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知识

2022-06-30

第一篇:公共气象服务知识

8511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填空题: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6、体重指数=(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2)

7、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1

10、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11、新生儿出院(一周)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12、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1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 )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15、每年进行(1 )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16、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 )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17、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18、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1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 )次面对面的随访。

20、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2

21、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25)克,食盐量是(4-6)克.

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免费)享受的服务。

23、某居民的腰围是2尺4寸,可换算成(80)厘米

24、我们国家推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性服务过程。

二、选择题(单选题)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C )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2、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C )等

A、接诊记录 B、会诊记录 C、接诊记录和会诊记录

3、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C)为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 3 B、4 C、5

4、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C )

A、老年人 B、孕产妇 C、辖区内居民

5、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区、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场所播放的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不少于(C)种。

A、12 B、5 C、6

3

6、每个机构每年最少更换(C )次健康宣传栏的内容。 A、8 B、4 C、6

7、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C )学时。 A、10 B、5 C、8

8、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于(C )相结合。 A、随访 B、就诊 C、预防接种程序时间

9、孕产妇在孕(C )周前由孕妇居住地方镇卫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A、10 B、6 C、12

10、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C )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11、预约60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C )。 A、家庭病床 B、住院治疗 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12、乡镇卫生院、服务中心要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C )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13、接种机构至少(C )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检查和整理。

A、1年 B、3个月 C、半年

14、《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 C )

4

A、1年 B、2年 C、3年

15、非甲类管理的乙、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C )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A、2h B、1h C、24h

16、对辖区内( C)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A、30岁 B、50岁 C、35岁

17、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 C )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A、2次 B、3次 C、1次

18、对于紧急转诊的慢性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C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A、1 B、3 C、2

19、社区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C )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结合。 A、2 次 B、3次 C、1次

20、重性精神疾病是指(C )为代表的精神病 A、抑郁症 B、躁狂症 C、精神分裂症

21、长期在农村居住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是否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A) A、是 B、否

5

22、成年人正常血压值(高压/低压)范围是(B) A、130/90毫米汞柱 B、120/80毫米汞柱 C、110/80毫米汞柱

2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否实行属地管理服务(B ) A、是 B、否

三、简答题: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哪十一项服务? 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十一项内容: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

5、孕产妇健康管理;

6、老年人健康管理;

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1、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包括哪几个人群? 答: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3、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哪两种形式建立?

答:(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方式,由乡镇卫

6

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4、新生儿满28天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什么内容?

答:重点观察询问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5、某居民到村卫生室首诊测血压值为140/90毫米汞柱,请问对此居民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做?

6、社区高血压居民在什么情况下建议其转诊至上级医院? 答:(1)出现高血压危象。(2)出现严重的并发症。(3)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

7、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哪几个类型?

答:主要包括1.精神分裂症2.双向情感障碍3.偏执性精神障碍4.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6.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8、实行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筛查高血压患者,以便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系统管理。

9、老年人健康服务要求是什么?

(1)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2)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3)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

7

康检查。

(4)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5)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10、对高血压患者随访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A、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B、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

8

≥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 C、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11、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服务要求有哪些?

答:(1)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2)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4)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5)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6)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12、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体检内容有哪些?

答: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

9

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眼底、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等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

13、0——6岁 儿童做血色素的月份,分别是哪几个月?

答;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48个月、 60个月、72个月。

14、儿童从几个月开始进行中医药管理,到什么时间结束? 答: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至少在儿童6月龄至12月龄期间、18月龄、24月龄、 30月龄、36月龄之间,3岁至6岁之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

四、论述题

1、居民李某今年3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11年2月27日上午初次到某村卫生室就诊,村医赵某为其量体温,没有测血压,村医赵某的做法是否正确?村医赵某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不正确。村医赵某应当为李某测量血压并记录。

2、离休干部张某今年66岁,离休后回老家某村居住已有1年且准备长期在此居住生活,村医李某没有为离休干部张某建立健康档案,也没有为其提供其他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医李某的做法对吗?村医李某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不正确。村医李某应当为离休干部张某建立健康档案,并按照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要求对离休干部张某进行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

第二篇:2014年气象行业公共服务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

线 封号密证岗上 名线姓封密 室科 局象气 线 封 密 广东省气象行业公共服务技能竞赛

理论知识试题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 年

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气象灾害是指 台风 、暴雨(雪)、 、 、低温、高温、干旱、 、 、 霜冻 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3.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

本级人民政府 的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4. 决策气象服务关注的重点工作为重大 灾害性 、 关键性 、 转折性

天气和重大 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保障 服务工作。

5. 各级广播、电视台站和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 报纸 ,应当安排专门的时间或者版面,每天播发或者刊登 公众气象预报 或者灾害性天气警报。

6. 《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预警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可分为 4 级,从重到轻的颜色分别以___红____、____橙____、____黄____、 蓝 _表示。

7. 自2011年5月17日起,全省各地区灾害天气预警短信的采编、录入上传工作调整由

各市、县气象局 负责, 各市、县气象局 须对预警短信的内容、时效负责。 8. 新闻单位接到同级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通过广播、电视、显示屏、网络等方式,在 15 分钟内向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

9.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__名称___、 图标 、 含义 和 防御指引

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霾等共10类。

10. 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等信息实行 分级 上报,由气象主管机构归口处理,同级共享。

11.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防御原则和目标

、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

1 12.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

减灾组织体系中提到,2010年,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有分管领导,每个乡有一名 气象协理员 ,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乡建有 气象信息服务站 ,至少75%的村(屯)要设有 气象信息员 。每个地(市)至少要有一个县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 应急准备认证 工作。

13.信息产业部门 应当与气象主管机构密切配合,确保气象通信畅通,准确、及时地传

递气象情报、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14. 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

的最小距离构成的 环境空间 。

15.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根据报送时效要求可分为 加急 和 常规 两个等级。

16.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 以人为本 、科学防御 、 部门联动 、 社会参与

的原则。 17.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 县级 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统一发布。 18.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灾情上报和预警信号上传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各级台站按照

要求,除通过 灾情直报系统 向中国局上报灾情外,还需要以 气象灾情快报 word文档的形式报告省局。

19.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

解除 与 传播 的管

理工作。

20.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民政 部门应当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开

展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并按照规定职责核查灾情、发布灾情信息; 住房城乡建设 部门应当保障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运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以下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计和竣工验收,正确的说法是:( D )

A. 必须就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报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必须在竣工验收的同时由气象

主管机构验收雷电防护装置。

B. 必须就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报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应当在竣工验收的同时验收雷

电防护装置并有气象主管机构参加。

C. 应当就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必须在竣工验收的同时由

气象主管机构验收雷电防护装置。

D. 应当就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应当在竣工验收的同时验收雷电防护装置并有气象主管机构参加。

2.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 。 (

)

A. 必须具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B. 必须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C. 必须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D. 必须具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3. 下面哪一项不是《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所称的气象灾害? ( )

A. 大风 B. 暴雨(雪) C. 干旱 D. 冰冻

4.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 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A.三万元 B.五万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5. 《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要求,各级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报 ( )。 A.同级人民政府 B.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部门 C.上一级人民政府 D.上一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部门

6.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2010年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达到 以上。 (

) A.90% B.60% C.75% D.85%

7. 《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规定,对在突发气象灾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 。 (

) A.罚款 B.拘留 C.追究刑事责任 D.开除公职

8. 气象部门发生内部突发事件时,应该在发现后的第一时间报送, (

)。

A. 2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4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

2 B. 3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6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 C. 4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6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 D. 6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12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

9. 大雾预警信号分 级,分别以 表示。 ( A )

A.三级 黄色、橙色、红色 B.四级 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C.三级 蓝色、黄色、橙色 D.二级 橙色、红色

10.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

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 、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 D ) A. 防雷、消霾、消雾 B. 防雷、消霾、消雨

C. 防雹、防雷、消雾 D. 防雹、消雨、消雾

11. 《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关于热带气旋预警级别的界定中,Ⅰ级预警表示:预计

未来 内,强热带风暴及其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将登陆我省或严重影响我省海面或陆地(严重影响的定义是指责任区有大于 风或大于大暴雨。 ( B ) A.36小时,8级 B.24小时,8级 C.36小时,6级 D.24小时,6级 12. 下列哪项行为不被禁止: ( A )

A.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施放气球; B.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爆破、采石;

C.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D.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建设楼房。

13.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下列哪个说

法是正确的: ( B ) A. 可以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通过手机气象短信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播。 B. 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

气象台站的名称。

C. 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但因字数限制可不

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

D. 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

但因字数限制,本地发布的气象信息可不标明气象台站的名称。

14.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

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 C )

A. 国务院 D. 全省极端最高气温≥35℃的站日数≥500 E. 全省极端最高气温≥35℃的站日数≥300

3.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之“六个有”是 : ( )

B. 省级人民政府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乡、镇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5. 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 。 ( A ) A. 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B. 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C. 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D. 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答或少答均不得分,共30分) 1. 《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雨量实况已达到或预报将达到以下

标准之一,并预报降水持续,即为达到暴雨Ⅳ级预警级别。 ( ABCDE ) A. 暴雨过程的单站日降雨量≥250毫米 B. 暴雨过程的单站连续2日降雨量≥300毫米 C. 暴雨过程的单站连续5日降雨量≥350毫米 D. 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站日数≥50 E. 日雨量≥100毫米的大暴雨站日数≥20 F. 日雨量≥250毫米的特大暴雨站日数≥2

2. 《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实况已达到或预计24小时内达到以下

标准之一且高温将持续,即为达到高温Ⅱ级预警级别。 ( ABD ) A. 全省极端最高气温≥39℃的站日数≥10 B. 全省极端最高气温≥37℃的站日数≥80 C. 全省极端最高气温≥37℃的站日数≥40

4.5.6.7.3

A. 有领导机制 B. 有固定场所 C. 有信息设备 D. 有信息员 E. 有定期活动 F.有宣传栏 G. 有管理制度

H. 有长效机制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气象

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A. 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B. 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C. 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颁发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资质证的;

D. 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

信号的;

E. 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F. 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广东省气象局2011决策气象服务方案》中的决策气象服务对象是: 。

(

ABD )

A. 省政协

B. 省防总 C.省纪委 D. 省人大 E.省水利厅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

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中提到,建立两卡发放制度,县级统一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分别发放给 。 (

AC

) A. 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 B. 气象信息员 C. 全村村民 D. 市民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 。 (

)

A. 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B.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线封密 线封密 线封密C. 预防与预警机制 D.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E. 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

8.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包括 。 (

)

A. 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B. 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C. 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 D. 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 E. 收集和反馈气象服务需求

9.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在 建立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接收和播发设施,并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 ) A. 交通枢纽

B. 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域 C. 各乡镇所在地

D. 各村(居)委所在地 E. 气象灾害易发区域

10. 气象信息员包括 。 (

)

A. 气象灾害应急责任人 B. 气象决策服务对象 C. 气象灾情调查员 D. 气象协理员 E. 气象灾害信息员

1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 ,及时作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

) A. 决策气象服务信息 B. 灾害性天气警报 C.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D. 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E.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4 12. 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国务院气象

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 (

) A. 有法人资格

B. 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C. 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D. 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E.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13. 与气象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指 。 (

)

A. 受气象影响的事故灾难。 B. 重大气象灾害

C. 受气象因素制约的公共卫生事件。 D. 和气象相关的自然灾害。

E. 需要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社会安全事件。

14.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 等内容。 (

ABCDE )

A. 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B. 防御原则和目标 C. 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D. 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E. 防御措施

15.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至少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确认,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确认的时

间间隔是_______,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确认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确认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 按顺序填:(

) A. 30分钟 B. 1小时 C. 3小时 D. 6小时 E. 24小时

四、简答题(任选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流程。

2. 根据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分为哪几类?简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程序。

3. 简述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的含义。

5

第三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知识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涵、趋势、问题及对策(第52期)

编者按:近年来,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界,对我国政府当前应重点“干什么”这个问题,较为一致的呼声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那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有何特点和趋势?我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怎样?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此,本刊特选摘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一文,也许我们能从中找到对以上问题的初步回答。

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

今年上半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门组织了关于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问题的课题组,并形成了《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综合分析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和重点领域,比较了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深入考察了目前我国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快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若干建议。以下是对该报告的摘要:

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一)政府社会管理的内涵

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通常情况下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二类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干预与协调、非营利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

政府社会管理主要有三层内涵:第一,政府社会管理是对家庭、社会团体与社会自治所不能解决的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些社会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需要依靠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威加以解决;第二,必须由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构成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比如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利益、实施社会政策、管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网、解决社会危机等;第三,政府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政府干预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它决定了政府的其他社会管理手段。社会政策的核心是福利国家或福利社会政策。

(二)政府公共服务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按照公共支出的领域来划分,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经济投资的服务,如投资经营国有企业与公共事业、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补贴等;社会性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对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科技补贴、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目提供的公共服务。从市场经济发展史来看,发达国家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是:政府职能从以经济性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以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

(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特点比较

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既是统一的又有所区别。首先,从基本特点看,社会管理主要体现现代行政管理整合性的特点,而公共服务则主要体现现代行政管理公众性的特点;其次,从核心内容看,社会管理主要体现在规范性上,主要管理和规范各种社会事务,包括社会公众、社会稳定、社会治理,而公共服务主要是提供和满足公共需求的服务,包括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再次,从行为模式看,社会管理主要是以行政强制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对社会进行调整和约束,强调政府履行义务,突出政府主导、主动作用,而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公民权利。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发展规律,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

(四)现阶段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

由于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绝不可能覆盖到所有领域,必然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战略选择,并且选择的领域将主要集中到那些“正外部性最大,公共性最强,政府最具有比较优势,社会福利效益最大化,同时有可能将效率与公平有效地结合起来”的领域。

为此,现阶段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大致包括如下重点领域:(l)规范社会组织或团体,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2)创设完整的社会规制体系,推行社会安全系统工程;(3)实施配套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正;(4)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育健康的市民社会;(5)调整社会管理执行机构,健全政府社会管理体制。

同样,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应集中选择在如下重点领域:(1)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普及12年制的义务教育;(2)提高政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3)提升政府公共医疗服务水平;(4)提高政府科技服务的公共服务水平;(5)投资战略性的公共基础设施等。

二、发达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力量对独立于政治、经济领域之外的那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管理一方面提供为国家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另一方面,是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考察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发展情况,大致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一)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强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范围的扩大。二战后,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相对弱化,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加强,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解决了各种社会问题,给公众带来了实际利益,起到了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近几十年“福利国家”政策在工业发达国家盛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范围扩大,职能增强。

(二)多元化趋势。由政府单独直接管理变为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其他社团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直至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西方一些国家政府推出了“混合经济的福利国家”、“福利多元主义”、“福利国家私有化”等。“混合经济的福利国家”主要靠公、私部门的直接投资社会福利。“福利多元主义”是社会福利服务由法定的部门、志愿的部门、商业部门、非正式部门等直接提供,政府不再唱独角戏。“福利国家私有化”是指私人营利部门平行或替代部分公共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活动。

(三)法制化与规范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类法律和法规,并力图形成相互联系和相互衔接的法律体系。政府力图形成法律基础上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机制。政府确定具有超前性、系统性、协调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指标,并力图做到细化和量化,同时做到规范化,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性,提高管理效率。

(四)科技化和信息化。各国政府都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推进公共服务项目的技术创新,改善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提供手段,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把发展电子政务作为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的根本手段。

(五)公共服务市场化。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将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优势进行互补,从而提高政府功能输出能力。

三、目前我国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现状与进展

1978年以来,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贫困、普及教育、环境保护、卫生保健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我国许多重要的社会指标都从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跃升到了中下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表明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处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近些年,我国各级政府还加快了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改革步伐,在社会实践中创新了许多有益的做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如从1994年始,山东烟台市就推行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后来在我国十大窗口行业陆续铺开;2002年,浙江省在探索公共服务监管方面,坚持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提出以“树优良作风,创优质服务,做优秀公仆”为导向;2003年,南京市和广州市各自出台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的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公务员的行为准则;与此同时,深圳市也对部分公共服务领域进行了开放,利用公开招投标方式打破城市基础设施垄断的状态;成都市全面推进“创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近几年各地政府先后提出打造服务型政府目标,对政府全面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看,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表现还比较薄弱,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传统社会管理模式集中体现为我国政府对社会采取的集中化社会管理体制。这种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使社会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1)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当前我国政府仍然带有浓厚的生产投资型政府的特征,政府长期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在实践中造成了政企不分、忽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发展失衡、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累积等问题。尤其是,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失衡。(2)社会发展与政府社会服务滞后于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突出地体现在社会安全网的建设十分缓慢,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公共卫生覆盖面较低,不足以抵御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风险。(3)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拉美化”的现象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过低、就业形势恶化、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政府债务风险与财政风险加大等等。(4)我国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尚不能适应社会组织形态变迁的要求。我国的社会管理面临着“一变五增”的新情况,即老体制下的职工逐步弱化了对单位的过分依赖,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新兴的多种所有制成份的“无主管”企业增多;外来人员、流动人员的比例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老龄人口增多;贫困人群增多。(5)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加大对社会利益结构的协调力度,建立有利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6)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要求尽快改变以政府为唯一中心的“单中心”治理结构,建立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多中心”治理结构。但是我国社会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还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发育仍显迟缓,社会资本的开发利用不足,社会的自主性及自我组织能力不够强,各级官员新的治理观念还未树立等等。(7)作为社会稳定与社会风险重要指标的联名信增加率、集体上访增加率等指标不断上升,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风险加剧的时期。

目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三大矛盾。首先,公共服务产品总量不足,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与严重不足的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矛盾。在实物产品大量过剩的同时,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却严重不足,在农村公共医疗等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其次,公共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对各类事业机构的投入与公共服务产品的产出严重不对称。在我国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国家继续包揽公共服务既是不可能的,又是没有必要的。现在,国内外有大量的资金正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而目前的公共事业体制却限制了各种社会资金的进入。事实上,在公共服务领域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合理的局面:一方面国家对现有事业机构大量资金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是用来养人,事业机构应当给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等基本的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方面国家投入又太少,严重制约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再次,公共服务产品分配严重不均衡。面对总量不足的公共服务,我们的分配也存在失衡问题。广大的弱势群体得到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他们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与强势群体享受的公共服务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出现了因教育返贫和因生病返贫的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改革。这种改革趋向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建立健全一套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运作标准、运作原则、运作程序;

二要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关系,社会管理是公共服务的保证,公共服务是社会管理的基础,两者互为前提相互补充;

三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模式多元化,如网格化管理模式和“社会矫治”模式等;

四要将政府从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转变为对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

五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民众参与机制,作为推动和保障服务型政府的动力和力量。

四、加快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若干建议

(一)加快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目标

当前我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重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个以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加快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指导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要全面履行职能,科学把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本质和核心。这个本质和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坚持社会目标优先原则。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转变自身职能,大力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重视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工作,更加重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

3.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重点与一般之间的关系,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水平,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超越现实。

(三)加快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1.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l)更新管理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要使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向社会管理型转变;从行政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从旧式发展观、片面政绩观向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转变;从集中管理型向依靠市场调控型转变;从提供经济物品向提供制度物品转变;同时要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社会发展的氛围。

(2)调整组织结构,再造管理流程。要优化组织设计;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责任,理顺社会管理中的条块关系,实行合理分权;借鉴国外的经验,设置独立管制机构;再造社会管理流程,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简便、透明和高效”。

(3)强化关键的管理职能,落实政府的社会目标。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加强以下几个关键的社会管理职能: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强化社会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强化劳动就业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的劳动就业政策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筑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强化卫生服务职能尤其是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强化收入分配职能,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强化人口与环境管理职能,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筑有效的公共帮助机制,维护与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4)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己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为此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治理格局,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积极拓展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推进社区建设;重视政府公共关系建设。

(5)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改进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一要重视“社会政策”管理;二要政府社会管理方法从“重管制、轻服务”向“管制”与“服务”并重转变,从以行政干预手段为主向以法律手段为主的转变;从政府生产向政府提供转变;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

(6)建立社会运行状况的监测体系,创造一个“有预见性”的政府。在组织保障方面构建正式的体制内社会监测机构,辅之以社会第三方的独立评估机构,逐渐形成纵横交叉式、立体网状型的监测体系;重构社会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披露渠道,开拓广泛的社会信息收集源;研制并运行社会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将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纳入政府决策和绩效评估过程中;构建社会稳定的预警、预控管理系统,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

2.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

(l)要推进公共服务观念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公共服务的成本意识、效率观念、公平意识和多样化观念,切实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努力建设好公共服务型政府。

(2)要推进公共服务体制的创新,努力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公共化和社会化。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制度,就必须要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三个转向:即从“运动型服务”转向“制度型服务”、“歧视性服务”转向“平等无差别服务”,从“单中心治理服务模式”转向“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等。

(3)要推进公共服务的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供公共服务。当前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是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拓展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空间,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能力。

(4)要加大公共服务的管理创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此应采取如下战略措施:一是制定政府公共服务的长远规划与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国家规划与国家战略;二是以科技教育公共服务为导向,提升中国的核心国际竞争力;三是以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共服务为核心,实现持续、稳定、公平的增长;四是以完善基础型公共服务为重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五是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动力,等等。

(资料来源:《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08-10-13 14:55:18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2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准确把握、牢牢抓住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个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分析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贫困、普及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政府公共服务滞后于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重经济增长、忽视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社会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公共卫生覆盖面较低,社会安全网建设较慢。

第二、我国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政府社会管理方式还不能适应这种变迁的要求。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是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集中管理模式,它导致社会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机制与功能。面对当前社会结构阶层多元化的重大变迁,政府在加大对社会利益结构的协调,建立有利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方面,尚嫌力不从心。

第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城乡、地区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复杂的情况,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增加,社会潜在风险加大。虽然经过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强调,这种局面有所缓和,但仍未实现根本的好转。

第四、公民社会发育迟缓,社会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要求尽快改变以政府为唯一中心的 “单中心”治理结构,建立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多中心治理结构。但由于社会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还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载体,社会的自主性及自我组织能力不够强,各级官员新的治理理念尚未树立起来等原因,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单中心”治理状况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影响社会工作开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五、公共服务产品总量不足,产品分配严重不均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日益扩大。在市场上实物产品大量过剩的同时,公共服务供给却严重不足。因此在城乡不同程度出现了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停车难等民生问题。公共服务产品总量不足再加上分配失衡,致使广大农村和弱势群体得到的公共服务更为可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

从宁波的情况看,应该说,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总体上是处于全国前列的,主要表现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民间组织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区建设成绩显著,社会危机应急机制初步建成,政府管理规范程度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等等。但必须承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譬如:社会上一些利益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社会危机应急体系还有待完善、民间组织发展不均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虽然这些问题相对于其它一些地区而言,是属于 “率先”、“走在前列”发展中的问题,但如不引起高度重视,也必将影响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采取正确的思路和对策。

二、注意研究借鉴国际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益经验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全世界各国政府都会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较早的探索,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借鉴。

根据有关资料,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有限,社会管理以社会自我管理与社会自治为主,政府对社会基本上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秩序管理,同时,政府承担了济贫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履行也是尽量利用非政府组织进行。二是20世纪初至1978年左右的混合市场经济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福利国家或福利社会,主要目标是维持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与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基本社会关系管理制度,鼓励和促进资本与劳动的合作,发展社会自治和社会自我管理;注重提高消费需求,以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作为重要目标。三是1978年以来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以教育、培训、基础科技领域为重要投资方向,以人力资本投资为核心,将消极的福利社会转变为积极的福利社会;积极推行充分就业政策,将 “福利”转变 “工作”,并适度控制福利支出的增长,以求达到平衡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目标;重视利用非政府组织、社会利益群体和基本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协作治理;重视加强和促进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这一时期,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进展最明显的时期。

深入考察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一是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不断强化。重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在给公众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二是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法制化、规范化。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立法工作,努力形成在法律基础上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机制,确定具有超前性、系统性、协调性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发展指标,并确保依法落实;三是逐步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多元化。即由政府单独直接管理和提供变为由政府和社会中间组织、各种社团及市场共同参与管理和提供,特别鼓励和扶持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四是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引进科技化、信息化与市场机制。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把发展电子政务作为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不断改进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方法方式,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注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将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优势互补,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益。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创新发展

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目标优先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创新,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当前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科学调整政府与社会的角色定位。要适应现代社会复杂性、多元化的特点,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着重明确在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和职能:一是要从高度集权到合理分权。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职能定位,该退出的退出,该补位的补位,将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社会事务交给社会组织,发挥其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维护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改变长期以来由政府独家管理社会的状况,让多个社会组织共同管理和治理社会,提升社会的民主自治能力,增强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二是要强化公共服务。集中精力履行好自己的主要职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向社会提供又多又好的公共服务,实现由经济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旧式发展观、片面政绩观向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转变,由提供经济商品向提供制度商品转变。

2.突出抓好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由于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各地区的情况又存在很大差别,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可能覆盖到所有领域,也不可能采取同一标准,必然要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进行战略选择。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现阶段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应该突出以下重点:在社会管理方面,一是发展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二是制定实施配套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进一步建设完善社会规制体系,推行社会安全系统工程;四是改革调整社会管理执行机构,建全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在公共服务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四是大力提高科技、文化的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加大对直接关系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

3.大力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在新形势下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必须大力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首先是发展。应大力发展如行业协会、商会、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质检、商检、消协及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等中介组织,培育社会自主性及自我组织能力,使其逐渐成长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其次是规范。要用法律法规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建立完善各种监督管理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案件。政府部门要与社会中介组织脱钩,对社会组织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作用,提高它们为市场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4.创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适应社会结构的多元性变化,推动 “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切实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发展格局,积极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努力形成政府机制、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良性互动。

5.推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创新。首先是要在观念上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使政府由经济建设型、行政管理型向社会管理型、公共服务型转变,切实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和基本的职责;其次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服务技术。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改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手段和途径,拓展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发展空间。研制并运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监测体系,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决策和绩效评估过程。加强和重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披露渠道,开拓广泛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收集源,提高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能力;再次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切实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倾斜,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公共财力支撑。

(摘自2008年5月5日宁波日报)

第四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识竞赛试题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 常住 )居民。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 )种印刷材料,( 6 )种视听音像资料。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 ( 13 )次健康管理。

4、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 孕12周前 )至(产后42天) 。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 7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6、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 卡介苗、乙肝疫苗 )

7、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空腹血糖检测、面对面随访每年至少进行( 4 次)。

8、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

9、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 8月龄 )。

10、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首诊医生 )。

11、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无害化处理

)。

12、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 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

13、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 ( 9次 )。

16、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

17、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时间是( 出生、

1、6个月 )

18、甲、乙、丙类传染病的种类分别是(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

19、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 8个月 )。

20、母亲是HIV感染患者时应( 避免母乳喂养 )。

21、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 粪─口传播 )。

22、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 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

23、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

24、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更新的是(健康体检表)

25、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当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的机构是( 卫生监督机构 )。

26、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7、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 7天以内 )。

28、预防接种后应当告知受种者观察( 15-30 )分钟,无异常反应再离开。 30、鼠疫在我国传染病法中为哪一类传染病( 甲类 )

31、百白破疫苗的正确接种部位为(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接种途径为肌内注射剂量为( 0.5ml )。

32、乙脑减毒活疫苗在( 8月龄 )和 ( 2周岁 ) 各接种1次。

33、卡介苗接种部位为( 左侧上臂三角肌附着处下缘 ) ,接种途径为( 皮内注射 )剂量为( 0.1ml )。

34、活疫苗超过( 半小时 ) 、灭活疫苗超过 ( 1小时 )未用完,应废弃。

43、腺鼠疫的好发部位是( 腹股沟淋巴结 )。

45、治疗鼠疫的首选抗菌药物是( 链霉素 )。

46、腺鼠疫淋巴结病变的特点为( 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粘连,

1周后很快化脓破溃)。

47、对怀疑为腺鼠疫的病人,应首先做( 淋巴结穿刺液培养)检查。

48、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 科学性 )( 时效性 )。

49、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 门诊就诊 )( 电话追踪 ) 和( 家庭访视 )等方式。

51、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包括( 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及维护 )三个部分。

52、当居民常住居住地发生改变时,应对健康档案进行迁移,包括( 迁入和迁出 )。

53、居民健康档案一律用纲笔或圆珠笔填写,各表单填写要严格按照 (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2011年版)》 )的有关规定和填写说明进行填写。

54、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规范中工作流程,将此过程分为( 评估、分类和处理 )三个步骤。

55、预约65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 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

56、对辖区内( 35岁 )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57、社区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 1次 )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结合。

58、重性精神疾病是指( 精神分裂症 )为代表的精神病

59、长期在农村居住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是否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是 )。

62、卡介苗接种部位为( 左侧上臂三角肌附着处下缘 ) ,接种途径为( 皮内注射 )剂量为( 0.1ml )。

79、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 医源性感染 )和( 医院感染 )。 80、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预检分诊 )制度。

81、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 性接触传播 )( 血液传播 ) ( 母婴传播 )。

82、传染病暴发指的是( 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

83、2011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在2009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专项规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卫生监 督协管服务规范 )。

84、孕产妇健康管理考核指标有哪些 ( 早孕建册率 )( 健康管理率)(产后访视率)。

8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内容包括( 组织管理 )( 资金管理 ) ( 项目实施情况 ) ( 社会效益和综合情况 )。

86、传染病人留观的隔离原则是( 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收住在单独房间,确诊病例可同室安置 )。

87、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88、《2011版规范》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 (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 孕产妇健康管理 )( 老年人健康管理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

89、医疗机构发生疑似脊灰病例应报告内容( 发病地点 ) ( 家长姓名 )( 患者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麻痹日期 )( 临床初步诊断 )。

90、健康体检记录:包括( 一般健康检查 )( 健康状况 )( 疾病用药情况 )( 健康评价等信息 )。

10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中所指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 精神分裂症 )( 偏执性精神病 ) ( 双相障碍 )( 分裂情感性障碍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F( 精神发育迟滞 ) 。

10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是 ( 真实性 )( 科学性 ) ( 完整性 )( 连续性 )( 可用性 )。

10

2、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当前,国家实行有计划预防接种的病种有(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 麻疹)(白喉)(百日咳)( 破伤风 )(肺结核)。

10

3、规范的孕期5次产前检查时间分别是( 12周前 )( 16-20周 )( 21-24周 )( 25-36周 )( 37-40周 )。

第五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单位:得分:为了解医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掌握情况,请您配合我们

的此次调查并认真答题。

***卫生局

以下说法请根据您的判断在括号内打上“√”或“×”。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包括环境卫生协管和卫生监督协管。

(×)

2、项目要求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和合格率分别要达到80%和85%。 (×)

3、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居住的0-6岁儿童。(√)

4、早孕建册是指在孕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相关信息采集(询问生活方式等、体格

检查、辅助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

6、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

7、高血压高危人群需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8、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的随访管理要求是指实施分级管理、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其中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

检。(√)

9、抑郁症需纳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0、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

调查员:调查时间:2014年6月日

上一篇:高管外出报备制度下一篇:规划设计电子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