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3-01-28

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导师制始于19世纪末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并于20世纪初为美国一些著名院校如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所采用, 效果很好。我国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也开始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本科生教育中试行导师制, 取得了初步成效。导师制的贯彻对于提高大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导师制则是近些年才出现的, 是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 与本科生导师制相比, 有其不同之处, 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 知识基础、素质修养等方面较差, 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自学能力等方面普遍较弱, 比本科生更迫切需要导师的指导, 导师制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出现的, 可以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指导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1 学生导师的选择

学生导师应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 必须忠诚教育事业, 熟悉教育教学规律, 师德高尚, 为人师表, 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且具有专业学习的指导能力。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导师不可能象本科院校一样大都是学历学术层次很高的研究生导师, 应根据高职高专学校、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生导师的遴选。就本校而言, 要求学生导师为讲师以上职称, 有在研的项目, 这是基本条件。这样的要求既符合高职高专学校大部分教师的职称实际, 又可以为被指导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科学研究条件。

学生导师选拔的步骤为:首先由学校公布学生导师制的有关规定和文件, 由有意向的老师根据自身条件向各系报名, 各系对照学校规定进行初选, 再组织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首先由学生根据导师名单选择导师, 选择前应向学生介绍担任导师的教师的基本情况, 再由学生根据自身愿望选择导师, 辅导员收集学生的志愿, 反馈给各位导师, 再由导师根据学生学习等综合情况选择确定学生名单, 反馈给所在系, 所在系再将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后的名单上报学校。学校进行进一步的资格审查后, 公布导师名单,

2 学生导师的职责

导师制要取得一定的成效, 必须首先明确导师的职责。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学生导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进行专题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导师应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荣辱观、心理健康及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引导教育,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导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 遇到思想问题时, 适时给予帮助、指导。生活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明确生活目标, 端正生活态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生活质量。学生导师应与辅导员、任课教师及系部保持联系, 并将指导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向相关部门反映,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做好指导工作。

2.2 对学生学习、专业发展、实践、创新等方面指导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 向学生介绍学科和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发展方向,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从而明确专业学习目标。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生产与社会实践, 扩大学生视野;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 培养创新思维。

2.3 对学生参与科研论文等指导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到导师的科研活动中, 指导学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课外阅读, 开拓专业视野, 培养查阅资料和文献的能力。在专业性阅读的基础上撰写读书报告或发表论文, 培养基本的科研能力。

2.4 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 做好就业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学会如何正确地选择职业, 并尽可能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 对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践等的具体指导。

2.5 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改进学习方法等

指导学生制订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其严格执行, 根据每学期课程设置的不同, 指导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3 学生导师的考核和优秀导师的评选

学生导师的考核工作是实行导师制的重要环节, 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影响到导师工作的开展和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每学年年末由学生导师对一学年履行学生导师职责的情况进行个人总结, 并向所在系学生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提交学生导师工作手册等相关材料, 由系学生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学生以不记名方式对各自的导师进行评价。再由系学生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导师个人总结、导师工作手册、学生评价等对学生导师履行工作职责和指导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经研究提出推荐名单公示后报学校审定, 优秀学生导师以校级单项奖予以表彰和奖励。

优秀学生导师应发挥“思想引导, 专业辅导, 职业规划指导和心理疏导”等作用, 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

(2)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3) 深入学生中去, 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发展。

(4) 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确立职业目标, 指导就业工作。

(5) 学生认可, 进步明显, 学生综合素质较高。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实行学生导师制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并应注意不能照搬本科院校学生导师制的做法, 应结合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特点, 探索学生导师制的新路,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摘要:该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导师制的特点, 比较了与本科院校导师制的不同之处, 并从学生导师的选择、学生导师的职责、学生导师的考核和优秀导师的评选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学生导师制的情况。该文对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学生导师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导师制,导师

参考文献

[1] 王廷臣.高职院校实行学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 2007 (2) .

[2] 雷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浅探[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7 (3) .

[3] 郝进锋.高等学校学生导师制[J].石油教育, 2002 (1) .

[4] 刘树.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实施学生导师制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4) .

上一篇:湿法混炼橡胶新材料工艺技术优势与研究进程下一篇: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