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22-09-10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 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 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新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面向全体学习, 鼓励探究式学习。那么,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造美的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

优美清新的教育环境, 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中国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 但初中学生很难体会。在他们眼里, 只有原始的野蛮、贫穷、落后, 遗址是乱草丛生的废墟, 文物是灰色, 无光彩的。实际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美的意境可发掘。例:在讲中国古代史时, 可把平时收集的古代文物遗址的彩图展示给学生, 那棱角分明的石器, 充满智慧;那精功雕琢的玉器光亮剔透;那光彩耀眼的银器气度不凡;那古朴典雅的瓷器如冰如玉;那紫里透红的铜器折射着韧气;那红砖金瓦的建筑神圣壮观。美的光环在这里闪烁, 美的意境由此产生。教师还可将自己到古代遗址旅游参观的彩色照片给学生观赏, 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 看看原始本色美, 观察地理地势, 体验生态环境自然美, 动手敲敲打打感觉劳动创造美。学生从这拓开的广宽空间里, 增加了学习的信息量, 开宽了视野, 学科浸透贯穿其中, 能力得到培养。从课本以外, 学生看到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美丽的补品, 学习环境有了五颜六色, 多了花草树木、河流山谷, 让学生有了赏心悦目的感觉, 早已逝去的历史又充满了生气、活力,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阅读着教材, 心灵接受着雨露的润泽, 品尝着历史留下的美餐。在这样优美清新的环境下, 实施教学是十分怡人的。

二、创设情境, 活跃课堂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 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 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 这样学生对历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 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你准备怎么办?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思维。在世界近代史《南北战争》一课中, 为使学生理解《解放黑奴宣言》颁布的作用,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南方的一个黑奴, 看到这个宣言后, 你决定怎么办?当时,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思维也相当活跃:有说决定立即逃跑、投奔北方的;也有决定就地起义的;更有决定不露声色留下来, 等待时机一举摧毁南方奴隶主的势力的。学生们个个讲得有声有色, 如此一来, 教材上那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的描述, 学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根据教材需要, 教师还可让学生扮演某些历史角色, 把某一段关键的历史情节表演给同学们看, 以帮助他们理解教材。教师课前把表演任务布置下去, 让学生作准备。每当这时, 学生总是积极响应, 毛遂自荐扮演各类角色。为了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使其更直观, 同学们尽其所能, 把这些角色演得活灵活现, 令其他同学看到了一段活生生的历史, 课堂效果自然很好, 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在中国历史上, 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 我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例如教学《百家争鸣》, 由成语接龙导入, 用分组讨论归纳各家学派的观点, 接着进行历史体验:请用百家争鸣时期某一家学派的观点, 就现实生活中乱拉大小便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 谈谈你的看法。小组讨论、发言, 并引导学生归纳:儒家:“不要在这里拉了, 怎么还在这里拉呢?”道家:“拉吧, 这里的环境污染, 我住山上。”法家“此地禁止乱拉大小便, 违者罚款!”我的喜怒之情跃于言表, 语言抑扬顿挫, 真可谓声情并茂, 真正做到以史育人, 以情感人。从心理学角度看, 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 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所以, 我在上课时, 努力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牵联起来, 以扣住学生的心弦, 吸引学生注意。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 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 我多次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 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 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影片, 《我的一九一九》, 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世纪的悲剧》等, 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 爱憎分明,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 通过让学生观看, 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 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再现历史事件中典型的故事情节, 我们让学生表演历史剧, 当然这很花时间, 事先得准备一段日子, 教师拟好主题, 学生表演各个角色, 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 但不能偏离主题, 必须体现书本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我们表演的历史剧《张骞出使西域》,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 如:汉武帝的皇冠, 张骞手中的汉节, 西域各少数民族的服装等。学生自己准备西域的物产, 葡萄、核桃、苜蓿等。表演时, 他们的演出是那么的投入, 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急切心情, 张骞的刚毅与勇敢, 西域各民族的热情与好客, 匈奴的强悍与凶猛都通过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历史剧这种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 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个性与能力都得到了挖掘与升华, 保持了学生学习的旺盛热情。

三、运用多媒体, 加强教学直观性

直观性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多媒体的恰当使用, 即可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差, 又能让学生眼观“景”而心生“情”。例如:在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 通过多媒体演示《圆明园复原图》《圆明园残景图》, 让学生观察、比较, 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运用多媒体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 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内心体验, 引起情感共鸣, 就能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熏陶,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讲到八年级上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一课中“南京大屠杀”内容时, 我先展示给学生日军屠杀中国平民的历史图片:《日军在南京以中国青年作拼刺刀用的靶子》、《日军在南京杀人后拭去屠刀上的血迹》、《砍头》、《杀人取乐》、《杀人比赛》、《军犬嘶咬》、《活埋》等图片, 这些血淋淋的场面让人触目惊心, 加强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 然后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的大屠杀镜头, 这些活生生的场面,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使其认识到日军的凶残野蛮和法西斯的丑恶面目, 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加强了情感教育, 从而使学生产生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上一篇:探讨大型炼化项目建设的费用控制管理下一篇: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