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第38条

2022-09-10

一、新旧条例之比较

新条款三十八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与服务。若商品或服务与食品安全标准不相符, 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进行更换或退款, 如果对消费者产生人身伤害或其他不良后果, 则必须依法承当法律责任。由此我们能够看出, 新出台的条款在下列内容上进行了变更: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根据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于新条款的变更, 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1.新条款强调了食品生产者, 扩充了食品生产环节;2.新条款区分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概念;3.新条款将食品安全提到核心层面上。可以说, 新条款以《中国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对原条款进行了更改, 强调了食品安全, 对食品安全这个概念进行了扩大化解释。

二、食品安全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第38条着重强调了“食品安全”, 删除了“食品卫生”这个概念。其实, 可以这样理解, 在总括的层面上来说, “食品安全”是包含“食品卫生”的内容的, 食品卫生并不代表食品是安全的, 而安全的食品应该是符合食品卫生这个标准的。因此,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在此条例的变更上可以说较全国其他城市是先进的。

在人民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 食品安全问题并不突出,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却愈来愈让人揪心。究其原因, 显然是随着人们对于经济的追求越来越极端化, 忽视了正常的经济交易要求, 也逐渐背离了道德底线。食品消费者对于劣质食品的辨别是基于食品质量的经验品特性, 所谓食品质量的经验品特性是指, 食品属于后验性产品, 食品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之前仅仅可以直接了解到食品的外在特性, 而食品的新鲜度、口感、味道等食品内在特性只有在食用之后才能够具体地了解到, 从感官上是无法辨别食品质量的好坏的。[1]简单说来, 食品消费者只有在受骗之后才能够对劣质食品有所辨别。证实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食品消费者之间对食品安全信息掌握得不对称, 导致劣质食品的大量滋生, 加之市场监管不力, 造成了劣质食品在食品市场上的畅通无阻。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及对策研究

(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性

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不仅仅有直观性的身体健康方面的伤害, 还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长远危害, 例如环境污染、化学物质滥用导致的动植物不良发育等。食品安全带来的危害可谓是相当复杂的, 不法经营者经营的劣质食品不仅影响了食品消费者的正常食用, 而且还给食品消费者带来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给其造成不安全的食品购买心理, 这种感觉会在食品消费者之间加以传播并被扩大化, 食品消费者凭借劣质食品给其心目中留下的不良印象对市场上的同类食品一概产生怀疑, 从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安全交易。例如一段时间内, 笔者的家乡都禁止饭店销售豆芽, 原因是有批劣质豆芽流入市场, 为了避免造成食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问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豆芽都处于滞销状态, 而据笔者了解, 这批问题豆芽是由外地流入, 而本地豆芽并无此劣质情况。由于外地问题豆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地豆芽的销售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谓是毫无收入。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合法食品经营者的利益, 而更有甚者, 有部分合法经营者看到市场上劣质食品如此畅通甚至还能从中获取巨额非法利益, 便会转为非法经营, 因为在劣质食品的冲击下, 合法经营的利润已经很微薄了, 这样一来, 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难以控制。

(二) 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的长期存在, 就会影响人们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 会使人们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 进而对我们的政府产生信任危机。《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第三十八条在关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个层面上以食品安全为主要标准, 不仅能较大程度上使得消费者权益得以保护, 也间接的促进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1. 食品生产经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第38条以《食品安全法》为主要依据, 在原条例的基础上拓展了食品生产这部分内容, 清楚的规定了食品生产者具备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食品生产主要包括了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食品制造, 即是把原料或者半成品加工为专供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的流程;另一方面是食品加工, 即是将原料、半成品的大小、纯度、形状进行改变, 让其能够符合食品标准规定的操作过程。[2]食品经营一般来说包含了食品流通以及餐饮服务两部分。食品生产和经营作为食品流通的两个重要环节, 我国有严格的规定并设立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所谓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是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允许食品供应链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主体和其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的一种执法行为。

2.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

其一是, 社会责任, 所谓社会责任, 指食品生产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 即首先保证其生产的食品是安全的, 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者应当对消费者和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底线。[3]另一方面, 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提供食品的一方, 有义务告知消费者食品的正确信息,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及时实现。可以说, 食品信息事关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生命。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以诚信的精神来承担社会责任, 重视售后服务, 建立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渠道, 对不安全的食品应通过换货、退货等方式, 主动实施召回的责任, 最大可能地消除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食品生产作为提供食品的第一道程序, 必须从法律上严格对食品生产者进行约束,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第38条增加了食品生产者体现了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面性。

其二是法律责任,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还必须以法律的手段对于不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予以严厉的打击。应当从食品安全侵权的法律特殊性出发, 根据不同情形的危害情况, 确定不同的承担责任的方式。对于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健康, 触犯《刑法》的, 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加大惩罚力度。虽然法律对于食品安全的保护有着民事、行政、刑事不同情形的处罚, 但是现实中, 食品安全问题更多的是涉及到触犯公民较小利益的不法行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作为地方性法规能够结合本地区实际作出具体的规定, 更有助于保护公民的食品安全和合法利益。而第38条的修改也体现出了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全面惩罚性。

四、结语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在此条例的变更上以《食品安全法》为主要依据, 强调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而且也增添了食品生产这个环节, 强调了食品生产者的相关责任。可以说, 此条例带来的正面意义是较为突出的。它有利于全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有利于我国社会市场秩序的平衡发展,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前不久,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正式向社会公布。那么, 有关征求意见稿的一些条例的变更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新维权措施呢?相信这才是社会所关注的, 老百姓所期待的。文章主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修正征求意见稿) 第38条为探讨方向, 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进行浅淡剖析, 希望能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体层面上的实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生产,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青梅, 吴士健.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岱宗学刊, 2004.

[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2012.

[3] 吴景明, 雅客.我国新消费形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基于经济新常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策略下一篇:互联网金融下加强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