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程师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工程师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监理企业业务局限性和不足也逐步显现,本文针对工程监理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思考。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转变随着我国各项建设法规和条例的出台,引发了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内在要求。

第一篇:企业工程师论文范文

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与工程建设企业管理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步融入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引领着我们的生活。引进信息技术后,工业发展速度有了明显提升,质量控制更加精准,同时大大缩减了企业的支出。企业的收益有了明显提升,资金保障更加充沛,带动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本文探讨了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与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现状,进而增强企业领导部门信息化管理意识、构建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创建项目管理数据库、提高软件的运用和开发力度、完善管理力度、建立企业风险评估机制、整体提升人员素养等管理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企业;管理;

1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与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现状

应用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辅助企业更好地开展风险管控。从现阶段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在具体实施阶段,阻碍其正常发展的问题是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信息技术要想在企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使其充分融入自有产业中,建筑类企业尤为显著。我国现阶段的施工管理技术受传统工作影响较大,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实际招聘阶段,人员考核除了要注重专业知识外,还要提升对实际管理经验的考察,以便更好地解决现有问题。但就现阶段的工作需求来说,这部分管理人才基本信息处理能力普遍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导致整体工作效率持续低下。但就现状而言,企业管理者没有足够的风险防范认知,过分注重外部市场大环境,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问题。此外,对内风险管控和防范措施不到位,内部风险管控点把握不够全面,单纯面对财务工作,缺少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管理者对自身的风险防范缺乏足够的关注,无法形成规范化的管控标准,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当面临重大项目或者重要决策时,现有资源略显苍白。

2 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措施

2.1 增强企业领导部门信息化管理意识

作为企业发展的领头人,管理者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认识,加强学习,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朝着正确的目标持续前进。由此可见,管理者思想的转变是决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直接因素。确定了最终的发展目标后,在日常工作中从人员、设备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信息化发展水平才会得到平稳提升。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思想宣传教育。严格按照企业现行管理制度,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动员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共同努力,全员都认识到信息化发展对企业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2.2 构建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

为了顺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参与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积极正向的心态迎接科技的进步,及时转变观念、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要敢于摒弃传统认知中的不足,与时代同发展,与社会同进步。从企业的利益出发,管理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时刻关注行业最新资讯。深入到市场一线,紧握竞争机会。对内合理压缩成本,为企业储备更多的资金保障。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打造新型多媒体平台,推进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各部门可以从信息管理平台中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资源,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成本支出更低、工作效率更高、经济收益更有保障。随着模型应用技术的不断优化,4D时代的到来,能够更好地辅助企业提前预测工程的发展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正确调整。结合现有4D模拟技术,可以提前模拟主体结构分布、内部选材以及现场施工工艺中的实际运用情况。通过进一步分析模拟结果,做好质量防控工作,及时找出潜在风险,并尽快解决。对于工程建设信息化而言,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不断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但是目前而言,很多的建设项目都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况,在时间价值的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对施工的安全以及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利用信息化平台,将交叉作业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其施工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利用,运用信息平台的有效功能,对传输的内部数据以及设计图进行良好的改善,进而提升问题的处理速度。

2.3 创建项目管理数据库

在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中,需要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在建筑项目的数据分析过程中,将每个模块的运用进行分类,并对数据库做好整理工作,确保搜索以及管理工作的便捷性。在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前,需要对信息资料进行研究,充分分析建筑的施工工序以及相关的连接情况,确保信息化系统管理设计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提升数据库管理的多样性,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对其中的条件进行考虑。在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中,还需要做好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运用,确保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信息化的知识进行熟练掌握,进而提升建筑数据效果发挥的可靠性。

3 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措施

3.1 完善管理力度,细化管理措施

就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而言,大到企业发展方向的制定,小到具体的一个工作细则,都要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来完成。管理工作越全面、执行力度越大,更能带动企业内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断壮大其综合竞争实力。综合以往建筑类企业的经验来看,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及行业最新资讯,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此外,施工单位在具体实施阶段,除了制度的运用外,还要打造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内部文化。充分发挥这些元素的重要作用,带动整个行业经济的稳步增长。对于现有管理制度的践行,企业要注重工作细节的把控,及时调整不合理现象,为企业指明正确的发展道路,激发自身更大的发展潜力。在工程项目的深入推进阶段,根据项目需求调整管理模式,强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

3.2 建立企业风险评估机制

从现阶段的基本形式来看,大多数企业在项目资金管控上都无法满足企业的当前需求,现场施工效率以及资金的收支都无进一步保障。从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来看,无法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整体管控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形成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标准化的管控流程非常重要。风险评估体系也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从预算规划到管控,从企业内部自上至下的全体员工管理,都要明确岗位责任,认真落实。要想确保评估体系的合理性,要从制度上逐步推进,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体化服务。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随时掌控财务部门的工作情况。风险防范工作要贯穿于整个项目发展的始终,形成标准的评估体系。从源头上提升管控效率,提升风险防范认识,抑制风险源出现,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3.3 优化管理机制,整体提升人员素养

在高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注重管理,在创新中求发展。要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提升现有人员的综合实力,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专注和热情。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大加速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信息工程技术逐步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国现有技术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在细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这就需要相关研发人员及时找出问题,确定最佳解决方案,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周帆.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居舍,2020(22):183-184.

[2] 徐浩伦.大數据时代工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2):190-191.

[3] 杜菊如,杨震.施企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施工企业管理,2019(9):83-85.

作者:王昌盛

第二篇: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变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监理企业业务局限性和不足也逐步显现,本文针对工程监理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思考。

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转变

随着我国各项建设法规和条例的出台,引发了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内在要求。从近年来我国国内工程监理企业运行实践来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只能提供阶段性的工程咨询服务和施工阶段的监理服务,其核心竞争力缺乏,还存在一些监理企业垄断区域市场的行为,很多小规模的监理企业难以生存,传统的工程监理企业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一、工程监理企业存在的问题

1.业务范围狭窄

我国工程监理服务最初定位为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但从我国具体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多围绕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而对于前期勘察和设计进行的监理较少。项目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过程,勘探设计和成本控制对项目管理好坏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我国项目监理企业在业务上受制于国家的强制性规定,也使得我国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受到限制,难以保证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2.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

我国很多监理企业存在监理人员资质不足的问题,大多依靠较少几个具有职称的工程师来完成企业的内部运作。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人多职现象发生,在缺少必要的监理人员的情况下,有的监理人员一人负担几个项目的监理工作,往往是挂名不管事,而将具体工作交由其他人员来完成,成为挂名监理人员。这样容易导致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理人员精力问题而导致具体监理工作无法落实,使整个项目的运作出现问题,拖延了工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3.部分监理企业存在不规范行为

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取费标准调整滞后,一些工程监理单位为了获得工程项目,通过低价竞争的手段来获得工程监理业务,这种低价拉拢客户的手段容易形成行业的恶性竞争。很多监理企业在低价中标后,由于标的额无法满足正常的业务开支需要,只能通过降低成本等手段来获得利润,或者聘用一些低端的管理人员充当监理人员,来降低人力成本开支,这种低价恶性循环业务导致行业发展受到影响。很多监理企业为了获得生存,而不是通过质量提升手段,而是短期的压低成本开支,减少人员培训机会,降低资金投入,这种低收入、低人才的恶性循环必然导致行业整体水平滑坡,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探讨

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局限性及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已经使其发展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而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逐步的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相接轨,它不仅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是市场发展的产物,比起工程监理行业更能合法合理的表达业主的权益和需求,保证整个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1.加强政府的调控管理

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过程,离不开政府的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政府需要通过掌握行业发展规律,借鉴成功经验,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项目管理工作。一是政府要严格约束工程监理企业,确保其具有一定的资质能力。对于进行不正当的价格竞争手段要坚决进行抵制,必要时候直接取消监理企业的资质。同时,也可以依靠网络的手段,来排查不合格的监理企业,强化社会的监督作用。二是政府要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弱化地方保护主义色彩,通过对市场的整合,减少行业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工程监理企业在进行转型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三是政府要重视安全性建设,建筑行业的效益性永远要服从于安全性要求的,不能因为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安全性的要求,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要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培育相关保险措施,完善相关保险法律法规,确保监理企业稳健经营,进而实现其顺利转型。同时,政府部门应该规范和完善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法律地位,如在工程监理企业的取费方面,应国际发展的需求,提高相关费用,吸引人才同时保障合理化的取费水平。

2.扩展业务范围及资质

在进行具体转型过程中,要运用项目管理手段来对业务进行拓展,要优先考虑向招标和造价咨询类领域扩展资质条件,在拓展自身业务范围的同时,向较简单的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资质进行申请,进而逐步补充资金和人才,确保资质的不断升级和扩大,进而满足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发展需求,为业主来提供全方位的项目管理服务,实现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完美转变。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进行工程项目转变的基础性条件,工程监理企业如果要开展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必须在各个阶段都拥有能提供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全能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才能确保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提高专业人才业务认识度和专业能力,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要采用激励措施,提高对高资质和高水平人才的引入,以确保这些人才储备能满足从工程监理向工程项目管理转变的新型项目管理的全方位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斌峰:浅谈工程监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0.(09).

[2]刘 伟:工程监理的发展与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信息.2011(02).

[3]严慧红:浅议加强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之重要性[J].时代经贸.2007.(06).

作者:张必成

第三篇:卓越安全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摘 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本文作者针对“卓越计划”的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企业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从构建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企业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师资配备等方面介绍了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煤矿特色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工程实践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安全工程师 企业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参与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方案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河南理工大学的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安全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该专业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具有安全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重点适用于煤矿,兼顾其他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培养方案又由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组成。

曾有学者利用北京、西安、兰州与大庆四个城市的电力、铁路与石化三个行业的近千名工程师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工程师的教育收益率,结果发现工程师的教育收益率仅为3.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71%[1],上述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关键是因为工程师的成长严重依赖的是第一线的工程经验,而非学校教育,这就使得工作经验对于工程师收入的影响远远超出教育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工程实践培养,作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主要负责人员,我们参与了“卓越计划”制订的全过程,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计划的若干意见”[2],以及“卓越计划”通用标准[32]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制订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企业培养方案。本文就制订企业培养方案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作简要总结。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与矿山企业共同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为本专业教师和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是研讨并提出毕业生能力要求;审核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并适时提出改进建议;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成员)单位应提供一定数量的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积极参与专业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条件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培养目标

了解企业运行与管理模式,了解并掌握煤矿矿山生产、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及工程、矿山抢险与救灾决策运行的完整过程。培养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参与矿山安全工程项目研发、管理和工程实施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和职业道德。

三、培养标准

1.实践认知能力

通过企业实践和学习,能够将校内所学到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融会贯通,深刻理解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关系。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初步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上升到科学理论,反过来指导工程实践。熟悉和适应实习煤炭企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养成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工程实践能力

经过安全工程集中实践性环节的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在现场进行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矿井通风阻力测定、通风机性能测试、通风系统优化等单向工程的编制和设计等,能够用于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参与编制矿井生产计划和进度,参与计划实施和项目管理,受到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全面训练,基本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3.信息获取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矿井生产计划、报告、通风报表、进度等生产技术文件和资料,以及现场交流等途径,获取生产技术信息和资料,并能够进行分类、提炼、整理和总结,为矿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意见和整改措施。

在企业培养阶段中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并能够自主学习。

4.沟通交流能力

在实习矿井现有体制下,实习期间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事,通过与企业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的书面和口头交流,养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能够用口头或书面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参与矿井项目招、投标书、可行性分析报告、专题报告等文件的编写工作,具有工程技术文件的编纂能力。

5.职业道德、事业心和责任感

熟悉本行业适用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熟悉企业员工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知识。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养成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习惯,形成照章办事的良好作风,恪守职业道德。正确理解矿井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四、培养计划

河南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用型安全工程师按“3+1”培养模式,学生在煤矿企业实习时间为1年,分两个学期进行,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表1和表2所示。

五、师资配备

目前学校已经与实习基地签订合作关系,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一支适合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4]

1.对于校内专职教师队伍,以提高其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培养。培养的重点是缺乏工程实践和科研经验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培养方式结合“河南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实践提高管理办法”的实施,规定青年教师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在企业实践锻炼,并同时协助企业完成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管理工作。

2.对于外聘兼职教师,重点提高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能力。

3.外聘教师主要来自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平能化集团和郑州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矿井,长期从事煤炭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以及省内外专家和教授等。

4.外聘教师主要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的讲授。

5.外聘教师原则上是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外聘教师的待遇按照其实际工作量发放补贴,由学院、学校人事处和企业劳资部门联合考核。

6.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

六、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工程教育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构建应用型煤矿特色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为目标,对企业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亮,李曼丽.对工程师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调查数据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7-42.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2010.6.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4]唐勇奇,黄绍平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71-7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张攀 袁东升 杨明

上一篇:社会统计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发展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