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法治视野下儒家“天道思想”价值的重拾与省思

摘要: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当现行法律制度不能完全与人们对法治的预期效果相重合的时候,我们渐渐意识到法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忽略中国的本土资源——传统文化。近年来,党中央也提倡通过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提高本民族文化自信心,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风采。沿着历史的脉络回首追寻,尽管在特殊时期遭遇过近乎毁灭的打击,儒家思想依然循着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汩汩流淌于民族血液中与国民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作为儒学立本之源的“天道思想”不仅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聚沉淀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影响深远,同时也是解读儒家思想与现代法治社会之间相关性的关键领域。儒家天道观概括起来是一种自然客观的自发秩序,有阴阳和合之规律,能够超越人定法则并引导人的行为向上向善。其内化于人心人性表现为“仁”“义”等优秀个人品质,外化于社会则是古代习惯法“礼”对行为的规制。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不能拒绝历史、割断历史,通过法律移植借鉴而来的法治理念确有一些先进性,尤其在制度层面可以较为容易被接纳。但这些理念毕竟是舶来品,文化差异导致这些观念没有在我国社会经历长期发展和传承沉淀,缺少社会基础,使国民在感情上并不能真正的认同,也必然会与国民思维习惯中一些传统观念相悖。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渐渐显现出制度与文化不完全匹配的问题,导致国民对法律规则没有天然的信仰最终造成国民精神资源的缺失。因此,法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儒家天道观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传承和创新性转化,发挥纽带作用重塑国民信仰、重建精神秩序。这个过程与实现现代法治并不冲突,相反,通过多元治理的辅助逐步过渡至法治极有可能是我国法治社会构建完全体的最优路径。本文在对儒家天道观的拆解释义和历史考源的基础上,以历史时间为顺序,将重点放在先秦和汉代即儒家天道观的发源与第一次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时期,对儒家“天道思想”及由其主导的儒家法律观进行再现兼评析。也正是从这个时期起,不论是时间的流逝还是政权的交替,儒家思想都与中国历史一同走过岁月留在了国人潜意识中日益根深蒂固。随着视角转向现代社会,以筛选儒家天道观中可以助力法治社会建设的优秀元素为目的,在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对法治社会应然内涵的总结以及儒家天道观与法治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提出将儒家“天道思想”置于现代语境时,它可以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的个人层面、社会层面、信仰层面三个角度的可能性贡献。

关键词:天道;儒家;法治;传统文化

学科专业:法学理论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儒家天道观的核心概念解读及历史渊源

(一)“天”、“道”与“天道”

(二)儒家“天道思想”的源起与历史沿革

二、由“天道”透视儒家法律观

(一)“礼治”的力量

(二)律法儒家化的开端

三、法治社会与儒家“天道思想”

(一)法治社会的应然内涵

(二)儒家天道观与法治社会的关系

四、儒家“天道思想”对构建法治社会的可能性贡献

(一)个人层面:“仁”与民本思想

(二)社会层面:德治对法治的有益补充

(三)信仰层面:重建国民精神秩序的历史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小型农村水利改革论文提纲下一篇: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