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腐败案例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党内腐败案例范文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令人歆羡的骄傲。但是,随着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中华名族逐渐放慢的他矫健的脚步,最终,由于闭目塞听,以欧洲工业革命为标志,我国逐渐被世界先进水平远远抛下。经历了一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奋勇不怕牺牲的努力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在毛主席的口中被庄严的宣告天下。然而,那时的中国人民仍处于贫苦饥饿中。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党内腐败问题也逐渐变得令人不敢小觑。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应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呢?

首先,我认为,腐败与反腐败是我党义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种矛盾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从他的建立之初,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就是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纵深拓展,在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紧密和频繁的新时期,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内极少数高级干部的伏法,为我们正确对待和认识这一矛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

腐败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弱点、不足,反腐败是正视问题、勇敢面对的体现,是克服弱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虽然新中国建立已半个多世纪,但封建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动机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思想残余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以致有些党员干部因迷信金钱万能和权能通神而陷入腐败之中。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生活方式的党员干部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但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有的单位对干部选拔任用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干部的使用管理中不慎、不严,使一些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其次腐败形式多样 ,危害严重,反腐形势严峻。

党内的腐败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经济腐败

经济腐败,就是一部分掌握公共权利的官员大搞权力寻租,将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

有效手段 。它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腐败形式,表现最为直接和赤裸,过程也极其简单。腐败

分子将自己掌握的权力这种稀有资源转化为个人利益。主要表现为贪污和受贿。

2、组织腐败

组织腐败就是在干部任免过程中不遵守法定程序和制度,破坏了干部任免秩序。任人唯

亲,把金钱和关系作为考察干部的唯一指标,形成利益集团,官官相护,严重的违反了国家、

党的组织路线,组织原则和组织方针。

3、作风腐败

作风腐败主要表现在工作生活过程中,无视党的最基本的纪律、党的方针政策;主观主

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形式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盛行;不坚

持实事求是的路线,专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欺上瞒下,无视党的形象、无视国家和人民

的利益。

尽管根据腐败的方式的不同将腐败划分为经济腐败、组织腐败和作风腐败,但是大部分

腐败,集经济、组织、作风等腐败于一身,经济上贪污受贿、组织上买官卖官、作风上奢侈糜烂。这是因为思想防线一旦垮掉,在极度膨胀的私欲支配下,利欲熏心,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手段敛取钱财,从而染指各种形式的腐败。

腐败主要带来的危害有:

1、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3、制约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4、妨碍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那么,在此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应对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党员思想建设

我们要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党的自身免疫力是推进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础。对党员进行全面系统长期的教育,保证每一个党员干部能够从主观上认识腐败的危害,积极主动地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无数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思想腐败是腐败的根源。党员干部的堕落都是因为思想的转变,才逐步滑进了腐败的深渊。尽管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拒绝和逃避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立身处世之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一定能体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保证党的纯洁性,强化思想反腐,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二)、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党内民主是指在党内生活中,全体党员按照党章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决策管理党内事务。

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增加党内监督的实现。控权者在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往往有两种倾向,一个是“为公”的价值倾向,一个是“为私”的价值倾向,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矛盾,怎样保证权力的运作是为了实现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主要看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否具有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和为社会主义贡献一切的精神,还要看客观环境对其权力运作过程的监督,当然这种监督是一种相互的监督,而非单向的监督,当参与者具有互相处于公心的相互监督的客观条件时,权力的控制层的个人意见增加了对公的成分,也相应缩小了权力的自私性。党内民主权利的实现,分解了权力,增加了决策人员人数的同时,增加了监督。从制度上根本保证了权力的相互监督的实现,提高了监督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了监督人权力的运行,维护了监督者的利益,有效地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惩治腐败行为。

(三)、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或者说是廉政建设制度化,就是要建立包括“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罚机制、“不许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在内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利用这种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证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并促进政治、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第一,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社会是法制社会,要靠健全的法制来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法制意味着控权制度和权力制衡原则的被遵守,做到依法执政而不是以党代政。第二,通过健全法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法制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立民主廉洁的政治制度,这有利于切断权力与金钱的关系,有效地防止腐败。第三,借鉴国外有益的反腐败经验,完善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体制。腐败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在反腐败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由于具体国情和条件的差异,我们不能照抄照搬。我们可以摒弃不适合我们国情的东西,借鉴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做法,使我们在反腐问题上少走弯路。

(四)、加强反腐败监督体系建设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因此,防止腐败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廉政法律体系,促使国家公职人员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上,不得渎职、失职和利用权力之便谋取私利,维护公职的严肃性和公职机构的工作效率。

首先,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用组织的力量对权力的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每位领导干部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既有监督他人的权力,又有接受他人和组织上监督的义务。养成监督和被监督的自觉性。其次,要建立健全制度,使对权力的监督有章可循。建立健全制度是加强对权力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再次,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最后,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的环境和氛围。总之,防止腐败的关键在于对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监督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落实。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广开监督门路。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失,反腐败的重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常抓不懈,树立长远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功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些历史过程和社会实践中能够看出,中国共产能够经得住各种挑战、能够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在反腐败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也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有效地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第二篇: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是当今我国社会上最受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关于党内腐败事件却层出不穷,且直接或间接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有这样的话:治党内腐败亡党,不治则亡国!听起来确实有点耸人听闻,但确实反应了一些真实情况。据中央纪委的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间,中央纪委及各级纪委查处的党内各类违纪案件200多万件,处分党员235万人。有效遏制腐败不仅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还关系到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否最终取得胜利。

1、简单分析党内腐败现象成因

(一) 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许多党员干部由于一段时期来,很少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致使许多干部产生了“淡化党风意识”,“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观念。

(二) 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随着改革的深化,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造成的一个直接恶果,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而更多的是主观随意的人为因素,实为腐败现象的繁衍栖身提供了条件和土壤。

(三) 心理失衡。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

(四) 一个社会转轨时期的腐败现象有其内在必然因素,这就是新体制建设过程中对权力制约机制的滞后性。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情况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革除,新体制还未完全形成,监督、管理上还存在很多漏洞,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党员分陷入腐败之中。

2、正确看待腐败问题

腐败与反腐败是我党义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种矛盾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腐败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弱点、不足,反腐败是正视问题、勇敢面对的体现,是克服弱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

3、怎样防腐反腐

1. 加强党员思想建设 思想腐败是腐败的根源。党员干部的堕落都是因为思想的转变,才陷进了腐败的深渊。从根本上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丧失了党的先进性。

2.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根本保证了权力的相互监督的实现,提高了监督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了监督人权力的运行,维护了监督者的利益,有效地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3. 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4. 加强反腐败监督体系建设 防止腐败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廉政法律体系,促使国家公职人员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上,维护公职的严肃性和公职机构的工作效率。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失,反腐败的重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一棵参天大树若任蛀虫繁衍啃咬,最终必定逐渐枯萎,一个国家或政党,若任腐败毒瘤蔓延,最终也难免区域衰亡。只有坚决反对腐败,常抓不懈,树立长远目标,才能保持党和国家计提的健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心得体会(一)

当前中国政治生态局势发展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党组织及党员干部是大势所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及培养学习型党员干部需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章党规及系列讲话中含有大量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文化内容,是所有党组织及党员所要遵守及学习的,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成功实践。落实党章党规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部署。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及培养服务型党员干部需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首先,做好合格党员才能为做好服务型党员干部做好铺垫,只有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活动才能让每名党员将合格党员的标准铭记于心,实践于身,按照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强化问题导向,注重以上率下,扎实有序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建设廉洁型党组织及培养廉洁型党员干部需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新政治生活新常态下,反腐倡廉一直是经常性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是能够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能够强化党性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三是能够强化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可以紧紧围绕党的重点中心工作及大局工作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大的贡献。

第三篇:怎样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等待早莺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等待早莺0000000011月6日

这次讨论思考题的题目是“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是怎么看的,这是否影响自己对党的向往”。就此问题,大家看法不一,可以说事产生很大分歧,有的人甚至对党和国家产生了怀疑,似乎已经到了对中国社会现状绝望的地步。但是我却希望大家能在批评之处,看到中国的进步。对于党内腐败问题,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待。

一、腐败为什么存在

从古至今,反贪污腐败从来都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任务,可是贪污腐败却从来没有断绝过。 腐败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其土壤便是权利的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贪欲,这是人性之恶,且有人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一定的政治结构进行管理,这就存在着权利的分配和运用,也就是腐败所产生的土壤。想要消除这两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民素质极大提高,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贪污腐败才会彻底根绝。

二、怎样正确看待腐败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

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而且,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因此要客观看待腐败问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三、怎样应对腐败

1. 加强党员思想建设

无数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思想腐败是腐败的根源。

党员干部的堕落都是因为思想的转变,才逐步滑进了腐败的深渊。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拒绝和逃避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丧失了党的先进性。

2.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增加党内监督的实现。

从制度上根本保证了权力的相互监督的实现,提高了监督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了监督人权力的运行,维护了监督者的利益,有效地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3. 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或者说是廉政建设制度化,就是要建立包括“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罚机制、“不许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在内的完备的法律体系。

4. 加强反腐败监督体系建设

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因此,防止腐败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廉政法律体系,促使国家公职人员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上,维护公职的严肃性和公职机构的工作效率。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失,反腐败的重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常抓不懈,树立长远目标。

因此,党内腐败问题并不会影响我对党的向往,相反,作为大学生党员,更应该为党的建设做贡献,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榜样,坚决与腐败作斗争。

第四篇: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党内腐败现象不是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造成的

1.腐败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相生相伴的。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腐败的滋生和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足又使腐败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因此,只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未能使私有制、剥削阶级以及私有观念彻底地成为历史,腐败现象就仍然有其滋生土壤。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所转移的。

(1)中国历史上的腐败现象

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颁布过一些惩治腐败的条例,但仍然腐败风行,造成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现象。北魏规定贪污绸缎10匹者杀,太和八年(228年),贪官获罪被杀者40余人。宋代建隆年至开宝年间,因贪污获死罪仅将军以上即达10多人。明洪武九年(1346年),全国发配贪官1万余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大学士和珅被告以贪赃枉法而抄家,全部家产8亿两白银,竟相当于清政府当时20年的国库收入。

国民党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搜括,聚敛起巨大的财富。1946年,其企业资本占国统区全部企业资本的80%。

全国解放后,贪污腐败风气大为好转。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挪用公款171.6万元(其中贪污数万元),被处以极刑。

(2)国外腐败现象

从历史上看,无论西方发达国家或是前苏联,在其发展商品经济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腐欲横行。近年来,腐败丑闻几乎年年冲击东西方国家的政坛。

美国国防部官员几十人舞弊,中饱私囊,数目达数百亿美元。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与全斗焕涉嫌不正当交易先后被捕。全斗焕胞弟全敬焕贪污100亿元被捕。

前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受贿65万卢布被新闻媒介曝光。

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涉嫌行贿案,被迫辞职。

2.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本身就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

(1)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私有制和剥削阶级伴生物的腐败现象,自始至终是与我党的性质、宗旨不相容的,反对腐败现象历来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特征。党的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这条基本路线既强调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强调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前者是强国之路,后者是立国之本。党章的总纲中明确写道:“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告诫全党:“开放,搞活,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反腐败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意。

综上所述,腐败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古今中外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党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没有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即使我们不搞改革开放、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腐败现象也会发生,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善良愿望为转移的。

腐败现象被激活,并在某一时期呈严重性和爆发性的特征,这是社会发展和体制转型必然要经受的阵痛

1.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地开展党内斗争,保持党的队伍先进性与纯洁性,事实上面临新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前,党在长期内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与之相适应,党的建设和党内斗争更多是沿用阶级斗争的方式。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一旦认定某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标准,不管其出身多好,职务多高,功劳多大,就是“阶级异已分子”,要政治上打倒,组织上清理,工作上批臭。这种做法,在战争年代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文革时期,毛泽东将注意力集中在防止党内出修正主义,正是用这种方法清理党员队伍的。全党、全国的注意力集中于政治斗争和“斗私批修”,以政治动荡、经济停滞,社会无序的沉重代价,换来了党员对自己行为的有限的自我约束,在客观上抑制了党内在经济行为上的腐败现象。然而,毛泽东的做法,既未能有效地防止出林彪、“四人帮”这样的反党集团,也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国家错过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其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痛的。

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性转变。在思想解放、工作重心转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开国门的一系列深刻变革过程中,沿用多年的适应阶级斗争的党的建设方式不适用了,新方法与新措施只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如何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面临着新的课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党内出现腐败现象是难免的。

2.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严重滋生,少数人经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邓小平说,如同打开窗子,苍蝇、蚊子不可避免要进来一样,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进来,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消极影响。我国当前经济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灯红酒绿、香风迷雾使革命队伍中的少数人丧魂失志,动摇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而离开了党的原则去谋取个人私利。

3.我们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单一的公有经济向多种经济并存过渡。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相对滞后,使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在工商业不发达、凭借个人努力而发财不多的社会,政治权力有可能成为发财致富的高速公路,这是发展中国家的规律,中国也不例外。

政府部门官员掌握资源调配、投资趋向、生产计划、销售价格等权力,在某些人手中,权力开始成为交换社会财富最有份量的筹码。

马克思说,货币是特殊的商品。相对货币而言,权力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权力做生意,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权力属于政治范畴,金钱属于经济范畴,而权钱一旦结合,便衍生成罪恶。锈蚀的灵魂最后只能换来金属的镣铐。

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干预的权力将逐步削弱和淡化,少数官员要用足手中最后的权力巧取豪夺。因此,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腐败现象有时呈现严重性和爆发性的特征,原因即在于腐败堕落者在权力危机的面前正以十倍、百倍的疯狂窃取社会的财富。

4.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少数公仆得了“红眼病”,传统的封建特权思想使这些人从“合法占用”堕落到非法鲸吞。

5.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初期,正在由人治走向法制,民主化程度不高,法制不健全,人民群众不能实行有力的监督。

我国目前的民主政治,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一方面,公民的民主意识发育不成熟,不能主动对公仆实行监督;另一方面,公仆们对上而不是对下负责,不能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以致少数腐败分子钻了新旧体制摩擦产生的漏洞。

清除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毛泽东对于反腐倡廉提出群众监督、发展民主、严肃纪律的思想。

邓小平将毛泽东思想深化并发展了,这集中体现在他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健全法制、发展民主、严肃办案、坚持教育。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只有在深化改革中才能解决。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清除腐败,重在治本,也就是说,我们清除腐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深化改革抑制腐败,通过发展经济清除腐败。

腐败虽然不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但改革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出现腐败,那么清除腐败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

首先,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我们要反腐倡廉,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市场大大繁荣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大改善了,广大人民感到社会主义确实有奔头,从而坚定了理想信念,这是清除腐败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其次,我们要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由单一公有经济向多种经济并存的过渡,必须在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

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体制下,腐败程度有高低之分,范围有大小之别。随着政企逐步分离、办事程序化、透明化的实现,以及较为完善的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反腐败斗争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通过深化改革,腐败现象必定通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在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之内。

第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克服腐败现象。

当一个健全的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以后,等价交换将会成为商品经济活动中共同奉行的准则。权力即使被贴上明码标签,也无人问津。少数人对商品无偿占有的权利将得到有力抑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将使腐败分子无隙可乘。

第四,由人治到法治,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

人类最终要告别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由人治到法治,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法规,有利减少和克服腐败现象。

第五,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必将促使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直至最后消灭阶级和私有制,腐败现象将最终得到清除。

腐败是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产物。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便是消灭私有,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到那个时候,权力虽然仍将存在,但已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导致腐败。因为权力只有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为自己谋私,产生腐败现象。因此,离开改革开放,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最终从中国大地上清除腐败。

第五篇:建设廉洁政治 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建设廉洁政治 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

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刘春

一、廉洁政治反对腐败的原因

(一)党的使命与腐败格格不入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活应是风清气正,是坚决不能受到腐败污染的,这是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目标、党的使命和任务决定的。

(二)现实的冲击和挑战

手握权力的执政党处在经济形势、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的复杂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中腐败、贪污、不正之风的影响和威胁。对此,要正面面对,采取有效措施,战胜考验,应对挑战。

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讲到党风、廉政、政治生态建设的时候,都要讲到经受、应对四大考验,克服、防范四种危险的问题。战胜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就是坚定不移地反腐败。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种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二、廉洁政治反对腐败的任务

(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制度防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一步不敢,通过加大腐败风险,加大处罚的力度,产生震慑作用。 第二步不能,消除权力寻租的机会,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

(二)健全反腐反贪责任制

建立完善反腐反贪责任制,加大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的问责力度。

(三)构建廉洁文化

六中全会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

(四)反腐反贪抓“关键少数”

共产党人的工作必须是全局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结合,在反腐工作中要着眼全局,抓住重点。

(五)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上一篇:道路运输行业范文下一篇:党内监督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