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ekla建模的钢结构识图能力培养研究

2022-09-12

钢结构识图是很多工程项目中重要的工作内容, 不仅影响着工程质量, 还影响着工程后期的使用效果。近年来, 很多高职院校逐渐提高了对钢结构识图教学的重视, 尤其是很多需要涉及到大量钢结构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 更是提高了相关专业学生钢结构识图能力的培养。另外, Tekla建模是钢结构识图过程中重要的手段, 它不仅能够提高高职学生钢结构识图的效率和质量, 还能提高识图的准确性, 对高职学生钢结构识图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忽视了钢结构识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于Tekla建模的应用技巧也得不到有效的掌握, 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钢结构识图能力的提升, 所以需要相关各高职院校提高对学生钢结构识图能力培养的重视。

一、Tekla建模的概述

Tekla建模的功能包括3D实体结构模型与结构分析完全整合、3D钢结构细部设计、3D钢筋混凝土设计、专案管理、自动Shop Drawing、BOM表自动产生系统。3D模型包含了设计、制造、构装的全部资讯需求, 所有的图面与报告完全整合在模型中产生一致的输出文件, 让设计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更正确的设计。Tekla建模有效地控制整个结构设计的流程, 设计资讯的管理透过共享的3D介面得到提升。基于Tekla建模强大的3D功能, Tekla建模都能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帮我们解决从钢结构的前期准备投标工作到实际工厂加工生产中的方方面面问题[1]。

二、Tekla建模的优点

Tekla建模在投标中技术标书的书写也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现在很多项目的业主和管理公司都想用动画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整个建筑从无到有的过程, 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Tekla建模建好的模进行相关截图, 然后利用相关的动画软件做出一系列的动画。每个钢结构项目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Tekla建模对重要的钢结构节点进行建模, 这样就可以直观的体现出来钢结构节点, 这样大家就可以在一起讨论相关的制作和安装方案, 就可以在很好的优化相关的方案, 并体现在技术标书中[2]。

Tekla软件的这一强大功能使得该软件不仅仅只是在详图深化设计方面有所建树, 而是走进车间, 使车间一线工人充分了解加工工程的具体模型, 根据模型了解自己加工构件的具体位置和构件的重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其对图纸的理解, 从而指导车间工人加工出合理、合格的标准构件, 达到各加工单位对构件精细化生产的目的[3]。

对复杂构件, 特别是对箱体构件、特殊截面构件以及特殊节点, Tekla建模能将单体构件的三维演示和单体构件零件的逐级拼装, 将构件的信息很直观的反映给相关人员, 这样即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 又对工种的交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

三、钢结构识图能力培养措施研究

(一) 注重案例分析

要想让钢结构识图能力培养措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那么高职院校相关任课教师就要注重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操作次数有限, 相关知识掌握也不到位, 要想有效的提高识图能力, 那么老师就需要让学生多加分析工程案例, 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案例中涉及到钢结构识图方面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以此来提高识图能力与水平。

对于一些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说, 通过案例分析方式来进行钢结构识图能力的培训,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与细心, 还能有效的避免学生分析实体钢结构时出现受伤等情况, 对培养课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另外, 通过案例分析方式进行钢结构识图培训, 不仅能够有效的巩固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度, 还能够结合实际操作对案例中的知识要点有所认知与了解, 能够对学生掌握钢结构识图技巧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相关专业院校需要注重案例分析的培养方式, 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钢结构识图能力。

(二) 合理利用Tekla建模

由于Tekla具有明显的3D显示功能, 能够将钢结构整体形态准确的呈现在电脑上, 对钢结构整体分析与识图判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使用Tekla建模的时候, 还可以通过建模定义来筛选所观察的钢结构部分, 并对钢结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 以此来提高钢结构识图的效果和质量。近年来, 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进步与发展, 很多科研团队对Tekla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并对建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完善, 从而为钢结构识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所以, 学生在分析、构建钢结构的过程中, 不仅要善于引用Tekla, 还要对Tekla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与要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另外, 学生在进行钢结构识图的过程中, 还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使用Tekla建模, 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改动识图方案和步骤, 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及时的请教老师, 以免影响识图效果。

(三) 注重教学图纸的选择

钢结构构建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构建方案与施工图纸, 专业课学生在对钢结构进行识图的过程中还将施工图纸等作为参考依据, 以此来准确的对钢结构进行识图, 从而提高识图质量。但是在实际识图的过程中, 一些施工图纸和构建方案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或者施工图纸会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动。所以学生在进行钢结构识图的过程中, 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想有效的避免这些情况出现, 提高钢结构识图效率和质量。那么相关任课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在学生进行钢结构识图前, 老师需要对教具中的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检查, 并与案例中的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吗, 以此来为学生后续识图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 (2) 在分析施工图纸的过程中, 老师需要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尤其是图纸中与案例中钢结构不相符的地方, 要进行及时的纠正, 以免对学生的判断造成影响, 影响学生的钢结构识图能力与水平。 (3) 当老师找到施工图纸中问题的时候, 要在第一时间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让老师们能够及时的改正教学方案中存在的错误, 从而保证教学内容能够顺利的开展。

(四) 注重学生的实际培训与检测

除了上述三点培养措施之外, 相关任课教师还要注重钢结构识图专业学生的实际培训与检测,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水平。在实际培训方面, 老师需要在学校的帮助下定期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或课程,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钢结构识图的要点和技巧, 以此来提高识图水平。学生还可以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在培训过程中与老师同学进行分享, 让更多的同学对这类问题加以重视, 共同商讨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以此来实现培训的真正价值。在检测方面, 相关任课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专业技能检测。对钢结构识图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鼓励, 对识图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辅导。或者让专业知识掌握较强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共同学习, 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另外, 钢结构识图能力较差的学生还要在课后多加学习识图知识, 虚心请教相关任课教师, 并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联系, 以此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水平。

四、结束语

如今, 很多高职院校相关任课教师在进行钢结构识图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合理的利用Tekla建模进行教学, 还会让学生实际操作中积累钢结构识图经验, 通过相关训练提高学生的钢结构识图能力, 以此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质量。不仅如此, 老师还会对钢结构识图专业的学生进行定期的实际培训与检测, 让学生多加学习Tekla建模应用方面的知识, 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另外, 一些老师还会对钢结构识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处理, 并将一些先进的识图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 并根据工程需要对Tekla建模的应用方式进行科学的调整, 以此来提高Tekla建模的应用价值, 有效培养学生钢结构识图的能力, 为学生日后的工作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出现在了社会的发展中, 不仅给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着有利条件, 还间接的改善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施工流程和结构设计方案等, 是工程得以开展的基础。而钢结构的设计与构建是建筑结构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 对建筑整体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相关专业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钢结构识图技巧。本篇文章基于Tekla建模钢结构识图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论述, 并提出些许观点, 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Tekla建模,钢结构,识图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媛, 杨晓.基于识图能力培养的高职土建类《钢结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16, (13) :45-47.

[2] 冯志肖, 刘吉, 张庆恩, 等.基于Tekla平台的钢结构模块特性信息提取装配方法, CN104376168A[P].2015.

[3] 吴祥勇, 毛杰, 何小芬.PDMS与Tekla在钢结构三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C]//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2013.

[4] 杨振方.Tekla Structures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 (s1) :9-10.

上一篇:裂缝性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油井堵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下一篇:电力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分析