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茶艺师解说词

2024-04-25

红茶茶艺师解说词(精选5篇)

篇1:红茶茶艺师解说词

红茶茶艺师解说词

(一)解说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叫***,是***的茶艺师,很高兴为大家献上一道浪漫音乐红茶茶艺—碧血丹心,在这道茶艺中我们借助祁门红茶、相思梅和小蜜枣来讲述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第一道:洗净凡尘(洗杯)

爱是无私的奉献,爱是无悔的赤诚,爱是纯洁无瑕心灵的碰撞,在冲泡前,我们要特别细心地洗净每一件茶具,使它们像相爱的心一样一尘不染。第二道:喜遇知音(赏茶)

相传祝英台是一位好学不倦的女子,她摆脱了封建风俗的偏见和家庭的束缚;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求学,在途中与梁山泊相遇并一见如故,义结金兰,就好比茶人看到了好茶一样,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曾风靡世界,在国际上被称为“灵魂之饮”的安徽祁门红茶,请各位嘉宾仔细观赏。第三道:十八相送(投茶)

十八相送讲的是梁祝分别时,十八里长亭祝英台送了梁山伯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恰似茶人投茶时的心情。第四道:相思血泪(洗茶)

洗茶倾出的茶汤红亮艳丽,像是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相思血泪,点点滴滴在倾述着古老而缠绵的爱情故事,点点滴滴打动着我们的心。第五道:楼台相会(投梅)

把两颗相思梅放入玻璃壶中与茶合泡,好比梁祝在楼台相会,俩人心相印,情相融。

第六道:红豆送喜(投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我们用小蜜枣代表红豆,把蜜枣分到各个杯中,送上我们的祝福,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所有的家庭美满、和睦、幸福!第七道:英灵化蝶(出汤)

红茶:http://hongsui.biz

祁门红茶: http://shop.hongsui.biz/category-10-b0.html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梁祝有情化茶水,洒向人间都是爱。第八道:情满人间(奉茶)

我们将冲泡好的“碧血丹心”敬奉给大家,梁祝虽千苦,真情留人间,这杯茶是酸酸的,甜甜的,甜甜的,酸酸的,希望各位来宾都能从这杯“碧血丹心”中品悟出妙不可言的爱情故事。

浪漫音乐红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红茶:http://hongsui.biz

祁门红茶: http://shop.hongsui.biz/category-10-b0.html

篇2:红茶茶艺师解说词

孔雀开屏以展示自己的美丽,借这道程序为大家介绍今天所用茶具。

茶,能使红茶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

公道杯: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色釉沉,可用来观赏汤色。

第第十道:品味鲜爽

三口为品,徐徐下咽,祁门工夫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滋味醇厚,细细品味,令人齿颊留香,回味绵长。

再次嗅闻杯底的余香,请大家嘻嘻品味,去感受这徐徐两腋清风生的神奇意境。

茶性情温和,收敛性差,易于交融,因此通常用之紫砂壶:造型古朴典雅的紫砂壶用来冲泡红第十一道:重赏余韵

品茗杯:此外还有与之匹配的品茗杯,内有白第十二道:收杯谢客

茶道组合:为泡茶的辅助用具。

随手泡,茶床,茶巾、茶荷,用来鉴赏干茶。第二道:“宝光”初现

祁门工夫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国际通用红茶的名称为“Black tea”,即因红茶干茶的乌黑色泽而来。下面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工夫红茶。第三道:清泉初沸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今天为大家选用的是优质纯净水。

第四道: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一来可以提升壶与杯的温度,使茶叶能更好的散发出她的清香,二来再将茶具清洗一遍,使本以干净的茶具更加洁净。第五道:“王子”入宫

用茶匙将茶荷或赏茶盘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祁门工夫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因此称为王子入 第六道:悬壶高冲

这是冲泡红茶的关键。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第七道:分杯敬客

用循环斟茶法,将壶中之茶均匀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再将公道杯中的茶均的分入茗杯中。第八道:喜闻幽香

一杯茶到手,先要闻香。祁门工夫红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其香浓郁高长,有“茶中英豪”、“群芳最”之誉。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兰花之香。第九道:观赏汤色

红茶的红色,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祁门工夫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而我们今天的茶汤红艳明亮,透过品茗杯内的白色釉沉观赏她的红艳汤色,美不胜收。

篇3:茶艺解说的英文同声翻译技巧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意义深远, 生长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上, 又汲取了儒家、佛家以及道家思想的精髓, 具有丰富的哲学蕴意, 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伴侣和情感寄托。在茶文化之中, 又以茶艺表演最为生动、最为直观、最为明了, 于是自然成为了外国友人接触我国茶文化的首要对象。很多外国友人在极富传统特色的茶馆中观赏茶艺表演, 通过英文同声翻译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而翻译质量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茶道艺术的美感传达, 因此, 如何把握茶艺解说英文同声翻译的技巧, 让翻译再现原文的灵气, 就成为有关部门的研究重点。

1 茶文化与同声翻译

茶文化是与茶相关的一切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 包括语言、文字、思想、习俗、制度等内容。同声翻译与其它任何翻译活动一样, 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也是两种语言、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介入行为, 这种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 而是在审美理念、伦理观点、宗教文化、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下进行文本再现, 并会伴随着信息失落与变形等问题。在翻译理论界, 比较著名的学说在西方有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纽马克的功能对等理论, 在中国则以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最为著名。这些理论尽管在具体内涵上有所差异, 但就其根本而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它们都要求以原文的意义为核心, 同时将译文读者的感受与理解放在重要位置, 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 言语表达形式向译入语的语言结构靠拢, 对待文化元素的处理关键在于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特色, 形成一种能够为译文读者所接受及期待的文化冲击力。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儿女民族个性的有力彰显, 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在高度融合的当今社会,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国外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茶艺解说同声翻译的质量与数量需求也不断升级, 如何将茶文化特别是茶艺表演与同声翻译有机融合, 就成为了我国茶文化产业与翻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茶艺解说同声翻译的现有问题

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步登上了国际舞台, 其中又以集意美、形美、音美等多种美感形态于一体的茶艺表演最为出名, 翻译作为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乃至唯一途径, 肩负着重大的历史及现实意义。不过, 由于理解不够全面、不够透彻, 加之同声翻译时间较短, 不足以让译者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梳理, 因而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信息失落和变形的问题, 最终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国际推广。

具体而言, 我国当前茶艺解说同声翻译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 文化图式缺失。文化图示是指一个民族将所习得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分门别类而在人脑中所形成的系统有序的知识框架,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在翻译中若要避免文化图式缺失, 保留原有的民族辨识度, 就要尽量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本的语言文化特色, 彰显原文本的文化图式色彩。我国茶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韵, 茶艺解说词中的大部分篇章都会涉及到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历史、典故等, 文化图式极其丰富。目前, 由于我国茶艺解说翻译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同声翻译更是最近十余年才纳入茶艺体系之中, 加之其需求量较之其他文化翻译形式而言微乎其微, 在市场上仍属小众产品, 翻译理论界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导致同声翻译人员仅仅将工作停留在字面意义而没有对其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完全丧失了原文本的历史美感,

例如, 我国茶艺表演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一个术语叫做“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其中, “关公巡城”是指冲泡好功夫茶以后, 为使各个小茶杯中的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色泽、香气、滋味等尽量接近, 从而做到平等待客、一视同仁, 冲茶者要将各个小茶杯以“一”字、“田”字或“品”字排开, 通过来回提壶洒茶的方法往茶杯中冲注茶汤。将这一步骤概括为“关公巡城”, 既形象生动, 又能表现出动作的连贯性。“韩信点兵”则是说茶壶中的最后几滴茶汤往往是最浓醇的, 也是茶叶精华最为醇厚的部分, 为了均匀分配这几滴茶汤, 冲茶者要将其一滴一杯地滴入每个茶杯之中, 以保证每杯茶汤浓淡相同, 故称“韩信点兵”。另外, “关公巡城”又有四项针对手法的要求, 即低、快、匀、尽, 是说斟茶时茶壶不可过高, 动作要快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茶的香味与热度, 各个茶杯之中的茶汤浓度要基本一致、均匀盛茶, 不可厚此薄彼, 斟茶时一定要将茶壶中的茶水倒空, 避免因茶单宁溶解造成茶汤苦涩。可以看出, 单单这一个简单的冲茶动作背后就暗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彰显出中华茶文化的悠久文化底蕴。在同声翻译中, 这一术语的译文为“pour the tea into every cup on order, we should bear these four words in mind, i.e.low, fast, even and end.When the tea is nearly ran out, pour the rest of the tea into every cup.Every drop of water should be distributed evenly”.译文完全遗漏了原文的文化历史积淀, 只是简单地根据字面意义对这个动作进行翻译, 原文的文化性与民族性色彩大打折扣, 不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其二, 原始美感缺失。二十世纪以来, 翻译美学理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翻译美学》、《文化翻译美学》、《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等著作相继出版, 对我国新时期的翻译理论及实践活动都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翻译美学理论主张要重塑原文的音韵美和字句美, 抓住原文的文化美感精髓, 立足于目的语文化环境之中, 彰显出独特的异域风情。当前在茶艺解说的同声翻译中, 译者几乎无一例外地依靠直译手法, 忽略了茶艺表演本身的艺术文化美感。例如, 茶艺中常用的一句解说词“若琛出浴”是指用第一次泡的茶水烫杯或温杯时转动杯身, 如同飞轮旋转、繁花飞舞。若琛是清朝发明小杯饮茶之人, 后人以其名指代小茶杯, 出浴则将清洗茶杯的清丽脱俗娓娓道来, 飘逸动感十足。同声翻译为“use the tea to warm up the cup, in this process, we should turn the cup around”, 历史典故不复存在, 只是简单描述了温杯的动作, 未能体现出原文所带有的优雅感与动态美。

其三, 译文可读性低。众所周知, 我国很多国际驰名的茶叶为了保留其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历史典故等而直接采用音译的方式来再现其名, 比如将龙井茶翻译为“Longjing Tea”, 将普洱茶翻译为“Pu’er tea”等等。在茶艺表演解说的翻译中, 有些译者为了充分体现中国古典历史文化底蕴, 便以拼音来代替翻译, 而听者由于不具备原文语言系统知识, 也不熟悉原文本所涉及的历史典故, 结果只能是不知其所云。例如, 功夫茶表演中有一个著名的持杯动作叫做“三龙护鼎”, 是指品茶者端杯时应当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拿起茶杯, 姿势典雅而稳固, 其中, 三龙是指三根手指, 护则有持之意, 鼎指代茶杯。很多同声翻译人员直接将其译为“three Long Huding”, 没有进行任何阐释, 令听者相当费解, 而在这种强调即时互动的翻译过程中, 这种翻译方式也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3 茶艺解说的同声翻译技巧

同声翻译是一种注重现场效果的形式, 它与笔译的根本区别在于, 译者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长篇阐释, 听者的理解过程也只是局限在听到解说词的一瞬间, 双方都无法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论证, 有译者指出, 同声翻译可谓是“成也在一句, 败也在一句”, 一旦听者的理解在某个关键环节卡壳, 那么后面的整个进程都将受到不可逆转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茶艺表演解说这种文化性、民族性、历时性比较强的文本。所以, 在同声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当把握如下技巧, 在有效传达原文内涵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美感, 并尽可能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从而保证读者在字面理解层面不受阻碍。

首先, 要注重传达原文的文化图式。通常, 在翻译活动中, 处理文化图式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无限接近源语文化, 另一种则是无限接近目的语文化, 成功的译文并不专门局限于其中一种, 而是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 在透彻解析源语文化的基础上, 使用目的语读者所能接受的文化范式进行再现, 让译文在目的语读者中达到的社交效果等同于原文在源语读者中所达到的效果, 实现文化功能的等值, 这也就是翻译界所盛行的“功能对等”理论。针对茶艺解说的英文同声翻译, 更要注重文化的有效传达及其功能的等值再现, 译者在进行现场同声翻译之前, 应当提前对茶艺表演的全过程进行学习和理解, 对相关茶艺文化知识进行研究和积累, 熟悉与茶艺表演相关的历史文化典故, 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能够以简洁明了的字眼将原文意义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如此在译文中便不会出现文化底蕴单薄的情况了。另外, 茶艺表演是一种民族性、文化性非常强的艺术形式, 文化图式丰富多样,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再现原文中的文化图式, 努力维护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 同时在语言表达上应当使用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文字结构, 从而保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可行性。

其次, 要强调翻译的专业性。茶艺解说的同声翻译是一项难度颇高的工作, 需要有优秀的译者带领专业团队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经历四千余年历史的洗礼与中华民族并肩迈入当今社会, 其中所蕴含的哲学理念、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是其他文化形式所无可比拟的。特别是茶艺进入国际舞台以后, 逐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标签, 对我国意义重大, 因此, 茶艺的对外传播事务应当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翻译界的精英应当给予茶艺解说翻译所应有的关注。其实, 茶艺解说与政治经济会议解说一样, 都是贯穿在一个整体架构之内的, 这其中很多术语会反复出现, 成为固定翻译方式。所以, 相关部门可以将优秀译者召集起来, 共同编撰一部茶艺解说中英文对照本, 对茶艺表演中常用的典故、术语、表达等形成统一的英语译文, 同声翻译工作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套用这些翻译, 既减轻了译者的工作量, 也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 要协调运用多种翻译方法。译者应当跳出“以拼音翻译再现原文意境”的藩篱, 综合使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髓, 维系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让译文在目的语读者群体中彰显出独特的异域色彩, 另一方面则能够很容易地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促进茶艺文化的对外传播。

摘要:茶艺表演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底蕴深厚, 文化内涵丰富, 现已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形式, 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推崇。本文首先介绍了茶文化及其同声翻译的概念, 而后分析了当前茶艺解说的同声翻译领域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最后从文化及技术层面提出生成优秀译文的翻译技巧, 旨在为后续同声翻译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茶艺,解说,同声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刘宓庆.问题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2]刘士聪.关于汉英翻译过程中的变通[J].中国翻译, 2005 (5) :94-95.

[3]杨绍北, 唐述宗.论专业知识在英文翻译中的运用[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 (2) :35-40.

篇4:红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胜于宋,传承五 千年,是华夏儿女不可遗忘的文化瑰宝。红茶,顾名思义,叶红汤红,在六大茶类中,发酵最重,浓度最高,包容性最强。她原产自中国,却为世界之茶,全球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在品饮红茶,她更是西方人日 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红茶,不喜计较,肚大能容,酸如柠 檬,辛如桂圆,甜如蜜糖,润如牛奶,调配红茶,皆为佳品。红茶的饮用极为广泛,如按花色品种而言,有工夫饮法和快速饮 法之分;如按调味方式而言,有清饮法和调饮法之分;如按茶汤浸出 方式而言,有冲泡法和煮饮法之分。今天我们将以功夫清饮的方式冲泡一款产自广东莲花山脉的高 山红茶——贵妃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花果香,荔枝汤,茶不醉人人自醉,贵妃醉,便由此得名。首先,为您介绍一下冲泡贵妃醉所使用到的各类茶具。流水茶盘,上为船,用来盛放各类茶器,底为仓,用来盛放废水及茶渣; 随手泡,即随手冲泡,根据不同的茶类,烹煮不同的水温;茶道六用,共分五 件,今天我们要用到的是茶匙,用来拨赶茶叶; 茶夹,用来夹取双杯; 茶荷,以瓷制造,用来鉴赏干茶;杯托,用来放置品茗杯;茶巾,用 来擦拭桌面杯底所留水渍;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杯为人,天地 人合,方能出上品;茶海,又称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过滤网,用 来过滤茶渣;品茗杯,用来品饮佳茗;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贵妃醉,香浓色艳,配以

景瓷,相得益彰。1.温杯烫盏,在冲泡之前涤净杯具,提高杯温。景瓷中炼泥的只

炼泥,拉坯的只拉坯,彩绘时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各 展所长,精工细作,便造就了这白釉青花一大城,花从釉里透分明的 精美品杯。2.执权投茶,贵妃醉属条形茶,乔木种,耐泡度高,投茶量为盖

碗的二分之一即可。3.祥龙行雨,高冲茶,撇去浮沫,贵妃醉条索状,易出汤,无需

温润泡,一泡时间较短,30 秒至一分钟即可,茶为灵物,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如此三才杯中,方出好茶。4.长。5.敬奉佳茗,各位来宾得到茶杯后切莫急于品尝,首先,静观杯 甘霖普降,低斟汤,以敬来宾,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情谊绵

中茶汤,红浓透亮,外圈金光显现,乃此茶内含物质丰富所致。观汤、闻香、品茗,接下来用您的食指拇指轻握杯沿,中指轻托杯底,这个动作雅称三龙护鼎,女士可微微翘起兰花指,以示温柔端庄,

男 士可收回兰花指,以示稳重大方。品茗之前,请您细闻汤香,果味浓重,却是茶之本香。6.品啜琼浆,红茶不讲究品尝的形式,您既可大口饮下亦可小口

微酌,但要将茶汤停留口中数秒,震动舌面,让茶汤接触到口腔中所 有味蕾,稍等片刻,慢慢感受茶汤的苦、甘、醇、厚。现在,您将感 觉到舌下生津,喉处回甘,正如刚刚吃下荔枝,余味尚存,满口留香。

一般红茶讲究浓、强、鲜,而贵妃醉则讲究浓、强、鲜、香,由于浓 强度高,收敛性强,清饮既为上品,调饮则更佳。于冲泡好的茶汤中 加入牛奶、蜂蜜、玫瑰、柠檬,如可口的饮料,老少皆宜。古人云,品茶品人生,先苦后甜;我要说,品茶品健康,健康是福。希望各位来宾,都能够得到这种福气,并将她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谢谢!


篇5:柠檬红茶茶艺解说词

园艺园林学院08级茶学C班 王会竹 200841636222

器具:茶道组合,公道杯,随手泡,玻璃杯,紫砂壶 材料:祁门红茶

柠檬片 音乐:香飘云间

服装: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或颜色淡雅的旗袍

解说词:

我国中医认为,柠檬性温、味苦、无毒,具有止渴生津、祛暑安胎、疏滞、健胃、止痛等功能利尿,调剂血管通透性,适合浮肿虚胖的mm。吸烟者要多吃柠檬,因为他们需要的维生素C是不吸烟者的2倍。柠檬热量低,且具有很强的收缩性,因此有利于减少脂肪,是减肥良药。柠檬能防止心血管动脉硬化并减少血液粘稠度。热柠檬汁加蜂蜜对治疗支气管炎和鼻咽炎十分有效。甘地润肺、酸地消渴、开胃解酒毒、美白、润肤、降低胆固醇

红茶,全发酵茶,含少量的多酚类和咖啡碱,性温和,适和清饮与调饮

红茶不喜计较,肚大能容,酸如柠檬,辛如桂圆,甜如蜜糖,润如牛奶,调配红茶,皆为佳品。今天为大家表演的是柠檬红茶,其味酸中带甜,非常可口。有因柠檬的特殊功效,使得这款茶具有减肥瘦身的功效,非常适合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饮用。

第一道:展示茶具

冲泡祁门红茶选用保温性良好的紫砂壶,用冰清玉洁的玻璃杯盛放柠檬和茶汤,便于欣赏。

第二道:回旋烫杯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是要求所用器皿也必须是至清至洁的。这道程序就在当着在场所用嘉宾的面,再一次清洗已经干净的杯子,既是提高杯的温度,也表示对来宾的尊敬。

第三道:佳人亮相

为大家冲泡的是祁门红茶,祁门红茶条索细秀略弯曲,有峰苗。色泽乌润略带灰光,带带有类似于蜜糖香或苹果香的香气,持久不散。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带甜,叶底红亮。

柠檬片,薄圆片,金黄色。

第四道:乌龙入宫

茶水比对于冲泡一壶好茶至关重要,茶多水少则茶汤苦涩,颜色偏暗。茶少水多则滋

味淡薄。一般在冲泡红茶时茶水比为1:50最好,只是最能发挥茶性。同时将3—4片柠檬放入玻璃杯中。

第五道:悬壶高冲

以“蟹眼已过鱼眼生”的沸水高冲入壶中,高冲以涤荡,冲之与壶口平,水流不能太急,三起三落,即凤凰三点头。不急不慢,合乎中庸之道。

第六道:春风拂面

提起杯盖,轻轻绕壶口一圈把浮在上面的泡沫刮干净,然手右手提壶把杯盖洗净,也增加了壶温,有利于茶性的挥发。

第七道:蛟龙出海

将泡好的红茶倒入公道杯中。

第八道:水乳交融

将红艳明亮的茶汤倒入玻璃杯中,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是情谊。此时,红色茶汤中,金黄的柠檬片浮于其中,煞是好看。

第九道:品味鲜爽

红茶的甜香与柠檬的酸苦搭配在一起,酸中带甜,消暑解渴,别是一番滋味。特别适合这个炎热的季节饮用。

第十道:再赏余味

一泡之后,可再冲泡第二次,第三次。

“茶味人生细品悟”。人们认为一杯茶,就能品出百味人生。无论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一杯茶,总能给人们无数思考与品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唐代诗人卢仝的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觉。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咕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希望通过今天的茶艺表演在给各位来宾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给爱美的女士们提供一种轻松的瘦身方法,快乐的度过这个夏天。

上一篇:《芒种》歌曲歌词与创作背景下一篇:走进敬老院活动策划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