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2022-07-17

第一篇: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镇域经济提速发展

各位领导:

首先我欢迎各位领导到我镇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工作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城区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

央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化强镇、产业化兴镇、城镇化活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开拓创新,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上半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万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我们主要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创新环境抓招商,工业经济实现了新突破

今年,我们把发展工业做为振兴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龙头来抓,牢固树立“工业重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全镇上下以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大办工业,使工业经济实现了新突破。截止月底,全镇工业总产值、总收入、增加值、利润分别达到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⒈建基地,夯实发展基础。

工业基地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充分挖掘镇域北山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发挥电能充足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工业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一是因地制宜搞规划。根据我镇的实际,将工业基地规划为“一园两区”,即:以石营公路为轴线,总占地面积亩,融集镇建设与技术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区为一体的南区;以镇照路为轴线,总占地面积亩的劳动密集型高耗能北区。二是加大投入强基础。我们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苦干不苦等,遵循“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规律,投资万元完成了北区基地设施建设。架设高压专线两条,;架设万专线一条,公里;按照“二横八纵”道路建设框架,泊油铺筑米宽,东西长主干道路一条。

⒉上项目,聚集发展实力。

项目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牛鼻子”,按照“建设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思路,积极建立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以老板招商、以优惠政策招商的新机制。截止目前,共落实工业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已建成投产项目个,在建项目个,即将开工建设项目个。以上新上项目建成达产达标后,预计总产值亿元,利润万元,税金万元。年底累计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增长。

⒊强骨干,培育竞争群体。

以胜金水泥有限公司、新华工贸有限公司、金辉工贸公司、茂烨铸造有限公司等为主的骨干企业发展迅速。胜金水泥有限公司狠抓挖潜改造,投资万元进行二期扩建和环保除尘系统。目前,企业的改造项目已全部竣工,正在调试运行,该企业将实现无烟化工厂和现代立窑年产万吨规模的目标;新华工贸有限公司抓住今年生铁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扩大公司规模,投资万元新建选矿场项目,已投入生产,年可生产精矿粉吨,年创产值万元,实现利税万元。届时,该公司年综合产值将达到万元,利税达到万元,今年上半年,全镇骨干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增加值、利润分别占到全镇工业的、、、。

二、突出特色抓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新突破

我们抢抓设市机遇,树立“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五年规划》,实施项目带动,立足优势、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使特色农业由特色优势向产业优势快速发展。

⒈种植业向精品化、集约化发展。一是加快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在××年建设示范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抓住市上把我镇确定为全市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的机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齐全、统一建设”的原则,以李姚路为轴线,精心编制了“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总体规划,基地涉及我镇沈桥、观音、关庄、李园四村及东园镇冯桥、美利两村,其中我镇建设亩。为把市上这一“富民工程”做实、做大、做强,真正实现富民目标,工作中镇村两级干部充分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干部担保、结对帮扶、促农增收”优惠政策,使全镇上下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参战、干群一心,共筑增收致富平台的大好局面,加快了大棚基地建设。目前,全镇亩大棚已进入农户入棚定植、启动生产阶段,入棚率达到,观音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成为我市乃至全区规模最大、基础设施配套标准最高、最完善的基地,该基地(亩)预计年底可生产无公害设施蔬菜万公斤,可实现经济收入万元,全镇人均增加收入元。二是加快枸杞、小弓棚韭菜等设施农业建设步伐。我们按照“发挥优势、培育特色、扩大规模、增强后劲”的工作

思路,变特色优势为产业优势,通过市场带动、效益对比,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全镇枸杞面积达到亩(其中新增亩),弓棚韭菜面积达到亩(其中新增亩),建成优质米基地亩(其中推广双株插秧新技术亩),胜金千亩枸杞示范基地、沈桥弓棚韭菜基地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⒉养殖业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

养猪业是

我镇畜牧养殖业的龙头产业,今年我们重点抓好提质增效、扩规补栏工作。一是抓好养殖园区的完善提高工作。目前,我镇已建成养殖园区个,其中栋以上的养猪示范园区个(关庄园区),栋以上的养猪园区个,全镇猪舍累计达栋。今年我们采取多方筹资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对关庄核心园区及部分栋以上的养殖园完善配套了水、电、路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农户入园,各园区入园率普遍达到了以上。关庄、李园、李嘴等村的养猪园区农户入园率达到。二是抓补栏。抓住市场行情好的有利时机,积极动员群众扩规补栏,今年猪肉价格创历史新高,全镇各养殖园区生猪入栏率达到以上。面对机遇,关庄、观音、沈桥等村的部分农户纷纷到外镇(乡)租圈养殖。根据今年的肉价,每头猪获净利均在元左右,经济效益创历年之最。上半年,全镇生猪饲养量达到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养猪业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三是抓疫病疫情的防治工作。今年面对国际、国内大范围的疫情的发生,为保证我镇养殖业的安全,镇上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一方面组织力量抓畜禽防疫密度;另一方面,在交通要道设卡,严防死堵,封疫源的传入,通过双管齐下,全面打胜了预防禽流感和五号病的攻坚战,为今年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⒊生态林业向观光型、效益型发展。围绕绿色枸杞观光长廊建设工程,落实市上优惠扶持政策,沿卫青公路发展观光枸杞长廊亩,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增添了绿色景观。封山禁牧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月底,全面完成了草原围栏工作,羊只实行舍饲圈养,无乱牧现象发生。

⒋注重科技服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围绕我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实际、适用、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有力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结合我镇的特色产业格局,坚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场次。培训农民人次,印发各类农业技术资料万份,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二是开展了科技人员技术承包活动。我镇认真实施《中卫市农牧林业技术承包服务实施方案》,把技术人员的职称、浮动工资、奖金同承包项目的规模、效益相挂钩,实行合同化、目标化管理,奖优罚劣;推行“一线工作法”,积极组织农技干部进园区、进基地,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鼓励科技承包服务人员放手大胆地引进推广应用适用的农业技术,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目前,我镇名科技人员已按专业技术进入园区、基地进行技术承包服务。三是开展干部示范,引导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活动。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上,为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采取领导带头、干部参与,坚持按照“干部建大棚、风险自己担、拿我做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工作方式,干部积极带头投资进入产业经营,做农民的开路先锋。经过干部亲自经营、亲自示范,有力地激发了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去年,全镇干部投资余万元的座温室大棚全部启动生产,每座大棚收入均在元左右,让群众看到了设施蔬菜增收致富的希望。同时,也为今年亩设施蔬菜基地的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我镇又有名干部主动搭建了座温室大棚进行示范种植。做到边示范,边手把手的为农户技术服务,降低农户投资风险,确保农户实现经济效益。

三、科学规划抓提升,城镇建设实现了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市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机遇,以工贸型小城镇为特色,以效益型为前提,科学规划、完善设施,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一是抓规划,破“瓶颈”。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集体研讨等方式,重新定位,并把工业南区建设作为城镇扩张的重要突破口。今年,工业南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入园发展,从而拉大了城镇框架,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打破了铁路横亘的“瓶颈”,实现了南区与市场的衔接。二是抓建设,强基础。主要抓了“三大工程”。①投资万元农村道路硬化工程。今年抓住市上加快城区农村道路建设的时机,我镇争取农村道路硬化改造条,公里。截止目前,已完成硬化条;②投资万元的沈桥村办公楼建设工程。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即将投入使用;③投资万元镇罗大街两侧的人行道硬化工程。铺筑面积平方米,已于今年月份投入使用,改善了城镇面貌。三是抓市场,活流通。在完善农贸市场及西北最大的镇罗生猪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今年围绕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在观音核心区配套建设了占地亩的田头蔬菜批发市场。目前,蔬菜批发市场土建工程即将完工,月底将投入使用。镇罗三大优势产业市场的配套和完善,极大地激活了我镇的商贸,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量积聚,生猪、蔬菜、枸杞等产业流通户应势而生。上半年,全镇新增万元以上流通户户,从业人员人。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和镇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整体推进抓落实,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突破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方针,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⒈社会治安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方针。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积极开展创建“治安模范单位”、“安全文明村”、“安全文明校园”活动;狠抓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治安保卫工作,使全镇保持了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上半年,全镇共发生刑事案件起,比去年同期下降;共受理治安案件起,比去年同期下降,打击处理违法人员人次;受理民事纠纷案件起,比去年同期下降,调解起,调解成功率达,全镇没有因民事纠纷治安案件查处不及时造成群众上访或转化为重大刑事案件事故的发生,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⒉人口与计划生育协调发展。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略,坚持计划生育“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按照政策推动,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呈现了协调态势。上半年,全镇总人口达到人,出生人口人,其中计划内生育人,人口出生率为‰;死亡人数人,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胎率为,好范文版权所有比市上下达指标低个百分点;两胎间隔符合率为,比市上下达指标提高了个百分点;计划生育率为,比市上下达指标提高了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人口出生率下降了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个千分点;节育措施及时率达到了,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人口环境。

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认真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家庭”和“双学双比”评创活动;在育龄妇女中举办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认真贯彻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在全镇广大群众中开展了法律知识、种养技术、务工常识等综合技能培训。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全镇农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镇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⒋文化、卫生、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发展。开展了文化进村入户活动,全镇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个,家庭文化活动室个,群众自发成立了民间娱乐组织个,参加了市庆及大漠黄河飘流文化汇演;举办了“胜金雄风”文化广场专场文艺演出。群众性文化娱乐丰富多彩;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集镇、村庄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改善,创建了市级卫生文明单位;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上半年,全镇共发放扶贫、救灾救助资金万元,社会弱势群体受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总之、今年以来,我镇始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上项目、全力以赴抓落实,促进了本镇经济、资源、人口、社会、环境、精神文明等社会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受资金的制约,城镇建设步伐不快,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集镇排水设施滞后,一些待建项目无力开工建设,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如镇罗文化广场);部分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利用荒坡地建设的养殖园区,因地理位置偏辟,至今无动力电,严重制约了养殖园区的发展(如胜金万只肉羊养殖示范园区,九塘养鸡示范园区),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千方百计加以解决,也建议市人民政府给予立项扶持建设,确保我镇各项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篇:文章标题:以优良思想作风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思想作风建设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灵魂。这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得出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作风是一面镜子。作风出形象、作风连民心、作风定成败、作风促发展。好的作风能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好的作风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好的作风能产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思

想作风建设是加强新时期干部作风建设的根基和先导,只有把思想作风建设好了,才能培养严谨正派的生活作风,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廉洁从政的领导作风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切实抓好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是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搞好镇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在这方面,竹溪县水坪镇党委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经济上台阶”的指导思想,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转变干部作风的首位,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激化思想、硬化制度、强化素质上,着力解决干部思想不纯、素质不强、作风不实等问题,树立良好的干部作风。

抓思想作风建设,思想教育是先导。思想教育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教育决定作风建设的导向。近年来,该镇党委在认真分析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在全镇干部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艰苦创业、奉献在岗的公仆观念教育,开展了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实事求是思想教育,开展了工作争先进、创一流的敬业思想教育,开展了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观念教育。并推行了“一字工作法”。即每位党政班子成员“管一条线、挂一个片、住一个农村点、抓一个企业”。要求全体干部做到“实事在一线办理、问题在一线解决、情况在一线调研、整体工作在一线推进、形象在一线树立”。全镇干部形成了一门心思转作风、一心一意谋发展、一腔热血为人民的良好风尚。

抓思想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是保障。该镇党委在认真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干部的管理纳入了制度化轨道,完善了四项制度,用健全的制度来约束规范干部的行为。即早操点名制和住宿签到制;干部去向登记制;周三学习制;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制度明确规定,每位干部每天必须上早操,每周住宿不少于三晚上,下村调研每月不少于20天,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并按干部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挂钩兑现。同时,镇党委开展“刹三风、树新风”活动,狠刹赌博风、吃喝风、玩乐风,大兴“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真抓实干、服务人民”的工作作风,“团结和谐、廉洁从政”的领导作风。四项制度的实施,使干部的纪律观念明显增强,走读现象得到有力遏制,全镇干部将工作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转移到走村组、走田头、走农户上来,转移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上来。

抓思想作风建设,党委自身建设是关键。党委自身建设是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镇党委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时期,更要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提高其执政能力。几年来,该镇党委把自身建设作为转变作风、执政为民、谋求发展的第一抓手,着力建设“五型”镇党委,即建设“学习型、发展型、规范型、服务型、廉洁型”党委。同时,镇党委推行述廉述职制度,要求年终党政班子成员向党委集体述职、村书记向镇党委和村支部、党员、村民代表述职、镇直单位负责人向镇党委和全体干部职工述职。通过加强党委自身建设,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提高发展本领,抢抓发展机遇,心怀发展大计,善谋发展良策,恪守发展之责,真正使镇域经济发展上台阶、上水平。

《以优良思想作风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来源于,欢迎阅读以优良思想作风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第三篇:镇域经济发展汇报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

全面推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汤河镇镇域经济发展工程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镇域经济发展的科学部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全镇上下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优化环境,强化措施,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有效提升了全镇的经济实力。

一、取得的工作成绩

(一)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打造“项目工程”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8月份,全镇共有招商引资项目23个,其中续建项目13个,在建项目7个,分别为沂河磨具、赵军复合肥、华盈工艺品、和美饲料、浩宇不锈钢、田野鸭业和江阴路桥华乙塑胶项目,再谈项目3个,分别为兰山王先生塑胶项目、新新工艺与台湾杨先生合资的扩建项目和浙江嘉兴海王管件项目,累计协议利用外资2亿元,实际利用区外资金9000万元,其中展华工艺新引进境外资金6万美元。同时,我们积极加大企业投入和技改力度,促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全镇各企业多方协调资金,紧紧抓住重点项目不放松,重点工业项目顺利进展,进一步优化了企业产业的结构,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实力。

(二)实施富民强镇工作,打造“惠民工程”

我镇立足传统农业优势,加大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力度,今年共新增杞柳种植面积200亩,苗木花卉面积300亩,新增大坊坞特色荷花种植50亩,共培育出大南庄、前东庄等苗木花卉专业村10个,旦彰街、前东庄等木瓜海棠专业村5个,前朱寺、后朱寺等杞柳专业村20个;以行道树、农田林网的形式新栽植树木12万株,组织实施了38个村的村庄绿化工程,新增绿化示范村3个。此外,我们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惠农贴补政策,共发放小麦、水稻、玉米等补贴262万

1元,家电补贴55万元。今年4月份,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沂州海棠节”,进一步叫响了沂州海棠的品牌。近日,我镇又分别被中国花卉协会和中国林产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海棠之都和中国木柳工艺之乡的荣誉,大大提高了我镇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打造“基础工程”

今年上半年,共投资1500万元、横跨汤河两岸的三座大桥顺利竣工通车,大大改善了汤河镇的交通状况和发展环境;我们还完成了9公里共5.5万平方的农村道路建设;持续三个月的汤、沭河培堤工程,共采伐树木87200棵,果树3500棵,迁移苗圃220亩,坟墓270座,清理占迁青苗150亩,完成房屋拆迁2700平方米。目前长26公里的培堤任务已全面完成,共完成土方60万方,修建桥涵闸23座;投资80万元的医院病房楼,现已进入整体装修阶段;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飞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府前街的综合开发工作已完成筹备,最近就将开工建设。

(四)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工作,打造“环境工程”

今年我镇按照市、区两级部署,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一是突出抓好了342省道两侧、程梅路两侧和政府驻地的环境卫生整治。共拆除棚厦、栅栏32处,清运垃圾1800车,粉刷墙壁近6万平方米,清除非法广告牌71个,清理砖堆、草堆322处,清理道路两侧蔬菜庄稼12600平方米。二是积极推动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多次召开了全镇村干部会议,要求各村重点抓好八堆的清理和垃圾池的建设,建立专门的保洁队伍,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三是卫生整治和绿化、美化相结合。狠抓了342省道和重点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作,全镇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四是大力规范市场秩序。我们联合工商、交管、公安等部门,对驻地主要道路占道经营和乱摆摊点行为进行了彻底清理,不规范经营门头均进行了拆除,并在各主要道路的停车秩序进行了统一规范。五是召开了镇驻地和沿线经营业户大会。对广大业主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的再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并于近日组织了全镇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

知名人士,对各经营户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全镇测评,并将成绩在全镇通报。

(五)继续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力度,打造“社区工程” 我镇社区建设在今年取得飞速发展,洽沟社区一期工程4座居民楼(13600平方米)现已交付使用,作为社区配套基础设施的老年房、深水井、景观石渠、音乐广场都已建成投入使用,通往社区的道路也已完成硬化、绿化和亮化。占地近2300平方米的社区花园也已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和4座小平方的居民楼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底即可交付使用。按照汉唐风格完成规划设计的坊坞社区2座居民楼,经过紧张的手续办理和招投标工作,现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底也可投入使用。目前,东庄社区准备再建两座居民楼,现正在宣传发动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建设创造的商机,大力发展服务业,既创造了就业岗位,也提高了居民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差,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需进一步加强,产业化水平不高。

2、个别干部群众思想跟不上区、镇两级步伐,部分村班子建设不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

3、村级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

4、基础设施欠帐大,城镇建设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握工作重点,突出抓好任务目标的落实,全面推动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经济建设,扩大全镇民营企业规模,提高农民收入。重点做好目前几个在谈项目的落地工作,分别为兰山王西华塑胶项目、新新工艺与台湾杨先生合资的扩建项目和浙江嘉兴海王管件项目,力争年前实现资金到位。加快田野

鸭业、浩宇工贸、和美饲料、赵军复合肥、华盈工艺、沂河磨料和江阴华乙路桥塑胶等七个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力争年底竣工投产创造效益。继续扩大招商领域和规模,创新招商引资方法,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二)抓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依托地方传统优势,大力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杞柳生产基地25000亩;继续完善海棠园建设,力争业户经营规模化、上档次,入园户达到200户,为“第二届海棠节”打好基础。

(三)抓社区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全镇群众居住环境。力争短时间内完成洽沟社区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4座小平方居民楼的建设和坊坞社区2座居民楼的建设,努力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同时继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全镇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美观的生活环境。

(四)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镇域经济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对排查出的不安定因素,逐一落实领导包案制,组织人员力量,集中进行查处。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大信访”格局,完善“大调解”机制,维护全镇的稳定。

总之,我们将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镇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学习先进单位好的经验做法,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稳定,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群众安居乐业,为打造“半壁江山”、全面建设“新汤河、富汤河、美汤河”而不懈奋斗。

中共汤河镇委汤河镇人民政府二00九年九月七日

第四篇: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2008—2010年,是中江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乡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镇域经济在中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地跨越式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据《平邑县第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全乡镇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提高。镇域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乡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全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五个基本形成”:第一,发展基础基本形成。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总量和速度两个指标上:2007年全乡镇域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22%以上,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领导体制基本形成。发展领导小组,配备了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领导、横向协作、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第三,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镇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第四,镇域企业队伍基本形成。涌现出了一批骨干企业,全乡镇域企业在数量与规模上也不断增加;第五,发展氛围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表彰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镇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乡实现GDP4.2亿元,是2002年的2.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实现财政地方收入320万元,是2002年的1.2倍;农民纯收入4620万元,是2002年的1.8倍;招商引资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52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倍和4.5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五区一园一市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完成了道路硬化和美化,架设了一条10千伏的工业电力专线。不断提升小城镇档次,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建设的平台和载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2008—2010年镇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镇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邦、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先进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加快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全乡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产业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

2008—2010年,进一步改善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舆论环

境、融资环境,大力拓展镇域经济的产业空间,全面提升镇域企业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镇域经济成为中江经济增量的重要支撑,在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定量目标

镇域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力争完成增加值5.2亿元,占全乡经济比重达到68%。

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以上。

增强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优势和特色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全乡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培育2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镇域经济财政贡献能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乡税收比重达到80%。

镇域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镇域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沼气产业化发展,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全乡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镇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中江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化基地。。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拜尔、金太阳、高明科技、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瑞丰、阳光木业的规模化建设。二是巩固传统产业。木材加工业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21%。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镇域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

金支持镇域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引导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镇域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石膏开采、石膏加工、木材加工、花岗石开采和加工、纸业、新型饲料、规模养殖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镇域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乡镇域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六)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收集和发布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企业实现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民营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法律政策咨询;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镇域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快速、安全传输与共享。积极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镇域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发展。要充分运用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社会服务资源,围绕镇域企业的需求,构建市、县、乡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以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今后发展镇域经济的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效。领导干部要敢于解决、善于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创”,要

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工作方法。坚持自力更生,着眼于“干”,要坚决摈弃过去依赖实际扶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据资源求突破。坚持舍得付出,着眼于“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要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转”,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从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之,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2、以工业化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一是把做好工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规划,实现从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作为发展工业主要方式,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原则,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落实好已签约或在建的工业项目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工业有序向园区聚集,构筑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增长亮点。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在工业发展认识上要有新提高、新境界,发展有新思路、新举措,借鉴先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以形成后发优势,走出工业立镇之路。

3、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动力。镇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项目建成是要领。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要树立乡外以外都是外的思想,把乡外资金都当作外资引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经济能发展、农民能增收、乡财政收入能增加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4、努力营造镇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镇域经济。镇域经济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因此,发展镇域经济关键要鼓励发展镇域经济,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一切歧视和限制镇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尽可能降低镇域经济投资创业成本。二要进一步规范镇域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三要引导私营业主相信诚信敬业、守法经营观念,通过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变作坊式、家族式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要增强镇域农行、信用社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镇域经济信贷支持。

5、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小城镇建设好。一是要突出重点、科学布局,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小城镇,当前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上。二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三是政府要着力在教育、卫生、文化、商业服务、居住小区等配套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

6、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发展镇域经济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非农产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要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科普村村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举办电视讲

座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的传播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努力使全乡适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

第五篇:谈镇域经济发展

抢抓有利机遇,快速推进镇域经济的发展

枫林镇党委书记、镇长 欧阳才华

枫林镇地处鄂赣交界,316省道、五九铁路、杭瑞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被称为鄂东南的“东大门”。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出现了一定突破和跨越,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6705万元,比上一年增长7.6%;企业总产值完成2983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8%;固定资产实现4300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3496元,比上一年增加280元。但是,与县内经济强镇比,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步子迈的还不够大,经济增长比较缓慢,农产业发展没有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尤其是在工业发展方面,不利因素众多,地方特色经济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等等,是我镇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重大决策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工业化是镇域经济的支柱,大力推进镇域工业化进程,才能带动各业滚动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础,是促进镇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是促进镇

域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此可以推动镇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

1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我镇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镇域“三化”发展上,坚持镇域经济的发展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来进行,实现县域经济与镇域经济相互推动、协调并进。

——在突破思想观念上求新。党的十七大主题之一是解放思想。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以先进的发展理念指导镇域经济发展。过去曾是一大批农村青壮年流向沿海,孔雀东南飞,全国各地都来学沿海经济发展的经验,如今是沿海的产业呈现饱和,逐步向内地转移,为此我们就要以真诚的心态来承接沿海产业。枫林具有丰富的山水之源和矿藏资源优势,交通发达,区位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党委政府站在发展大枫林的角度,突破本位思想和山区意识障碍,主动融入沿海意识,积极“走出去”,努力“引进来”,制定符合镇情的“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发展战略。

——在加快工业发展上求强。大力发展工业是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关键所在,而招商选资是借力发展工业、壮大镇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招商选资工作要求,抓住乡镇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有利条件,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参照我县制定的土地、收费、税收、招商等优惠政策,出台本镇的优惠措施,通过打工牵线、创业成功人士的搭桥以及举

办招商会、发布网络信息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招商选资,不断突破工业规模。镇域是县域的基本组成单位,既要有独立的“自我观念”,又要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在战略、政策、项目上等主动与县域对接,主动服务,积极落实。就目前我镇来说,主要是要围绕劲牌县重点项目的投产,提供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优质服务,着力打造好搬运、运输等第三产业服务链;要围绕环球手套厂、海洋森制衣厂等一批延伸加工产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给一批返乡创业青年创造发展平台,形成特色加工产业链;要围绕当前引进福建老板投资的页岩砖千万元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选址和协调工作,千方百计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变劣势为优势,使一批大项目和资源型、环保型的项目纷纷落户枫林,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开创镇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在打造特色产业上求变。枫林的特色腊米已经发展到近4万亩,成为闻名远播的腊米之乡。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镇内竹木资源也十分丰富,把竹面积发展到2万余亩。镇内虽有不少人从事竹木加工,产品远销九江、南昌、武汉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但他们都是零星制作,各自为战,生产条件极差,产品利用率不高,只有实现竹木加工增值和转化升级,优化组合,才能形成产业优势。因此,只有围绕资源优势招商,积极招选加工贸易、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开发项目,才能使潜在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竞争优势。

——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求活。近几年来,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的发展战略,把农业发展放在第一首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主要任务。一要建设片区型农业,即以坳上、杨柳、月朗等高山地区为主导,充分利用高山独特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青椒、山药等高山蔬菜;以南城、宋新、大畈等湖滨平原地区为主导,发展优质稻,推进机耕化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以坡山、大桥、大德等沿街村为主导,发展商贸服务业。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利用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激发农民朝低成本、高效率、新技术、小型化、多种类的方向,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三要建设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充分运用有关优惠政策,遵循经济规律和产业协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一批农民愿意加入并能广泛受益的行业协会等新型经济组织,使其在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作用。

——在加快城镇化步伐上求精。目前,我县多数乡镇的城镇化程度较低,镇域聚集幅射带动力不强,必须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枫林近几年党委政府始终把集镇建设抓住不放,根据《枫林镇城镇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界浮省道为主线,先后投资300多万元,

使集镇街面得到了全面硬化,纵横贯通的下水道、点缀整齐的绿化带、鳞次栉比的商住楼、宽敞气派的购物超市以及日益完善的功能设施,大大提升了枫林集镇的品位,形成了新老两街为轴心和大畈、大德、大桥两纵一横的镇区发展格局。今后,我们将正确处理城镇建设与自身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风格的关系,重视、保护、挖掘、传承镇域文化,不断完善镇域功能,体现个性特色。具体是抓好“三个打造”:一是打造生态镇。以治理大德河、樟桥河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退耕还林的后续管理,坚持生态建设和镇域绿化统筹推进,合理规划镇域绿地、和休闲广场,改善镇区、村庄的人居环境。二是打造亮美镇。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大镇区范围内的7个中心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进“三清六改”、“家园清洁行动”,不断完善镇域水、电、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美化村容村貌,实现集镇洁绿亮美。三是打造文化镇。枫林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有“牛湖秋色”、“飞云古刹”、“泉口碧潭”、“石屋泉河”、“黄荆竹海”等奇异秀丽的自然景观,也有闻名遐迩的“东坡洗墨池”、“国师府第”、“大坡府”“古岭碑刻”、“黄桥古码头”等人文景观,特色各异,风景宜人,只有通过发展文化创业和旅游创业相结合,提升人气,聚集财气,城镇化进程才有质的飞跃。

(2011年5月16日)

上一篇:体罚学生自查报告下一篇:台风防御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