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考试题库

2022-08-11

第一篇:管理学基础考试题库

《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简答题

简答题:(中央电大网上责任老师给的简答复习范围)

1.德尔菲法的内容。

德尔菲法是一种定性决策方法,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它包括两个基本点,即函询和反馈。这种方法是就某一问题发函给某些专家,请他们提出意见或看法。经过多轮反复,直到意见趋于集中为止。

2.管理理论的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各学派的主要内容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亨利·约法尔。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2.经验学派。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以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使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3.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落森茨威克。该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该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求出最佳方案,实现企业目标;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6.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的有效,也不是绝对的无效,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3管理的性质。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4计划工作及其性质。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计划工作的性质1.目的性。每一个计划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2.主导性。计划工作处于其他管理职能的首位,并且它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工作都是围绕着计划工作展开的。3.普遍性。计划是组织内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无论是高层还是中层、基层管理人员,都需要做计划工作。4.效率性。制定计划时,要以高效率为出发点,即以较低的代价来实现计划目标。5.灵活性。计划必须具有灵活性,也就是说,当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时,有能力改变原来确定的方向且不必花费太大的代价。6.创造性。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

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

5滚动式计划法。

这是一种定期修改未来计划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环境的变化,定期修订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由于这种方法在每次编制和修订计划时,都要根据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将计划向前延伸一段时间,使计划不断滚动、延伸,所以称为滚动计划法。

6.目标的含义和性质。

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目标的性质:1.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组织寻求生存和发展,既要为资产所有者谋求利润,又要向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单一指标是无法胜任的,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目标群才能构成组织的总目标。2.目标具有层次性。组织目标要通过各部门和各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去实现。因此,组织内各部门应围绕总目标制定出本部门目标,并作为子目标支持总目标的实现。3.目标具有变动性。组织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组织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7.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按照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理论,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影响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竞争者的数量和相对实力大小。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这种威胁主要在于,新加入该行业的企业,不仅会带来生产能力的增加,而且它们还会带来对经营资源、市场份额的要求,势必会加剧市场竞争,降低行业的平均盈利能力。3.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往往会挤掉供方的一部分利润。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如果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强,也可以挤掉购买者的一些利益。 5.替代品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出现会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产生冲击。

8.总体战略的类型。

一个组织的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1.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也称为公司总体战略,它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企业的经营范围。二是确定每一种业务在组织中的地位。2.业务层战略,处于组织战略体系的第二层次,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选定的每一个业务领域里如何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得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因此也称为竞争战略。3.职能战略,是在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指导下,针对企业各职能部门或专项工作所制定的谋划与方略,是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具体实施战略。

9.稳定型战略的利弊.10.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1)组织结构设计要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

(2)力求以较少的人员、较少的层次、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3)组织结构设计的工作过程要有效率。2.分工与协作原则分工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分工没有协作,分工就失去意义,而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协作。3.权责利对等原则。责任、权力和利益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在委以责任的同时,必须委以必需的权力,还必须有利益来激励。有责无权,有权无责,或者权责不对等、不匹配等,都会使组织结构不能有效

运行,组织目标也难以实现。4.分级管理原则。每个职务都要有人负责,每个人都知道他的直接领导是谁,下级是谁。正常情况下,等级链上的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每一个上级领导不得越权指挥但可以越级检查,下级也不要越级请示但可以越级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5.协调原则。一是组织内部关系的协调;二是组织任务分配的协调。6.弹性结构原则。具有弹性,是指一个组织的部门机构、人员的职责和职位都应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变动。它要求部门机构和职位都具有弹性。

11.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1.战略。战略是关于组织长远目标、发展方向、资源配置的设想与筹划。组织结构必须服从组织所选择的战略的需要。2.环境。任何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结构必须响应环境变化,才能和环境的动态匹配,在环境中生存下来。如果环境是稳定的,组织就可以采用机械组织结构。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组织就需要设计有机的组织结构。3.技术。技术是指组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知识、工具、技能和活动。技术不仅影响组织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且影响组织结构的设定。通常,组织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与水平不同,组织结构的形式也会不同,或集权式,或分权式等。 4.规模。组织的规模不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形式亦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规模越大的组织,管理层次越多、工作和部门的数量越多、职能和技能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组织正规化程度越高、组织分权程度越高、高层领导的比例越小、专业技术支持人员的比例越高、书面沟通的文件越多。当然,规模不是决定组织结构设计的唯一因素,它与战略、环境、技术等因素一同决定着组织结构的设计。

12.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的影响因素、

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要考虑自然的和非自然的管理人员减员情况。3.组织发展的需要。考虑预测和评估组织发展与业务扩充的要求。

13.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

1.业务培训。让管理人员熟悉所在部门的业务性质和基本流程,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之一。 2.管理理论培训。任何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3.管理能力培训。管理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活动能力等。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而得到提高。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管理者与人打交道必须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同时,管理者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4.领导者用人的艺术。

1.唯才是举。对于领导者来说,用人要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的局限,而是依据人的才能来选拔人才。2.用人所长。领导者在用人时要用人所长,不能因为细小缺点而忽视人的大才大德。3.知人善任。领导者在用人时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其工作,使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4.要有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15.合理的领导班子结构。

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年龄结构。在考虑领导班子构成时要考虑成员的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老中青三代配置在一起,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能。2.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指的是一个领导群体中各种不同知识水平的成员的配比组合。不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应根据工作要求对不同的领导人员进行配置。3.能力结构。组建领导班子时,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织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大体来说,领导干部有以下几种类型:“思想”型干部、“实干”型干部、“智囊”型干部和“组织”型干部。将四种类型的人才合理搭配

起来,就会使得领导班子具有良好的能力结构。

16.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

1.组织障碍:由于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等原因造成的沟通障碍。

2.个体障碍:阻碍有效沟通的个体方面的原因有选择性知觉、信息操控、情绪、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提示、发送者的信誉、沟通渠道选择不当等。

17.采购控制工作。

包括评价和挑选供应商,确定并执行经济订货批量。

18.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的构成。

1.控制客体:全面绩效是相对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而言的,它以部门绩效为基础,与组织资源条件、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2.控制主体:组建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评工作。3.控制标准:首先分析组织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组织文化的要求,选择关键的考评指标,设计控制标准。不仅要有财务评价指标,还应包含用于对组织流程合理性、管理制度有效性、组织文化健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的非财务性指标。

第二篇:2012中央电大专科考试(管理学基础)

2011年电大试卷小抄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时效性

2: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管理具有同(AC)相联系的自然属性。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

3: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ABD)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4: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ACD)。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角色C:住处角色D:决策角色 5:下列选项中,(ABCD)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角色D:谈判者角色 6: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BCD)A:信息技能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

7: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ABCD)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8: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ABCD) A:人力资源B:物力资源C:财力资源D:技术资源 9: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AB)A:宏观环境B:产业环境C:物质环境D:文化环境 10: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CD)

A:塞缪尔。纽曼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1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2: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者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

些权力包括(ABD)

A:传统的权力B:理性—合法的权力C:纯粹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 13: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ACD)三个部份组成。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C: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

14: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他的享誉世界之作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ABCD)是其主要内容。A:系统思考B:改变心智模式C:超越自我D:建立共同愿景 15: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ABCD)。A:产品设计B:产品质量C:厂容厂貌D:员工服饰 16: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ACD)

A:制订计划B:机会分析C:执行计划D: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17:管理者之所以要编制计划,是因为(BCD)

A:计划能使组织结构更加完善B: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

C:通过计划可以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D: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18: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BD)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3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19: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AB)

A:战略计划B:作业计划C:长期计划D:短期计划 20: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BCD)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21:计划按照其所涉及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分为(ABC)

A:长期计划B:中期计划C:短期计划D:近期计划 22: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ACD)

A:销售费用预算B:零基预算C:广告预算D:成本预算 23: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BCD)等而制订的综合性计划。A:发展B:目标C:策略D:政策 24:计划工作的起点是机会分析,包括下列内容(ABCD)

A:外部环境分析B:内部因素分析C:自身能力分析D:对手能力分析 25: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BCD)

A:高学历者的比例B:高利润C:提高市场占有率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26:以下几项中,(ABCD)属于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A:收益B:成本C:期限D:风险

27: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BD)。A确定组织的目标B:确定具体评价指标

C: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D:确定指标的权重 28: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ABCD)

A预测时间长短B:预测方法C:预测人员的知识技能D:信息的准确度

29: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CD)。

A:市场预测C:财务预测C:定性预测D:定量预测

30:按照预测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ABCD)

A:宏观经济预测B:部门经济预测C:地区经济预测D:企业经济预测

31: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T网络,构成该网络的三个要素是(ACD)。

A:事件B:结构C:活动D:关键线路

32: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ABD)

A:多重性B:层次性C:单一性D:变动性

33: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须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ABCD)A:现实性原则B:定量化原则C:权变原则D:协调性原则 34: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ABD)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C: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D:期限适中

35:目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ABCD)A:目标制定较为困难B:目标制定与分解费时、费力

C:受职工素质的影响较大D: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36:目标分解过程中应注意(ABCD)

A:目标体系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B: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C:要突出重点目标D:目标分解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37: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ACD)A:主要目标B:综合目标C:并行目标D:次要目标

38:目标管理注重结果,所以,对部门、个人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ABD)

A:自我评定B:领导评审C:小组考核D:群众评议

39: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ABCD)A:管理效率提高了B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C:员工主动参与目标的设立D: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40:“战略”一词愿意是指指挥军队的(AC)A:科学B:方法C:艺术D:战术 41:制定战略的重要目的就是(ABD)

A:赢得竞争优势B:战胜竞争对手C:改善组织现状D:赢得市场和顾客 42:组织的战略远景包括以下内容(BC)

A:经营目标B:经营理念C:企业宗旨D:企业资源 43: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CD)。

A:语言晦涩B:表述过长C:狭窄D:空泛

44: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还必须设定一套中短期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这就是(AD)。A:目标B:宗旨C:计划D:目的 45: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作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BCD)A: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B: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C:该产业是否拥有优势资源D: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46:一个组织的战略体系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排序为(DBA)A:职能战略B:业务层战略C:基层战略D:公司层战略 47:战略管理过程概括起来就是(ABCD)

A:战略分析B:战略制定C:战略实施D:战略控制 48:组织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目的是(BC)

A:发现组织具有的优势B:寻找组织的发展机会C:避开存在的威胁D:发现组织现有的劣势

49:组织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BCD)

A:规模型战略B:稳定型战略C:收缩型战略D:发展型战略 50: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ABC)

A经营目标集中B管理简单方便 C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D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51: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战略,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AC)A:前向一体化战略 B:后向一体化战略 C:多维一体化战略D:多元一体化战略 52: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ABCD)等方面,有一定的关

联性。 A:生产系统B:产品的核心技术C:顾客基础D:销售渠道

53: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CD)A:关联多元化B:同心多元化C:无关联多元化D:复合多元化

54:波特教授在产业竞争结构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可能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它们是(ACD)。

A:成本领先战略B:多元化战略C:差异化战略D:集中化战略 55: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而言,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BD)A:群体决策中责任模糊B:群体决策方案更容易被接受C:群体决策效率高D: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的精确性强 56:为了执行和实施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决策,如财务决策、销售计划决策等,属于(AB)。 A:战术性决策B:策略性决策C:战略性决策D:业务性决策 57: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BCD)

A:职能性决策B:业务性决策C:战略性决策D:战术性决策

58: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BD)

A:职能性决策B业务性决策C:战术性决策D:日常管理决策 59:按照决策所给出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ACD)

A:确定型决策B:程序化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

60: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决策方法有(ABD)

A:德尔菲法B:头脑风暴法C:盈亏平衡点法D:哥顿法

61:德尔菲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包括两个基本点,

即(CD)。A:预测B:决策 C:函询D:反馈

62: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

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AB)

A:机械式组织B:有机式组织C:集权式组织D:分权式组织 6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ABCD)。

A:有效性原则B:分工与协作原则C:责权利对等原则D:分级管理原则 64:坚持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要做到(ABCD)。

A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B定期更换管理人员 C实行职工一专多能 D多种用工制度 65: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ABD)要随环境的变化而

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B:职责的规定C:利润的高低D:职位的安排 66:如果外部环境是稳定的,组织就可以采用刚性的、集权的机械式组织结构,比如(BCD)A:网络型结构B:直线职能制结构C:职能制结构D:直线制结构 67: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个,比如(ABCD)等。A:战略B:技术C:环境D:组织规模 68:事业部制组强结构又可以称作(ABD)。

A:M型结构B:多部门结构C:W型结构D:产品部式结构

69: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比直线制组织结构和职能制组织结构更有优势,它(ABC)。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B:分工非常细密C:注重专业化管理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70:组织变革可以分为许多种,比如(BCD)。

A:特殊性变革B:适应性变革C:创新性变革D:激进性变革 7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BCD)。

A:有职位的人B:有知识的人C:有能力的人D:对组织忠诚的人 72:以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出发点配臵人员。要考虑的是(AB)。A: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岗位B:每个职位都符合员工发展的需要C:每个岗位需要什么人D:符合组织的长远发展 73:合理地进行人员配备工作必须遵循(ABCD)原则。

A:因事择人B:人事动态平衡C:量才使用D:程序化、规范化 74: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ABD)A: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B:管理人员的流动率C:组织成员发展的需要D:组织发展的需要 75:管理人员的内部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ABCD)A: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B:吸引外部人才

C: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D:被聘者可以迅速展开工作 76: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CD)

A:心理素质考评B:业务能力考评C:达标绩效评价D:管理绩效评价 77: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ABD)。

A:法定权力B:奖励权力C:组织权力D:处罚权力 78: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ABCD)A:领导者B:作用对象C:被领导者D:客观环境

79: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AB)A:关怀维度B:定规维度C:员工导向D:生产导向

80: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BCD)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A:员工素质B:职位权力C:任务结构D:上下级关系

81:领导者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

中,属于“帅才”的是(AC)

A:思想型领导者B:智囊型领导者C:组织型领导者D:实干型领导者 82: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它们是(ABCD)A:情感能力B:行为能力C:意志能力D:认知能力

83: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包

括(ACD)。

A:控制点B:工作群体C:经验D:知觉能力

84: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ABCD)A:转移法B:不为法C:换位法D:糊涂法

85:激励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

A: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B:有助于促进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C: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D:有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 86: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进,就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打措施一般有(BC)A:紧张不安的措施B:积极进取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D:寻求激励的措施 87: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有(ABC)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激励理论D:公平理论 88: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BCD)

A:维护生命的衣食住行B: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C: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D:年老时有所依靠

89:在双因素理论中,(ABC)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A:要给员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B:要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C:对员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D:员工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常识

90: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BCD)

等的需要。

A:安全B:权力C:社交D:成就 91:期望理论公式中的三个要素是(ACD)

A:激励水平的高低B:环境C:期望值D:效价

92: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方面的因素:努力程度、能力、

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方面来划分(ABC)A: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B:稳定性C:可控性D:激励程度 93: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ABCD)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94: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下列方法使工作丰富起来(ABD)。A: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B:放心大胆地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

C: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量的啬其同类工作的数量。

D: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的组织所作的贡献。

95:通过沟通的含义可以看出沟通最关键的环节是(AB)。

A:信息的传递B:对信息的理解C:信息的编码D:信息发布渠道 96: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ABCD)。

A: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B: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信息C:接受者接受信息并解码D:信息反馈 97: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BC)等类型。A: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B: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C: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D: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98: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CD)。

A:工具式沟通B:感情式沟通C: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 99: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ABCD)。

A:地位差异B:目标差异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D:协调不够 100: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ABC)

A: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景B: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C: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D:使用反馈技巧 101: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ABCD)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102:管理冲突一般(ABD)等步骤。

A:诊断冲突B:分析冲突C:支持冲突D:干预冲突 103:企业中应当承提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ACD)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B:上级单位管理人员C:企业中层管理人员D:

企业基层管理人员

104:控制的作用有(ABCD)。

A:完成计划任务的有力保证B:现实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

C:组织创新的推动力D: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105: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AB)等类型。A:全面控制B:局部控制C:官僚控制D:文化控制 106: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ABD)。A:较高素质的管理者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C:很强的预测能力D:适当的授权

107:控制系统是指由(ABCD)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A:控制主体B:控制客体C:控制信息D:控制措施

108:下列选项中,(ACD)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

准类型。

A:销售额B:耗电量C:成本总额D:工资总额 109: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ABC)等方面的要求。A:及时性B:可靠性C:经济适用性D:全面性

110:控制的关键环节是采取切实可行的纠偏措施,一般而言,主要的纠偏措施有(ABCD) A:改进工作方法B:改进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C:调整或修正原有计划D:调整或修

正原有标准

111: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BD)。 A:目标明确原则B:控制关键点原则C:,刚性原则D:及时性、经济性原则 112: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包括(ABCD)。

A:控制对象B:控制主体C:控制信息D:控制方法

113: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BD)

A: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B: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

C:合理安排薪酬D: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114:人员控制方法包括(ABCD)。

A:人员配备与人事调整B:培训C:授权D:工作汇报 115: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BCD)等问题展开。A:利润B:质量C:成本D:采购 116: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BD)。

A:单位成本B:固定成本C:平均成本D:可变成本 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7、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8、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答: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20、收缩型战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答:收缩型战略是一种缩小组织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战略。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1)抽资转向战略。(2)调整性战略。(3)放弃战略。

21、竞争战略的三种类型是什么?答:竞争战略,也就是业务层战略。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2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答: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2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答:(1)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2)117:成本控制的过程包括(ABCD)。

A: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B:根据各种数据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C:进行成本差异分析D: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118:根本不同的分类标准,瞀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ACD)A: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B:采购预算和成本预算

C:编制预算D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 119:从组织层次上来看,绩效可以划分为(ABC)。

A:员工个人绩效B:部门绩效C:全面绩效D:董事会绩效 120:财务控制包括(BCD)。

A:制B:损益控制盈利率控C:流动性控制D:运营能力控制 四 、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

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9、目标的含义和性质是什么?答:目标的含义: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目标的性质:(1)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2)目标具有层次性。(3)目标具有变动性。

10、确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答:(1)现实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协调性原则。(5)权变原则。

1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12、战略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答:战略就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具有以下特点:(1)全局性(2)长远性(3)纲领性(4)客观性(5)竞争性。(6)风险性。

13、战略管理的含义。答: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责。

14、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15、一个企业组织的战略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答:一个组织的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

16、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5)替代品的威胁。

17、总体战略的类型有哪些?答:公司总体战略有三种类型:(1)稳定型战略。(2)发展型战略。(3)收缩型战略。

18、稳定型战略的利弊是什么?答:稳定型战略的好处就是:(1)不会因战略的突然改变而引起在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上的大变动,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2)稳定型战略的风险较小。稳定型战略也有弊端:(1)组织只求稳定发展,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发展机会。(2)采取稳定型战略可能会助长组织管理层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懒惰思想,甚至形成不思进取、回避风险的组织文化,这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将是不利的。

19、发展型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答: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1)密集型发展战略。(2)一体化发展战略。(3)多元化发展战略。

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24、什么是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答: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明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它有两个基本点,即函询和反馈。采取多轮函询与反馈的方法,集中意见,得出结论。头脑风暴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创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邀请有关专家在敞开思路、不受约束的气氛下,针对决策问题畅所欲言。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连锁效应,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出现。

25、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答: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2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答: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权责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6)弹性结构原则。

27、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答: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产生良好的组织绩效。

28、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利弊。答:(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它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陷: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它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优点:A、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B、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C、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D、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E、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事业部制的缺点:A、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B、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C、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3)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矩阵制

结构的优点:A、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B、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臵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C、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矩阵制结构的缺点:A、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B、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40、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应符合哪些要求?答: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符合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老中青三代配臵在一起,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能。(2)知识结构。不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应根据工作要求对不同的领导人员进行配臵。(3)能力结构。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

50、实现有效的控制应符合哪些要求?答:(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念。(2)控制工作要同计划和组织相适应。(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的标准。(4)控制工作要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5)控制系统要与组织文化匹配。

51、什么是全成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答: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工作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有一定的影响。C、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D、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29、人员配备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答: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与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人员配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1)因事择人的原则。(2)量才使用的原则。(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30、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答: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3)组织发展的需要。

31、管理人员的选聘源自哪里?答: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内部提升,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地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从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

32、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答: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33、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答:外部招聘的优点是:(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4、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答:(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品质。(3)创新精神。(4)决策能力。、(5)沟通能力。(6)组织协调能力。(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8)健康的身体素质。

35、管理人员考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1)贡献考评,是指考核和评估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2)能力考评,是指通过考察管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管理工作,评估他们的现实能力和发展潜力。

36、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

37、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答: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耕牛,个人自身影响力。(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38、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个人素质?答: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要素的总和,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自身基础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身体素质。

39、领导者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答: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任4)要有

41、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2)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种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即保健因素;另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素。(3)期望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4)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

42、激励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丰富化。

43、如何理解沟通的含义?答: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沟通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1)沟通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达到接受者,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2)沟通包括对信息的了解。要使得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传递出去,还需要被理解。

44、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答:沟通的障碍包括两方面:(1)组织障碍:由于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等原因造成的沟通障碍。(2)个体障碍:阻碍有效沟通的个体方面的原因有选择性知觉、信息操控、情绪、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提示、发送者的信誉、沟通渠道选择不当等。 克服障碍的措施:1)组织行动: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2)个人技能: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调整心态、使用反馈技巧、积极倾听、控制情绪、简化语言、注意非语言提示、要保证行动支持沟通。

45、组织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答:(1)目标不同引起冲突。(2)利益分配引起冲突。(3)执行方法不同引起冲突。(4)角色不同引起冲突。(5)管理强势引起冲突。(6)沟通不畅引起冲突。

46、管理者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哪些?答:管理者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有:协调解决、强制解决、建立联络小组、树立远大目标、解决问题。

47、控制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答: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控制的作用如下:(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48、什么是现场控制?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验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

49、控制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答:(1)目标明确原则。(2)控制关键点原则。(3)及时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52、怎样进行采购控制?答:(1)对供应商进行评价。(2)应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53、什么是零基预算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较它有哪些优势?答:零基预算法就是:在每个预算年度的开始时,把所有的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与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较,零基预算的优点是预算编制依据科学,按照变化后的实际情况考虑预算大小,有利于资金合理配臵和节约支出。

54、全面绩效控制的主体是什么?答: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评工作。

第三篇:职业技能实训---管理学基础题库

一、单选题:

第1题: 选择住宅小区的绿化植物时,应以( )为主。 B,乡土植物

第2题: 物业管理区域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最基本的要求,是栽植的植物成活,健康生长,所以必须根据( )选择适应的植物材料

A,居住区

第3题: 负责大型物业管理区域内绿化管理工作检查、监督、验收和考核工作的一般应是物业管理企业的( )。

A,绿化主管

第4题: 物业管理人员岗前培训是上岗之前的全面培训,培训合格,并获得( ),才能从事物业管理工作。

C,上岗证

第5题: 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物业管理企业中有必要接受业务培训的人员范围是( )。

C,所以员工

第6题: 为使学员如身临其境地学习,在物业管理业务培训中可采用( )。

D,情景 第7题: 为了提高培训实效,对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B,研讨会

第8题: 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储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所有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结果都应作为( )。

C,个人存档

第9题: 物业管理企业对员工业务培训的考核是( )的依据。

C,对员工进行激励

第10题: 对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物业管理专业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的最佳方法是( )。

A,笔试

第11题: 对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最好采用( )的方法。

D,实际操作

第12题: 在客户人住时,物业管理企业应重点收集的信息是( )。

B,客户资料

第13题: 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管理资料应该归入( )。

B基础管理

第14题: 物业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文字材料是( ),是物业管理档案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

A,档

第15题: 房屋接管、变更、注销通知单和回报单,物业管理接管验收记录,管理合同副本,房屋产权证副本等,属于物业管理档案中的(

C,档

第16题: 形成电子文件的关键是( )

C计算机

第17题: 对电子档案要实行全过程管理是因为( )。

A,非法

第18题: 催缴物业服务费过程中,物业管理公司对于较长期限仍未交清物业服务费的业主,可以发送( ),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追讨。

C,律师函

第19题: 物业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不包括( )。

B保险金

第20题: 物业管理企业保安人员的夜班津贴属于( )

A,公众责任

第21题: 多层建筑是指( )层的建筑。

C,4-6 第22题: 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的距离,基础埋深不超过( )的称为浅基础。

D,10米

第23题: 一般情况下,基础的埋深不能小于( )。

B,500

第24题: 房屋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力的那部分土层,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

D,不属于

第25题: 房屋的( )是柔性基础。

D,混凝土

第26题: 房屋的隔墙是指( )的墙。

C,不承受,自身重量

第27题: 钢筋混凝土过梁,坚固耐用、施工方便、不受跨度限制、应用广泛,过梁高度为( )的倍数。

D,60

第28题: 为了防止房屋由于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倾斜和墙体裂缝,必须利用( )将房屋的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全部断开

A,沉降

第29题: 房屋的( )具有易加工、施工速度快、湿作业少、自重轻等优点。

C,板块 第30题: 房屋无组织排水( )。

B,易使墙

第31题: 建筑平面图上的定位轴线竖向编号应使用( ),自下至上顺序编写。

A,大写

第32题: 建筑施工图不包括( )。

D,结构施工

第33题: ( )不属于房屋的零星养护维修范畴

C,门窗

第34题: 在房屋养护管理中,修理范围广、项目零星分散、时间急、要求及时,并具有经常性的服务特点的是( )。

B,零星养护

第35题: 有关楼宇各部位一般保养周期的表述,恰当的是(

B,走廊

第36题: 物业管理员每月对管区内客户的走访查房率一般要达到( )以上。

B,50%

第37题: 根据房屋日常养护服务的考核指标,一般情况下要求养护计划率达到( )以上。

B,80%

第38题: 物业管理区域内房屋养护及时率,一般应达到( )以上。

D,100%

第39题: 业主报修的急修项目,物业管理企业应在接到报修后( )内前去进行修理。

A,24小时

第40题: 以下各项不属于房屋日常维修中急修项目的有( )。

A,落水管

第41题: 物业管理企业如果发现装修企业违反房屋室内装饰装修有关规定,应当( )。

A,立即制止

第42题: 室内装饰装修要保证煤气管道和设备的安全要求,电线与煤气管交叉净距不小于( ) B,3

第43题: 对较大的建筑物进行装修时,必须提供( )的申批文件。

D,消防部门

第44题: 在房屋装修施工中,( )的做法是错误的。

B,在阳台上

第45题: 装修人在从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时,改变住宅外立面和在非承重外墙上开门、窗的行为,应当经( )批准。

C,城市

第46题: 装修人在从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时,如果必须拆改供暖管道,应当经( )批准。

A,供暖单位

第47题: 业主在室内进行装修时改动卫生问防水层的,应当( )。

C,进行闭水

第48题: 建设部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发现装修人或者装饰装修企业有违反该办法规定的行为不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处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约定的装饰装修管理服务费( )的罚款

B,2-3

第49题: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

B,2年

第50题: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保修期自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 )之日起计算。

D,合格

第51题: 电梯按运行速度分类,速度在2米/秒以上的为( )梯。

B,高速

二,多选题

第52题: 如遇大风或雷暴天气,物业管理公司保安部门应( )。

ABCD

第53题: 如果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发现有客户斗殴事件,物业管理企业的安全保卫人员应该( )。

BCD

第54题: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安全保卫服务人员排班的特点是( )。

CD

第55题: 物业管理企业有权( )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治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行为。 AC

第56题: 大型物业管理区域内保安服务的( )等岗位需要24小时值班。

ABCD

第57题: 物业管理区域门卫保安人员应( )。

ABCD

第58题: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一般应设置的安全保卫守护哨位有( )。

BCD

第59题: 物业管理区域内门卫保安员的服务标准包括( )等。

ACD

第60题: 物业管理区域门卫保安不能( )。

BCD

第61题: 物业管理公司保安人员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巡逻的公共范围是( )。BD

第62题: 如果煤气器具起火,应( )。

BCD

第63题: 室外消火栓与城镇自来水管网相连接,其目的在于( )

AB

第64题: 房屋内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检查房间内( )。

ABC

第65题: 住宅小区内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有( )。

ABCD

第66题: 除( )等特许车辆外,其他车辆进入物业管理区域时,都应有限制性规定。ABC

第67题: 以下关于停车场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D

第68题: 物业管理处办理车位租购手续,需由车主或驾驶员提供( )等资料。ABC

第69题: 物业管理区域内防止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

ABCD

第70题: 物业管理区域内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工作包括( )。

BCD

第71题: 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

ABCD

第72题: 植物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贡献包括( )。

ACD

第73题: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管理企业负责的日常保洁范围应该包括( )。

AB

第74题: 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保洁管理对业主和使用人的要求是( )。

ABD 第75题: 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绿化的养护管理内容有( )。

ABCD

第76题: 环境绿化养护管理中,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有( )。

ABD

第77题: 物业管理区域内绿化养护管理具有( )的特点。

BCD

第78题: 物业管理区域内绿化养护管理的质量要求和考核标准要求有( )。

BCD

第79题: 物业接管验收的准备工作,应当包括( )。

ABCD

第80题: 新建物业接管验收时,建设单位应提交的资料包括( )等。

ABD

第81题: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由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综合物业管理的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委员会的职责有( )。

CD

第82题: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发布的《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试行)》适用于( )。

ACD

第83题: 房屋接管交付使用后,如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应由接管单位会同( )单位,共同分析研究,查明原因。

BCD

第84题: 房屋接管交付使用后,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如属( )方面的原因,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处理。

ABD

第85题: 物业管理企业自然解聘的程序中应包括( )等环节。

ACD

第86题: 物业管理企业提前解聘的程序中应包括( )等环节。

BD

第87题: 物业管理企业的提前解聘一般发生在物业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时,解决争议的正确方法有( )。

ABCD

第88题: 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项目撤管工作中要做到( )。

ABCD

第89题: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管理企业应移交给业主委员会的资料,包括( ) 。

ABCD

第90题: 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主体应包括( )。

ABD 第91题: 制定物业管理方案和制度是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根据委托服务合同制定物业管理方案、制定各项物业管理制度、( )等。

ABCD

第92题: 以下关于各项物业管理原则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BC

第93题: 物业管理服务的根本目标是( )。

AC

第94题: 物业管理企业申报全国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的基本条件包括( )等。

CD

第95题: 物业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具体表现在( )等方面

ABD

第96题: 物业管理处经理应具备的现代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包括( )等

ABCD

第97题: 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管理业务的必要条件包括( )。

BC

第98题: 物业管理企业应该接受( )对其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情况的监督。

BCD

第99题: 业主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 )。

CD

第100题:

物业消防管理的目的是( )。ABD

第四篇:护理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周礼·天官》所记载医事制度中,除医师外还兼有护理职能的专职人员是( )

A.士

B.府

C.史

D.徒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是( )

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

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 )

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

4.创造“五禽戏”的医家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葛洪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是( )

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千金方》

D.《外台秘要》

6.关于古代医家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文章的作者是孙思邈。

B.扁鹊首创了用细葱管进行导尿,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

C.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的巨著,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 D.李杲的《脾胃论》,提出了“安养心神,调治脾胃”的学术见解。

7.《瘟病条辨》的作者是(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陈耕道

8.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成立于( )

A.1979年

B.1984年

C.1993年

D.1995年

9.首次举行全国范围内的护士职业考试是在( )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10.“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出自(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养生延命录》

D.《饮膳正要》

1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过喜”会出现(

)

A.气上

B.气缓

C.气消

D.气乱

12.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的医家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葛洪

13.阐述病源学的专著是( )

A.《皇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

14.《皇帝内经》成书于( )

A.夏至春秋时期

B.战国至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

15.《诸病源候论》成书于( )

A.夏至春秋时期B.战国至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

16.关于《脾胃论》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当保持清静,精神愉快

B.宜常服淡渗利尿之方药 C.不宜吃酸、咸、苦、辛等食物 D.切忌大喜大悲等情志剧烈变化

17.《瘟疫论》的作者是(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陈耕道

18.《温热论》的作者是(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陈耕道

19.吴尚先于1870年刊行的外治法专书是( )

A.《外科精义》

B.《外科正宗》

C.《理瀹骈文》

D.《医药卫生录》

20.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是在( )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21.“在患者面对死亡时给予安慰和支持,使其坦然地走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最符合护理服务的( )

A.健康维护阶段

B.危险渐增阶段

C.早期检测阶段

D.临床治疗阶段

2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

,其次治

,其次治

,其次治

,其次治

。”

A.肌肤,皮毛,筋脉,五脏,六腑

B.肌肤,皮毛,筋脉,六腑,五脏 C.皮毛,肌肤,筋脉,五脏,六腑

D.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脏

23.中医护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各种疾病

B.医院的病人

C.社会化的人

D.生物人

24.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范畴不包括( )

A.中医社区护理

B.中医护理管理 C.中医护理教育

D.中医护理心理

25.著名的胸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来自( )

A.印度

B.德国

C.加拿大

D.俄罗斯

26.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不包括( )

A.谨慎认真

B.忠于事业

C.慎独精神

D.作风正派

27.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结果来推论其对人体的影响,最符合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

)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探讨

E.以表知里

28.患者耳聋耳鸣,应用补药后,该症状得愈或减轻,表明耳聋耳鸣是肾虚所致,此法运用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

)

A.由果析因 B.以表知里 C.演绎

D.类比 E.探讨

二、多项选择题

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说法正确的有( )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思则气结

2.“五禽戏”所模仿的五种动物是( )

A.虎

B.鹿

C.猴

D.猿

E.鸟

3.出自宋金元时期的著作有( )

A.《太平圣惠方》

B.《睥胃论》

C.《饮膳正要》

D.《瘟疫论》

E.《温热论》

4.钱襄著有我国最早的中医护理专著《侍疾要语》,其被收入( )

A.《外科正宗》B.《证治准绳》 C.《养生三要》 D.《棣香斋丛书》

E.《娄东杂著木集》

5.中医护理学的任务包括(

)

A.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B.疾病防变、控制疾病 C.病后调护、促进健康

D.积极养护、以防复法 E.适度锻炼、养生防病

6.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范畴包括(

)

A.中医临床护理 B.中医社区护理 C.中医护理管理

D.中医护理教育 E.中医护理科研

7.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包括(

)

A.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B.仁爱救人,普同一等

C.廉洁正直,忠于事业

D.虚心学习,尊重同道 E.仪表端庄,作风正派 8.属于护士综合素质的的内容的是(

)

A.思想道德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业务素质

D.心理素质

E.体态素质

9.有关孙思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孙思邈是三国时东汉人。 B.孙思邈被后世称为“药王”。

C.孙思邈是“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的作者。 D.孙思邈有“外科鼻祖”之称 E.孙思邈认为“认命至重,有贵千金”,并将自己的两部著作冠以《千金》之名。

三、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2.护理道德

四、简答题

1.简述护理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中医护理管理史上较为重要的事件。

4.中医护理学的任务

5.中医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6.中医护理人员的道德要求

第五篇: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考试题

部门: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一、填空题

1、ISO,英文全称: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ATANDARDIZATION( 简称为ISO )中文名称为:国际标准化组织

2、如果DPMO是百万分之三点四,即达到99.99966%的合格率,那么这就叫6δ。

DPMO是指100万个机会里面,出现缺陷的机会是多少。

3、朱兰三部曲是指:质量计划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4、产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以及它们的组合。

5、质量的概念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二、判断题

1、“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

的所有国际标准。”(√)

2、ISO900标准于2000年完成了第二次修订,形成2000版ISO9000族国际标准:

其核心标准为: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3、一个组织所建立和实施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组织规定的质量目标。确保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处于受控

状态。无论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还是服务,所有的控制应针对减少、消除不合格,尤其是预防不合格。这是ISO9000族的基本指导思想。(√)

4、ISO9000族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组

织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这是ISO9000族关于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5、控制过程的出发点是预防不合格。(√)

6、控制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的质量,确保使用合格的检测手段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防止因检测手段不合格造成对产品质量不正确的判定。(√)

7、控制文件和资料,确保所有的场所使用的文件和资料都是现行有效的,防止使用过时或作废的文件,造成产品或质量体系要素的不合格。(√)

8、纠正和预防措施。当发生不合格(包括产品的或质量体系的)或顾客投诉时,即应查明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问题的再发生。还应通过各种质量信息的分析,主动地发现潜在的问题,防止问题的出现,从而改进产品的质量。(√)

9、全员培训,对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都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防止因知识或技能的不足,

造成产品或质量体系的不合格。(√)

10、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11、典型质量体系文件的构成分为三个层次,即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和其它质量文件。其它质量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

报告、表格等,是工作者使用的更加详细的作业文件。(√)

12、对质量体系文件内容的基本要求是:该做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的结果要有记录,即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的

九字真言。(√)

13、质量改进包括产品质量改进和工作质量改进。争取使顾客满意和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应是组织各级管理者追求的永恒目

标。(√)

14、质量改进包括产品质量改进和工作质量改进。争取使顾客满意和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应是组织各级管理者追求的永恒目标。没有质量改进的质量体系只能维持质量。质量改进旨在提高质量。质量改进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益和效率为目标。

(√)

15、定期评价质量体系的目的是确保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及其结果符合计划安排,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16、企业运用的主要质量管理方法通常有全面质量管理(TQM)、QC小组活动、零缺陷管理、六西格玛(6SIGMA)、顾客满意度调查、水平对比法、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平衡记分卡、SPC(统计质量控制)等多种方法。

17、目标管理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明首创(×)德鲁克

18、文件可以用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

19、没有抱怨和投诉就表明顾客满意了;×

20、顾客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要求,采用国家标准就可以了;×

21、文件的作用之一是实现可追溯;√

22、质量记录的作用只是为了实现可追溯;×

23、管理评审必须制定程序,管理评审可以不形成记录;×

24、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不规定管理评审的输出的内容;×

25、所有的生产都需要作业指导书;×

26、所有的产品实现过程都需要策划;√

27、产品实现的策划应对新产品也适用;√

28、与产品有关的评审只需要考虑顾客的合同要求的内容就可以;×

29、与顾客沟通就是指顾客购买了产品后能找到组织及时解决问题的途径;×

30、关键设备采购可以不按7.4采购的要求来控制;×

三、选择题在你认为最正确的一个答案前划√

1、搞好质量管理关键在领导。——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方面应做好下面的工作:(ABCDE)

A、确定质量方针。由负有执行职责的管理者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承诺。

B、确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C、配备资源。包括财力、物力(其中包括人力)。

D、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体系。

E、负责管理评审。达到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阶段的特点有(ABCDF)

A、全员 B、全面C、全过程D、预防为主E、追求卓越 F、G、事后把关→事前预防

3、以下属于石川馨的全面质量管理10原则的有:(A-J)

A、领导带头学习全面质量管理

B、明确进行“三全”的质量管理

C、确定质量方针

D、领导亲自抓

E、制定教育培训的长期计划

F、进行质量和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G、确定质量保证的责任分担

H、建立机能管理

I、贯彻“下道工序是顾客”的思想

J、打破现状,积极创新

K、 消除产生错误的根源

L.表彰

M质量委员会

4、ISO9000族标准可以帮助___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A 制造业;B 服务业;C IT业;√D 各种组织。

5、ISO9001标准规定质量体系要求,是用于___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A 证实;B 保证;C 提高;D 增强。

6、ISO9001标准是对组织提供满意产品而对质量管理的:

A 最高要求;√B 最低要求;C 一般要求;D 以上答案都不对。

7、下面哪些不是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A 制定质量方针;B 确保组织关注顾客要求;C 增强员工意识;√D 提高产品竞争力。

8、ISO9000族标准提到的“规范”一类的文件是指:

A 作业指导书;√B 阐明要求的文件;C 指南性文件;D 都不对。

9、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可以

√A 沟通意图 √B 统一行动;C 满足顾客要求;D 都不对。

10、最高管理者应提供下列哪些证据:

A向组织传达满足法规的重要性;B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C确保资源的获得;√DA+B+C。

11、下列哪个不是内部沟通:

A各种形式的有关质量体系运行的内部会议;B各种内部管理信息文件传递;√C内部联欢会;D年终总结会。

12、管理评审是对质量体系的___性进行评价

A适宜性;B有效性;C充分性;√D都对

13.采取(),以消除不合格品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A.纠正B. 纠正措施C. 预防D. 预防措施

14.ISO9001:2000的名称是()。

A.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15、ISO9001:2000S标准中共有(B)处要求组织建立

A7B 6C 15D、8

四、简答题

1企业实施ISO9000标准的意义

一、企业的市场意识与质量意识得到增强

通过贯标与认证,引导企业树立"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经营宗旨,以产品/服务质量为本,以竞争手段,向市场要效益"的经营理念。

二、稳定和提高产品实物/服务质量

通过贯标与认证,企业对影响产品/服务的各种因素与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有效的控制,稳定并提高了产品/服务的质量。

三、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通过贯标与认证,使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得到增强;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制",明确了各项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领导从日常事物中脱身,可以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通过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使企业建立了自我完善与自我改进的机制。

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贯标与认证,企业一方面向市场证实自身有能力满足顾客的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服务,另一方面产品/服务的质量也确实能够得到稳定与提高,这都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通过贯标与认证,员工的管理素质得到提高,企业规范管理的意识得到增强,并建立起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例如财务、行政、营销管理等)奠定基础。

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国际标准,是百年工业化进程中质量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和认同。由第三方独立且公正的认证机构对企业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可以有效避免不同顾客对企业能力的重复评定,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了经济贸易的效率,同时国内的企业贯彻ISO9000标准,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和方式来经营与管理企业,这有助于树立国内企业"按规则办事,尤其是按国际规则办事"的形象,符合我国加入WTO的基本原则,为企业对外经济与技术合作的顺利进行,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简述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0分)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必须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

原则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原则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连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原则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改进指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

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做决策,可防止决策失误。

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3、如何进行内部沟通?

答:不同部门和层次的人员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应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沟通,可包括涉及体系运行过程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沟通。沟通可促进过程输出的实现,进而提高过程的有效性。

组织的沟通应在各不同职能部门及组织的不同职能和层次之间全方位的进行,组织应根据沟通的内容建立起适当的沟通过程。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质量例会、小组简报、会议、布告栏、内部刊物、声像、电子媒体等。沟通过程的建立是否适宜,应以是否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判定的依据。

五、 案例题

请根据下列描述的事实判断是否有不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如有违反指出违反了哪个或哪些要求,并对不合格的性质进行判定。

例:

审核员在销售科的顾客投诉记录上发现,最近一个月有30多项关于设备购买不久就出现事故的投诉,在分析原因一栏中都是顾客误操作造成的,在处置栏中记录了的处置结果是都已进行了修复,并告诉顾客操作注意事项。审核员进一步询问此事是否有其他措施时,科长告诉审核员用户有问题,我们马上解决,解决了顾客就没意见了,顾客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审核员问到为什么不向设计科反映,科长说那样的话就成了我们提出了设计科的设计不合格了,人家会对我们有意见的,况且也没有有关规定啊。

答:违反了ISO9001标准8.5.2条款的要求。该条款规定,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一个月有30多项顾客投诉,说明销售科采取的措施未能消除引起顾客投诉的原因。

1、在一家企业的采购科,审核员发现采购员在采购时使用的产品的国家标准是1987年的标准,而该标准已经被国家在97年新发布的标准所取代,同时该采购员的标准据他本人讲该标准是他自己买的,公司从未发给他过,他也不知道该标准已经作废。审核员检查该标准也未发现上面有该企业的任何标识。

答:违反了ISO9001标准4.2.3“文件控制”条款的要求,该条款要求: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2、在销售科,审核员发现一封顾客投诉信,上面说该厂生产的设备不能使用,原因是软件不配套,厂长的批示是,软件是顾客自己提供的,问题应由顾客自己解决。

答:违反了ISO9001标准7.5.4“顾客财产”条款的要求,该条款规定,组织应验证顾客提供的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如果发生不适用的情况,应报告顾客。而不是等事后顾客的投诉。

上一篇:给老师的一封道歉信下一篇:管理者的职责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