4.2.1 社会资金来源少

资金是制约“三社联动”项目运转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三社联动”项目正处于试点阶段,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如果单靠财政拨款无法维持项目的运转。因此,如果想要解决“三社联动”项目经费不足的问题,就需要丰富项目资金获取方式,通过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将是未来“三社联动”项目更好运转的出路之一。

4.2.2 社会组织力量不足

社会组织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中的重要主体,也是促进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社会组织力量仍薄弱。以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成熟的北京市试点地区为例,该地区参与到“三社联动”项目的共有44家社会组织,其中42家社会组织都是新孵化的,包括7家服务性社工机构和35个互助服务、公益型的社区社会组织。相比而言,一家国际性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为“三社联动”项目提供了较多的资金,也组织了很多次活动,但国内及新孵化的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我国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尤其是新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

4.2.3 社区工作者专业性不强

随着2008年国家社会工作考试制度的实行,我国许多地区社区工作者中持有社会工作专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上涨。调研中,北京市试点地区社区工作者的持证比例达到了38%。支持型社工机构工作人员提到:“没有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居委会工作者对专业知识的缺失比较严重,对于这些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社区工作人员,社工中心需要对他们进行进阶性的专业培训。即便经过了培训,他们也与专业社会工作者或机构社工具有一定的差距,影响到社区服务效果。”在没有成立社区服务性社工机构的地区,社区工作者是协助和直接执行“三社联动”项目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三社”能否真正联动、社区多元治理能否真正实现。

5 多举措促进社会间自主联动

5.1 深化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融合

社区的治理有赖于政府、非政府机构和居民的分工合作及共同参与[8]。要实现我国社区治理的彻底转型,必须实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区深度融合,即实现“社会间自主联动”。“三社”之间的深入融合需要政府理念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及社会组织介入社区治理的相关政策均是影响社会间合作的重要因素。

社会间自主联动需要各类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及社区力量的自主合作。除了与政府合作的密切的、街道层面的支持型社会组织、新孵化的社区社会组织,还应重点加强其他社会组织与社区的直接联系,盘活社会组织系统,打造社会组织成长良性外部环境,打通社会资源服务社区治理。[键入文字] 由专业社工进行社区居民的需求调研;由社会组织链接资源并提供技术指导;社区工作者需要积极配合社工工作,做好宣传和动员及信息提供等工作;由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开展为民服务,必要时还需要有专业社会组织直接介入社区服务。

在社区治理机制方面,还应将项目式服务与常规化服务相结合。项目化的运作方式不需要在社区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因此具有灵活性和节约资源的优势,但社区治理还需要许多常规性的工作,尤其是针对社区当中的一些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只有将常规性工作与项目式工作相结合,促进社会组织、社工与社区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社区治理的长远目标。

5.2 促进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的发展

目前美国大约有2500万人在各类非营利组织中从事各类服务工作(其中大多数是专业社区工作者),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十二分之一[9]118。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中的重要主体,这两者的力量会影响到社区治理格局能否真正形成。为实现此目标,应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以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逐步开展,民政部对社会组织的准入条件已经有所放宽,从2013年开始,我国社会组织数量进入了“增速发展期”,但力量仍然较为薄弱,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足。

社会工作是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也是促进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大力促进社会工作等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我国社区治理改革的手段。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一个专业的社会服务组织联盟,在不断的交流、竞争及合作中,社会组织的专业水平将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当前,我国需要制定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社会捐赠力度,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培训,发展社会工作教育,提高机构及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5.3 拓展资金来源

资金是制约当前社区治理改革的重要因素,社区服务及社区自治项目要顺利开展需要资金支持。为了保持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和自主性、保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进而提高社区治理效果,应当盘活社会力量、探索公益创投等资金筹集方式。例如,南京市通过“百企助百社”“社洽会”等公益推介会的形式,为草根组织发展提供生存发展空间,推动草根组织的市场化程度。当然,在创新获取资金方式的同时,不能推卸政府的义务。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政策,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使社区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5.4 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社区治理需要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但我国社区居民的治理意识不足。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国家应当构建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居民的基[键入文字] 本权利。当前我国社会公平不足,居民的相对剥夺感较强,打击了人们为社会公共事业贡献力量的积极性。在社区层面,如果居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护,其参与提供社区服务的意识就会明显降低。此外,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除了主观因素和能力,健康的身体、充裕闲暇时间都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因素。因此,国家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社区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为社区治理提供政策依据。

其次,应当健全社区组织结构,提高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质,与社区服务站之间形成合作但不包办的关系。完善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及服务站工作的监督和考评制度,鼓励社区居民竞聘居委会工作者,切实保障社区公民参与权利。

再次,内在动力机制方面,通过开展参与式的社区福利服务及社区自治服务,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在过程中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将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制定志愿服务激励政策,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志愿服务的能力。

最后,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并不意味政府可以推卸责任,政府仍然是社区问题的解决的最终负责主体。社区治理涉及到许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政府各部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社区安全、社区卫生、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好规范,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社区治理的保障角色。

参考文献:

[1]谢菊,马玉庆.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历程回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35-39. [2]郑杭生,黄家亮.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J].东岳论丛,2012(1):23-29. [3]闫薇,马晓晗,汪昊.“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机制[N].中国社会报,2015-10-22. [4]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创新改革,整合资源,合力推进“三社联动”[N].中国社会报,2015-11-20. [5]杨贵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助力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研究——基于厦门市的调研[J].发展研究,2015(11):85-89. [6]李金清.朝阳区“三社联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J].中国社会组织,2015(5):10-12. [7]马洪波.宁波:以社区公益项目推进“三社联动”[J].中国社会组织,2016(3):54-55. [8]徐永祥.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J].探索与争鸣,2004(12):22-23. [9]张康之,石国亮.国外社区治理——自治与合作[M].北京:中国实言出版社,2012.

全文发表于《探索》2016年第3期

[键入文字]

第四篇:“三社联动”社区居家养老访谈提纲7.25 (2)(定稿)

房山区老年人家庭生活状况访谈提纲

尊敬的老年朋友:您好!

我们是社科院研究生院的社工,为了准确客观地了解老年人的养老生活状况,我们想对您做一次访谈,本调查保证对您的身份、信息进行保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冋答。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北京尚行社工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SW中心

2015.08 1.请问在这些日常活动中,您更偏向哪几种活动?为什么?

2.(若与邻居互动频繁)请问您经常联系的邻居有几家?您认为邻居对您的生活影响大吗?在哪些方面影响较大?(列举)

(若与邻居互动不频繁)请问当您遇到困难时,是否想到需要邻里的帮忙?您通常是怎么做的?

3.请问您对子女长时间不回家是什么样的态度?(理解或不理解)如果子女可以的话,您希望他们能经常回来探望你吗?是否希望在生活方面子女能给予更多的照料?

4.请问您担心家庭的经济状况吗?是否担心自己的养老资金不充足?您认为养老金对您的帮助大吗?

5.请问在这些服务设施中,哪些是现已提供的?您最需要的有哪几样?在现有的设施中,你对其服务满意吗?

6.请问在这些服务人员需要提高的能力中,您最希望是哪些?那你对其服务满意吗?能举个例子谈谈吗?

7.请问在医疗保健方面你最需要哪几方面的服务?已经提供的服务有哪些?在现有的服务中,你常用的有哪些?对那几项比较满意?

8.请问在日常照料方面,您享受的上门服务有哪些?您是否更希望多一些上门服务?有关社区养老中心提供的服务,您是否满意?有何建议?

9.请问您聊天解闷的对象主要是谁呢?平时是否会感觉孤单?

第五篇:关于“三社联动”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

市委:

2020年×月×日,市委书记×同志在市人代会×代表团讨论时对×提出了“要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在现有社区服务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等地社区服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培育壮大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持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要求。一年来,我们围绕落实这一指示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布局,抢抓×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有利契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三社联动”工作。目前,已经建成了区、办事处、社区三级服务中心,在×个城市社区全面推开了“三社联动”基础工作,构建了全省领先、具有×特色的“三社联动”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形成了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公共服务为支撑、以“三社联动”为依托、以志愿者服务为载体的“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了社会服务的层次和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围绕加快推进“三社联动”工作,尽快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习先进经验,打开工作思路。

在×书记对×提出要求以后,“‘三社联动’究竟应该怎么搞?怎么搞好?怎么搞出×特色?”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区委、区政府的面前。围绕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观望等待、闭门造车,而是首先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在“三社联动”上先行一步的地区,主动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2019年×月×日至×日,由区委副书记带领有关单位人员一行,赴×三地,先后对×区中国社区展示中心、×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形成了《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工作提升》的工作报告,并在《×信息》上专期刊登。除此之外,区民政局等具体负责单位也先后分三个批次,对×市、×市×区、×市×区、×市×区等地区在“三社联动”工作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各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进一步强化了认识、打开了思路、明确了目标,为“三社联动”工作的扎实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抓好试点先行,分步有序推进。

对于×而言,“三社联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果尚不成熟就盲目铺开,不仅不会迅速收效,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我们更加注重工作的科学谋划和有序推进,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社区服务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以点促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认真选取了工作基础较好的×办、×办、×办×个办事处及其所属×个城市社区作为先行开展“三社联动”工作的试点,并详细明确了×至×月份每个月的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内容。各试点办事处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纷纷排出了工作推进分表,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此项工作。×月×日,为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我区召开了“三社联动”工作推进现场会,×个办事处和×个城市社区近×人参加。截至目前,“三社联动”基础工作已在×个城市社区全面推开,先期试点的积极探索为全区积累了丰富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日报》对我区“三社联动”工作推进情况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三)建设三级中心,夯实硬件基础。

“三社联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软件支撑,也要求硬件保障。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必要的活动场地,“三社联动”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区委、区政府全力支持“三社联动”工作的硬件建设,先后投入×万元,建设了信息中心机房,可满足×区今后×年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投入×余万元,建成了区、办事处、社区三级服务中心。其中,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投入×余万元,面积×平方米,主要负责全区专业型社区组织孵化培育、公益创投、社会筹资、数据分析及计划运行等方面工作;×个办事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投入×万元,总面积×平方米,主要负责区域内多元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益服务;×个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投入×余万元,总面积×余平方米,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在标准化改造后均包括业务办理、展示查询、休闲等候、服务洽谈四个区域,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目前,三级服务中心已有家网×、×社工等×家社会组织入驻,可以提供家政、养老、月嫂、法律咨询等贴近群众生活的×项服务项目,在全区上下形成了“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便民服务格局。

(四)首创“四位一体”,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是“三社联动”的灵魂。在推进“三社联动”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当前基层社区存在着党建、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各类信息各自为战、连接不畅、缺乏整合的问题,既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也给群众办事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尝试打造一个信息综合平台,有效整合基层社区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互通供需。实践中,投入×万元,由×速联和辖区的×共同定制开发了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的“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包括党建、“三社联动”、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党建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统计、分析党组织活动情况和党员个人工作、生活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基层党建中的实际问题;“三社联动”信息系统是×区结合群众需求和工作实际定制开发的,拥有政务通、服务通、活动通、社区动态等诸多功能,同步录入“三级中心”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信息,可以为群众提供×大类×项在线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按照“三年内国内领先,具有×特色”的标准建设,做到了办事处、社区各类公共业务全覆盖,与社区现有的组织、卫计、民政、残联等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公共服务事项“前台一口受理,部门协同办理”的工作模式;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能够将志愿者组织和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紧密联系起来,为志愿者组织提供信息化支持、需求对接,促进志愿互助服务制度化。“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是×首创,它的建设不仅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便捷化作用,也切实符合×区作为全国实验区“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效能”的主题。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目前,全区“三社联动”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在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效也已经初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四端服务”的便民网络基本形成,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加强三级服务中心和“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培育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的同时,着力构建了“四端服务”模式,即:PC端网站、手机端移动APP、电话呼叫中心、上门服务。在居民出行不便或者不熟悉信息系统时,可以通过呼叫中心或工作人员上门协助完成服务项目下单;熟悉平台的居民,可通过网站、手机APP一键下单申请便民服务,实现“随时下单、快速反应、及时解决、有效跟踪”。同时,针对一些必须要到社区现场办理的业务,系统提供了全区各社区的地理位置分布、办公电话和全景图,还可通过系统查询公交路线、驾车路线以及步行路线,方便群众快速找到社区,真正在细节中体现人性化服务。

(二)便民服务的办事流程更加精简,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通过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三社联动”信息平台的开发运行,群众可以使用公共事务在线查询、预约等功能,在群众到服务中心办事过程中,系统会将居民身份信息与业务办理所需手续进行匹配,实现自动填表并生成一张告知单,让群众清楚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办理要求、还需要哪些手续等,大大减少解释等待、往返窗口之间的时间,切实提高了基层办事效率。据初步统计,在平台试运行过程中,业务部门平均办件时长由原来的×分钟减少到现在的×分钟,减少了×倍;办事所需材料项目由原来的平均×件减少到×件,减少了×倍;每名业务人员平均办件数量由原来的×件增加到×件,效率提升了×倍多。

(三)信息联动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真正推动了基层工作的减负增效。

“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的开发运行,使得原本一些需要由社区承接或协助开展的物业、养老、青少年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等工作,逐步转移给了更为专业的社会组织和社工;通过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基层便民服务窗口得到有效整合,由原来的×个专业窗口减少为×个综合窗口,并且信息平台在逐步完善后还将实现多种类、跨部门、多业务电子台账的自动填报和汇总功能,有效减轻社区各类数据统计负担,使社区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实现群众来访立即办、上门服务主动办、困难群众上门办。

(四)各方参与社区事物的活力充分调动,真正形成了共建共管共享的社区工作新局面。

“三社联动”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调动了社会组织、社工等多方投入社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志愿者服务系统定期发布活动动态,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培养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推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党建系统进一步推动了基层社区大党委建设工作,目前,全区社区共成立“大党委”×个,参与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个,明确承诺共建事项×项,共享场地、物资等×个(处),实现了社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建设共管、成效共评”。

三、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区围绕“三社联动”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便民服务的事项还不够丰富、工作推进的进度还不够均衡、信息系统的数据还不够完善、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还不够娴熟等。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薄弱、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三社联动”的便民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一是不断拓展便民服务内容。

结合系统平台试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平台服务种类和服务事项,将×项服务内容全部上线运行,做到居民有需求,我们就有服务。加快整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各项业务,在前期整合低保、残联、工会、计生、人社等×个部门共计×项业务的基础上,继续争取人社部门的支持,将涉及人社部门尚未对接的×多项业务完成对接,使信息平台内容更加丰富,居民办事更加便捷。

二是引进培育更多社会组织。

计划再引进×家社会组织入驻,规范和培育服务机构×家,志愿者组织×家,以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区事务来激发社区活力,以社会组织自身的人才、资源等优势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由区民政局牵头,对社会组织、呼叫中心工作人员、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今年计划举办培训会不少于×场次,每个社区至少×人参加培训,保证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与居民需求实现对接。鼓励社区居民加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力争年底前社区居民参加本社区社会事务的人数占社区人口的比重达到×%。

四是建立健全星级评价机制。

建立星级评价机制,由政府根据群众评价,对社会组织服务水平进行排名,对服务水平低、居民评价差的社会组织予以淘汰清退,对优秀社会组织进行荣誉奖励,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服务居民的积极性。

五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规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行为,计划由区财政拨出×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启动资金,用于向社会组织购买公益服务,扩大购买服务范围,重点购买社区服务真空领域,比如社区矫正、社区禁毒、外来人员子女教育、失能老人帮扶等,达到平衡社会组织种类,满足各层次人群需要的效果。

上一篇:社区两个责任督查方案下一篇:申请入党谈心谈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