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2022-08-23

第一篇: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让课堂充满活力

让 课 堂 充 满 生 命 力

——听张人利校长《后茶馆式教学》感悟

3月22日下午聆听了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报告,他讲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了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意即课堂气氛不必过于严肃,只有教师讲学生听,而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像茶馆那样,随便交谈议论。这样的教学,在上海乃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茶馆式”教学方法符合了教育发展总趋势,其中“议”是对话的一种重要方法,使我更有系统的加以认识和提进。

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认识

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张校长提到的课堂教学中常见突出问题也是我需要改进的方面,虽然接受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却还是有时觉得在教学中自己讲的不多不够清楚,懂的知识重复讲,教师讲的时间多,而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了,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不清楚的没有呈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注重“茶馆式”教学,学生活动多,积极性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自学能力,开阔思路,发展智力。

学生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活动中,互相切磋补充,也时时产生创见,有利于锻炼创造能力。因此,“茶馆式”教学的本质是让教育走向对话和合作,让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将现行常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结合运用,只有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在新课程推进到现在,中、小学教师都有优化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诉求。

二、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在全国的优秀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尝试教学,洋思经验,杜郎口和段力佩的茶馆式教学,他们都是成功教学先学后教,学生为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活力,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但由于不同学科体系逻辑结构变成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的逻辑结构,针对课的类型、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和学习方式等差异性,那么以上各种教学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有相对的局限性。

张人利校长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他结合自己学校的实践探究后,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进行不断完善发展,并提出了“后茶馆式”教学,它主要以“议”为核心,他是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改变过去以往的按次序定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的讲解方式。也不像在杜朗口中教师在“讲”的用时上有什么规定,因为有规定就会有限制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内容处理都不一样的。而是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不确定“读、练、议、讲、做”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不拘泥教学方法应用完整,更不规定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以教材为载体,进行以学定教,它的教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是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练、议、讲、做”的合理选择。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内容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了解学生的认知度,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让学生多交流,教师在对同一问题的讨论、对话中,对原先有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想法进行修正,共同探讨或者拓展完善,从而提高实际教学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

张校长在《后茶馆式教学》中倡导从“书中学”、“做中学”。他在80年代“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多了个“做做”,从仅为单一的一种学生学习方式——“书中学”,发展为两种学生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不仅让学生获得间接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张校长就是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因为有的概念、有的内容、有的方法,如果没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是很难掌握的。像小学自然就是适合这种教学模式,它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从小培养学生从科学的视角关注身边的事物的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才能有效的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本质,发展学会学习的能力,建构起正确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后茶馆式教学还会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发言自由,形式宽松,虽然气氛活跃,但议题也并不松散,也真突出了以“议”为特点。

当然,作为教师的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不断具备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第二篇: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简介:陈工厂,男,1978年3月出生,汉族,2000年6月毕业于周口师专政史系,从毕业至今一直在项城市付集一中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现任中学二级教师,九年级班主任。 工作单位:项城市付集一中 邮编:466225 通讯地址: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付集一中 联系电话:13592241434

[摘要]《课程标准》和时代的发展都要求我们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将活力注入课堂。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 [关键词] 兴趣 活力 积极主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此可见,体现个性,以人为本,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也呼唤着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推进着教育课程的改革。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将活力注入历史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关注、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在课堂上有活力,主动地进行学习。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

1、设计好开课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导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之始就被吸引,始终以浓厚的兴趣上好该节课。比如:我在上《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是这样引入的: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所以今年1月20日新科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格外引人注目。出乎意料的是就职典礼结束后举行的花车巡游奥巴马将终点选在了林肯纪念堂。无独有偶1963年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演说的地点也选在了林肯纪念堂。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仅仅是巧合吗?刚刚同学们说到因为他俩都是黑人而历史上使美国黑人获得解放赢得自由的正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100多年前他为挽救联盟解放黑人奴隶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历史上又叫做‘The 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呢?对美国历史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南北战争。

2、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代替单纯的说教与复述,让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其中,既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合作精神,又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例如:《难忘九一八》一课中,我给学生播放了新编九一八小调、九一八事变视频、松花江上和西安事变视频,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关于西安事变的解决问题,我作了如下设问:西安事变中捉住了蒋介石,那么,该如何处置蒋介石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给学生以广阔的学习时空

新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倡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努力改变过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而要做到这些,开放教学内容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给学生以广阔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教师指导学生到图书馆、互联网中查找相关资料,核实整理成文字材料,带到课堂中与同学、老师进行展示、交流。例如学习长征时,让学生去搜集长征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就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些活动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主动探究知识,体验创造成果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2、让学生自主编演历史小品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自主编演历史小品剧,例如,在讲述商鞅变法时,就上演了一出《商鞅舌战群臣》。当“历史老人”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历史情景以后,由同学们自己扮演的历史人物、历史场景便活生生地再现在渴求知识的同学们面前。最后经过概括归纳,并引导同学们对商鞅、秦孝公、旧贵族、老百姓的不同言行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3、组织历史辩论赛。辩论是最能激发思维灵感火花的方法,也是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组织一些此类活动,能大大激发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巩固深化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们课本中有许多问题都可用到辩论法,像“鸦片战争能否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吗?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等,这些问题都是发散性的,答案也是多方面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辩论,大胆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认识会更深刻,思路会更开阔。总之,富有生命活力的历史课堂是多元性、开放性的,提倡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创新。

4、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雕版印刷时就可以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准备一张纸,在纸上写自己的名字,写三遍、再三遍、再三遍,然后让学生谈感受:(枯燥、乏味、单调、浪费时间)再让学生用小刀在橡皮上把自己的名字刻出来,自制一枚印章,并蘸上墨水印在纸上,多印几遍;与前一个实验比较,从中体会雕版印刷的方法和好处。

三、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只有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才能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开动思维;或是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也可能有时侯这些学生的回答会与教师的答案相差甚远,这时你一方面应鼓励他说出其理由,另一方面应充分肯定他的回答中哪怕是细微的正确之处。然后给他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一是有利于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活跃的氛围,在师生的积极问答中加强互信、互动。二是能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被承认和被尊重,尝到回答问题的甜头。这样才能使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全面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总之,要让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从桎梏学生思维的沉闷的传统课堂到放飞学生心灵,充满活力的新型课堂,虽“路漫漫兮”,但我们仍将“上下求索”,努力寻求突破,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第三篇: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县送教下乡学习心得与体会

12月8日,我参加了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此次 活动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两位出类拔萃的教师 的讲课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 足。下面我就这次听课谈几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构建了创新的体育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在这两节体育教学中,教师时时处处将创新手段融入课堂,课 堂才会更加充满活力。教师能创新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 新的教法与课堂结构。另外教师还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善于引 导学生排除障碍,寻求开发创造力的教学模式。 更好地激发了学生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今天的观摩课上,我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 确,能为教学服务。她们在上课时能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 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初中学生 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创 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比 如:黄滢的萝卜蹲游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为教学服务

(三)、只有鼓励尊重才能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在上课时,教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身上作出合适的应答,通过多项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进程。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以尊重为准则,对学生的创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不同看法尊重理解,对不正确的见解宽容引导,让学生愿意和老师倾心交谈。老师真诚地将温情的种子播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学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才能感知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诚的情感。 (四 ) 教师独特的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提倡自主学习,但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今天的教学中,教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他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灵活有趣师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两位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也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原来可以如此的默契„„看到两位老师精心设计的这两堂课,孩子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感触颇深,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她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五) 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

现在到处都在提学生的减负问题,而减负的根本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要成就高效的课堂就必须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今天的课上我感觉到两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因而我也在课上发现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本次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通过听了这两节课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和创造的快意。

第四篇: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大全]

让 课 堂 充 满 生 命 活 力

向阳小学

王瑜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段的教师,让孩子爱上我们的课堂,就必须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让课堂变成生命成长的沃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设计教学过程时,为学生发展而设计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前提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个真正关注人发展的教学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还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为此,我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对于怎样区分“追上去”和“迎上去”我就有了几次的改动。一开始的设计是:让学生读读这两个词,再分别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区分,但这样的设计只会是几个平日里爱看书的孩子明白,但大多数的的孩子不会懂,势必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没有互动就没有了活力;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的改动:设计了一个选择填空:王老师到晓明家做客,一开门,小明就主动地(迎上去),说:“老师好”。老师要走了,小明发现老师的手机忘带了,就赶紧(追上去),把手机还给了老师。这样的练习,固然会帮大多数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两个词的不同,但课堂所体现的仍然是沿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教”,把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让孩子们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即使我的教学思路再清晰,这也不过是用我的思维代替了孩子们的思维。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我又有了第三次的改动,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那样,以主动迎上去拥抱看课的老师和追赶假装嫉妒而转身离去的我,使孩子们在互动中既体会到了词义的不同,又感受到了从我们身上传递出去的浓浓师爱,同时孩子们还有机会活动一下筋骨,课堂充满了活力,更有利于孩子们以更饱满的状态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的设计我自自认为是一举多得。

(二)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现今的课堂早已不是先生手持戒尺的学堂,而是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神圣殿堂。在这个殿堂里,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解。秉承这一原则,我除了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还要求自己的语言具有儿语化和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弘扬个性的天地。在这一点上我感触颇深。记得刚走上讲台时,总担心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于是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严厉十足的教师,虽然学生也的确很“乖”,但自己更觉得课堂沉闷,很无趣。一节课下来,学生累,老师更累。现在我试着把笑容带进课堂,用适合他们的语言去和他们交流,仿佛我不是老师而是他们的大朋友。孩子们恐惧心理不存在了,自然课堂上就活泼了许多,自然就充满了活力。

(三)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新课改的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可以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只有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其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这就需要老师彻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面对这次充满智慧的挑战,让自己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记得在学习统计这一数学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我摒弃了数学教材中给的例题,而是采用和学生密不可分的动画片,先用课件出示奥特曼、西游记、机器猫、哪吒闹海4部动画片,这样一下子就调动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就动画片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因为都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并没有觉得这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统计课,于是积极回答。这样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课堂自然就充满了活力,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真是事半功倍。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

第五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菜园小学 010030张翠玲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把课堂教学搞活的有效途径。它为小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可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它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一、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当我们在被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禁锢多年后,渐渐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语文课程标准》恰在此时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方向,即“有效的语文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心理学专家指出,同辈团体的影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小组班集体中的每个个体,为合作的问题而群策群力,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技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在语文课堂进行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根据小学生差异特点,进行小组搭建。多数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交往经验,不懂得遵守规则,行为散漫,自我调节能力薄弱。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用以下方法操作,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小组搭建中,教师可根据儿童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和动手能力差异,优化小组组合,形成互补型合作团体,便于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需要说明的是,低年级的小组成员不宜太多,以

四、五人为宜,有利于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集体智慧,根据小组特色或组员期望为小组取名,如小鸟组、大象组、喜羊羊组、美羊羊组,形成小组特色。

- 1 -

三、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中活跃课堂气氛。

对于混合编排、协调搭配组合成的小组,可进行短期培训,使每个小组成员意识到团队精神是合作学习的成功要素,使他们认识到个人责任和相互信赖的重要性。培训方式应适合低龄儿童的年龄特点,宜以游戏为主,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室内室外均可。传手绢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围成圈,每组一块手绢,依次传递、接收,做到不掉手绢、不漏人。5分钟为一时间段,最后统计传手绢回合。游戏的目的是使组员之间能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形成团队意识。画画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画纸,人人参与画画,画面景物协调一致。要求组员之间要商讨、交流着进行绘画,一人在绘画时,其他人可帮助传递绘画工具。游戏的目的在于使成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时个人的责任。

四、增强课堂活力更要实施科学指导。

小组的团队精神和小组意识一旦形成,便能发挥其巨大潜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促进小组的成长。教师在指导时应该注意:

1、给予充分的时间。

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学生的讨论、理解也不可能走向深处。只有在宽裕的时间里,不同程度的学生才能更淋漓尽致地发言、补充、更正、辩论。

2、讨论时全员参与。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下到小组讨论中去,采听讨论过程,要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其中,重视“全员参与”的现象。

3、展示时全员参与。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在学习反馈交流时,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有表演时,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一个都不落下。这样,学生不会产生侥幸心里,使之有一定的压力,产生动力。如在表演“小白兔运南瓜”时,有一4人小组分工如下:一人扮演小白兔,一人扮演黑熊,一人扮演小白兔妈妈,还有一人扮演讲述人。他们分工精确,合作愉快。

- 2 -

4、鼓励小组间开展竞争。良好的健康的竞争只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教师重视的是成员的参与,分工的不同,合作的协调。在一段时间的小组竞争下,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非常默契,并逐渐形成各小组的特色。如有的小组站到大家面前,组长就会向大家介绍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有的小组在展示汇报是,动作大方,语言流畅,行动一致,很具有团队作风,使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力量。

5、新的评价方式。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作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结语:在小学开展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的生机与活力,使孩子们从小就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认识的、交往的和审美的过程。如果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能精心组织,使合作学习得以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就能做到群策群力,潜能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久而久之,学习小组的成员就会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愉快、充满激情的学习团体,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1.陆卫英.重视低年级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

[J].2009.12

2.李红梅.浅析低年级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语文教研[J].2005.3

- 3 -

上一篇: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下一篇:热力学第二定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