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

2023-04-08

第一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研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层次不断丰富,高等职业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与沟通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全面提高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基木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木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木位,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具有把科学技术、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显而易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有差异的。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3+2"或"3+3",五年一贯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报考普通高校和高职的学生等都必须达到高中阶段教育文化、技术素质要求。为此,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和学制的衔接与沟通

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和教学体系,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两种教学模式中制度和学制的衔接和沟通。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职业教育在教学制度和学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还是普教模式,学制单一,教学制度僵化,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沟通和衔接。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方面,观念落后、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教师缺乏个性、学生缺乏活力等。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技能的提高,现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己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充分理解两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学制应多样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针对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中专科培养模式,即中职四年制高职三年制。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日显其弊端,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缺乏特色,多为木科压缩型;学生能力结构单一,实践能力缺乏;学生就业困难,待遇普遍较低,学生的教育投资呈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态势。因此根据中、高职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应建立灵活多样的学制,例如中职可实行两年制或三年制,高职主要实行两年制。还可以以中职为依托,实行中高职联合办学,譬如:可以实行3+2办学,前三年读中专,后两年读大专;也可以2+3办学,即前两年上中专,后三年上大专;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1模式,既第一年学理论课;第二年进行就业实习。这样不仅实现了办学的多样性,更拓宽了就业渠道。

3.改革职教模式,开创高职教育直通线路和加强职后培训工作。职业教育并不是终结教育。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劳动者和技术人员职业的变换和继续发展,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沟通,需要和其他知名高校实行联合办学,依托高校开通高等教育直通线路。另外除了进行职前教育外,还需要进行职后培训。中国加入WTO后,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出现新行业和淘汰旧行业的速度加快,劳动者跨行业流动将增多,对职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要教会学生谋求新职业的本领,担负起教育与培训的重任。当职业教育由职前转向职前职后并举,进而转向终身教育时,职业教育与培训将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4.调整课程的设置,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根据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方面,我们既考虑中职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又要考虑专业需求和职业需求。压缩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人专业课,并强化应用性,做到学以致用,使学员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例如,财会教研组针对高职专业的特点,对专业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删掉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将专业课的课时进行了重新分配,并要求专业课都要增加实务内容。对计算机专业,我们采用了将相关专业基础课合并的方法,减少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增加专业课的课时,并为学生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又例如,我们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语言》与《数据结构》三门课进行了合并,既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为专业课和新课的开设找到了课时。鼓励有能力、有精力的学生跨专业选课,中专生可以选人专某些专业的某些课程,财会专业可以选计算机专业的一些课程。另外,我校和平顶山师专和平顶山工学院等高校达成协议,相近专业的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课程。这样极人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

5.开展学分制试验,改进考试考核办法,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近专业学分互认机制。通过对本课题实践研究,我们认为中高职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强化应用;宗旨是培养学生由“能做”转为“会做”,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而结果实行学分制考核。

(1)让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均等参与机会,采取课代表轮流制,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为此,在教学中采用了课代表轮流制,加大课代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强化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从管理工作中体会到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乐趣。

(2)实施与学生综合能力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改变评价标准和方法,学生成绩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平时操作成绩,目的是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第二部分:实验报告成绩,包括数据处理、问题分析和改进设想。第三部分:教师对课代表的工作进行评价,教师对课代表工作的评估应围绕课代表职责进行。第四部分:操作考试,操作在实验考试中占30%-50%,考核内容为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中亲手操作过的基本技术。实践证明这既有利于教改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优化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人事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实,市场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中专教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中专学生的生源由尖子生逐步转换为初中教育的差等生。中专教育也逐步由人才、专业教育转换为职业教育。角色的转变在短短几年时间很快完成。生源素质的改变和培养目标的变革,使原有的教学计划不能满足现时教学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但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专业和课程建设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规范,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专业建设,降低了课程的整体效益.这不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本课题组通过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及其计划执行情况,网络查找相关学校教学计划的研究情况,结合我校由中职向高职过渡的经验,经研究认为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需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中等职业教育要逐渐脱离以学科为中心体系的影响,根据学生素质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文化课的内容广度要求,加大文化课深度和课时数,使文化基础课的内容和高中相当或略高于高中以满足职业需要为准,难度略低于高中。这样既便于与高职衔接又不与高职教学内容重复,还便于学生接受,符合目前中专学生情况,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提高学生再学习能力。

强调以问题和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模块化有两个含义:一是课程设计的模块化。分析职业(专业)对从业者基本素质的要求,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又满足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课程作为职业学习主干课,在主干专业基础上找出一至二个近似专业,再增加极少课程形成知识面较宽的延展课,构成主干课和延展课两个模块。二是培养梯度的模块化。在学科建设中,注意学生年龄素质变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注意学生年龄特点和素质特点,逐步培养学生以后从事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时为学生进入高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利于和高职教育相衔接。

2.在专业(职业)课程方面,降低专业基础课要求,突出以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针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以体现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生个性特征来构建综合化的灵活的内容结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论教学与研究不再是核心,实验、生产实习、模拟市场等实践性环节作为教学的核心。加强学生对岗位知识的掌握与了解,以现实中的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要方向和活动中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能够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能够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便于与高等职业教育前期的理论相衔接。

3.在中职教育教学大纲实施时,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和学生监督力度。校企联合办学,绝人部分中专业学校都在进行,但在这个环节中,学校往往把学生后期的培养完全推给企业,甚至一到这个环节就把学生安排就业,成为一个生产线的一分子,把一个没有加工好的半成品推向社会,学生的职业体验无从谈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学校增加责任心外,用工企业与学校联合(如在用工企业里派驻教师指导或半工半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府部门的干预很重要,政府规范中职学生就业时间,规范企业接受未拿到毕业证的中职学生的工作和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个成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观、人生观,以利于学生以后发展,杜绝社会未来出现新概念下的“文盲”。学生在职业体验的同时没有完全脱离文化课、理论课的熏陶,有利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衔接。

4.课程体系建设中,中职应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它和高职虽属于同源教育,却是不同层次的教育,不能为了衔接而忽视自己的属性。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形式多为普通中专、2+2,3+3,五年一贯制、高职等多种形式,一些中职学校为了和高职衔接,忽视自己属性,盲目加强文化理论课程忽视专业课程。特别是对2+2,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中职为了迎合高职生源人部分来自普通高中的现状,提高对曰升学的升学率,学生入校后和高中学生在文化课上能够衔接,过渡压缩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加大文化课。这样做不仅丧失了中职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同时由于和普通高职生源素质不同,使学生在文化课方面不能和高中学生相提并论,专业课的优势也丧失了,导致中专学生入校后没有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做得不偿失。高职教育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需要较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发挥好中职教育特色,区分普高和职业学生素质差异,因材施教,使高职教育中两种不同生源优势互补,也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衔接的重要一环。

四、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木保证。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了层次上的实质性提升,要实现这一更高的培养目标,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水平和能力上有一个实质性提升,不仅包括深度和广度,更应强调教学能力,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教师的学历水平是胜任工作、履行职责的基础,因此,高职教师队伍应该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群体。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或脱产研究生,做访问学者或到重点高校进修学习。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我校首先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制定了有关的制度,对教师进修学习提供经济上的补偿。其次是开展教师培训,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培训内容和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提高外语水平,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提高掌握基础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等等。培训方式有脱产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锻炼、岗位培训、跟班研讨、导师带徒弟等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专业水平。

2.鼓励教师在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上提高。要让每一位教师都参加科研课题,在安排课题时考虑提高“产、教、研”,三个方面的能力,既有教育教学课题,也有课程开发课题,还要有产品开发课题。我校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制定了有关的奖励制度,每年对在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上作出成绩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评选出科研标兵。

3.注重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纳一批优秀硕士研究生和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特殊工艺、技艺或专门技能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适应高职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建设的需要。为培养质量技术监督人才,我校招聘和聘请了省、市技术监督局、天鹰集团计量处(国家一级计量单位)等单位的专业人员作为我校专职或兼职教师。 4.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不仅要有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而且还应为教师提供网上学习、网上备课的条件。

5.建立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定期实践锻炼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到对曰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和工种生产实践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活动,提高教师技术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素质转化。

第二篇:浅谈美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

教师教育学院

2012级生物行知班

王雪娇

2012041661

谈到中国的教育,我们作为中国教育培养出的学子,最了解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一步一步的接受着中国的教育。在这期间也经历了中国教育的多次改革,深有体会。从幼儿园我们就开始了竞争。要上好的幼儿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有的家长都这么想。为了进入一个好的幼儿园,为了给孩子一个不输给别人的开始。进入幼儿园,我们被迫的接受着学校的教育,被迫的学着很多不是孩子能接受的知识。为的就是高别人一等,大家都会一加一等于二,我就必须得会一乘二等于二。不然如何超过别人。不能高别人一丈就无法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一个好的小学。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学习的目的,只是知道必须学。所有的孩子都将上学当做一种任务,一种习惯。孩子的思想一点一点的被禁锢,没有自由。都说当今的孩子缺乏创新的意识,是,如今孩子们都是在为成绩而活,哪有时间想别的东西。甚至很多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当然,也是因为中国升学的考核制度,才使得学生只能将成绩看得如此重要。我们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考上个大学,圆自己十几年来的心愿。如今,没有一个学生的心愿不是考上大学。可有多少学生的真正的心愿是这个呢?我们从上幼儿园开始,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你们必须要考上大学,从此便开始了我们的求学路。我们在学校除了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有很多时候,父母会认为你学的东西没有用,不如多看会儿书。中国的孩子,从开始上学那天起,就背上了无比沉重的包袱,直到考上大学,这沉甸甸的包袱才能放下。很多的人抨击中国教育的不合理,一种应试教育如何教出人才?在学校里,学生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考试不考的,从来都不学。很多人把中国的教育同美国进行比较,批评中国教育。其实,我想说,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没有可比性,两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不同,生活水平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这些不同都使得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不同。我只能说美国的教育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但要想让中国生搬硬套美国的教育体制,恐怕只能东施效颦。我对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总结,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走班制和班级授课制两种文化的差异。走班制在美国已有100年的历史,学校没有国定的行政班也没有班主任,这种体制对于学生基于自身基础的个性发挥和能力培养无疑是有力的。参观期间短短5—7分钟的时间一所3000多人的学校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实现有序的走班,可想而知他们有一套成型的做法,值

得我们信服和借鉴。他们选课走班的具体做法是:

1.很重视中小学之间的衔接

在美国,孩子4岁开始可以上学前班,5岁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小学教育系统包括一年的学前教育和一至五年级的学校教育。学前教育班和

一、二年级的衔接非常密切。它们的班级文化布置具有很多的共同点,例如:有明确的班规,学生

评价,注重学生作品的展示,学习知识的运用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保证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能快速的适应走班选课制,保证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有效衔接。

2.基于个性培养的选课机制

美国的选课工作是基于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能力培养的长远考虑。他们提前半年就对学生所选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都已提前进行了设置,有一个明确的选课清单,初中每天七节课,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育为必修课。另外设有跨学科课程以英文阅读为主。六年级第七门是选修课,包括美术、合唱、演讲、戏剧、管弦乐,任选一门,七年级后可以选二节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基于学校财力情况和家长、学生需求决定是否开设)。学生每人有一个课程表,一学期下来雷打不动,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课程安排相同共7节课,所有课程同等重要,课时一样长短。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家长可以和学生基于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为自己的终生发展服务。在这种机制下学科分层已成为必然,但这种分层是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独断决定,这样的分层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层。

3.综合课程的设立

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性特别明显。他们设立自然科学(包含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科学(包括世界地理、历史、美国历史等)综合课程,这种课程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课程,而是涵盖了与课程相关的相关课程知识,体现选择性和综合性。就连他们的高中体育课程也包括数学、物理、生理卫生等综合知识,可以说是一本像词典一样厚的百科全书。这种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必将得到长期锻炼和发展。

4.学校资源的全利用和全开放

在选课走班的机制下,所走过的所有中小学,他们的所有教室和功能室均向学生免费开放。他们的教室既是老师的办公室又是实验室、训练室。学生可以进行适合他自身发展需要的各种实验和训练。另外学校还积极借助家长和社会人士在某一特长方面的优势为学校所用,为学生发展所用。

5.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主要方式。他们的班额一般在25—30人,小学我们参观的学校班额也有15人左右的。他们的课堂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和能力锻炼的天堂。课堂上学生4人或5一个小组,没有单独课桌,每小组只有一张大桌,课桌排列也不很讲究。他们的教室四周全是黑板,很少看到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授,更多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一起的合作与探究以及教师针对学生的一对一的研究问题和辅导。一节科学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们合作在搭建建筑物,教师和学生共同实验验证当地震来临时怎样的建筑不容易倒塌。这种学习方式尊重的是学生的探究欲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而不是教师的简单的给予。他们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教无定法。他们强调的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张扬,重点在于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同时我们认识到美国的课堂是是“问题解决”式的课堂。它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它是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情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即合情合理的常规性问题,特别是并非显然的非常规性问题,问题解决的途径不是单一的。因此他们提出“开放式答案”这个概念,即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无数解的。

6.多元透明的教育评价

美国在选课走班机制下,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元透明的,主要采取以下评价方式:

(1)成绩量化、等级化

在我们了解的学校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不是采用百分制,一般会用A、B、C、D这些等级来量化。而这个成绩的等级是由家庭作业、平日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学校测试等几部分综合而成。学校测试既有单元考试,也有学期终结性考试。学生学校测试与州考、学区考试综合评价。

(2)考查方式多元化

大部分学生的测试因科目不同,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如“科学课”的考查,会让你动手测试做实验;“社会学”会让你上网查资料,写一篇调研报告,或是制作一个展板等。

(3)汇报方式人文化

学校会把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用喜报或者书信的形式通知每个家长,每一个学生知道个人自己的成绩,而不是全班的成绩。学生个人成绩是有隐私的,但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是榜上公布的。

(4)奖励方式多元化

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学区的最高教育机构领导学监会根据学校教师的推荐,投票选出学监奖。同时还有学校荣誉奖、校长荣誉奖、学科优胜奖、活动项目奖、赛季奖、社区义务活动奖,这些奖励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评价因素,也是申请大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7.全员育人保证课间选课秩序

在参观期间当下课铃响之后,所有教师会迅速到达各自执勤岗位,并在教室门口等候学生上课。这除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之外,我想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早已深入每个教师心中,这可能是最好的对全员育人的解释。

美国的基础教育让孩子们对未来有了不同的展望,美国的基础教育并不像中国的基础教育这样的严格。学生的压力很小,在上课之余,学生们有时间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课外的活动,社会活动,都让孩子们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孩子们的眼光不局限于学校所学到的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中国的孩子在上大学之前,所有的孩子恐怕对未来都是一样的展望。我们没有兴趣可谈,很少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甚至很多孩子大学选的专业并非自己所爱。而这样诸多的原因都使得中国的孩子对于学习失去了兴趣。美国的学生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入自己喜欢的大学开始全新的生活,而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带着终于熬出头的心情开始大学的生活。都说美国的大学好进不好出,中国的大学是不好进好出。美国的学生真正开始学术学习是在大学,大学是一个人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年人,思维敏捷,有大把的精力和体力可以用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学习上。中国的学生上了大学就开始混,身边没有了父母,没有班主任,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的学生,有多少学历能和能力画等号的,应该是屈指可数的吧。其实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差距不是上大学后产生的,从基础教育开始,我们的学生就已经和美国的学生产生了差距。这些差距不光是学生之间的,更是教育体制之间的差距。我认为教育体制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还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中国的人口基数大,经济实力不如美国,资源的配置更不如美国。中国教育的发展,仍然依靠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德育论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些矛盾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些矛盾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句话道出了德育氛围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不用说,良好的德育氛围能对学生德育工作起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则是阻碍学校的各方面工作。

各种不同的研究报告都提出过对孩子成长最有影响的是几个方面,例如家庭,学校,同龄伙伴,大众媒体等等。一致的是,在诸多研究的各个方面中,家庭一般都是放在首位的。由此可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首要,父母的作用是永远没有办法代替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教育一直在教育中占据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岳母刺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是从近代开始的,迄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程。即便学校教育的历史并不悠久,但随着其迅猛发展,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校教育逐渐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淡化了家庭教育。不过,庆幸的是,时代的发展又再次让人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谁主谁次的比较还有争论,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辅助,也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延伸。不过,大家逐步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相当重要,要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

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各自的特征,而这些特征表现了这两种教育既是互补的又是矛盾的,所以,我们先简单的比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特征。

一、启蒙性和后续性:

毋庸置疑,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从孩子出生之时起,他就要接受教育,此时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完成的。人一生所必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如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嗅觉能力、触觉能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大都在这个阶段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学校教育具有后续性,因为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已经在能力、习惯和品质等方面有了相当的水平,学校只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

二、 一贯性和阶段性: 绝大多数的孩子从出生起,至少到自己独立生存为止,是生活在家庭的稳定环境中,因此,家庭对人的教育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

学校教育则有阶段性,且学校环境在不断变化,历经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在每一个阶段内部又会有学校、班级、教师、同学等小的环境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会对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血缘性与业缘性:

家庭环境里,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是固定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教育双方有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在情感上对教育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父母的天生的权威性也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要素。凭借这种亲和力和权威性,家庭教育可以解决许多学校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是一种业缘关系,是非固定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以及教师的权威,都和家庭关系中的情感与权威不是同样的类型。同样的,凭借这种业缘的情感与权威,学校也可以解决许多家庭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盲目性与科学性:

对多数家长来说,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教育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所以在教育方面显示出盲目性。不太注意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也不懂基本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因此多数家长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教育效果。甚至有些家长放弃了教育的责任,把教育责任全部交给学校。不过,随着整个社会对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家长在这方面会逐步提高,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家庭教育更加有效。

而学校教育中的教师,是经过专门培训的职业教育者。他们的教育方式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因此教育的效果更突出。

通过以上的比较,就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既互补又矛盾的。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如果双方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精诚合作,就会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则有可能相互抵消。鉴于有可能出现后面一种情况的不良后果,本文着重列举一些笔者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所遇到过的几个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矛盾的几个例子,以供同仁们探讨研究。 早在09年,笔者就曾经看过一份有关中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问卷,从中看到了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令人忧心的现象: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盲目性太强。此项调查与笔者2011年所任教的中学极为相似,由于大多数家长文化素养偏低,所以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龙”之方,他们说不清家庭教育的真正含义,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更少对孩子进行成才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一切只是任由其“自我发展”。

举个例子,当时我班上有一位女生,我们暂且叫她为A。该生上课时总是昏昏欲睡,即使不困也要俯身趴在课桌上,我想着:才刚进入初中,学习时间并不是很紧迫,学生的作息时间里面已经保证了足够的睡眠时间,何故还会如此?轻声询问她,答曰:读不进去。读不进去?是心里不想还是能力真的不行?再细问,她答曰:我真的不想读书,但是妈妈说,睡也要在学校睡三年,至少以后可以跟别人说我也上过中学。

此事颇令我震惊,这里涉及了一个问题:你在为谁读书?在A的眼里,她是为了完成妈妈的“睡也要睡三年”的任务而来学校读书,而在妈妈的眼里,女儿读书只是为了可以和别人说她女儿也上过中学。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此家长的文化水平应该也是不高,她甚至认为读书是为了不失面子。

在这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在学校教育当中,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最好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内部动机,这样学生便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如果仅仅驱使于外部动机,那么学生就只会成为外部动机的奴隶。在A身上体现出来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致使原本应该是快乐的学习,却变成了一件应付的苦差事。

另一个案例是一位男生B,该生上课的时候容易与老师较劲儿,如果说是在学习知识上面较劲儿,这有可能是一件好事,然而该生却并非如此。在他的眼中,老师毫无权威可言,上课挑老师的毛病,浑身好似长了刺儿,又说不得,一说,顶撞得更厉害,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们上课。作为班主任我私下里找他谈话,询问他为何如此?他歪了歪头,眼里尽是不屑,“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爸都知道。”于是,我想着应该与其家长沟通了,一通电话,他的父亲赶到了学校。一进办公室,我还没来得及询问,该家长就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儿子,是不是读书读得太辛苦了?走,老爸带你去街上逛逛,吃点东西放松放松。” 该父亲全然不细问孩子的在学表现,一心只顾着溺爱孩子,想着孩子是不是饿了、累了,却忽略了对其品格的教育。如此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只能培养学生自私自利之心,使孩子养成目中无人的劣习,不懂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一切只以自己的喜好为判断依据,难以接受学校的各种教育。

第三个案例是一位女生C,她本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乖学生,团结同学,对待老师也彬彬有礼,为此班级还选她担任了班干部。然而这样一位学生,在开学一个月后的某一个周末却因为接到了一通恐吓电话而不敢来学校上课。带着一团疑问,我立马将此事先上报学校德育处,并即刻开始着手调查该女生平时与哪一类人交往。正当我准备与她家长通话时,该生的哥哥先打来了电话,劈头盖脸将我骂了十几分钟,中间我完全插不上嘴,骂的内容也不堪入耳,无非就是炫耀他有背景,谁敢欺负他妹妹,他便炸了学校云云。等他骂累了,我冷静的告诉他:学校正在调查处理此事,如果真的担心学校处理得不妥,家长可以亲自来学校办公室找老师、领导,给我们提出意见或建议,我们肯定是乐于接受。然而他却并不罢休,只是一个劲儿的责骂,一个劲儿的“担忧”:如果你们学校查不清楚,我随随便便也能叫上十几二十个兄弟去你们学校闹,如果你们不能保证我妹妹的安全,那教育局的某某长跟我也是很熟的……

如此一来,他倒是开始威胁起我来了!这样的哥哥!

后来,经过细致的调查,我也终于知道该女生为何会被威胁了。原来在她的家庭教育里,但凡能够在社会上混的人,才是有派头有威风的,所以,该生一入校,便也学着她哥哥那般,在学校结识了几个高年级的女生为干姐姐,从而也把家庭里受到的不良风气带到学校来了。“我们家也是有后台的!”这是该生的哥哥亲口在电话里妄图“吓”我的,相信他也可能这么“鼓励”过他的妹妹。

细细回顾这些经历,我想起了受不少教育人士认同的这么一种说法——“5+2=0”,即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教育效果为零。虽然此说法有些偏激,不过也反应了这种相互抵消而带来的不良后果。通过分析以上几个实例,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育目标的差异。学校教育更注重社会性,目的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家庭教育更注重个体性,注重孩子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这二者其实并不对立,但如果各自强调过度就会造成矛盾。例如案例A。

二、教育方法的差异。在不考虑对错的情况下,每个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都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但由于缺乏沟通,有可能使本来都正确的教育方法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方法运用不当的情况,那么矛盾就会更大。笔者列出的案例B该是此类。

三、教育理念的差异。在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育理念更新更快,而家庭的教育理念则相对滞后,从而造成矛盾。C则偏向于这一类。

四、教育责任的认同。既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大教育不同的两个部分,因此就既有共同的教育责任,也有差异性的分工。如果能认定自己的责任并尽到责任,就会形成教育合力。如果相互推诿,相互指责,就会加深矛盾。案例C的哥哥则属于后者一类。

有了问题,就要寻找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要消除矛盾,达到互补,首先要多沟通。各自为政,不相往来,不能及时了解对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学校有责任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家庭也有义务和学校配合。在沟通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发现各自的问题及时纠正,才是正确的作法。其次是互助,不仅要尽到自己的职责,而且要帮助对方更有效的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和家长应该是合作者,共同完成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另外,还是注重自身的提高,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家长,正是因为多数家长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所以更应该在学习提高上多下功夫。

教育下一代,是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我们应该携手并肩,共同为下一代的未来,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光泽二中

陈晶 2013-11-12

第四篇:与教育专家对话享受教育的幸福

——读《班主任突围》有感

广汉市宏华外国语学校唐安琼

暑假里读了陈晓华老师的《班主任突围》,心里充满了幸福感,为晓华老师感到幸福,也找到了自己不幸福的根源。

晓华老师是位高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如朋友,是学生心目中的“老大”。管理班集体采取部落责任制,七个部落首领和部落成员完全由学生组成,实行民主管理班集体,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尤其令人敬佩的是晓华老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班级在线论坛、博客,随时保持与学生心灵沟通,一次又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又建立起了他与家长的良好关系。能得到家长信任的老师,他是幸福的老师。

书中呈现了大量的班级活动、学生留言、家长留言的实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大到班级管理,小到督促“老大”戒烟,给“老大”过生日。在佩服学生的能力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晓华老师从教育中得到的幸福。坦诚相见,真诚相待,学生与老师,与老师的家庭居然可以有那样密切的关系,似乎班级和晓华老师的那个小家庭就是一个整体。如此的威望,如此的殊荣,有几人能享有? 有什么能比“为我们的孩子,也为你自己的孩子保重身体”的留言让老师更为感动的呢?过生日了,校园里到处充溢着为晓华老师过生日的气氛;几十年都戒不了的烟,学生竟然“软硬兼施”“围追堵截”让他戒了。戒烟的日子,充满了幸福的感觉,也充分显示了老师和学生朋友般的关系。师生之间具有高度的信任感,这是教育的成功之处,也是教师的幸福。

《班主任突围》一书呈现了一位教师博大的爱,也展示了教师收获的广泛的爱。正如晓华老师的教育名言“把教育的诗意和希望播撒在学生心中”所说,一个对学生真正有爱心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从而也能爱老师。为什么我们遇到调皮的学生就会心烦意乱甚至脾气暴躁呢?也许正是我们心中缺少那份爱心,不能将学生的成长视作一个曲折的过程,不能用很好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成长,到最后我们怎么能够收获爱呢?

如同许多老师一样,晓华老师也遇到了难以管理的学生,但他对学生给予了高度的信任,充分发动学生管理学生,轻松地处理了棘手的问题。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事事处处都亲力亲为,费力不讨好,学生没有多少自主性,也觉得厌烦,虽然初中学生比之高中学生少了些自觉性,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却是教育的共同目标。因此《班主任突围》其实在告诉我们如何让班主任自己也让学生冲出重围,轻轻松松地享受教育的幸福。

书中“自主管理”“家校合作”“享受教育”等篇章洋溢着晓华老师的智慧和爱心,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个名师所受到的尊重和爱戴,他付出了大爱,他收获了大爱,他是幸福的(他将教育视为“享受”,能不幸福吗?)。当我们在倍感职业倦怠的同时,还有许多像陈晓华,李镇西老师一样享受教育的老师,我们作何感想?也许我们真应该多一些爱心和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之中去,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吧。(2010年8月18日)

第五篇:家庭教育论文-现代家庭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就每个人的生活时间来看,生命中的三分之二也是在家庭中度过。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提醒您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一般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怎样教育孩子,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最初的痕迹,好的家庭儿童教育观就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塑造美好的心灵。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研究中,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严重后果。近几年,有不少熊爸熊妈,采取棍棒教育的典型事例。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份的溺爱,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如何爱孩子,而一味娇惯、包办代替,造成目前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下降,阻碍了儿童的正常发展。高尔基讲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 ,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每一位家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子女,决不是一家一户的个人事,而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太切。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 对孩子限制保护太多,忽视了孩子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家长大多不习惯把孩子当成一个能动的、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来看待。这一问题在学龄前的家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突出。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有一种定势思维和习惯势力在束缚我们: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即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就注定是父母的附属品。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孩子采用爱的承包制,几十年

甚至终身不变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在教育方法上则采用“包、保、抱”即包办一切,保护过头,不放心、不放手抱着孩子长大。这一切除了使孩子依赖还是依赖,不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家长应适应时代要求,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敢说能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们能动会做;解放孩子的脑,让他们敢想会想;解放孩子的腿;让他们会走、会跳、会跑。

三,正确的鼓励不够,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平时,我们常常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妈妈,让我来试试吧?” 妈妈说:“算了,算了,你不行!”

随着孩子知识经验的增长,身心心智的发育,孩子越来越对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充满信心。他们十分渴望帮助成年人,甚至独自去干这干那,渴望体验那一份成长所带来的喜悦。这时,做父母的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尝试他所想干的事,大胆地去运用那份正在发展成熟中的智力、能力,这样做会保护和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应该向孩子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能行!”而不应该怀疑孩子的能力,从而阻止孩子的行动,压抑他们那种跃跃欲试的念头,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四、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使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

现在大多家庭,是 “

四、

二、一”的家庭模式,往往使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父母对儿童的保护过度,使儿童产生对父母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后,不敢自己独立睡觉。还有到大学后,不知道鸡蛋怎样吃?而在美国家长让孩子从小

“自找苦吃”,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在日本,乘火车、轮船旅游时,跟随大人旅游的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旅行包,里面装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日本教育孩子的格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相比之下,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包办太多了。一个人不吃够足够的苦,他的人格就缺少必要的因素,人要全面发展,做对人民有用的人,就必须学会吃苦。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你首先要学会吃苦。”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最重要的基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形象着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是当前重中之重。那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如何根据子女的特点,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品质呢?

1、对儿童的要求符合儿童的实际水平,避免过高期望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父母对儿童的过高期望,不切实际,往往会适得其反,成为儿童沉重的精神包袱。因此,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才能达到动力作用,鼓励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

2、要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自己的选择。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

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3、培养独立性,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特别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可以模仿学习各种社会交际的能力,在同龄伙伴中,他们才能体会到平等与公正,才能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如父母过于阻止儿童的正常交往,对儿童的社会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形成乐于交往、善于合作的性格,如同情、互助、真诚、豁达、友爱、温和、爽朗、幽默等。还要教育孩子划清正常的人际关系与“拉关系” 的界限,防止他们受“拉关系”“走后门”的等不正之风的影响。

4、提供锻炼意志的机会,对子女不要过度保护。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发展各种能力。

总之,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二十一世纪需要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应具有自觉进取的精神、扎实渊博的学识、创新应变的能力、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强壮扎实的体魄。作为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来办。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

循循善诱的导师,而且还是真诚的朋友,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国际拓展官网

上一篇:小学课程设置情况说明下一篇: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