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年级如何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2022-09-12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 它标志着我国的数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时代将“实践与综合运用”独立出来, 作为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 它不是在数学领域之外新增知识, 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整体性、工具性和实用性, 它将数学的其它三个领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改变数学教学与生活经验、社会实际脱离的现象。在具体实施中又将数学“实践与综合运用”分成了三个阶段即:实践活动、综合运用、课题研究。因此, 在小学低年级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参与实践, 体验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 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和家长意识严重制约着这一领域的发展。如何才能克服这一矛盾组织好学生的社会实践, 成了广大教师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认为小学低年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数学社会实践活动。

1 转变观念提供空间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具有好奇、好动、要强、好玩、不听话的特点, 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既是他们的长处, 同时以制约了学校集体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安全教育为首位的今天, 学校、教师都不敢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怎样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数学知识呢?家庭组织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一方面家长只照管一两个孩子, 有利于因材施教, 能预防活动中的不测;另一方面家长的社会经历、生活经验丰富。但由于受应视教育的影响, 许多家长认为数学是一大堆数字、符号、理论、法则, 学生必须在堆里进行枯燥机械的练习练习再练习, 到户内外活动是不爱学习的表现, 是学生欺骗他们的行为。因此与家长协作成为学生参与实践的关键, 首先应对家长进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 教师应尽量让家长理解新时代培育人才的方法, 帮助家长分析现实社会的用人观, 转变家长观念, 让家长明白孩子一生下来就生活在数学的氛围之中, 他们是因为生活而了解数学、学习数学, 社会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孩子在活动中才会发展自身的能力, 提高认识。然后抓住家长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 结合实际说明新时期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计算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而是要看是否具有数学抽象的能力, 数学符号变换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是否能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 提出新颖的思想方法和先进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让家长能支持孩子去实践,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能带领孩子到户外进行实践活动, 必要时还能对其进行指导。比如:学了乘法后我要求学生到菜市场去调查乘法的作用,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对乘法的学习超出了教材要求的范围, 有的还能运用积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 看到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使我重新认识了家庭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

2 合理设计明确中心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思维以无意识注意为主, 他们在实践活动中, 可能会出现许多与活动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甚至远远偏离活动的中心。因此, 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 教师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偏差, 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描述, 让全体学生都明确进行实践活动的中心, 尽量缩小学生实践运用的知识点, 让其慢慢适应调研的方法, 设计出能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不同活动方案。要选择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入手, 尽可能丰富其内涵, 扩大学习的空间。同时对班上的学困生进行合理的分配, 对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分小组进行, 组内分工协作, 最后在组长的领导下统一完成, 使学困生能尽可能发挥作用, 既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又能和目标保持一致。一旦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师要避重就轻, 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活动的主要目标上, 将意外情况留待以后处理, 活动中注意多与家长联系, 了解学生对此项活动的可行性, 让家长能及时的参与进来,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点, 缩小与目标的差距。

3 注重整合适时指导

小学生受其思维水平的限制, 在实践中考虑问题往往只局限于自己以有的生活经验, 对于新的知识或新的环境他们会感到无从着手。因此, 在活动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 在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时, 应该从实践环境中分析出相关的问题, 作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起点, 让学生从已认识的环境出发, 去挖掘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 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同时,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联系, 请他们帮助学生分析情景和给予必要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实践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并给予解决或联系, 在学生能理解的情况下, 提供更复杂的环境, 让其得到更优的知识组合, 从而实现经验的创新运用,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请学校的自然老师给他们上了一节人体生理课, 激发学生对自己探索的兴趣, 活动中不会写的字可以问语文老师, 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有许多学生问老师那个字该怎样写, 语文老师只有提前教会了他们查字典的方法, 同时每天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和遇到不同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 让他们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运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简单的换算。通过他们的实践, 创生出了许多计算时间的方法:数数、分别计算、拉通计算、向电视上的方法进行计算……

4 反思交流升华提炼

“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 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运用的过程, 实现知识能力的创新。因此, 活动中必须及时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 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的注意点。然后通过互相质疑、互为补充, 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认识差异, 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自我反审, 看到各自理解的层次, 不同的侧面, 丰富自身思考的方法, 增强迁移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我, 欣赏自己、赏识别人, 扬弃的汲取他人的经验,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元化、灵活化、精细化和新颖化的方向发展。对本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提高, 建构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体系。

总之,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有的个性、学习的方式, 从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不同做法, 数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之处, 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及时的给予指导、交流, 形成共识, 在活动中不断反审、提高数学素养。

摘要: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如何克服社会实践与学校的安全问题和家长意识问题之间矛盾, 组织小学低年级学生参与实践, 体验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低年级,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视野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上一篇:电子产品科研生产管理模式探讨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