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报如何讲好“三农”故事

2022-09-11

一、紧贴中心显特色

农民报作为服务弱势群体与产业的媒体, “三农”报刊生存本就不易。当前一些省份的“三农”报刊陆续“洗脚进城”, 有的也是迫于无奈, 其中的艰辛和不舍, 只有“农报人”自知。

笔者认为, 农民报要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 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开展各类宣传报道, 突出“农”字特色, 以培育专业媒体优势为目标, 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政策权威性、基层代表性、技术实用性、读者互动性的特色栏目, 更好地服务“三农”, 进一步提升报纸影响力和竞争力。

首先是培育精品栏目。近年来一些农民报都在尝试。如《农村信息报》始终把打造贴身服务类栏目作为为农服务的主窗口, 针对农民对政策、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为给读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从2006年初开始开辟“农民信箱”专栏, 每周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回答农民来信, 受到农民欢迎。2016年, “农民信箱”栏目先后刊出了《西瓜地能否用草甘膦除草》、《高山番茄嫁接苗哪里有买?》等一系列互动报道, 及时帮助通过来信、来电或通过报社官方QQ留言的读者解决难题。

其次是要突出典型引领。农民报和党报比, 如何在“三农”宣传领域占领优势, 如何引起当地党政领导的关注, 典型引领也很关键。因此, 农民报要注重总结推广先进农业发展理念, 推出党政一把手访谈栏目, 分别采访经济实力较强地区、生态优势明显地区等不同条件地区的先进发展模式和创新做法, 扩大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三农”发展的示范效应。关注各地现代农业重点工作领先的先进典型, 发掘先进背后的内涵, 助力推进整体提升。

第三要加强媒体融合。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农民报等传统纸媒面临不少挑战。对于农民报来说, 也应主动出击, 适应新媒体发展新形势, 在做大做强报纸的同时, 主动尝试媒体融合。如《农村信息报》2014年推出官方的微信, 覆盖电子版阅读、权威发布、读者互动等栏目, 有些内容和栏目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 是报社重要的宣传载体;广东的《南方农村报》已经进行手机客户端等业务实践, 并着手建立“三农”综合服务网络;《江苏农业科技报》通过建立农技咨询网络, 组织农民技术培训方式走“小众高端”路线。

笔者认为, 农民报存在经费少、人员少、设备少等因素, 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媒体融合, 实现最大效应, 报纸采编和新媒体采编可以资源共享, 既是纸媒的采编人员, 也是新媒体的采编人员, 进行优势互补, 通过优化采编流程, 有效打破了媒体融合中的“两张皮”现象。

二、紧跟形势重策划

在新媒体时代, 农民报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坚持立足“三农”事业发展新形势和新闻宣传工作新要求, 注重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亮点和“三农”新闻宣传领域, 开展重大主题的策划。

以《农村信息报》为例, 2016年该报紧扣农业工作重点和“三农”新闻热点, 共策划推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畜牧业转型升级、“五省联创”、春耕备耕、“最美三农人”等15个系列的重大主题报道, 刊发相关报道145篇;其中, 《浙江农民收入持续攀升的密码》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中国经济新闻大赛一等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十年 (一组) 》获浙江省重大主题报道奖二等奖。与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相比, 这些成绩的取得对于农民报来说非常出彩, 那究竟如何做到的呢?归根结底就是该报始终抓住“农”字不放, 突出自身专业性, 深挖选题, 拓展了新闻深度, 突出重大主题, 注重从“三农”专业视角解读, 扩大宣传频次, 做到主动谋划、重点突出, 报道全面深入,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

紧跟新形势新要求, 报道形式的丰富多彩也是不可缺少的。农民报要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和优势, 以及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组织开展基层连线、深度解读、专题采访等, 做好对“三农”领域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当然, 在表现手法上, 除了消息、通讯等方式以外, 还要进一步加强言论报道, 更好地展现观点。如《农村信息报》在头版开设的“大地絮语”评论栏目, 以重大“三农”新闻事件为由头, 发出全省“三农”最强音, 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最权威的评析, 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 进行正面的引导。

三、紧扣读者强服务

农民报要立足当前媒体发展形势, 努力适应新常态, 加强统筹谋划, 紧扣读者需求、强化服务, 进一步巩固、拓展、紧密读者联系, 为报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扎稳根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健全读者联系机制。应用大数据分析读者现状和需求, 有条件的农民报可以建设读者数据库, 开发大数据软件, 根据读者需求, 有的放矢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和报道;要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联系, 提高宣传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扩大基本读者群, 稳定有效读者群, 培养核心读者群。

二是丰富多方互动形式。许多农民报都有农业系统的通讯员和读者群, 应建立完善省、市、县农业系统通讯员联动机制, 组织开展通讯员培训交流, 增强通讯员新闻素养, 提高系统干部参与度, 有效延伸新闻触角;加强农耕文化传播, 以各地农事节庆活动为载体, 开展报纸、微信互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 助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链延伸, 丰富活动形式, 提升农民报影响。

摘要:当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移动终端等传播途径越来越方便快捷, 对于农民报等传统媒体带来一定冲击。农民报如何在挑战中求发展, 更好的做强自我, 突出专业性和权威性, 真正的把“三农”故事讲好, 满足农村读者的“胃口”, 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等国内一些主流农民报的调研, 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就如何做大做强农民报, 如何讲好“三农”故事等方面, 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体会。

关键词:“三农”故事,传统媒体,农民报

上一篇:改善静脉补钾刺激疼痛的研究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