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历史不会忘记

2022-07-14

第一篇:诗歌历史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68年前的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制造“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那是一段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中华大地上,生灵涂炭、尸横遍野。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为了民族的独立,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捐躯赴难,视死如归”。

看到那一张张血淋淋的照片、一段段痛诉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文字、看到那一件件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时的凶器、还有令人发指的“万人坑”„„震惊、愤怒、悲哀、痛心、耻辱„„百感交集,太多复杂的情感聚集心头,每个人都无语凝咽。

在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年代,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任人宰割,同胞民众备受屈辱!在极度痛恨日寇反人类暴行的同时,也痛心于当时的政治权贵们的昏庸和人心的割据!

直至今天,民族仍需向人心的团结和国家的发展而努力。 借鉴历史的沉痛教训,不能再用众多的亡灵去唤醒我们实实在在的爱国热情了。我们每个人都应时刻警醒,居安思危,即使在今日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之中,但只有富强和凝聚才会让我们保证长久的安宁!

在我中华民族祈望和平崛起的当头,日本右翼势力等跳梁小丑又再一次蹦出来兴风作浪。否认历史罪责,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企图霸占我国领土钓鱼岛。历史应是人类以往行程的真实纪录,因为它是客观的、有据可查的,是不能容许史家或政治家主观臆造、虚构,颠倒是非黑白,混淆视听的。正如世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迪斯蒙·杜图大主教所指出的:“隐瞒一九三七至三八年发生在南京的暴行,无视历史真相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犯罪,至少是对后世心灵的严重损害。此书一类的纪实是历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们决不应回避往日的邪恶,无论它们是如何的恐怖,如果我们试图忘却,企图相信人的本性从来都是善良的,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为自己的健忘症而痛悔莫及,因为邪恶的过去是阴魂不散的。„„为促进作恶者认罪并寻求和解,有必要使人们了解发生在南京的事实真相。我们只能原谅我们所了解了的事物,而没有原谅的和解是不可能的。”

或许我们改变不了那些日本右翼分子的立场态度,但是我们至少能用行动告诉他们:现在的中国,不再是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如今的中国人,也不再是那任人欺辱的“东亚病夫”。行动起来吧,中国人!让人们尤其是青年更了解我们祖国母亲在现代历史上遭受蹂躏的耻辱,铭记历史,用我们的努力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曾经的伤痛已经深深植入我们中华民族心里,汇入我们的血液里。“认清历史真相,不忘民族屈辱;反省历史教训,激发民族情结;凝聚中华精神,屹立民族之林。”将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第二篇:历史不会忘记(正稿)

历史不会忘记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渡头塘镇稿件)

(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歌曲声中,众演员身着三十年代服装上场,歌曲声暂弱

龚: 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从我们渡头塘走出去的爱国将领聂昭良回来了,他成立了抗日救亡宣传团,今晚在村头举办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我们大家赶快过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把日本鬼子赶出湖南,赶出中国,赶回老家去!

齐合: 好,我们都去参加,把日本鬼子赶回老家去! (《大刀进行曲》由强暂弱,众演员下)

龚: 人民不会忘记, 齐合: 历史可以作证: 李: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侵华战争。

山河破碎,悲歌四起,

生灵涂炭,遍地哀鸿! 周: 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在这民族危亡的火热之中,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齐合: 同仇敌忾、万众一心,

筑起了全面抗战的钢铁长城!(牵手) (众演员高唱《黄河大合唱》大踏步上场) 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 端起了长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邓: 英勇的八路军开赴前线,

顽强的新四军挺进敌后!

不屈的华夏儿女拿起刀枪,

用鲜血捍卫正义、捍卫祖国的神圣! 彭: 涟源作为抗日的大后方,

肩负着抗日救亡的重任。

多少爱国同胞为国分忧,

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演员上场)

龚: 1935年7月的一个清晨,

聂昭良——我们涟源的爱国将领,

他毅然回到家乡,在春元中学以教书为掩护,

组织抗日救亡宣传团,在我们渡头塘一带秘密活动。 李: 赶印资料,散发传单,召开会议,组织游行; 彭: 号召爱国同胞积极投身抗日运动, 周: 为抵抗日寇侵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女合: 八年抗战,不屈不挠, 男合: 中华民族,不可战胜!

齐合: 终于赶走了灭绝人性的日本强盗,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握拳) 李: 七十年风起云涌,吹散了昔日的战火硝烟,

却吹不去我们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思念和崇敬; 彭: 七十年潮起潮落,卷走了过去的刀光剑影,

却卷不走神圣历史赋予你们的无上光荣! 周: 喜看今日中国,“嫦娥”飞天,“蛟龙”潜海, 邓: 中华大地日新月异、展翅飞腾! 龚: 然而,日本军国主义者贼心不死,

篡改教科书,极力否认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

这显然是复活军国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的铁证。 齐合: 这样的强盗行为十三亿中国人民绝不会答应!(挥手)

周: 耻辱的历史铭刻在心,

化成了奋进的强大精神! 李: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开创未来,珍爱和平。 彭: 血写的国耻怎能忘怀? 昨日的伤痛铭刻在心! 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无言,精神永存! 龚: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弥足珍贵,历久尤新。 周: 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而是要让大家共同珍爱和平。 齐合: 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让全世界人民永享太平!

齐合: (抚胸)我们是年轻的新一代!

我们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 女合: 我们义不容辞! 男合: 我们奋力前行!

合: 肩挑起保卫祖国的重担,

背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挥手)

第三篇:历史不会忘记 日军侵占承德纪事

摘要: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初,用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炮制伪“满洲国”,为隔绝东三省与关内地区联系并 据此向华北推进.实施了扩大战争攻占热河的详细计划.张学良将军亦为保卫热河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准备。 关键词:日军;侵占;承德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5—1554(2005)03~o004一03 蓄谋已久的侵热计划 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侵占中国东北.于1931年制造了 “九?? 一八”事变,翌年3月.又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我 国东北三省遂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此时.热河骤然显得重要 起来。这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者在炮制“满洲国”时就已公然 宣称热河在其版图之内.他们认为据有热河省便隔绝了东三 省与关内地区的联系,既可巩固其对“满洲”的占领.也可据 此向华北推进。在如何攫取热河的方法上.日本帝国主义照 样玩弄了软硬兼施的策略。在此期间,日军一面增兵东北,继 续“进剿”东北抗日义勇军,一面加紧对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 麟的诱降活动。 热河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热河驻军司令汤玉麟,是张作 霖绿林时代的拜把兄弟,在军中索以骄横跋扈著称。汤玉麟 治热期间,政治腐败.横征暴敛。纵兵殃民.民不聊生.百姓怨 声载道。东北易帜后,他野心膨胀,极力扩编军队,时盼能换 ~肥腴之区。 日本侵略当局正想利用汤玉麟的野心和腐败,引诱其投 降,以便不战而取热河。“九?? 一八”后,日本派人把汤玉麟的 家属从沈阳护送到天津.作了周到安置。伪满洲国曾发布命 令.任命汤玉麟为满洲国热河省主席兼军区司令。并派日特 高原卡来收买他。汤玉麟当年的把兄弟,已当了伪满洲国大 臣的张景惠、张海鹏也多次派人对他进行诱降。日伪当局还 派武部六藏等为代表向汤提出要求,令其派亲信驻伪都新京 (长春).并同意把铁路由北票延长修建到承德,汤玉麟因惧 张学良不允未敢答应。 日本帝国主义在诱降汤玉麟同时.并没有放松进攻热河 的武力准备。从71931年末开始.先后从国内增调第8师团、 第10师团、第14师团、第6师团、朝鲜派遣队、间岛派遣队 收稿日期2005一04—20 作者简介:关爱民(1971一)。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承德 职业学院学生处讲师。 ‘——4—— 以及混成第14旅团、第39旅团侵入东北。】932年8月,日军 武藤信义大将接替了本庄繁关东军司令职务。他到任伊始, 便将第8师团开赴热边一带,形成大军压境之势。l 933年初, 日军占领山海关,实为进攻热河的前奏。1月28目,武藤信义 向其部下发出“关于(热河)作战准备命令”,同时命令参加进 攻热河的军指挥部及第6、第8师团、第14旅团等高级指挥 员.乘民用飞机,侦察热河省内地形。之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拟定攻占热河的详细计划。日军为配合其武力进攻热河,还 于2月初,组成了以伪满洲国的伪军组成的“讨热军”,张景 惠任总司令,张海鹏为前敌总司令。 张学良决计武力自卫 当日军步步进逼,准备将侵略战争进一步扩大到热河、 平津的时候,全国人民的抗日呼声也越来越强烈。1933年1 月7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号召中国广大 民众组织起来,与日本强盗作战。平津地区人民尤为激愤,抗 日呼声更为强烈。这时退入辽西热河一带的抗日义勇军,更 加积极要求抗战。在全国各族各阶层民众强烈要求抵抗日军 侵略、保卫热河、保卫华北的爱国运动的推动和鼓舞下。作为 北平军事委员会分会代理委员长的张学良态度发生了明显 变化.他公开表示执行不抵抗政策是个严重的错误.决心要 与日本侵略者拼死一战,保卫热河,收复东北失地。他多次向 蒋介石发出函电.请求南京政府出兵抗日。蒋介石也不敢再 下被人唾弃的不抵抗命令,采取推卸责任

的滑头办法,批示 “北方军事,已全权托付吾兄”。然后.他以实行”攘外必先安 内”的不抵抗政策,抽调大批主力部队对共产党中央革命根 据地发动第4次“围剿”去了。在日军进兵热河、威胁华北之 际,代表美英等帝国主义利益的国民党宋子文一派,一时间 对热抗战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热心,2月中旬偕军政部长何应 钦等一行专车北上,表示对张学良的热河抗战支持。2月17 日,宋子文在热河省政府各界(主要是热河守军将领)联合召 开的欢迎会上.正式发表他的“抗日言论”.说“我们唯~的生 路.就是武力自卫。我们生在一块,死在一块,一心一德。守± 万方数据 关爱民,钱树信 历史不会忘记 自卫,让全世界瞧瞧我们军队的精神”。张学良致词,勉励大 家誓守热河,准备反攻,以雪九?? 一八之耻。汤玉麟答词,表 示守土有责,决心与日寇周旋。接着在承德发表了向国联和 全世界的声明,发表了张学良、张作相、汤玉麟等27名将领 的通电,表示决心抗战到底,呼吁全国一致支援。宋子文、张 学良的承德之行,使全国民众似乎看到了政府抵抗的决心, 减少了不少疑虑。 +张学良为保卫热河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准备,他先后调 动了丁喜春等5个独立旅进驻热河布防,为共同抗日,还收 编了进驻热河的义勇军,先后编成了7个军团,并将冯占海 部收编为正规军。他还为全力保卫热河,把现有部队编成两 个集团军,张学良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以王以哲、黄显声 等旅组成。约有35000多人;第二集团军.由张作相担任总司 令,汤玉麟任副司令,以张廷枢、孙殿英部及汤玉麟的第三十 六师等组成.总计7万多人。上述两集团军防线划分,以凌 南、凌源、平泉到承德的公路为界,路南是第一集团军防区, 路北是第二集团军防区。 汤玉麟的战争防务 当日军向热河进攻前夕,汤玉麟驻军所辖部队有陆军三 十六师(汤自兼师长)。步兵第二十二旅、骑兵第十七旅、第十 九旅,保安骑兵第一旅.兵力有3万余人.分布于热河境内。 在承德附近控制兵力有1旅,卫队1团,炮兵1 J,工兵、辎 重各1营,及交通大队(汽车约百余部)、通讯队等。热河省政 府特务队(相当1个团)驻承德离宫,分担驻军司令部的警 卫。热河驻军武器为当时最精良的.长枪一律是德国造捷克 式步骑枪,短枪是德国造二十发毛瑟手枪,每连有捷克式轻 机枪9挺,每团有八二迫击炮及麦克沁或哈奇开斯重机枪1 连,.炮兵团有克鲁伯野炮24门,三八式野炮12门,重迫击 炮1连,均骡马挽驾,被人视为东北军嫡系装备。 汤玉麟为大势所迫.在全国上下一致抗日备战之声四起 中,不得不表明抗敌备战的决心,采取了一些防务措施。首 先,在承德布置防空。1932年夏季,日军不断派遣飞机侵入热 河上空低飞侦察,动辄用机枪扫射.一次,在承德头道牌楼外 炸死一个剃头人,炸伤两头毛驴。驻军既无空军又无高射部 队,遂有人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防空的作法。建议将重机枪 改装高射,仅另制一高支架即可。汤遂下令军械修配厂仿制 试射可行。于是.在离宫四面云山、市郊北山以及酒仙庙后山 等高地,选定适宜地区,分配部队,即刻构筑坚固掩体.配置 重机枪,编成对空射击网.施行对空监视警戒。与此同时,汤 玉麟又命令200多民工,在离宫司令部构筑三个可容百人的 地下室,作为防空之用。汤玉麟及其幕僚还精心拟定作战计 划,提出以正规军为主、义勇军为辅,配合协作,固守热河。尤 须确保承德。划分各部队警戒阵地线、主阵地线,采取灵活的 战略战术各个击破的方针。这个作战计划成为张学良制定承 德防务的蓝本。汤玉麟这时还在平泉、赤峰一带编练蒙古骑 兵.组织热河地方武力保卫团、购发配置新式武器、构筑野战 工事等,以全力保卫热河。 日军三路进攻热河 就在宋子文、张学良来承视察当天,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下达了全面进攻热河的作战命令,限定23日开始行动。日

军 侵犯热河的军事行动,实际上是从21日开始的,日伪军10 万余人,以锦州为基地分三路向热河进犯。北路,由日军板本 中将指挥第6师团与伪军张海鹏等部从通辽侵犯开鲁。防守 开鲁的主力崔兴武第十七旅早与日军有勾结,不予抵抗。只 有义勇军顽强抗击.伤亡惨重,退出阵地。24日。李守信打开 城门投敌.崔兴武弃城逃跑(后亦投敌)。中路。是热河作战的 主要攻击方向.由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亲往指挥,西义 一中将率领第8师团于22日晚开始行动,从义县犯朝阳,攻 占承德及长城沿线。日军铃木旅团进攻热辽边境上的南岭, 守军董福亭旅和义勇军耿继周部进行顽强抵抗。阻敌不能前 进.后热军五十八团团长邵本良在前线投敌.遂使南岭、北票 失陷。25日,董福亭旅又有1营叛变,日军占领朝阳。随后,日 军第8师团向叶柏寿、凌源一线进犯,茂木旅团向下洼、赤峰 进犯.遭到由山西援热的四十一军孙殿英所部的阻击,激战 竞日.3月2日。日军终于占领赤峰城。次日,冈村宁次带着茂 木部队近3000人马.狂呼着“板崽”(万岁)举行人城式。 南路.总攻开始前敌混成第14旅团已在沈阳集结。2月 20、21两日从沈阳出发.由铁路运送到绥中.与配属部队会 合,总兵力达万人,于24日后逐次向凌南、凌源方向进攻.遭 到守军英勇抵肮,在庙岭附近的守军伏击阻敌,予敌以重创。 3月1日凌晨.敌步兵第16旅团长川原劲少将率领的挺进队 分乘百余辆汽车顺着朝阳——凌源——平泉公路向西推进。 敌骑兵第4旅团和第8师团主力随之行动。这支机械化部队 除武器精良,行动迅捷外,天上还有飞机掩护。当天午后,日 军与于照麟部发生激战。三十旅官兵与敌血战一昼夜,沉重 打击了敌人.日军惊呼“遇到顽强之敌”。3月2日凌源失陷。 此次日军侵热,日本空军准备尤为充分。因热河为高原 性山地,坦克车、重炮在该地作战均不甚得利,所以将飞机作 为主力,共调用百余架飞机,分别由通辽、锦州、义县、绥中飞 机场或朝鲜平壤增派,陆地上动用坦克车近50辆,铁甲汽车 24辆,配有机关枪、轻炮数门,与骑兵配合作战。 汤玉麟弃守承德 3月2日前,日军先后占领热河的阜新、朝阳、开鲁、凌 源、赤峰等各大军事要冲后,三路联成一片,冒着大雪.合力 向热河首府承德进攻。进攻前,日本两架飞机自东而来,在承 德上空往还盘旋,掷下两种传单.一种是警告人民书。所谓 “热河是满洲国的一个省份.应赶快醒悟归顺,享受王道政治 的恩德”云云;一种是有飞机轰炸人民房屋的标语图画,旁边 标有四句不通的顺口溜。两架敌机在守军高射机关枪和步枪 的射击中,掷下两枚炸弹后仓皇而逃。 此时,平泉一带守军第四军团万福麟部队接防部署未 稳,立足不住,节节败退。且不照规定撤守承德,日军只用铁 甲车数辆.在空军飞机掩护下3日清晨便占领平泉,万福麟 部队撤入喜峰口。承德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进攻之下。 3月1日赶到承德城内坐镇的集团军司令张作相乃是不 能指挥一兵一卒的空头司令,兵权完全掌握在汤玉麟的手 一5一万方数据 关爱民,钱树倍 历史不会忘记 中,张作相自已儿子的部队虽可调动,但此时还没有赶到。承 德街上正乱得一塌糊涂,张作相想打没力量,要走对张学良 没法交待。他坐在屋里一边流泪,一边对参谋长安玉珍说: “少帅是叫我来守热河,要走你们走,我要与承德共存亡。” 承德危急万状。汤玉麟身兼前敌总指挥,却从未到前敌 视察一次,经张作相再三催促,他才命令后续部队从隆化往 前推进,承德仅余汤偕幕僚及特务队,其中一部分也正准备 出发。闻听平泉弃守,不得已派汽车传令急调正向隆化行军 的张从云旅,飞速问道折回,据守承德东10余里红石砬高 地,并用当地民工,扼险构筑迫击炮重机枪掩体,并对山路加 以阻绝。在这天上午,汤玉麟已饬其亲信部下,将承德所有一 切车

辆,都扣押在省政府.运走他5年来在热河搜刮的金银 财物、大批烟土及那些丰姿绰约的姨太太们。汤玉麟的司令 部设予旧日的清帝离宫,庭院内箱笼山积,其卫队马匹俱已 上鞍、大小军官此来彼往。奔走匆忙,纷乱不堪。 承德危在旦夕。美联社、路透社几位外国记者和公使人 员不失时机在.离宫会见汤玉麟,请他谈对时局的看法。只见 他这时身着皮大衣、皮靴、皮领。外束皮带,带上两支木壳枪, 手持貂皮帽,剃一光头,留有白色胡子。懊丧万分。会面时.他 起初推托说头痛,不欲作任何谈话,但又马上改变态度,暗示 军事巨头不援助他。把他出卖了,让他倒台。最后,汤玉麟还 坚定表示:“我还有7万人马.现在只是作战略撤退,我将奋 斗到剩最后一颗子弹。”外国记者要求与他同拍一张照片。他 干脆说:“败军之将.不应留影。” .日军占领承德 日军占领承德时.北平《法文日报》主笔南柯堡居住在南 营子天主教堂.耳闻目睹当时许多情景。这是他的记者毛拉 里的一段日记记录: 1933年3月4日 星期六 晨8时,有人传说昨夜问,承德守军与日军发生激战。 8时25分.日飞机一架在城上缓缓盘旋。 9时5分,第二架飞机飞至,绕城一周,抛下传单数千纸, 飞机即飞回其根据地。 10时半,吾人证实日军离城只有80里。 11时,似乎方才听到有炮声。电报不通。 11时半,空中来一双翼机,向驻屯的华北兵掷弹而来,飞 甚低。 12时,四五架飞机绕城而飞。 盖日人取得承德只用侦察机3架,轰炸机3架,装甲车2 辆.装兵汽车20辆。 其实,4日晨敌人先头部队冒着大雪直趋承德,在承德以’ 东红石砬与守军发生激战。11时前后日军川原挺进队经天 桥山北麓方向先开进装甲车,然后第8师团川原旅团的三宅 忠强骑兵第8联队的128名骑兵,没有任何阻挡地由河东经 武烈河.从草市街驻入市区。最后到达热河省政府驻地门前 (今德汇门)。目军如此快速占领承德,东京陆军头目怕不可 靠.经向国民党政府驻东京公使询问得到证实。下午2时50 分。川原挺进队在德汇门举行人城式。川原旅团长在离宫大 一6一 殿上见到承德商会代表,并发表简要讲话,他大言不惭地说: 。日本与满洲国订有协议书,使我们不得不协助其作肃清有 害分子之工作。”又说“我们占领承德十分欣慰,你们今后必 可较昔日为幸福”云云。日军随即下发戒严令和其他各项命 令。2辆装有机关枪的汽车插着日“满”国旗周游承德一遭。 至下午5时,离宫德汇门前已集有装兵汽车130辆,普通汽 车115辆,共计日兵约600人。尔后,日军举行仪式。泼上火 油烧毁东宫勤政殿北面的卷阿胜境殿.整个殿堂一片火海, 在场日军官兵发出阵阵狂笑,说这是用火光来表示庆贺胜利 占领地的日军习俗。下午6时,不久前由长春迁至大虎山的 关东军司令部接到川原挺进队占领承德快报.武藤信义及其 幕僚立即召开所谓庆祝宴会。至此,热河全境沦陷。 沦亡恨 3日下午,汤玉麟即召集守军将领开会,宣布退出承德, 会议还没等开完,那些平日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便收拾财 物,争先逃命去了。军队向滦平县(今滦河镇)撤出时,异常狼 狈,溃不成军。热河难民扶老携幼在冰天雪地的山间小路上 列队前进,汽车、手推车以及骡车、马车、脚踏车、人力车、抬 轿等.满载家具与搭客,一路拥塞,缓缓而行。汤玉麟本人逃 出时十分狼狈.他与听差同乘一辆三轮摩托车上路。日军飞 机狂轰滥炸,驮着从承德带出的400万大洋(银元)的骆驼被 炸惊,大洋白花花的洒了一片。在滦河边.汽车,火炮横躺竖 卧,战马”咴咴”嘶叫,不停来回奔跑。天色已晚,当发现前面 有一队人马时.汤玉麟一惊,从车斗里滚在地下。最后找来特 务队一辆两轮摩托车,过了滦河.由滦平县长把汤玉麟接进 县城。第=天天一亮,汤玉麟又向长山峪急退。 从承德逃往滦平的冰天雪地中,受命前往热

河战地采访 的上海新闻报特派记者陆诒等几位中国记者,经一夜跋涉, 与军队和难民到达滦平。他们请求县政府代雇驴车或马匹. 以便早日返回北平。但县政府说接上峰命令正征集大批车辆 和驴驮。准备装运退却的军火及行李。几位记者无奈又步行 到八里庄去找地保。地保姓李名俊,已72岁。他说:“村庄上 的驴马和车辆已被军队征去,你们急切需要,我让村民往邻 村上去找。”李俊热情款待这几位记者,不一会,一村民牵着3 头毛驴来了。记者满心欢喜,为表谢忱,陆诒立即给了李俊5 块大洋。李俊手拿着钱,诚恳地说:“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你 们从数千里外来到热河.替国家宣传抗日道理.为我们热河 的民众喊出民间疾苦.我们应当竭诚帮助。我受了你们的钱, 你以为我是作买卖的?那些如狼似虎的军队不顾我们死活退 却了,也许明天.我们就要作日本枪尖下的亡国奴,我们还要 钱来干吗?”李俊说完,泪珠从眼角潮涌似地流出来,将5元 现洋退还给陆诒。此时陆诒也忍不住淌下热泪。出门时候.李 俊握住陆诒的手,含泪说道:“希望你们回去千万不要忘记我 们东北民众的痛苦!今后我们过着牛马奴隶的亡国奴生活, 我无日无时不盼着中华热血男儿来解救我们出那水深火热 的地狱啊!”几位记者望着老人和八里庄乡民.深深地行了

一 个80度的鞠躬,跨上毛驴,挥

第四篇:洪水控制处国庆60年征文:历史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世纪伟人心系淮患治理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

让淮河两岸的人们

看到安居乐业的美好希冀

令淮河流域的儿女

重拾富庶繁华的历史记忆

历史不会忘记

从四面八方奔赴**的治淮先驱

满怀雄心壮志数载奋

战在工地

最难忘 回首挥手时的怅然别离

那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

多少人抛家舍业 不遗余力

那经济困难的特殊年代 工程停建

多少人徒生无奈 嘘唏不已

历史不会忘记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英明决策助推治淮高潮再起

治淮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沉睡近半个世纪的**

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步履蹒跚痴心不改的守闸人

掩饰不住内心狂喜

历史不会忘记

为实现利国利民的壮举

世代居住的百姓毅然迁离

八方参建的单位同心协力

一座座大型水闸拔地而起

七十余公里坝体如蛟龙盘踞

构筑安澜淮河的铜墙铁壁

夯实洪水防御体系之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人的使命时刻铭记

全面建设“三个一流”

倾力打造“四个水利”

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确保工程发挥综合效益

圆流域人民的世纪梦想

助华夏腾飞民族崛起

第五篇:一二九演讲辞:历史不会忘记与一二九运动学生演讲稿

一二九演讲辞:历史不会忘记

[题记]1935年12月9日,一个滴水成冰的早晨,北平各大中学校的数千名学生象潮水一般地冲上街头,高唱救亡歌曲,高呼口号,反对日本入侵华北,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却残酷镇压了这次爱国运动。北平学生“12-9”运动的呼声,迅速响遍全国,唤醒了广大青年学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有一种责任叫使命

有一种情感叫爱国

有一种奉献叫牺牲

12月的雪花,洒满了北平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长安街

12-9运动的勇士们啊

走上了街头

如果不是那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

如果不是那反动政府的妥协退让

我们

应该还是朝读暮写的书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华北危急,国家危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看吧,一年年年国土的沦丧

听吧,满耳的大众的嗟伤

第 1 页 共 4 页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谁说迂腐懦弱是书生

放下笔杆

我们就是中流砥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有难,豪杰并起

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

在中国,只要有硝烟就有勇士

在中国,只要有危难就有脊梁

在中国,只要有青年就有了希望

1935年12月9日

我们再也不能平息

为了自由更为了民族

我们自愿抗战不息

拳打脚踢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退缩

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里动摇

1935年12月9日

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

可历史不会忘记

当年那响彻云霄的搏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反对内战

全民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历史不会忘记

长安街,你们曾怎样走过

历史不会忘记

风雪中,你们曾大声的诉说

历史不会忘记

前仆后继,一个个英勇执着

历史不会忘记

抗日救亡,是你们唱响战歌

70年了,历史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个热血澎湃的日子

已然深深铭刻我心窝

70年了,历史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

卢沟枪响,我们赶走了豺狼

红旗飘飞,我们迎来了解放

70年了历史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

踏着余辉,我们缅怀畅想

迎着朝霞,我们继承发扬

70年了历史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

1935年12月9日 第 3 页 共 4 页

一二九运动学生演讲稿

60多年前,在中共《八一宣言》的感召下,北平的青年学生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于1935年底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呐喊,那声声呐喊让每一个国人充满了斗志,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让每一个渴望和平的人看到了希望。

60多年后的今天,在祖国日益繁荣的今天,我们回首往昔,不难发现中国的历史充满了曲折,充满了悲剧,而今,当中华民族作为一颗新星傲然闪耀于世界的东方时,人们是否已经忘记了过去的辛酸?是否认为过去的一切不会再出现?其实不然,人们总会自欺欺人的认为,经历过的一切会一去不复返,殊不知,它们其实还在,只是等待着一次偶然的“重演”。

星星的家在天宇,灯塔的家在江海,而我却想轻轻问一句海峡那边的同胞们“台湾岛上的游子啊,你可时常抬头仰望天宇?你可时常极目江海,你可时常把大陆挂在胸怀?”在一二·九运动纪念68年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因台湾而有份牵挂!

一二·九你因学生的冲天怒火而启示了国人。催促他们从愚昧的混沌中觉醒,从荒凉的枯焦中复苏;启示勇敢的斗士,指挥他们在沙场上与刽子手搏斗,你启示过赤子把满腔的热血,一滴一滴注入祖国母亲的肌体,使祖国母亲得以永生!

一二·九运动的青年们,你们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伤痕,也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你们让我们看到永不凋谢,永不凋谢的不屈灵魂。中华民族的历史曾经充满了曲折,但中华民族,因为你们才能顽强地接受血与火的洗礼,最终顽强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火凤凰,并且在全新的火焰中创造新的繁华!

自一二·九运动后,中国已经走过了许多峥嵘的岁月,已搏击过云海中的波涛,但还在高飞,还在向更壮丽的境界飞翔,飞向马克思主义,启示中华儿女点燃社会主义圣火,她飞向富国之路,启示神州骄子点亮改革开放的新兴之灯,她飞向2011启示“奥运之光”在神州大地上闪耀。

回首昨天,有悲壮的战斗,有斑斑的血痕;正视今天,祖国正辉煌灿烂的希望中飞翔!

同学们,祖国不仅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也是我们智慧的源泉,我们应该让他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不管xx分子有多猖狂,我们坚信,历史不容否认,正义永远长存。

一二·九是昨天的一首悲歌,让我们在今天把自己奉献给祖国在多年以后自豪地说:“我的一切都属于祖国,我的价值在祖国!”

上一篇:诗歌鉴赏炼字教案下一篇:诗歌鉴赏语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