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别与平等保障——城乡居民权利的平等保障

2023-03-05

城乡居民差别即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 是指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所享有的待遇和权益是不对等的。要缩小我国城乡差别, 保障城乡平等就应在深入分析城乡居民差别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一、我国城乡居民差别的现状

( 一) 收入分配差别

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城乡居民的收入均得到了提高, 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在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 城乡发展 出现脱节, 不利于社 会的稳定。

( 二) 教育机会差别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农村的发展问题与农民受教育的问题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以及部分人为因素, 我们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时, 往往以城市为中心, 比较重视城市居民的教育问题, 而忽视了农民的教育处境和教育诉求。

( 三) 就业方面差别

在就业方面, 城乡差别也较大, 许多农民并没有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 尤其是进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中的差别最为明显, 许多企业在招录人员时都偏向于城镇户口的居民, 许多岗位和职业限制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就业, 致使城乡之间就业率差距不断扩大。

( 四) 医疗保障差别

城乡居民在享有医疗保障有关权利时并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与医疗保险标准不一致两方面。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导致了农村医疗水平低下, 医疗卫生事业较弱的普遍情况, 广大农民不能公平、公正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同时, 在我国部分地区, 城乡居民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不同的, 城镇、农村居民缴费和报销比例都不一致, 这使得广大居民只能根据所属户籍被动加入相应的保障制度, 强化了城乡户籍观念, 固化了二元社会差距。

二、我国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原因

( 一) 城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长期以来, 城乡之间各自的经济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同, 一是在运作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 这就导致了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果, 二是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差异巨大, 收入差距也逐渐变大。三是城市与农村的生产力发展不一致、不平衡, 城市的生产力发展相对较快, 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较缓慢。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差别日渐显著。

( 二) 二元化制度的影响

首先是户籍制度。很长时间以来, 在我国实行的是二元户籍制度, 这使得城乡之间的鸿沟更加难以逾越。其次, 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前提下, 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相对应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劳动者被分成两大群体: 农村就业者和城市就业者, 这两大群体也相对孤立。再次, 在户籍、就业二元化的同时,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是二元的, 城市职工的收入大多来源于工资, 而农民收入则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

( 三) 法律制度的制约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居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此法的宗旨在于对消费者的保护, 然而, 这部法律并没有体现出城乡平等, 反而有“城市化”的倾向。农民消费者的权益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充分保障。

三、缩小我国城乡差别, 保障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路径选择

( 一) 对于城乡不平等问题政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树立起城乡平等的观念。从现状来看,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 城乡不平等问题已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与政府缺乏重视度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 政府确立起城乡平等的观念至关重要。

( 二) 力争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差别是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大的重要因素, 所以, 缩小城乡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别首要的就是提高生产力水平。这里提到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不仅是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要不重蹈过去割裂城乡发展的覆辙, 城乡收入差距即会日趋缩小。

( 三) 通过制度改革保障城乡居民平等。首先, 应该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实行以有固定居所和稳定收入的标准划分城镇人口。其次,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政府应把农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为农民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 要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 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 提高其专业化程度。

( 四) 完善农民法律保障机制。政府可以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农民切身利益的法规来明确农民应有的合法权益及法律保护措施。一方面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并使其制度法律化, 另一方面在兼顾城乡、工农和全体公民共同利益的同时, 对于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应当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总之, 要明确地赋予农民平等的社会地位与平等的社会权利, 同时对于农民享有的权利 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和救 济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 但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 我国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各个方面的差异也不断扩大。城乡居民间差别的持续扩大, 使城乡发展脱节,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 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差别现状, 进而分析它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 保障城乡居民权利的平等, 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深远。

关键词:城乡居民,现状,原因,路径选择,平等保障

参考文献

[1] 吕云涛.当代中国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逐步实现[J].未来与发展, 2012.11.

[2] 胡志中.我国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问题探析[J].科教导刊, 2010.11.

上一篇:快速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体验教学对高师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的启示——深化高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