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专业新工科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022-09-12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新工科”思路的提出, 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 也更加注重工科学生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以及工程思维的锻炼与养成。目前为锻炼、培养、提升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批以“科技创新”、“实践教育”为主题的科研实验室、教育教学基地不断涌现[1]。但整体看, 当前我国高校工程实践基地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2]。工程实践教学基地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但由于实践基地的功能多是模拟的, 缺少真正实践锻炼的工程环境, 当在遇到一些复杂性、棘手性的问题时, 工科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仍然不够, 动手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由于工程实践基地与工程教育不能有机融合, 科学完善系统的工程教育体系不能得到建立, 因此, 当前我国高校工程实践基地还不能很好满足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更好地建立满足“新工科”要求的实践基地, 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 就关于如何建设和利用好校外新能源专业新工科实践基地以及如何开展新工科类实践教学活动的问题开展调研, 本文提出了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发现问题给出了校外新工科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

一、校外新工科实践基地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为更好地实现新工科的办学理念, 校外实践基地的设立与建设是十分必要及迫切的。校外新工科实践基地的建设, 是遵循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是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的一条有效途径, 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辅助部分[3]。

国外高校十分注重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 国外高校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设立理论教学, 为之后实践奠定基础;在实践环节上,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 会建立多层次的见习、实习基地, 为工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在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引导下, 工科学生会在工程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接触实际工程问题的机会明显增多, 工程思维以及对工科的兴趣由此养成并得以充分释放, 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其适应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校外实践基地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以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工科专业, 教学实践基地的设立与建设更是优化工科人才质量的基础和必要前提[3]。

在“新工科”背景下, 对于新能源等工科专业, 若没有设立校外实践基地, 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相关工程实践就无从开展, 专业知识就难以得到掌握与巩固, 进而专业能力就不能得到提升, 难以符合专业相关行业的需求。建立、健全与工科专业相对应的校外实践基地是顺利开展工科学生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4]。因此, 建设工科校外实践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提升其未来人才竞争力, 为国家社会输入一批批优秀的高级工程人才。

二、新能源专业新工科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多由于办学层次、定位以及前期基础等局限, 在建设实践基地时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 现总结如下:

(一) 现阶段, 各地方高校新能源科学

与工程专业开办时间都不长, 教育部2018年刚刚出台统一的培养标准, 各高校的实习实践培养方案也都正在调整中, 如何根据企业需求培养最适合工程需要且具有实践“工程思维”的应用型人才, 是实践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二) 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的基本认识不足, 缺乏积极性

由于高校办学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相关知识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同行业中企业所追求的是利润与经济利益, 两者设立的动机和目标不一致, 导致两者出现了合作办学的困难。

(三) 部分地方高校对学校新能源等相

关工科专业的宣传力度不够, 企业对地方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情况、科研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及科研成果等的认识不够深入, 导致部分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信任度不够, 进而舍近求远与知名高校合作。这样, 地方高校的地域、人才优势没有得以真正发挥, 不能更好地为企业全方位服务。

(四) 多数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

接在高校就业, 对企业了解度不够, 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锻炼环节, 无工程实践经验, 使得高校不能充分利用好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较难担负起培养新工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五) 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与实际的实践教学进程难以达成高度契合, 常常出现脱节

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都会包括课程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然而与工科专业对接的合作企业通常以生产为主, 企业的实践通常与当下项目对接, 与固定的高校的教学实践周期难以契合, 容易出现企业生产与高校实习相互制约的现象, 虽然两者有合作协议的进行沟通, 仍然会出现实习实践环节与企业生产冲突的情况, 这样对高校的正常实践教学带来了不确定性。另外, 受师资力量以及科研进程等的影响, 也会导致与教学计划不一致, 难以按时完成教学实践, 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三、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

寻找实践基地设立与健全的有效途径,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提升实践实习办学质量, 是当下多数地方高校面临的难题。针对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 提出了以下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 企业与学校之间扩大合作的领域, 除进行基本教学见习、实习之外, 更多的应该发挥高校科研优势, 与企业共同在项目开发, 产品研制、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横向交流与合作, 让学生参与到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中来, 通过项目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而项目成果也真正解决了企业需要, 从而提高了科技产品转化率, 真正实现“产学研用”, 达到校企合作共赢目标。

(二) 合作中找出各方的优势与缺陷, 有针对性的加以弥补

企业在培养新工科人才中的优势在于具有工程化的生产平台, 而高校则肩负地方人才培养重担, 在未来合作中高校可以对企业职工进一步进行理论以及学历培养, 让企业一线员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他们的教学反馈, 从而使高校教师更好地掌握企业对于知识的需要, 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很好的穿插进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三) 高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可以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资源进行更好地锻炼与提升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业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 定期或有计划地派遣中青年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驻厂锻炼, 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生产与管理过程, 这对于强化教师工程意识, 积累其生产实践经验, 更好地培育新工科人才具有极大帮助。

(四) 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监测与反馈机制, 形成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在实践教学进行过程中, 学生在企业参观、生产实践等过程中可以与学校、企业进行实时的实践教学质量反馈, 一方面可使学校、企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市场需求, 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认知, 从而更好地确立自身就业发展方向。在评估、监测与反馈的基础上形成实践环节评价标准, 从而为新工科建设提供实践环节提供评估方案。

(五) 加大对地方学校的宣传力度, 结合地域优势, 扩大学校的影响

地方高校借一些行业协会的年会、邀请校外专家的讲座、校庆、开学典礼等活动, 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形式各异的校企联谊活动, 增加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增加自身的影响。同时, 进一步提升校园官网的更新速度,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提升各专业的影响力。

新能源专业新工科环境下的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部门、跨地域的复杂的、全局性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努力, 需要校企的通力合作。

摘要:校外实践基地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养成职业素质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在研究了“新工科”理念下新能源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 就地方高校如何建设新能源专业新工科实践基地,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与综合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新能源,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1-6.

[2] 夏建国, 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3) :15-19+65.

[3] 张敏, 李继红, 蔡俊清.浅谈高校产学研校外实践基地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43) :30-31.

[4] 杨艳秋, 李伟凯.地方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机制与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30 (07) :157-160.

上一篇: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下一篇: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