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审题训练指导

2023-01-21

第一篇:命题作文审题训练指导

初一命题作文审题训练指导

在中考作文考试中,审题准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而作文偏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所以写作之前应该安排足够时间认真审题。面对一道作文题,首先要思考题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命题者在题干中做了哪些限制、提出哪些要求,题干中关键词、句是什么,我的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接着可以围绕关键词和文章中心层层展开,构思如何开头扣题,结尾点题。重点思考主体部分如何切题,运用简易的写作提纲,分列几条写出每一层的关键句:可以是需要列举的事例,可以是每一层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也可以是每一层的开头一句。这就相当于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所做的分段和归纳段义工作,这样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作文命题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题目已经确定,不必再自行拟题。如:《在放学路上》、《送别》、《窗外》、《铭记这一天》、《美丽的瞬间》、《我想对你说》、《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童年趣事》《波折》《我最崇拜的一个人》《街头见闻》等。这看似没有审题的难度,其实命题作文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指向性。

命题作文的基本原则:

标题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一般从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方面进行限制,或明或暗对写作提出具体要求。

标题意义上的内在性原则。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标题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或隐含义。命题者常常不是要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挖掘题目内在的含义。

三种命题方式:

词语式命题、短语式命题、句子式命题。

1、 用一个词作题目。这样的词通常有两类(具有抽象意义的词,有比喻义的词)。

一些抽象性的词语做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这一类的词只提供了写作的内容,没有限定性,只以这个词的意思为中心即可,审题比较简单。

既可作本体来理解,也可作喻体来理解的题目,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则可以写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也可以写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一次考验。《珍贵的礼物》,可以写人情往来方面的赠送的珍贵物品,也可以写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或成果,还可以指父母、师长或上级领导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墙》:可以写与具体的墙有关的故事,这是实写;也可以写人和人之间的隔膜,这是虚写。好多名词都有本义与比喻义,都可以虚写、实写,但在立意上虚写一般比较有深度。

遇到这类题目,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或引申义,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

2、 用短语做题目。

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那么文章的重点应写“老师”,而不是写“我”。因为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老师”是重点。但重点写了“老师”就一定不跑题了吗?不一定,如果所写的老师不是“我的”,而是“他”的,同样也是跑题了。如果写《我与老师》,那么就和《我的老师》有极大的差别。 1

“我与老师”是一个并列式短语,“我”和“老师”同等重要,二者不可有所偏废。可以写“我”和“老师”之间的密切关系或有趣味或有意义的小故事。

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只在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

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也是个动宾短语,但比较复杂了,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时间、地点没有限制,写作时就可以抛开时间、地点不去考虑。这样,选材的范围就大多了。

3、 用句子做题目。

《我想握住你的手》从题目看,这是一个完整句子的题目,主语、谓语、宾语齐全,很清楚地叙述了一件事,即“我”(考生)因为什么“想”“握住你的手”。用单句作题目,一般说来,重点往往落在谓语上。文章写作重点就在“想”字上面,为什么“想”?怎样“想”?这就是文章构思的重点。构思时,要想清楚这几个关键问题:“你”是谁,写一个 “你”,还是写几个 “你”?为什么要握住你的手,即握手的背后是什么?既然想要握手,肯定是有一番话语要倾诉,此中的情感是什么?或者对生活有什么认识要交流?,“手”在题目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重点在抽象意义上。“手”在这里指人物(“你”)的精神,非物质的东西。因为“你”有这个(“手”),所以才想“握住你的手”。想“握住你的手”,也是因为这个与“我”产生了心灵的共鸣。从而,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作文审题步骤:

(1)审习作内容

审习作内容,即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是写人,还是叙事;是写景,还是状物。写人,是写一个人,还是写两个人或写一群人;叙事,是叙述一件事,还是叙两件事或叙几件事;写景,是写静景,还是写动景;状物,是状动物,还是状植物,审题时都要弄清楚。

例1《这就是未来的我》,题干是“这是我”,明确本文以写人为主,并且要用第一人称。文章应该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人物形象特点要通过事情来表现。

例2《老师终于笑了》,题干是“老师笑”,明确本文以记事为主。文章应以“让老师笑”这个事件为中心,围绕事件,交代在何时、何地、老师为什么笑了。

(2)审习作重点

同是叙述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趣事》这两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不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写作重点是突出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把这件事“有意义”的地方描写出来,而《一件难忘的趣事》的写作重点是所叙之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绘出来,以突出其难忘。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一般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抓题眼的一般规律是:

a.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

b.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暑假里的一天》,

题眼是“暑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大的时间范围。

c.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3)审文题的限制

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弄清文题对行文限制。很多文题对文体、字数、时间、空间、数量、人称、范围、情感、内容等提出限制。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数秒以内;有些,则需要盯N眼,要推敲,思忖,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一、文体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 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 有些地区出于突出初中基础文体训练的考虑,不再笼而统之地“文体不限”,而是特别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对于初一年级来说,只着重训练写好记叙文。

二、字数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少了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 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 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丰富,也可见你行文的优裕。

三、人称有些作文题目在人称上规定,审题时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如《老师,我要对您说》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老师讲述的内容。再如《奶奶的微笑》这个题目,审题时就要注意,文题本身就限制了写作此文要用第三人称,间或使用“我”,也是作为陪衬出现,贯穿全文的人称应是“奶奶”或“她”。

近年来,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 再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四、范围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就不能写。命题者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我们不能不细察。有的要明确时间范围,如《夏天的晚上》。有的要明确处所范围,如《放学的路上》这个题目,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是在“放学”之后的“路上”的所见所闻。有的要明确数量范围:如《记学作文中的一件事》和《记学作文中的二三事》,两个题目写作的要求上只有数量上的区别:前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后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断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稍有不慎,将一件事写成二三事或将二三事写成一件事都属于文不对题。有的要明确对象范围;如《他留在我的记忆里》。有的要明确题目的内容范围:如《毕业前夕的他》。对题目所规定的内涵要有透彻的理解,这样才不会跑题。

有些题目有附加的题外条件,一般称作“要求”,审题时要明确它的附加限制。如:“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即“我”的范围大大缩小了)。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再如《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现在”这样娓娓道来。再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题目《一道风景线》也是如此。

五、句式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波折》《我最崇拜的一个人》《街头见闻》,这项审查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生活因思考而精彩》、《阳光总在风雨后》,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要仔细辨析清楚。例如:《我参与,我快乐》 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行文时,就需要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六、副词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

实”“然”“真”“也”“最”。如“门其实开着”“其实很快乐”“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如“我依然——”“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再如:“下雨天,真好”“,真有趣” “有时,我也想”、 “我最好的朋友”。“最”,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七、关键词抓题目中关键的词语,把握重点词,训练学生一题多审的能力。

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再如江苏省南通市命题作文《一道风景线》,“风景线”本应是“美好、高雅”等值得赞美的人和事,不少同学却把“考试时作弊”“课堂与老师开玩笑”等当做“风景线”,失之高雅;还有同学揭露当地政府无为,“老无所依,幼无所养”,导致“街头常常出现流浪的儿童,乞讨的老人”,以此为“风景线”,实在让阅卷者大跌眼镜。还有不少同学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四川,但却把唐家山的堰塞湖航拍图当做“一道风景线”仔细描绘与拓展,把危及数百万人民生命安全的凶险事件当做“风景线”,让人怀疑考生是不是审美观出现偏差。当然,也有不少考生忽视“一道”而写出两三道“风景线”。

提纲应怎样切合题意呢

“切合题意”是作文命题都每一忠告,忠告考生务必准确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行文的方向。作文时,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过渡、结尾等处处都应体现作文题的命题寓意。

判断下列补题及开头、结尾是否准确把握题意、紧扣题旨了?

(一)开头:

学生作文1——《冬雪也美丽》

在我的心中,最美的季节是冬天,最美的景物便是唯有在冬天才会有的——雪。每当下雪的时候,我都会跑到门外,欣赏那洁白的雪花,心情也会好起来。

——写的不是“也”美丽,而是“最”美丽。

学生作文2——《失败也美丽》

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的人讨厌它,一味躲避,这样只能离它更近;而有的人在失败之后,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慢慢走向了成功。对于这些人,失败是美丽的。——写的不是“也”美丽的,而是“是”美丽的。

学生作文3 ——《配角也美丽》

有人说,主角永远是舞台上最耀眼、最美丽的那轮明月,而配角只是旁边点缀的小星,黯然无光。可在我看来,其实,配角和主角一样,也很美丽。

如何体现“也美丽”? 比较三个结尾。

(二)

《皱纹也美丽》

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皱纹上,此时我突然感觉到父亲眼角的皱纹是如此美丽,它里面包含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我很庆幸我拥有这样的父亲。

——也?

《旧毛手套也美丽》

这双手套我一直珍藏到现在,它虽然不好看,但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也? 美丽?

《失败也美丽》

成功固然美丽,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一次次的失败,怎能得到一个个通向成功的阶梯呢?当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不断努力而最终成功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失败也是美丽的。

——结尾揭示美丽的“内涵”,并且对比“成功”而言,扣题。

《成长的足迹》提纲

一、题目:成长的足迹

二、中心:剪辑三幅不同时期的照片,写在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方面的变化,反映自己成长的历程(小标题式的结构)。

三、结构:

开头:(1)望着镜子中那个笑靥如花的女孩子,我不禁做了个鬼脸,马上镜子里就出现了一个调皮的形象。这就是我,一个十五岁的女孩,不知不觉就已经长大了的花季女孩。不经意间,我看到镜子旁边的照片成长的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主体:(2)镜头一:看!照片中手拿玩具的哪个胖胖的小女孩。(略)

(3)镜头二:“我上学了”(较详)

(4)镜头三:花季女孩。详写自己组织的一次活动。(详)

结尾:回首往事,甜蜜涌上心头;想想未来,信心充满脑海。在成长的路上,我一直走着,洒下一串坚实的脚印,我希望自己一路走好!

《一道风景线》提纲

一、题目:一道风景线

二、中心:“父爱如山,无需更多的语言”,父亲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只是那份让我们为之感动的默默行动,正是这样的行动成为我眼前一道流动的风景。

三、结构:

开头:(1)空中雷声轰鸣,瓢泼大雨正无情的摧残大地,远望校门口,停着一排排来接孩子的各色轿车

主体:(2)发展:不愿父亲来,却发现父亲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等我。(略)

(3)再发展:给我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让我乘车回家(较详)

(4)高潮:父亲远去的背影,地下残留两只烟头。(详)

结尾:父爱成为我心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第二篇:中考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与考试方法也是中考作文试题长期延用的题型。在话题作文热极一时之后纵观近两年我省及全国多个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又有升温趋势。

一、命题作文的类型

中考命题作文的类型大致有两种:

(一)“独题式”。即只给出题目及要求简洁明了。如中考作文题以“带着微笑出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 “提示式”。即除了题目和要求外还有提示语或引语。如中考作文试题 :

春雨蒙蒙万物苏醒大地写满诗意夏雨初歇池蛙欢唱纸船处处飘荡秋雨点点敲打残荷声声落进心里冬雨无声苍白大地渴望张开眼睛。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多少故事在雨天生动演绎多少欢乐在嬉戏中尽情绽放多少温情在伞下默默传递多少幢憬在静寂中悄然孕育�6�7�6�7

雨天适合回忆与联想可以漫溯过去也可以遥想未来。雨天仿佛有很多蓝色的精灵赋予这个世界以新的生命。

请以“下雨天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

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立意方向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做全面审视。审清题意是写好考场命题作文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加强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审题呢?一般来说我们在审题时要认真细致地通读全题首先记准题目内容以免在写作时添字、丢字、改字甚至另起题目。接着要分析题目中的每个字、每个词的意义和作用还要把握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对有提示语的还要字斟句酌地研究提示语用心领悟。最后还要看清写作要求共有几点分别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限制。这样才能为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奠定基础。

如:中考作文《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要求:①请先写出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这一命题题目较长审题时须对题中各部分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仔细推敲、揣摩、辨析然后综合起来。“长大的路上”限定了写作的素材即应当写与“我”成长有关的内容“他她”限定了写作的中心人物从“牵着我的手”又可以看出“他她”应当是“我”成长的领路人是一直关心呵护“我”并不断指导激励“我”成长的长辈或老师。

具体来说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题眼

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找到了题眼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命题作文题目只有一个词的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如《心声》、《惜》。词组型的题目一般来说起修饰作用的词或动词常是题眼,如《充满活力的岁月》一题中题眼是“充满活力”;《这件事我做对了》一题中“做对”是题眼。我们在写作时就要抓住题眼来做文章,如围绕“心声”可以写“是谁的心声、是怎样的心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声”等。

(二)注意限制

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就从不同方面对写作进行了限制。如《记住这一天》中“这一天”限制了时间我们可以写“这一天”从清晨到日暮的活动,也可以写“这一天”的某个时刻如果所写内容超出“这一天”就不切题了。还有的题目限制了人称如《下雨天真好》中的“下雨天”限制了环境,《大自然,我们的朋友》中“大自然”限制了朋友的范围等等。

另外写作要求中对文章的字数、体裁、表达方式、文章内容、书写等方面也有规定限制应当看清记牢在写作时注意遵循。

(三)重视提示

现在的命题作文往往带有引语或提示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些内容仔细推敲充分利用。如题目责任。

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

这个命题作文中的提示循循善诱既给人以思想上的教育又启示写作者如何把“责任”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应当围绕怎样的中心来写可以选取哪方面的材料等。因此你可以叙述自己在面对“国家遇到困难、学校出现问题、家庭发生矛盾、同学违反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时是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的体现“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一中心。你也可以议论说理用事实或道理来论证“应当勇于承担

责任”等论点。

(四)领会深意

有些命题题目带有比喻或象征意味我们要注意分析既要研究文题字面的具体意义又要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如《带着微笑出发》这一命题中微笑不仅指外在的一种面部表情更是指内在的一种心态、一种信念、一种涵养、一种品性因此在写作时就应由内见外由表及里把其中蕴含的诸如乐观、信念、友善、从容等精神特质表现出来。

总之对于这类题目抓住象征义、比喻义来写更合乎命题者的意图写出的文章也更有深度。

第三篇: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

[日期:2009-06-09]

教学目标:

1、了解命题作文的一些基本形式,明白命题作文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审题。

2、了解命题作文的五种审题方法,并能进行一些相关的能力训练。 教学重点:明白命题作文的审题该审什么? 教学难点:明白命题作文的审题该怎么审? 教学准备:制作两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宋朝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时,曾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有个考生是这样画的: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最后这幅画得到考官的赏识,被评为成功之作。这位考生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抓住了题眼“藏”字,审题审得好。作文也是如此,审题很重要,只有审准了题,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设计意图:提到“作文”二字,学生都比较害怕、厌烦,为了缓解这一紧张气氛,我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本课的学习,为上好这一课打下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明白“审什么”

导入: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说,审好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审题在整个习作过程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我们小学阶段最常见的作文形式就是命题作文,那么命题作文的审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审习作内容

审习作内容,即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是写人,还是叙事;是写景,还是状物。写人,是写一个人,还是写两个人或写一群人;叙事,是叙述一件事,还是叙两件事或叙几件事;写景,是写静景,还是写动景;状物,是状动物,还是状植物,审题时都要弄清楚。 (2)审习作重点

来源:灌云实验小学 作者:崔建娟

[字体:大 中 小] 同是叙述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趣事》这两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不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写作重点是突出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把这件事“有意义”的地方描写出来,而《一件难忘的趣事》的写作重点是所叙之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绘出来,以突出其难忘。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一般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抓题眼的一般规律是:

a.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

b.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暑假里的一天》,题眼是“暑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大的时间范围。 c.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3)审文题的限制

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弄清文题对行文限制。很多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规定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a、弄清文题的时间限制

有的作文题目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制,审题时要把握住这时间上的限制。比如《傍晚的天空》这道题选材时间限定在傍晚。 b、弄清文题的处所限制

有的作文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审题时要明确其中处所的限制,如《放学的路上》这个题目,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是在“放学”之后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只有把握准了这个处所,所写的内容才有依托和基础。 c、弄清文题的数量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出现数量词,审题时要明确数量上的限制。如《记学作文中的一件事》和《记学作文中的二三事》,两个题目写作的要求上只有数量上的区别:前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后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断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稍有不慎,将一件事写成二三事或将二三事写成一件事都属于文不对题。 d、弄清人称的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在人称上规定,审题时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如《老师,我要对您说》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老师讲述的内容。再如《奶奶的微笑》这个题目,审题时就要注意,文题本身就限制了写作此文要用第三人称,间或使用“我”,也是作为陪衬出现,贯穿全文的人称应是“奶奶”或“她”。 e、弄清蕴含的意义

有的题目有象征意义或引申义,如《路》、《红梅》、《蜡烛》等。遇到这类题目,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 f、明确附加的限制

有些题目有附加的题外条件,一般称作“要求”,审题时要明确它的附加限制。

(设计意图:每次习作之前,老师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强调:一定要认真审题。可当学生写完之后,老师们总会发现,班里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写“走题”了。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看题而是学生根本就不会看题,他们不知道该看什么,该抓住什么,简直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根本看不出什么“长”和“短”,就胡乱写了一通,最后肯定是走题了。针对此现象,我总结了审题“六诀”,让生在审题时能有“抓手”。久而久之,学生审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的,习作时也能万语千言,再也不用担心“走题”了。)

三、解决“怎么审”

(1)推敲法。就是逐字逐句推敲题目规定的范围和要求。有些题目在时间、空间、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或说明事理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要通过推敲,准确地把握。以命题《我了解的一个人》为例,该题是要求写人的文章,抓住“了解”“一个”等词,我们应当明白该文要求写“我”熟悉的、了解的人,不能写偶遇的人,而且在写作时必须突出描写“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又如《暑假趣事》,要求我们写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必须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

(2)引申法。有时我们碰到一些文题含义比较深刻,除了本义之外,还包含着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等。如《明灯》一题,该题并不是要求我们来写一盏灯,而是要我们写出具有明灯一样作用的人,即能在别人遇到挫折时给人指引道路、排除困难的人。根据这个意义,我们在选材时就要努力回忆在自己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谁帮了你,或者谁用他美好的品行指引你成长的道路,这样选材就合题了,而且中心也容易阐明。

(3)比较法。所谓比较法就是找几个与要写的作文题相似的或容易相混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准确地理解题意。如:

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好老师

教师,辛勤的“园丁”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三个题目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要求写老师的,但它们又各自有自己的特点。第一题是要求写刚入学时的启蒙老师。第二题要求写在所有老师中你认为好的一位老师。第三题要求突出“辛勤”二字,这位所要描写的老师应当是一位辛勤的、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爱着学生的老师。

(4)补充法。有的作文题只给我们一个词或是词组、短句,它的意思并不完整,限制的条件也少,选择的余地很大,所以可以采用前拓后补的办法,使题目范围变窄,题意更具体。如《在放学路上》《午后》等文题,只限制了时间、地点等,至于什么人、干什么都没有明确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补充成《(我)在放学路上(帮人推车)》《我在午后(给交警送水)》等,这样文题变得具体明确,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5)自问法。就是拿到作文题,对题目设计几个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审清题意。如: ①这个命题属于哪一类作文? ②写作的对象是什么? ③中心思想是什么? ④写作的重点是什么? ⑤以第几人称来写? (设计意图:学生举一而不能反三者,大都是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在习作时经常会出现审错题,写偏题或写走题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会审题,没有掌握审题的方法。学生在几年的习作训练中,也零星地掌握了一些审题的技巧。今天,通过复习,把学生这些零星的要点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审题时能有清晰条理的思路,为进一步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四、强化演练(制成幻灯片演示)

1、比较下面作文题目,说说每组作文题目之间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第一组题目: 第二组题目: 《一个刻苦学习的人》 《我的朋友》 《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我的好朋友》 《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我最要好的朋友》 《一个爱护公物的人》

2.认真分析下面的一组题目,说说它们的写作对象都应该是谁。 《我的妈妈》/《我和妈妈》/《妈妈关心我》/《我爱妈妈》 3.读下面的文题,在认为是“写人”的文题后画上“√”。

《我的小机器人》/《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尊敬的一位长辈》/《我们的好老师》/《这件事真让人难忘》/《我的一个小邻居》/《一件小事教育了我》/《同桌》/《给市长伯伯的一封信》 4.读下面的文题,在认为是“写事”的文题后面画上“√”。 A、《我们村的好村长》 E、《街头见闻》 B.《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趣事》 P.《我的邻居》 C、《××说我长大了》 G.《我和我的小伙伴》 D.《记一次有趣的自学讨论》 H.《我喜爱的一种动物》 5.指出下列作文题目的体裁。

《记一个三好学生》( )/《扫墓记》( )/《集市见闻》( )/《春雨》( )/《一枚心爱的邮票》( )/《在家干点活该不该》( )/《老猫和小猫》( )/《工夫不负有心人——{鲁班学艺)读后感》( ) 6.阅读下面这份作文材料:

爸爸是体育教练,负责训练各区小学生中的田径尖子。一天下午,大雨倾盆而下,爸爸照样准时去体育场,一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才回来,原来今天只来了一个学生,训练后,因路滑难走,爸爸把他送回了家。 要求:阅读后,结合材料的内容判断一下,下面的三个“中心思想”哪一个是正确的(在正确的后面划“√”)。

A.表现“爸爸”守纪律,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B.“爸爸”关心运动员。

C、表现了“爸爸”废寝忘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7.分析《记童年时代最难忘的一件事》:其基本内容为: ; 重点为 ;文体为 。

8.《深深的母爱》一题,此题的写作对象是 ;写作的重点应落在 上。因此,能否抓住最能反映母亲“深爱”的题材是写此文成败的关键。

(设计意图:俗话说: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听完课之后,到底会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需要用一些题目来巩固。只有在实战演练中,方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五、例文赏析(制成幻灯片演示)

有趣的队日

当我看到那张滑旱冰时照的相片,就会唤起对那次少先队活动的回忆。啊!太有趣了。

记得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打着队旗来到“八一”公园过队日。公园的每样东西都那么新鲜,但最有趣的该算滑旱冰了。这时有人建议来一次滑旱冰,顿时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按规定,大家每人领了一双滑冰鞋,便飞快地跑到石凳旁坐下,把脚在冰鞋上放正,再把鞋带在脚上交错绑紧。 小明一绑好鞋便滑到旱冰场中间。瞧!横冲直撞哩,只见他一会儿展开双手,一会儿抬起左腿,真神气,像个滑冰运动员。这时,他身子向上一跃,身子凌空而起,然后轻盈地往下一蹲,右手做成了弧形,左手伸直在身后,右脚半蹲,左脚也抬起,做出孙悟空擒妖的模样。“好!”引得同学们一阵阵喝彩。 在场边,一群胆小的女孩,双手紧紧地抓住铁栏,小心翼翼地移着小步。小宇是我们班的胆小鬼。她坐在石凳上,半天不敢站起来。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说:“小宇,我们一起滑吧!”我明知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呢!这时她刚站起来,由于身子前仰后合,轮子一滑,绊着我的脚,“啪!”两人同时摔了下来。“嚓嚓!”一按快门,照出了这惹人发笑的模样。“哈„„”逗得大伙一阵哄堂大笑。

冰场中间三五成群的女同学,她们手拉手,轻巧地慢滑着。手有节奏地一甩一甩的,身子也随着滑行稍稍有点摆动。她们不时地围着圈儿,就像美丽的仙女翩翩起舞„„ 一个小时眨眼过去了,大家还互相约定下次再来。 啊!多么有趣的少先队活动啊! 评析

《有趣的少先队日》记叙了一次滑旱冰的活动。文中紧扣题眼“有趣”,写得很有趣。

小明的滑冰写得很是精彩。“横冲直撞”,表现了他滑冰技术高,心气儿也很高,很有神韵。然后用一连串的动词,“向上一跃”“凌空而起”“一蹲”“半蹲”等,写出了“孙悟空擒妖的模样”,十分精炼,令人喝彩。

写“我”和小宇一起滑的情况也很有意思。“自身难保”的小作者和胆子最小的小宇一起摔倒,真是太逗了。

在写完了这可笑的场面后,小作者又引入一段轻松、优美的描写:“她们手拉手,轻巧地慢滑着,„„就像美丽的仙女翩翩起舞”,给文章增添了美感。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审题方面的知识后,对审题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审题后,如何在文章中落实,这是学生“眼高手低”的一个普通现象。通过设计“例文赏析”这一环节,让生在欣赏别人佳作的同时,也类化自己的学习所得,为最终写好习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要想在习作时“放飞心灵,放飞个性,放飞文彩”!我们首先必须要审对题,审好题,审准题!审题决定你习作的成败! 板 书:

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 习作内容

1、审什么 习作重点 文题限制

1、推敲法

2、引申法

2、怎么审

3、比较法

4、补充法

5、自问法

第四篇:中考半命题作文审题指导及训练

(一)半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我的梦想》;

2.命后半题:如《告别___》;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的一封信》;

4.命首尾部分:如《___,别再让我__》。

(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策略

①补题前先要准确把握已给命题文字中的概念。

②所补词语宜“小”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

③所补词语要亮出文学色彩或哲理色彩。

例如:《那一抹晚霞触动了我的心灵》、《我美丽,因为我有伤痕》等。

④补填的文字不仅要“准”,而且要力求“新”。

例如:“最美丽的___”大多数同学在横线上填上“风景”、“心灵”、“一瞬”等词语,从正面选材演绎题旨,有的同学别出心裁,在横线上填“苍蝇”一词,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三只苍蝇作选美表演最后都死于蝇拍之下的故事,告诉读者:邪恶的东西,即使看上去很美,也总是人们的敌人,必须毫不留情地除掉它。作者避开了“正面”、“赞美”这样的常规思维,巧选“反面”、“讽刺”这一鲜有考生涉及的角度选择事物,新人耳目。有个作文题“走近___”,有位学生填入“老鼠的幸福生活”,造成悬念。这种创新手法与上述的笔法异曲同工。当然创新不等于怪异,“新”必须以真善美为前提。半命题作文“青春因___而精彩”,少数考生写“青春因早恋而精彩”、“青春因恶作剧而精彩”,就是把“创新”误为“出格”,把“精彩”误为“搞笑”甚至低俗的典型例子。

(三)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

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补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补题技法:

①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___》,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___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寻找爱的猪》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②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___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她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___》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③特定情景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④特殊符号拟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感悟8—1>8》、《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⑤条块分割拟题法。

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犹如裁缝剪布料一样,样式剪裁得新颖得体,穿起来就会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再如《关注我们的家》这一关注大自然、抒写环保之歌的半命题作文,巧妙借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写秋景的名句做小标题,这种拟题形式富有创意,实在是新得“逼你的眼”。此外,“病历杂文体”、“几何证明式”、“访谈体”、“日记体”等体裁形式的作文,在拟题上也是大有文章可作。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评卷老师“怦然心动”、击节叫好而一见钟情的好标题。

(四)半命题作文训练

一、2010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

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的肩膀

二、2010年淄博中考作文试题:

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其实很快乐

三、2010年临沂中考作文试题:

素质教育要求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能只从课本上、课堂上学知识,而应该从生活中、社会中广泛的学习知识,应该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院时,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生活中学习(一草一木等),从社会万象(一人一事等)中学习,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等)中学习,我们应该走近自然,师法自然;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从__________中学习_________》

作文要求:

1、不得超出所材料所提示的范围;

2、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3、不得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命题作文之审题训练

一、如何审题?

第一步:审作文要求

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而出题者的目的及意图或显示或隐含于作文题目及要求中如:“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迎着初升的太阳„„初升的太阳,光芒洒身上,好温暖„„初升的太阳,像一位刚出生的婴儿,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初升的太阳很安静却又充满了活力,相比夕阳的美丽,它便少了一份哀伤,多了一份朝气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将彩霞撒给黎明„„”请以“初升的太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1)这篇作文虽为命题作文——以“初升的太阳”为题,但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材的基础上作文

(2)材料中的信息以“初升的太阳”为写作意象,表明了其作本身的作用——新的开始;交待了其特点——温暖;体现了其喻意——像充满好奇的婴儿;写出了其类比义—— 与夕阳相比初升的太阳安静、充满活力、朝气;展示了其象征意义——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有奉献的精神

(3)限制中给出了文体选择的自由:除了不能写诗歌外,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及自己的爱好选择文体

(4)在立意上可充分发挥自主性——立意自定

通过对作文要求的研读审查,我便明确了作文具体要求我们写什么,也提示我们怎样写,从而把握了作文的导向

第二步:审作文题目

1.审题目的写作对象和题眼

首先要从作文题目中确定写作的对象是什么,如“初升的太阳”,确定写作的意象是“太阳”,有些题目,我们根据意象,从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类比义等方面构思确定新的写作意象,作文才会有新意

其次,要审清题眼,确定写作的重点,把握作文内容的重心

1、找准题眼法。一般来说,文章有“文眼”,诗歌有“诗眼”,命题作文的题目有“题眼”,审题时要找准题眼,把握文章的写作重点。

(1)偏正短语构成的命题,其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就是题眼。

例如“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这个题目,就要抓住“一种”这个限制词,审题时就要注意文章不能写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力量;

(2)并列短语构成的命题,要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找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如“勇敢与畏惧”这个题目,审题时我们就要找到“勇与畏”这两者之间的链接点,搞清楚“勇与畏”抉择的标准是什么?还有面对相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动机会促使人作出不同的抉择,所以对这两者的论述要辩证看待,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此,只要找准了文题所要写的重点,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论述的中心,选材立意也就有了方向和目标。

(3)动宾短语在动词

2、挖掘题蕴法。

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

例如“花落春犹在”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就不能简单地把“花落”理解为“花朵的凋零”,“春”理解为“春天”这样的表层含义,而应该挖掘其隐含的比喻义,“花落”应该理解为“应时而生的美景、人物、机遇的逝去”,而“春”可理解为“象征一种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永恒精神”,这样中心就可以定为“某种美景、人物、机遇的逝去,但那种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永恒精神犹在”;又如“画一扇窗给自己”中“窗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窗户,而应该挖掘它的深层含义,可以理解为“心灵的窗户”,也可以理解为“在遇到挫折失败时给自己带来希望信心的窗户”等。

3、添加语素法。

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例如“美文如画”这个题目,在审题时我们可以在“画”的前面添加一些语素构成“美文如一幅山水画、美

文如一幅写实画、美文如一幅水墨画”这样一种情境,以此来丰富自己所要论述的中心,注意在审题时要尽可能多角度地添加,以便自己从中筛选一些作为文章的分论点;又如“花落春犹在”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在“花”和“春”的前面添加一些语素构成“成功之花凋落,自信之春犹在;机遇之花逝去,希望之春犹在”这样的语境,使其成为我们文章的分论点。

4、化大为小法。有些命题要求比较宽泛,也有些命题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们在审题时要能化大为小,虚实结合。例如“我的精神小屋”这个题目,要求较宽泛,给我们提供了较广阔的写作空间,这时我们就要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将“精神小屋”具体化,形象化,理解为“一间装满梦想的小屋、充满亲情的小屋”等等。当然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进行抽象概括;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其中标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自己身边的事或人物,如“同桌、父亲”等;也可以虚指一个抽象的事物,如“节约、诚信、青春”等。

4.审题目中的人称要求

一篇作文,在没有人称限制时,我们可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人称但,有些题目,对人称的选择作了明确的限制或要求,审题时,必须审清人称才不至于犯错,如《写在我心中的记忆》则只能用于第一人称来写;而写《在心中的记忆》则没有人称限制再如,《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5.审作文的体裁

现在的作文,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内容可写,所以淡化了文体的要求,不限制文体但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考虑文体,考场作文切忌写“四不像”的文章

第三步:思考扣题要求

如:“你,让我驻足”分析:你是谁?为什么让我驻足?要注意一点,要写成“你”,而非“你们”对象角度需单一为何让我驻足,应是文章的核心所在作者应着眼于人、景、物的特点,挖掘身后的价值所在让我驻足者,必有魅力,是文化价值还是情感引力?要有思维纵深,要知道,“你,让我驻足”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在行文时,就应有驻足的过程,驻足前、驻足时、驻足后,要根据思想感情的不断加深,不断体现“驻足”

二、经典审题示例:

1.例文再现:

文题:一道风景线

审题过程:

第一步:读提示语提示语的前三句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选材可角度可以来自自然,可以来自社会,可以来自精神(心灵)

第二步:读写作要求明确要写出真情实感,要关注现实生活

第三步:分析题目,注意关键词“一道”限制了选材范围,是写生活中的一处“风景”,而不是几处;“风景线”既是指自然景物,也可以写生活中的人或事,歌颂某种精神品质等等但要注意,写自然景物要对生活、对人生有启迪意义;写生活中的人或事,要写得像“风景”一样美好,确实是“一道风景线”,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第四步:想清本文题扣题要求开头点出是怎样的“一道风景线”;中间要描写这“一道风景线”;若是写人,写生活,则要用景物来巧妙烘托,或在抒写感受时巧妙点出这道风景的意义;结尾要扣住这“一道风景线”升华其意义,写出其影响

2.中考试题回放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1)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步:找出关键词并分别分析这些关键词的写作要求

第二步:深入理解文题内涵,让你的立意更加高远

第三步:思考本题目该如何扣题

三、实战演练

(1)阳光是自然的,万物生长需要阳光,生命的勃发需要阳光;阳光又是生活的,生活中的阳光,

可以是支持、鼓励,可以是理解、信任,可以是帮助、引导,还可以是一方自由呼吸的空间、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请以“给我一缕阳光”为题作文

审题过程: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2)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我们的生活,也需要阳光关爱,让我们感觉温暖;目标,让我们明确方向;信心,让我们充满希望„„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阳光请以《心中,那缕阳光》为题作文,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审题过程: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思考文题(1)和(2)有哪些最根本的区别

(3)当微风拂过记忆的琴弦,余音袅袅,暗香弥散:典雅的康乃馨,默默传递着母爱的柔婉绵长;雪地里怒放的梅花散发着生命的顽强;南山恬然开放的野菊,静静诉说着怡然自得„„这成长路上,弥漫满径的缕缕花香啊,哪一缕拨动了你的心弦请以“成长路上,花香满径”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过程: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4)走在的路上

审题过程: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5)你是我的老师

审题过程: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第五篇: 作文指导一: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考场作文的首要条件是内容切合题意。要做到“切合题意”,就应在审题上苦心经营。作文的范围、角度、中心、材料、文体、表达,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与审题不准确、不全面有关。下面我们结合具体作文题目来谈谈命题作文的审题要点。

[作文题目]

请以“师生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600字左右。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而且没有任何背景材料或提示,那么,读懂题目成为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师生之间”这个题目,虽说没有什么新意,甚至有人说这是一个“老得掉渣”的作文题目,对于考生来说,审题的难度几乎为零,但实际上审题的难度依然存在。不少同学审题就有偏差,把“师生之间”写成了“我的老师”, 只顾“师生”,而忘记“之间”,有偏离题旨之嫌。“师生之间”讲述的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故事,侧重于双向的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交流,如何构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才是其主旋律。

所以,对全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求:读透吃透文题。

1.重点分析“题眼”。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如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偶然的发现》、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中的修饰词“偶然”和“温暖”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和《最舒心的时候》中的“舒心”亦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这类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4.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如浙江温州中考作文题《下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是立意的关键,应详写。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安排详略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选材构思提示]

一、抓住动情点,写出真感情。师生之间更多的是真情实感。所以文章应以写记叙文为主,议论文为辅。你可以用蒙太奇的手法截取几个镜头再现师生间充满诗情的生活剪影,用几个小标题展示不同时代的师生情„„也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辩论与交流表现师生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融洽气氛;也可以写师生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感人事例;也可以书信形式写给老师,畅谈师生之间的误会、深情等。不管怎样,一定要紧紧抓住师生之间关系情感发展的制高点,作文有了真情实感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就有了一个沉甸甸的生命质体。

二、摒弃老题材,独具时代性。 大多写老师的题材,很难避俗。庸俗、陈旧、平常是考场作文之大忌。有些同学转来转去就是那么几个事例。生病了老师背我去医院、下雨天老师为我送雨伞等,对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缺乏敏锐的心灵关照,而不能挖掘出最能体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地下金矿”。题目可以平凡,选材不能平

1 凡。有的考生从中日之间的师生关系入手,讲述中日交往的历史发展过程,就很有新意。有的考生从自己迷恋网吧起笔,叙述了老师在深夜冒雨寻找、耐心劝慰、妥善处置的全过程,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佩感激之情,很富有时代气息。有的考生不从“温馨”的师生关系入手,先写 “不和谐”的声音,进而曲笔展开,最后以“和谐”作结,很机警。

当然,作文出彩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如何,只要紧扣题意,给感情之流寻找到最佳的流动形式,你就会写出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的佳作。

[一类卷之一]

师生之间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当枫叶被秋风浸染得火红火红、飘满大地时,我与邹老师相遇。那日清晨,在满溢枫叶清香的校园里,我吟诵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另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我抬起头,清秀的脸庞,娇小的身躯,哦,邹老师。

枫——师生之间的媒介。

谁说学生和老师难以成为好朋友?我和邹老师就成了忘年交。一次邹老师问我:“××,你知道我们相遇时吟诵的那首诗的故事吗?”我摇摇头。她便讲述着,哦,我明白了,那是一个“爱晚亭”的故事。“爱晚”,爱护晚辈,爱护后生啊。邹老师不正是“爱晚”最好的践行者么!偶然一目,我喜爱上了花中四君子之一——梅。邹老师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凡事都要付诸努力啊!”

诗——师生之间的桥梁。

忘不了,多少个夜里,我们忙碌得如同白昼。当知道我将参加市级的演讲比赛时,邹老师高兴得如孩子一般。以后的日子里,邹老师不辞辛苦地辅导我,修改演讲稿,提炼思想感情,思索语言表达以及肢体语言的搭配„„为此,邹老师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多少个不眠之夜里,满天晶莹的繁星,滴答的钟表,邹老师案前的灯光„„它们都知道,邹老师的无私付出!

夜——师生之间的证明。

邹老师,如浩瀚的大海,托着我驶向成功的彼岸。在市演讲比赛中,我勇夺冠军。那一夜,邹老师和我都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夜已悄然离去,天空泛着鱼肚白色。趁着晨光,船靠岸。我转身,只见邹老师美丽的背影,渐行渐远。

泊——师生之间的恩情。

结局:我塞上耳机,听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怀念那个时节,和邹老师。

[点评]

1.选材集中,中心突出。考生选取了与邹老师相遇、相交、相知的几件感人的事情,重点描写邹老师指导“我”参加演讲比赛一事,有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表现了邹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也表达了考生的感恩之情:

2.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孝生以诗题“枫桥夜泊”的四个字串起全文,无论是首尾、小标题还是各部分的总结段,都互相照应,形成完整的整体,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心。

3.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枫桥夜泊》不仅为考生与邹老师,的关系作了巧妙解说,也为全文渲染了一层浓浓的诗情。文章语言诗意盎然,生动感人,如清泉,传达了考生对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的情怀。

[一类卷之二]

师生之间

三年的初中的生活,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三年来一直担任我们班主任的边老师。

时光像打开闸门的水一样,流回到那逝去的日日月月„„

上中学啦!怀着憧憬、兴奋的心情,我去学校报到。简陋的报名室内,坐着一位瘦削的、凹陷着眼眶和两腮的中年男人。他,难道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也许是太瘦的原因,他身上穿着的鄢件普通的白衬衫总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小同学,是来报名的吧?”他抬起头,望着我。

“糟糕!录取通知书呢?它可是用来报名的凭证啊!”我慌乱地翻着提包。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窘态,微笑着对我说:“别急!你再回去找一下,我等你!”

直到下午六点半时,我才气喘吁吁地赶回来,隔着窗户,望见报名处那个瘦削的身影仍在静静地坐着

第一次见面,边老师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正如晚风,淡淡的,却直吹到人心灵深处去。他是地理老师,给我们讲各类地形及其成因,讲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经济概况。我爱听这些课,真的,因为每一课中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更饱含着老师的真情。

边老师年过不惑,身体并不怎么好,可他有一次却执意要带我们去踏青,真不知是为了春天还是为了我们。美丽的石塘湖,盈盈的水波,金黄灿烂的油菜花,远处矮屋里升起的缕缕炊烟,还有隐隐约约传来的久违的笛声„„他站在河边,半弯着身子为我们留影,本来就不魁伟的身材更显出几分憔悴。他的脖子上套个大大的“呼啦圈”,一肩背包一肩背水,也背着沉甸甸的爱心和沉甸甸的期望„„他极富个性的脸庞让夕阳流动着的光晕勾勒出一个异常坚强的轮廓。他淡淡地笑着,笑得我好感动。

他身旁的那些脚印,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印证着我们共同走过的路„„

光阴荏苒,每当回首往事,我便总想再听听边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声,总想再看看黑板上他俊逸的粉笔字,总想再听听家访时他轻轻的叩门声,总想再看看周记本上他满满的批语„„三年的呕心沥血,不辞辛苦,我总忘不了那时那地,他半弯着身子在教室里同我们一起扫地的身影,忘不了班会上他感人肺腑的话语,忘不了那件空荡荡的白的确良衬衫,以及回眸间所见的让我永生不能忘却的身影„„

[点评] 爱是教师的代名词,每一个教师的爱,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荡起或大或小的浪花,烙下或深或浅的印迹。边老师为学生拍照留影,也把自己留在了学生心中;给学生背包,也把爱放进了学生的行囊…… 文章突出的写作特点有:

一、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写边老师,抓住他的特征:身体的削瘦与爱心的博大。

二、细节描写生动具体。边老师坐着等候迟报到学生时微笑的神情,带学生春游时半弯着身子为学生拍照的身影,脖子上套着学生大包小包物品如同大大的“呼拉圈”的形象,都给阅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材料安排详略得当。等候学生报到、带学生春游详写,其他感人事迹略写,完整地勾勒出边老师的形象。

四、排比句式增加文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排比句的运用,文气连贯,气势充沛。

[二类卷]

师生之间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唱起这首歌,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老师辛苦劳累的身影。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老师让我们明白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知识,是老师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他告诉我们: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品德更为重要。有人为了一枚铜钱而未曾做官,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朋友,还有的人干脆做墙头草两边倒„„一个人的内在美远远大于外在美,心灵美才能让所有人感动。

老师是我们的朋友。课堂上总有他活泼的身影,他的风趣幽默常常使我们捧腹大笑,从书本到生活,又从生活回到书本,他的能力是不可否认的。下课时自然也少不了他,他与我们一起嬉戏,让我们彼此间又多了一份亲切感。

老师是我们的小闹钟,时常提醒着我们。当我们取得成功时,老师会与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但告诫我们不能骄傲;当我们遭受挫折时,老师会扶起我们,鼓励我们继续前进;当我们玩耍时间过长时,老师会提醒我们要以学习为主,不要玩得过猛;当天气稍有变化,老师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在我们眼里,闹钟只会报时间,而老师可称得上我们的神奇闹钟。

老师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我们。记得那次期中考试,我们班考得不理想,老师哭了,我们知道老师是生气了,气我们为什么考得如此差。104班的人在老师的哭声中陷入了沉思。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104班是一个有上进心的集体,不会被一点小困难所吓倒。终于,我们在期末考试中有了进步,这让老师感到欣慰。

老师,您教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了!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但是,您的谆谆教导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我爱您,愿你快乐!”

[失误简析] 本文结构完整,描写具体,内容丰富。引用歌词,营造了抒情的氛围。主体四段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老师给予我们的爱与关心,相似的句式保持了文意的连贯,结尾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排比句的运用,使语言显得很有气势。应该说,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但文章的弊病也是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没有紧扣题目中的“之间”,着重描写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关爱,而学生对老师的回应与回报却很少。文章以描写教师为主,这就不完全符合命题要求。 二是共性的东西多,个性的东西少。文章中的教师形象,除了个别段落上,缺乏个性色彩,大多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尽管考生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歌颂老师,也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详略不当。有些内容应当略写,比如第二段的授课内容。但文章却作了详写;有些内容应当详写,如第二段的朋友,但考生却是泛泛而谈。详略不当,主题不突出。 四是语言不够精练,文采稍欠。在平时训练中,应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注意文字的锤炼。

上一篇:美容院项目商业计划书下一篇:煤炭企业文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