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楼面裂缝原因与综合防控对策

2022-09-25

目前,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是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 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 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1现浇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1) 开发商为了过分追求造型, 平面形体变化太多, 往往使平面布局不规则, 凹凸变化大多, 而这些转角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 受力后特别容易产生裂缝。

(2) 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因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 由于水份蒸发体积收缩, 但板四周由于受支座的约束, 不能自由伸缩, 所以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 必然引起现浇板开裂。

(3) 现浇板上过早施工, 加荷引起的裂缝。开发商为了抢工期, 赶进度, 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任意踩踏, 搬运材料, 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过早的加荷, 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4) 现浇板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施工人员野蛮操作, 任意踩踏钢筋, 致使负筋下降, 保护层增大, 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 使板的承载能力降低, 从而导致板裂缝的产生。

(5) 现阶段用电负荷愈来愈大, 预埋线管愈来愈多, 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 房间开间宽度也较大, 特别是多根线管的交叉处, 由于板截面砼受到削弱, 从而引起应力集中, 容易导致裂缝发生。

(6)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水泥在常温下具有凝结硬化快, 水化热大等特点, 尤其在夏天, 混凝土浇筑后, 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 若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从而使混凝土失水收缩, 最终导致开裂。

2现浇板面裂缝的一般防治对策

(1) 设计中应避免形状突变。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强度, 对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足, 配筋构造量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两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 限制了楼面板的自由变形, 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 板面在配筋薄弱处首先开裂, 产生45°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 但在有水源等情况下会产生渗漏缺陷, 容易引起住户投诉, 是裂缝防治的重点。所以, 在设计中尽量考虑住宅的平面布局, 避免形状突变, 在形状突变的边角相应角这一现象, 在板角四周增设Φ8@200mm, 长度为1500mm左右的辐射筋, 以此来满足板角应力的需要, 使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范围与辐射筋相一致, 从而有效地改观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2) 加强楼面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 在板底钢筋绑扎后, 线管预埋应及时穿插, 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 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简易通道 (或铺设跳板) , 以供施工人员通行。加强教育和管理, 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负筋的正确位置。行走时, 应自觉沿钢筋小马凳支撑点通行, 不得随意踩踏中间部位钢筋。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 (一般应不少于3~4人) 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 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易发生处 (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外) 应重点检查和修复。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 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扩大接触面, 分散应力, 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3) 改善商品砼的性能。建议行业管理部门, 应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的行业管理, 并根据成本投入比例, 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场价格 (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 , 促使厂商转变观念, 控制好原材料质量, 选用高效优质外加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严格控制砼的用水量 (不大于180kg/m3) , 不允许随意对商品砼加水;严格控制掺和料的用量, 对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 矿粉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20%;有条件时, 在砼中加入纤维等抗裂材料。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 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商品砼的质量要求, 不能片面压价, 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商品砼质量, 导致楼面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控制好商品砼塌落度检测, 以保证砼的成品质量。砼的保混养护对其强度增涨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 特别是早期的养护可避免表面脱水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养护, 并建议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

(4) 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 楼层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 (一般不宜≤24小时) ;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层施工作业计划, 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后, 可做一些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 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 不允许吊装大宗材料, 避免冲击负载。砼终凝后可先分批安排运少量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 做到轻卸、轻放, 以控制和减少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装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模板安装时, 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尽量分散就位, 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 以减少楼面集中荷重;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部位 (一般约40m2左右) 的模板支撑架设前, 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 (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mm) 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 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 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铺设旧木模板以保护和扩散外力, 防止裂缝的发生。

(5) 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要控制好原材料及配合比, 特别要重视砂、石的粒径及含泥量。现浇板应选用中粗砂, 砂石含泥量均不得超过1%, 并控制好水灰比, 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比, 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若砂、石粒径过细、过小, 含泥量过大, 水灰比过大都会降低混凝土强度, 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6)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管, 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容易导致裂缝。当预埋线管直径较大, 开间宽度较大, 且线管的敷设走向重合时, 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中处须加强。根据我公司的经验, 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 间距≤100。

(7) 现浇板面裂缝的养护。

综上, 针对现浇板板裂缝的产生的原因, 在施工和监理中重视以下一些防治措施, 可以使工程中现浇板面裂缝大大减少。

摘要:本文根据施工实践中的实际, 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等方面, 探讨楼面裂缝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现浇楼面,裂缝,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 葛军.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2009 (3) .

[2] 杜云鹏, 李秀佳.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J].期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2009 (19) .

上一篇:探索新型“福袋模式”电商平台——以“福App”潮流电商平台为例下一篇:市政给排水管道承插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