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发展研究

2022-09-12

1 发展群众文化的目的

实现小康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共同发展的各项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所有项目, 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等等, 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系统适应实现小康社会, 建立一套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并给出经济和谐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社区公益事业, 有广泛性、普遍性、区域特点、基层, 流动性, 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 指导和示范作用, 在调节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方向, 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依托。

2 发展群众文化的意义

群众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保护。群众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的建设, 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需求, 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将会提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会更好, 更快, 更顺利的实现小康社会建设。

3 当前群众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群众文化意识形态滞后, 制约着人民文化的发展。虽然我国经历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 但毕竟发展时间较短, 封建思想的影响还很严重, 旧思想不改变, 落后的思想制约着大众文化的发展。

(2) 群众文化建设资金困难和投资不足。由于地方财政的差异, 是“吃”的财政, 只能保证政府的基本运作, 没有能力把钱投入到大众文化建设中, 即使投入了一部分也是微不足道的。

(3) 群众文化建设单一。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今天, 目前群众文化活动仍然停留在过去下棋, 打牌, 篮球简单的活动, 群众文化建设仍局限于群众的爱的一部分, 没有达到大多数群众的参与, 一个大众文化建设的内容。

(4) 群众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缺乏活力。由于经济的发展, 现在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人们忙着建设经济, 导致了群众文化建设的短缺, 偶尔也有一些业余的老弱病残的艺术团队, 在传统的节日里挣扎着进行婚礼宴会的演出。

4 发展群众文化的措施

在我们向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的时候, 如何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首先可以由政府帮助, 多培养民间艺人, 然后善于利用科技化设备来丰富群众文化, 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来发展群众文化。当然, 作为文化工作者, 我们也应该积极拓展群众文化关心群众文化的发展。因为群众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企业的部分, 我们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适当的, 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 积极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公共社区文化建设等, 群众文化发展作为建设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引导其发展。

4.1 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 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挑战, 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如对基层乡、村文化站 (室) 的建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国家和地方各级文化部门应针对时弊出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新举措、新办法, 在政策理论上, 要加强新政策的理论研究, 把新课题列入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范围。

4.2 加大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是在人, 加强群众文化事业团队建设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最紧迫的问题。在群众文化事业的人才培养中, 我们应该拓宽思路, 采用创新的方式。对人才的评价不应仅仅是职称、教育背景。另外, 群众文化是一门高度应用的科学。群众文化的主体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与艺术、民俗学、教育学、社会学、公共服务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学科密切相关。它正被变成一个热点, 给群众文化的实践, 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以及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我们应着重营造文化活动载体注重和培养我们的特色文化, 不断地提供、引导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5 结语

综合上诉, 在社会化经营中, 文化资源共享与共建的实现是发展人民文化的一种新的潜在力量。争取民间艺术团体、专业文艺团体和社会机构广泛参与, 利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群众文化事业。文化专业团队是社会参与的重要人力资源。政府应指导和监督文化职业队伍的实施。公共福利文化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平台。政府应该投资更多的资金。同时, 需要社会各界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 舆论方向积极配合, 等等, 功能和社会力量对政府的监管, 社会和文化资源, 如大众文化消费集成, 同时应鼓励社会组织和其他基金到群众文化、最终群众文化有意识地形成全社会支持。

摘要:群众文化事业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大众化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文化、加强大众文化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群众文化,目的,措施,意义

参考文献

[1] 陶东风.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傅斯年.现实政治[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

[3] (美) 亚历山大.社会生活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 彭泽民.中国文化馆 (站) 发展之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2.

[5] 麦奎根.文化研究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6] 湖北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局[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7] 吴理财.当代中国农民文化生活调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9] 吉姆麦圭根.重新思考文化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再谈计算机英语的翻译技巧下一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