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化学教学的体验式学习

2022-09-11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 以知识为中心, 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则是一种“生命课堂”, 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体验性学习作为一种区别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方式, 越来越受到提倡和推广。

什么是体验?现代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也就是指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情感活动, 一种对感情的感知方式。所以, 体验性学习应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外部世界的交往之中, 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体验性学习更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课堂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课堂设计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情况和教学资源设计课堂的学习活动, 这些设计虽然有各种理论依据支撑着, 却往往会忽略学生的现场感受。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 在特定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例如上《乙酸》时, 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内容, 并要求他们说明作出选择的原因。教师本以为学生平时喜欢做实验, 会先选择学习乙酸的性质, 但出乎意料的是, 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先学习结构, 因为很多学生已经认识到结构才是决定性质的本质原因, 单纯学习乙酸性质只能了解一种物质, 从结构再去学性质则可以学到一类物质。也有学生提出, 如果先学了性质, 做了实验, 再学习理论性的知识就枯燥没兴趣了。从学生的陈述可以发现, 以往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感受出发去设计课堂, 并没有真正明白学生们的内心需求。最后这节课采用学生所选择的学习方式, 由学生派代表来做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并在课堂最后请学生谈学习体验, 推选本节课最佳表现同学, 非常圆满成功。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准备的标准答案不一致的意见,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的作用不是引导学生走向标准答案, 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 让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也是创造力的源头和动力。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 可以使课堂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让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过程和精神价值的实现过程。

二、体验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旨趣不是在于结果, 而是在于过程中。体验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是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课堂内的化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生成过程, 它会根据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一定的非预设性。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应该有充分的准备, 能随时根据的学生的现场表现和学习需要调整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

例如, 高一上《离子反应》时, 教师事先准备了一些常见离子反应的练习, 并做成了PPT。上课前进行5分钟讲演的同学讲了三国中哑泉的故事, 他说哑泉中因为含有铜离子所以使人中毒, 而后来的安乐泉水由于成碱性, 使铜离子变成氢氧化铜沉淀因而解了毒。他的故事还未讲完, 下面同学已经议论纷纷, 有同学马上提出胃里有胃酸, 又会使氢氧化铜溶解。

于是, 教师临时调整教学策略,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故事写出反应, 并从生活中再找一些实例来练习离子反应的书写。学生想到了误食钡餐中毒的原因, 以及如何解毒的办法;小儿吃螺蛳壳磨的粉能补钙的原因;如何测试泉水是否含有铜离子的办法 (用铁钉或铁器) ;往石灰水中吹气, 先有沉淀后沉淀消失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举例、写反应, 再从学生的书写中寻找错误, 归纳小结, 得出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这节课完全是非预设性的, 却又顺利地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不不断地提出问题, 并自己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习过程, 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现代的课堂教学环境越来越提倡粗线条设计, 要留有一定的“弹性区间”, 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 去面对更多的非预设性课堂情境。

三、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反思性的学习方式

体验性学习的关键是体验和反思。体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反思则是知识的构建和深化过程, 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 在反思中重构经验, 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反思主要有两种形式:自我比对和相互比对。自我比对是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从前比较, 这种比较主要是在认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比较, 是学生内省的过程。如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 请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内的表现作出一个自我评价, 这个评价不仅仅是知识性的, 而应该从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自我小结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激发, 可以通过话语引导, 但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相互比对发生在学生的相互讨论和相互交流之中。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 倾听别人的发言, 并与自己的想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比较, 从而批判自己, 纠正自己, 这也是个内省的过程, 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和场合, 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教师个人的意见也可以作为与学生平等的一个意见, 进行讨论和比对, 绝不是作为“标准答案”。这就是平时我们所做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不同, 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不同的, 其反思的内容也不会都相同,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体验, 不可强求一律。很多情况下学生的体验和反思是不外显的, 教师没有必要进行总结或评价、应当认识到经历就是一种体验, 体验就会有改变。

这种体验性课堂学习对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也更为有利,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思中获得教学灵感, 增长教学智慧。

通过多次课堂实践, 我认为化学课堂内的体验性学习, 将使化学学习更具有生命性和价值性, 更能实现学生的身心汇通、情理交融、知行统一,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继续实践。

上一篇:“双主四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实践下一篇:独立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初探——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