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目标管理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目标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煤矿作为我国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资源,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稳定性。

第一篇:安全目标管理论文

严格安全管理规范 确保燃气管理安全

2020年9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规定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一部引领首都燃气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法规。本文详细论述了《条例》修订的背景过程和主要修订内容,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新《条例》的贯彻落实。

一、《条例》修订的背景和过程

为适应北京市燃气行业初期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市场环境,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2006年11月召开的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一部《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并于2007年5月1日正式施行。

(一)《条例》修订的必要性

《条例》实施十多年来,对加快燃气设施建设、发展首都燃气市场、提高燃气普及率、保障燃气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运行对天然气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燃气市场结构的变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各类用户用气的需求变化等,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供应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使用安全管理薄弱等。特别是近年来燃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管理形势比较严峻。原《条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发展和城市燃气供应精细化管理的新需要。

(二)《条例》修订的工作基础

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抓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燃气行业主管部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聚焦燃气安全管理突出问题,区分轻重缓急,进行探索实践,为《条例》修订奠定了实践基础。一是编制出台《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发展建设专项规划》,实施液化气气源供应特许经营制度,优化布局全市液化气供应体系。二是与城管执法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供气企业和用户的安全主体责任。三是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盗窃燃气、破坏燃气设备设施违法犯罪案件的工作意见》,为严惩违法行为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法律制度,积累了有益经验。

(三)《条例》修订的主要历程

为有效防范和应对燃气安全隐患,加强燃气管理,提升燃气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条例》修订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并成立工作专班。从1月开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环环相扣,有序推进。4月中旬,专班领导带队多次到北京燃气集团、北燃实业集团、北京液化气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听取50余个市区相关部门、众多用户和燃气企业的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修法意见建议,并书面征求了20余个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就重点难点问题与相关部门反复协调。在修订草案报送人大常委会一审之前,即政府调研起草阶段,工作专班对条例的修订思路、核心条款、制度设计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对主要修改内容达成了共识。经北京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同意,修订草案经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后,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四次党组会议研究了《条例》的立法工作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正式报送北京市委。9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二、《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新的《条例》由原来的七章五十三条修改为七章七十二条,主要的修改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明确安全监管的总体要求,统筹燃气事业发展

发挥燃气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将燃气气源和种类、燃气设施建设要求、燃气安全保障措施和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管理规范等内容纳入燃气发展规划(第七条);同时,对企业开展燃气经营活动的,增加了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要求等许可条件(第十六条)。

明确了城市管理、城管执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和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的监管职责(第四条)。

建立燃气供需状况的监测、预测和预警机制,健全燃气应急储备制度,加强对用气供需的整体统筹(第十四条)。

推动减少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使用,授权市政府根据燃气发展和燃气管网建设情况,制定瓶装液化石油气的替代措施,划定禁止和限制瓶装液化石油氣使用的区域,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五条)。

(二)明确燃气供应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保障燃气安全稳定供应

创新燃气经营许可实施方式,明确本市对管道天然气经营、瓶装液化石油气气源供应实行特许经营(第十七条)。

规定本市实行瓶装液化石油气实名购买制度,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如实记录用户基本信息及气瓶相关信息(第二十四条)。建立瓶装液化石油气直接配送制度,明确非居民用户购买瓶装液化石油气的,由燃气供应企业统一配送、安装气瓶,提供用气安全检查服务。居民用户选择直接配送方式的,燃气供应企业也应当提供用气安全检查服务。逐步推进居民用户购买瓶装液化石油气直接配送(第二十五条)。

明确液化石油气充装企业应当从取得特许经营权的气源供应企业采购气源;销售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应当来源于燃气发展规划确定的服务区域内的充装企业。燃气供应企业应当按照规定逐步建立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第二十六条)。

明确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部门发现燃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有权责令立即排除,要求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第五十条)。燃气供应企业因故关停的,由城市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督促企业做好相关安全处置工作(第五十四条)。

(三)明确燃气用户用气规范,加强燃气供应企业保障责任

明确燃气用户应当对燃气使用安全负责,由燃气供应企业加强对燃气使用安全的服务指导和技术保障(第五条)。

明确燃气供应企业受理非居民的用气开户申请的,应当对其用气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得与其签订供用气合同,不得供气(第二十条)。

明确燃气供应企业定期实施免费入户安全检查(第二十三条);用户无正当理由拒绝安全检查,或者存在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对其暂停供气或者限制购气(第三十一条)。

明确燃气用户应当安装、使用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设施设备、燃气燃烧器具和安全保护装置等(第二十七条)。

明确不得向签订供用气合同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购买燃气等一系列安全用气责任(第三十条)。

对燃气供应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燃气设施维护、维修责任,以及相关费用承担作了具体规定(第三十三条)。

(四)健全燃气设施保护机制,防范燃气设施安全事故

要求建设单位与燃气供应企业在施工前共享燃气管道安全防护信息,查明地下管道信息资料,组织制定安全保护方案,签订安全监护协议(第三十七条)。

要求施工单位负责落实安全保护方案,监理单位发现地下管道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第三十八条)。

明确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履行施工现场指导等安全监护责任;发现工程施工未签订安全监护协议或者未制定安全保护方案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向执法部门报告有关情况(第三十九条)。

针对盗用燃气和损毁燃气设施,健全了行为认定的技术支持和行政执法机制(第四十六条)。

(五)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对本次修订新增的需要规范的内容逐项增设处罚措施,包括燃气供应企业实施安全检查、瓶装液化石油气直接配送和向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供气等(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

对原条例已规定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和用户违反安全用气规范等,按照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上位法,提高罚款额度,加大处罚力度(第五十五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条)。

此外,新增一条作为第七十条,与北京市街道、乡镇综合执法等相关规定做好衔接,为开展燃气管理基层执法活动预留了空间。

为适应燃气管理重心由注重事业快速发展转向强化安全管理规范的需要,本次修订设计了严格的燃气安全管理制度,以实现以下三个管理目标和要求:

一是全覆盖。将燃气管理规范从管道燃气扩展到瓶装液化石油气,加强气瓶充装、存放、配送和使用各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

二是全链条。细化燃气供应企业的安全供气责任和安全用气服务保障责任,强化燃气用户的安全用气责任,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筑牢全链条安全防线。

三是全方位。加强市政燃气管道及其周边范围的安全保护要求,落实建设工程施工各方的地下管道保护责任,明确用户燃气设施的维护、维修责任,全方位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三、持之以恒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

为更好地推动《条例》走进千家万户,将贯彻落实新《条例》转化成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按照北京市贯彻落实《条例》动员部署大会要求,市级燃气主管部门制定了工作方案,并陆续制发相关配套文件。

(一)落实各方法定责任

一是进一步细化燃气供应企业承担的供应保障、安全生产和用户服务等主体责任,细化燃气用户承担的用气场所安全、用气设备设施安全、正确操作使用燃气和燃气燃烧器具的主体责任。

二是联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消防救援、道路运输和城管执法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好各自涉及燃气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职责。

三是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按照《条例》规定,将燃气使用安全纳入各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范畴,细化工作内容,督促抓好落实。

四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各区政府进一步规范和明确街道、乡镇承担的燃气监督检查职责和行政执法职责,建立台账,掌握情况,引导居民向合法供气企业购气并形成固定服务关系,发现和打击气贩游商等非法经营行为。

五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查处燃气供用气违法行为的执法裁量标准,确保科学公正执法。

(二)加强普法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条例》宣传贯彻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分期分批组织全市城市管理及相关部门、燃气供应企业、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和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专题培训,全面细致解读《条例》的章节、条款。通过电视台、电台、官网和纸媒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条例》的工作内容,营造安全、科学、节约使用燃气的社会氛围。

(三)及时出台配套文件

《条例》的规范运行离不开各项配套文件的出台实施。市级燃气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牵头作用,会同各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加快配套文件制发速度。这些配套文件主要包括:修订出台居民和非居民燃气供用气合同,修订出台燃气供应企业对用户安全巡检的管理办法,制定出台瓶装液化石油气实名制购买和配送管理办法,制定出台推广应用智能化燃气计量表和户内安全防护装置的支持政策,制定出台加强出租房屋燃气使用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强化施工作业对燃气设施的保护措施,等等,切实保障《条例》良性运转和取得实效。

学习贯彻落实《条例》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更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燃气企业和广大用户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履行法定义务,推动《条例》落细落实,促进燃气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首都能源供应更稳定、更安全,人民群众增添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荣荣)

作者:蒋志辉

第二篇: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煤矿作为我国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资源,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稳定性。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重大煤矿事故频频发生,使其面临着较大的安全考验,不仅增加了职工的死亡人数,还对我国经济、财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据相关数据表明,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安全管理问题,安全管理不到位,不仅会对煤矿生产过程造成影响,还会危及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有效地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安全目标管理,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1 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质环境较为复杂 我国露天煤矿占煤矿总量的7%,这就使得煤矿开采大多数需要在地下、矿井里进行,对煤矿生产开采工作十分不利。我国煤层相对不稳定,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含有高浓度的瓦斯矿井较多,煤层容易发生自然,不利于开采的安全进行。由于矿井环境比较恶劣,存在较多的危害,如瓦斯、火、粉尘、水等。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开采深度逐渐延伸,使得矿井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问题。煤矿生产工人在数百米下半封闭的恶劣环境中,工作时间长、照明不足,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情绪波动等,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1.2 机电设备老化 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一味的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无法在安全管理方面加注更多的精力,使煤矿生产工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够,严重会引发事故。在煤矿实际开采中,煤矿企业仍然继续沿用陈旧、落后甚至老化的生产设备,使得这种设备在技术和安全上无法满足相应的标准与要求,大大提高了事故发生率,降低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系数。

1.3 煤矿生产工人不安全行为 据相关数据表明,导致煤矿事故发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在数百米半封闭的恶劣煤矿下,煤矿工人容易受到心理、生理以及技能的影响,使其行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复杂性。在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对工人的正常操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增加了人为事故发生的概率,再加上煤矿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对隐形危险源的辨识能力低,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4 安全管理不到位 从我国整体水平来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存在较多的问题与缺陷,严重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预防与安全控制培训工作缺乏,安全检查与监督工作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力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使得安全管理水平始终提不上去,无法及时的排出煤矿生产安全隐患。在这样的组织中,员工缺乏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指导,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抱着一些侥幸心理,违规操作,对其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2 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

2.1 确保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 为了给煤矿生产工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确保其能放心的进行工作,就需要对煤矿工作环境进行安全管理,那么合理的选择矿址、布置矿井生产系统是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在对生产设备布置与更新时,需要根据煤矿企业的发展特点与煤矿地质条件进行,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硬条件。同时,还应该对煤矿的防水防火防瓦斯以及通风进行安全的管理,使其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

2.2 创新安全技术和设备,实现安全生产 若想较好的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就必须改善煤矿的生产条件,最大程度消除一切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对于落后老化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理方案,确保生产设备操作简单性强、安全性高,使生产人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保证煤矿开采的连续性,为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奠定基础。同时,煤矿企业应该提高煤矿开采工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其能对隐性危险源进行正确、科学的辨识,并主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使其逐渐树立起安全第一的工作思想。安全生产技术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因此煤矿企业应该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最快最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

2.3 更新安全管理观念 首先应该更新煤矿领导层与管理层的安全管理观念,不断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其清楚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对煤矿生产前期安全投入与后期技术投入潜在以及长远利益进行全方位考虑,为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管理。同时,还应该对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教育加强培训,全面普及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其具有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促进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更好的应用。

3 总结

在煤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安全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目标管理应用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煤矿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生产设备与技术,更新安全管理观念,确保煤矿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实现安全目标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15-121.

[2]李成林.“全面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8,02:110-112.

[3]毕树兵.我国煤炭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5).

作者:崔磊等

第三篇: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煤炭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能源。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想要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机制,便要将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到位。然而,现如今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却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社会以及人们带来了许多无法弥补的损失。矿难事故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安全管制存在缺失,不仅会对煤矿生产造成阻碍,还会引发煤矿安全事故。本文则针对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的应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安全目标管理 煤矿井下 安全管理

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内容较为多样、繁杂,想要高效提升煤矿事故防控水准,维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就要在进行安全目标管理期间对目标进行分解,将其与安全目标管理进行充分融合,以此来优化管理效果。

1 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实行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重要意义

安全目标管理,指的是煤矿生产单位中的所有部门,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时,强化互相的协调与合作,对自身的生产与管理目标有清晰精准的认知,对具体的煤矿生产策略与方针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前提科学合理的安排煤矿生产工作各个环节与流程,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落实效果进行严谨的审查与考核,从而顺畅的达成煤矿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目标管理作为一种创新型安全管理手段,其主旨在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为煤矿单位员工的人身安全提供保护,对矿产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规避,对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首先,可以促使工作人员逐渐形成优良的煤矿安全生产意识;其次,能够深度贯彻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再次,可以优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平稳的提高煤矿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准;最后,能够为煤矿井下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推动力,保证现代化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能够被充分凸显出来[1]。

2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作人员生产行为缺乏安全性

依照现存的煤矿安全事故资料显示,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主因便是工作人员行为缺乏安全性。与其他因素进行对比,人为因素的变化性往往较为明显,人十分容易受到心理与习惯的驱使,具体行为存在复杂性、偶发性等。在具体开采煤矿期间,工程施工条件的繁杂性特点极易导致工作人员的心理、生理出现变化,最终对其具体行为产生影响,由人为原因引发安全事故[2]。然而,煤矿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往往对潜藏的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并不具备应对危险事故的能力与经验,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在实际进行煤矿井下生产期间,许多工作人員都会首先考虑经济效益,抱有侥幸思想,在具体操作方面缺乏规范性,经常身处危险而不自知,严重威胁了其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

2.2 所处地理环境较为危险

我国的煤炭资源供应情况缺乏稳定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煤层之中的瓦斯含量经常超出规定标准,容易引发起火事故。在煤矿挖掘面积、深度等逐渐增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煤矿井下生产安全隐患会暴露出来。在具体挖掘煤矿期间,工作人员经常会处于封闭性较高的井下空间当中,空间条件大多是高温高湿、噪声较大、粉尘较多,并且时常充斥着有害气体,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灯光晦暗容易引起施工人员的情绪起伏,致使其具体的操作出现偏差,引发安全事故[3]。

2.3 机电设施安全性不足

鉴于煤矿生产设备本身存在的多样化特点,在对煤矿生产单位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应用的机械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等往往数量较多、种类各异。然而,由于机电设备本身存在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因此经常会制约煤矿开采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务必要对煤矿机电设备本身功用、性能、安全水平等方面的监察与检测工作力度,着重提升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及平稳性。然而,当前有许多煤矿生产单位对生产设备缺乏关注,时常会忽视对设备的养护工作以及监测工作,最终为煤矿生产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4]。

2.4 安全管理机制缺失

目前,我国煤矿生产单位普遍存在安全管理制度内容缺乏全面性的问题,没有实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检测机制,没有实行高效的安全检测训练以及防护措施,对安全体制的执行力度不足,考察缺乏严谨性[5]。煤矿单位管理层在安全管理理念方面并不深刻,没有清晰的认识到煤矿安全管理措施与煤矿生产效益之间的关联性,在煤矿生产期间无法及时的探寻到威胁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难以快速的采取有效措施来处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消除危险因素,对工作人员安全行为的指引缺乏科学性。在此情况下,生产人员在安全意识方面存在严重缺失,无法有效应对安全事故,缺乏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与能力,甚至还会出现违背安全制度的情况。

3 煤矿安全目标管理方案

3.1 煤矿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指标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指标,其构成指标是月度内无轻伤及以上人身伤害事故,无三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实现“零”死亡。根据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分解,完成每月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治理工程计划指标。

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制,凡年度未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的,取消评先资格。

3.2 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的构成部分有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调度和应急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等15种,并且每个月由上级公司对这些专业指标进行查验与考核。

4 如何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4.1 构建具备安全性的煤矿井下生产环境

在进行煤矿井下生产期间,务必要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构设安全性高的煤矿井下生产环境,将煤矿安全管理生产理念渗透于所有的生产流程之中[6]。在进行煤矿生产活动以前,务必要对煤矿开采区域的地理条件、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与深度剖析,采取具备科学性、合理性的方式选取矿址,逐步完善矿井生产流程,科学合理的布设矿井空间,以此为前提保证机电设备的优化配置,在进行矿井开采期间深度落实多种多样的安全操作手段,避免引发安全事故。与此同时,要及时的对机电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从而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4.2 及时改良与创新安全生产技术以及设施

想要确保安全目标管理工作可以顺畅落实,便要将安全技术以及机电设施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煤矿生产单位要综合考虑实际状况,逐步改良目前煤矿生产作业的基础条件,积极采取适宜的煤矿生产安全技术,为煤矿井下作业提供安全系数较高的生产环境。现阶段,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想要促使煤矿单位顺畅的构设与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便要引入先进的国外安全生产技术手段,在其中投入充足的资金成本,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技术创新与发展。除此以外,要及时的将陈旧的生产机电设备进行淘汰,规划与制定设备问题应对措施,保证煤矿生产机电设备可以持续发挥自身性能。另外,企业务必要将信息技术手段与煤矿生产进行有机融合,对多种多样的创新型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效落实,为煤矿井下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顺畅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为煤矿生产安全水准的提升提供促进作用[7]。

4.3 健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机制

对于煤矿生产单位来讲,务必要考虑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煤矿生产负责人作为核心任务,要对以往各年的安全生产目标完成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为本年度的煤矿生产目标方案制定提供基本依据。此外,要将分级管理原则作为参考条件,构设对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并且对煤矿安全管理规则与章程进行健全,明确所有职位的分工状况,对现存的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指标内容进行分解。

4.4 高效贯彻安全管理理念

煤矿单位为了顺畅达成煤矿安全生产目标,便要高效贯彻安全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强力宣传,保证安全目标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从而制定出完善性较高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煤矿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要严格秉持人本管理思想,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度,为其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逐渐优化煤矿安全管理水准。除此以外,想要确保煤矿工作人员能够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拥有良好的安全事故应对能力,煤矿生产单位要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使其能够在煤矿生产中时刻保持警惕。

5 结语

綜上所述,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对于煤矿生产安全性有着关键性影响,是导致煤矿事故出现的根本原因。煤矿生产单位要采取适宜的方式找出安全管理当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充分意识到安全目标管理对于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采取科学的方式将安全目标管理应用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之中,为煤矿生产安全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范聪勤.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1(05):211-212.

[2] 厉伟.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12):163-164.

[3] 肖全兴,汪卫东,王怀芝,等.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研究与应用的实践[J].煤炭科技,2003(01):47-49.

[4] 原镜丰.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措施探究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6(8):214-215.

[5] 阎治宏.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33):342.

[6] 张涵.行为安全管理在矿井提升司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经济研究,2018,449(11):83-87.

[7] 赵蓓.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作者:王洪勋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开发论文下一篇:市政道路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