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发生原因调查

2022-08-23

第一篇:锐器伤发生原因调查

30例护生发生锐器伤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

护生锐器伤的分析与预防对策

周敏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温州

325000 医护人员的锐器伤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皮肤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1]。护生由于操作不熟练,及缺乏安全防护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较高,是临床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在本院实习发生锐器伤并登记的护生进行调查,对发生锐器伤诸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在本院实习的11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发生锐器伤的护生立即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汇报,做好有关处理,并如实完整填好浙江省统一的《医院医疗锐器伤呈报表》。对上报的报表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在10月调查中,共发生30例锐器伤,并按要求填写了《医院医疗锐器呈报表》,受伤比例为26.55%。

2.1伤害发生地点:病房23例,占76.7%;急诊室1例,占3.3%;ICU2例,占6.7%;手术室4例,占13.3%。

2.2被刺伤前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是19例,否11例,接种率63.3%。 2.3导致伤害的锐器物种类:各种针头伤23伤,占76.6%,其他锐器

1 伤7例,占23.3%。具体见表1。其中注射器针头9例,头皮针输液针头11例,套管针芯2例,特殊穿刺针1例;其中手术器械4例,安瓿玻璃3例。

表1

导致锐器伤的锐器种类构成比

锐器伤种类

例数

构成比 注射器针头

9 头皮针输液针头

11 套管针芯

2 特殊穿刺针

1 手术器械

4 安瓿玻璃

合计

2.4伤害的发生是由谁造成的:自己19例,占63.3%;病人5例,占16.7%;其他医务人员6例,占20%。

2.5受伤者是锐器的最初使用者吗:是12例,占40%;不是18例,占60%。

2.6伤害的发生有无不正确的操作:有10例,占33.3%,无17例,占56.7%;不知道3例,占10%。

2.7是否被血污染的锐器物刺伤:是21例,占70%;不是4例,占13.3%;不知道5例,占16.7%。被血污染的锐器,患者未做检验5例,乙肝患者16例,占76.2%。

2.8伤害发生的操作环节:操作前0例;操作中15例,占50%,其中拔针时4例,掰安瓿3例,手术中传递锐器2例,配合其他工作人员操作时2例,将血标本注入试管时2例,病人躁动时2例;操作后整理用物15例,占50%,其中给针头回套1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3

2 例,整理用毕的锐器时6例,处理废弃物时5例。

2.9受伤时是否戴手套:没戴手套23例,占76.7%;一层手套6例,占20%;双层手套1例,占3.3%。

2.10受伤后,伤口如何处理:未处理2例,挤出伤口的血2例,挤出伤口的血并消毒14例,挤出血,肥皂流动水清洗并消毒11例,清创缝合1例。

2.11伤害发生的位置:均在手上。手指受伤26例,占86.7%,其中大拇指6例,食指10例,中指3例,无名指3例,小指4例;手掌受伤3例,占10%;手背受伤1例,占3.3%。 3.讨论

3.1护生发生锐器伤与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有关。本次调查护生锐器伤发生率仅26.55%,与张金华★调查97.3%护生曾经发生锐器伤有很大出入,这可能与本文采取护生发生锐器伤后上报报表进行分析有关,这说明护生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发生锐器伤需要上报,以致在发生锐器伤后没有及时上报,造成漏报、不报。据上报的30例发生锐器伤护生中,23例护生没戴手套,占76.7%。30例锐器伤护生中,发生在操作中15例,发生在操作后15例。在 30例护生锐器伤,12例是锐器最初使用者,18例不是。也说明护生缺乏职业安全保护意识,对锐器伤的发生和危害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多数护生没有接受正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由于操作不熟练或不知如何防护,在掰安瓿时未采取防范措施,在病人躁动时不知如何应对,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医疗用物和废弃物,图方便在操作中不戴手套,徒手整

3 理用物,双手回套针帽,分离针头与注射器等,是造成针刺伤主要原因。

3.2护生发生的锐器伤主要是针刺伤。在30例锐器伤中,针刺伤23例(包括注射器针头、头皮针输液针头、套管针芯、特殊穿刺针),占76.6%,其他锐器伤7例,占23.7%,这跟孙璟怡[2]、黄小红[3]的调查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种类基本一致。而且30例锐器伤均发生在手上,手是最容易受伤的位置,其中手指受伤26例,占86.7%。这说明护生发生锐器伤主要是针刺伤手造成的,这可能与我院未使用安全护理器材有关,也与护生在操作后整理用物,由于锐器盒贮存过满,造成锐器外露有关。因此在操作中减少对针头的使用,注意对针头的规范处理,采取措施注意保护双手,就可以大大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3.3护生职业暴露风险高。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穿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是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4]。据报道],乙肝、丙肝、艾滋病的锐器伤后感染率分别为6.0%~30.0%、0.4%~60%、0.25~0.4%[5。在30例针刺伤护生中,接种乙肝疫苗19例,没有接种11例,接种率63.3%,与潘淑琴[6]调查临床护士乙肝接种率61.8%基本一致;在30例锐器伤,被血污染21例,占70%,没有污染4例,不知道5例。21例被血污染的锐器,已证实是乙肝患者16例。可见护生职业暴露危害很大,感染风险很高。因此我们必须对针刺伤的护生做好正确处理,跟踪随访,确保护生职业安全。

4 4.预防对策

4.1 加强护生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护生刚刚跨入临床,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及对职业防护认识不够,是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据杨西宁[7]调查,受职业安全教育与未受职业安全教育的医学生锐器伤的发生率是有差异的。因此必须做好护生职业安全教育,通过岗前教育、知识讲座、小讲课、晨间提问,让护生了解引起锐器伤的危险因素,锐器伤可能导致的对身心健康影响,预防锐器伤发生的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及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理,上报途径,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建议护生下临床之前进行乙肝疫苗注射等。使护生提高认识,充分意识到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在临床实习中时时刻刻做好职业防护,避免发生锐器伤,若一旦发生锐器伤,护生也知道如何处理、上报,避免因一些护生怕受批评,或认为无关紧要,不报或漏报,切实减少锐器伤的发生率,减少因职业暴露引起感染。 4.2改进护理器材,规范操作流程,避免护生发生锐器伤。护生的针刺伤主要是针刺伤手造成的,而且50%发生在操作后整理用物及废弃物时,60%锐器伤者都不是锐器的最初使用者。美国CDC在2000年就提出,如果使用安全的医疗护理用具将可能减少62%~88%的锐器伤。现已证明,锐器收集箱的使用使针刺伤份额发生率降低了50%[8]。因此在医院条件许可情况下,改进护理器材,如使用无针头的产品,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使用锐器收集箱等,减少护生在操作中与针头接触,减少发生锐器伤的机会。在改进护理器材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规范护生的操作流程,避免不良的操作习惯,尤其强调操作后

5 对用物及医疗废弃物整理,禁止污染针头回套,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针头,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架上,用过的针头不要折弯或折断,采血采用专门针头、真空试管,及时处理使用过裸露针头,放在锐器收集盒里,并且锐器收集盒不能太满,以免有针头暴露在外,刺伤别人,给躁动患者操作时最好在带教老师协助下完成。因此,在临床实习中必须强调安全操作流程,将安全教育与培训贯穿于各个操作环节,规范带教老师与护生的操作,避免护生发生锐器伤。 4.3健全锐器伤检测、呈报制度。虽然在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规程后,大大减少锐器伤发生率,但仍有一些锐器伤不可避免发生,这时应及时处理,积极面对,最大限度降低护生因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在护生发生锐器伤时,马上做好伤口处理,挤出伤口的血液,用肥皂流动水清洗并消毒,严重者做好清创缝合,同时向带教老师报告,护士长报告,由护士长向保健科报告,并填写浙江省《医院医疗锐器伤呈报表》。保健科在接报后,对血液污染的应做好监测,判断病人有无乙肝、丙肝、艾滋病,若是乙肝、丙肝患者,若被污染者没有产生乙肝表面抗体,马上注射免疫球蛋白,并继续监测;若是艾滋病,在事故后1-2h服用双汰芝300mgBID/28天,严重者加用利托那韦,并在

6、12周、

6、12月对被污染者进行监测,可减少感染风险67%。我们在30例针刺伤护生中,28例及时做好伤口处理,另两例没有刺破皮肤,没有进行伤口处理,同时对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护生及时进行免疫球蛋白注射,经进一步随访护生没有发生职业感染。故此应建立、健全锐器伤检测、呈报制度,进行有效干预的,处理、监测,追

6 踪伤者的健康状态,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程度,保障护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燕玲,刘星辉.英国锐器伤害医护人员的现状与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2004,23(4):150-153. [2] 孙璟怡,过惠英,金艳等.护理人员针刺与锐器伤现状的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5):24-25. [3] 黄小红,覃金爱,韦志褔等.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8-750. [4] ■谢红珍,聂军.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J].中国职业医学,2003,30(6):42-45. [5] 郑晓澜,邱英如,郭蕾.医护人员医疗锐器伤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3. [6] 潘淑琴,吴俊霞,王建斌.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与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15-417.

[7] 杨西宁,胡美春.154名实习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83-85. [8] 李希兰,王云琼,周刚.新医护人员锐器伤调查及预防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40-241. 张金华,李秀敏,许丽莉.实习护生锐器伤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19(10):2093-2094.

第二篇: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处理(在发生科室完成)

(1) 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除菌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按压。 (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5分钟以上,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报告和登记

(1) 发生锐器伤,立即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电话报告和咨询相关部门。

(2) 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根据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决定检测及回访。

3、预防性用药及费用报销

由医院相关部门人员评估暴露等级,根据暴露情况使用阻断药物,由科室护士长和科主任审核后报销相关费用。

二 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立即进行局部处理,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电话报告和咨询医院相关部门——→根据指导意见,决定检测及随访——→根据暴露情况预防性用药,报销费用

第三篇: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姓名:陈婧 学号:DL108138027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部手术室

摘要:锐器伤是医务人员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认清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止锐器伤发生,降低其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应引起医务人员尤其是管理层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手术室锐器伤的原因和伤害程度,从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手术室操作的规范化和医疗器具的防护设施等方面分析和规范了一般和特殊情况的防护措施。

关键字:护理人员;锐器;伤害;对策

随着高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一些手术部分或完全被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要求大大降低。但从职业性和危险性的角度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个人保护是必须的,本文就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伤害、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做如下综述。 1 锐器伤及其对护理人员的伤害 1.1 锐器伤概述

“锐器伤是一种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是感染医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它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会造成直接威胁。[1]” 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括: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用缝合针、安瓿碎片、玻璃、剪刀、克氏针等。由此可见,锐器伤是医院中一种与手术室护理密切相关的职业伤害。 1.2 锐器伤的危害

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其中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约占受锐器伤人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伤接触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锐器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 的比率为1.8%;被HI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 的比

1

率为0.3%。[2]”由此可见,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不可忽视。 2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因

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如各类传染性疾病、各种消毒剂、抗肿瘤药物、放射线、机械性损伤及心理社会压力等。其中,锐器损伤最常见。医院内发生由针头、手术器具等造成的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获得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有关资料显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司空见惯的器具、物品缺乏安全防护意识。手术室护士因工作环境特殊,常年频繁接触锐器,其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一些护理人员在整理用完毕的锐器时被刺伤,往往与其习惯回套针帽等有关。另外,护士操作时粗心大意;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未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对针刺伤认识不足或由于工作繁忙使他们发生针刺伤后不报告,甚至未及时处理。毛秀英[3]对1075名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其中有80.6%护士发生过针刺伤,抽静脉血及输液时戴手套率只有7.7%,刺伤发生后向上级汇报的只有10.2%。对此,毛秀英认为我国医护人员存在防护意识淡薄的问题。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估结果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4]。因此,手术室护士要树立防护锐器伤的信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有效防护措施,来减少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减少职业暴露,保证职业安全,保障手术室护士的健康。 2.2 护理操作不规范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另一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比如:直接用手将锐器传来递去;医生将缝合针、手术刀等传回时,用手直接接取,而不用合适的容器接取;进行静脉穿刺和注射时不注意戴手套;将用过的锐器随意放置或无人管理;没有做到分类放置用后的锐器和其他垃圾,将使用过的锐器放进医疗垃圾袋内等。另外,锐器伤多发生在低年资的护理人群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会引发高锐器伤率。因此,有必要加强手术室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基本功训练,使其做到用物摆放合理,传递锐器操作规范,熟练掌握使用锐器和处置锐器的安全操作方法。

2

2.3 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工作不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89%的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发生了锐器伤,这与护生在校期间未接受正规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实习过程中也未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技能培训、指导有关。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课程,也无相关的教材,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毕业时缺乏职业防护意识,而医院对实习护生也缺乏此方面的教育。李秋品对某地区3所医院参与手术室工作的17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有些医院已建立了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每年均要组织职业防护专题讲座,但仍有近半数的护士发生锐器伤,且伤后仅有不足50%的护士能正确处理伤口[7]”。这与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关,也说明了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工作的开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2.4 医疗用具中锐器种类多

锐器伤如此多见,锐器不可避免地成为罪魁祸首。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及其工作需要,在手术室经常会用到诸如刀片、剪、穿刺针、注射器等等比较锋利的器械。[8]因此,手术室护士接触锐器的机会较其他科室多,其锐器伤的发生率也较其他科室明显增高。其中,刀片、缝合针是造成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最常见原因,作为医院管理者应认识到锐器伤对护士损伤的严重性,采用先进的预防刀具、针刺伤的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等,尽量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2.5 工作疲劳及心理压力过重

目前,多数医院手术室的工作现状是任务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经常要抢救处理一些危重病人,常加班加点,是细致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因此,手术室护士经常超负荷工作、饮食无规律、长时间站立等,经常存在疲劳、压抑等情绪。有调查研究表明80%的手术室护士经常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担心工作不慎导致医疗纠纷,这些情绪的存在势必会导致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害的几率增加。[9] 3 锐器伤的防范措施

3.1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行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是对医务工作者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首先,在护理专业教育中 3

增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实行实习、上岗前的培训,有利于护士从开始就具有良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对在职护士,医院可采取理论培训、书面考试和职业技能演练等形式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弥补护士职业防护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提高护士对锐器伤的认识、增强护士职业护防意识和能力。[10]此外,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是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11]”。锐器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各种应对锐器伤害的积极、有效、可行的防护管理措施来减少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减少职业暴露,保证职业安全,保障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护理管理者应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制定有利于护士的职业防护方面的管理条例,指导护士做好锐器伤的防护工作。[12] 3.2 改进医疗用具

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机构,应从各方面关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锐器伤问题,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对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负责。锐器伤最常见的医疗用具便是注射器针头,医院管理者应认识到锐器伤对护士损伤的严重性,采用先进的预防针刺伤的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从而减少对护理人员的伤害。[13]当然,这只是医疗用具完善措施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举一反三,针对医疗器械的种种特殊性及伤害性提出更具体、更区别对待的防范措施,从而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锐器伤率降到最低。

3.3 加强锐器伤后的处理和伤情登记制度

熟悉正确的处理锐器伤的步骤是每个进入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发生锐器伤后应按正确的方法实施处理,并进行伤情登记。伤后48小时内报告相关部门,并填写报表,72小时内作HIV 、HBV等基础检查。可疑暴露于HBV

[14]感染的血液,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锐器伤后的登记制度、上报制度、反馈制度、处理原则、跟踪观察等;建立职工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制定防范措施,并认真检查感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的贯彻情况。

3.4 注重心理疏导

加强心理训练,完善工作制度,改善客观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同事间真情相处,缓解心理压力。手术结束后尽快地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合理安排休息,娱乐身心,使工作和生活节奏有张 4

有弛。心理学研究证明: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对最佳水平[15]的发挥影响很大。因此,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重视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对发挥最佳运转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为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护理管理者可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采取弹性排班,以尽量降低工作负荷,避免手术室护理人员疲劳工作,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对于心理过度紧张者,医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或者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培训,以改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4 小结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虽然,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强化以人为本,加强医务人员普及性预防教育,增强护士对锐器损伤危险因素的认识及提高职业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医务人员可结合所在医院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以尽量减少锐器伤害,给我们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沈莉、厉琼,等.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J].护理管理.2009,09:80. [2] 胡斌莲,沈亚儿.护士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01:49. [3] 汪丽红,赵红利. 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 护理研究.2009, 16(19):74-76. [4] 李秋品.锐器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及防范措施[J].中医正骨.2005,17(3):59-60. [5] 潘淑琴,吴俊霞,王建斌,等.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05,05:240-241. [6] 江智霞,张咏梅,酒井顺子,等.医疗锐器容器放置位置对其易接性和易见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5:690-692. [7] 陈兆杰,马成云.护士锐器伤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2007.11.6277-6277. [8]李世英.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职业与健康,2007,23(11):905-906. [9]赖海燕,候海燕.手术室护士患胃炎、溃疡病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21):1 783-1784 [10]赵庆华,张光慧,曹松梅.护理人员血源性职暴露知识及防护行为的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 16(5): 461. [11]刘雪琴,陈玉平.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现状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39(12): 928-929.

5

[12]黄建英,蔡丽娜,黄建美,等.综合医院护士锐器伤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5):14-16. [13]谢红珍,聂军.护士锐器伤与职业紧张及心理卫生关系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19(18):11-13. [14]过湘钗.流程再造在手术室血源性传播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7,15(3): 163. [15]刘莉,孙建萍,王文书.传染性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11):1419-1420.

第四篇: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损伤情况调查与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手术室锐器损伤的防范措施。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损伤情况调查。

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年限1年以上的护士均发生过锐器损伤,32名有效调查护理人员中共发生锐器损伤事件106次,人均发生率3.3次,锐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术中配合50例次(47.2%),术后清洗17例次(16.0%),其他情况39例次(36.8%)等。

结论:锐器损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危害较大,应加强防范措施,预防锐器损伤事件的发生,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手术室锐器损伤调查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87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1-02

锐器致伤是最常发生也是最容易导致职业暴露的一种不良事件。部分锐器损伤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乙肝、梅毒及艾滋病等职业暴露事件[1]。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进行调查,以了解锐器致伤发生率及致伤原因,为临床防范锐器伤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我院3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工作期间包括术中配合、术后器械清洗及其他情况下的锐器致伤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份。32名护理人员中位年龄33岁(21~54)岁;大学本科学历11人,大专17人,中专4人;护士12人,护师12人,主管护师8人。

1.2调查方法。采用锐器损伤调查表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锐器致伤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职称、参加工作时间、是否发生过锐器伤、损伤部位、锐器种类、致伤环节、致伤大致时间、伤后是否进行上报、是否发生血源性感染等职业暴露、伤口处理方式等。调查表由1名护士统一发放,并统一收回。

2结果

2.1一般情况。共收回有效问卷32份,回收率为91.4%。32名有效调查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共发生锐器致伤事件106次,人均发生率为3.3次。

2.2损伤原因。锐器损伤原因主要为术中配合50例次(47.2%),术后清洗17例次(16.0%),其他情况39例次(36.8%)。具体损伤情况及原因2.3术中致伤与手术类型关系。手术配合过程中锐器致伤共发生50例次,其中,骨科手术17例次,神经外科3例次,普通外科11例次,泌尿外科9例次,妇产科6例次,其他4例次。

3讨论

3.1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风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年医护人员发生针刺等锐器损伤事件高达上百万例次,部分医护人员因锐器损伤而感染如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2]。锐器致伤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十分常见,也是导致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之一[3]。手术室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空针、手术刀、剪刀等锐利性医疗器械,最容易遭受锐器致伤事件。

3.2锐器损伤原因。本研究中,3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共发生锐器致伤事件106次,人均发生率为3.3次,几乎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100%发生过锐器致伤事件。结果提示,锐器致伤在手术室护士中十分普遍。提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锐器损伤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日常工作中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进一步分析锐器损伤原因,术中配合50例次(47.2%),术后清洗17例次(16.0%),其他情况39例次(36.8%)。由此可见,术中手术配合是锐器致伤的最主要原因。

3.3锐器损伤防范措施。如何防范术中锐器损伤是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损伤发生率的关键。手术护士术中配合应谨慎操作,严格按护理操作规范流程进行手术配合,避免锐器损伤。同时,手术医师手术过程中应避免不恰当的危险动作,切实降低术中锐器致伤风险。研究结果提示,骨科手术术中锐器致伤的发生率最高(34%)。分析原因,可能与骨科手术中使用锐利器械较多有关。因此,与骨科医生术中配合时,应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术中配合应小心谨慎,避免锐器损伤。

综上所述,日前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等可能导致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较高,且护理人员对锐器致伤事件的危害认识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应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宣教工作[4],切实降低锐器损伤致职业暴露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谢红珍,聂军,白杨,等.医院间护士锐器分布差异的多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8,8(1A):9

[2]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6,37(8):633-634

[3]侯美凤,江利秋,陈云超.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原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66-167

[4]金美娟.乔美珍,吴琛,等.规范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50-1751

第五篇:护士锐器伤防护

护士锐器伤防护与应急处理

(-)锐器伤

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套回针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毁型。锐器伤的预防 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性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至2/3便更换。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胶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

操作时不慎被患者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则应:

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分钟,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之后立即到专科进一步处理。

4.在30分钟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患者,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5.受伤医务人员抽血查乙肝两对半,无表面抗体者,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半年后复查乙肝两对半。

上一篇:人力资源企业中作用下一篇:人生第一份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