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茶艺解说词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师茶艺解说词范文

茶艺解说词 茶艺师考试

乌龙茶茶艺

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为大家表演工夫茶茶艺,这道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我为大家表演,后九道则请大家和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大家的心会伴随着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无比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活煮甘泉即是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借这道程序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我们冲泡乌龙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这是茶盘,也称为茶海。这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泡茶用的泡壶,也称母壶,另一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也称子壶,通常茶人们把这一对壶称为母子壶。闻香用的闻香杯。品茶用的品茗杯。这一套统称为茶道组合,它又细分为:茶匙,用来择取茶叶。茶镊,用来夹洗杯子或夹茶叶底。茶漏,用来增大壶口面积。茶导,用来拨取茶叶。茶通,用来疏通壶嘴。 叶嘉酬宾是请各位嘉宾鉴赏今天所冲泡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大红袍主产于福建武夷山,它外形条索紧结粗壮、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具有乞丐的外形,菩萨的心肠,皇帝的身价之称。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沐淋是用开水烫洗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代茶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之为大彬壶。

今天我们冲泡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将茶叶导入壶中,称为乌龙入宫。

1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高山流水是通过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这样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冲泡出来的头道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温杯,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指第二次向壶中冲入开水,再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的茶汤注入子壶中,这好像母亲在哺育婴儿一样。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讲究温馨,这道程序反映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母子之情。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的注入闻香杯中,这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改为点斟的手法时,称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把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为夫妻和合,也称为龙凤呈祥,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福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和睦。

把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借助这道程序祝在座的各位嘉宾事业发达,前程辉煌。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通过传茶、敬茶能使大家的心贴得更紧,感情更加密切,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喜闻高香;鉴赏汤色

喜闻高香是指第一次闻香,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2 请大家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请大家在品茶前注意一下持杯手势,我们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女士舒展开兰花指,男士则将后两指收拢,这样持杯即稳当又雅观,三根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所以这种持杯手势称为“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是指第一次品茶,茶汤入口时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充分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这一次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指

再斟流霞是为大家斟第二道茶。现在请大家跟我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再用双手将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芙蓉出水。茶道精神最倡导茶人应出淤泥而不染。

二探兰芷是请大家第二次闻香。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而范仲淹认为这茶香比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二品云腴即请大家品第二道茶,这次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否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的珍品,后来常用于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三斟石乳是为大家斟第三道茶。请大家再次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这次我们用单手大幅度的将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白鹤亮翅,祝大家事业直上青云。

第三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这次我们用口腔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缓缓从鼻

3 腔呼出,我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茶韵 这次品茶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我们是吸气啜茶,而这一次我们是将茶汤含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细细地回味。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这泡茶无比美妙的茶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杯白开水。喝这杯白开水时,也应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咀嚼,直到含不住时再咽下。这时您一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也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七道:茗茶探趣;游龙戏水

茗茶探趣重在参与,稍后请大家自己动手泡茶,感受茶事活动的无穷乐趣。 游龙戏水是看茶叶底,我们夹一片泡后的茶叶放入杯中,接着冲入开水,茶叶在杯中漂浮游动,好像是游龙戏水。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叶低三分红七分绿俗称绿叶红镶边。 第十八道: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清福”。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最后我以这杯茶敬在座的各位嘉宾,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花茶茶艺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有诗一样美的程序。 花茶茶艺共有十道程序: 第一道: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我们借助这句诗来描述烫杯,请看这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洁白如玉的茶杯就像一只只在春水中游动的小鸭。

第二道:赏茶——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现在请大家观赏我们今天冲泡的茉莉花茶,花茶的茶胚多为优质的绿茶,色泽嫩绿,茶中还有少许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 第三道:投茶——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话源记》中描述的美景,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一般用90℃左右的开水,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波上下翻滚,恰是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选用三才杯;这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第六道:敬茶—— 一盏香茗奉知己

请大家在品茶之前先注意持杯手势。我们用左手持杯,女士用食指、中指托杯,拇指扣住杯托,并舒展开兰花指,这种手法称为“彩凤双飞翼”;而男士则用三指托杯并收好小指,这种持杯手法称为“桃园三结义”。 第七道:闻香——杯里清香浮清趣 闻香称为鼻品。品花茶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现在请您将杯盖的前沿翘起,后沿下压,从开缝中去闻香。闻香主要有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纯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鲜灵度。根据这三项指标细细的闻一闻这花茶的茶香,您会感到这茶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第八道程序:品茶——舌端甘苦入心底

这是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品茶时三才杯天地人不可分离,请您将杯盖前沿下压,后沿翘起,从开缝中去品茶。品茶时应该轻轻用口吸气,使茶汤在舌面流动,以便使茶汤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闭紧嘴巴,用鼻腔呼出,使茶汤直灌脑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到花茶所特有的“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花香与茶韵。 第九道程序:回味——茶味人生细品悟 茶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有的人“啜苦可励志”,有的人“咽甘思报国”。无论这杯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茶人们都会有很多的感悟与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程序:谢茶——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一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受。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轻风生”。

茶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使人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的灵物,现在让我们共同

6 再品一品杯中的花茶,去寻找卢仝七碗茶后“两腋习习清风起”的绝妙感受,最后祝大家多福多寿,常健常乐。

绿茶茶艺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并达到驱除妄念,心平气和的目的。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会破坏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先将开水降至85℃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的绿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迎佳人,即是用茶导将茶叶投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莲心”。 甘露润莲心,即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再三点头致意。

7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的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

现将冲泡好的茶敬奉给大家,称为“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去病,救苦救难。借助这道程序祝各位嘉宾好人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请大家仔细观察杯中的茶芽,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称为“针”,弯曲的称为“眉”,卷曲的称为“螺”。大家还可以轻轻地摇晃一下茶杯,杯中的茶芽随水波晃动好像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绿茶的茶香清香幽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至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象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象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但只要我们用心品,就能从淡淡的绿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纯,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

品茶之乐,乐在闲适,乐在怡然自得。在品了头道茶之后,接下来请大家自斟自饮,通过亲自动手,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第二篇:茶艺解说词

普洱茶,她来自崇山峻岭,经历了马背的蹉跎,苦涩中散发了悠悠兰香。回甘里洋溢着原始森林中野性阳刚之美,岁月的磨砺后,她变得圆融,平和,经历了沧桑,她却依旧是那么美丽,那么自然。不知道她的生命中,积淀了多少风霜酷暑,但她却永远是那么新鲜,那么年轻。

1、 焚香通灵:我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泡茶之前,首先点燃这只香,来营造详和的气氛。希望这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会随着悠悠渺渺的香烟升华到高雅宁静而有神气的境界。

2、 孔雀开屏: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大家展示这典雅名贵而又工艺精湛的茶具。

3、 初展仙姿: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她产自云南思茅等多个地区。国她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不同的收藏方法而驰名中外受到世人的好评和喜爱。她选自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等多种工艺制作,所以她有这么独特而诱人的沉香。

4、 冰心去凡尘:又称之为:“涤尽凡尘心自清”品茶的过程是自己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涤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澡雪茶人的灵魂。

5、 风吹浮云:茶中难免会有杂质,水一冲,杂质就会浮在水面。用杯盖轻轻刮去冲水时泛起的白色泡沫,使杯中的茶汤更加洁净。

6、 洗净沧桑:因普洱茶经过独特的渥堆发酵和多年的陈化,所以在冲泡时头两道洗茶的茶汤是不喝的,应及时倒掉,否则会影响到下一道茶汤的滋味。

7、 瓯里酝香:有人说:人生有许多风景,最美的无过在风中的等待,品茶的过程也是相似的道理,冲泡时间太短,色香味难以显示,太久则会熟汤失味。

8、 平分秋色:这道程序代表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到七分满,留三分为人情,所谓茶友间不厚此薄彼,斟茶时每杯要浓淡一致,多少均等。

9、 麻姑祝寿:麻姑是我们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在东汉时期得道与江西南城县麻姑山,她的道后常用仙泉煮茶待客,喝了这种茶,凡人可延长寿命,神仙可增加道行,借助这道程序祝大家健康长寿。

10、 时光倒流:普洱茶的汤色红艳靓丽,表面上有一层淡淡的薄雾,乳白朦胧,令人浮想联翩,普洱茶的香气和汤色随着冲泡的次数在不段的变化。会把你带回到逝去的岁月,让你感悟到人世间的沧海桑田的变化。

11、

品味历史:普洱茶的陈香,陈韵,和茶气滋味在你口中慢慢弥散,你一定能品悟出历史的厚重,感悟到逝者如斯的道理。

12、

自斟乐无穷:普洱茶茶艺表演已接近尾声,请大家慢慢品味这独特的陈香。

云南景外景,民风古朴传万里,普洱茶中茶,饮情依旧留千年。普洱茶是神奇的茶,是诱人的茶,就让我们细心品味着普洱茶给我们带来难以言传的生命之乡。

乌龙茶:各位嘉宾大家好!

欢迎各位品茶赏艺,很荣幸今天能为各位主泡。精美的茶具整洁的摆放犹如孔雀开屏喜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

0

1、茶道组:又称茶道六君子

0

3、茶 罐:用于存放香茗。

0

4、公道杯:又称茶海,用来均匀茶汤。

0

6、赏茶荷:用来存放茶叶,鉴赏干茶。

0

7、茶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

0

8、茶巾:用来保持整个茶式过程中的情洁。

0

9、茶 盘:又称茶船,上为盘、下为舱,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紫砂壶等必备用品,舱是用来呈放废水的。

10、紫砂壶:又称孟臣壶,孟臣是古代一位制壶名匠,所以后人就将烧制的上好壶称孟臣壶。因其透气性好,

保温性强,是泡制乌龙茶的上好茶具。

11、闻品杯组:高的为闻香杯,因其造型独特,拢气性好,故用来闻取茶叶的淡淡香气;低的为品茗杯,用来品茶及鉴赏汤色。

泡乌龙茶讲究温度,所以在泡茶前先把壶的温度提起来,我们把烫洗茶壶称之为孟臣沐霖。 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上好的茶叶比做是让人一见倾心的佳人。

悬壶高冲:

洗茶又称温润泡,采用悬壶高冲的方式,将壶底的茶渣冲出,有利于茶叶的伸展,使茶叶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品茶第一道是不喝的,只用来洗茶和温杯,依次往各杯中倒入茶水,我们称之为“祥龙行雨”。

春风拂面:泡茶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是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凤凰盘旋在向您点头致意。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的白泡沫。用开水洗淋壶身我们称之为重洗仙颜,即清洁了壶的外表有提高了壶的温度。

若琛出浴:

若琛是清代初期著名的茶杯制作家,后人便把洗杯这道工序称之为若琛出浴。

玉液移壶:

爱茶之人通常把上好的茶汤比做是琼浆玉液。将茶汤注入公道杯中,如果直接往各杯中分茶,先倒的味淡后倒的味浓,所谓公平公道就源于此意。

斟茶:

斟茶有三斟。一斟关公巡城,二斟韩信点兵,三斟蜻蜓点水。茶斟七分满,留下三分表情意。

高屋建瓴、斗转星移:

首先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高屋建瓴;一只手紧握闻香杯身迅速翻转,称斗转星移。

空谷幽兰、鉴赏汤色:

品乌龙茶讲究:一闻、二看、三品香。绕品茗杯口一周,以收拢香气,称花好月圆;双手轻拢闻香杯,称喜闻幽香,一方面您可以闻取茶的淡淡香气,一方面可以促进您双手的血液循环。

一品鲜爽:

中国的品字由三个口组成,顾用三口饮下。一口为尝,二口为回,三口方为品。现在请您轻饮一小口,待茶汤入口后,在舌尖处、齿缝间稍微停留,然后由两腮慢慢咽下,待这时您就可以尝到茶的六中真味。即:酸、甜、苦、甘、涩、香。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尊敬的宾客,今天有缘相聚在此共饮一壶上好的茶汤,希望博大的茶文化能为您洗去都市的尘埃、洗去生活的烦恼,好茶自有好滋味,请您慢慢品饮。如若还有茶缘,愿我们再次相聚!

今天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红茶茶艺解说词

红茶茶艺解说词 第一道: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以展示自己的美丽,借这道程序为大家介绍今天所用茶具。

茶,能使红茶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

公道杯: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 色釉沉,可用来观赏汤色。

第第十道:品味鲜爽

三口为品,徐徐下咽,祁门工夫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滋味醇厚,细细品味,令人齿颊留香,回味绵长。

再次嗅闻杯底的余香,请大家嘻嘻品味,去感受这徐徐两腋清风生的神奇意境。

茶性情温和,收敛性差,易于交融,因此通常用之紫砂壶:造型古朴典雅的紫砂壶用来冲泡红第十一道:重赏余韵

品茗杯:此外还有与之匹配的品茗杯,内有白第十二道:收杯谢客

茶道组合:为泡茶的辅助用具。

随手泡,茶床,茶巾、茶荷,用来鉴赏干茶。 第二道:“宝光”初现

祁门工夫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国际通用红茶的名称为“Black tea”,即因红茶干茶的乌黑色泽而来。下面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工夫红茶。 第三道:清泉初沸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今天为大家选用的是优质纯净水。

第四道: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一来可以提升壶与杯的温度,使茶叶能更好的散发出她的清香,二来再将茶具清洗一遍,使本以干净的茶具更加洁净。 第五道:“王子”入宫

用茶匙将茶荷或赏茶盘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祁门工夫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因此称为王子入 第六道:悬壶高冲

这是冲泡红茶的关键。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第七道:分杯敬客

用循环斟茶法,将壶中之茶均匀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再将公道杯中的茶均的分入茗杯中。 第八道:喜闻幽香

一杯茶到手,先要闻香。祁门工夫红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其香浓郁高长,有“茶中英豪”、“群芳最”之誉。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兰花之香。 第九道:观赏汤色

红茶的红色,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祁门工夫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而我们今天的茶汤红艳明亮,透过品茗杯内的白色釉沉观赏她的红艳汤色,美不胜收。

调饮。祁门工夫红茶同样适于调饮。然清饮更能领略祁门工夫红茶先特殊的“祁门香”香气,领略其独特的内质、隽永的回味、明艳的汤色。我们今天的表演就到此结束了,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第四篇:茶艺表演解说词

中国茶艺表演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 ---品茶赏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性纯洁,客来敬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由我给大家表演中国茶艺,也就是陆羽茶道。欢迎各位的到来。

第一道:首先,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的泡茶经验说:“活水还须活水烹”,即用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在这里我们用电热水壶代替,它在茶艺当中称之为“随手泡”。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向同伴们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在这里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大家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大家请看,这是闻香杯,是用来嗅闻茶叶的香气,品茗杯,是用来品茶汤的,公道杯,是用来均匀茶汤香气与浓度的,宜兴紫砂壶,雅称孟臣壶。茶艺组。

业嘉酬宾,让客人鉴赏一下茶叶的外形,这是您们点的“铁观音”。铁观音茶条索卷,由重实呈蜻蜓头状,叶鲜浓,因此也称之为“青茶”。

第三道:大彬沐淋。泡饮乌龙茶对壶的温度要求特别的讲究,这样做是保持壶内外的温度平衡一致。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温壶洗杯。

现在,可以放茶叶了,“乌龙入宫”,乌龙茶是放茶量最多的一种,每次投入量是壶容积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冼仙颜,以上整个过程叫做“温壶冼杯,接风洗尘”。

第六道:玉液彩壶,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第八道: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鲤鱼越过龙门,去寻找美好的未来,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愿在座的各位夫妻和合,家庭幸福。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乌龙茶的茶汤是金黄明亮色,喜闻高香是品茶三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闻一温杯底留香,第一闻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高香辛锐无异味。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用食指、拇指分别握住杯环,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的指法来品茶,第一次品茶,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应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为客人斟倒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是请客人第二次闻香,请客人去细细地对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鉴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腴”即请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闻香讲究“三吃”,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象抽香烟一样,从鼻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可以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含”是品第三道茶,通过品饮了头两道茶,茶的生涩感已消失,从第三道开始回甘,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比美妙的岩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游龙戏水”行话称为“看叶底”,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乐,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在茶艺表演结束时,请宾主起立,同干了杯中的茶,并把杯底朝天放回茶船。大家以相互祝福来结束这次茶会。篇二:茶艺表演解说词

迷情普洱

茶席设计理念:

普洱茶,来自崇山峻岭,经历了马背的蹉跎,岁月的磨砺后她变得圆融、平和,经历了沧桑依旧那么美丽、那么自然 。几千年以来勤劳勇敢的普洱人们为茶而歌,为茶而舞,敬茶如神,使得普洱茶拥有“香飘千里外,味醇一杯中”的美誉。

茶席设计:

茶席以一幅品茗下棋的画面为背景,下棋之人的悠闲与典雅的生活品味尽显其中,突出茶席设计的主题。一套精致古朴的紫砂壶茶具象征着普洱茶的历史沧桑,品茗杯排成一弯月牙形置于正前方以示对来自五湖四海青睐普洱的朋友们的欢迎,茶荷置于右上方以示对茶的尊敬,随手泡置于右下方,便于取用。胸前的茶巾,用于清洁。

动态演示语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x号考生xxx,请欣赏茶席设计《迷情普洱》。普洱茶,从嗜茶、名土的墨香中走出来,从皇室宫闱的尊宠中走出来。昔日王谢堂前燕,如今终于飞到咱们百姓家,她那超然脱俗的茶香,会把我们诱入禅境,让我们品悟到淡然无极之美

一 温杯雪盏:茶性本洁,用煮沸的泉水来温润清洗泡茶所用的茶具,赋予茶具一定的温度,恰如人的心灵需要不断的反省,清除心中的尘埃,让心灵洁净与温暖起来,同时也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二 鉴赏干茶:好的普洱茶色泽褐红,条索紧结,有淡淡的槟榔香、樟香、桂圆香等,并伴有特殊的陈香。

三 普洱入宫:将约3科普洱熟茶置于紫砂壶中,片片普洱茶缓缓进入壶中,犹如回

到久违的故乡,甘愿融入其中,乐在其中,期待奉献那一缕茗香,一品高贵。

四 游龙戏水:茶来于自然,盛开于壶中,用温的清泉润泽将其从美妙的梦境里唤起,

振奋其精神。洗去铅华,返璞归真,开启一段美妙的奉献之旅,一段最有价值的时光。

五 瓯里酝香: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好茶、好水、好器皿,是茶艺冲泡中必要

的条件,此外,还需要泡茶人用心去冲泡,心与手相通,技与艺相融。选用甘甜清的普洱泉

水,加热至沸,缓缓冲入激荡出普洱茶的真香与妙义。

六 凤凰行礼:把紫砂壶中剩余的茶汤全部沥入公道杯中,以凤凰三点头姿势向客人 行礼致意。

七 普降甘霖: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每杯倒七分满为度。

八 敬奉佳茗:来到普洱茶乡,怎能不品饮一杯普洱茶。普洱茶代表了茶乡人民的款

款深情。开汤现红宝,入口成妙诗。

九 时光倒流(闻香)

普洱茶的香气随着冲泡的次数在不断变化,细闻茶香的变化,茶香会把你带到逝去的岁月,

让你感悟到人世间沧海桑田的变幻

十 瞬间烟云(观色)

普洱茶茶汤艳丽亮红,表面一层淡淡的薄雾乳白朦胧,令人浮想联翩。

十一 品茗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啜饮一口普洱茶,体会普洱茶的滋味,回

味普洱茶的历史。缕缕茶香让我沉醉。

普洱茶是一个历史弥新的传奇茶品,带着原野的芬芳,带着濮人的情怀,带着马背上的记忆,

沿着文明的轨迹,穿越历史的尘烟,走近你我的心间。

十二 谢礼

难忘,难忘普洱茶的醇厚回甘,恋,恋普洱茶的陈香悠远,喜观,喜观普洱茶的养生保

健。直是“妙茗长自银生城,日月山川育香魂,世间第一风流事,唯有陈香荡魂魄。”

各位评委老师,我们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愿这缕缕茶香给你们留下一个甜蜜的回忆,同

时也祝大家养生有道,福寿同存,心想事成。 表述人:xxx 解说员:xxx 2012年6月23日篇三:功夫茶艺表演解说词

功夫茶艺表演解说词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叶清风几欲仙。茶,自古在我们中国人眼中,乃是天地间之灵物,它生于明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为伴,以明月、清风、云雾为侣,得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依据加工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绿茶,类属不发酵茶。这类茶的茶叶颜色是翠绿色,泡出来的茶汤是绿黄色,因此称为“绿茶”。常见的绿茶有雨花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红茶,类属全发酵茶,它的颜色深红,泡出来的茶汤呈朱红色,所以叫“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宜红均属红茶。

:青茶,俗称乌龙茶,类属半发酵茶,冻顶乌龙、闽北水仙、铁观音、武夷岩等都是青茶。其滋味醇厚回甘,略带微苦亦能回甘,是最能吸引人的茶叶。

:黑茶类属后发酵茶。其滋味醇厚回甘。普洱茶、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等都是常见的黑茶。

今天我们为大家表演的是乌龙茶的茶艺, 所选用的茶叶是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请大家静下心来,品茗赏艺,和我们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

——因冲泡乌龙茶需100℃高温,所以在泡茶前先用开水烫壶,提高壶温,将壶水倒入公道杯内,再依次倒入品茗杯内。(动作:提壶倒水、将壶内的水注入公道杯、将公道杯内的水分入杯中、洗杯)

乌龙入宫——用茶则从茶盒中撮取干茶,用茶匙轻轻拨入茶壶内约1/2。(动作:放茶叶) 乌龙初展——指的是初泡也叫温润泡,用开水浸泡茶叶使茶叶舒展,并提高壶温,然后迅速将茶水倒入公道杯内,又叫洗茶。(动作:茶壶内注水、晃壶、注入公道杯)

高山流水——用悬壶高冲法激荡茶叶,使茶叶上下翻滚,茶汤浓淡均匀,味道纯正。(动作:提壶注水入茶壶)

抽眉推泡——用壶盖将壶口泡沫推掉,雅称——春风拂面。(动作:盖壶盖)

重洗仙颜——用刚才的茶汤再次淋壶,既可以将茶渣茶沫冲掉又可以提高壶温。(动作:用公道杯里的洗茶水淋茶壶)

乌龙入海——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内,最后几滴是精华部分,也要滴入公道杯内。(动作:将茶注入公道杯)

关公巡城——将公道杯内的茶汤依次斟入品茗杯中。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语有云“七分茶,三分情”。当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改为点斟的手法,这里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以示向嘉宾行礼致敬。 (动作:分茶入杯)

敬奉香茗——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客来奉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为大家献上东方奉茶礼,——

唐淑娟:养道自安恬。(动作:敬茶)

陈红梅:宏伟茶艺表演队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多福多寿、工作顺利、常饮常乐。

第五篇:白茶茶艺解说词

茶艺表演解说词——白茶

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盛产茶叶,是全国十大产茶县市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位于境内。

名山出好茶,福鼎是国家茶树良种华茶1号和华茶2号的原产地,白茶是我国历史名茶。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相传尧时,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避战乱逃至山中,栖身鸿雪洞,以种蓝为业,乐善好施,人称蓝姑。那年山里麻疹流行,无数患儿因无药救治夭折。一日夜里,蓝姑梦见南极仙翁,仙翁告诉她:鸿雪洞顶有一株小树叫茶,是我几年前给王母娘娘御花园运送茶种时掉下的一粒种子长成的,它的叶子是治疗麻疹的良药。蓝姑惊喜醒来,趁月色煞费苦心攀上洞顶,在榛莽之中找到那株与众不同的茶树,迫不及待地采下绿叶,晒干后送到每个山村。神奇的白茶终于战胜了麻疹患魔。从此,蓝姑精心培育这株仙茶,并教四周的乡亲一起种茶。很快,整个太姥山区就变成了茶乡。晚年,蓝姑在南极仙翁的指点下羽化升天,人们感其恩德,尊称她为太姥娘娘,太姥山也因此而得名。现今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亲手培植的古茶树――白茶母株。

白茶的原料来自云遮雾绕的太姥山脉,产自于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位居福建全省之首的自然环境中。茶青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优质的福鼎茶叶产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

茶从东方走来,茶分为绿、红、白、青、黑、黄六大类,白茶被称为年轻的古老茶类,号称“茶叶的活化石”,明朝李时珍《本草纲木》曰:茶生于崖林之间,味苦,性寒凉,具有解毒、利尿、少寝、解暑、润肤等。古代和现代医学科学证明,白茶是保健功效最全面的一个茶类,具有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而白茶又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和新工艺白茶等,亦称侨销茶,昔日,品白茶,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欲知白茶的风味如何,让我们共同领略。

一、焚香礼圣,净气凝神。

唐代撰写《茶经》的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点燃一柱高香,以示对这位茶学家的崇敬。

二、白毫银针,芳华初展。

白毫银针是茶叶珍品,融茶之美味,花香于一体。白毫银针采摘于华茶1号、华茶2号明前肥壮之单芽,经萎凋、低温烘(晒)干、捡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这里选用的“白毫银针”是福鼎所产的珍品白茶,曾多次荣获国家名茶称号,请鉴赏她全身满披白毫、纤纤芬芳的外形。

三、流云佛月,洁具清尘。

冲泡白茶可用玻璃杯或瓷壶为佳。

我们选用的是玻璃怀,可以观赏银针在热水中上下翻腾,相溶交错的情景。 用沸腾的水“温杯”,不仅为了清洁,也为了茶叶内含物能更快地析放。

四、静心置茶,纤手播芳。

置茶要有心思。要看杯的大小,也要考虑饮者的喜好。北方人和外国人饮白茶,讲究香高浓醇,大杯可置茶7-8克,南方喜欢清醇,置茶量可适当减少,即使冲泡量多,但也不会对肠胃产生刺激。

五、雨润白毫,匀香待芳。

茶,被称为南方之嘉木,而白毫银针,披满白毫,所以被我们称之为“雨润白毫”。 先注沸水适量,温润茶芽,轻轻摇晃,叫做“匀香”。

六、乳泉吲水,甘露源清。 好茶要有好水。茶圣陆羽说,泡茶最好的水是山间乳泉,江中清流,然后才是井水。也许是乳泉含有微量有益矿物质的缘故。温润茶芽之后,悬壶高冲,使白毫银针茶在杯中翩翩起舞,尤如仙女下凡,尉为壮观,并加快有效成份的析放,能欣赏到白毫银针在水中亭亭玉立的美姿,稍后还会留给我们赏心悦目的杏黄色茶水。

七、捧杯奉茶,玉女献珍。

茶来自大自然云雾山中,带给人间美好的真诚。 一杯白茶在手,万千烦恼皆休。 愿您与茶结缘,做高品位的现代人。 现在为您奉上的是白茶珍品“白毫银针”。

八、春风佛面,白茶品香。

啜饮之后,也许您会有一种不可喻的香醇喜悦之感,他的甘甜,清冽,不同于其他茶类。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自然,分享健康。

今天的白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的观赏,让我们以茶会友,期待下一次美妙的重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师茶艺解说词范文】相关文章:

茶艺表演解说词范文06-08

红茶茶艺解说词范文06-11

茶艺解说词05-13

花茶茶艺解说词05-04

茶艺设计解说词06-27

白茶茶艺解说词04-22

黑茶茶艺解说词04-24

黄茶茶艺解说词05-02

黑茶茶艺表演解说词05-04

龙井茶艺表演解说词04-11

上一篇:守初心践使命范文下一篇:十大典型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