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科技强国

2022-06-25

第一篇:创新驱动科技强国

专题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专题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

【涉及考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科技和教育;创新

【考点设问】

1、请列举3个近年来我国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分析其原因。

(1)“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绕月卫星“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我国的深水探测器“蛟龙号”研制成功;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等等

(2)原因: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④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⑤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备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⑤我国科技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只有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⑥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只有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实现由大到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怎么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

答:参考《中考指导书》P56,也可参考《时事小册子1》第一讲P3

4、作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个人)

答、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②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勤奋学习,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③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勇于创新实践。④要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

5、请为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答:①大力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6、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①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②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③自主创新,以人为本;④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⑤创新一一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注:可抄在《中学生时事小册子1》的第一讲后面,也可抄在《中考指导书》相应的地方。科代表要督促好同学们,为一模作准备。

第二篇: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命题点一:科教兴国,发展科技 热点聚焦

材料一: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1号 2014年9月8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1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2号卫星。这是我国时隔1个月后再度发射遥感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3次飞行。

材料二:我国将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我国将于2015年前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开展新技术和新体制试验验证,适时加入卫星网络,并于2015年前后开始提供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于2020年前后实现全球覆盖。

材料三:“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 5555米2014年7月19日,蛟龙”号计划进行第三次潜航,共3名下潜人员,“蛟龙”号携青奥会火炬下潜5 555米。

相关链接:“天宫二号”我国将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分辨率精确到1米;我国自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问世;公安部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和高分专项先期攻关成果。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0、21号;“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考点链接:①我国的科技成就 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③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

一、二 相关设问

1. 请谈谈遥感卫星21号成功发射、自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问世等得以顺利完成任务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⑴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⑵ 主要原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等等。

材料三 相关设问

2. “蛟龙”号携带青奥会火炬下潜和遥感卫星20、21号“高分二号”卫星等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

⑴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科技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⑵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1 ⑶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综合设问

3. 举例说明我国最近几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7 000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⑵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⑶ 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

⑷ 自主研制超千万亿次的计算机“天河二号”等。

4. 我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一战略?请谈谈实施该战略的现实意义。

⑴ 科教兴国战略。

⑵ 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5. 我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有何重要意义?

⑴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进步和能力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⑵ 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⑶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⑷ 有利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6. 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⑵ 目前,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就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步伐。

7. 为了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国家应该怎么做?

⑴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⑵ 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进行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 ⑶ 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⑷ 加大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⑸ 采取鼓励性措施重奖科技工作者等。 8.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些什么?

⑴ 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⑶ 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将创新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⑷ 要勤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⑸ 积极参加小科技、小发明的创新活动等,为我国科技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命题点二:人才强国,自主创新 热点聚焦

材料一: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2014年9月10日~12日,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中国总理李克强在致辞时表示,中国将依靠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材料二:李克强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 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京听取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汇报,并同历年“杰青”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交流。他说,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是国家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代表着国家创新的未来,所以要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树立人才意识,加强培养人才的责任感、紧迫感,建立完善社会创新氛围,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推动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加速发展。要打破束缚人才的制度羁绊,让创新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创造活动拥有更广阔空间。

材料三:李克强:打破束缚人才制度羁绊 2014年7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学者座谈会。会上,6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角度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提出建议。巧合的是,几乎每位专家的建议,都涉及“体制机制创新”。李克强总结说,体制机制创新本身就是红利。就像知识产权属于企业的资本一样,政府的体制机制创新仍有巨大空间,创新得好,可以释放出更多红利。

考点链接:①人才强国 ②科教兴国 ③创新

材料一 相关设问

3 9. 为什么要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建设创新型国家? 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⑵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⑶ 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创新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⑷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0.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我国应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⑴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⑵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⑶ 加大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⑷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1. 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

⑴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

⑵ 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

⑷ 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

⑸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

12. 实现科学发展,我国应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⑴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⑵ 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⑶ 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重奖创新人才。

⑷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⑸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⑹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

材料

二、三 相关设问

13. 为什么必须打破束缚人才制度羁绊,重视科技和人才?

⑴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

4 质还不够高。

⑵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⑶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

⑷ 重视科技、人才,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4. 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

⑴ 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⑵ 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⑶ 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坚持终身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⑷ 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⑸ 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5. 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树立祟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⑴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⑵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坚持终身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⑶ 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⑷ 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6. 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⑴ 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

⑵ 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⑶ 勇于开拓进取,争取创新人才;

⑷ 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命题点三:科技薪火,少年传承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4年全国科普日 2014年9月17日,201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围绕创新引领未来;二是围绕创新改变生活;三是围绕创新在我身边;四是围绕创新圆我梦想。

材料二: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4年8月21日~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展示活动。此外,组委会还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交流活动。

材料一 相关设问

17. 2014年全国科普日以“创新发展,全民行动”为主题,表明了什么?

⑴ 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⑶ 国家重视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

⑷ 我国努力营造全民创新的氛围。 18. 为什么要举行全国科普日活动(原因)?

⑴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⑶ 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 举行全国科普日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 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

⑵ 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公民学科学的积极性。

⑶ 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

⑷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促进经济发展。

⑸ 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材料

二、三 相关设问

20. 国家设立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说明了什么?

⑴ 我国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⑶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6 21. 谈谈你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认识:

⑴ 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⑵ 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⑶ 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需要。

⑷ 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的重要途径等。

22. 我国为什么要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⑵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够高。

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⑷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23. 国家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什么现实意义?

⑴ 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或科技竞赛活动,向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进行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⑵ 有利于鼓励和倡导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科普实践,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促进优秀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

⑶ 有利于提高科技辅导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⑷ 有利于在全社会行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综合设问

24.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⑴ 组织科技专题讲座。

⑵ 举办科学技术小发明创新比赛。

⑶ 举办科技活动征文比赛等。 25. 传承科技薪火,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⑴ 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

⑵ 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

⑶ 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⑷ 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

⑸ 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实施创新驱动 推动科技扶贫

实施创新驱动

推进科技扶贫

近年来,南江县坚持把科技扶贫作为推进扶贫攻坚的战略举措,紧紧抓住“科技列车巴中行”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县创建等重大机遇,结合巴中市建设国家星火计划扶贫试验区,强化科技治贫、治愚、致富作用,科技创新驱动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先后两次被科技部、省政府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四川省科技工作先进县”。

一、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科普服务网络

创设信息服务载体。打造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县、乡、村、农业科技大户四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平台,加强实用技术、致富项目等科技信息发布。推行一套电脑设备、一套农业专家系统、一个管理规章、一个服务合同、一个标示标牌、一个信息发布栏的“七个一”模式,在全县48个乡镇建立科技信息站(点)55个、信息发布专栏60多个,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服务信息平台9个,有效改善信息闭塞落后状况,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整合乡镇农技、农机、林业、畜牧等乡村科技资源,在乡镇设立科技办公室,落实专(兼)职科技推广员,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开发战略,县农业局、扶贫局、就业局等部门统筹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并适时更新。各乡镇建立“乡土人才”工作站,聘请优秀乡土人才为县级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他们在建基地、跑营销、传技术方面的引领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建立科技专家大院。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大院+科技信息服务站+基地、园区、农户(企业)”模式,在重点产业基地、科技示范园区、重点企业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7个。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县内科技骨干、科技特派员担任执行专家,面向群众抓科研,深入田间搞示范,把大院建设成为科技人员流动站、产业研究所、办公室、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切实为基层群众开展科技服务。

二、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创业创富能力

整合资源抓培训。依托县委党校、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整合师资力量,建设培训阵地。建立县级部门培训联席制度,整合阳光工程、农民工就业培训等项目,打捆实施,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依托相关项目对农民技能培训实行定额补助,培训费用由“谁学习谁付费”转变为“农民学艺、政府买单”。

创新方式抓培训。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原则,采取农民“点菜”、专家“主厨”等模式,开设现代农业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畜牧兽医等实用课程,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采取灵活多样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基层农技人员、农村致富能手,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科技知识水平;从涉农部门挑选业务精通、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精干技术力量,组成培训小分队开设流动课堂,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授、现场答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开设农家书屋课堂;根据农事季节和生产需要,采取办宣传栏的形式,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宣传。

示范带动抓培训。开展全民科技素质提升活动,以党员、村干部、乡土人才、农村致富能手和科技特派员为主要培训对象,着力培养一支科技带头人队伍。组织农村能人到外地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考察学习。通过资金、技术入股、有偿服务等激励措施,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乡土人才、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手把手传艺、一对一帮带。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头人“二传手”作用,加大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普及推广力度,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三、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实施科技扶贫项目。通过“抗寒保畜恢复南江黄羊生产的技术示范”、“富硒茶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等一系列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推广和转化了南江黄羊健康养殖、金银花标准化繁育栽培、核桃高接换优、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等13项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和9项科技成果,为群众增添了更广阔的脱贫致富门路。

培育科技示范园区。依托百草中药材公司、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七彩林业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科技示范园8个,辐射带动1.4万户农户参与特色产业发展。重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科技成果,突出产业发展规模,把科技示范园变为“开发高新技术成果、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加大新技术转化,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贫困农民收入”的科技扶贫载体。

培育创新型企业。坚持充分开放合作、招大引强,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方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科技龙头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有效解决产业精深发展技术难题,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和增产增效。

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促成县内企业与高校、科技院校建立技术创新联盟,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推动县域经济增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四、强化要素保障,建立长效推进机制

强化领导保障。制定科技扶贫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科技扶贫工作的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和督促检查。组建县长为主任的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科研院校的高级专家和县内科技骨干担任顾问,负责全县经济技术开发、科技攻关等项目论证,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强化资金保障。坚持政府补助、企业主体、项目扶持,多渠道拓展科技扶贫投入。加大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县本级科技扶贫经费,并为每个乡镇每年专项配套科技推广经费。将企业研发经费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引导规上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科技创新基金。降低信贷“门槛”,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题。

强化考核保障。坚持把科技扶贫工作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县级领导“五个一”科技扶贫责任制,即抓好一个科技项目、联系一名科技人员、指导一个科技示范基地、帮扶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完成一个科技招商项目。分类强化县级部门、乡镇责任考核,逗硬执行责任到人、考核到岗的科技扶贫工作目标责任制度。(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第四篇:专题3科技引领生活创新驱动发展

命题点一科技成就

热点聚焦

“嫦娥三号”2013年下半年,我国将用长征—3B增强

型火箭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这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

——“落”月探测的最关键一步①。“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将于

2013年12月发射,首次携带的“中华牌”月球车可在月球工作

三个月到半年之后永远留在月球。习近平会见“神十”航天

员和工作者代表2013年7月26日,习近平会见“神舟十号”

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载人航天事

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

和信心②。你们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历史将永远记。

太空授课“潜龙一号”潜水器成功进行夜间下潜新华网

北京2013年10月14日电,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截至当地

时间10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水

器“潜龙一号”已在东太平洋作业区连续3次成功下潜作业,水

下作业时间总计将近30个小时,并首次成功进行夜间下潜,

试验性应用工作进展顺利。考点链接 ①我国的科技成就及地位 ②民族精神

1.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一些科技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3)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正确性。(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3)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4)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5)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力度。(6)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等等。

3.作为一次科普教育活动,太空授课有何意义?

(1)太空授课,是一次科普教育活动,更是教育创新的体现。(2)通过这种活动,能展现我国的科技水平,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3)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中小学生了解、热爱航天事业。

(4)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命题点二科技活动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2013年8

月1日至7日,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南京国际

博览中心举行,大赛期间举办开、闭幕式,专项奖颁奖晚会、

展示交流和竞赛活动、科技教育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全国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全国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

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活动,也是我国规模最

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

4.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有哪些?(“2013澳门科技

活动周暨科普成果展”等活动为什么把“创新”作为主题词之一?)

(1)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不断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2)创新是一个民

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3)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

创新能力上不去,将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4)只有具有创新精神,

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5)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实现

经济跨越式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6)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调整经

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

5.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

(1)这是国家发展的要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创新,

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2)这是我们个人发展的需要。21世纪对我们

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开发潜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质,适

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培养创新精神。

命题点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点聚焦

◆材料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2013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

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

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李克强对近年来教育、科技工作

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始终把教育和科技

放在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①。在教育公

平上要多想办法、多做实事。东部地区要创新理念和模式,

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考点链接 ①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公平

6.当前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比较陈旧。(2)区域之间的教

育发展不平衡;推进素质教育还有困难。(3)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的能力还不

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还比较短缺。(4)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学

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机构还不够合理等。

7. 为什么“要始终把教育和科技放在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予以高度重

视”?国家为什么要推进教育事业公平发展?

(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

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和缩小社会差距的重要手段。(2)

促进教育公平,有助于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高国民素质,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要

求。

命题点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8.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明确社会责任,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担

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理想,立志成才,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担负起时代赋

予的崇高历史使命。(2)热爱科学,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3)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4)增强

创新意识,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使自己成为创新

型人才打好基础。(5)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创新实践。

热点新题预测

1.航天员王亚平2013年6月20日10:04~10:55太空授课,为中国青少年演示讲

解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中国8万余所中学6 000余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

听收看太空授课活动实况。对太空授课活动认识错误的是

()

A. 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

B. 体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

C. 展示了中国已经揭示了太空的所有奥秘,实现了太空梦

D. 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

2.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6月26日,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

陆。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

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

求有机衔接。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

阔的天地,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答案】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②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在

一些科技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列;③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正

确性;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

你认为国家应如何鼓励更多的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

伟大奋斗?

【答案】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 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加大对科技体制改革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③深化

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④完善科

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第五篇:陇东学院科技创新驱动工作汇报(2)

增强创新能力 提升科研水平 服务地方经济

——陇东学院科技创新驱动工作汇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坚持“综合性、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宗旨,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科研理念指导下,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科研总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科技工作概况

(一)大力促进科研平台建设与校地、校企合作 已经建成了“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甘肃省黄土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等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有“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等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建有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组建有“庆阳市冬小麦工程技术中心”、“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中心”、“庆阳市抗疏力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庆阳市荒漠化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庆阳市工程技术中心。组建了“工业表面活性剂协同创新中心”和“陇东农果牧规模化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加强与地方科技部门和企业的科技合作。与兰州大学、庆阳市人民政府、长庆石油集团、庆阳市科技局、庆阳市供销社、宁县人民政府、西峰区科技局、庆城县科技局、华池县科技局、庆阳绿鑫草畜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学和政府部门、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通过召开

1 联席会议、开展项目合作、信息资源共享等方式,校地(企)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曾多次被庆阳市授予“服务老区经济突出贡献奖”。

为了保证应用性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我校十分重视校外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先后与西峰区董志镇小崆峒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华兴公司、庆化集团、甘肃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和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实验基地。

(二)科技项目工作取得突破性成就

学校不断强化科研管理,大力推进科学研究,科研项目和成果水平不断提升,营造了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科建设的环境氛围。2003年—2014年,全校共争取到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和省市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14项,其中:国家级自然基金9项,社科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87项,总科研经费2063万元;其中2014年共获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7项,总计经费424万元,比去年323.6万元增长了101万元;2014年我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共6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149万元。

(三)成果获奖及论文发表

2003年以来发获得各类科研获奖224项,其中省部级奖17项,省教育厅、庆阳市科技进步奖及其他厅级奖项207项;发表论文5133篇,其中SCI、EI以上期刊收录论文114篇。

2 2014年发表学术论文619篇,其中SCI14篇、EI3篇、国内核心187篇,出版学术专著35部。

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一)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1.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

我校2003年以来,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工作立足庆阳、辐射周边,已基本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1)冬小麦等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我校农林科技学院选育的西峰、庆农、陇育三大系列13个品种,在庆阳、平凉、定西及固原等地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产生经济效益达9.6亿多元。紫苏、陇东小杂粮品种选育推广取得一定成效,极大地丰富了陇东农作物品种资源,为陇东乃至周边地区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产量大幅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2)苹果标准化生产体系研究推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建立了庆阳苹果技术服务网站,我校吴键君教授被聘为庆阳市苹果生产首席专家,提出了庆阳苹果“128”生产技术体系,推广无公害优质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项目,使庆阳市苹果产业新增纯收益1.45亿元。

(3)蔬菜生产技术成果推广服务。针对庆阳市设施蔬菜生产情况,取得了“西峰区菜篮子放心工程建设”等9项科技成果,1人为庆阳市首届评为科技功臣,新建千亩设施

3 瓜菜示范基地3处,建成前屋面钢架双悬梁、后屋面彩钢板覆盖、砖墙体和可移动等3种新型结构日光温室150栋、塑料大棚300栋,在庆阳市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34.9万亩,新增产值2.1亿元。

(4)特派员基层服务。2004年以来,坚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方向,每年向庆阳市选派科技特派员9名,科技支农与社会服务已辐射到庆阳市6县(区)30多个服务点的5个企业和300多个农户。科技特派员多次受到省市奖励,其中:1人获庆阳市首届科技功臣荣誉称号,1人获科技部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人获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人事厅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人获得“庆阳市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1人获庆阳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人获全国科普带头人称号。

(5) 陇东地区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陇东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中心对陇东地区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编著出版了《子午岭木本植物志》,参编出版了《甘肃省脊椎动物志》等专著。建成并不断扩充动植物标本室,收集保存了陇东地区现有的各种动植物标本2500多种,40000余份,已成为陇东地区资源生物宝贵的资料库,植物标本室被列入美国国家植物标本馆目录,动物标本室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动物标本标准化整理与数字化表

4 达”建设项目。

(6) 建筑行业职业技能综合培训和鉴定

庆阳市抗疏力技术研究中心,被庆阳市政府有关部门指定为庆阳市土木工程职业技能综合培训和鉴定基地,先后开展了庆阳市建设行业安全员岗位资格培训、宁县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庆阳市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培训、庆阳市建设行业安全员岗位资格培训、庆阳市建筑业企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庆阳市建设工程监理人员岗位考核培训、工程监理人员培训等7个方面的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文化传承创新

(1)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在陕甘宁边区史研究、陇东语言民俗与农耕文化研究和庆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等11个项目。省级高校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为系统的开展庆阳红色和历史文化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编辑出版了《陇东老区教育史》、《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研究》、《庆阳通史》、《中华人文精神》等著作,在先周历史、战国秦长城、秦直道、庆阳通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提升了庆阳红色文化的研究与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对促进庆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庆阳红色文化与庆阳历史文化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 5 心马啸教授、刘治立教授应邀参加西峰电视台“国事家事天下事”栏目录制,参与《庆阳府志》《庆防纪略》点校工作。

(2)“陇东文化大讲堂”。历史文化中心大胆创新,与庆阳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创办了“陇东文化大讲堂”,使我校与庆阳市社科联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入,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机会,对于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程,汲取历史文化营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高文化素养,指导工作有重大实践意义;对于深化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庆阳老区历史文化研究。我校在陕甘宁边区史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优势,申报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根据地的历史经验研究》、《近代英国文化发展与国空崛起的互动关系及启示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立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歌谣研究》、《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庆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例》被省社科规划办立项。2012年8月19日至20日,由甘肃省历史学会、庆阳市历史学会、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学院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南梁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南梁精神与甘肃红色文化资源高层论坛——甘肃省历史学会第23届年会暨庆阳市历史学会第6届年会”,在庆阳市西峰区召开,

6 围绕南梁精神和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定位等议题展开学术研讨。

(二)知识产权保护 1.专利授权

学校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注重专利的申请和专利成果转化应用,出台了专利奖励政策,发明专利授权每项给予5000元奖补,实用新型、外观专利每项奖励800—2000元,激发了科技人员和发明爱好者的积极性。2012年—2014年专利授权288项,其中:2011年专利授权2项,2012年专利授权34项,2013年专利授权175项,2014年专利授权77项。体育学围绕体育教学及崆峒武术文化研究,发明的“体操训练时手上戴的牛皮小护掌”、“体育柔韧素质肩关节训练器”、“鞍马全旋辅助性训练器”、“凳上平坐两腿分开向后开髋涡轮减速横叉训练器”等体育教学器材已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农林科技学院发明的“杏制品低糠无硫护色加工方法”、“手动移栽器”已经得到转化和应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发明的“短柄五加变色保健茶的制备方法”、“短柄五加有机茶加工工艺”对陇东子午岭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思路,目前已经和相关企业达成转化应用协议;对“封水簪”、“朴刀”、“矛”、“郎刀”等40多种崆峒武术古兵器获得专利授权,进行知识产权保护。2013年1月我校被省知识产权局列为试点单位。

7 2.专著出版及资助

凡以我校教职工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高级别出版社出版的编、译著,一次性资助30000元;在省、市、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和“211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专、译著,一次性资助20000元;在其它有正规出版资质的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有公开标准书号的专、译著、文艺作品类著作,编著(个人独创内容达三分之一以上),每部一次性资助10000元;取得国家认定版权的软件著作,每件资助5000元。2003年至今我校共出版专著、教材137部。

3.技术标准的起草与农作物品种审定

凡以我校作为起草单位通过国家审定的技术标准,每项奖励5000元;省级审定的标准,每项1000元;通过国家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奖励10000元,省级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奖励5000元。2003年至今我校共审定省级标准56项,审定品种15个。

三、问题与措施

我校在科研项目实施、成果获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其他省内院校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团队建设成效不够理想;二是争取到的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

8 目数量还不多;三是国家级省级应用性科技项目争取困难;四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还比较低;五是科技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学校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积极争取省市各级创新平台;制定资助考核标准,继续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资助和建设。

2.做好各级各类项目的争取与实施工作。围绕全省和庆阳经济发展重点,制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入生产一线,凝炼一批项目,跨学科、跨领域联合申报,大力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加强与省市区科技部门联系,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报告;加大各类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国家级和省级立项取得新进展,力争项目数量和项目经费有大幅提高。

3.积极做好成果申报评奖工作。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支持教师对已完成和结题的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总结,积极申报各类成果奖和专利、发表论文,力争获奖数量、获奖等级、专利授权、论文发表取得新突破。

4.高度重视社会服务与知识产权工作。继续加强与庆阳市政府的全面战略合作,结合生产一线需要,遴选一批专家,确定一批项目,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科技人员与企业合作实施科研项 9 目,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创新创业,学校把服务社会纳入教学单位和机关部门的考核内容。

今后,我校将根据省创新驱动战略工作的要求,进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制度建设与完善,做好科技穿心工作,并进行绩效评价;对于符合绩效评价标准要求的,按学校的相关制度给予奖励和经费支持,增强广大教职工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我校的科技实力。

二〇一五年九月九日

上一篇: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下一篇:创新社区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