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们在体验书吧室内空间的行为以及需求的研究

2022-09-10

在进行这样的研究活动之前, 我们首先应该来分析一下我们的文章所需要面对的人群, 一般情况下会有这样几类人群会出现在书吧中, 即需要对书吧空间进行体验的人群多方分析:

1 书吧经营者分析

书店的老板在财务上的负担不能太大, 不能是为了生计而开书店。比如台湾诚品书店的老板在开设诚品书店的目的并不完全是赚钱, 其中也包含了推广文化发展的初衷, 这也是诚品能够将分店开设到中国大陆的原因, 如果单纯是从商业盈利目的出发的话, 相信诚品书店的发展会大大受到影响甚至是关门的。在解决了这样一个大前提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更加轻松来探讨书吧这个问题。

在软实力上书吧内的营业员需要一定文化知识, 对于本店的绝大部分书本甚至内容应该较为熟悉, 这样才能够对顾客有所帮助。

虽然说书吧是一个需要人文关怀和设计的地方, 不过因为书吧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读者, 所以在室内空间的设置上对于主营人员的行为需求仅作必要考虑, 书吧的人文精神与管理应该并行不悖、互相渗透。尽管在经济方面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但是从成本上面考虑, 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地省略掉不必要的设计以及因其产生的费用。

2 关于读者的分析

读者自然是书吧的主角, 所有一切的设计都应该围绕让他们读书而设计。让我们对书吧的读者进行分析。一般来说, 书店里面的读者大部分还是对于书有一定的特殊情结的人才会来。一般的书店的读者相对较为安静。当然也有因为对于店面本身具有猎奇心理的年轻人, 他们往往精力充沛, 能够让他们静下心来读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对于以上两类的人, 所需要做的空间体验设计分别为:让前者读书舒适和吸引并引导后者读书。

让前者 (本身爱读书的人) 读书的环境觉得舒适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做这方面的设计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书房肯定需要有放书的地方或者柜子等, 根据大部分书的造型我们一般可以概括为书橱等柜子的需求;其次, 我们需要有阅读的介质支持我们进行阅读行为, 比如椅子、桌子、文具家具等等;接着我们对于采光的颜色、强度等等会有进一步的需求;抽离读书这一单位时间内的具体行为, 结合时间的广度上面来看, 书读的时间长了, 我们肯定需要一定的饮料、食物以及提供片刻休息的躺椅、沙发、床等等。

在我们开始专注研究如何引导后者 (需要引导读书的人) 在书吧内读书之前, 首先来梳理一下以下的两个概念:“浅读”和“悦读”。

浅读:研究表明, 人通过视觉所能够获得信息量要远远的大于其他感官系统获得信息。理查德·渥尔曼曾经提出过“信息焦虑”的概念, 这个概念简短地归纳了如今的网络信息都偏短偏浅的所可能带来的情况, 浅表化的阅读节奏造成大众读者误读也未尝没有可能发生。反之网络上的信息如果过长, 大众读者也不一定有兴趣通篇完全阅读下来, 大概看个三两行就会阅读下一个信息, 这就是网络飞速发展后注定的浅读时代的来临。这种浅读习惯的养成也成为了大众读者在阅读厚厚的名著书籍的时候出现的疲软现象。很多的人往往拿着纸质的书本读不下去, 却对于手机或者平板上面的只字片语乐此不疲。从内容上面来讲, 人们也更愿意去关注生活类和时尚类的内容;而从读书的场所来说也越来越随意, 坐车途中、等餐前等更为随意的地点和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微博、微信会成为如今大众最常使用的沟通工具。这种方式基本体现了一种“去中心“”反代言”的快速获取、快速抛离的后现代方式精神。这种习惯本身也成为“符号化”生活的具体表现。如今的视觉文化的快速性也使传统印刷行业的“被”转型“。浅读”和“深读”本身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也许从“浅读”出发, 把人们渐渐引向“深读”不单单是一个期许。

悦读:如何“悦读”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曹祥芹教授曾经说过“悦”即为心灵的交流和兑换。

一方面, 如今有很多的教育学家开始关注如何让孩子提高阅读质量的问题。让学生从“巧读、赏读、赛读”等方式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记得潘颖薇在建设书香论文中曾经提到名著类的导读工作做得并不充分, 以至于学生面对此类文章的时候不能够感受到相应的乐趣从而出现倦怠现象。虽然不能完全认同曾经担任苏州副市长的朱永新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应该是给孩子一个读书目录的想法, 但是也许我们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 在导读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具体。比如如今网络上帖子各式各样醒目的标题是吸引人, 我们可以将一些书目以吸引人的标题并且以一句话概括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的话, 相信这比书单纯的摆放在书架上读者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尽量放低姿态和读者同进同乐。

另一方面, 记得上海时尚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今晚我们读书》, 个人觉得这个节目是在拉近读者和书本之间距离的一个良好的尝试。节目大概地讲了一些书的内容但是还是有一部分较为精彩的内容不做透露, 尺度感把握的非常到位。书本的选择也是有深有浅, 尽量适合各种人群的读书选择。一般来说看了这样的节目, 再加上音乐、图像、声音等的催化, 真的让人很想去买节目中提到的书看看。

再一方面, 我看完电影之后有个习惯, 就是去豆瓣上面看看其他看过同一部电影的人对于这个电影的看法。当然, 豆瓣上除了电影评论之外还有书籍评论等等, 所以对于一部作品的看法的交流性也是如今人们渴求打破交往壁垒的一种表现。相信“心灵的交流和兑换”也即是如此罢了。

让后者 (精力充沛、容易激动的年轻人群) 读书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今年轻人不太愿意读书无外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国内图书市场的低俗和商业;二是部分读者没有真正爱书人的轻盈与专注, 而他们矫揉造作、恶习不改。所以在空间体验中如果想要让年轻人去掉浮燥之气, 想办法能够让现在的读者对于书的关注大于对其他的关注可能是一个较好的立意点和出发点。书应该是脱俗的, 但是大众传媒体和出版社的功利, 只注意畅销而放弃了传承文化的本质。比如在中国普通书店中, 经常能看到的官场政治和商业速成类的读物等。如果在醒目的书架边上多是亦舒、郭敬明、张小娴和林夕则称为如今大众喜欢的作家的全套书籍。虽然说读杂志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喜为之事, 但是也许正是此类的书本才是契合年轻人快时尚文化精神的纸本读物。不管怎样, 想办法让本不喜欢读书的年轻人能够聚到这里并且读书是一件非常值得思索的事情, 同时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3 供货商人群分析

此类人并不频繁出现, 也不是本次设计的重点服务对象。但是, 我们依然需要在电梯或者楼梯等等运行货物通道方面对于他们提供必要的方便。

4 其他人群

其次采光、布局、色彩、材质等等传统室内设计因素也是必须要考虑的。然而还有这样几点也是需要多花心思的:

4.1 书本的摆放问题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书店的书仅仅是多, 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对于现代的读者来说, 如果只是单纯的知识的猎取, 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地点的选择。而在此空间当中的舒适性、可玩味性和停留时间的长短才应该是考虑的重点。如果“低姿态设计”来解决书本的摆放问题会是本次设计的一个亮点。

4.2 家具的舒适度问题

这个问题具体会体现诸如人体工程中大众趋向的更合适的尺寸外, 小众的尺寸也应予以考虑;另外材质的选择也要考虑到随着季节的变化对于人体舒适尺度的调控;单位空间中, 家具的密度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现在的读者一般不喜欢过于拥挤的阅读空间;等等。

4.3 空间的舒适度问题

比如在一般的餐厅或者咖啡厅, 我们或多或少地在起身行动的时候需要侧身及行动非常小心地穿过某个朋友的位置才能到达自己想去的目的地的情况, 而此时或多或少的人对你行注目礼也会让自己觉得比较尴尬。所以空间中如果能够将这样的情况灵活处理好, 或者在空间预留更加宽裕的地方, 相信会让这个空间里的人更加的舒服。

4.4 周边产品销售展示问题

书吧周边产品诸如杯子、美食、公仔、植物、鱼类等等的销售也是书吧市场存在的另一个依托。一方面, 我们应该以一个怎样的展示方式, 既不会让人觉得反感, 又能有机结合空间特性和人流行走习惯对销售有一个良性引导是不可缺失的考虑;另一方面, 我们是不是能用一个“反包装”的低碳概念去降低成本。

4.5 其他问题

本课题在研究希望能够在读者休闲生活和读书中间构建一个良性平台。提高读者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也有助于提高一个城市和国家的文明程度。书吧的出现为读者在知识密集度极高的时代中的休闲方式找到更多富有文化内涵的可能, 更成为美丽都市文化休闲的风景, 提供繁忙浮躁的人们以思想栖息的世外桃源。

摘要:书吧室内设计是从事书吧设计的主要内容, 它对于书吧的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吧的设计上, 首先应该从书吧的服务对象开始分清主次。然后从书房的功能性需要出发进行设计。分析书吧中人群在体验书吧室内空间的行为以及需求, 再从阅读行为本身出发从书本的摆放问题、家具的舒适度问题、空间的舒适度问题等并在对室内空间设计要求有所体现。

关键词:书吧设计,阅读,人的行为和需求,人群分析

参考文献

[1] 谷程程.浅谈人性化在书吧设计中的体现[D].科技视界, 2013 (05) .

[2] 梅雪姣, 张鑫昕.书吧的“悦读”与“体验”——北京地区书吧调研报告[D].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0 (10) .

[3] 梁甜.浅谈自然设计在室内空问中的运用——“本色”咖啡书吧的自然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09) .

[4] 张亚娟, 黄金城.浅谈休闲空间形式设计——以“光合作用”书店 (厦大店) 内部环境调研为例[J].陕西建筑, 2008 (06) .

上一篇: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下一篇:社区心理学在社区卫生中的运用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