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2022-09-11

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在自身已有经验基础上一个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

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抽象性特征则共同决定了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语文新知识以前, 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现实的背景常常可作为语文知识的发生发展提供情境和源泉。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从学校获得的 (间接) 经验要比在校外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 (直接) 经验多得多, 也更为重要。而正基于这些校内校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学生才能通过各种活动将这些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思考现实世界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 并由此发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 成为学生主动建构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具有科学的学生观, 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知识的容器”到思想者、创造者的转变。教师必须将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主体, 与学生共同地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与学生共同地分析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与观点, 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 更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赞赏, 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有效的语文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 注重学生发展的语文知识学习应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交流,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有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向学习的内部动机 (即学习的内驱力) 。而要想实现这一转变, 除了让学生经历挫折、获得成功的体验外, 更多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等体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去探索知识和体验, 能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获得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认识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态度。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让学生经历“做知识”的过程, 并从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同时, 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是他们能真正从事思维活动, 并表达自己的理解;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时间来反思, 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应提倡自学, 使学生经历一个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知识学习过程, 使其有机会运用自己的经验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并从中学会学习。

3 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过程

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教育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新的学习方式促进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尤其是学习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学习动机、对学习价值的认可、对学习对象的喜好、成功的学习体验、适度的学习焦虑成就感、自信心与意志等都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就学生的个体而言, 多种风格的认知方式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认知结构保证。因此, 教师应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提供知识交流的活动, 使其能在活动中感受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 促其全面发展。同时, 学生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有助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 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 从而达到个性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把学生的一般发展视为首要目标, 把教材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起点和素材, 使他们在对学习内容的处理过程中获得发展从而使学生有机会逐步建立对同一知识不同层次的理解, 同时也使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与学习过程相适应, 促其日有所进, 有所发展。

4 教师应关注自身和学生“知识的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学习如何学习知识, 如何探究、创新, 而教师要学习的则是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活动, 这两种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是互动的, 发展的。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 应该不断地研究和反思, 既要研究每一个学生, 又要研究自身;既要总结教学中的收获, 又要反思自己的教训与不足,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在反思教学时间的同时, 教师也应该成为更深入探讨学生学习的研究者。教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 他每日的工作与生活就是鲜活的教学实践, 没有谁能够比教师在教育理论的研究方面更有发言权, 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反思, 将自己的经验升华为教学理论, 这将更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 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 也有助于自己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 有助于将科学的教育理论合理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水平。关键是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写学材及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教师应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使教学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 应富有挑战性。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应名副其实, 使学生从自己以有经验的交流与活动中, 通过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并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同时, 教师应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和更有生气, 从而也更加有效。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在摘到知识的果实, 并让学习成就感始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历程。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实效?本文拟从学生学习的知识建构、学习过程的丰富性、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及所学知识的内化诸方面加以论述, 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关注,学习,过程,优化,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 张晖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组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丁振刚.新课标政治课堂优化之我见[J].生活教育, 2006, 10.

上一篇:基层团组织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教育研究下一篇:当前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