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环保公众教育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2022-09-11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市普遍面临内涝频发、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灾害, 传统的城市雨水排放简单粗暴, 无法解决上述的综合性生态问题。自十八大后, 中央政府将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 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悄然兴起。后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 北京建筑大学主编, 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9家规划设计单位参加编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 》 (以下简称《指南》) 于2014年11月发布试行[1], 并先后在多个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试点的工作。各级城市政府依据住建部《指南》编制了地方指南、技术规范和相关配套政策和指标要求, 可以说海绵城市的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然而在这场火热的行动中, 少了一个角色的身影, 那就公众。如果你问非专业的公众, 海绵城市是什么?鲜有人知。公众了解为什么要做海绵城市吗?公众知道自己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维护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吗?

二、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

从世界范围来看, 环境保护做的好的国家, 尤其是水环境治理好的国家, 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都是很高的, 如瑞典的水环境的保护, 其主要推动力是瑞典广大公众对环境的挚爱, 瑞典人是如此地热爱环境, 以至于他们每年一度的斯德哥尔摩国际水会己经成为仅次于瑞典国王颁发诺贝尔奖的第二大全国盛事。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环境保护上存在的差距, 不仅包括可以准确量化的环保资金投入上的差距而且包括难以准确计量的公众参与上的差距。2006年1月16日,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地球奖”签约仪式上指出, 当前中国环保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公众参与程度太低是重要原因之一。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量来自于公众, 没有公众参与, 环保事业就变成少数人的事而最终一事无成[2]。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项与水环境保护相关的国家战略, 它的落地性好坏与公众参与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 引导审美。比如海绵城市中重要的技术措施-雨水花园, 用到的植物都是比较荒野的, 与传统住宅花园的风格差异较大。在建设雨水花园时, 开发商常常担心大众对一种看上去比较荒野的美学不能接受[3], 因而会对在项目中设置与海绵城市相关的设施比较抗拒。这既需要设计师探索如何将艺术性融入到设计中, 使公众更易接受这种类型的景观。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提供公众意识和改变审美趋势。

另外, 公众是海绵城市建设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4], 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必要的。《指南》中第8.1.5条也指出:应加强宣传教育与引导, 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绿色建筑、城市节水、水生态修复、内涝防治等工作中雨水控制与利用重要性的人事,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海绵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三、公众教育是公众参与的基石

公众参与的第一步是进行公众教育, 有效的公众教育才能带来积极的公众参与。《指南》中虽然提到要进行公众教育, 但是没有详细的说明怎么做公众教育。本文目的是讲述发达国家公众教育的经验, 给中国海绵城市公众教育做参考。本文着重介绍的是美国经验, 在美国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 (BMPs) 技术手册中详细介绍的进行公众教育的方法, 可以说是手把手教你进行教育工作, 对中国海绵城市的公众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性。

四、BMPS公众教育方法

在美国, , 经过近三十年的非点源污染治理实践, 逐步形成了一套被称为最佳管理措施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的技术与法规体系。美国联邦环境保护管理局 (USEPA) 编制了BMPs暴雨管理设计手册, 提供设计建造BMPs设施和运行维护的基本方法, 以及若干BMPs的标准设计图纸, 甚至编制了如何进行公众教育以及如和鼓励公众参与的指导手册, 为进行公众教育的团体、政府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指导。

在BMPs公众教育指导手册 (简称《手册》) 中, 介绍了进行公众教育的6个步骤, 每一步都必须在前一步已充分进行的情况下开展。本文将这6步的精华内容介绍如下:

(一) 步骤一:明确驱动力、目的与具体目标

根据驱动力确定目的, 再将目标分解为实施方案。这样一步一步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实施的步骤, 知道在何时该做什么事, 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这样才能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增加活动的可行性。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

驱动力:发展压力给本地水源带来的威胁

目标:为水资源提出一个共同的社区愿景或目标

实施方案:1.每月召开两次会议征求利益相关者及公众对于流域的愿景;2.在每个月举行的社团会议和镇议会上讨论沟通达成共识的目标细节。

案例二

驱动力:本地河水铬超标

目标:为流域情况做一个基本评估

实施方案:通过媒体报道, 告诉相关组织和公众将于3月的第一个州开展基础调查工作;鼓励有废弃垃圾场或者其他可能的污染源信息的公众或组织在5月底之前连系规划组, 以确保这些信息能包含在评估中。

每做完一步, 都应自我检查这一步骤的工作是否全部进行, 《指导》给出了每一步的检查清单, 步骤一的如下所示:

我们是否清楚为什么要做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实施方案是否与团队目标一致?

实施方案是否具体清晰, 并有时间限制和可衡量?

受这些实施方案影响的人是否能理解它们?

我是否能评估这些实施方案完成与否?

我是否有资源完成这些实施方案?

我是否开始寻找评估活动过程及效果的方法?

(二) 步骤二:识别和分析目标受众

当确定了目标和实施方案后, 应该明晰目标受众群体是哪些人。首先, 将大众分类, 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分类:地理位置、人口统计 (性别、民族、年纪、收入、婚姻关系等) 、职业、态度和行为模式。

其次, 决定哪一类群体是你宣传教育的受众目标。有一个概念叫做“社交扩散” (social diffusion) , 意思是一个新的想法或行为如果被15-20%的人接受, 那么这个新的想法和行为就可以自己扩散开来 (15-20%是自动扩散的临界点) 。那么进行公众教育最有效率的方法不是让所有人都接受, 而是要确保社会上15-20%的人接受你的想法并进行执行。那么挑选出15-20%的人是哪些, 则非常关键。根据Dr.Everett M.Rogers的理论, 他将一种新行为方式的受众群体分为五类:创新者, 早期采用者, 早期大众, 迟钝阶层, 滞后者。每种类型的人群特点不同, 所占比例不同, 应采取的对待方式也不同。

(1) 创新者 (占有比例2.5%) , 通常为受教育程度高, 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向上层阶级流动愿望者。他们通常比别人具有冒险精神, 愿意尝试新事物。

(2) 早期采用者 (占有比例13.5%) ,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仅此于创新者, 通常被认为是有决断力和影像力的人。

(3) 早期大众 (占有比例34%) , 比前两类更加谨慎, 需要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决定和改变。

(4) 迟钝阶层 (占有比例34%) , 通常是我行我素者, 并且对新事物抱有怀疑想法。

(5) 滞后者 (占有比例16%) , 是最不愿意改变的一类人。

由上得知, 公众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上, 在这一步骤中, 关键就是要识别出哪些类别的人群是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为了有效的识别, 需要收集受众群体的很多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

人口统计数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信息有助于你识别出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并帮助你决定用那种宣传方式更适合他们。比如退休的人, 他们有更多时间可以参与志愿活动。

关于这个问题现有的行为和知识:要了解他们现有的了解程度, 以便教育资料的制作更有针对性

态度、信仰和理解:如果你的受众都不相信或理解这个问题得存在, 那你指望他们采取改变行动之前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教育。

沟通渠道:他们接受新事物或知识的渠道是什么?有助于你决定用哪个渠道进行宣传。

社交信息:社交信息让你知道他们平时和谁聊天, 交换信息, 跟随谁的行为。也让你更理解这个社区文化, 理解他们的态度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以上对这些信息的理解都会帮助你更好的识别哪些是那15-20%的人群, 以及让你的宣传更加具有针对性。

那么怎么才能获得以上的信息呢?《手册》给出了以下几种方式:

善用已有的信息:可以在国家、地区统计网站上获得相关人口统计信息;在公共机构, 行业协会, 大学研究机构等部门和组织处获得信息。

收集新的信息:通过信件、电话、街头访问、调查问卷、E-mail、个人访问、组织社区讨论、观察等方式获得。

社区文化评估和特征归化。

以上获取信息的方式都有利有弊, 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做描述。

获得必要信息后, 要做的就是分析和理解你的受众群体。应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他们为什么做现在做的事:要理解为什么人们采取现在这些对环境不友好的事情?比如, 为什么人不不捡宠物在公共场合的粪便?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样不好, 还是因为手上没有趁手的捡粪工具?这些理解将决定你的宣传内容和方式。

理解他们的信念:宣传教育同时关注如何改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态度、相关社会准则、和受众的行为, 效果要比单一关注点的宣传好。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人都会遵守的行为, 即时没有明文规定。比如人们偏爱的颜色很多, 但是买车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保守的颜色, 比如黑白灰红。汽车厂商也知道这点, 因此他们不会大量生产粉红和金黄色这一类特别的车。了解你的受众在相关问题上的社会规范, 然后给他们赋予新的规范, 当人人都开始这样做的时候, 剩下的人也会跟随着改变。

临界力量:找出前文说的15-20%的人

人们扮演的角色:角色不同, 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有的人在公司的时候可能不愿意改变对待相关问题的方式, 但回到家, 作为爸爸的角色, 他也许愿意改变。因此遇到难以说服的对象时, 尝试换一个角度说服他。

步骤二的检查清单如下:

我是否将受众群体按特征分类?

我定义出多少种类的群体?

我是否找出受众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创新者、早期采用者、连接者、专家及群体中其他重要角色?

我是否知道我的受众处于哪个变化阶段?

我是否知道受众的行为受到什么信念影响?

我是否将目标群体分组, 以便我针对不同群体编制不同宣传教育内容?

每项实施方案的目标受众是否明确?

我是否识别出目标群体使用的沟通渠道?

我是否采集了目标受众的足够信息?

我是否理解目标受众?

我是否了解什么对于目标受众是重要的?

我是否知道什么阻碍了目标受众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是否了解什么阻碍了宣传教育活动?

(三) 步骤三:决定宣传内容

充分的分析和理解了目标受众后, 我们将有针对性的制作宣传教育的材料。首先要决定宣传材料重点放在什么行为上。要达到最终目标, 人们要改变的行为方式也许有很多。改变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如果人们同时接受太多信息, 反而不知从何做起。为了保证宣传的效率, 可以选择每次宣传尽量聚焦在改变某一项行为上。因此制作宣传材料前, 需要思考哪种行为改变将带来最大的受益?哪种行为改变时可以衡量评估的?受众最有可能采取的行为改变是什么?哪种行为改变和相关问题有最直接的联系?哪种障碍需要克服在激励人们做出这种行为改变时?

然后要制作宣传材料。材料内容时基于以上步骤做出的, 根据上一步的思考于分析, 内容要有针对性和侧重点, 要能与你的目标和实施方案相一致, 要贴近受众的认知, 引起受众的希望、恐惧、责任感、或者是能获得个人利益等。比如要号召大家不要使用草坪, 因为草坪比起灌木浪费水资源, 那么在制作宣传材料时可以用节约家庭水费来吸引家庭主妇们的注意。宣传内容尽量不选择容易过时的, 比如你的宣传内容是基于某个热点新闻的, 那么过了这段时间后, 你已经打印出来的宣传材料就失去了吸引力。在制作材料时所用的语言和风格要贴近受众群体。比如针对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 要避免采用大量的文字描述;针对儿童往往制作色彩丰富、卡通风格的宣传材料。利用幽默的语言和寓言故事往往可以增加内容的生动性, 以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对于技术性受众, 在材料中加入数据、分析图表等往往更容易说服他们。在宣传材料中可以设置一些让人们看完之后可以马上响应的事件, 比如:保留塑料袋, 用它们装狗的粪便。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时间必须是非常容易记忆的, 否则人们看完宣传资料就忘记了。

步骤三的检查清单如下:

内容是否和目标群体相关并且容易接近的?

内容中语言风格是否适合目标群体?

内容是否明确?是否能引起目标群体的回应?

内容是否容易被目标群体理解?

内容框架是否合适?

内容是否生动和容易记忆?

是否设置了目标群体能从中受益的内容?

是否在路边测试过内容的有效性?

目标群体是否能轻松方便的对内容有所回应?

让目标群体改变的行为是否清晰?

内容是否能激励人们的行为或态度有所改变?

是否考虑了如何扩散这些宣传材料?

(四) 步骤四:制作包装宣传材料

宣传材料应该制作成什么形式需要根据步骤2的调查分析结果决定。不同特点的目标群体适合的宣传形式也不一样, 要充分考虑到目标群体的规模、地理分布、受教育程度和偏爱的沟通形式。同时还要考虑到宣传材料的制作成本、是否可回收利用、是否有现成的形式或模板可套用等问题。从环保的角度考虑, 在保证宣传效果的基础上, 尽量做成电子形式传播, 或利用可回收材料制作, 并且可重复使用。

常见的传播形式有以下几种:电视新闻、电视/广播中的广告、印刷广告、印刷宣传册、视频、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汇报 (会议、小组聚会或研讨会) 、附赠品、网页网站、电子邮件、展览、广告牌等。

对于不同的传播形式, 在《手册》中做了详细优劣势分析, 并说明了该种传播形式适合哪些宣传内容、制作要点是什么以及花费水平, 由于篇幅限制, 在这里不做详述。

步骤四的检查清单如下:

是都找到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形式?

这种形式是否适合要传播的内容?

这种形式是否适合目标群体?

这种形式是否将某种群体排除在外?

是否有没有目标群体偏爱这种形式?

这种形式是否能抓住注意力?

是否有资源准备和使用这种宣传形式?

是否有有经验的员工/成员准备和使用这种宣传形式?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制作和扩散这种形式?

这种形式宣传是否有效?

是否准备了充足数量的宣传材料?

(五) 步骤五:进行宣传

在上一步制作宣传材料时已经决定了采取哪种宣传方式。在这一步骤种主要考虑的是谁去进行宣传?是否需要招募义工和实习生进行这项工作?关于具体去哪里宣传《手册》也给出很多指导, 比如:如果是网页宣传, 《手册》中给出了受欢迎的社交网站地址, Facebook、Twitter等;如果是电视新闻宣传, 《手册》给出一些电视台网址, 可在上面找到联系人方式。

在本步骤中, 《手册》提醒宣传者, 进行宣传的时机也很重要。比如, 如果你的宣传材料是制作成日历, 那么应该选在11月进行材料分发, 因为年底大家都要准备来年的日历, 会很容易接受你的宣传材料。

并且要注意和本地企业的联系。比如机油回收利用的宣传册可以放在卖汽车部件的商店里, 因为你们的目标群体是一致的。

步骤五的检查清单如下:

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宣传?

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地点进行宣传?

是否能有效率的进行宣传?

(六) 步骤六:评价本次宣传活动

适当的评价可以对活动进行实时反馈, 并进行修正, 以便达到效果。尽管将评价放在最后一步, 但从最开始就应开始进行评估。评估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过程评估:过程评估关注实施过程中与活动相关的预算需求、计划、人员任务等。过程评估在活动一开始就要进行, 这要如有不合适的内容就可以在资源浪费之前进行修正。这一评估类似于“早期预警系统”, 可以包括如下内容:检查宣传材料散发的频率;与分销的渠道保持联系, 以确保他们即时得到材料;检查网络上的点击率, 看哪些话题和内容更受欢迎;检查目标群体对宣传材料的回应次数等。

效果评估:效果评估直接与原本的目标紧紧结合。一是用可测量的参数来评估结果, 比如水质是否改善?回收利用的雨水量是否增加等。二是评估人们的行为习惯、意识和态度是否已经改变, 比如比起平整的草坪, 是否更愿意接受野感美的雨水花园?这一评估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背景环境评估:评估项目在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的作用, 有助于揭示可能影响结果的目标、信息、受众、格式或分发机制的各个方面。例如有社区文化、背景、信念不同, 可能会导致一个群体认为自己在改善水质问题上承担了不成比例的负担或费用分摊的资助资格标准是不公平的。关注这个项目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可以识别在计划或执行阶段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步骤六的检查清单如下:

是否对目标群体的行为、信念、态度有基本了解?

如何指导目标群体接收到了宣传资料?

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做效果评估?

如果活动变化, 这些工具是否能继续使用?

谁负责追踪预算和计划是否执行到位?

是否有事前/事后调查评估的资源

本次宣传活动是否对公众、政府机构、其他组织或相关资金来源渠道负责?

五、其他环境保护公众教育案例

(一) 日本

日本的环境教育普及程度较高。为了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日本的环境结构特点, 各地的环境情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编写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环境保护教材, 在各类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对青少年进行环境保护观念的教育。在市民中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 使市民了解世界、日本及所在城市的环境质量现状、全球环境变化的趋势, 提高环境质量的对策, 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市民团体每年都组织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活动, 如仙台市的废弃物资源化活动、环境优美商店的评选、自然观察、环保设施参观等。日本利用的这些环境教育形式, 如开设教育课程、专题讲座、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活动等, 都是可以借鉴到海绵城市的公众教育中。

(二) 英国

英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将环境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英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联手组建领导机构, 并编制《环境教育指南》, 将环境教育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中, 环境教育从此成为英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与核心。21世纪后, 英国政府的教育部门更新了国家课程标准, 将包含环境教育在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设定为跨学科主题课程, 不仅要求全国中小学在地理、科学、公民教育和科学技术四门课程中必须编入相关内容, 还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六、结语

公众参与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一环, 而有效的公众教育是公众参与的基石。通过公众教育, 增加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识, 引导和指导公众积极参与, 促进公众监督管理作用, 使公众接受海绵城市设施, 并主动对于相关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可以增强海绵城市的落地性, 并减轻维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提高海绵城市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希望参考发达国家相关环境保护公众教育的经验, 能给海绵城市的公众教育带来一些启示。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的落地离不开公众广泛的参与, 公众参与的第一步是进行公众教育, 有效的公众教育才能带来积极的公众参与。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最佳管理措施 (BMPs) 技术手册中公众教育的方法, 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公众教育做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公众教育,美国最佳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车伍, 赵杨, 李俊奇, 王文亮, 王建龙, 王思思, 宫永伟.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8) :1-5.

[2] 晏翼琨.公众参与水环境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浙江:浙江大学, 2007.

[3] 涂先明, 田乐.六问海绵城市-“公共政策的力量:‘海绵城市’与行业趋势”沙龙纪实[J].景观设计学, 2015, 3 (2) :22-31.

[4] 耿潇.城市雨水基础设施维护运营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 2017.

[5]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Getting in Step-A guide for conducting Watershed outreach campaigns[EB-OL], 2010.

[6] 车生泉, 谢长坤, 陈丹, 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2015 (6) :11-15.

上一篇:浅谈医院房屋建筑物改扩建费用核算下一篇: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