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工程德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2022-12-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 形成协同效应”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专业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还不强, 思政育人队伍体系力量分散, 思政工作形式和内容创新不够, 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理工科高校由于思政育人队伍和资源与综合性高校和文科高校相比并不占优, 这也导致理工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存在一定的难点。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及发展“新工科”教育, 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大背景下, 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享有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百年老校, 充分发挥百年工程教育的办学优势, 推动以“工程德育”为特色的思政教育改革, 打造以工程德育课程体系为基础, 多育人主体、多育人载体协同合作、强化实践、注重融合的大思政格局, 不断把思政工作引向深入, 推向新阶段、新水平。

一、工程德育内涵

工程德育最早源自于部分国内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率先探索, 其主要的贡献在于工程思维的德育方法论创新。杨怀中认为, 工程德育学就是关于德育系统工程建构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问。2梅云彬、王威孚认为, 工程德育学是根据教育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 运用“工程” (即综合、创造、实践) 方法, 并借鉴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行之有效德育模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而提炼的一种德育方法论。3工程德育作为方法论, 其内涵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工程思维。沈革武、杨爱霞认为, 系统工程是工程德育方法论的依据和来源之一, 工程德育彰显的工程思维属于工程系统, 工程德育的方法体系正是工程的实践和运用。4系统思维、工程方法等等对于理工科专业教师而言是轻车熟路, 工程德育的开展可以迅速提升理工科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观念认同, 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和理念, 可以推动大思政工作格局更加合理、思政育人的目标更加集中, 过程更加可控, 效果更加优化。在笔者看来, 工程德育具有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相统一的特征, 工程德育除了具有较强的方法属性之外, 在理工科高校开展工程德育, 工程学科本身就有自成体系、饱含特色的学科内容, 因此专业教师把思政元素纳入专业教学体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都是拓展思政育人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渠道。综上, 在本研究中, 工程德育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德育方法, 即以工程思维谋划、指导德育工作, 二是德育内容, 即在工程类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打造“工程德育”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 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5在高校,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工程德育内容主要是推动专业课、基础课、通识课等课程内容与思政工作无缝融合, 构建特色育人课程, 同时这些课程与思政课共同组成德育课程体系。

(一) 打造“工程德育”特色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

学校以工程德育为课程思政改革的聚焦点, 广泛发掘专业课程德育功能并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学校组建课程德育教学试点团队, 推出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食品法规与标准》等专业课程育人课程;每年邀请学科带头人为新生讲述《工程导论》专业基础课, 全校工程导论课达20余门, 覆盖所有理工科专业, 此外还编写《上海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百年》《沪江化学史略》等校本教材, 将学科发展史、科学家轶事、科技美学、科学伦理等内容以专业课导论形式讲述。作为承担学校基础课程教学的理学院, 早在2015年, 理学院就正式实施了学院课程德育实施方案, 通过在数理化学科当中组建课程德育教学试点团队, 鼓励团队专业教师开设学科通识课程, 鼓励课程德育教学团队集体备课, 讲好第一堂课, 鼓励充分发掘专业课程德育功能并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目前学院已开设19门数理化学科通识课程, 并通过在理科实验楼展出各学科杰出校友的事迹, 组建学生专业社团、创建科技人文阅览室等措施, 有效补充了传统显性德育中直接灌输的缺点, 发挥了专业学科德育的优势, 提升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 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共同体, 为专业课程育人提供支撑

学校以全面实施上海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为契机, 出台《上海理工大学师生共同体建设指导意见 (试行) 》, 通过学士导师制度、教师坐班答疑、自习辅导、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等形式, 提升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的协同育人, 构建课内外全方位育人体系。另外, 学校在教师职务晋升的相关文件中做了明确规定:“近五年来至少从事过一年班主任或教学管理或教学辅助岗位工作”, 并将其作为青年教师职务晋升的门槛条件, 提升专业教师担任学士导师和班主任工作, 建设新型师生共同体的积极性。在长期探索中, 学校师生共同体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果, 例如能动学院组建了学士导师制和硕士导师制相融合的“学术大家庭”的师生共同体, 光电学院组建了“汇聚式”全员育人师生共同体, 机械学院组建了以创新项目为中心的师生共同体, 材料学院深化了“六位一体”学术导师制, 理学院推出了“学业导师计划”, 医食学院打造了由领军人才、东方学者、大牌教授担纲的“最强班主任”等, 此外学校还通过建设学习坊、创新坊、创业坊等人才培养平台, 让专业教师从学生入学之初就承担起“立德、导学、创新、就业、升学”等指导任务, 对学生学业、思想、生涯规划等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精细化指导。

(三) 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 提升思政教学吸引力

学校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换, 由马院牵头开设“中国系列”课程《智慧中国》, 推出“中国制造与大国崛起”、“中国智造与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与中国未来”三大模块选修课程。探索符合理工科类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课程思政教育新思路, 邀请先进制造业等相关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杰出校友、著名专家学者等担纲主讲嘉宾, 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智慧在智能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进而转化为投身创新实践的行动自觉。

三、建立课内外接续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工程德育方法当中“协同性”是重要内涵之一。正是借助于协同的理念使复杂工程系统能够综合集成起来并有效稳定运行, 有鉴于此, 工程德育注重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的协同, 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一) 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融合发展, 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开展“思想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专题教学活动, 旨在以问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近距离答疑解惑。基于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 每个教学专题遴选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这种团队式教学使学生有机会同时聆听教学风格迥异、专业背景多元的教师联袂授课, 从不同的学科专业视角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内涵和现实意蕴, 实现了师资共享。另外, 作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学校将思政课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两支队伍” (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 优势互补, “两个课堂” (理论教学第一课堂, 实践教学第二课堂) 有机结合。

(二) 创新基层党建团建, 构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以服务师生发展为目标, 根据学生主要以专业、学科为依托进行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 和以社团为平台开展活动的特点, 学校积极推进专业垂直党支部设置模式和专业社团党支部建设, 推行将教工党支部设立在研究团队、学科群、实验室等, 学生党支部建立在专业群、学生社团上, 大大加强了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如环建学院党委建立“环保社党支部”、“节能减排社党支部”、“沪江建工社党支部”, 版艺学院党委建立“支点社团党支部”, 理学院党委建立“数学建模社团临时党支部”等, 社团党支部围绕专业特色和科技型社团特色, 以“党员+社团成员”形式开展结对, 明确党员专业教师岗位职责, 提高模范带头作用,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蓄力。

四、强化实践育人导向, 培养工程师精神

工程德育方法当中“实践性”也是重要内涵之一。理工科高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工程德育更鼓励专业教师用好实践大舞台, 强调学以致用, 把学生培养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 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09年, 学校启动“研本一体化”建设, 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学科专业基础实验、实习与实践基地建设;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实验大平台建设, 形成资源共享、学科专业融合、研本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校内创新基地。学校本科教育实施导师制, 高年级本科生参与导师研究团队, 结合毕业设计 (论文) , 在相关科研、实践基地进行真实工程环境下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也为本科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光电学院打通学科实验室和本科实验室, 将进行创新型、研究型实验的学科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 本科生也能像硕士、博士一样在学科实验室里动手、设计、创新。

(二) 加强产学研合作,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以创新人才培养与共性技术研究为目标与定位, 找准学术渊源深厚、行业特色接近、学科互补性强的行业企业 (科研院所) , 形成协同创新联盟, 重铸人才培养行业依托支撑点。学校与上海电气集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与沪上原隶属机械工业部的8家科研单位共建一校八院 (所) 协同创新联盟, 与上海智能制造创新联盟发起组建“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 引入企业导师,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通过企业导师言传身教、工程实践, 让学生深刻感悟工程文化, 培育工程师精神。

五、以百十年校本文化滋养学生人文情怀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来看, 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 人文的发展也需要科学。6工程德育方法注重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以校本文化、国际化教育、人文教育为载体开展德育, 让学生在人文艺术熏陶中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 以百十年校本特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拥有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群, 学校注重研究挖掘校本文化的内在意蕴, 丰富校本文化的传播载体, 用校本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学校充分发挥校史资政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人文情怀。2014年学校与光明日报社等联合举办的“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 在国内掀起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除了校训, 教育救国故事、校园文化遗存、优秀办学传统等, 都是立德树人的鲜活资源。学校以110年校庆为契机, 充分挖掘学校前身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烈士的事迹, 举办了“追求卓异——刘湛恩教育思想研讨会”, 打造了首部校园原创大师剧《刘湛恩》, 校内外演出10余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传递给学生, 以红色文化育人、化人。学校深入开展校训校风大家谈、上理精神大讨论、知名校友谈“校训与人生”等活动, 结合入学季、毕业季、节庆日、纪念日等, 将校训宣传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浸润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二) 以教育国际化为切入点, 开辟思政教育“新途径”

学校给历史“老”建筑赋予“新”功能, 打造“沪江国际文化园”, 设立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北欧、澳大利亚、日本等7大文化交流中心, 多元文化交流活动覆盖全校80%以上的学生。通过“一带一路”论坛、海外名师讲座、国际政要和知名企业家访谈、留学生文化节、多元文化沙龙、国际问题研究等活动, 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中, 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在世界多极发展中如何彰显大国责任, 更清晰地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脉搏。另外, 学校拥有中德国际学院和中英国际学院两个中外合资办学机构, 定期从各年级中外学生中选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大使”, 开设“琴棋书画、礼乐茶食、文武商法”传统文化实践体验坊、“复兴雅韵”名家讲坛、“文化之夜”讲座等, 与街道共建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基地, 成立国际学生志愿服务队, 开展“洋雷锋”公益活动, 让学生在文化体验与传播中, 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三) 开展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人文教育

学校专门成立音乐系, 通过开展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人文教育, 提高理工科学子的人文素养。先后三次组织学生打造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之作, 登上央视《五月的鲜花》舞台, 反响良好。

此外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 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 推动大学文化素质课的课程改革, 使大学语文等课程在知识传授基础上同时服务大学生人格塑造, 例如通过优秀古典诗词的阅读与学习, 在欣赏诗词艺术形象, 品味思想情感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实现思想教育。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群体, 学校以“辅导员工作室”为载体为学生打造精彩第二课堂。2013年以来, 学工系统主动聚焦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成立了23个“辅导员工作室”, 开展漫画德育、艺术德育、国学德育、体育德育、音乐德育等德育实践探索, 学校思政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

六、结语

工程德育作为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不仅注重挖掘理工科学科丰富的育人资源, 而且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与思政理论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工程德育的关键在于推动专业课教师深入参与思政育人, 随着工程德育为引领的课程思政工作逐步开展, 不论是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不断加深的协同合作, 还是专业教师对于专业知识之外的伦理、价值的深入思考, 大学教育将真正回归初心, 共筑价值追求,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专业教师广泛开展课程育人是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重要途径。理工科高校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发挥工程学科优势, 开展工程德育, 用工程思维谋划、指导德育工作, 在工程类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不断提升思政育人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德育,实践,高校

参考文献

[1] 杨怀中.关于工程德育学构建的思考[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1) :32-34.

[2] 梅运彬, 王威孚.工程德育:一项德育方法论的创新研究——论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德育研究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范式[J].理论月刊, 2006 (05) :164-167.

[3] 沈革武, 杨爱霞.管窥科技哲学视阈中工程德育方法论的理念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92-95.

上一篇:对小学班级管理研究后的结论和建议下一篇:重化产业是华北大气污染主因一煤独大现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