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3-01-22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需要一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来建设国家。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使得大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在校的大学生, 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和雄厚基石, 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基于此, 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 身心健康的21世纪大学毕业生, 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虽然, 直到今天, 素质教育的明确的定义尚未形成, 但其内涵大家却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 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 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 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 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问题

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就必须要先看到部分大学生在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分析, 大学生素质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 大学生文化素质问题。

据媒体反映, 现在不少大学生外语好, 数理化好, 经济头脑好, 但不了解长城、黄河, 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 不了解《大学》、《中庸》、《论语》等等。对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无知的人, 怎可能有感情、有责任地去为祖国服务和做贡献呢?

(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有关调查显示, 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 有2 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 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 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 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3) 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问题。

在当今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以前所倡导的已有所不同。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 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应当是“以集体利益为主, 兼顾个人利益”, 而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在对待“奉献与索取”这一关系的问题上,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讲奉献, 不求索取”的观念已与时代不符, 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奉献多索取, 少奉献少索取, 不奉献不索取”。这些现象表明, 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已相当鲜明, 与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 有了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 也说明大学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也有所抬头, 对事业献身精神和对集体奉献精神有所减弱。

(4) 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念问题。

多数大学生认为应持“工作为主, 兼顾生活享受”的态度, 少数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文化艺术, 比如话剧、歌剧等并不欣赏, 认为很不现实;受社会上所谓“实惠”观念和“个人功利”因素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渐渐有“功利化”倾向, 个性化意识逐渐增强;但狭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 过弱的人文素养是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5) 大学生人生观问题。

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变化, 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生活方式, 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 对现代大学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有的大学生, 一味地崇洋媚外, 对于西方的文化无论糟粕与精华一并吸收, 对于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不屑一顾, 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国格。

在现实社会中, 有的大学生只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 追求知识的单一性或专一性, 认为只要有一样特长, 就可以走遍天下。比如, 有的重业务, 轻政治;有的重科技, 轻人文;有的重书本知识, 轻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造成自身素质的畸形发展状态。殊不知, 这种畸形发展状态是违背事物的整体性原则的, 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的。在这种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势在必行!

3 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

实施素质教育, 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和完善适合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以创造一个合理评价、公平竞争, 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良好环境。第一, 要特别重视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思想是行为的指南, 要通过组织学习、讨论等方式, 使教师对素质教育达成共识, 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 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第二, 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系统。评价是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教育实践的无形指挥棒。评价对教育实践, 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导向作用。没有正确的评价, 很难有正确的实践。因此, 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和要求, 确定评价标准。此外, 学校还要努力为教师创设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4 加强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 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 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 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 提高境界, 振奋精神,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成为“四有”人才, 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具有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内涵丰富。无论是传统优良素质的继承, 还是当今现实素质的培养, 或是潜在素质的开发, “做什么样人”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所以, 应在思想上明确以德育人是大根本, 因材施教是总法则。世纪之交, 我们欣逢盛世, 只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引导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才能为大学生拓展出一片广阔的自由空间, 使之在祖国21世纪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摘要:狭窄的专业教育、强势的功利主义倾向, 过弱的人文素养是当前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 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调整课程体系与结构, 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 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知识经济,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N].人民日报, 2004.

[2] 班主任之友.素质教育的前景[J].2007 (1) .

[3] 何凝.素质教育的原则[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浅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下一篇:女人体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