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用地整改情况报告

2023-03-12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违法用地整改情况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违法用地整改情况报告

荔城区清理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区委、区政府:

根据《中共荔城区委办公室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清理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荔委办

[2011]25号)的文件精神,各镇街、园区、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强化措施、扎实工作。至目前,已完成宣传教育第一阶段工作,并进入调查摸底第二阶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调整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为加强对清理“两违”工作的领导,我区及时调整充实了清理“两违”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及成员,成立了综合组、督查组和宣传组三个工作组,并对三个工作组进行分工:综合组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各项决策部署,分解落实各项任务,起草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文件,制定有关工作报表,编发工作简报。掌握、汇总、通报全市清理“两违”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解决“两违”清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筹划阶段性工作重点。督查组负责对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落实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挂牌督办“两违”清理整治典型案件;督促、指导、落实执法共同责任制和红绿旗评比等有关制度。宣传组负责专项行动的宣传策划,组织、协调相关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工作,引导干部群众自行拆除,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自“两违”行动开展以来,各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行动,成立了清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应工作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开展宣传教育、调查摸底、联合执法等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进展顺利。

(二)加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利用媒体扩大影响。区清违办积极配合市清违办做好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清理整治作的宣

传教育工作,及时向市清违办报送“两违”清理报道4篇;二是深入基层加大宣传。按照市清违办的工作部署,区清违办向镇街发放张贴清理“两违”通告3000多份,在城乡主干道、公路两侧、重点项目用地周边等显眼位置张贴清理“两违”标语90多条,制作“两违”宣传录音磁带10盘,并通过宣传车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巡回宣传100多次。同时组织业务人员与群众面对面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和市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通告精神,耐心细致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在组织联合执法工作时邀请附近镇街、村主干现场观摩,扩大宣传影响。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投诉,相关职能部门向社会公布投拆举报电话,并派专人值守,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认真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通过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使“两违”清理行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三)分门别类,开展调查摸底。各镇街根据“两违”整治的范围,已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对2011年以来的 “两违”案件进行调查摸底,并对调查摸底结果进行分类,制订清理整治方案,确保第三阶段的清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至目前,12336热线电话已受理违法用地的举报投拆案件12起。

(四)积极组织,严打违法行为。一是加大巡查力度。自“两违”清理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各镇街、园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增派人员,加大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用地、城市重要节点周边范围及主要道路两侧控制范围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实行不间断巡查,做到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把“两违”的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全区共组织由国土、镇街包片干部、村建站人员联合巡查170多次,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违法行为107宗,面积42651.74平方米,其中36宗土地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强化函告职能。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

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共同责任制规定的通知(莆委[2011]8号)精神,及时将巡查发现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以函的形式告知相关镇街,并督促相关镇街牵头组织联合执法,予以强制拆除。同时对在城市规划区内的违章建筑及时函告城市管理部门予以查处,确保了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的发现、制止和查处不留死角。今年以来,共函告各镇街国土违法案件19次85宗,面积35340平方米,函告城市管理职能部门违章建设3次16宗。三是注重执法联动。各镇街、国土、建设、城市执法等对“两法”行为均能做到主动出击、迅速行动,以点带面,各个击破。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联合执法行动34次,出动执法人员1995人次,雇佣民工370人次,租用大型挖掘机4辆次,切割机13台次,强制拆除“两违”建筑物130宗18405平方米(包括上一轮“两违”清理遗留案件),达到“拆除一处、震摄一方”的效果。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自清理“两违”行动开展以来,各镇街、园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阻力,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给“两违”清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部分镇街对牵头组织联合执法,存在抵触情绪,积极性不高,也是造成“两违”清理难度大的一大因素。

三、工作建议

(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照市“两违”办的统一部署,建议将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案件分为五批。具体划分是: 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发现的“两违”案件列入第一批; 2010年以来领导督办件、行评件、群众举报件、上访件、123

36、2626002等热线电话受理的案件列入第

二、三批; 2010年以来巡查中发现的未拆除到位的案件及上一轮“两违”未整治到位的案件列为第

四、五批。

(二)加强督查、定期通报。由督查组对各镇街牵头组织的联合执法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对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单位和责

任人按莆委办[2011]8号文件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具体督查时间安排:一是2011年4月15日前对第一批清理情况进行督查;二是2011年5月31日前对第二批清理结果进行督查;三是2011年7月31日起对第三批清理结果进行督查;四是2011年9月10日起对第四批清理结果进行督查;五是2011年11月10日起对第五批清理结果进行督查。

(三)加强联动、形成合力。根据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抗法的现象,建议建立由公安、国土、城建执法等相关部门机构组成的联合执法工作长效机制,形成执法合力,确保“两违”清理整治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情况汇报

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情况

根据市政协2013年专题视察调研工作安排,10月25日市政协副主席任书文、王爱萍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就我市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听取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执法监管情况汇报,与市区6个国土分局执法大队进行座谈,深入了解相关

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视察报告分三个部分。

一、治理情况

全市国土部门按照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变职能,优化服务,落实责任,严格执法,认真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针对用地需求量与耕地保有量的矛盾突出问题,从2010年第十次土地卫片国土资源部启动“15号令”实施问责以来,严厉打击违法用地犯罪行为,2012年违法用地面积下降30.6%,违反耕地面积下降60%,违法占用耕地的比例从31.2%降低到5.81%,目前全市违法用地总数控制在11%、未超越国家红线15%的限度、排序全省倒数第二位,违法占用地呈下降趋势,实现“保红线”目标。主要治理措施有四个方面:

(一)建立监管责任网络。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全市建立土地监管责任体系,把违法用地易发区,编制成全图,定人定岗进行动态和静态监管,实行监管区域、村庄、耕地网格化管理,建立责任制度完善、巡查职责规范、监管主体明确的市、县、乡三级巡查网络,进一步强化违法用地监管体系建设。

(二)强化严厉打击手段。全市各级国土部门创新执法方式,采取卫星遥感监测、违法用地事前制止、督促检查上下联动、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典型案件公开查处、触犯法律追究责任等手段,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犯罪行为。2009年以来,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移交公安机关涉法土地案件32案33人,查办违法犯罪线索19件,侦破自侦案件48起,移送起诉42人。

(三)持续开展专项行动。2012年以来,开展卫片执法、查处变更规划、清理规范用地、非法转让土地专项治理行动,查处148宗违法用地、收缴罚没款1812.14万元,没收建筑物45.75万平方米,查处变更规划45宗,收缴罚没款657万元,出让金3.5亿元,累计处置土地34344亩、其中盘活置换用地7420亩,为“国省市”重点工程规范用地手续160宗22887亩、公开出让37宗2266亩、已收回罚没款4069.91万元、各类规费(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和土地出让金18.8亿元。

(四)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全市各级国土部门依法行政,严格建设用地预审预报、约谈承诺制度,审批用地从各个业务环节严格把关,谁办理谁监管,建立内部会审、执法监察、反馈预警机制,对违法用地行为实现一票否决制。积极做好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保障,对重点项目应急用地、临时用地、农业设施用地全程跟踪,减少环节,加快审批。结合全市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的分析和预测,合理布局,科学分配规划期内主要用地指标,优先满足各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强土地监管,主动服务大局,努力争取增量、盘活存量、管好流量,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地。

法律解释: 违法用地指,未取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土地或通过非法交易取得土地使用权;违法建设指,建设单位或个人未依法取得国土、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或擅自改变批准内容的建筑体。

二、相关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情况分析,有四方面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

(一)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全市各级土地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基层监管队伍薄弱、人员缺乏,有的国土所只有1人,就市、县两级国土监察执法大队不足120人,监管全市6956平方公里国土资源确实有很大难度,查处违法力量有限,暴力抗法时有发生。

(二)违法用地依然严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在全市10个县区不同程度的存在,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平区被市政府确定为违法用地易发区,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宅基地开发、非工程建设、国道省道两侧、农村撂荒农田”等区域土地违法问题较为突出,用地存在“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和“非法交易、非法转让”等违法违规现象。仅2012年全市村民宅基地违法用地宗数占到违法总数的18%。

(三)土地违法追究偏轻。《土地管理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规定,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单位或个人给予行政警告、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追究刑事责任。在土地执法实践中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很难执行,多数违法用地行为以行政处罚为主,因违法成本低,追究责任轻,处罚力度小,导致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犯罪行为不断滋长,治理难度加大。

(四)规划用地监管较松。因受利益驱动,在用地立项、规划、审批、施工、建设等环节,普遍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相关部门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尚未形成,监管规划用地情况有一定缺失,致使一些用地单

第三篇:关于开展对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情况汇报

文昌市规划局

关于开展对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情况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

“关于开展对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情况调研的通知”已收悉。根据该通知要求,我局自2009年11月成立以来查处文昌市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9年以来我市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发生的数量 2009年11月我局成立以来,共查处违法建筑共计11宗,

1、位于规划区范围内,属于国有土地性质,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图纸和规定的内容进行建设:房地产开发2宗、私宅5宗、厂房2宗、市机关单位1宗(宿舍楼)

2、未报先建:加油站1宗

以上违法建筑面积共计:7298.88平方米

3、位于规划区范围内,属于村集体土地性质,未经宅基地确权,未办理合法的用地手续和报建手续的双重违法建设行为:城中村违法抢建89宗,查处29宗;

1

巡查发现60宗(未查处),建筑面积24407.7平方米,其中不符合规划退线要求的15宗,严重影响城市景观1宗,占用道路用地建设10宗。

以上违法建筑面积共计29294平方米。

二、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状况存在的原因

(一)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在发现违法建筑后往往只是发停工通知了事,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拆除,给违法当事人形成政府执法只是形式而已的心理,促使违法建筑迅猛增长;同时,由于部分行政执法机关工作效率低下,对当事人刚实施违法建设行为时不能及时制止和查处,等到当事人建筑完工后才去查处,不仅加大了查处难度,也增加了执行难度。而此时的查处又有不少是以罚代拆,这又从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当事人违法建设的气焰;市委、市政府对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问题重视不够,物力、人力、财力不足等原因,致使“打违”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另外,对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打违”工作缺乏有效的考评和监管,致使“打违”工作责任不清,相互扯皮推诿。

(二) 由于缺乏私宅报建的有关规定,致使长期以来我市居民建私房成为无序状态,乱搭乱建无规划现象严重,同时村庄规划跟不上,没有合理引导村民合法用地,致使农民宅基地审批无法落实,形成私占私分私买土地的混乱局面。另外,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未到位,规划编制滞后等,致使村民抢建现象严重。

(三) 违法建筑源头主要在于违法用地,根据土地管理相关法规,村集体和村干部本应对村集体土地负有监管义务,但由

2

于我市未出台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长期以来村干部、村民私自买卖集体土体的行为时有发生。

(四) 由于缺乏社会舆论宣传氛围,在当前利益分配不公的情况下,利益的驱动和老百姓守法意识的淡薄导致社会对违法建筑行为的纵容甚至“跟风”违法建设,而未形成社会对此违法行为的谴责和议论的氛围。

(五)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项目的有效带动,旧城改造项目的不断推进以及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我市房地产价值节节攀升,因此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及旧城改造拆迁补偿中存在的“违法用地同样可以得到补偿”的导向下,不少人铤而走险,不惜违法占地、私买私卖、以租代征违法建设。

三、开展打击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专项活动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为了有效遏制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我局对文城规划区范围内的违法建筑进行巡查,根据违法建筑对规划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并制定了《文城镇违法建筑强制拆除实施方案》。

我局多次派员到海口学习,并借鉴海口打违、拆违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局拟制定了《文城镇违法建筑强制拆除实施方案》。

四、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 执法人员不足,车辆配备不齐;

2、 城市规划编制滞后,给规划执法造成潜在阻力;

3、 各相关部门工作衔接、配合不到位;

4、 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体制有待改善;

3

5、 涉及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的双重违法行为的查处主体、责任单位不明确,责任交叉容易导致监管空白;

6、 文城、龙楼、清澜、铜鼓岭等地区的违法建设现象比较突出,因涉及到征地问题,所产生的矛盾多,利益关系复杂,加大了查处难度;

7、 由于涉及到社会稳定问题,担心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对打违、拆违的决心不够。

五、下一步的整治措施和立法建议

(一)整治措施

首先要认真抓好规划执法、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坚持对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开展法律培训,要求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度通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执法程序,坚持文明执法、亮证执法,严格遵守规划执法的规定。同时坚持案卷评查制度,建立了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等相关制度,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办案质量及效率逐步提高,规范了执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进行曝光,增强查处实效,确保规划的权威。要进一步加大部门协调的力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规划执法顺利开展。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市规划局要组织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规划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城乡规划意识,特别要加强对“城中村”群众的法律宣传教育,建立

4

完善规划公示制度,为规划实施和规划执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再次,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成立整治 “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人员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采取集中办公,统一调派。六是落实保障措施,市财政部门要把“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列入专项预算项目,划拔专项资金作为“两违”整治工作的经费保障。并且要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细化“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共同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把责任机制细化到“两违”整治工作的前期,细化到机关、部门、企业、村民及机关干部和广大党员个人。公、检、法、司等司法部门要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市法制办要加强对提请强制执行案件的审理和批复工作。

(二)立法建议

建议市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制定规范性文件:

1、各乡镇政府负责对本乡镇区域内违法用地查处工作,加强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工作领导,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下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根据土地管理、规划等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组织对违法用地及其违法建设进行制止、拆除、没收。对乡镇规划区内涉及违法用地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在发现或接到违法建设行为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责令违法建设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预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2、市国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土地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国土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定期实施动态巡查,对违

5

法用地行为必须在发现后10个工作日内采取相应措施。对违法当事人逾期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擅自建设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对城镇规划范围内违法建设的巡查、监控、调查取证以及拆除等工作。发现涉及违法用地的,应及时告知国土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4、各相关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对未取得合法用地、建设手续的工地或工程设施,不得供水、供电、供气;已供水、供电、供气的,接到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告知属于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应当停水、停电、停气的书面通知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按有关程序停止供应。

5、联合我市国土、规划、建设、城监、监察、公安、 司法、法制、水务、交通、房管、卫生、市政、环境保护、市容、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讨论,制定出我市查处违法建筑的工作方案及整治办法。

二○一一年六月八日

6

第四篇:2014年第三季度车辆违法情况整改报告

根据《关于转发<关于2014年第三季度全区三级以上客(货)运企业道路交通违法情况的通报>的通知》文件要求,针对第三季度我公司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对相关违章驾驶人员进行了相应处理,并采取了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违规情况

2014年第三季度,公司部分车辆存在超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通过施工作业路段,不减速行驶、不在机动车道内行驶的、行驶时驾驶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违反规定停放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

二、整改措施

1、按照公司领导指示和要求,及时召开道路运输安全行车整顿动员大会。会上宣讲交通法规,重申车辆管理制度。对公司第三季度交通违规违章行为进行了通报。对违法次数多的个人进行专门教育,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规定处理一批违法违规人员。同时,由公司总经理亲自组织安全教育,进行交通法规学习和安全行驶教育。安全科督促驾驶人员教育培训,做到逐人签到登记检查。

2、严格驾驶人员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分析,驾驶人员违法肇事已经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首要原因,强化对驾驶人员的监管是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因此,公司一是要求安全科建立驾驶人员违法记录、事故记录、驾驶年限记录等,每月定期上网查询本公司驾驶人员的违法记录,及时发现和规范驾驶人员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驾驶人员档案管理。二是对驾驶人员的聘用制定严格的制度;三是对有严重交通违法、多次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行为的驾驶人员,坚决调离或予以解聘。

3、加强我公司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对全公司车辆进行全面清理检验。

每一辆生产作业车辆建立技术档案,严格按照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 逐车全面检验检测。尤其是市内接送上下班的车辆,根据行业部门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验。严格落实车辆例保检验制度和二级维护保养,确保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

4、对全公司所有生产车辆进行一次安全事项大检查。结合秋冬季换季保养工作,对车容车貌、灯光信号、安全制动,以及行车执照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车辆禁止上道行驶,并限期整改。

5、公司将电话通知未处理违章的驾驶人员在10月25日前将记录清零,逾期未清零的,公司将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罚款以及停班整改。

6、发放驾驶员安全行驶复习题,在规定时间分期分批进行考核。

三、今后采取的防范措施

1、坚持在定期的工作会议上把交通安全和查处违章情况列入议程。经常进行检查和提醒,以提高全体驾驶人员的交通守法意识。

2、加强对超速、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闯红灯等经常性交通违法行为的教育力度和经济处罚力度。

3、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严肃处理交通违法违章行为。

4、加强对车辆的保养和维护,绝不让车辆“带病”上路。

5、加强GPS动态监控,利用GPS平台做好监控记录,对不按规定线路行驶、超速行驶等违规车辆,要立即通过GPS发送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行驶,并做好记录登记及时上报。

通过以上措施,对员工交通安全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今后我公司一定认真执行交通法规,遵守机动车管理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本整改措施。

XXXXXX公司 2014年X月X日

第五篇:贯彻落实《决定》严肃查处违法用地情况汇报

200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下发后,我市以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和运用好28号文件为契机,夯实工作基础,强化用地管理,加大耕保力度,规范土地市场,严格土地执法,资源保护和服务发展逐步得到加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国发[2004]28号文件下发后我市土地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建设用地逐步规范,实现了从要多少给多少到用多少给多少的转变。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早些年,全市每年的用地量还不如长沙一个县,在如何把握服务经济发展和严格资源保护这个平衡点上,我市强调更多的是扮演服务角色,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用地步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各县(区)用地围着项目转,要多少给多少,市局也基本上只起到一个中转站的作用,致使部分土地低效利用,大量土地闲置未用,不少耕地破坏撂荒。28号文件下发后,市局新一届领导班子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严把土地闸门,把服务经济发展和严格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既强调服务,更强调把关,对每一宗新增建设用地,都按照预审权限认真组织预审,审查是否符合规划,是否符合用地计划,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占用基本农田,是否达到投资强度等,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律不予通过预审。对预审通过的每一个项目用地,都提交局会审会集体研究,根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土地产出率等控制指标核定用地面积,进行严格把关,做到用多少给多少,如冷水滩私营企业顺龙饲料厂申请用地200亩,因投资强度不够,又未提供银行资信证明和董事会决定,而没有供地。宁远烟草站申报用地35亩,通过会审把关核减土地15亩。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核减项目用地17个,面积近1000亩,真正做到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二)耕地保护不断加强,实现了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我市人均耕地0.88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早些年,从实现粮食安全生产的高度,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那时候,全市上下形成的是一种要我保护的氛围,干部群众没从思想上真正筑起保护耕地的[找文章到文秘资源-/-一站在手,写作无忧!]防线,因此,乱占滥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民建房占用耕地现象比较普遍,耕地保护压力很大、困难很大。28号文件下发后,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从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的高度,市政府与县区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并列入综合考核和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及干部提拔使用的政绩考核,出台了《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市局与县区局也签订了责任状,并把耕地保护责任状延伸到乡镇政府和乡镇国土所,到村组和农户。2005年以来,全市对基本农田按图斑逐户逐块进行了造册,建立了档案,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标牌5335块,开展了耕地保护专题调研和农民建房占用耕地专项检查,召开了4次耕保工作现场会。由于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仅2005年就净增耕地3000多亩。同时,通过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做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好处,从而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更高,2005年我市实施国家、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9个,总规模4811.34公顷,总投资1.3亿元,新增耕地1541.87公顷。

(三)土地市场成效明显,实现了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早些年,我市土地市场经营层次浅,水平低,大都是生地出让,贱卖土地,导致遗留问题难处理,土地价款难回收,建设资金难筹集。那时,经营性土地出让每亩均价在10万元左右。2002年,我市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不足2000万元,2003年也只有6000余万元。28号文件下发后,我们按照“市场管理规范化、资源配置公开化、市场调控理性化”的原则,在原来土地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目前,共依法收回闲置土地3000多亩。并运用市场机制,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广泛宣传包装成熟地块,积极组织土地出让,实现了经营性土地两个100%,即100%进市场、100%实行招拍挂,促进了土地资产经营市场化,实现了土地价值的最大化,经营性土地出让每亩均在30万元左右,最高达393万元,2004年我市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达2.6亿元,2005年达到了3.5亿元,巨额土地收入成为城市建设新的动力源,为整个城市建设注入了生机。目前,基本形成了“只找市场、不找市长”的市场氛围,土地市场不断发育、不断成熟。

(四)执法监察机制创新,实现了从单一办案到联合办案的转变。我们根据近年土地违法违纪新情况,在土地违法违纪案件查处中引入了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新机制。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工作进展情况,交流有关信息,研究联合办案相互配合协调等事宜。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时,经审查需对有关责任人员提出行政处分建议时,将《行政处分建议书》及有关证据材料移送监察部门,由监察部门决定查办或交办。在强制执法中,公安人员配合督阵、保护土地执法监察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由公安、检察,对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提前介入侦查办案。在查处冷水滩区凤凰园梧桐社区白泥塘村民小组非法买卖集体土地案件时,我们与冷水滩区纪委采取了联合办案的形式,在调查确认其行为已涉嫌犯罪后,便及时移交冷水滩区公安局,对涉案的两名直接责任人进行了刑事拘留,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一些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还积极与法院联系,争取支持,提升了土地执法监察的威信和水平。2004年10月以来,全市共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595件,涉及土地面积188.25公顷(含耕地51.36公顷)。其中: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79件,涉及土地面积27.93公顷;未经

批准擅自占地514件,涉及土地面积159.87公顷(含耕地50.91公顷);非法批地2件,涉及土地面积0.45公顷(全为耕地)。拆除违法建筑物40722平方米,收回土地30.34公顷(含耕地27.11公顷),收缴土地罚没款401.46万元。全市因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受到纪检监察机关和国土资源部门追究责任的共15人。其中,书面检讨、诫勉谈话、免职等组织处理3人,党纪、政纪等纪律处分8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人。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和监察部、国土资源部9号令,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监察部、国土资源部9号令)是两部重要规章。《决定》和9号令的出台都是我国土地管理史上的大事。在贯彻落实中,我市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我们坚持把学习《决定》和9号令纳入干部职工每月集中学习的内容,有学习计划,有学习记录,有学习档案,并纳入工作目标考核。2005年1月,《决定》下发不到三个月,市、县(区)先后举办了学习培训班。对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轮训。学习辅导内容主要是《决定》及配套文件、温总理在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两部9号令、国土资源部11号令等。

同时,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和监察部门把2004年11月定为学习宣传月,分别在《**日报》、**电视台上开辟专栏,集中宣传国务院《决定》和两部9号令。各县区还出动宣传车深入农村集镇巡回宣传。据统计,全市共制作宣传横幅标语1672幅,在

322、207国道和衡枣高速公路、邵永公路、永连公路两旁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316条,编印宣传资料3万余份。为了使《决定》精神统领全市国土工作, 2005年12月16日至12月18日我们利用三天时间组织全市国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党校进行了封闭式学习。通过学习,把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了国务院《决定》和两部9号令文件精神上来,统一到了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上来。通过广泛宣传,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了依法管地、用地的意识。

(二)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我们按照国务院《决定》精神,在前几年清理整顿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了土地市场清理整顿。

一是从市到县再次层层召开了深入清理整顿土地市场动员会议。对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二是对各类开发(园)区进行了再清理。我市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落实开发区四至范围的函》和《关于落实开发区四至范围工作补充意见的通知》,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班子,确定测绘工作队伍,落实专门工作经费,培训业务骨干,对全市依法批准的7个开发(园)区进行了再清理,并按两个文件要求已开展完成了6个开发(园)区的定点、埋界和测绘等工作,较好完成了开发区的四至范围落实工作。

三是加大了处理中心城市土地遗留问题的力度。市清查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处理重大疑难问题。对土地遗留问题,我们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依法依程序进行处理。去年以来处理闲置土地83宗,面积49.8亩,其中:补偿收回44宗,面积40.3亩,置换土地39宗,面积9.5亩。

四是全面清理了新上项目用地。对2004年3月至去年11月30日全市新上项目用地进行了全面清理,摸清了全市项目申报、土地审批、土地供应及使用情况。对招商引资项目暂时没有建设的,要求建设单位写出承诺和开发计划。

五是狠抓了土地市场建设。为切实贯彻《决定》和两部9号令,我们对各类建设用地实行了“五统一”管理,高度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每年初,我们根据省厅下达的农转用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坚持编制了供地计划,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商业、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出让,实现了两个100%,即:经营性土地100%进市场,经营性土地100%招拍挂。仅去年,全市出让土地618宗,面积220.9公顷,成交价4.96亿元。其中,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3.5亿元,招拍挂成交价2.65亿元。同时,我们按照“六有”标准,健全和完善了地产交易规则,明确土地二级市场准入条件,减少个人的自由裁量权,确保了土地产权交易归属清楚、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畅通,全市土地二级市场逐步规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成果。

(三)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我们严格按照《决定》的规定,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用地原则,优先保证了洛湛铁路、邵永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优先保证了坦旦垃圾处理场、**职业学院、五洲、五里牌水电站等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的和公益性事业项目合理用地,优先保证了湘江纸业、长丰猎豹汽车配套工程等招商引资项目的合理用地。在今年全面启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加强了与城市建设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衔接,并从严从紧控制了耕地占用的总量,防止各地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机,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我们在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工作,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审查建设项目用地的同时,积极实施了存量土地挖潜工程:

一是充分利用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对全市已批准但尚未按项目供地的土地和建成区内的可利用土地依法进行集中调剂,优化配置、统一调度;

二是盘活闲置土地。加大对棚户区占地,倒闭企业用地,闲置仓储

用地等的调整力度,引导城镇住宅向小区集中,推广多层和标准化厂房、增大容积率,大力提倡节约用地。据统计,2004年10月以来,全市共依法利用闲置土地137亩。

三是科学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我们根据农村经济条件、自然居住环境、居住习惯等,把土地开发整理与中低产田改造、村庄改造等相结合,培育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农村村民宅基用地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切实保护耕地。我们围绕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用途管制,建立双重责任体系,落实目标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农田“五不准”制度,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连续5年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特别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我们把基本农田落实到了具体地块和农户,并禁止以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或“设施农业”等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同时,我们把耕地开垦费纳入专户管理,即使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也必须将补充耕地费用列入工程预算。从而有效保证了耕地开垦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2004年10月份以来,我市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33.8公顷,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384公顷,占补两抵,多出耕地150.2公顷。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达33.6万公顷,基本农田29.77万公顷,均超过了与省政府签订的保护目标。

(五)认真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2003年来,我市征收土地一律严格按照市政府2003年9号文件执行,做到先批后征,实行“两公告一登记”和“三公开”制度,确保了新增建设用地应付征地款3月内支付率和征地补偿款清欠率达100%,涉及征地补偿的信访办结率85%以上。在征地工作中,我们坚持凡属项目用地需拆迁房屋进行安置的,必须先搞好安置地的建设后再征地拆迁;凡上报市级以上的建设项目,涉及征地拆迁的必须经市政府征地拆迁管理办公室审查征地程序是否合法、标准是否按政策执行、补偿是否到位、安置地点是否落实,方可报批发证。对当年底前,不能足额付清农民征地补偿安置费的县(区),停止农用地转用审批,暂缓下达下一年农用地转用计划。通过各种过硬措施,有效维护了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全市因征地补偿安置的来信来访量大幅下降。今年5月,我市洛湛铁路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受到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通报表彰。

二、积极探索土地违法新趋势,不断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

国务院《决定》、两部9号令下发后,我们对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期间,查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发现土地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倾向:一是以租代征倾向;二是以罚代批倾向;三是分拆批地倾向;四是损害农民利益倾向等。针对新特点、新趋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作了大量工作,在预防违法、案件查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抓执法监察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我们从市到县都加强了对执法监察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市执法监察支队把每周星期一确定为政治业务学习日。并坚持每年举办执法监察培训班,对全市执法监察人员进行轮训。同时,我们以国务院《决定》出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在全市11个县区和2个农林场建立健全了乡(镇)国土资源所与执法监察中队的建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1个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已有8个组建了副科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或执法监察大队),并列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落实了办案经费来源,配备了执法车辆、照相机、摄影机等必要的办案设备。

(二)抓土地违法行为预防

一是建立完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做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我们通过划定巡查等级,划分巡查区域,实行了定时间、定人员、定路线,包巡查、包制止、包处理的“三定三包”责任制。2004年以来,通过动态巡查发现的违法行为2802起,及时制止2690起,制止率为96%,避免了土地损毁245.78公顷,其中耕地67.52公顷,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二是开展创建“四无”乡镇和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活动,巩固土地清理整顿成果。1998年以来,我市一直坚持开展创“四无”乡镇和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活动。先后有蓝山、新田、祁阳等县区荣获了全国和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称号。

三是加强和完善执法监察全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部会审制度。近年来,全市国土资源在用地审批、土地矿产资源发证、资产处置、规费减免等重大事项的会审中,都坚持要求土地执法监察机构直接参与,严格把关,避免和减少了国土资源系统内部的工作失误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四是加强网络建设和群众举报管理,实行群防群治。目前,我市已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监察网络。全市共聘请国土资源监察员5532人,国土资源信息员5万多人。每年收到国土资源监察员、信息员反馈信息上千条次。同时,市、县、乡三级国土资源部门都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并确定了专人专管,全市共设有举报电话205台,举报箱396台,2004年以来,共获取举报信息348条。

(三)抓工作机制创新。近年来,我市国土资源系统根据《决定》和9号令精神,积极探索改革传统的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在执法监察机制上有所创新。

一是创新土地监察方式,实现单向监察向双向监察转变。针对近年来土地执法过程中法人违法和执法人员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的现象,我们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推行了土地执法双向监察机制。市国土资源局与市监察局制定了联合办案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法人违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对于党委、政府系统的干部违法,由市国土资源局协同市纪委监察局处理;对于镇、村干部或企业法人违法的,按干部管

上一篇:我和爸爸下围棋的日记下一篇:我国财政收入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