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2022-10-16

1 引言

零售业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介, 是商品流通的终端环节, 也是我国第三产业中成长较迅速, 市场化、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 零售业保持了持续高速成长势头。目前我国零售业已形成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资本多元化、和谐发展的局面, 零售业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同时, 市场化、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快速进程, 意味着中国的零售业市场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也使中国零售业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激烈竞争和战略变革。为了综合评价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本文从财务效益、资产质量、偿债风险、发展能力四个层面构建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对沪深两市53家零售业上市公司2012~2017年三季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并对零售业战略选择提出发展建议, 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2 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 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背景下, 商品流通采取票证供应方式下配给模式, 客观经济环境制约了我国零售业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 一方面有效缓解了生活消费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另一方面又急剧释放了新的消费需求, 买方市场迅速形成,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 在实践上催化零售业整体格局的变化, 在理论上促进零售业态演进的探索。近40年来, 我国零售业取得的进展具体表现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资源要素型经济向发达商品型经济转变、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转变、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转变、市场容量迅速扩大, 市场微观主体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等六个方面。

3 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本文选取了53家沪深两市零售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样本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 (巨潮资讯网) 披露的2012~2017年三季度连续五年及一期的财务数据, 分别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四个层次对零售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

3.1 财务状况分析指标的选取

对零售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的前提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本文在参考现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依据科学合理和客观可比的原则建立如表1所示的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指标体系。进而选取了53家沪深两市的零售上市公司2012~2017年三季度连续五年及一期的财务报表资料, 分别从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成长能力 (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营运能力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四个层次, 共计12项指标对零售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3.2 零售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所选样本公司2012~2017年1~3季度连续5年及1期期间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关于盈利能力的变动趋势。根据图上数据显示, 53家样本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自2012年开始逐年走低, 并在2015年达到最低值, 为-2.73%, 之后在2016年大幅上升, 达到5.31%, 而在2017年1~3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又下降到5.48%, 表明我国零售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状况波动较大。总资产报酬率自2012年开始逐年走低, 在2017年1~3季度达到最低值3.70%。从总体上来看, 受互联网零售企业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冲击, 传统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在逐年下降。

3.3 零售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所选样本公司2012~2017年1~3季度连续5年及1期期间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关于偿债能力的变动趋势。根据图上数据显示, 53家样本公司近5年及1期期间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逐年增加, 分别从2012年的1.09、0.73上升至2017年1~3季度的1.27和0.95, 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总体上是稳中有降的, 从2012年的58.72%逐步下降, 到2017年3季度降至52.31%, 也说明了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从2012年起增加了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比例, 在增强了短期偿债能力的同时, 降低了负债的比例, 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4 零售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所选样本公司2012~2017年1~3季度连续5年及1期期间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等关于成长能力的变动趋势。根据图上数据显示, 53家样本公司近5年及1期期间总资产增长率为正增长, 增速呈现一定的波动性, 其中2012年度增速最快达13.17%, 2017年3季末增速最慢为5.09%。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则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14年度触底后开始反弹, 净利润的反应则滞后一年, 增长率在2015年度触底后开始反弹, 且增长速度超过营业收入增长率。

3.5 零售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所选样本公司2012~2017年1~3季度连续5年及1期期间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关于营运能力的变动趋势。根据图5上数据显示, 53家样本公司近5年及1期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其中存货周转率从2012年的14.40逐渐上升到2016年的25.08, 在2017年1~3季度下降到16.15, 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则从2012年的1629.77上升到2014年2510.66, 之后逐年下降, 至2017年1~3季度仅为226.62, 表明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的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在下降。

根据图6数据显示, 53家样本公司近5年及1期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从2012年的2.66下降到2017年1~3季度的1.79;总资产周转率从2012年的1.31下降到2017年1~3季度的0.76, 表明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在下降。

4 我国零售上市公司战略选择的建议

我国零售业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间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可喜业绩, 尤其是2008年, 面对严峻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 我国零售业仍保持了快速增长。面对可喜的成绩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零售业持续发展还面临一些难题, 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未消失, 互联网零售企业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冲击。因此, 建议今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提升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4.1 规范零售业的竞争环境与商业网点布局

规范内外资零售企业竞争环境。国内一些地方政府, 迄今为止, 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 仍然在批租土地、采购、税收等方面给予外资零售企业一系列超国民待遇, 使本土零售企业处于极不公平的竞争劣势地位。在某种程度上, 这些问题影响到本国零售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 政府部门应走出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旧思维习惯, 取消各类外资零售企业享受的优惠待遇, 并且对内外资零售企业一同实施法制化管理, 以便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此外, 法律上应严格禁止拖欠供应商货款, 强行摊派入场费、赞助费等行为, 执法机关应该严格检查, 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就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如此才能为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在商业中心的选址设置上, 结构要科学, 布局要合理, 形成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和创造城市商业购物中心的氛围。同时, 要积极发展社区商业业态, 重点发展并促进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中小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和折扣店, 以满足居民消费便利化发展要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体系, 以区商业中心为主导, 以社区商业为基础, 以专卖店、专业店、商业街为特色, 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城市商业结构。

4.2 鼓励零售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现代零售业更加注重现代化管理, 强化企业管理、改革行业管理、完善市场管理, 构建战略管理、规划管理、技术管理、市场管理等有机结合的现代服务业管理体系, 从管理创新谋跨越发展, 向管理创新要经济效益。因此, 零售企业只有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零售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首先, 要加强各项商品的品类管理, 通过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深入研究, 科学设定商品排放位次;其次, 要加强物流管理, 提升物流效率, 重点加大对连锁物流建设和配送中心建设方面的投入;再次, 加强库存管理, 及时登记库存信息, 引入补充订货系统, 注重商品盘点;最后, 要加强运营成本控制, 节约各项经营开支。国家对于积极开展经营方式探讨的企业应给予鼓励和资金支持, 给予经营效益良好的零售企业奖励, 并宣传其先进经营方式, 可以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表彰总结经营方式创新的企业, 并将先进方式进行推广。有了国家鼓励和支持, 零售企业开展经营创新才有动力, 经营效益才有望进一步提高。

4.3 提高行业培训水平, 加强从业人员素质

随着零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并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后应进一步加大行业教育培训投入,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行业人才队伍。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对零售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在管理人员的培养上应积极向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学习, 学习其成功的培养模式, 鼓励管理人员主动学习进步, 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方案和职业规划方案。要想人才培养得到规范, 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高级技术人才认证标准, 保证行业高级技术人才评定有章可循, 改变行业中存在的标准各异, 各种职称人才鱼龙混杂的现象, 使得所评定的高级人才更具威信力。加强沟通能有效促进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的合作交流, 互相学习长处, 扬长补短。可以采取行业内部及行业之间互派员工学习交流经验的方式进行, 既能提高员工积极性, 也能学他人之长。要在行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气, 必须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倡导诚信, 提高每位员工的责任使命感。将诚信服务、诚信经营贯穿到行业内部, 每个人都应恪守诚信准则。

4.4 重视区域化自有品牌做大做强

近年来, 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特点是“跑马式”圈地, 盲目进行门店扩张, 导致很多门店设置缺乏必要调研, 经营效率低下, 甚至关门倒闭, 另外就是门店分布不均, 大城市门店较多, 二三线城市却受到冷落;东部地区零售业较发达, 竞争十分激烈, 而西部地区零售业落后, 无人问津。今后零售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仍会继续加剧, 国家更应重视区域化自有品牌的发展策略。区域化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注重效益提升和差异化经营, 其次才是规模扩张, 而不是采取传统的先扩张规模再注重效益和差异化。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在区域市场里采取深耕细作战略, 充分利用区域市场边界狭小的特点, 就地开展商品采购, 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科学调研和精确计算, 达到区域市场网点布局的科学合理。国家尤其是当地政府应积极帮助零售企业充分了解当地市场, 将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公布, 同时还要帮助企业明确自身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 确定产品方向。各地政府应加强对自有品牌的扶持, 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对于有实力的区域零售企业资金上简化贷款环节, 税收上给予优惠, 技术上提供帮助, 加快做大做强自有品牌。

4.5 加大信息建设资源投入, 推动电子零售快速发展

我国零售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 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置于重要的地位予以考虑, 制定出台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因此, 零售企业应抓住机遇, 提高信息化程度, 推动电子零售业的发展。搭建具有供应链协同、管控和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是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核心内容, 它能使企业内部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搭建供应链需要具备相应的软硬件水平和必要的操作能力。信息化建设的精髓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采购、库存、销售、结算等各种渠道中去。因此, 国家应加大投入, 鼓励零售企业和技术人员研制更加高效的供应链条,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每一个环节。帮助零售企业建立电子采购、电子结算和电子盘点库存等系统, 将电子商务更好地应用到经营管理中去。

摘要:零售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市场化、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零售业态在短短40年间走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60年间才经历的零售业态发展历程,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也使我国零售业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激烈竞争和战略变革。本文从财务效益、资产质量、偿债风险、发展能力四个层面构建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对沪深两市53家零售业上市公司20122017年三季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并对零售业战略选择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 夏春玉.零售业态理论及其新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 2002 (7) .

[2] 王娟.全国市场和谐与和谐营销论坛观点综述[J].经济学动态, 2008 (4) .

[3]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课题组.2011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下一篇:浅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